週次 |
課程內容 |
主要研讀之著作 |
簡報 |
1 |
前言、課程介紹及導論 |
基本教材 |
|
2 |
單元一: 重要科學經典文選 |
1. 達爾文:《物種起源》緒論 (炤) |
 |
3 |
2.
孔恩:《必要的張力》第九章〈科學研究的傳統與創新〉(儒) |
 |
4 |
單元二: 科學的本質 |
1. 道爾頓:《化學哲學新體系》(智)
|
 |
5 |
2. 羅素:《神秘主義與邏輯》第四章〈數學的研究〉(民) |
 |
6 |
電影教學及討論
(片名:小宇宙2) |
第三週與第五週運用校共同時間放映電影,本週課堂繳交心得及上進行討論 |
|
7 |
單元三: 科學的方法 |
1. 達西湯普森:《生長與形態》第一章〈引言〉(民) |
 |
8 |
2. 威爾森:《繽紛的生命》(匡) |
 |
9 |
單元四: 科學家的心理歷程 |
1. 波義耳:《懷疑的化學家》(智)
|
 |
10 |
2. 伽利略:《對話錄》,序〈致明智的讀者〉(龍) |
 |
11 |
電影教學及討論
(片名:愛你一萬年) |
第八週與第十週運用校共同時間放映電影,本週課堂繳交心得及上進行討論 |
|
12 |
單元五: 科學的社會面向 |
1.
哥白尼:《天體運行》Osiander序〈與讀者談這部著作中的假設〉及原序〈致教皇保羅三世〉(龍)
|
 |
13 |
2. C.P.Snow:《兩種文化》第一章〈兩種文化〉(儒) |
 |
14 |
單元六: 科學的倫理爭議 |
1. 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第二章〈忍耐的權利〉(炤)
|
 |
15 |
2. 史奈德:《地球實驗室》第三章〈全球變遷的導因〉(匡) |
 |
16 |
電影教學及討論
(片名:不願面對的真相) |
第十三週與十五週運用校共同時間放映電影,本週課堂繳交心得及進行討論 |
|
17 |
期末公開展示評量 |
專題展示(post) 30% |
|
18 |
期末座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