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核心課程 全校課程地圖 整合型學程 行動/問題導向 核心課程數位化

學生學習檔案

導 讀

《物種起源 The Origin of Species,1859》

∼ 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

緒論

導讀

《物種起源》是達爾文提出「演化論」,闡述「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又譯「天擇」),強調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重要典籍。本書可謂當代生物學和生態學的奠基磐石,自十九世紀末問世之後,書中所提出的學說和論證,除了挑戰千年以降的「創造論」思維外,亦在二十世紀生物學的蓬勃發展下,開創出二十一世紀生物科技的新紀元,具有影響深遠的時代意義。 達爾文勇於挑戰當時人們心目中根生蒂固的『每一物種都是獨立被創造出來』觀點。為了瞭解造成生物多樣變異的可能肇因,他終其一生蒐集標本,從生物間複雜、詭譎的差異中,達爾文根據生物的型態、行為和地理分佈狀態,歸納出了完整的類緣關係體系,藉以解釋生物億萬年來的演變路徑。 在《物種起源》的「緒論」中,逹爾文除了描述其多年投身於博物學研究之心路歷程,闡明其審慎觀查、細心求證的科學態度外,並循序漸進地引介在當時極有可被視為「異端邪說」的「自然選擇」學說,藉由「突變」(mutation)、「適應」(adaptation)、「演化」(evolution)機制的論述,直陳『物種(biological species)不是被獨立創造出來的,而和變種一樣,是從其他物種傳下來的』。此一思想,不但啟發了後世對生命本質的重新審視,也帶引全人類對地球上的所有物種有了嶄新的認知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