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簡介師資課程招生法規歷屆試題系所學會系所友會獎補助研討會演講其他學術活動
社會理論工作坊
出版叢書網路社會學通訊資訊社會研究國科會計劃鄒族計劃教育計劃留言版

編者言

  出版(publication)是一個公開化的活動(public-ation),是將文化創發與科學發現予以公開化、客觀化的活動。不同於其他動物,人類可以將心靈思索的歷程與發現客觀化,並傳遞給其他人。但是,光是創造知識還不足以發展出高度文明,還要能夠將這些知識相互溝通,並能傳遞到下一個世代。於是,同儕的研究人員,對不同人的發現能夠彼此檢視、引用、並加以修改,就成為知識累積最重要的基礎。為了達到知識傳遞的目的,出版就成為學術發展最重要的工作。其中,學術期刊也成為發表研究成果、溝通最新研究最重要的場域。它是一個公開討論的場域,更是累積最新知識的場域。

透過客觀、匿名的同儕審查制度,是學術界為達有效經營科學知識時,最重要的品管與把關的工作。欠缺有效的同儕審查,面對當前知識爆炸時代,人們根本無法判斷如何擷取新知。[1]不同於商業雜誌,學術期刊是非營利性的,也是社會的公器。論文撰寫與論文審查以及期刊編輯,基本上是同一批專業學者,基於學術公開化與知識累積的目的而共同經營一個學術社區,也為冷冰冰的學術研究,找尋一個生命價值的活動。欠缺學術熱情,學術專業期刊是無法經營下去,它需要作者、編輯與讀者共同參與,才能豐富一個學術社區的生命。

傳統學術論文寫作,從觀念啟發到實際出版,平均要經過一到三年的時間。這對傳統社會而言,問題尚不大,學界為了維持高品質研究成果,願意以嚴謹、負責的態度,來撰寫並審查相關研究論文。但是,對於快速變遷的領域而言,如何將最新發現,以最快速度公開讓各界掌握,就成為知識傳遞重要而又嚴肅的客題。事實上,不同學科有不同標準,將其研究成果公開發表;試想,就當前生物科技與遺傳工程領域發展的速度,一篇研究論文如果拖上兩年才出刊,這些文章根本就沒有價值了。同樣的,就現有網路文化與資訊社會學領域而言,幾乎兩年就是一個世代,一篇文章拖個兩年才刊行,發表時可能就已經成為出土文物了。如何加速研究成果迅速發表,就成為學術發展重要客題。

面對資訊化時代來臨,電子期刊無論在編輯速度、印刷成本、公開化程度上,都較傳統期刊來得有利,似乎,這也將會是學術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然而,電子期刊是否能保障論文的學術品質?對學術發展正面影響居多,還是會減損學術價值?是否可當作升等的依據?不同學者對相關問題抱持著不同態度。[2]一項針對生物醫學有審稿制度的電子期刊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只出線上審查論文的電子版本論文,在徵引率上並不輸給傳統紙本期刊論文,甚至,在下載與使用上還要更為方便。有審稿制的電子期刊是否能夠成功,關鍵在於作者的態度是否支持,如果作者願意支持的話,未來在時間、成本與傳遞上,電子期刊都應該是較佳選擇,無論在編或審查的時間上都會縮短不少。這份研究結論指出,至少在生物醫學領域,升等評審委員會已經接受僅出線上版本的期刊論文,作為升等與終身聘用制的審查依據。[3]

如果能維持如同紙本般的同儕審查制度,電子期刊與紙本期刊的品質不會有太大差別。如果在儲存資料、審查制度上能夠克服當前學界觀望的心理,未來,國際認證而為學界普遍接受的電子期刊,必然會是學術發展的共同趨勢。[4]目前清華大學「線上網路社會研究中心」(詳見本期單位介紹部份)亦正朝向將線上論文標準化的作業程序,希望未來能夠為學界所普遍接受。當然,整個學術大環境沒有改變之前,學者寧可投稿到傳統期刊;而目前在升等與學術價值考量時,仍然是以諸如SSCI, TSSCI等期刊為準,為了客觀學術地位,學界當然以能夠被計算點數的期刊馬首是瞻。

近年來,國科會及各大學為了促進學術發展,紛紛鼓勵教師與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被諸如SSCI等重要索引收錄的期刊論文數量不斷增加。然而,學術論文是否重要,不在於它被那份刊物收錄,而在於它被引用的次數與比率。

1997《自然》期刊有一篇封面議題,以西方研究評量方式檢視亞洲學術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學術文的被引用率(相對引用影響率RCI)只達到0.35,不但遠低於0.85±0.02的國際平均值,甚至比起東亞南、南美、非洲許多開發中國家還要低;曾孝明指出,台灣「部份被評鑑為第一名科系,如果用英國REA’96的標準來評量,很有可能淪落到被改組,甚至被解散的命運」。[5]固然,語言上的限制與歐美學術霸權的影響都是可能的原因,然而,台灣學術界缺乏真正的基礎研究,則是不爭的事實。由於欠缺主體性,往往只能以歐美理論來檢視台灣現象,造成大量研究成果僅流於資料搜集,並沒有太高學術價值,也是別人不願引用的重要理由。其實,學界最嚴重的問題在於研究成果沒有創意,大多只在技術層面探討如何應用已有分析。缺乏創意的結果是,長期以來,學術無法生根,只能成為「加工出口業」,以細部補強為目標。

一位朋友表示,多年來他只在海外投稿,因為台灣學界學者不認真,總共投稿四次就發生三次審查人不負責的情況,他表示「其實國內社會學界學術風氣欠佳,人數少以致於專精不足固然是原因,但學者心胸不寬,以質化非量化,以量化非質化,甚至不同意識型態作祟,與政治利益、社會運動糾結不清,都是學術理性不彰的原因,所以學者的認真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都深受其苦,所以如何改革積弊也是我們的責任。[6]多年來,台灣學界無法讓學術真正生根,學者本身不是應該負最大的責任嗎?最近閱讀期刊論文時,見到一位作者在〈誌謝〉中表示:[7]

兩位匿名審查人加起來長達九頁的審查意見,在此一併致謝。審查意見中,有耐心的批評與深入的針砭,筆者虛心領受、獲益良多;然而,審查意見裡也有一些不幸的誤解,令筆者戒慎恐懼、如履薄冰。雖然為文貴在簡潔,但為了化解這些誤解,筆者必須不厭其煩地重複某些論點,使得原本已經略嫌過長的本文更形冗長。猶記不久之前,也有一位研究者在其謝詞中,對於民族主義研究者的立場屢遭質疑一事,發出感嘆(蕭阿勤1999),顯然筆者境遇並非特殊。這個敏感的研究領域,似乎處處佈滿了地雷,研究者稍不留意,往往觸爆地雷而不自知。筆者衷心地希望有這麼一天,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人,不會動輒遭到立場上的質疑,而如前所述作者或筆者一般的新進者,也可以不必再為此而於謝詞中寫下冗贅的感言。

另外一位朋友表示,同儕審查固然是學術價值的保障,但在學術社區人數有限的情況下,很容易流於門戶之見,反而成為妨礙學術發展的限制。這不是不可能之事,以研究領域而言,階層化的研究在台灣學界,不但人數最多,論文品質可能也是最好的,但是,刊登率相對而言是較低的,幾乎每篇文章都要經歷「修改後再審」的過程。審查嚴格固然很重要,但往往造成同一本期刊中,因研究領域不同而內容深度與標準不同的現象。此外,尚有許多非學術因素干擾,以致於許多人視投國內學術刊物為畏途。筆者非正式地對台灣社會學界有審稿制的重要學術期刊所刊出的文章做了項調查,發現刊登出來的文章可以大致區分為兩類:第一類從論文寄達到出刊平均約為一年半刊出,另外一類則是大約半年就可以出刊的,兩類作者群也呈現不同特性,值得學界檢視。

要害一個人,就鼓勵他辦刊物」,明知道辦一份期刊並不是輕鬆之事,南華社研所為何還要堅持辦這份刊物?事實上,這兩期所刊登出的文章,本所師、生,甚至本校師生的稿件比率極低,第二期中沒有一篇南華的文章,更不要說是本所的論文了,即使將編輯委員合寫的文章也列入考量,相關論文也不過只有一篇,這份刊物可以說是為人作嫁。就編輯委員們的立場言,學界關於網路文化及資訊社會學的相關文章,散在傳播、資管、管理學、社會學等不同領域,往往必須遷就不同學科的審查標準,對此一新興領域而言是相當不公平的;沒有一份獨立的刊物,很難真正為此一領域奠下學術的活力與研究基礎。為喚起學界對網路文化與資訊社會學的重視,必須有一份獨立的刊物,才能讓此新興領域得到充份的開展。這是一個新興的學科,必須忍受學科發展初期的摸索與不成熟,否則,創意與典範轉移不可能發生。而這也正是南華社會所創辦這份刊物的精神所在。

在我們看來,與其辦一份嚴格學術尺度但缺乏創意的期刊,不如辦一份大家可以在投稿與編輯過程中彼此學習的期刊。學界資深研究人員對網路文化及資訊社會學有興趣的人不少,然而,真正進行實質研究的人並不多,這個領域是研究生的天下,不少研究生對此一議題深感興趣,甚至以此領域為論文主題。研究生有興趣,但基本訓練不太足夠;學界資深人員訓練良好,但對此一領域掌握有限。這就是此一領域所面對的兩難,除非,有一個場域,能讓大家一起摸索與學習,否則網路文化研究與資訊社會學不會在台灣學術界生根。本刊稿源將會以鼓勵研究生將論文改寫發表,以及學界現有研究人員轉向研究網路文化為主。我們是抱著提倡這個研究取向的想來,來辦這份刊物,存在網路文化研究中,有許多領域是目前還沒有人探討過的。

研究與撰寫固然花費時間,然而審查、編輯與出版的工作更需要作業時間。如何能增加審查與編輯的效率,就成為推動學術期刊發展的重要工作,許多刊物也在編輯流程中儘量加快審查作業程序。例如,柯志明在改版後的《台灣社會學》〈發刊詞〉中指出:

編輯委員們也立意改善審查與編輯效率,每月至少開一次會,平時則藉由電子郵件聯絡、討論,儘可能在兩個月內完成第一輪的審查作業,達成一年至少出版兩期的目標。[8]

資訊時代來臨,學界更加善用網路系統,以增加效率。本刊從來稿、資料寄送、審查、到稿件修改等作業流程,完全透過電子郵件,以達最高效率,雖然仍然由兩位匿名專家審查相關論文,但仍能達到本刊的保証:兩個月內完成審查程序,否則由編輯委員會以書面方式說明原委。

本期《資訊社會研究》共收到來稿17篇,接受刊登9篇,退稿率約為47%。其中,扣除特殊情況,平均每篇文章收到後在三天內會用電子郵件寄給審查人,希望審查人能在三星期內完成初審並將審查結果傳回給主編;兩週後主編會再次去函提醒審查人。如果一個月還沒收到則再催交一次。本期文章平均初審時間為26天,作者平均不到一個月就能知道初審的結果,至於修改時間與複審時時,編輯委員會都希望作者與審查人以最快速度完成。事實證明,線上作業效率要比傳統期刊作業方式來得更快而有效率。

面對變遷快速的資訊社會,本刊願起帶頭作用,積極促進台灣學界在網路文化與資訊社會學領域的研究。這是個開端,雖然,目前我們尚未被收入TSSCI,但是本刊在此一領域的專業性一定會比台灣其他任何期刊都要更好,我們的目標也不只是放在被TSSCI收錄而已。如能增加稿源,我們也很願意立即改為一年出刊四期的季刊,以利此一領域的發展。就專業性與快速性而言,我們相信這一份屬於大家的刊物,能夠對關心此一領域的朋友,提供較佳服務!

 

                                        翟本瑞於南華社會所



[1] S.Harnad,"Free at Last: The Future of Peer-Reviewd Journals," D-Lib Magazine 5(12), 1999(Dec), (http://www.dlib.org/dlib/december99/12harnad.html).

[2] 參見A.E.Sweeney, “Tenure and Promotion: Should You Publish in Electronic Journals?” JEP: 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6(2), 2000/12, (http://www.press.umich.edu/jep/06-02/sweeney.html)

[3] K.Anderson et al., “Publishing Online-Only Peer-Reviewed Biomedical Literature: Three Years of Citation, Author Perception, and Usage Experience,” JEP: 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6(3), 2001/03, (http://www.press.umich.edu/jep/06-03/anderson.html)

[4] 參見P.Roberts, “Scholarly Publishing, Peer Review and the Internet,” first Monday(Peer-reviewed Journal on the Internet), (http://www.firstmonday.dk/issues4_4/proberts/), 2001/9/7.

[5] 參見曾孝明,《台灣的知識經濟:困境與迷思》,2001年,台北:群學出版社,頁97-103

[6] 2002/01/03私人信件。

[7] 《台灣社會學》01,20016,232-3

[8] 柯志明,〈發刊詞〉,《台灣社會學》01期,2001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