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導覽

課程簡介


 隨著政策開放近年來有線電視開放,網路、遊戲機、手機各式新進傳播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台灣邁向一個資訊多元且氾濫的年代,此現象造成民眾對媒體資訊的依賴日益加深,於是對媒體認知與理解也就缺乏相對成長,雖然推動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這幾年成了政府、學者、教育家關注的議題,但媒體素養教育在台灣目前還是不若西方其他國家如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等國成熟,一般大眾對於媒體素養普遍還是缺乏認知,如何培養公民具有面對媒體思辨的分析能力,對於錯誤訊息有防禦的能力,如何在媒體素養教育中建立對媒體/社會/地方社區議題的認知覺醒,如何在媒體素養教育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基本公民素養的責任,都成為學校教育中認知學習公民(citizenship)素養中重要的一環。

課程特色


有鑑於此,本課程的開設目的希望透過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的精神(Freire, 2003; Giroux, 1988),實踐批判教育學者Freire所強調的批判意識覺醒,除了希望幫助學生建構媒體素養及媒體傳播權等知識外,並希望透過校園外反身式的實踐,讓學生瞭解身處社會裡的議題(issues)和問題(problems),覺醒媒體報導中社會議題裡各種不平等的媒體再現(representation)現象,最終實踐批判精神中所強調的行動(action)。課程設計除強調提問、互動式的參與學習外,最重要的包括走出教室外結合媒體與在地社區相關議題論述的行動實踐課程。上課討論教材將以特定在地社區等重大議題作為討論範疇,引導學生思考媒體、社會與個人的關連性,進而以書面、影片記錄的行動方式,來對抗媒體再現的不平等現象。課程重議題討論、課後彼此生活經驗的學習以及社區問題訊息製作的討論與製作。課程內容規劃著重於三大部分(1) 闡釋媒體傳播權;  (2) 批判意識覺醒; (3) 轉化行動實踐力1。旨在幫助學生達成以下三個目標: (1)反思文化、社會、媒體與個人之間的關係;(2)認知傳播權的意義 (3)能將所學融入生活,並對社會中被宰製的角色有所覺醒,進而產生批判反抗的行動。

在教學方法上將依據計畫要求實施: (1) TA小組討論、(2)架設本課程網路討論區及分享互動式媒體/社會/社區反思觀察日誌、(3)邀請媒體/社會學者發表專題演講、 (4)於學期過程作業中,讓學生組成小組相互學習。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在地關懷的草根精神,目前選定在地社區嘉義市福民里 、垂楊里、 培元里及新西里共同進行的社區實踐行動為主要合作對象,希望從當地社區居民的社區實踐行動中找出值得報導的議題如弱勢老人的媒體形象、社區活動運作的反省、社區健康系統檢討等面向出發,實踐以傳播權為主題及「student as civil journalist」的概念。進行當地社區議題的寫作與拍攝行動,執行成果將公佈於課程網站,以文字呈現者將發布新聞稿到各大報或網站,以影片製作方式呈現者,作品將發表於公共電視公民新聞peopo平臺、聯合新聞網或youtube等公眾媒體,最終希望以社會行動課程的概念,達到教育學生實踐「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中公眾近用媒體的批判與行動力。

課程目標

    通識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或精神,應該是讓ㄧ個人或是一個學習者瞭解自己與其身處的年代。(何寄澎,1994) 過去有許多研究結果指出大學生的「鄰近性」效應,偏重關心自己週遭的事件,對許多公共議題普遍缺乏關心。(黃俊儒,2005)為了消擬「鄰近」效應,幫助學生擴大認知個人與其所身處的世界,理解個人與媒體/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使其具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未來生活。本課程「公民新聞與行動」,除與通識教育中的社會科學學門「社會科學」類別之課程息息相關外,特別的是囊括行動實踐的學習觀,希望透過社會行動課程的設計,打破制式的傳統式授課教學,以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的精神,融入學生個人的生活經驗與集體行動實踐觀念,將學生帶出教室,關心更多與其切身相關的當地地區/社會公共議題,如環保生態、社區健康系統、弱勢族群等,藉以增強學生的公民效能感(civic efficacy),培養其反思與實踐的社會行動力。

   本課程最重要的特色,在於將引領學生對社會議題現況進行體驗及介入,進一步向媒體採取具體發聲的行動力,以「做中學」的教學方式,貼近學生個體與社區文化經驗,進而從反思實踐的過程中,深入議題討論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此課程將延續媒體素養政策白皮書的教育政策與精神,教育部《100年通識教育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明白指出希望透過通識課程及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合作,培養學生具備媒體素養與社會實踐/行動等公民核心能力,更希望此學習能夠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社會參與經驗及對公共議題之感知。最終希望在媒體眾聲喧嘩的紛擾中,學生不但具備批判性的思維,也在不斷批判與質疑的觀察與行動中,發揮近用公眾媒體的傳播權,以及具備在地關懷/社會實踐/世界觀的公民媒體素養。

   有鑑於此,本課程除了以媒體素養/公民行動為知識主軸外,強調對於社區訊息內容的批判與感知,課程的開設目的還希望以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的精神(Freire, 2003; Giroux, 1988),融入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訊息批判的內容,以提問式的教學方式(problem-posing),透過教學的對話中,解放學生被制約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透過對話激發其批判意識,也藉由提問的實際教學情境的操作,融入一些有關批判思考的基本概念;一方面讓學生在自由的學習場域中發現自我,認識媒介與社會、及文化甚至世界結構之間的影響與關係,以增進思考及批判能力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可以獨立地思考她/他們感興趣或困惑的一些根本的問題,結合學生生活週遭的媒介訊息、時事言論或在地社區的議題,培養學生面對問題其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課程最後學生將學習發揮媒體素養傳播權的行動實踐力,以擴大媒體素養的認知為目的,扮演公民新聞記者的角色進行議題反思與批判,此行動力的培養與訓練,不但實踐批判教育學與媒體素養的行動精神、培養學生對社會參與經驗及公共事務的關心,且與生活經驗的結合,此將有助於媒體素養學習在日後生活中的延續。此以媒體素養、批判教育學、行動研究等理論基礎設計的課程規劃,符合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的基本精神。

  本課程規劃十八週,預計分為三個單元,分為 () 闡釋公民傳播權 ;()覺醒批判意識; () 轉化實踐行動力。 每個單元依規劃有小子題:兩次專題演講、兩次校外教學、兩次資料整理與議題分析講解、一次公民行動提案及一次期末學習成果發表,最後所有文字、影像作品不但將彙集成冊,並將於大眾媒體發表,以文字呈現者將發布新聞稿到各大報或網站,以影片製作方式呈現者,作品亦將發表於公共電視公民新聞平台或聯合新聞網或youtube等公眾媒體,最後成果發表將於校外社區嘉義市福民里、垂楊里、 培元里及新西里等社區租借場地發表,表現學生的公民批判行動力,並藉此拋磚引玉引起當地市民的更多社會關懷與參與。每週的上課內容及進度如上所示。

  除當週討論的議題外,每週上課前十分鐘引導學生對當週社會或地方所發生的新聞議題或網站討論區的討論提出看法。

校外教學

「採訪社會/地方社區議題的平面/影像報導」

1.      學生於作業製作過程中,如遭遇採訪、資料收集等問題,TA需協助學生克服採訪的實務難題,選擇適合的採訪對象。並從這個採訪討論過程中,讓學生理解一則新聞議題採訪過程中所需面對的難題,進而理解採訪對象、媒體報導角度與本身認知之間的差距。

2.      TA將透過課程網站中「討論區」平臺,將此作業報告前後的

   影片或成果放在網上。

    本課程的期末作業,是由以嘉義巿福民里、垂楊里、培元里及新西里社區作為全班報告/報導的大架構,在此大架構下各小組,針對自己所關心的社會/媒體議題,由該社區大架構的議題延伸出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子題作為各組探討的主題,例如探討社區所面臨的重大議題、老人的照顧困境與需求、弱勢獨居老人的故事、被忽視的社區歷史或社區人物的故事。。。等都是預計中將帶領同學發揮的題材。小組的成員依據校外教學的觀察與受訪者互動的過程中,發覺值得作為社會批判/紀錄的議題,並針對各個批判的議題選取每組要報導的主題。在此過程中,TA需要在每個階段,透過討論的方式,協助學生完成期末作業報告方向與問題。

(B類計畫野外探索學習活動應填寫:)
探索目的:
地點:
時間:
活動學習標的:
活動學習內容:

作業設計

本課程之作業形式分為三項:

(1)網站討論與觀察日記-架設網站交流彼此對媒體或社會/文化議題的觀察心得(2)文字、影片拍攝成果:「Student as citizen journalist」(學生即公民行動記者)教學模式為基礎,讓學生扮演社會觀察家/公民行動記者來進行對相關主題的觀察與批判,學生最後將以新聞稿、影片拍攝作為批判的方式,呈現出其對社會/地方批判的觀點。(3)近用媒體與發表:以作業(4)為成果實踐媒體近用的權利,將作品發表在公眾媒體上,如各大報新聞版或評論版、公視公民新聞、台北市政府頻道及Youtube網站,並評估其批判行動的效果。

 

成績評定方式: 1.兩次演講心得:20%(至少寫一篇另一篇算加分)

                          2.出缺席 網站討論 上課發言:20%(超過四次不出席不及格)

                          3.期末嗆聲行動影片(3分鐘以上-10分鐘以內四人一組)或平面新聞稿(

                照片2000字以上兩人一組):50%

                          4.poyoutube及臉書分享:10%

 

toCopyright (C) MEDIA AND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Manager /Zoe Liao
to最佳瀏覽設定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或相容之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 1024x768 像素.
to本網站由教育部顧問室'南華大學支持. 由南華大學傳播 學系碩士班  林奕儒  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