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台灣小而美》

previ.gif (1415 bytes) [ 上一篇 ]

9.   綠色公共投資 創造就業機會

[ 下一篇next.gif (1425 bytes)

  一九九六年三月大選之後,各界無不期待兩岸關係迅速緩和,出口再一波高潮,結果事與願違。「三通」不通,「兩會」(海基、海協)不會,一個「全球競爭力報告」給台灣的士氣打到了谷底。台灣究竟如何快速恢復景氣呢?當局外的擴張暫時不看好時,只有挖掘一切「內向」的需求刺激生產,同時創造就業之機會,其中一個可能,就是提高綠色公共投資,並向國際水準看齊。

  所謂綠色投資是指與環保相關的研發、生產與服務業投資。政府出錢(來源於預算)的公共投資的增加在經濟學含義上具有帶動各行業的乘數作用,可達到刺激景氣之效果,而綠色公共投資是一種典型的「內向」型供求調節措施,可以關起門來切斷兩岸緊張的「記憶」,「忘記」出口不佳的煩惱。這種「閉門造車」卻又可收國際之效果,第一增加出口綠色技術和產品之機會;第二提高「永續發展」之知名度。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如台灣的首腦,宣布用IMD(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競爭力指數作為政府之發展目標,因為這與九二年「里約」地球高峰會議簽署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精神不符,「永續發展」的名次才是負責任的政府所要決一雌雄之競爭標的。

  九一年德國執行環保就業計畫,政府斥資九千萬馬克,九五年執行「北萊茵環保就業計畫」,在五年內將投資一百三十一億馬克。綠色投資的就業效果從九三年的統計中已明顯可查,這一年在環保製造業方面創造了十七萬一千五百個就業機會,在環保服務業方面十五萬七千個,該年環保就業佔總就業人數的百分之一。日本推行「改善生活品質」計畫,預算到二○○五年投資六千三百億日圓重建環境基礎設施。九一至九三年間,在環保工業方面日本創造了五十五萬個就業機會,環保服務業方面二十六萬四千個,環保就業佔總就業的百分之一.二七。法國是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一.六的國家,九三年推出環保刺激經濟的一籃子計畫,投資十八億法郎,該年在環保製造業方面創造十一萬就業機會,環保服務業十三萬九千個,該年環保就業佔總就業的比例是百分之一.一二。

  台灣需要學習的正是國際上以綠色投資作武器反制經濟衰退和創造就業的新鮮經驗,台灣綠色投資不及GDP的百分之一,環保總人力不足四萬人及就業總數的千分之五。台灣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五百九十人,而每平方公里面積上只有○.八人處理垃圾,這是何等的環境?如果台灣綠色就業達到百分之一的總就業水準,至少可以創造五萬至六萬個就業機會,而使失業率維持在百分之二的低水準。

  為了落實這項構想,建議有關當局重新檢討能源和環保的稅制改革,歐盟的經驗值得借鑑。比如實施差別稅率,打擊能耗大污染高的行業,對他們課以高稅,相反對於善用能源而有益環保的企業給以賦稅優惠,而不是如目前的不加區別「一刀切」的調整空污費。歐盟的專案研究在在說明,如此增收的能源稅作為社會支出,不僅可以增加就業機會,甚至使企業的勞動成本下降百分之三。

(本文原載於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一日《中國時報》)


previ.gif (1415 bytes) [ 上一篇 ]

  [ 回《我愛台灣小而美》目錄 ]

[ 下一篇next.gif (142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