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質」、「人際溝通」與「家庭情感功能」之相關探討

鄭冠仁

嘉大家庭教育所

 

壹、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變遷,資訊產品的使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對於在學的學生而言,電腦的聲光效果以及便利性對他們更是有很大的吸引性,學生們依賴網路、喜好電玩,這樣的趨勢在今日也形成了新的問題,他們由於跟虛構的世界互動而減少了實際的人際互動,影響所及學生們的人際交流減少、人際溝通低下、情緒EQ下降,一些學童們更因此把自己封閉在想像的世界中。

 這種發展對傳統家庭觀念中的親子互動、家庭情感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親子之間較少有時間做互動,情感的分享,學童缺少人際互動或許因此不太會溝通,也就不懂得如何跟父母表達內心的感受,分享內心的世界。

 而造成人際溝通的強弱,人格特質也許起著一定的影響因素,有些人內向不敢表達內心的感受,缺少練習下,進而不會表達,而傾向於自我壓抑;反面而言外向性強的人,或許在溝通表達方面有過人之處。

 因此我想要探討的主題是有關於,人格特質、人際溝通、家庭情感功能,這三者之間的相關性,了解它們是互為表裡,或是有因果連帶的關係存在。

 希望進而了解人際溝通在家庭的牽絆中之重要性,來呼籲家長們注重跟孩子之間的溝通,老師們能在教學上鼓勵小朋友練習他們的說話表達能力,期望學童因此能有更溫馨之家庭情感體驗。

 

貳、探討

第一節 人格特質

本節首先從國內外的文獻中整理出人格特質的意義;其次則探討人格特質的內涵和理論基礎。

人格特質的意義

學者人格特質之定義:

Guilford(1959) 認為人格特質是使個體與其他個體間不同的一種持久、特殊的特質。Allport(1961)認為人格是位於個體心理系統之內的動態組,是決定個人思與行為的獨特型式。Kassarjian (1971) 人格特質是個體對外在環境刺激所產生的一致性反應。Scott & Mitchell(1972)人格的形成是一連串心理層面成長與發展的累積。

人格特質的內涵和理論基礎

人格特質等同於人格,其定義很廣,一指人品,與品格相當,是社會上的一般解釋;二指權利義務主體之資格,是法律上的一般解釋;三指人的個性,與性格同義,是心理學上的解釋。(張春興,1996

人格與人格特質具有三種重要的現象;

行為的整體性;人是複雜的有機體,表現於外的行為是整個個體人格的表現。

行為的一致性;人格是頗為固定的,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人格的某種外顯行為表現,往往會多次如是,經常如是,顯示出一致的傾向。

行為的特殊性:每個人的行為,均有其特色,與眾不同。

第二節 人際溝通

本節首先從國內外的文獻中整理出人際溝通的意義;其次則探討人際溝通的內涵和理論基礎。

人際溝通的意義

()人際溝通的概念

溝通既指交流,人際溝通即為人際交流。但依字源,即拉丁字communis來看,還有「共同的」意思。因此,溝通就是藉著分享「訊息」包括:資訊、理念、態度、情感等,建立起「共識」。王淑俐(民89)認為人際溝通即是人際之間透過訊息交流,期望能彼此瞭解,建立起較一致、和諧的觀念及行動。所以,人際溝通至少包含三個要素,即:來源、訊息、目的。她進一步提出溝通的本質即在:使發訊者(傳遞訊息者)與收訊者(訊息接收者)在特定訊息上得到「調和」。

茲將國內外對人際溝通的定義,列舉如下引自郭金龍,民91p.8

國內外各學者對「人際溝通」之定義:

Verderber1995)提出人際溝通包含三個重要的概念(引自曾端真,曾玲王民,民85,頁5):

(一)人際溝通發生在人們溝通的歷程-它是在一段時間中,有目的進行的一系列的行為。

(二)人際溝通的重點即是乃有意義的歷程-意義是指溝通行為的內容、意圖及其賦予的重要性。

(三)人際溝通需要兩個人間的互動才能運作-互動的意思是指雙方在溝通的歷程中彼此的回應,而彼此對於溝通當時即溝通以後形成的意義均負有責任。

(二)人際溝通的功能

Verderber1995)指出良好的人際溝通,可發揮下列功能(引自曾瑞貞,曾玲王民,民85,頁16):

1.心理功能:

主要功能是可以滿足社會互動的需求、滿足自我肯定的需求、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感。在心理功能方面,人際溝通滿足我們與他人互動的人際需求,讓我們獲得關懷、接納與尊重,我們不會感到孤單、寂寞,並且進一步幫助我們認識自

2.社會與決策功能:

主要功能是可與人發展和維持各種人際關係、影響他人或接受他人影響、增進個人及團體效能、預防及解除自我與人際衝突、解決問題。在社會功能方面,我們藉由和他人的溝通互動,來建立、維持或改變各種社會關係,其中包括:朋友、同事、夫妻等,並從中獲得社會支持與社會地位。在決策功能方面,我們每一天從是否起床開始,到早餐吃什麼以及是否要去上學,我們都在做決定,在無數的決定當中,某些是自己決定,而某些是與別人共同討論之後形成的決定。在決策過程中,溝通具有相當重要的關鍵力量。

透過溝通,可以達到兩個目標:

可以獲取與決策有關的資訊,並蒐集各種不同的意見。

可以交換意見,並完成觀念上的互動,在試圖影響他人的同時,也受他人影響。

人際溝通的內涵與理論基礎引自人與人的相處電子書(http://mis.im.tku.edu.tw/~rex14a/p&p/chapter1.html1999)提到

1.溝通是一種歷程(process),多發生在人際間。

2.其重點在於它是一種有意義(meaning)的溝通歷程。

3.雙方在溝通歷程中表現的是一種互動,在溝通的過程當時以及溝通之後所產生的意義都要負有責任存在。

第三節 家庭情感功能

本節首先從國內外的文獻中整理出家庭情感功能的意義;其次則探討家庭情感功能的內涵和理論基礎,最後再敘述家庭情感功能之相關研究。

家庭情感功能的意義

家族治療取向的家庭功能觀點:

有關家庭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偏重於實證研究。且從家庭型態、關係及家人互動上來看所謂的家庭功能(Goldenberg & Goldenberg1991)。實證研究上,所談的家庭功能並不是就家庭所能發揮的功能進行類型的分類而是就家庭功能在家庭運作的哪些層面可能造成影響而言。

家庭情感功能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本篇文章摘:商業週刊第 917 期,陳雅玲(2004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20506,趨勢! 沒有情感支持,家庭只剩下睡覺功能,商業週刊第 917 )

「現代家庭功能式微已經是大趨勢,」台北市社會局長薛承泰表示,像是教育功能,學校、電視、網路就取代了父母的角色;經濟功能也移到企業。行政院主計處分別於民國八十七年、九十一年所做的「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發現,父母陪伴子女運動或娛樂的比率,四年來下降了近五成;只有因治安惡化、社會風氣開放,接送子女上下學與灌輸子女性知識的比率略有提升。

 

結語

人格這個字眼本身沒有很明確的定義,涵蓋的範圍也很廣,personality實際上是自拉丁文中「persona」一詞引申出來的Hergenhahn, 1990, p.2

persona是希臘古代演戲的時候演員所帶的面具(黃堅厚,民88),所以人格也可以說是一種偽裝。

但是我比較想了解的是卸下偽裝面具之後,真實自我的人格,以及人格的特質所帶給人們在互動交流過程中,所呈現外顯行為的不同。

人際溝通在於建立關係,建立關係之後人跟人之間才能產生交流,互相傳遞訊息。

溝通這個觀念的有趣性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主觀認識事物的機制,主觀建構自己世界的能力,如果兩個互動的人彼此的觀念差太多,溝通又表面,那兩個人之間的溝通程度必定很有限,甚至產生誤解。

了解溝通的特性,建立溝通的管道,其實是從我們呱呱地,嗷嗷待哺之時就已經利用我們的感官拼命學習,但是基於每個人的獨特性,溝通還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家庭」是我們一生的牽絆,從出生到死亡,從我們的意識到我們的行為模式,甚至是潛意識,家庭無不給我們深深的影響。

甚至心理大師佛洛依德還說:六歲定終生。六歲前的我們更是無法做主要過怎樣的生活,要有如何的自主意識,這一生的影響卻已經被烙印了。

當然這太過宿命論,不過也是可以看出家庭是如何的重要,而影響一個人對家庭的好惡,對它的向心離心,就在於對它懷抱著多少的情感。

所以家庭很重要,家庭情感更是需要細心呵護的,家裡的成員彼此都會互動,而在互動的過程中,是否溝通良好,達到情感的交流更是必須投注我們關愛的眼神。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Sarah, Trenholm., & Arthur, Jensen.1998)。人際溝通(李燕、李浦群譯)。台北:揚智。

陳雅玲(2004)。趨勢! 沒有情感支持,家庭只剩下睡覺功能,商業週刊第 917 期。

線上檢索日期:2006110日。網址: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20506
葉婉真(1999)。以婚姻與家庭環繞模式談健康家庭的特質。

線上檢索日期:2006110日。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7/47-19.htm
呂瓊華(2003)。論健康家庭之要素

線上檢索日期:2006110日。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1/41-46.htm
名(1999)。人與人的相處電子書。

線上檢索日期:2006110日。網址:
http://mis.im.tku.edu.tw/~rex14a/p&p/chapter1.html

王淑娟(2001)。對「家」之情感與意義的轉變--一個家庭教育者的重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

王泳貴2002)。國小教師人際依附風格、人際溝通能力與人際溝通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周惠莉(2002)。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

余緹湄2004)。人際溝通技巧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音樂班學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

羅瑞銓(2002)。組長領導風格及組員人格特質對於線上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台中。

許慧如(2000)。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北。

李昭憲2003)。國小實驗課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

英文部分

Johnson, D.W., Johnson, R.T., and Holubec, E.J.,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6th ed.),”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1993.

Johnson, D.W., and Johnson, F.P., “Joining together : 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1997.

Hargie, O. (1997). The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kills(2nd). London: Routlege.

W. Hargie O.D.(1997). The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2nd ed.).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