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弦琵琶,又名「五弦」,是古代彈弦樂器。
  魏晉南北朝時期自西域傳入中原地區。又有一說為由
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唐代杜佑《通典》:「……然吹笙、
彈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來皆所愛好。至河清以
後傳習尤甚。」按北齊文襄帝即位是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
年),河清是北齊武成帝在位的公元562年至公元565年。當時
五弦已為統治者所愛好,至隋唐時期,尤勝于時。隋唐九、
十部樂的清樂、西涼、高麗、龜?、疏勒、高昌、安國、天竺
、諸部樂中均有使用。在燕樂中尚有大五弦琵琶和小五弦琵
琶兩種形制。《新唐書•禮樂志》:「五弦,如琵琶而小,
北國所出,舊以木撥彈,樂工斐神符初以手彈,太宗甚樂,
後人習為取琵琶。」近年發掘的唐淮安靖王李壽墓壁畫中有
坐立部伎女樂人彈奏五弦琵琶的形象,至宋代失傳。本校擁
有日本奈良正倉院藏品之複製品兩件。一件由蘇州樂器廠複
製,一件由上海民間藝人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