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密度之最「永和市」的都市發展研究

許雅淳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系教學碩士班研究生

壹、     前言

民國四十年代,中和鄉(包含今永和市中和市)原規劃為「花園城市」 (英國霍華德所主張的城市規畫方式),有充足的綠地分隔工業區與農業區,規畫了七個公園。但由於台灣光復(民國34)後,土地急於開墾,經濟力求發展,政府實施了許多土地政策,以期運用民間的力量開發台灣

光復初期重要的土地政策有:三七五減租(民國38),用以解決部份租佃問題。公地放領,民國40年至65年間分九期實施,放領對象以原承租公有耕地之現耕農民為主。耕者有其田,民國421月公佈「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及「台灣省實物土地債券發行條例」,徵收地主出租的耕地,放領給現耕佃農或雇農。

土地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使得原本沒有土地的農戶,擁有自己的土地,也使得公有土地所有權轉移自人民手中,嗣後,行政院於民國65年間,考量經濟狀況與社會條件的轉變,認為公地應先用於公益相關事業,而停止辦理公地放領。但公地放領二十年來,雖然提高土地利用的成效,也造成未來政府規劃土地利用的困難。

隨著民國38年政府遷,促使台灣人口快速增加,主要政經中心設於台北市,帶動周遭地區發展,鄰近台北市的中和鄉即容納了許多外省人口的移入,使得原本都市計畫的公園預定地便快速減少,挪為機關、住宅、文教等等使用,當初規畫的七個公園至今(民國98)僅存一個半,一個即為現在「823紀念公園」 (四號公園),雖三面臨永和市,但境處中和市,傳言正因非在永和市境內所以才得以保存;而另外半個公園則是永和市唯一一座境內公園「仁愛公園」,其另外一半已經挪為學校用地。

原屬於中和鄉的永和,在民國四十七年由於人口與生活機能皆有大幅發展,於是自中和鄉分出設為永和鎮,原工業區皆劃為中和範圍之後,永和已成為十足的住宅市鎮。40%以上的住宅區,並持續穩定的成長。

民國五十、六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台北市蓬勃發展,吸引許多中南部人口北上工作,永和身為為台北市的衛星市鎮,與北市僅一水之隔,加上聯外橋樑修建完成,交通便利;且民國51年堤防建築完成,阻絕洪水,使得人民安全顧慮消弭,又使得本市人口再次大量增加。

人口持續增加的永和,至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永和市,地小人稠成為世界人口最密集的都市,每平方公里超過40,000人;區域內的秀朗國小,學生也高達萬人,是為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國小,反映永和市人口驚人,也顯示都市建設會帶來人潮,福和橋的興建完成使得附近人口激增,秀朗國小一設立即湧入大批學生。雖然永和人口成長至民國七十年代末期趨緩,轉為以自然增加為主,至今(民國99)永和市人口仍高達二十三萬餘人,並無太大的增減,為台灣人口最多的鄉鎮市。

自民國47年分鄉設鎮,至今民國99年,短短五十年永和市都市發展變動極大,本文即針對永和市發展的背景進行研究,探討永和市的誕生、發展脈絡。

貳、     永和市都市發展的地理背景

永和市北與台北市遙遙相望,南與中和市相接。東、北、西三面為新店溪彎曲流過,地勢平坦,無山脈丘陵,地勢略呈東南向西北漸低下,整個外型有如龜背狀。本市南部潭墘區域為老河床,因地勢低下,在民國52年築堤以前,常受水患之苦,現在潭墘溝所經過的地方仍可見到小河。另外,潭墘、秀朗與龜崙蘭溪洲間上有一老河床。

古代台北由於河川匯注而成為湖泊,西北流入大海,後因大屯山火山爆發,出口被堵塞,形成內陸湖泊,本市地區於該時應在湖底,地質史上稱為「臺北湖時期」,時間一久,由四周溪流帶來的泥沙將湖底逐漸填高,後來河流侵蝕,產生切割作用,於湖之西部火成岩較弱部分切開,湖水宣洩而出,湖底乃堆積成平原。本市新店溪隨著時間堆積,形成的沙洲逐漸增高擴大,河流亦隨之外移,新沙洲繼續長成便與舊沙洲連成一片,本市老河床之潭墘溝低地即過去新店溪所經,後因沙洲堆積,河道北移,也就成了今天河床的位置。

本市早期就有聚落的地方就是高地,低窪區則是田地為洪水時的行水區,在民國38年,大陸來台的遷入居民,因為不了解淹水情形,貿然在低窪區建房子,約為今日智光商職與復興商工地區。本區有幾處高地,介紹如下:

1、崙仔頂,潭墘與店仔街附近一大片高地,四周圍著低地,最高點在永和國小四周,據耆老回憶,此地不曾淹水。

2、秀朗地區大部分是高地,西面低點在瓦磘溝,北面低點在福和運動公園。

3、舊部,南邊是陡坡,坡下是樂華夜市,北邊下降至聖公仔的福和宮為最低點,向西降至瓦磘溝。

4、撚寶仁,下溪洲型態像轉盤的高地範圍不大,為永和最早發展的地區,也是人口最多的聚落,該地有溪洲人信仰中心「保福宮」的設立。

5、後溪洲,範圍不大。

6、桂竹林,為在新店溪沿岸,呈一帶狀的高地。

7、新部(含頂溪),屬於比較晚發展的聚落,至中正橋完成後,交通便利才發展。

本區有幾處低地,介紹如下:

中正路、智光商職稱「崎仔腳」,大約到永和國小一帶微微隆起便較不易淹水,即潭墘、潭安里, 中正路以東智光、民治、民族地勢較低,較容易淹水。秀朗路南邊有一條窪地,與潭墘溝匯流向現在的瓦磘溝,經下游與新店溪會合。第二條窪地是從福和運動公園到大新街、樂華夜市的溪底仔、永平路81巷到瓦磘溝。第三條窪地仁愛路、中山路一段38號、保福路二段16巷。第四條窪地是文化路北邊,平時雨水排向現在及人國小附近,再不遠處就是現在的新生地。

本市氣候,以柯本氣候分類法,屬於「東北部溫暖濕潤氣候」,特徵為夏季炎熱、冬季溫暖、全年濕潤,年均溫約攝氏21度至22度,年雨量介於2,0002,500公厘之間,無乾燥季節,最冷月平均溫約攝氏15度,最暖月平均溫約攝氏28度。本市氣候宜人,唯每年789月颱風季節,帶來的狂風暴雨易使永和帶來積水的災情。由於本市東、北、西面有新店溪環繞,地勢較低漥,加上光復後人口大量移入,建築林立,土地覆蓋率提高,在永和市志中記載了傷害最為嚴重的三次颱風災害,分別為:民國13818日的颱風,民國50912日的波密拉颱風,民國85731日賀伯颱風。其中民國13年與民國50年的颱風發生在永和未建築堤防時,颱風造成新店溪河水暴漲,流至本市東面秀朗一帶,灌入本市,為最大一次的洪水紀錄;民國50年波密拉颱風則是造成本市三分之二地區成為水鄉澤國,後來民國51年永和市堤防的興建便是受波密拉颱風災情而促成。民國51年築堤之後,淹水情況大大改善,但由於都市化水泥覆蓋的速度,遠高於排水系統的興建,每有暴雨仍使部分地區積水(智光商工一帶)

參、     永和市都市發展之歷史背景

、從「台灣都市發展」的角度,來看永和市都市計劃的沿革

民國六十年代(1970年代),城鄉移民潮興起,向台北都會區外緣入住,永和市的住宅與商業活動也因此更發展。在民國47年設立永和鎮時,都市計劃較為粗糙,標榜將規劃為花園城市,後來因為現實狀況的壓力,為因應大批居民的入住,許多公園預定地陸續變更,後來竟演變成,公園屈指可數的狀態。除了公園綠地不足以外,高度的人口密集,還造成交通、垃圾處理、居住品質、社區活動中心等方面的問題,以下就都市發展的沿革作分析:

(一)               清朝(1850~1895)

淡水河是台北盆地發展的主動力,本市在光緒年間屬於台北府淡水縣,主要為潭墘、秀朗和龜崙蘭三莊。雙和地區繼淡水、艋舺、大稻埕之後發展,為南北雜貨的吞吐地,聚落沿新店溪發展,南勢角、秀朗為集散碼頭,為經濟生產中心;枋寮為消費與生活中心。

(二)               日治(1895~1945)

此時期為台北廳枋橋之廳(板橋)漳和,枋寮區時期。日治,規劃台北行政區設台北縣,本市隸屬台北縣,仍分潭墘、秀朗和龜崙蘭三莊。1897年改地方制度,縣下設辦務署,本市隸屬台北縣新莊辦務署,後來改街莊為區,本市分屬南勢角與龜崙蘭溪洲二區,1909年,台北廳擴大區域,本市隸屬其下枋寮區。1920年,日本政府改地方制度,改台北廳為台北州,州下設郡,郡下廢區為街、莊,原漳和區(枋寮)乃改名為「中和莊」,隸屬海山郡,仍含潭墘、秀朗、龜崙蘭溪州三地。1937年川端橋(又名螢橋,今中正橋)建成,方便本區與台北的交通。

水運的經濟效益與發展腳色日漸沒落,原本發展甚早的雙和,在此時期,發展停滯,等待著新的發展動力。

 

(三)               光復後(1945年至今)

1民國34~56

台灣光復後,民國35年改地方制度,廢街莊為鄉鎮,本區乃隸屬海山區中和鄉,下設六村。民國39年本市人口大約7,723人。民國38年政府遷台,將本區劃為防空疏散地區,人口急速增加,民國46年已增至約14,983人,短短七年人口翻至兩倍,由於地方人士的倡議,民國47年與中和鄉分治,設為永和鎮,面積約5.59平方公里,設八個里,38,727(人口又再大幅增加)

此時期為雙和區快速都市化的第一階段,由於這時期是台灣經濟發展之初階段,以進口替代為發展導向,台北縣湧入了大量民國38年前後來台的政治移民,並成為以內銷為主要導向的民生工業區的主要分布地區。雙和地區主要角色為國民政府計畫下的住宅區與台北市的防空疏散區、中低階軍官的眷區,當時雙和發展的動力並非經濟,而是政府的社會計畫,提供住宅支撐台北市發展,這樣的角色在未來更加明顯,溪洲地區因距離台北市最近,在這時人口成長最快速(外省籍比例較高)

本市於民國44年發布第一次都市計畫,那時仍與現在中和市同屬中和市合稱中和鄉,但計畫範圍多畫定在本市區域,商業區沿本市永和路、中正路及中和市中和路成帶狀商業區;工業區集中在中和市二八張溝至景新街一帶;其他區域大部分為住宅區。

2民國56~73

民國51年堤防修築完成,有效防洪之後,使得永和鎮發展速度更快、範圍更廣。民國63年福和橋落成,帶動了秀朗地區的發展。原本民國54年人口約為62,379人,至民國64年已增至138,399(約為兩倍),與設鎮之初比相比17年人口數量增加約達四倍,遂有升格縣轄市的提議,民國68年正式改為永和市。

此時期為雙和區人口激增的第二階段,扮演極重要的住宅區角色,城鄉移民為主要人口暴增的原因。這時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另一階段,以出口為導向,對外輸出民生製品與輕工業製品、家庭手工,台北縣較大的工廠除了早期的食品業、紡織業,還多了電子業與機械五金,吸引了大批勞動力北上至城市就業。

台灣省政府於民國57年成立「三重永和建設計畫委員會」,計畫主要以橋樑及道路的興建拓寬為主,永和市12米以上的主要道路都在這時期開闢,如:民國60年竹林路,民國61年中山路、林森路、福和路、自由街、中正路、保福路、保平路、光復街、永利路、永元路,民國62年保安路、文化街,民國65年國中路。

公車客運路線也在這段時期大幅成長,民國61年四家八線,至民國69年增為十家二十九線,其中以民國65~69年增加最快。

自來水普及,在民國56年有顯著提升,自民國5512.87%提升為26.31%,隨後每年快速成長,民國66年普及率達76.79%

都市發展的同時,農地萎縮,稻米的耕作面積由民國57年的295公頃銳減至民國61年的22.40公頃。

原本民國44年所定的都市計畫由於民國47年永和分鄉設鎮,而不符實際需要,於是民國61年有所修訂,計畫區永和鎮計畫人口30,248人,面積5.59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為5411人。如此的計畫速度實在無法配合實際的情況,根據永和市誌資料顯示民國46年已增至約14,983人,民國47年永和分鄉設鎮時的人口即已達到38,427人,民國54年人口約為62,379人,至民國64年已增至138,399人。

此外民國61年修訂的都市計劃,即因本鎮原無機關用地的計畫,設鎮之後即因實際需要將「公三」公園保留地劃分出1.48公頃變為機關用地,供本鎮辦公廳舍、國父紀念館、清潔隊辦公處、警察分局使用。學校用地共有國小5處、國中2處、高中1處,共829.60公頃。公園綠地13.15公頃,由於建河堤棄置於堤外的土地約有120.66公頃。

3、民國73年以後

永和市人口較台北縣其他鄉鎮提早飽和,人口增加率轉為緩和,沒有大幅度的人口增加了,雖如此,先前所造成的人口密集現象,就已經使得永和的都市品質惡化。

民國73年為了配合興建重大工程整治瓦磘溝東支流,解除大雨淤積成水患,省政府同意變更都市計畫,由於瓦磘溝含跨中、永和,於是分別同時辦理。將部分綠地與道路用地及住宅區變更設置抽水站。

二、以永和為主體的角度來看「永和」的誕生

()台灣光復前(民國34年以前)的永和市:

臺北盆地約距今1820萬年前,因斷層作用而形成,此後盆地斷斷續續出現地震,有時盆底為成為湖泊。

明朝時,西班牙、荷蘭人和漢人陸續來到台北盆地,後來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占領台北盆地後,為達到有效統治,即派兵蓋城堡,對原住民施以較強之控制,定期舉行「台灣地方集會」,對北台灣平埔族各部落進行人口、戶數調查,建立番社戶口表名冊,以了解凱達格蘭族在台北盆地的分布情況。

荷蘭人的調查中,Pinorowan(新店溪)流域有一個Chrion(秀朗、繡郎),應該就是文獻中所載的秀朗社,今永和市即屬於其社範圍。參照明永曆8年荷蘭人所畫的台北古地圖,位於新店溪南岸標Cournangh之地,應指「龜崙蘭社」,規模似乎不多僅102030人左右,今本市龜崙蘭溪洲是否為其舊址,另依清乾隆48年時,龜崙蘭社發給漢人的墾批執照,足證龜崙蘭社曾於永和地區居住,但爾後卻銷聲匿跡。

幾百年來,凱達格蘭族在台北盆地居住活動,雖經西班牙、荷蘭及鄭成功等政權相繼出現,但並未對他們留下重大影響。直到併入清朝版圖後,漢人的大規模移民開墾,才改變了台北盆地的原有風貌。清朝對於漢人來台的規定很多,卻沒有澆熄來台的熱情,原因大致上有三大原因:1.台灣土地肥沃,不需投入太多勞力,便有收穫。2.土地取得容易,提供一些銀兩、布匹予原住民,即可獲得大片土地。3.田地實際賦稅低。清光緒年間,擺接堡下轄35個庄,屬於今之永和市有秀朗庄、潭墘庄和龜崙蘭庄,3個庄。日治時期,承清朝舊制,屬今永和市部分,仍為秀朗庄、潭墘庄和龜崙蘭庄,3個庄,參圖1將此三庄劃分參照今日永和市各里圖。

1 對照今日永和區域與清朝、日治時期劃分區

潭墘

 

龜崙蘭溪洲

 

 

 

秀朗

 

台灣史中,即使台灣的統治者更迭,但是大致都將現在永和市這個區域分成三大區塊──溪洲、潭墘、秀朗,這三個名稱,「龜崙蘭溪洲」地區,「龜崙蘭」乃原住民語,意為溪洲,地勢低下,河水氾濫,泥沙淤積,後人口漸多,因地理方位區分為「頂」、「中」、「下」溪洲。「潭墘」地勢低漥,清朝時,因當時新店溪支流經外南勢角山下分流至此,積水若潭,適濱水而成庄,故名潭墘,「川邊」之意,「川」所指即為瓦磘溝(可稱潭墘溝),「瓦磘」此名來自乾隆年間,林成祖在此設磘燒製磚瓦得名。「秀朗」地區因境內凱達格蘭族秀朗社原住民而得名。其中溪洲、潭墘與自然地理有關,秀朗則跟人文地理有關。現今永和市在民國47年自中和鄉分出設立永和鎮,獨立成一個鄉鎮市,開始使用「永和」這個名稱,當時初分八個里,分別為頂溪、上溪、中溪、下溪、網溪、店街、潭墘、秀朗,隱約可見原先三大區域的影子顯現其中。

()光復後,中和鄉時期(民國34年至民國47)

民國34年台灣光復,為避免接收時期行政脫節,乃沿日本舊制,永和市地區隸屬中和庄。民國35年改革舊制為中和鄉,改保甲制度為村,本市地區六保改為下溪、中溪、頂溪、店街、潭墘、秀朗等六村。民國42年,因大陸來臺人士多,人口遽增,乃分頂溪村為頂溪、網溪、上溪三村,而使本市區域增為八村(參圖2)

    永和地區與台北市僅一水之隔且房價相對較低,台灣光復後,大入來臺人士日多,所以人口驟增。民國40年考量台北市之防空問題,政府劃本市為疏散地區,人口增加更加快速,至民國46年,人口已從七千多人(民國39),增至兩萬多人,高達三倍之多,原中和鄉有鞭長莫及之感,無就近負責的機構管理,這樣實在不便,於是便有分鄉設鎮的建議,成立籌備委員會,初定名為中興鎮,因與省政府所在地中興新村有同名之嫌,乃改名永和鎮。

2  民國46年中和鄉圖(永和鎮即將成立)

圖片來源:永和市公所

 

圖右上角1∼8(八村),

即為後來民國47年

永和鎮初設時的八村

 
文字方塊: 7文字方塊: 6文字方塊: 5文字方塊: 4文字方塊: 8

文字方塊: 33文字方塊: 2文字方塊: 1


 ()自中和鄉分出,成立永和鎮時期(民國47年至67)

民國47年正式設為永和鎮,面積5.5999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3千人,初置8(原中和鄉時的八村),後因人口增加,里數也逐年增加。民國51年建築堤防有效防洪之後,安全顧慮消弭,復以台北市工商業急速發展,人口順勢大批入住僅一水之隔的永和鎮,民國52年增為15里,民國56年增為19里,民國58年增為26里,民國59年增為36里,民國62年增為42里;隨著民國63年北接台北市南接永和鎮舊秀朗地區的福和橋完工,使往來台北市交通更加便利,也因此帶動了舊秀朗地區的急速發展,且本區無山脈丘陵,無工業區,鄰近新店溪空氣清新,是為理想的住宅區,民國66年增為46里;直至民國65年底,人口已經超過15萬人,與設鎮之初相比,增加了六倍之多。民國65年底至民國66年初,即有升格改市的提議:

1、永和鎮地理位置與台北市僅一水之隔,因此發展甚速,人口驟增,商店林立,教育普及,治安良好,交通四通發達,為縣民所嚮往之高級住宅區。

2、人口至民國65年底已破15萬人,依最近3年人口增加率計算,不出5年勢必突破20萬大關。

3、交通:有台北市公車、台北客運、欣欣客運、指南客運等公車,車次頻繁,甚為便利。

4、商業:商店林立有現代化超級市場、茶樓、電影院、兒童樂園、醫院,機能齊全。

5、財源:65年總預算高達一億五千萬以上,財源充足,地方建設突飛猛進。

6、學校:公私立高中、初中、小學、幼稚園、托兒所達31所之多,教育機構普及。

7、公共設施:國父紀念館、圖書室、室內體育館、運動場、零售市場、集會所、道路下水道均按都市計畫,以接近完成,游泳池、安養院、圖書館等也即將發包施工。

此案得縣議會決議通過,於民國6811日改制為縣轄市。

1 永和鎮時期,區域內里數變化:

時間

里數變化

民國47

分鄉設鎮,初置8

民國49

增為10

民國52

增為15

民國56

增為19

民國58

增為26

民國59

增為36

民國62

增為42

民國66

增為46                   

 

 

 

 

 

 

 

 

 

資料來源:永和市公所 許雅淳/整理

2 永和鎮時期人口數統計表

資料來源:永和市志

由表12可以窺見永和鎮時期人口增加的十分快速,成立之初與升格時,人口數增加六倍多,新里的成立頻繁,增加大約六倍。

民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人口大量移入的現象,造成民國90年代的現在都市發展的問題,由於當時大量移入青壯年齡層的居民,至今九十年代,多已成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使得永和市的扶養比與扶老比較周遭縣市高出許多(參表3)

3 民國94年現住人口之年齡分配

鄉鎮市

0-14歲人口

15-64

65歲以上

扶養比

扶老比

永和市

40 475

172 825

21 759

36.01

12.59

中和市

62 943

314 695

31 351

29.96

9.96

三重市

66 277

289 852

27 830

32.47

9.60

板橋市

95 239

411 106

35 974

31.92

8.75

資料來源:台北縣統計要覽,許雅淳/整理

()升格永和市時期(民國68年以後)

4 永和市時期,區域內里數變化:

時間

里數變化

民國71

增為58

民國86

增為62

 

 

 

 

資料來源:永和市公所許雅淳整理

 

 

 

 

5永和市時期人口數統計表

資料來源:永和市志

由表45永和市人口增加的趨勢減緩,民國79年尚出現負成長,自民國79年至民國88年人口減少7.785%,民國84年為減少最高峰,可能原因有:永和、福和國中因秀朗國小等明星學校常態編班後,原寄戶口入學的學生遷回原籍地的影響。九十年代遷出人口趨緩,可能與捷運通車,與台北市交通更為便捷,但房價較台北市相對低廉有關。民國86年至今民國99年,里數已無增加。永和市於八十年代後,社會增加率即不明顯,本區人口主要以自然增加為主,總人口數趨於穩定。

 

 


6永和市62個里劃分沿革(成立年)

 

資料來源:永和市公所 許雅淳/整理

 

     由上表6,將永和市發展分為三個時期,民國47年設永和鎮時、民國47年設鎮至民國68年升格縣轄市之間、民國68年升格永和市之後,可見民國47年至68年間為永和市「成立最多的時期,呼應了當時時空背景,堤防修築提升居住環境安全,使得更多地方可以居住,且台灣經濟起飛吸引中南部移民北上工作;民國68年以後,以秀朗區「里」成立最多,呼應了當時時空背景,福和橋開通帶動秀朗地區繁榮發展。頂溪區、上溪區、下溪區、網溪區所劃分成立的「里」較少,由此可見其發展偏於設鎮之初,此後發展遲滯。


 

肆、     結語

人口密度冠居全台的「永和市」其發展深受外來人口影響,居民的人數成長在民國七十年代以前社會增加為大宗,大致可分為兩大社會移民潮,一為政府遷台將永和定位為防空疏散區,因此移入許多非本省籍人士;二為台灣經濟起飛,中南部人口北上謀求工作機會,鄰近台北市的永和,相對房價較低廉,於是吸引人口移入。這兩次大批移民,影響了永和市的都市計畫,也推動著永和市的急速發展,發展速度遠大於都市計畫,在民國八十年代,永和市的人口成長改以自然增加為主,其後僅微幅變動,終於,能夠緩下腳步針對永和的現況做下一步計畫,現在正是好好思考未來都市發展方向的好時機。

伍、     參考文獻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2005)。永和市志,台北縣:永和市公所

王洪文(1988)。地理思想。臺北:明文書局,349-351

王佳煌(2005)。都市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王志弘(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

方益萍(2003) 城市意象,北京:華夏出版社

何淑鈴(2007),光復後台中縣霧峰鄉的發展與變遷人口與產業的作用,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育平(1990)。三重市都市發展及其居民環境識覺之研究,台灣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崇傑、陳宇進、陳惠婷、盧維屏(1996),市民的城市,台北:創興出版。

林毓英(2006)。臺北市內湖區居民居住環境滿意度與再遷移傾向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佩瑩、廖學誠(2008)。民眾對高雄綠廊的認知、互動關係及管理建議之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9期,269-287

侯信安(2007)。臺北市萬華區居民居住環境品質滿意度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寶林(87)都市的生活與希望-人性都市與永續都市的未來,台北:台灣書店

張長義(1995)。環境變遷認知之空間差異一個台灣農村社區之研究。台大地理學系研究報告,12177-192

張福國(1984)。永和市發展之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莊朝權(1994)。新店市住宅社區及其環境識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翰華(2005) 都市社會地理-兼論計畫制度,新竹: 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台北:巨流出版

陳明竺(1992) 都市設計,台北:創新出版。

陳玫秀(2005)都市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對居民居住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適偉(2009) 臺北都會內一個小型市鎮發展知研究以五股鄉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東華(2009)。永和的第一,台北:永和市公所

陳東華(2005)。永和常民史,台北:永和市公所

黃馨慧(2002) 都市發展意象之研究蘆竹鄉南崁地區之個案,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盈琪(1999)。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永和市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蔡采秀(1994)。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蔣曉梅(2000)。台南市公共意象元素之探討,正修學報,第十三期,257-268

鄭玉雯(2009)。三重市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益忠(2006)。都市地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羅婉萍(2006)。光復後板橋市人口、產業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