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臺灣光復論述之分析研究

俞智仁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系研究所研究生 

.緒論

  教育是社會化的歷程,而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具備社會生活所需之知識與能力。社會化的主要作用則是在複製當前社會體系的主流價值與意識形態[1]。在學校教育中,教學活動最具體的傳遞工具是教科書。所以想了解國家社會不同政治制度所傳遞的政治價值或意識形態,從教科書內容的研究,即可得知。而教科書的編輯過程,由於必然涉及知識內容的選擇和取捨,因此知識的選擇和分配過程並非價值中立,所以「教科書在編寫的過程是選擇性的輸入,以及選擇性的輸出[2]也就牽涉到教材的選擇性[3]」的問題。

  由歷史學科來看,從近代「國家」觀念興起後,歷史成為了形塑國家意識的重要工具之一[4]。於是,戰後臺灣的歷史發展,便從國民黨史觀出發,強調光復臺灣,解救人民,並創造幸福生活的奮鬥史。將臺灣建設成復興中華文化的基地,實踐三民主義的模範省[5]。如此,臺灣四十年來的歷史教育便一直是將歷史作為政治社會化的目的[6]之一。統編本的歷史教科書,開始主導著歷史教材的選擇與教師歷史知識的傳遞內容[7],也造成了學生僵化的思維與偏見的觀念[8]

  雖然就歷史的記載和闡述而言,著者是避免不了了主觀的立場。同樣的歷史事件,出現完全不同的記載,並不是著者任意歪曲歷史的真相,而實是由於立場不同的緣故。[9]」但「歷史教材內容必須建立在歷史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要反應歷史科學的發展水平,要隨時吸取史學界的研究成果。[10]」所以,歷史教科書與學術專著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係[11]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施行後,擺脫了課程標準的束縛,而在社會領域部分也於第三、第四階段編入了臺灣歷史相關能力指標,臺灣歷史知識部分開始增加[12]。其中也開始碰觸到一些較具爭議的議題,尤其中國現代史中的呈現爭議尤大[13],而戰後臺灣光復與定位[14]的問題更是從解嚴後便爭議不斷。所以,本研究希冀探究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於戰後臺灣光復等敘述內容如何呈現?本研究將對相關歷史學術專著中對於戰後臺灣光復的論述與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敘述進行分析比較,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名詞解釋

 ()教科書

  教科書,依照臺灣中華書局所發行《辭海》之註解:「依照法定科目,選擇適當材料,編輯成書,用以教授學校學生者,稱教科書。」而本文所指教科書,僅限於教學材料中之課本[15]

 ()臺灣光復

  光復一詞,依照教育部發行之國語辭典中記載:失去再收回。南齊書˙卷五十九˙芮芮虜傳:『光復中華,永敦鄰好。』」而臺灣光復的解釋則為:臺灣自甲午戰爭失敗割讓給日本後,至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臺灣始告光復

 

.研究設計

  分析範圍包括社會領域教科書、歷史專著,其中社會領域教科書文本為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教科書翰林版本、康軒版本、南一版本第三學習階段第6冊教科書;歷史專著為:

《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眾文圖書公司

《臺灣不是中國的-臺灣國民的歷史》薛化元、戴寶村、周美里 群策會

《臺灣政治史》戴寶村 國立編譯館

  將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與歷史專著敘述進行分析比較,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臺灣光復敘述呈現情形

  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第三學習階段(國小五六年級)的能力指標內容中,提及臺灣歷史部分之能力指標僅有: 2-3-1 認識今昔臺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2-3-2討臺灣文化的淵源,並欣賞其內涵2-3-3了解今昔中國、亞洲和世界的主要文化特色。於是各版本皆各自呈現不一的臺灣歷史章節內容,其中對於本研究相關的章節內容分別為:

()翰林版

 (1)章節:第六單元-中華民國時期-第一節光復後的政治發展-標題「臺灣光復」 
 (2)
頁數: p85~p86

 (3)內容:內文部分

內文

頁數

敘述分析

「民國34(西元1945)臺灣脫離日本統治,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p85

此為第六章緒論部分之內容,敘述重點: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在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大陸領導革命,於1911年推翻清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並訂西元1912年為民國元年。

p86

介紹中華民國成立的經過。有提及國父革命。且強調此時為日本統治臺灣期間

民國26年,日本侵略中國,中、日展開長達8年的戰爭。民國34年,日本終於失敗投降。

p86

介紹中日戰爭,為日本侵略展開,時間為民國26年到民國34年。日本投降作為中日戰爭結束。

1025日,在今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受降儀式,臺灣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這就是臺灣光復節的由來。

p86

受降儀式地點與時間

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臺灣光復節的由來

 (4)內容:圖片

圖片敘述

頁數

敘述分析

孫中山先生像:

孫中山先生(1866~1925)見清末政府腐敗,成立革命組織反清,經過多次的起義,終於推翻清朝,建立中華民國。」

p86

解釋孫中山先生起義革命原因。

 

民間慶祝臺灣光復:

臺灣民眾歡迎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設立慶祝牌樓。

p86

補足內文並未提到臺灣民眾歡迎的敘述。

受降儀式:

西元19451025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接受日本投降』儀式,民眾聚集會場觀禮。

p86

呼應內文中臺灣光復受降敘述,圖中強調民眾到場踴躍。

 (5)小結:

  翰林版對於臺灣光復的內容敘述上,主要脈絡為介紹日本統治臺灣期間,中國大陸發生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才有中華民國的出現。故提到了第一個概念,中華民國出現原因,並從中提及國父一詞與國父推翻滿清的原因。

  之後,敘述放在中日戰爭,有提到原因為日本侵略,與時間(民國26年到民國34),結果為日本投降。

  因為日本投降所以臺灣回到了中華民國的統治,成為一省。之後說明臺灣光復節的由來,並提及受降地點(臺北市中山堂)與時間(民國341025)

()康軒版

 (1)章節:第三單元-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節政治的演變-標題「光復初期的臺灣」 
 (2)
頁數: p60

 (3)內容:內文部分

內文

頁數

敘述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

p60

1.第二次世界大戰

2.日本無條件投降

3.有提及澎湖

4.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所以澎歸還中華民國。

民眾獲悉消息後,無不歡欣鼓舞,迎接祖國的到來。

p60

民眾反應熱烈。提到祖國的概念。

 (4)內容:圖片

內文

頁數

敘述分析

慶祝臺灣光復典禮: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日本受降和臺灣光復大會。圖為慶祝臺灣光復的典禮。

p60

呼應內文:臺灣光復,再加入時間(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與地點(臺北)

 

學生與民眾揮舞國旗:

光復後,臺灣的學生與民眾揮舞國旗,歡迎中華民國軍隊與官員的到來。

p60

呼應內文無不歡欣鼓舞,迎接祖國的到來。

 (5)小結: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概念,而非單純的中日之戰。並且也提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才導致臺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其中,單獨提到了澎湖。

  接著提及臺灣民眾反應情形,並於圖片中也再次強調民眾的歡欣。

  最後提及了受降典禮與光復大會的時間與地點,但並未提及臺灣光復節。

()南一版

 (1)章節:第五單元-中華民國治理時期-第一節臺灣光復後的發展-標題:

 (2)頁數: p70

 (3)內容:內文部分

內文

頁數

敘述分析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派員接受臺灣,使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當時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充滿高度期待。

p70

1.第二次世界大戰

2.日本投降

3.派員接收。

4.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所以成了中華民國的一省。

5.臺灣人民高度期待。

 (4)內容:圖片

內文

頁數

敘述分析

慶祝臺灣光復: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日本受降和臺灣光復大會。這一天就訂為『臺灣光復節』。

p70

呼應內文:內文中並未說到臺灣光復,於圖片敘述中再提出,並提到時間(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與地點(臺北),與臺灣光復節。

 (5)小結:

  並未有獨立之標題來單獨說明臺灣光復,而是在光復初期的局勢前面,僅做兩行的說明。兩行說明中,僅就二次大戰後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接收後,便成為中華民國一省簡單敘述。之後提到民眾反應。而圖片則用來說明臺灣光復節與受降光復大會。

()各版本比較

(1)各版本字數、圖片與單元配置比較:

項目\版本

翰林

康軒

南一

臺灣光復內容敘述字數

169

53

57

臺灣光復圖片張數與字數

3張,109

2張,73

1張,43

單元名稱與標題

單元:中華民國時期。

第一節:光復後政治發展。

標題:臺灣光復

單元:中華民國在臺灣。

第一節:政治的演變。

標題:光復初期的臺灣。

單元:中華民國治理時期。

第一節:臺灣光復後的發展。

標題:

(2)各版本內容比較:

項目\版本

翰林

康軒

南一

中華民國建立原因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大陸領導革命,於1911年推翻清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並訂西元1912年為民國元年。

孫中山先生(1866~1925)見清末政府腐敗,成立革命組織反清,經過多次的起義,終於推翻清朝,建立中華民國。

臺灣歸還中華民國原因

「民國26年,日本侵略中國,中、日展開長達8年的戰爭。民國34年,日本終於失敗投降。」

「民國34(西元1945)臺灣脫離日本統治,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1025日,在今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受降儀式,臺灣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日本受降和臺灣光復大會。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派員接受臺灣,使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臺灣光復節的敘述

1025日,在今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受降儀式,臺灣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這就是臺灣光復節的由來。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日本受降和臺灣光復大會。圖為慶祝臺灣光復的典禮。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日本受降和臺灣光復大會。這一天就訂為『臺灣光復節』

受降儀式時間與地點

1025,在今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受降儀式」

西元19451025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接受日本投降』儀式。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臺北舉行日本受降和臺灣光復大會。圖為慶祝臺灣光復的典禮。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日本受降和臺灣光復大會。」

民眾反應情形描述

臺灣民眾歡迎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設立慶祝牌樓。

西元19451025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接受日本投降』儀式,民眾聚集會場觀禮。

民眾獲悉消息後,無不歡欣鼓舞,迎接祖國的到來

光復後,臺灣的學生與民眾揮舞國旗,歡迎中華民國軍隊與官員的到來。

 

「當時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充滿高度期待。

 (3)總結

  1.於各版本字數來看,翰林版本字數最多,且無論是內文字數或圖片字數都是三版本中最多的版本。再來是南一的57字與康軒的53字,但南一圖片與圖片字數皆少於康軒。

  2.就圖片內容來看,三個版本皆有日本受降與臺灣光復大會圖,但三版本選圖不同。而翰林與康軒皆有民眾慶祝的圖片與敘述,南一則無。翰林版本更多了一張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圖片,並敘述中國民國建立過程,更是其他兩版本所沒有的。所以,就字數與圖片內容來看,翰林內容都較豐富。

  3.內容部分,首先為中華民國建立原因:僅有翰林介紹中華民國建立原因,並提到國父與滿清滅亡的原因,此部分其他兩版本皆無,便直接從日本統治時期跳至中華民國時期,並未說明為何從清領到日本統治時期,再光復回到中國領土後,便從清朝換成了中華民國,所以在康軒與南一版本中,國父與中華民國成立的原因便消失了。

4.臺灣歸還中華民國之原因:首先,為中日戰爭部分,翰林版本提到日本侵略中國但並未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餘兩版本接直接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結果部分,翰林與南一版為日本失敗投降,僅有康軒版提到無條件投降。最後皆提到日本投降後,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但其中,康軒有提到澎湖部分,而南一則有提到國民政府是派員接收,但接收後,變成了中華民國的一省。

5.臺灣光復節的敘述:其中康軒與南一皆有提到日本受降與臺灣光復大會,翰林則僅提到受降儀式。但翰林與南一有清楚的寫出這就是臺灣光復節的由來。三者皆有日期為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6.受降儀式時間與地點:皆是提到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於臺北,其中僅有翰林提到在臺北的公會堂(中山堂)舉行。

7.民眾反應情形描述:原則上三版本皆有民眾期待、歡迎的敘述。其中康軒版本提到祖國一詞,將中華民國視為祖國。

綜述上面七個項目來看,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對於臺灣光復之論述大抵不脫中日戰爭,日本戰敗後臺灣便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與民眾都歡欣鼓舞的期盼之敘述。雖然版本敘述有所差異,其內容與字數上也有所差異,但大抵的歷史脈絡是統一的。

.歷史專著中戰後臺灣光復論述情形

  歷史專著之選擇,是以內容敘述不同之專著為主要選擇標準。希冀以不同角度的論述來檢視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通志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於民國八十七年出版,可視為官方立場之專書。於卷七,政治志,外事篇,第六章,第一節臺灣之光復中,提及臺灣光復之敘述。

   首先本書先提及收復臺灣為本為既定之決策敘述如下: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興中會宣言,以揭櫫『恢復臺灣,鞏固中華』為其主要目標之一。[16]

民國二十七年(西元一九三八年,昭和十三年)四月一日,蔣主席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中演說稱:『…臺灣是我們中國的領土…以解放高麗、臺灣的人民為我們的職志…必須使高、臺的同胞能夠恢復獨立自由…』[17]

民國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中國正式向日本宣戰,過去中日之條約完全作廢,馬關條約當然在內。就法律上言,收回臺灣,為毫無疑義之事。[18]

  由以上敘述,強調從國父孫中山先生興中會時期,收復臺灣便為既定之目標,而抗戰時期,蔣介石也在宣告過一次,但此次宣告為解放與使臺灣獨立,似未提及臺灣主權的部分。最後在民國三十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正式與日本宣戰,外交部便單方面宣告與日簽訂之條約並廢止,且認為有法律依據。

  之後,第二、三項則提及開羅會議與波茨坦會議部分。於開羅會議部分:『…在使日本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由於開羅會議之決定,臺灣之收復,更獲英美兩大盟邦有利之保證…臺灣光復期當不遠。[19];而於波茨坦會議部分:…第八條聲明: 『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臺澎等處之仍為中國領土,已成定案…日本昭和天皇正式聲明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臺灣,澎湖乃重歸我國版圖。[20]

  由上所述:本書對於臺灣歸屬問題是以開羅宣言為主要依據文件,而波茨坦宣言則為再次確認之佐證。且而後於本書第六章,第五節,第二目所謂「臺灣定位」問題,也是以開羅宣言為主要依據說法:臺灣歸還我國,開羅宣言早明文,從民國三十四年光復日起,即無所謂臺灣法律地位問題。[21]

在受降與接收部分,首先提到「我國政府早已認定臺灣之光復只是時間問題,開羅會議後即積極做接收之準備工作。[22]之後也提到是依據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進行投降接受。

  受降部分,提到「十月二十五上午十時在臺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光復廳)舉行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23]並載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給日總督的第一號命令,其中第二點指出「遵照中國最高統帥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接受臺灣…日本陸海空軍及其輔助部隊之投降,並接收臺灣、澎湖列島之領土、人民、治權、軍政設施及資產。[24]

  其後,收錄行政長官陳儀廣播之內容:本人奉中國陸軍總司令何轉奉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從今天起,臺灣及澎湖列島以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以置於中國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現在臺灣已光復…。[25]

最後,提到「至是,淪陷約五十一年的臺灣重歸祖國,宣告光復…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行使職權。

  本書認定接收即為取得統治權,也就是臺灣重回中華民國的領土,但並未提出相關文件,說明接收即為取得統治權,僅有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的內容。但其內容也僅提到受降與接管部分,並未提及臺灣歸屬問題。但,本書提到於民國三十六年陳儀接收與受降後,即宣告光復,並宣告正式重入中國版圖。

()《臺灣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眾文圖書公司

  由於本書與《重修臺灣省通志》同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撰,所以內容相同立場之敘述繁多。於本書第九章「光復初之臺灣」中。首先,第一節「規劃梗概」中便如同《重修臺灣省通志》中敘述,先敘述孫中山於興中會時恢復臺灣的說法,其後是蔣介石民國二十七年的致詞內容與民國三十年對日宣戰則廢止馬關條約等說法,最後再

  而本書有許多臺灣民眾熱愛中華民國與熱烈歡迎的敘述,如本書本章第二節「光復紀實」中第二項的標題即為「臺胞熱愛組國之具體表現」,其中有下列敘述:日皇廣播投降照書後…臺胞聞之,喜溢眉宇,含淚俱躍歡呼…[26]。且提當當時臺灣人行為為:熱愛組國國旗、掀起學習熱潮與自動維持治安」。[27]

  其後在本節第四項「國軍進駐臺灣」中,也對當時國軍登陸時接受熱烈歡迎的場面做敘述:十月十六日,傳聞國軍將於當日抵達基隆,臺胞遂爭先恐後擁向基隆,皆已先覩國軍軍容為快。一時基隆碼頭,人山人海。」、「整齊壯盛之國軍行列,…夾道歡迎之民眾,舉手高呼,聲震天地。其中不乏喜極落淚者。」、「…步伐整齊,軍容嚴肅,極為壯觀…莫不興高采烈,夾道歡呼…[28]等敘述。

  而受降典禮的部分,與《重修臺灣省通志》中敘述大至雷同,但其中有提到日方受降代表是以「第一號命令交與日本臺灣總督間第十方面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受領。」而其後陳儀的廣播提及「本人奉…中國站區最高統帥蔣之命令…臺灣與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29]

  依上所述,首先,本書在臺灣地位的歸屬上與《重修臺灣省通志》論述方式相同,如前述是以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內容說明臺灣回歸中華民國,是既有之規劃且有法律之依據。

  再者,本書對於接收後臺灣民眾之反應有相當多的敘述,且敘述內容皆是以民眾主動且熱情的態度,並未提及有不一樣的民眾反應。

() 《臺灣不是中國的-臺灣國民的歷史》薛化元、戴寶村、周美里,群策會

  本書旨在討論臺灣主題與地位。本書序提到:…完成這本《臺灣不是中國的—臺灣國民的歷史》,就是要從歷史、文化、住民、認同、國際法等不同面向,全面來檢視臺灣與中國的關係…定為臺灣與世界的關係。[30]

書中對於臺灣光復相關內容整理:

  臺灣於中華民國成立前地位:中華民國在1911年成立,臺灣不在版圖中,而是將臺灣視為中國領土,且法理關係相當明確。[31]

  本書在接收的敘述大致整理為:二次大戰後,日本戰敗,所有日本領土(包括臺灣)都根據聯合國最高統帥一號命令[32]規定,由盟軍接收。所以,當時國民政府的軍隊是以聯合國盟軍代表身分接管臺灣。其後,國民政府便將臺灣納入中華民國版圖[33]。並於第二年以行政訓令將臺灣人民「恢復」「中華民國國籍」。

  用來證明臺灣歸還中華民國的文件,以「開羅宣言」為代表。不過本書提到開羅宣言的爭議[34]不能強力的作為臺灣歸還中華民國的證據。

  依上所述,本書認為臺灣地位未定,應無光復於中華民國之說法。中華民國僅為接收,應尚未取得臺灣領土,且本書強烈懷疑開羅宣言內容之國際法效力。

() 《臺灣政治史》戴寶村,國立編譯館

  臺灣光復部分,本書配置於第六章「現代臺灣的政治歷史變遷」,其中第一節「島嶼之殤:二二八事件」的第一個項目「戰後初期的矛盾與騷動」中。

  有關臺灣光復的相關介紹,首先是接收的部分,提及「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國政府依據盟軍統帥第一號令接管臺灣。[35]

  其後便先敘述臺灣民眾原本的期待:歡迎新政府活動在19451010達到顛峰,各地具行中華民國慶祝典禮…」、「當天上午八點鐘左右,無數民眾就聚集在公會堂前面…行列比戰前大稻埕每年513日的大拜拜盛大的多…喧天價響的鑼鼓聲…。」、「…陸軍第七十軍搭乘美軍運輸艦…抵達基隆碼頭,碼頭上人山人海,民眾爭先恐後…[36]

  之後則敘述臺灣民眾看到接收軍隊的失望:初逢乍見的國軍面貌令民眾驚訝…第一個出現的是個邋遢的傢伙,相貌舉止不像軍人,較像苦力…」、「…怎麼也料想不到,他們日夜引頸等待的祖國軍隊會是如此模樣…無疑是極大的錯愕與衝擊。[37]

  以及臺灣人對於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的失望:…當時國民政府對臺灣的接收情況,也讓臺灣人極度失望。[38]

  受降典禮的敘述:1025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市公會堂舉行,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隨後陳儀即席廣播,正式宣布臺灣日軍投降,並表示:『…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39]

  依上所述,本書在戰後臺灣歸屬的部分,僅提及是依照盟軍統帥第一號命令接管臺灣,並未直接提及,接管後臺灣便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再者,對於民眾的態度敘述,很清楚的了解到,當時民眾的心情是期待到失望的表現。

()總結

  總結上述四本臺灣史專著後,整理以下內容:

  首先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歸屬問題上,於《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與《臺灣史》中,先以收回臺灣為既定之計畫的敘述,來強化臺灣歸屬的事實。但,雖然上述四本專著皆有提及開羅宣言內容與波茨坦宣言的確認,卻有不同的解讀。在《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與《臺灣史》中,皆認為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為正式且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證明臺灣應於戰後歸屬於中華民國。但在《臺灣不是中國的-臺灣國民的歷史》中,便質疑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認為無法看作臺灣戰後歸屬的證明文件。

  而在國民政府來臺接管部分,四本專著皆有提及,是依據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後號命令,命令內容如下:

在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臺灣與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內之日本全部陸海空與輔助部隊應向蔣委員長投降。[40]

  對於此命令的解讀上來看,在《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與《臺灣史》中的敘述符合當時國民政府認定,皆認為由此可以做為臺灣成為中華民國一省的接收證據[41]。但《臺灣不是中國的-臺灣國民的歷史》書中卻認為此命令僅提及臺灣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聯合國盟國代表身分接管臺灣,並未提及臺灣主權歸屬敘述,但中華民國便將臺灣納入版圖中是不符合法律的正當性。

  而受降典禮的敘述部分,都提到當時陳儀的身分為「中國陸軍總司令何,轉奉中國戰區最高統帥 蔣之命令為受降主官[42]且還是依據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進行受降與接管。所以,陳儀的身分應該代表同盟國來臺受降。

  在臺灣民眾當時反應的敘述部分,《臺灣史》一書皆做臺灣民眾對於中華民國來臺接收正面且熱情的表現,但在《臺灣政治史》中,則是提到一些臺灣民眾負面且失望的敘述,且完整的描述當時臺灣民眾的心情是期待到失望。

  總結上述,在臺灣光復的部分,歷史專著中有些不一樣的敘述與解讀情形。

 

.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與歷史專書臺灣光復內容敘述之比較

  由臺灣史專著描述而建構出臺灣光復的內容,與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的敘述是否相同?抑或有所差距?

  首先,就臺灣歸還中華民國原因的部分,在專書中可以建構出兩種解釋方向,相同的部分在於,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是依照同盟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接管,差異部分在於,一種解釋認為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即可證明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後即可納臺灣為中華民國領土;而另一種解釋則認為,開羅宣言並無法律效力,故臺灣地位應該尚未確定。而國小教科書則普遍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臺灣便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且這樣就稱為光復的敘述來說明,是採取上述專書中第一種解釋方式來做說明,並未提到開羅宣言與臺灣地位爭議認定的解釋。

  第二,在民眾反應情形描述部分,在專書中依舊呈現兩種情形,相同的部分在於,民眾在接收前,都是熱烈期盼;而差異的部分,其中一種解釋都認為民眾都是正面的歡迎政府接收,而另一種解釋則認為,當國民政府到臺灣後,民眾的態度漸漸從正面的期盼轉向負面的失望。而國小教科書對於民眾反應態度的敘述,則皆是以民眾正面的部分來呈現,並未提及負面失望的部分。且圖片的選擇也都是以民眾正面歡迎的選擇為主。但國小教科書在此部分的敘述上,並不若《臺灣史》中對於民眾歡迎敘述呈現的方式,都簡單以「慶祝、歡迎、高度期待」的敘述為主,僅在康軒版中看到「無不歡欣鼓舞」的敘述。

  至於在臺灣光復節與受降儀式與地點的部分,教科書中敘述與專書中敘述一致,並無太大爭議與不同。

  總結上述,國小教科書中的臺灣光復敘述部分,大都採取較具官方的說法,歷史脈絡的呈現也大致符合《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與《臺灣史》中的敘述。爭議與較負面的敘述,則並未出現在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希冀了解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對於臺灣光復敘述情形,並比較歷史專著中之敘述。根據上述研究分析後,提出以下結論與建議:

  1.由於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篇幅頁數不多,所以教科書中對於臺灣光復之敘述,在教科書中所佔頁數與字數有限,無法對臺灣光復此一事件做更多敘述與解釋。建議授課教師應補充資料予學生,才得以對臺灣光復事件做完整的介紹。

  2.在中華民國建立原因,僅有翰林版本提及,其餘版本皆未敘述中華民國建立原因。由於國小教科書是以臺灣史為主軸介紹,如此在脈絡中,將是臺灣清朝統治時期因馬關條約的簽訂而成為日本領土,但而後便在日本投降後回到的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學生應無法了解其原因。再者,教科書臺灣歷史脈絡中,皆說明此時期為中華民國時期,但卻未在教科書中介紹自己國家建國原因,似乎有些不妥。建議在此部分,其餘版本應加入簡單敘述,讓學生得知中華民國建國過程,而授課教師也應該於此部分加入補充,讓學生得到完整的歷史脈絡解釋。

  3.臺灣光復一詞,牽涉到臺灣歸還中華民國之原因,此部分,於歷史專著中有兩種不同解釋的方式,而在教科書中,僅看到其中一種較雷同於官方專著的敘述。於此部分,建議教師應補充不同觀點解釋敘述,讓學生了解歷史學本質上是不客觀的,即使面對同樣的證據,歷史學家可能產生不同的解釋。而學歷史者也就是在學習如何在不完全的證據中,將資料拼湊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並且容許其他可能詮釋的存在[43]。藉此培養此學科過程目標[44]的達成。

  4.在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情形的描述部分,國小教科書採取民眾正面的部分來呈現,並未提及負面失望的部分。但在歷史專著中,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民眾反應的敘述。於此,建議應該加入不同反應的敘述,讓學生知道當時確實並不是全然的理想式的全民開心與滿意,當我們讓學生以為過去發生的事只有一種可能,我們也無法培養其觀看未來的多種可能性。[45]所以,應該讓學生了解當時確切的狀況為何。

 

.參考資料

()書籍

王仲孚(94)臺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第二編。臺北市:
  
峽學術。

石計生等(85)意識形態與臺灣教科書。臺北市:前衛。

呂愛珍(82)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與教材。臺北市:五南。

黃炳煌(93)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內涵及其示例。臺北市:師大書苑。

教育部(92)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薛化元,戴寶村,周美里(94)臺灣不是中國的臺灣國民的歷史。臺
  
北縣:財團法人群策會。

藍順德(95)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79) 臺灣史。臺北市:眾文圖書。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87)重修臺灣通志,卷七政治至外事篇。南投: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

戴寶村(95)臺灣政治史。臺北市:五南。

()學位論文

李雅梅,《九年一貫課程歷史教育問題之探討—以中、小學教科書中臺灣歷史
   文本為主》,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許毓峰,《解嚴前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的臺灣圖像》,臺北:國北師社會科教
   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期刊

林慈淑()。歷史教與學的鴻溝-英國兒童歷史認知的探究(1960’s-1990’s)。東吳
  
歷史學報,第八期。

()教科書

王淑芬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五下>》,臺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2月修訂四版。  

吳昆財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五下>》,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12月修訂版。
施添福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五下>》,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2月第二版。

()其他

林呈蓉,《舊金山和平條約與臺灣地位未定論(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and the lack of conclusions on Taiwan's international status )

http://www.twhistory.org.tw/20010910.htm

 

 

[1] 藍順德(95)。《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五南。頁137

2同註1

3 「所謂教材選擇性,就是歷史教科書不可能把所有的歷史事實,全部予以客觀的反應在教材裡,而必須有所取捨,這取捨之間,就有了選擇性。」引自李金強等主編《王爾敏教授七十華誕暨榮休論文集》19992月,香港浸會大學。轉引自王仲孚(94)。臺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第二編。臺北市:海峽學術。頁51

4李雅梅,《九年一貫課程歷史教育問題之探討以中、小學教科書中臺灣歷史文本為主》,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5王淑芬,上課講義,民974月。

6黃炳煌(93)。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內涵及其示例。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

7教師對於教科書中敘述的詮釋會受其對於歷史本質的了解而不同,若教師視教科書中歷史敘述為唯一的歷史解釋,則該教科書中歷史敘述將被傳遞為唯一、正統的解釋。同註6。頁7

8教科書統編制是威權體制下的產物,是國家主義教育型態的象徵,代表國家隊課程理念和教育內容的管制,容易造成學生將化的思維和偏見的觀念,無法培養學生具備適應現在社會所需的多元智慧和能力,與當前世界教育發展趨勢是理念的衝突。同註1。頁51

9中華民族團結自強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1996.6.15。同註3。頁23

10同註3。頁51

11研究發現,歷史教科書與學術專著也有顯著的不同之處,此即在編輯的體裁上,教科書因為無法避免主體的立場,因此隨處都可呈現主體意識。由於歷史教科書編輯上具有主體性,因此也連帶影響教材的選擇性。選擇的標準必須符合兩項原則,一是與編輯的主體性一致,二是符合教育的原則。歷史教科書編輯的主體性,主要是指介紹史事、敘述歷史發展過程中所採取「主軸」,這敘述的「主軸」,因國別不同、政權不同,甚至編者的思想或意識形態不同,而呈現的面貌或表達方式也就不同。這種情形,在史學著作中也不可避免,只是在歷史教科書中更為顯著而已。同註3。頁51

12 同註4

13「近四十年來,比較海峽兩岸的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因政權的不同,表現了不同的「主體意識」。尤以中國現代史至為鮮明。」同註3。頁52

14 如《舊金山和平條約與臺灣地位未定論(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and the lack of conclusions on Taiwan's international status )
 
林呈蓉,http://www.twhistory.org.tw/20010910.htm檢索時間2008/6/7

15課本,依藍順德《教科書政策與制度》中所謂:「作為教學主要依據的文本教材。」同註1

16臺灣省文獻委員會(87)。《重修臺灣通志,卷七政治至外事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431

17同註16。頁431~432

18同註16。頁432

19同註16。頁432

20同註16。頁433

21同註16。頁470

22同註16。頁433

23同註16。頁434

24同註16。頁435

25同註16。頁436

26臺灣省文獻委員會(79) 。《臺灣史》。臺北市:眾文圖書。頁719

27同註26。頁719

28同註26。頁722~723

29同註26。頁725

30薛化元,戴寶村,周美里(94)。《臺灣不是中國的臺灣國民的歷史》。臺北縣:財團法人群策會。頁7

31「馬關條約正式換文簽字後,臺灣已是日本領土,主權屬於日本,法理地位相當明確。」同註30。頁142

32「在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臺灣與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內之日本全部陸海空與輔助部隊應向蔣委員長投降。」同註30。頁143

331945年蔣介石指派陳儀行政長官代表接管臺灣,同時宣布『臺灣及澎湖列島以正式重入中國版圖。』」同註30。頁144

34開羅宣言乃「聲明」 (Statement),並非具有法律條效力的「條約」,且此聲明並沒有參與會議領袖簽字與戰敗國日本的參與與簽字。再者,此聲明也並為經過簽署國國會批准的程序,故只能看做盟國意向表達。同註30。頁144

35戴寶村(95)。《臺灣政治史》。臺北市:五南。頁264

36同註35。頁264~265

37同註35。頁265

38同註35。頁265

39同註35。頁266

40同註32

41可由陳儀受降典禮聲明中看出:…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同註39

42同註16。頁434

43同註6。頁18

44 (process objective)過程目標,係指教學時,側重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同註6。頁12

45同註6。頁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