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部落格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

楊明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教學科技碩士班研究生   

一、前言

網路已成為現今社會不可缺少的一環,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公布「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指出,全台已有超過1580萬人曾使用過網路,12歲以上之上網人口有14,188,292人,比去年(2008)增加了2.44%。其中最常使用之功能依序是「搜尋資訊」(59.90%)、瀏覽資訊、網頁(48.45%)、收發電子郵件(33.21%)、網路遊戲(21.92%)、聊天交友(16.90%)等等。所以依據上述報告中可以發現,12歲以下使用網路的人口數將近170萬人,再扣除年紀太少不可能上網的年齡,國小學生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個族群。富邦文教基金會(2009)「2009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指出國小生中有超過40%的受訪學童擁有部落格,其中有些學童會每天貼文分享心情,更可看到學童的人際關係延伸到網路中。所以到底國小高年級的學童會在部落格中分享哪一種類型的資訊?若能在部落格中跟同學聯絡情感,對他的人際關係是否會產生影響?必須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部落的情形、在部落格上自我揭露的狀況與人際關係的相關性。

二、部落格

(一)   部落格的起源

部落格,原名為Blog,因音譯而翻譯成部落格;或因有網路日誌意涵,而又稱為網Blog是從weblog縮寫而來,weblog一詞,早在1997年底,由Jorn Barger在他自己的「機器人智慧網站」上開設「logging the Web」(網路日誌),用來記錄他在網路上隨意搜集的各種資訊。並定義為作者用來記錄(Logs)其感興趣網頁的連結。在199945月間,由 Peter Merholz,將Weblog成「Wee-blog」,聽起來就像是We Blog(我們Blog),沿用至今。

1998年時,因BLOG最早開始揭露美國總統柯林頓和白宮實習生陸文斯基誹聞案,所以讓一般人認識了部落格,更讓傳統傳播媒體開始注意部落格這個消息來源管道了。在台灣真正開始帶動部落格風氣莫過於-無名小站,因其易上手的特性,讓大家開始願意嘗試部落格。

(二)   部落格的特性

部落格深具個人特色,可以是主題性專業知識分享,也可以是個人心情的抒發,更可以是記錄生活的點滴。也因其的樣貌多端,許多學者依照個人的觀察的方向不同,將部落格作不同的分類方式。Blood (2002, 引自劉江釗,2005)依照部落格文章所記錄的事件性質不同,將部落格界定成為:過濾型(filters)、個人日記型(personal  journals)與記事本型(notebooks)等三種基本的型態如下

1 Blood的部落格分類。

過濾型的內容是記錄部落作者的外在世界所發生的事件如新聞事、網路事件等。個人日記型的內容是紀錄部落格作者的內心世界的想法,如作者的思想等。記事本型的內容則是綜合上述兩者特色是文章較長,以一題為文章的中心。依據 Blood的說法,剛開始的部落格是以過濾型為然而現在則以個人日記型態最多。

目前網路不同的平台很多,最常使用的有部落格、個人網頁、BBS等等,為何部落格在擴張上如此的迅速,歸納各學者的觀點整理出下列相異之處 (羅皓菱,2004鄭國   2005。如表1

1部落格、個人網頁與BBS的差異

網路服務名稱

部落格

個人網頁

BBS

最新文章的排列位置

最上端

最下端

最下端

文章內容

複雜

複雜

簡單

與其他讀者的互動性

可以針對文章主題相互回應

較不注視此功能

可以針對文章主題相互回應

技術門檻

外觀功能

可依個人需求設計不同風貌及小工具

可依個人需求設計不同風貌及小工具

無此功能

相互連結性

多對多連結

一對多連結

無此功能

資料來源:參考羅皓菱(2004,鄭國威(2005)整理而成

由上表可以看出,部落格在文章排序是一大特點,將最新文章放置最上方較符合人的視覺習慣,使其他的讀者易找尋;在內容上,可以將不同網頁上相似的文章整理歸納到自己的部落格中,甚至可以放置圖片、影像等其他媒體加以輔助,若是想增添內容的豐富度,更可以加設超連結,連結至其他網站,這就是跟BBS差異之處;在與讀者互動上,部落格的讀者可以輕易地將閱讀後的想法回覆到本文章之後,這點與BBS就相似,但個人網頁就不重視此功能,必須靠增設討論區或留言板來達到此功能;在技術門檻上,部落格與BBS都容易,只要到提供此服務的網站註冊,馬上就可以擁有自己的部落格或BBS帳號,但個人網頁則牽涉到網頁設計HTML語法的問題,需要專門的技術;在外觀功能上,部落格格與個人網頁深具個人特色,可依需求增設不同的功能,但BBS則沒有此個人化特色;在相互連結上,部落格的讀者高度參與之後,其讀者號召力、內容包容度、網路點擊率都大大提升,可以多人進入部落格中發言,更可以連到眾多部落格中,而個人網頁因為缺乏互動的功能,所以只單向的向外連結。可以發現部落格在各面向都更貼近使用者、更易互動,這就是部落格風潮能狂全球的原因。

三、自我揭露

由心理治療家Sidney Jourard所創的語詞。自我揭露是一種溝通的型態,可以藉此向他人透露關於自我的資訊,並將深藏在隱藏我中的訊息遷入公開我中,也就是主動的將自身的資訊透露出來與他人分享。

(一)   自我揭露的理論

自我揭露是影響人際關係歷程的重要因素,其相關理論包括有:會交易理論、社會滲透論,其理論詳述如下:

1.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會交換理論是西方社會學理論的流派之一,簡稱為「交換論」(exchange theory),最早由Homans於一九五年代針對結構功能主義研究提出,主要是根據Skinner的操作制的行為論和基礎經濟學發展而來,主要研究人和人心理動機,強調人類的行為受到經驗及學習等因素的影響,當行為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時,則該行為會終止反應。

Thibaut & Kelly提出的早期的交易理論,認為關係是藉由互動時雙方所獲得的酬賞reward)和成本(cost)之間的互換結果來決定(引自王瑞霙,2005)。關注於關係形成的先決條件,而非發展,認為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換酬賞即為互動時的增強物,包括物質性的酬賞,以及能滿足對方心理需求的語文與非語文活動;另一個相對酬賞的概念是成本,成本包括為了持續的關係所必須付出的時間、金錢與精力,或是情緒上的挫折等。而報酬與代價會在兩人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同時的做交換(李美枝,1996。依據報酬與代價的比率及多寡,影響自我揭露的程度,也就是得到的報酬大於付出的代價或是為得到的報酬與付出的代價感到公平時,對兩人的關係感到滿意、親密度增加,則自我揭露的程度加深。

2.          社會滲透理論:

最早「社會滲透」(social penetration)是由Irwin & Dalm提出,並由 Altman & Taylor所發展而成邱秋雲,2003認為兩個人的關係會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而更親密,自我揭露的程度也會更深入。

社會滲透理論將互動階段分成陌生人、熟人、朋友與密友四個階段,如圖2社會滲透形模式

 

 

 

 

 

 

 

 

 


2社會滲透形模式

資料來源:李美枝(1996),社會心理學

由上表可以顯示出,當兩人關係尚處於剛見面時,聊的話題會在表面特質部分;當兩人關係逐漸加深變成的熟人,自我揭露的話題就會多了期望與知覺的部分;若是兩人覺得此段關係值得再進展下去,則會升格為朋友,話題就會再擴增需求、感覺與價值部分;最後則會進入密友階段,揭露的話題也就會增加自我概念。在每一階段中,揭露的話題除了當階段的話題之外,亦會包含前一階段。像是在朋友階段,除了揭露需求、感覺與價值部分之外,也會揭露表面特質、期望與知覺部分。每次的自我揭露有助兩人判斷關係是否更進一步發展(王瑞霙,2005)。

(二)     自我揭露的功能

自我揭露除了影響人際關係之外,對個體還有其他的功能,如宣、自我澄清、得到社會認可、發展關係,以及進行社會控制等,統稱為自我揭露的五大功能Teri, Q., Connie, S., 2002,分述如下:

1.          expression: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向他人表達,適時的宣心中的情緒,抒解胸中的悶氣。

2.          自我澄清self clarification:藉由揭露自身的想法感受,除了讓對方更瞭解自己之外,也能因彼此的互動使自己獲得不同的觀點(perspectives),重新詮釋自己的行為,並進一步增加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

3.          社會認可(social validation):透過自我揭露時他人的反應與回饋,協助自己判斷自己原先的觀點、價值與態度等是否正確與合適。若他人的回饋正向,則自信心會增高;若回饋是反向,則可以做適當的修正,而符合社會觀點。

4.          發展關係(make friends):藉由對等的自我揭露,發展更進一步的關係。適當自我揭露有助於關係的提升。

5.          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選擇性的揭露自己方式,利用資訊的隱匿或揭露來控制他人的看法,達到自己預設的形象,進而控制對方的判斷。或刻意強調自己的優點,使自身的正面印象更為強烈。

()影響自我揭露的因素

面對不同人時,會做出不同程度的揭露,則影響揭露的因素,整理出認為影響自揭露的因素包括人數、文化彼此關係、正負面的訊息、喜歡、相互性、性格、危機(陳姣鍾思嘉,1996

1.          數:團體的大小會影響自我揭露的意願。自我揭露通常出現在兩人之間,因人數少,揭露的話題比較有保障性,較不易被旁人得知。

2.          別:許多研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自我揭露(王瑞霙,2005)。但也有學者做出不同的結論。薛怡青(2001)指出男性在網路的自我揭露的總量大於女性;吳青招(2006)結論結果為國中男生在高度自我揭露多於國中女生;Dindia & Allen1992)發現在兩性之間,自我揭露的高低順序為:男性對男性、女性對女性、女性對男性、男性對女性。邱文彬、林美珍(1999)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男女大學生在自我揭露的廣度與深度上都沒有顯著差異。

3.          文化差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其自我揭露的程度也有不同,美國人文化較開放,所以自我揭露的程度高於其他國家的人。

4.          彼此關係:會因為雙方的關係而有不同程度揭露話題。也會因為想使關係進展或後退而做不同揭露,自我揭露亦可以是有目的並且受到操控邱秋雲,2003

5.          正負面的訊息正面的自我揭露帶來正面的回應與親密,相反地,負面的揭露愈多,親密感會逐漸降低。

6.          喜歡人們較易對喜歡的人進行自我揭露,也因為喜歡所以易產生信任感,因信任而進行積極的揭露,藉由揭露而增進彼此的關係。

7.          相互性個體較易對已進行揭露的他人作自我揭露。彼此相互傳遞自身的資訊,更能建立關係。

8.          性格個性比較外向(extroverted)、擅長於社交(sociable)的個體,比個性內向(introverted)、不善社交的個體,較易進行自我揭露。

9.          危機:當人們處於一些危機情境中,比較願意進行自我揭露,特別是兩個人面臨相同的壓力時,更容易進行自我揭露。

()網路與自我揭露

許多研究認為在網路的匿名性因素,讓使用者可以隱藏真實的身份,即使表露出真實的情緒,也不用擔心害怕,所以自我揭露的深度與廣度會比較大薛怡靑,2001;邱秋雲,2003;呂淑怡,2003

但李逢堅(2001)、馮燕與王枝燦(2002)的研究,網路上的人際關係雖然也會有自我揭露,但自我揭露的深度並不會比真實人際關係更高,由於網路具匿名性,青少年可能認為網路是存在欺騙的,因為無法真實體察對方的言行真實性,反而更不容易分享內心的感覺或秘密。

但在部落格中,往往可以藉由使用者的系列文章或是生活照片,得知使用者的真實身份,所以網路的匿名效果在部落格中並不顯著。近來部落格大為風行,所以已有研究者將網路自我揭露聚焦於部落格。柯秀佳(2007)發現在部落格中的自我揭露以抒發心情壓力為主。觀眾的支持對部落格使用者有強化自我揭露的功用(胡文凱,2007)。但部落格使用者也會因為觀眾身份的差異,而影響自我揭露的程度與真實性(胡文凱,2007。劉江釗(2005)研究結果指出,部落格讀者的支持是作者繼續書寫的動力之吳孟軒(2006)指出十八歲以上的部落格使用者在性別與年齡的不同在部落格的自我揭露並無顯著差異。

四、人際關係

人類為群體的動物,終其一生,均需要跟他人接觸,與他人互動連結中就形成了人際關係(張春興,2000)。

(一)人際關係的理論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學者 C. H. Cooley G. H. Mead 推廣之下人際關係理論的研究開始受到重視,各家學者也相繼提出不同的見解。以下將重要的人際關係理論做說明。

1.          人際關係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ity

Sullivan1953,引自李淑娟,1999)提出人際關係理論,他用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解釋人格與人際關係之間的相互影響。人格無法獨立於人際關係之外,人格必須依附在具有人際關係的社會情境中才能發,所以人格是人際關係相互作用的結果研究人格的基本單位是人際關係而非個人。人格只有在與他人互動過程的行為中表現出來,以人際關係為主的社會化歷程中發展,特別是與最具影響力的重要他人之間的人際互動。因此Sullivan提出與Freud早期定型的人格理論相反的觀點。他認為人格會隨時間與人際關係的變化而改變(李淑娟,1999)。人在不同的階段,人際關係會受不同的人影響。人際關係在最開始時,父母為重要的影響他人,父母是兒童社會化的開始,隨著慢慢長大,兒童與同儕間的人際關係更顯重要,前青春期的同儕關係可以培養兒童對他人需求的敏銳度、可以獲得快樂與替未來的社會調適打下基礎。不同的生命週期,人格會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發展,早期的重要客體是父母,青春期同儕關係變的比較重要。

2.          人際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Maslow提出需求層次論 (need hierarchy theory),以需求層次的概念,說明人格成長發展的心理意義。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歸屬與愛的需求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被尊重的需求(esteem needs)、自我實現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needs)等五個層級,認為當生理與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們會轉而需求愛與被愛以及歸屬在某一群人的社會需求,也就是說,我們需要與他人相愛、互相認同並建立親密關係,說明人際需求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之

Schutz 提出人際需求1958, 1966,引自陳仙子,2002),主張人際關係會依據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決定是否要開始、建立或是維。人際關係模式跟情感需求(affection)、歸屬需求(inclusion)和控制需求(control)有關,並且依靠三種需求的差異與人互動並呈現不同的人際行為。見表2人際需求理論之人際行為表

2人際需求理論之人際行為表

程度

需求

過度

適度

缺乏

情感需求affection

過度人際關係(underpersonal

適度人際關係(personal

缺乏人際關係(overpersonal

歸屬需求(inclusion

過度社交(undersocial

適度社交

social

缺乏社交

oversocial

控制需求(control

獨裁型

autocrat

民主型

democrat

逃避型

waiver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陳仙子(2002

(1)   情感需求(affection):

是指個體有表達和接受情感的慾望,運用語言與非語言表達情感,並與他人建立情感。在情感需求過度時,稱為過度人際關係,這種人希望與他人有密切的聯繫,表現出格外熱情,即使是剛見面的人都表現出密友的感覺,但不易對情感專注也不易獲得真正的好友。在對情感需求缺乏時,稱為缺乏人際關係,這種人表現的冷淡,不易反映出強烈的情感,雖然表面有好,但與人保持一定距離。在這兩種人之間則是適度人際關係,他人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得宜,會依據兩人友好程度保持距離或表現親密,能愉悅自在地與人互動。

(2) 歸屬需求(inclusion

指個人希望能夠存在於團體的一種慾望,想藉由與他人共同參與的活動,而能被他人接納認同,產生歸屬感,建立令人滿意關係的需求。在歸屬需求表現過度時,則稱之為過度社交,這種人需要同伴,無法忍受孤獨,會利用表現的機會吸引人注意。在另一邊則是歸屬需求缺乏時,則為缺乏社交,這種人雖然也有歸屬需求但因有所顧忌而選擇獨處,生活較封閉,盡量與人保持距離,不需要很多的人際互動。在兩者中間的稱為適度社交,能依情境變化決定參與群體活動或選擇獨處。

(3) 控制需求(control

希望能夠成功的影響周人、事、物的慾望,在權力關係上與他人建立並維持滿意關係的需求。在此需求中,兩種極端各為獨裁型與逃避型。獨裁型的人為好支配、控制人,喜歡為自己與他人做決定;逃避型的人傾向於服從,拒絕權力與承擔責任。在此兩種中間的人為民主型,能順利解決與控制有關的事,能服從上級,又能自己掌權。

3.          社會交換理論( 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會交換理論是西方社會學理論的流派之一,簡稱為「交換論」 exchange theory),最早由Homans於一九五年代針對結構功能主義研究提出,主要是根據Skinner的操作制的行為論和基礎經濟學發展而來,主要研究人和人心理動機,強調人類的行為受到經驗及學習等因素的影響,當行為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時,則該行為會終止反應。

Thibaut& Kelly1959引自陳仙子,2002)提出的早期的交易理論,認為關係是藉由互動時雙方所獲得的報酬(reward)和代價(cost)之間的互換結果來決定。關注於關係形成的先決條件,而非發展,認為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換酬賞即為互動時的增強物,包括物質性的酬賞,以及能滿足對方心理需求的語文與非語文活動;另一個相對酬賞的概念是成本,成本包括為了持續的關係所必須付出的時間、金錢與精力,或是情緒上的挫折等(王瑞霙,2005。在社會交換理論中有四大要點,分別為報酬與代價、評估結果、協調結果、公平原則,探討如下。

(1)       報酬與代價

報酬是指在人際關係中任何正面的結果,包括物質與非物質,像是:讚美、支持、尊重、笑容、陪伴等,Foa1971, 1974,引自陳仙子,2002)提出六種基本報酬分別為愛、服務、物品、金錢、資訊和地位。

代價則為在人際關係中任何獲得的負面結果,包括時間、精力、衝突、焦慮和自我貶抑。對每個人而言,代價的定義是有差異性的,對某人是付出極大的代價,但對另一人可能並不認為如此。

(2)       評估結果

任一段的人際關係是否追求或維持,都會經過評估結果。考量有兩點,第一為人際關係對個人是否有益;第二是衡量奪報酬與付出代價。Thibaut & Kelly1959引自陳仙子,2002)認為有比較水準和其他選擇比較水準,比較水準為個人認為自己應該獲得的報酬結果,與自己以前的人際關係經驗作比較,或是與其他有相類似經驗的人際關係做比較;其他選擇比較水準是目前正在進行的人際關係和其他可選擇的人際關係中做考量。結果水準就是只在所得到的報酬,若現今的結果水準高於比較水準,則關係會繼續;若結果水準比比較水準低,則不一定會結束關係,因會其他比較水準更低而繼續此段關係,若其他比較水準高於結果水準,則會放棄此段關係。

(3)       協調結果

在人際關係中,最希望達到的就是在協調之後能讓彼此獲得最大的報酬。Thibaut & Kelly1959引自陳仙子,2002)認為在互動中有三種關係,第一為對等的獲利,兩人付出的代價最小而獲得最大的報酬;第二為對稱的吃虧,兩人付出的代價很大但獲得的報酬很少或沒有;第三為雙方報酬與代價不對稱,在關係中有一方覺得自己付出的代價多於報酬,但對方所獲得的報酬大於付出。在第一種模式中兩人的關係會愈來愈好,若是在第二種模式中若再沒協調好則會終止關係,在第三種模式中若沒協調改善則會趨於破裂。

(4)       公平原則

Homans1950,1974引自陳仙子,2002)認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代價與報酬是成正比例,若在此段關係中違反正比例且所害自己的利益,則個人會感到生氣;反之若獲得的報酬高於代價,個人會覺得不好意思。這兩種情形都不利於關係的發展。

(二)  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

綜合各家學者之意見,影響人際關係的要素說明如下:(丁興祥、陳皎眉,1989

1.            在環境部分:

(1)       同儕文化:人有時會為了融入自己的團體爭取在團體中的人際地位而放棄自己的部分原則,在青少年發展階段更為明顯,所以同儕的影響力是不能小覷。

(2)       家庭關係:這將是最根本的影響原因。家中的相處模式,會潛移默化在人的心中,導致之後在與他人相處時,會表現出在家中的相處模式。

2.          個體部分:

(1)       自我覺知:正向的自我覺知能夠讓人有良好的溝通形式,減少討好或攻擊式的溝通,能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在調整自己與人溝通時,也能忠於自己的感受與直覺。

(2)       個人特質:個體若能表現出真誠溫暖的態度、突出的能力、樂於稱讚他人、容易接受他人,都較容易受到歡迎。外表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人會將外表姣好的他人,歸類為聰明、能力強的一群,所以也會受人歡迎,此乃月暈效應(halo effect)所致

(3)       兩人相處的狀態:在兩人建立關係時,彼此的空間距離、兩人個人特質間的相關性,都可能造成影響。

i.            接近性(proximity人會因為空間距離的長短,而影響其關係。也就表示離你越近,像是座位靠近、住的近,會容易變成好朋友,也就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ii.          熟悉性familiarity):人會對熟悉物品產生好感,所以若想與某人建立好的關係,可以藉由熟悉性,常出現在他周遭,產生好感而建立好的關係,此稱之為「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iii.        相似性similarity):人會與自己各方面越相似的人成為好朋友,原因為第一因為相似性有酬賞作用,第二為相似性有助於人們達到認知之一致性。

(4)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透過自我揭露,讓雙方彼此瞭解,進而決定關係是加深、維持或結束。所以適當適度的自我揭露,是增進人際關係的一大因素。

(三)網路對人際關係

現今因為網路的普及,人際關係不在侷限於傳統的面對面的人際關係,多了以電腦為中介的網路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不同在於下列四點:第一網路具有高度保護性與匿名性;第二將個人外表因素即為第一眼印象的重要性降低;第三受到時間與空間差異的限制下降;第四人際互動有更高主導性。

而其中網路最大的特點及優勢為:匿名性黃厚銘,2001。因此特點,在網路世界會有深度的自我揭露與高度的親密性。在自我揭露方面,因為網路對個人行為有去抑制化,不用考慮他人的對自己的看法,所以每個人容易卸下心房,更真實的表露出自己薛怡靑,2001邱秋雲,2003;呂淑 2003,甚至交友的廣度大,親密的速度加快(溫典寰,2004有時隨著時間的增加,網路交友的情境可能會從網路轉移到面對面人際關係 (Park & Floyd , 1996 )。網路除了熟識新朋友之外,更能提供一條便利的管道,增加熟識朋友間的聯繫,加深彼此的感情(魏盈婷,2005在高中生部落格使用者中,瀏覽的類型上大多偏向於熟識者的部落格,相信對人際關係會有正面的影響(鄭勝雄,2008)。

不過也有研究發現網路對人際關係並非全是優點。過度的沈迷網路會使人忽略真實的人際關係(廖瑞銘,2001),造成人際疏離(Kandell, 1988,引自林季謙,2003)。也有學者指出,因為網路的不具名性,增加使用者的不確定性(徐西森和連廷嘉,2002),會減少自我揭露(薛怡青,2001)。或是因為逃避真實的人際關係轉而沈溺於網路中(陳金英,2004)。

(四) 人際關係與自我揭露

想要檢視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的相關性,可以從周哈理視窗中得知。由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Joseph LuftHarry Igham所提出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人際關係發展模型。見圖3周哈里窗模式。

文字方塊: 他人知道文字方塊: 他人未知
 

 

 

 

 


3周哈里窗模式

資料來源:Luft, J., and Ingham, H. (1955)

 

「周哈里窗模式」代表自己的四個面向,分別為開放我、

1.          開放我(open self):指的是自己知道而他人也知道的部份。例如:長相、身高、體重及某些屬於公開性質的資料,例如:性別、籍貫、特別的習慣等。

2.          盲目我(blind self):指自己不知道而別人卻知道的部份。例如:個人的口頭禪或一些小動作或特定的作事方法,而這是自己平常不自覺的。盲目我的大小與個人自我觀察、自我省察的能力有關,通常內省特質比較強的人,則可能他的盲目我會比較小。

3.          隱藏我(hidden self):指的是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份。例如:許多童年往事、痛苦辛酸的經驗、身體上的隱疾等。

4.          未知我(unknown self):指自己不知道而別人也不知道的部份。通常是指一些尚待開發的能力或特性,當然也包含佛洛依德所提出的潛意識層面,默默影響著我們的喜怒哀樂。

在周哈里窗模式中,個體可以經由自我揭露,將開放我中的資訊向他人透露,在互動中,因信任的建立而體會將隱藏我的資訊慢慢放入開放我中,而藉由他人的回饋,原本盲目我中的資訊也逐漸納入開放我中,經由盲目我和隱藏我的被發掘,未知我的區域也就會逐漸縮小,開放我逐漸變大(Luft and Ingham, 1955)。變成圖4

文字方塊: 他人知道文字方塊: 他人未知
 

 

 

 

 


4自我揭露後之周哈里窗

資料來源:Luft, J., and Ingham, H. (1955)

 

可見從周哈里窗模式(Johari window)中得知,可以從自我揭露的意願反映出人際互動狀態(林佳瑩,2005),所以自我揭露跟人際關係具有相關性。在網路中,有研究發現部落格中的自我揭露跟網路人際關係是呈現正相關的(吳孟軒,2006)。但也有研究指出在網路上高度親密性話題揭露越多者,會因雙方關係較為親密,所以使用的詞語較不修飾,而網路人際互動負向影響的可能性就大為提升(吳青招,2007)。所以網路中的自我揭露,對其人際關係是為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端看使用者的行為而定了。

五、結語

由上可知,要和別人發展親近的關係,就要有某種親密的自我揭露,因此自我揭露成為影響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而現今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部落格的人數已逐漸增加,部落格的瀏覽者大多為熟識的朋友,因此在部落格上的自我揭露,對其人際關係必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讓學生使用部落格自我揭露能對人際關係產生正向的影響,除了加強學生使用部落格的能力之外,也應宣導使用部落格的禮儀、規範等相關注意事項,能讓學生在發表言論抒發心情之餘,更能讓部落格成為學生聯絡或增進感情的另一管道。

六、參考書目

1.          中文文獻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9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瑞霙2005)。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自我揭露與親密關係之探討~以南部地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路使用調查(2009)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20091月。取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李美枝(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大洋出版社。

李淑娟(1999團體諮商對父母離婚兒童的人際關係及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淑怡(2003)。訂做一個他交友網站的個人網頁自我形象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佳瑩(2005)。虛擬同居成員之友誼形成以愛情公寓網站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季謙(2003)。不同網路能力、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中小學生對網路成癮的影響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徐西森和連廷嘉(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吳青招(2007)。國中生網路身分、自我揭露與網路人際互動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孟軒(2006)。部落網路書寫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秋雲(2003)。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語性別差異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頁37-62

胡文凱(2007)。依附型態影響部落格自我揭露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秀佳(2007)。部落格自我揭露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理論建構。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仙子(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陳金英(2004)。網路成癮現象之實證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第68期, 39-58

陳姣眉、鍾思嘉(1996)。人際關係。台北:幼獅。

馮燕、王枝燦(2002):網路交友與青少年虛擬社會關係的形成。清大2002網路與社會研討會

溫典寰(2004)。比較使用MSN Messenger與線下溝通的自我揭露之研究。第十二屆廣告暨公共關係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張春興2000)。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心理學名人傳北:東華書局。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9)。2009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20091216。取http://education.fubon.org/news/newsview.asp?cde=new20091216170408P6U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性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國威(2005)。Blog, Research and Beyond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四十五期。

鄭勝雄(2008)。高中生使用Blog行為之研究-以宜蘭高商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江釗(2005)。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薛怡青(2002)。台灣bbs使用者之自我揭露、名片自我呈現意願與暱稱認知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魏盈婷(2005)。互動功能之使用行為、動機與滿足度研究。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廖瑞銘(2001):電腦網路e 癮。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19-30。台北:桂冠。

羅皓菱(2004)。網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現象分析2004528。取http://www.kmcenter.org/html/s61/200405/28-1256.html

2.            外文文獻

Dindia, K., & Allen, M. (1992). Sex differences in self-disclosure: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 106-124.

Luft and Ingham, H.1955. The Johari Window: a graphic model f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estern Training Lab.

Parks, M. R., & Floyd, K. (1995). Mar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1, No.1.

Teri, Q.,& Connie, S.(2002). Academic Self-Disclosure in Adolescence.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8(1), 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