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Facebook使用現況與人際關係問題初探

鄒姝瑜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教學科技碩士班

壹、  前言

Facebook掘起,從時間與會員數便可略知一二。在時間上,Facebook20086月開始提供中文版的服務,但在台灣的使用率並沒有因此而增加,直到20097月整整一年的時間,Facebook的使用率才有了改變;在會員數上,Facebook在台灣從20097月到11月短短的五個月,台灣Facebook會員數從幾十萬到達了五百多萬會員,全球的會員數也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到達三億人次Facebookcheck.com2009,成長十分迅速。同時美國Hitwise網站也在2010315公佈的數據顯示,在網站造訪人數的市率上,Facebook也領先了美國原本的第一大站google,同時也將Facebookgoogle二大站去年與今年同一周市佔率做比較,Facebook造訪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185%,同一期間Google造訪人次僅成長9%

從上述可以得知,在台灣,顯然的Facebook社交網站會員暴增,讓人與人的互動新增了一個平台,當然也有可能帶來不一樣的人際關係問題。因此本文試著從Facebook相關文獻與BloggerAds調查中,了解Facebook社交平台使用現況與在Facebook中人際關係問題。

貳、  Facebook概述

一、Facebook創辦與演進

Facebook的創辦人是Mark Zuckerberg,他是哈佛大學的學生。Facebook200424創立,剛開始只提供給哈佛大學的學生使用,透過網路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現況、照片等,慢慢才擴展到美國各大學到目前的全球社交網站(維基百科,2010)。因此Facebook的演進上有很重要的三個階段,分述如下:

(一)、 Facebook發展前期:2004Facebook發展之初,只限哈佛學生與一些在哈佛大學附近的學校被邀請註冊使用。

(二)、 Facebook發展中期:2005Facebook即開放全球在網路世界中是學校機關如:網址中有.edu.ac.uk的學生註冊。

(三)、 Facebook發展後期:從2006911起,Facebook即開收任何用戶只要輸入有效電子郵件地址就可註冊,但仍然有唯一的一個限制,為未年滿13歲的人是不能自由申請使用(維基百科,2010)。

Facebook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演進也與Facebook本身定位有一定的相關程度,剛開始Facebook就只單純的被定位為大學校園的交誼網站,慢慢地才演變成為目前全球性社交網路服務網站(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樣貌,且Facebook網站服務多元,包含聊天、寄信、影音、檔案分享、網、應用程式、討論群組、遊戲、粉絲團、心理測驗等。

二、Facebook基本功能

根據維基百科(2010)整理出Facebook的基本功能為塗鴉牆、禮物、市場、戳、狀態、活動與應用程式共七個,以下分述之。

(一)、塗鴉牆(the wall):塗鴉牆就像是留言板,透過自己或朋友的塗鴉牆可以留下想說的話且朋友們都能看見並在上面留言討論,Facebook使用者主要的互動也來多來自於此。

(二)、禮物(Gift):禮物功能就是讓朋友們可以互送一個「虛擬禮物」,也能同時在贈送時附上訊息,禮物與訊息就會顯示在收禮者的首頁上。

(三)、市場(Marketplace):市場功能為使用者可以免費發佈租屋、工作、買賣等分類廣告,目前在台灣此功能是較少人使用的。

(四)、戳(Pokes):Facebook上「戳一下」的功能就如同打招呼,是與朋友互動的一種方式。

(五)、狀態(Status):使用者可以隨時更改他們所在的地方、在做什麼、戀愛狀態等,在使用者的好友列表中會顯示這些更新的狀態。

(六)、活動(events):活動的功能就如同行事曆,能夠幫助使用者通知朋友將發生的活動,是有助於社交活動的進行例如:提醒朋友的生日將要到來

(七)、應用程式(Application):Facebook應用程式就像提供一個開放平台,因此透過新開發的應用程式建立起心理測驗、遊戲等。

    上述的七種基本功能中,由於市場的功能已規劃到應用程式中,且在台灣使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鮮少人知道此基本功能。

三、Facebook特色

Facebook的暴紅,一定有著與一般社交網站不同的地方,新興的社交網站,像Facebookplurk都有此重要的特色,在同一頁面中,顯示自己與朋友的所有訊息,朋友之間隨時能夠看見每個人發佈的訊息與回覆,更多人在網站上即時的對話互動,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報導或影片,此種分享資訊給朋友的方式不但分享也能同時得到反饋,2009AddToAny.com公司,也發佈了一項分享頻率的調查數據,使用Facebook分享資訊的就有24%,反觀以往人氣最高的電子郵件卻只11%(數位時代,2009)。

另外找尋朋友的連結,是Facebook中互動重要的一環,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2009曾說過:「Facebook不是網路交友工具,而是讓真實的人際關係延展到網路上。」,所以Facebook在朋友搜尋的功能是比一般社交網站來的實用,Facebook經過交叉比對,找出可能互相認識的朋友,推薦給使用者。

圖一 Facebook找尋朋友模式

資料來源:動腦BRAIN2009

除了上述二項Facebook特色外,Facebook加入的各種應用程式,如:遊戲、送禮、心理測驗、分析器等,也使Facebook上的互動更加的有趣,加上各種不同種類的社團、粉絲團的開創等,都是Facebook更成功不可獲缺的特色之

 

參、Facebook人際關係相關探討

Dwyer2007)指出使用者想使用Facebook的目的,根本動機為為了溝通和保持關係,Acquisti & Gross2006)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加入社交網站的動機是為了與朋友保持密切的聯繫,但較少在網路上認識新朋友,這些都再次的表明了社交網站互動的重要性。較受歡迎的活動包括更新自己的近況和活動、共享照片、朋友的活動更新,贈送虛擬禮物,發送郵件和發佈公共訊息等(Dwyer2007)。本小節針對使用Facebook時人際關係上產生的問題作為探討的依據。

一、    信任與隱私權

信任的定義Mayer, Davis, and Schoorman, 1995為「當我們對某一個人信任程度愈大時,我們將自己的安危交在對方的行動的意願也會愈大」。在面對面的過程,決定信任與否的重要因素是訊息的交流與開發新的關係Fukuyama, 1995, Lewis and Weigert, 1985),同樣的網路上的互動對於信任也是十分的重視(Coppola, Hiltz, and Rotter, 2004, Jarvenpaa and Leidner, 1998, Meyerson, 1996, Piccoli and Ives, 2003
    Metzger
2004)在電子商務研究發現,信任與訊息的揭發程度是有密切相關的,而Roloff1981)也提出信任其實也是社會交換理論中重要組成成份。信任是一種心理狀態,是個人對其它人的意圖和行為之正面期望,根據Blau1964)的看法,社會交換中的信任,是指非以眼前的利益獲得為主要考量,而是預期未來會收受回饋,一切以信任為基礎。

社會交換理論中,信任就像是一種成本效益,信任被認為是一種收費標準,當信任被經過換算之後被認為是有益的,那麼就進入了交換關係中;而高度信任,會導致知覺成本變的較低;低度的信任,知覺成本就較為高些。Metzger2004)的研究證實,在人際交流的情況下,自我揭露是信任的先決條件,因為自我揭露可以減少被認為涉及到暴露其他人訊息的風險。

另外在針對社交網站的信任,在過去的研究中主要提出了二種信任(Dwyer2007),一為對社交網站的信任,二為對網站使用者的信任。對於社交網站的信任為,使用者會去相信社交網站不會在未經過使用者同意時,就利用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在其他目的上,並會保護使用者的個人隱私資訊;而在對於社交網站使用者的信任上,主要為相信使用者不會在朋友的背後說一些錯誤的資訊等。

此外,Facebook在隱私權的關注往往是不如預期的(Dwyer2007),一般未經過隱私設定的Facebook使用者,在Facebook上所有的互動與對話都會保留在塗鴉牆上,並且也能毫不保留的給許多不認識的人觀看。研究也發現,Facebook的使用者表示他們十分的關心個人資訊的隱私,但他們卻很少真正的去更改隱私設定(Awad and Krishnan, 2006)。

二、    信任轉移( trusted referral

「信任轉移」這個概念是Facebook成功的關鍵,它是一種內容的分享,透過Facebook它會是一個更強大的內容,很簡單的一篇文章、新聞、影片等等,透過朋友,使我們更容易觀看閱讀和參與內容。有太多的新聞來源和重要新聞、時事,這讓市場變得過於飽和,所以需要依靠朋友來幫忙過濾新聞,當你從朋友那看到新聞,他們把自己的想法也寫出來,就像他們所推薦的美食或電影。

我們開始看到新聞報紙在Facebook上建立社團,並且慢慢的植入「信任轉移」這個概念,透過Facebook的粉絲團協助傳播內容,所以當記者能打入Facebook的使用者市場時,透過的共享可信度高的新聞時,能被使用者們信任,就如同朋友們一般(Rory2009)。

三、    愛情關係中的嫉妒與猜疑

在過去的研究中,與嫉妒有相關的層面為個性因素和人際關係因素,在個性因素方面,引發嫉妒的來源可能為信任和自尊,低信任關係下,情侶間的嫉妒會更加的激烈和頻繁,高度信任則反之,同樣的自尊的強度也影響著嫉妒的發生;人際關係因素中,引發嫉妒的來源包含了承諾與不確定的關係,而Facebook剛好提供了一個可以同時與情侶、朋友互動的訊息的地方,可能導致增強嫉妒存在的環境。

圖二 嫉妒來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Sheets等人也定義出四種嫉妒的狀況,以下分述之。

(一)、當你的男(女)友展示他的興趣給另一個人看

(二)、當其他人展示他的興趣給你的男(女)友看

(三)、當你的男友與前女友聊天或互動

(四)、與其他人曖昧

Muise2009)的研究中,主要是在討論使用Facebook時嫉妒的經驗,在使用Facebook時,有些使用者在個人資料中,對於倩侶的資料是不明確的,因此才有機會與更多朋友發展新的關係。而PerschMuise2009)也在研究中證明,使用Facebook會使情侶們在愛情關係裡產生嫉妒。

Muise2009)的研究中指出,情侶們在他們的社交圈中大多與其他人有所交流,但在Facebook上,這個情況就有所改變,因為Facebook的特色為方便提供朋友們的訊息,包括可以自由的改變個人資料、加一些新朋友和張貼訊息在塗鴉牆上。而且使用Facebook可能會增加與前男(女)友之間的連結,這可能創造出現任男(女)友的潛在嫉妒。

Facebook中的引起潛在嫉妒大約可分成三個線索,分述如下:

(一)、可獲得的訊息:使用者只要新增自己男(女)友Facebook就能知道他與他朋友所流通的訊息。

(二)、Facebook成癮:使用者很難去限制他們的男(女)友花費在Facebook上的時間,當花的時間愈多潛在嫉妒的可能性就愈高。

(三)、缺乏情境:在Facebook中多以文字的型式在留言、交談,因此在Facebook上與他人曖昧,這種潛在模棱兩可的角色往往有不好的後果,很容易造成男(女)友的潛在嫉妒(Muise2009)。

其實花費愈多時間在Facebook上就會增加嫉妒感,提高嫉妒的等級可能就是因為要花時間找自己的男(女)友與別人在塗鴉牆上的訊息,而且在Facebook中,訊息有時缺乏背景常會被解釋成不同的說法,且真實或想像的虛假感情讓人覺得嫉妒而且會增加擔心的關係(Muise2009)。

 

肆、 台灣Facebook使用現況

本小節根據checkFacebook.comBloggerAds調查結果來做Facebook使用現況分析。

一、    使用人口與年齡分佈

根據Facebook的統計網站checkFacebook.com2009)上2009113的統計結果顯示,全球使用Facebook的人口數為316,402,840,而台灣的使用人數約為500萬人,大約占全球使用人數的1.6%。而年齡分佈最高的為25~34歲,占了39.1%,其次為18~24歲(詳見圖三、表一),占了33.4%,在性別上,台灣男生、女生使用Facebook的人口數是較無差異的,男生為50.1%、女生為49.9%(圖三)。

圖三 台灣使用Facebook性別與年齡分佈

資料來源:CheckFacebook.com2009

台灣使用Facebook人口年齡百分比

年齡

<=13

14~17

18~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

百分比(%

2%

10.8%

33.4%

39.1%

11.2%

2.5%

0.7%

0%

資料來源:CheckFacebook.com2009

二、     加入時間與原因

根據BloggerAds2009)九月的調查,加入Facebook的時間,可以推算出,在填寫此問卷的使用者有一部分並不是因為Facebook暴紅而加入的,因在20099月時,半年以上的使用者,大約在2009年三月之前,所以有此也可得知,除了半年以上的使用者之外,其他大約80%的使用者,是在Facebook爆紅的期間加入Facebook的,而單日使用Facebook的時間以1~3小時為最多,占31.7%,第二高的為半小時~1小時,占30.3%,由此也可得知Facebook單日的使用率也是相當高的,扣除不到半小時的使用者,同樣地大約78%的人每日也會登入Facebook去使用Facebook上的功能。

圖四 使用Facebook時間

資料來源:BloggerAds2009

在加入Facebook主要原因上,最高的為打發時間,其次為很多遊戲和心理測驗,最低的反而為即時分享、抒發心情這個部分,只至了10.3%,但這也顯示台灣的使用人口中,針對遊戲和心理測驗而加入Facebook的使用者,也占了很大的部分.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16%的人是屬於大家都在用,我也要用的心態,這可能也是為什麼Facebook在台灣忽然會員數增多的原因之

圖五 加入Facebook主要原因

資料來源:BloggerAds2009

 

另外在什麼情況下會想要使用FacebookBloggerAds2009)的調查也顯示,在無聊與需要抒解壓力時,特別的想使用Facebook,反而在與朋友有更深的認識只占了12.5,這也顯示台灣在使用Facebook上,可能還不習慣在Facebook上與朋友聊天、聯絡感情。

 

三、 朋友來源

Facebook中,朋友的來源也與人際關係上問題有密切相關,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朋友來源前三名皆為我們身邊的朋友,原來就認識的朋友仍然是占最重要的來源,而在Facebook上的拒絕往來戶,不認識的人與曾經有過節的人占的比率為最高,另外在有陌生人邀請加入朋友時,根據調查,只有24%的人會大方的馬上加入新朋友,而大約62%的朋友還是會考慮加入新朋友,不過大多都會先查看對方的底細,仔細的看看對方的資料再決定要不要加入這位新朋友,而也有13%Faceboook使用者是直接拒絕不認識的朋友當朋友的。

文字方塊: 圖六 Facebook朋友來源

 

文字方塊: 圖七 Facebook朋友拒絕往來戶

 

四、    Facebook令人卻步的原因

根據BloggerAds2009)調查,大約67%使用Facebook的使用者,對Facebook是又愛又恨的感覺,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擔心個人資料外、自己的批評抱怨被公司或朋友發現、抒發心情卻被週遭人不斷追問、浪費太多時間、被陌生人或愛慕者騷擾,其中對於「擔心個人資料外」的擔憂,占了將近三成,足以顯示使用者的擔心。

文字方塊: 圖八 使用Facebook擔心哪些狀況

另外許景泰(2009)也指出,Facebook的使用可能導致五大新的社交問題,包含了1. 求職時會遇見的問題,雇主可能會透過求職者Facebook上的情況來判斷求職者的社交圈、2. 情人分手後,在朋友圈中還是看的到彼此的動向訊息,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3. 網路竊賊問題,竊賊可以依照使用者在Facebook上發佈的資訊來判斷,使用者人在不在家、4. 駭客入侵,因Facebook的應用程式常會被要求提供電子郵件給應用程式廠商,所以可能增加駭客入侵的機會、5. 老闆考核問題,老闆可能會從Facebook上的活動來判斷,使用者有無認真上班等。

五、 Facebook在人脈經營的重要性

根據BloggerAds20099月的調查中,可以發現msn與部落格在人脈經營的重要性還是十分的高,重要程度已經高達80%以上,由此也可見到msn與部落格的普級程度,但是在2009年台灣新興的平台中,plurkFacebook雖然重要程度還難以與msn部落格做比較,但是Facebookplurk的未來發展力,還是有很多的進步空間,從「我沒使用」的比率來看新的社交網站都還有大約15%的人還未去使用過,而且Facebook網站也不停的在擴大社群的力量與新增愈來愈多不同的功能、遊戲等,所以未來的Facebook重要性仍然很有可看性的。

 

表二 社群工具在人脈經營的重要性

 

非常重要

重要

普通

不重要

非常不重要

我沒使用

MSN

50.6%

31.4%

13.9%

1.2%

0.4%

2.5%

部落格

46.3%

37.5%

14.6%

0.9%

0.2%

0.7%

PlurkTwitter

12.5%

23.9%

40.4%

5.3%

1.0%

16.8%

Facebook

16.1%

32.1%

34.9%

3.4%

0.9%

12.8%

資料來源:BloggerAds2009

 

 

伍、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從前章對於人際關係問題與Facebook在台灣使用現況的討論,可以發現雖然在國內Facebook使用現況中,即時分享、抒發心情的比率比其他加入Facebook的原因低,分享的比率較低的情形下,可能造成信任的問題尚未浮現,但是在隱私權與愛情關係的問題上,從目前Facebook使用現況中就不難發現也有相似的地方, Facebook仍有一些問題是有待去解決的,且這些問題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個人資訊的真實性:由於Facebook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把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搬移至網路世界中,不正確的網路身份,第一,可能造成與真實世界朋友脫離,朋友無法找到自己;第二,過於真實性的個人資訊,可能過於曝露個人資訊;第三,網路本是一個虛擬的環境,個人資訊的真假其實很難去判斷。

)、Facebook透露太多訊息:Facebook的使用基本上,如果不去調整帳號的隱私設定,只要透過朋友、朋友的朋友不斷的連結,就能看到許多對話內容與照片、狀態等。

)、Facebook在愛情關係的角色:Facebook的使用在愛情關係中其實是滿矛盾的,Facebook同時可以讓人培養一個新的曖味關係,也能帶來嫉妒,甚至在男女朋友分手後,都可能變成是一個可以監看前男(女)友的工具。

另外Rory2009)提出「信任轉移」的看法,我認為這種信任轉移目前在Facebook中是非常流行的,其實我覺得更正確的說法應該說它是一種「專家信任」,不僅是對新聞可信的分享,知識的分享或是更多有用的資訊,我也相信是需要這種信任轉移的。

二、 後續研究建議

(一)、針對台灣在Facebook現況中可以發現,因Facebook中的心理測驗與遊戲加入的使用者占多數,因而可針對遊戲使用行為的調查。

(二)、目前台灣在Facebook上的研究文章並不多見,可依尋國外文獻中探討到的信任問題探究。

(三)、Facebook愛情關係中的嫉妒,是很有趣的,根據此研究的作者Muise2009)所提出的後續建議中,可以將研究中情侶關係的受試者變換成夫妻關係的受試者,來觀察會什麼不同點。

參考文獻

動腦BRAIN2009)。Facebook的社群遊戲讓人潮變錢潮?。檢索日期:20103 10日,取http://cubychu.pixnet.net/blog/post/25792814

數位時代(2009)。Facebook會員數超越三億大關 全力衝刺營收。檢索日期:20103 10日,取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386

Facebook官網,取自http://zh-tw.Facebook.com/

維基百科(2009)。Facebook。檢索日期:20091030,取http://zh.wikipedia.org/wiki/Facebook

BloggerAds2009)。Facebook轉型[流行文化]不用就落伍啦。檢索日期:20091030,取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8

BloggerAds2009)。Facebook社交行為調查。檢索日期:20091220,取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8

BloggerAds2009)。Facebook臉書分享傳播力蓄勢待發。檢索日期:2010212,取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32

BloggerAds2009)。Facebook現隱憂。檢索日期:2010212,取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30

 

Amy Muise, M.Sc., Emily Christofides, M.Sc., and Serge Desmarais, Ph.D.2009. More Information than You Ever Wanted: Does Facebook Bring Out the Green-Eyed Monster of Jealousy.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24, 441-444.

Catherine Dwyer, Starr R. Hiltz, Katia Passerini.2007. Trust and privacy concern with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 comparison of Facebook and MySpace.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een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Keystone, Colorado, USA, .

CheckFacebook.com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Hewitt, A., & Forte, A. 2006. Crossingboundaries: Identity management and student/faculty relationships on the Facebook. CSCW, Banff, Alberta.

Roloff, M. E. 1981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social exchange approa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Rory O'Connor 2009. Facebook and Twitter Are Reshaping Journalism As We Know It.

Valenzuela, S., Park, N., Kee, K. F. 2008. Lessons from Facebook: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apital.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nline Journalism, Austin, Tex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