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何宜純

 

壹、前言

每個人終其一生的三大課題,便是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這三個課題都和「適應」息息相關。而根據Erikson的心理-社會(psycho-social)發展論,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的心理發展正值「自我認同或角色混亂」(self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時期,此階段若能達到自我認同任務,則個體對自己的需求、能力、性格、興趣、價值觀、信念等面相將有清晰的理解,亦即對於自己的生涯目標、興趣與天份的自我意象,有著清晰與穩定的圖像。反之,若個體無法清晰與穩定的理解到自己的自我意象,則將陷「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亦即「角色混淆」,是一種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不知道自己屬於哪個地方、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的狀態。

「自我認同」的任務就是「尋找自己,定向自己」,要把自己的需求、能力、性格、興趣、價值觀、信念等多個面相統整起來,形成一個自己覺得這些統整的「面相」與自己「希望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這樣的心理歷程稱為認同形成(identity formation)。Erikson認為個人如果無法達到一種凝固的認同,則可能從教育、職業、婚姻中退縮,對後期中等學校學生表現的影響包括:焦慮不安、興趣模糊、目標不定、學生角色投注不足、缺乏求學動機等,而導致學生在生活、學習、情緒以及人際適應等方面產生重重困擾,Erikson稱這種狀況為「不良的發展」(mal-development),甚而是會引起精神官能症的「適應不良」和引起精神病的「有害的發展」,對個體人生發展具關鍵性影響。

因為筆者在後期中等學校輔導室服務,近年來發現,學生的適應問題有明顯增加,引起筆者關注。依以上論述,學生的適應將明顯影響其心理社會發展任務,加上青少年階段是多種精神疾病的好發期,而其適應狀態勢必影響學生的心理衛生,可能進而導致精神疾病;且在後期中等學校中不能被忽視的學業成績也深受其適應狀況影響,且與學校適應形成惡性循環,是故該階段學生的學校適應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因此筆者十分好奇影響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學校適應的相關因素,故進行本篇之文獻探討,希冀透過文獻的分析整理出相關影響因素,作為輔導及後續研究之參酌。

 

貳、文獻探討

既然要探討學校適應這個主題,我們應該對適應一詞有所認識,故以下筆者嘗試從適應的立論基礎切入,進而定義學校適應,並企圖引導大家看到學校適應之重要性。

一、適應

「現在過的怎麼樣?」、「還好嗎?」都是一般人常掛在嘴邊關心的話題,其實主要都是要瞭解個體「適不適應」,這樣的問題也最常用來詢問個體在轉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後的感覺,例如:上新的學校、換新的工作、出國留學、結婚等。的確,不只外在環境會隨著時空轉換,人在發展的進程中,也會因認知能力的不斷成長,而一直不自覺地改變我們看待人、事、物,甚至是社會、世界的觀點。換言之,環境在變,人也在變。如果個體跟不上環境的腳步、達不到環境的要求,或者是沒有辦法改變所處的環境,那麼就有可能產生適應上的問題。是故,在這個多元無常的世界,「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從搖籃到墳墓,適應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

適應的理論發展於Darwin 所提出的演化論,指生物為了生存,必須適度地改變自己與現實環境條件配合,之後才被應用到心理衛生領域,把人們應付各項問題或壓力的心理過程或實際作為稱為適應。張春興(民78)則將「適應」界定為:1.個體為排除障礙,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2.個體為了保持其生活的環境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3.除環境中之人、事、物外,個體為滿足自己的需求,所表現的一切內在改變歷程。

另外,廖榮利(民79)於社會工作辭典中提出,所謂適應是指一個人與其所處環境間的和諧狀態,包括內在的自我與外在環境之間的關係表現。不論是適應行為或者關係表現,都是指一種適應狀態(許瑞蘭,2002)。故縱上所述,可將適應分為下列觀點說明。

(一)適應是一種互動歷程

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指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所謂交互作用,是一種「雙向的歷程」(two-way process),個人與環境相互忍受與影響,個人接受環境壓力的影響,引發種種行為,相對的,環境也因個人的作為而改變,企求達成雙方所要求的平衡和諧狀態。

(二)適應是一種和諧狀態

皮亞傑曾提出適應是指當新舊經驗或訊息相衝突時,經由個體的基模進行「同化」與「調適」作用,將新舊經驗作一融合、納入或取代、調整,使個體達認知架構達一平衡狀態。因此,適應是一種程序和狀態,即個人與環境間的一種和諧關係與和諧程度。

(三)適應一種能力或行為

適應是一種行為,能幫助個體達成環境對他的要求,克服他所承受的壓力,使個體與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適應」是一種動態的觀念,在適應的過程中,個體不僅要和既定的生活環境相契合,建立美滿的關係,同時也有創造的活動產生,以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與行為表現。李坤崇(民84)將適應定義為個體內在與外在環境的持續互動中,為滿足內在需求與外在要求而採取的因應行為。

是故,縱上所述,「適應」(adjustment)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個人與環境間一種持續不斷的互動過程。「環境」指的是與個人有關的各種外在事物。「互動」是指相互的關係及影響。個體為滿足其各種基本需求,乃採取適當的因應行為,而與環境之間維持一致、和諧的關係。即「適應」是個人與環境兩方面求取一致時的狀態。在這個互動過程中,「環境」與「個人」皆同時處於「互動」與「被動」的狀態。個人和環境都可以改變。「個人」可主動去改變來自「環境」的影響,或被動地接受外在「環境」的變化。但無論是那種互動過程,所追求的不外乎:「自己與環境之間和諧關係的建立,從而處於情緒穩定的狀態」。

二、學校適應

學校是每個學生就學後必須要面對的一種社會型態,影響著日後學生社會化的過程。是故學校適應是指學生在學校中,與其週遭的人、事、物發生互動關係,一方面快樂、充分學習,滿足自我需求;一方面擁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並遵守符合學校規範的行為,以達到良好學校適應。

另外,也有學者從「因應行為」的觀點來解釋學校適應,主張在學生與學校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採用適應性的因應行為來處理學校中的問題後,所達到的一種適應狀況,有助於增進學生的能力表現、滿足感、和自我實現,且與學校、教師、同儕間維持和諧關係。

再者,郭佳哲(民90)對學校適應的定義是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與學校的互動過程,學生為了因應學校要求及滿足自身需求,嘗試利用各種方法、策略、及技巧,來維持個人與學校的和諧平衡關係。

是故,綜合上述,學校適應係指個體為與其學校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藉以維持身心和諧愉快的過程。

三、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學校適應之重要性

學校適應之重要性可從研究的多寡進行初步瞭解,姑不論一般的期刊研究,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中,只要輸入學校適應或是學校生活適應一詞,約可搜尋出近200篇的論文研究,可見研究者對學校適應的關注。而後期中等學校學生正值青少年後期,青少年階段(adolescence)可以說是人生中最具熱力的黃金時期,是故後期中等學校學生之學校適應應有其重要性,筆者嘗試由下列四個觀點切入探討之。

(一)青少年階段的適應問題

就發展歷程而言,進入青少年期後,個體將會經歷生理上、認知上及社會上的巨大轉變。青春期的到來使得本能驅力與現實環境產生衝突(Moneta, Schneider, & Csikszentmihalyi, 2001);認知能力的成長則使青少年開始對自我及外在的具體或抽象事物予以嚴格的評價,但卻常常力不從心,以致容易產生悲傷、挫折、憤怒、煩惱、自卑等負向情緒(王淑俐,1990Abad, Forns, & Gomez, 2002);而青少年期的親子衝突也比童年時期更加強烈(Kim, Conger, F. Lorenz, & Elder, 2001)。

另外,研究也發現,學業壓力一直是我國青少年最感困擾的問題,有接近半數的青少年均為此所苦(王煥琛、柯華葳,1999)。由於青少年階段的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在面對壓力時,往往不知所措,導致適應問題。楊國樞也指出,在人生的各階段,都會產生適應的問題,但青少年階段的適應問題顯然具有獨特的重要性,因為很多適應問題在童年時期是隱而不露,到青少年期才表現出來,此時如不即時加以輔導,則往後的一生都將受其影響(引自吳清山,1987)。

(二)學校為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

以台灣目前的學制設計,台灣青少年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都和校園環境有所互動,也就是說學校已成為其主要學習場所,再加上青少年階段其認同對象也由父母轉向同儕,均說明學校適應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而後期中等學校學生正處於青少年後期階段,是一個邁向社會化的重要準備階段。

(三)發展任務觀點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海維格史特RJHavighurst 1953)的人類發展研究,首先提出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s)可視為發展成就標準。其理論說明:人為了度過幸福人生,在各個時期有在該時期必須做到的事情,絕不能錯過時機。如果能完成各時期的任務便是幸福,並且往後的任務也將易於完成;如果沒完成,就會不幸福,也會遭到社會的譴責,且要完成後來的任務也將是困難的。也就是說,人生是一連串完成各個時期應當完成的任務的過程。

這個觀點將個人在他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所必須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叫做發展任務。且前一階段任務的完成,是後一階段任務完成的條件,是具有連貫性的。從Erikson的心理發展論中可知,後期中等學校學生所面臨的自我認同發展任務是後續發展的重要基石,將影響個體一生的幸福與否。所以若是學生能在後期中等學校階段適應良好,則達到其發展任務的可能性就會較高。

(四)心理衛生觀點

心理衛生的定義為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維持正常狀態、防止心理失常和疾病,以保護個體生命,期能良好適應環境,保持合理生活的措施和各種活動的總和。其工作就是在幫助個人以適當的方法或手段,來滿足個人的心理需求,並幫助個人解決挫折或衝突,以維持心理健康。而適應是個人想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過程。是故適應可被視為促進心理衛生的重要因素,且可與心理衛生、心理健康等詞視為同義

綜合上述,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的學校適應狀況影響深遠,值得我們詳加探究。

 

參、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

個體在尚未正式踏入社會之前,長時間所身處的環境除了家庭以外,就屬學校。對於在這段具有可塑性及重要性的日子裡,學校生活的經驗會持久並深遠地影響個體的發展,而且影響之大很可能會比我們所料意到的還要多。根據文獻,影響學校適應的指標很多,是故,筆者嘗試由相關文獻及實務經驗中,歸結分類整理出下列四個因素: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

首先,將相關文獻研究結果整理如下表以供參閱。

影響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學校適應的四個因素中,惟第四個因素:自我效能屬於積極的適應因素,茲將上述之四個因素分別探討如下:

一、學業壓力

台灣的學業壓力一直是國人相當重視的問題,雖然政府幾次修改升學管道,但多數的調查都指出,台灣學生,從小學生到大學生,均感受到學業的壓力。在筆者的實務經驗中也發現,學業要求亦是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相當在意的問題之一,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中等學校的前、後期階段,其主要學習科目顯著增加,學習內容深且廣,即其學習材料的質與量均有顯著增加,當學生未能及時調整其學習態度與策略因應,若再加上家長或本身對學業成就的要求,則造成學業困擾,影響其在學校適應。

在王玉珍(2007)、康力文(2007)的研究中,歸納出中等學校學生的適應阻礙包括學業變化。且在羅婉麗(2001)、蔣秀清、吳淑琬、黃財尉(2007)的研究中也指出對國小學生而言,最大的適應困擾亦是學業功課。綜合以上論述,學業壓力的確是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學校適應之重要因素。

二、人際關係

中等學校學生(青少年)的認同對象已開始由父母轉向同儕,所以與同儕之間的人際互動是中等學校學生面對壓力、問題的重要支持網絡。但目前台灣學生在學校的學業學習已嚴重壓縮其人際互動時間,再加上青少年階段因為第二性徵發展,學生也開始慢慢地對異性產生好奇,這些都屬於人際關係議題。

此外,學生在學校與老師的互動亦是其人際關係經營的學習管道之一,但後期中等學校的老師因為課務繁重,加上班級人數負擔過大,所以常無法兼顧與學生互動品質,亦是導致學生人際困擾因素之一。是故,人際關係經營應該是這個階段學生相當重視的議題之一。而在羅婉麗(2001)、許瑞蘭(2002)、林文聰(2004)、王玉貞(2007)的研究中也都印證人際關係的確是學校適應的因素之一。

三、家庭功能

雖然說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的認同對象已開始由父母轉向同儕,但不可忽略的是家庭對個體的影響仍具舉足輕重地位,所以家庭教育的確是孩子適應的基石,而這在林文聰(2004)及蔣秀清、吳淑琬、黃財尉(2007)的研究都發現家庭因素和孩子後續的適應發展是有相關的。

以筆者的實務經驗也發現家庭功能的確會影響學生在校適應狀態,所以在探討瞭解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的學校適應,瞭解其家庭狀態是一重要的評估因素。

家庭功能若從家庭依附及教養態度來看,家庭依附品質是適應的一個預測因子(孫育智,2004)。而其家長的教養態度對學生學校適應雖然未必有直接影響,但是父母的教養方式明顯地影響了學生的情緒表達及面對問題的態度(謝智玲、甘孟龍,2007),所以仍間接影響了學生的學校適應。

四、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由社會認知理論發展而來,是指個體對於其能否完成特定表現所需能力的評估。個體的自我效能知覺會影響個體面對問題情境及努力程度。Bandura1997)認為這種個人掌握事物的能力與察覺自我能力表現的判斷力,除了可消弭個人對未知的恐慌外,並可以增加自我對成功的期待,意即個體將更具向前推進的動力。

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會影響個人面對問題情境及努力程度,通常自我效能高的人,面臨困難會更加努力,並積極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案加以決解,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則遇到困難容易放棄或逃避而對自我信心動搖,而且通常無法正視問題的存在。

另外,自我效能也會產生長期效應,自我效能高的人具追求有挑戰性,較高的目標而努力,即使失敗了也會認為不是沒有能力而是自己不努力,這種自我精進的行為,可以促進自我成長而邁向更高的目標,而自我效能低的人會追求較小的目標,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身的缺點上,因而造成本身能力無法有效的發揮,這種逃避行為,也容易阻礙個人的發展。

因此,自我效能是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學校適應之積極影響因素。也就是說,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和問題解決能力有關,而問題解決能力是相對獨立於行為技能的重要決定適應因素,故不管從何種理論或角度來看,我們都可推論自我效能在適應及是否具競爭力上扮演一定角色(李文惠,2006)。

 

肆、結論與建議

綜合上述討論,筆者歸納出四個影響後期中等學校學生之學校適應因素,分別是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以下則就上述四個因素分別提供相關建議供教育現場工作者在進行適應輔導時之參考。

一、降低學業壓力之可行作為

1、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

2、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發展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3、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進行時間管理;

4、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訂定合理的目標與標準,以降低不合理期待導致之壓力;

5、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瞭解所處學習環境之特有性質,以發展適應之道;

6、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培養適當的壓力抒解方法。

二、促進人際關係之可行作為

1、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瞭解該階段之特定發展現況與任務;

2、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培養人際關係經營之態度與策略;

3、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培養同理心;

4、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發展面對衝突之因應策略;

5、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瞭解兩性差異及互相尊重的互動原則;

6、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發展良好EQ

三、增進家庭功能之可行作為

1、應提供親職教育訓練;

2、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發展親子溝通技巧。

3、另外,家庭教育雖然重要,但也一直都是學校很難耕耘的區塊,而且到了後期中等學校階段,更是難為,是故筆者認為除了增進其家庭功能之外,重要的是協助學生發展自我,才是積極作為。

四、增進自我效能之可行作為

1、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發展覺察自己能力的能力;

2、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認識自我的定位;

3、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應協助後期中等學校學生發展正向思考的認知模式。

 

伍、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玉珍(2007)。國中直升高中學生的生活適應探究:阻礙與因應。教育心理學報,392),195-216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的發展與問題及輔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李文惠(2006)。自我調節理論模式及其在問題解決上的啟示。教育研究,14191-202

李坤崇(民84)。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和理論模式驗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清山(1987)。國民中學導師性別、職業教育背景與管教態度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高雄:復文。

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康力文(2007)。高中生學習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佳哲(2001)。讀書會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春興(民78)。現代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廖榮利(民79)。社會工作辭典,第二版638。台北:社區發展訓練中心。

蔣秀清、吳淑琬、黃財尉(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調適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11-23

謝智玲、甘孟龍(2007)。青少年憤怒情緒與敵意之調查研究。教育研究,15498-109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

西文部分

Abad, J., Forns, M., & Gomez, J. (2002).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as measured by the YSR: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Spanish adolesc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8(2),149-157.40(4), 969-1025.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Kim, K. J., Conger, R. D., Lorenz, F. O., & Elder, G. H., Jr. (2001). Parent-adolescent reciprocity in negative affect and its relation to early adult soc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7(6), 775-790.

Moneta, G. B., Schneider, B., & Csikszentmihalyi, M., (2001).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self-concept and experiential components of self-worth and affect across adolescence.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5(3), 12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