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之相關研究 - 以台灣紡織業為例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田效文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林佩穎

 

一、前言

管理大師波特曾對於不同的產業進行競爭研究,提出成功的因素就是不斷地從事創新。在知識爆炸、高度競爭的環境中,許多公司都體認到沿用著傳統的經營模式將會被淘汰,唯有產品、技術和服務不斷地創新改變,才能在市場上保有競爭優勢。也就是說,如何匯集知識、利用知識,並將知識變成創新,對現今各產業來說是重要的課題,因此知識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代表一種新的企業生存方式。

台灣紡織業雖屬於傳統的產業,卻面臨了許多產業上的衝擊,例如人力和技術的短缺、全球化的競爭、環保議題等,且由於人們對健康舒適的需求更勝,台灣紡織業更需要朝向高科技化與知識化的發展,以利促進台灣紡織品的品質及附加價值,進而提升國際形象並打入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因此,組織需要對環境更加認識,尋找建立更有利的組織文化,並且提升知識管理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在這競爭的環境中,創造更多的機會。因此,探討環境、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對台灣紡織業的影響,是本研究主要的動機,希冀能貢獻研究,以提供台灣紡織業的廠商作為日後研究參考依據,進而提升台灣紡織業廠商更多新的思考方向。

依據上述,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1.          探討台灣紡織業的環境與組織文化的關係

2.          探討台灣紡織業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能力的關係

3.          探討台灣紡織業知識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的關係

4.          將研究結果提供予廠商,以作為未來創業決策之參考。

 

二、文獻探討

(一)環境

Drucker1986)指出創新來自於產業環境因素,包括顧客、市場、科學及法令等。黃英忠(1998)提出環境是影響組織生存的外在力量,其中包含政府、工會、競爭者、供應商、消費者等。組織環境是任何存在組織範圍外且對組織有影響者。Hitt, Ireland and Hoskisson2005)提出外在環境是企業選擇策略時最重要的決定要素。因此,企業存在於環境中,企業的策略、目標、績效等與環境的變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企業愈能配合環境,就愈能生存(Pfeffer,1978)。

綜合學者的看法,企業環境分為競爭者、產業、文化、經濟、法令、科技、人力資源、顧客等構面Duncan,1972; Bateman,1985; Craft,1988; Aaker,1997; Kolter,1998; 許士軍,1986;。不同構面對不同行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本研究將環境分為市場競爭、顧客壓力、法令干預、科技四個構面。

(二)組織文化

Wallach1983)提出組織文化是組織內成員共同理解的事物,並且使他們知道該如何在公司裡做事。也就是說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對組織內部環境的認知(吳萬益與林文寶,2002)。因此,企業可以藉由組織文化來建立企業的核心體(Ngwenyama and Nielsen, 2003),進而直接影響成員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

Wallach1983)依據組織成員與組織之間的互動關係,將組織文化區分為官僚型文化(Bureaucratic Culture)、創新型文化(Innovative Culture)、支持型文化(Supportive Culture。其中官僚型文化意指組織內職權分明,具有標準程序,此類組織多為成熟且穩定。創新型文化則是重視成員的創新,鼓勵成員冒險進取,此類組織面臨的環境較複雜,具有野心及企業家精神的員工較易成功。支持型文化屬於較開放、和諧,且高度支持、信任,具有家庭般溫馨感,重視參與、團隊精神與人際關係。

本研究採用Wallach1983)的論點,並且採用Wallach發展的組織文化指標(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dex, OCI)作為組織文化的衡量。

(三)知識管理能力

Marshall1997)認為知識管理是如何管理組織內的智慧資產。Hanley1999)提出知識管理是管理知識的創造、擴散和影響力,以實踐組織目標,為企業創造新價值。劉常勇(1999)提出知識管理是關於知識清點、評估、監督、規劃、取得、學習、流通、整合、創新活動,及任何能增進知識資產價值之活動。

Sarvary1999)提出推動知識管理需要基礎建設的配合,其中包含:資訊科技、合適的激勵機制、組織文化、關鍵人物和團隊的合作及規則。APQC的知識管理架構分為知識管理流程和促動要素兩部分。知識管理流程有創造、確認、蒐集、導入、組織、應用、共享;促動要素包括:領導、企業文化、資訊科技、績效考評。

Davenport1999)分析並歸納出8個知識管理成功因素,分別為:1.和經濟績效及產業價值相連;2.組織與技術基礎建設;3.標準且彈性化的知識結構;4.對知識友善的文化;5.清楚的目標和語言;6.改變激勵方式;7.多元化的知識轉移方式;8.高階主管的支持。而劉常勇(1999)亦提出知識管理6項指標,分別為:1.知識存量質量的水準;2.知識獲取能力的水準;3.知識流通機制的效率;4.知識創新能力的水準;5.組織溝通與團隊運作的效率;6.員工之知識學習與分享的價值觀。

綜合學者之論點,本研究將知識管理能力分為:知識管理基礎建設的支援能力和知識管理流程效率。其中知識管理基礎建設的支援能力包含:合適的激勵機制、組織溝通與團隊運作的效率、對知識管理友善的文化、IT技術的應用、人力資本的維持。知識管理流程則包含:知識獲取能力的水準、知識流通機制的效率、知識創新能力的水準、知識存量質量的水準、對知識保護重視的程度、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技術創新能力

      Clark & Guy1998)認為創新勢將知識轉換為實用商品的過程,強調過程中人、事、物及部門間的互動和資訊回饋。Porter1990)指出創新過程經知識轉移成新產品、新服務和新製程,其中均需符合顧客需求。Afuah1999)提出創新是利用新的知識,提供顧客需要的新產品或服務,並且將創新分為技術創新與經營創新,其中技術創新指產品、服務或製程的改良或全新的發明,為顧客提供新的附加價值,並因此獲利。根據學者們的論點,技術創新是因應顧客需求或環境因素等考量下,發展出全新或改良的產品、製程或服務,進而增加企業之競爭力。

      Abernathy & Clark1985)指出技術創新分為產品及製程創新,並將創新動態模式分為階段,用來說明技術創新的過程。溫松斌(1997)提出技術創新為產品創新或製程創新,產品創新有產品開發、品質改良等技術;製程創新則為新製程開發應用及製程改善。Zahra2000)提出技術創新的五個衡量指標:1.突破式創新;2.產品升級頻率;3.研發投入水準;4.外部技術資源;5.智慧財產權。本研究以產品創新與製程創新作為變項來探討技術創新。其中產品創新是指利用新技術與知識於新產品開發、產品改良、品質改善等,進而生產符合市場需求與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或使產品能滿足市場上尚未滿足的需要。製程創新則是指利用新的技術與知識於新製程開發與現有製程改善。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本研究以台灣區紡織業的廠商作為研究對象,進而瞭解環境、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和技術創新之間的關係。依據台灣區紡織業同業公會會員名錄的資料進行問卷發放本研究發出988份問卷,問卷回收275份,回收率為27.8%,扣除整份問卷不完全者或是答案偏頗者共4份,有效問卷回收27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27.4%

(二)研究工具

1、基本資料

樣本基本資料目的針對回收問卷之樣本特性,以敘述統計進行說明。包括公司類別、員工人數、員工平均年齡、員工平均教育程度、員工性別等。

2環境量表

本研究之環境量表是採用彭清朗(2005)依循Drucker1986)等相關文獻設計之研究問卷並加以修改成為本研究的環境量表。問卷項目共有14題,其計分方法是使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採取勾選方式,分成「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沒意見」、「同意」、「非常同意」等五個答案,其給分方式則依據上述順序分別給予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3、組織文化量表

本研究之組織文化量表參考Wallach1983)發展的組織文化指標(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dex, OCI)作為組織文化的衡量。問卷項目共有15題,其計分方法是使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採取勾選方式,分成「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沒意見」、「同意」、「非常同意」等五個答案,其給分方式則依據上述順序分別給予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4、知識管理能力量表

本研究之知識管理能力量表參考傅清富(2001)設計之研究問卷加以修改成為本研究的知識管理能力量表。問卷項目共有28題,其計分方法是使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採取勾選方式,分成「非常低」、「低」、「中等」、「高」、「非常高」等五個答案,其給分方式則依據上述順序分別給予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5、技術創新能力量表

  本研究之知識管理能力量表參考謝明芳(2004)設計之研究問卷加以修改成為本研究的技術創新能力量表。問卷項目共有14題,其計分方法是使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採取勾選方式,分成「非常低」、「低」、「中等」、「高」、「非常高」等五個答案,其給分方式則依據上述順序分別給予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三)資料處理與分析

研究者待各資料回收後先行整理,去除作答不完全之廢卷,再將有效問卷的資料登錄為編碼,依據研究目的對原始資料加以整理。輸入電腦進行後,以SPSS for windows 12.0軟體執行統計分析。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從各構面變數的均值分析

1、環境構面

環境構面顯示,在「市場競爭」方面,各問項平均數介於2.714.09之間,顯示多數的公司認為產業間的競爭激烈。其次在「顧客壓力」方面,各問項平均值介於2.893.56之間,表示顧客對產品瞭解且會輕易轉換品牌,顯示顧客的壓力普遍受到廠商的重視。而在「法令干預」方面,各問項平均值介於3.323.92之間,表示廠商對政府相關法令的衝擊普遍受到重視。最後,在「科技普及」方面,各問項平均值介於2.923.81之間,表示廠商技術雖成熟但容易被同業學習與模仿。

2、組織文化構面

從組織文化構面來看,在「創新型」方面,各問項平均數介於2.993.79之間。其次在「支持型」方面,各問項平均值介於3.693.80之間。而在「官僚型」方面,各問項平均值介於2.893.88之間。可得知台灣的紡織業廠商以支持型組織文化居多,其次為創新型組織文化,最少者為官僚型組織文化。

3、知識管理能力構面

知識管理能力構面來看,在「組織基礎建設的支援能力」方面,各問項平均數介於2.763.59之間,顯示多數台灣紡織業廠商的基礎建設的支援能力為中等。其次在「知識管理流程效率」方面,各問項平均值介於2.883.28之間,顯示台灣紡織業廠商在知識管理流程效率上屬中等。對台灣紡織業廠商而言,大多有足夠的基礎建設支持知識管理,也願意鼓勵支持員工去接觸、分享並創造知識

4、技術創新能力構面

技術創新能力構面來看,在「產品創新」方面,各問項平均數介於3.243.67之間,顯示多數台灣紡織業廠商的產品創新能力屬為中等。在「製程創新」方面,各問項平均值介於3.353.73之間,顯示台灣紡織業廠商的製程創新能力亦屬中等。在技術創新上,台灣紡織業廠商有能力也願意從事創新活動。

(二)從各研究相關分析

1.環境與組織文化之相關性

由表1可知道,環境之顧客壓力構面與組織文化各構面呈顯著正相關,環境之法令干預構面與官僚型組織文化構面有顯著正相關,其餘兩項環境構面則無顯著相關,再由表2中環境與組織文化的相關係數達0.562**,呈現顯著正相關。由此可推論台灣紡織業的環境對於組織文化有正面的影響。

2.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能力之相關性

由表1可知道,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能力各構面皆呈顯著正相關:再由表2中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能力的相關係數達0.697**,也呈現顯著正相關。由此可推論台灣紡織業的組織文化對於知識管理能力有具有提升的效益存在。

3.知識管力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之相關性

由表1可知道,知識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各構面皆呈顯著正相關:再由表2中知識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的相關係數達0.669**,也呈現顯著正相關。由此可推論台灣紡織業知識管理能力有助於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使組織更有競爭力。

1 各構面間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  在顯著水準為0.01 (雙尾),相關顯著。

*  在顯著水準為0.05 (雙尾),相關顯著。

2 各變項之間皮爾森相關分析

**  在顯著水準為0.01 (雙尾),相關顯著。

(三)各研究變項構面歸分析

1.環境對組織文化的影響

本研究的假設,以環境為自變數,以組織文化為依變數,進行歸分析,觀察環境和組織文化是否達顯著水準。環境對組織文化之歸分析如表3由此可知,環境對於組織文化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以此推論:「環境自變數愈高,組織文化依變數也愈高」實證結果支持本研究H1台灣紡織業環境對於組織文化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3 環境對組織文化的歸分析表

2.組織文化對知識管理能力的影響

以組織文化為自變數,以為知識管理能力依變數,進行歸分析,觀察組織文化和知識管理能力是否達顯著水準。組織文化對知識管理能力之歸分析如表4由此可知,組織文化對於知識管理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以此推論:「組織文化自變數愈高,知識管理能力依變數也愈高」實證結果支持本研究H2台灣紡織業組織文化對於知識管理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4 組織文化對知識管理能力的歸分析表

3.知識管理能力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

以知識管理能力為自變數,以技術創新能力為依變數,進行歸分析,觀察知識管理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是否達顯著水準。知識管理能力對技術創新能力之歸分析如表5由此可知,知識管理能力對於技術創新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以此推論:「知識管理能力自變數愈高,技術創新能力依變數也愈高」實證結果支持本研究H3台灣紡織業知識管理能力對於技術創新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5 知識管理能力對技術創新能力的歸分析表

(四)各研究之變異數分析

從各研究之變異數分析,不同產業類別只在組織文化上達到顯著性。不同年齡在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構面變異數同質性檢定皆達到顯著性。不同學歷在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構面上達到顯著性。性別則未達顯著性。

五、結論

本研究採用變異數分析和歸模式的檢定,來進行變數與基本資料間的假說檢定,環境對於組織文化具正向影響關係,組織文化對於知識管理能力具正向影響關係,知識管理能力對於技術創能力具有正向影響關係。不同背景變項對環境、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各研究變項之差異部分成立。

從各研究變項之歸分析結果,整體環境對於組織文化有非常顯著的正向影響。從整體組織文化對於知識管理能力有非常顯著的正向影響。整體知識管理能力對於技術創新能力有非常顯著的正向影響。也就是說目前台灣紡織業的知識管理能力對於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有助益,而知識管理能力受組織文化的類型影響,且組織文化的類型又受環境因素影響。

在背景變項的研究顯示在性別方面男、女生在各構面上並無明顯的顯著性存在,表示在性別方面並不會有影響。在員工年齡方面,在不同的年齡層其知識管理能力及技術創新能力層面會有顯著性的差異,顯示知識管力能力及技術創新能力會受到年齡的影響而有不同。在學歷方面,顯示不同的學歷在知識管理上的能力亦不同,對於知識管理的認知也會不同,進而影響到技術創新之能力。在產業類別方面,不同的產業類別在環境、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並無明顯的顯著性存在,表示並不會因為類別不同而影響組織文化的類型,對於知識管理能力亦無影響作用,對技術創新能力亦然。

六、研究建議

經實發現台灣紡織業存在著環境、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技術創新能力之關性。因此藉由對環境因素之認知,並建立適合的組織文化類型,再加上提升知識管力能力,應用於實務運作,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進而增進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另外,透過分析數值,提出幾項建議:

(一)維持競爭積極性

根據研究指出台灣的紡織業產業的市場競爭激烈,對於如此激烈的競爭亦有所知覺。此外,廠商也承受著不小的顧客壓力。因此如何取得競爭優勢,尤其在目前全球化趨勢下更形重要。唯有積極地尋求差異性以吸引顧客,以便在市場中維持競爭優勢。

(二)可再加強建構組織文化

台灣紡織業可以加強建構自身企業的組織文化,使員工們能清楚知道目標,凝聚向心力,進而整合大家的力量,組織也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三)加強知識管理能力

台灣紡織業對於知識管理都有所認知,也都認同知識管理,但是對於知識管理卻做只有中等的程度,尤其在基礎建設的支援能力方面,例如合適的激勵機制、IT技術的應用、人力資本的維持這三部分程度上有偏低的趨勢。另外,知識創新能力的水準、知識存量的質與量水準這二部分程度上也有偏低的趨勢,這和國人習慣填入式的學習,對於知識及認知已僵化,且不善於創新有關。因此,如何提升知識管理能力,讓知識流通更加活絡是廠商們更須注意的焦點。

 

參考資料

1.吳萬益、林文寶(2002)。主管行為特性、組織文化、組隻學習方式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輔仁管理評論,第九卷第一期,頁71-94

2.許士軍(1990)。管理學,第十版,台北:東華書局。

3.黃英忠(1998)。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4.溫松斌(1997)。政府科技政策與企業技術策略之協助供需配合對創新績效的影響,以桃園科技資源整合計畫為例。輔仁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劉常勇(1999)。「如何衡量你的企業智商」,http://www.cme.org.tw/know/paper/paper12.doc

6.Aaker, D. A., 1997.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 York: Willey.

7.Abernathy Clark, 1985. Innovation: Mapping the Wind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Research Policy, pp.3, 19. 1.

8.Afuah, A., 1999. Innovation ManagementStrategies, Implementation, and Profit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Bateman, J.F., 1986. “The Unending Revolution.” Business Horizons, July-August, pp.2-8.

10.Clark, J. & Guy, K., 1998.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 Review.”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10(3), pp.363-395.

11.Craft, J. A., 1988.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volving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and Strategy, ASPA.BNA Series.

12.Davenport, T. H., D. W. De Long and M. C. Beers, 1999.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pp.43-57.

13.Drucker, P. F., 1986.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Heinemann, London.

14.Duncan, Robert B., 1972.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17)

15.Hanley, S. and C. Dawson, 2000. “A framework for delivering value 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AMS knowledge centers.” Information Strategy, Vol. 16, Summer, pp.27-36.

16. Hitt, M. A., Ireland, R. D. and Hoskisson, R. E, 2005.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6th Edi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ress.

17.Kolter, Philips, 1998. Marketing Management 9th ed.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Hall

18.Marshall, L, 1997. “Facilita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Shar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Online.

19.Ngwenyama, O., & Nielsen, P. A., 2003. “Competing Values in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 Assumption Analysis of CMM from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50(1), pp. 100-117.

20.Pfeffer, J. & Salancik, G.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 Row

21.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22.Sarvary, M.,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on in the Consulting  Industr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41, No.2, winter, pp.95-107.

23.Wallach, E., 1983.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 The Cultural Match.”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7(2), pp. 29-36.

24.Zahra, S.A., 2000.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Software New Ventures’ Performance: 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5, pp. 13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