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自身分離焦慮對幼兒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彥婷(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生)

 

目錄

第一章  緒論………………………………………………………………………..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分離焦慮之相關理論與研究…………………………………………9

    第二節  幼兒人際關係概念與相關理論 ……………………………………14

第三節  母親自身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之關聯性 .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20

第一節  研究架構…………………………………………………………….20

    第二節  研究假設…………………………………………………………….21

第三節  研究對象…………………………………………………………….21

第四節  研究工具…………………………………………………………….22

    第五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處理……………………………………………….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25

    第一節  受試者背景資料…………………………………………………… 25

    第二節  母親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分布情形………………………….25

     第三節  母親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之關係……………………………27

    第四節  母親分離焦慮量表的因子與幼兒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28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33

第一節  結論…………………………………………………………………..33

第二節  建議   ………………………………………………………………35

 

參考文獻………………………………………………………………………3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主要在闡述本研究之動機、目的、相關名詞的界定以及本研究的限制。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的名詞釋義,以及第五節的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般而言,母親通常是主要照顧者,在照顧幼兒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母親與幼兒的關係一直是被關注的重點,而且許多的研究都指出,母親對幼兒的影響力很大:黃凱倫(1990)的研究指出,母親與幼兒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幼兒的社會行為;兒童心理學家Bowbly提出,幼兒會對主要照顧者產生依戀的心靈,照顧者的行為表現、習慣甚至是性格,都可能會被幼兒模仿,Denham1998年認為,主要照顧者若對幼兒有正向的反應,如給予讚美、鼓勵,幼兒就容易表達正向的情緒,若照顧者表達出不喜歡幼兒負向的情緒反應,就可以使幼兒的負向情緒反應減少(引自林彥君,2003);涂妙如(1994)研究整理發現,許多的研究都證實親子關係的依附對幼兒的社會學習發展、行為表現有密切的關係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幼兒受母親的影響很深遠,幼兒是「最直接且單純」的受主要照顧者(母親)影響,因此本研究在挑選研究對象時,首先以幼兒為考量,希望藉由研究的結果,能更證明母親對幼兒的影響,以此作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在分離焦慮的研究中,幼兒對母親分離焦慮這部份,研究的結果很多,而且研究焦點大部分著重在母親分離時幼兒的反應,以及親子分離對幼兒所產生的影響,例如:楊慧卿(2004)的研究指出,根據幼稚園老師的觀察,發現內在個性害羞、受過度保護、依附不穩定以及照顧者焦慮的感染四類型的幼兒較容易產生分離焦慮;Lamb1986年曾經探討十五到二十四個月大的嬰兒,研究結果發現嬰兒會有分離焦慮,並且會利用一些方法來控制無助的感覺(引自陳孟吟,1999);Kuznar在2002的研究顯示,分離焦慮的原因隨著年齡而不同,在嬰兒六個月以前不會造成問題,但是到了六到九個月大時,分離焦慮就會產生的影響,Kuznar另外還指出,分離焦慮的治療不單只有在孩子身上,父母親與其他人家也需要接受治療(引自柳慶茂,2004)。

然而,較少有研究在探討母親自身在面對分離焦慮時的行為反應、知覺感受(林淑玲,1992),且筆者發現母親自身分離焦慮相關的研究大多是國外學者的研究,如:Campbell在1979年、Thomas & Chess在1977年(引自林淑玲,1992)以及Barglow, Vaughn, & Molitor(1987)做的一些與母親分離焦慮相關的研究,而國內的相關研究似乎較缺乏,因此,本研究想藉此以這部份之題材作為研究方向,並且探討母親本身對焦慮的情形,是為動機之二、三。

如上所提及,母親與幼兒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幼兒的社會發展與行為表現,相關的研究顯示,如:Ausubel1997年以及Jacobson & Willie1986年研究指出,幼兒的人際關係、認知發展與早期的依附關係有某種程度的相關(引自李昱德,2003);Firetone & Others在1993年研究結果發現,個體早期與母親在依附關係上所產生的分離焦慮,會深刻的影響個體的行為(引自陳孟吟,1999),因此,幼兒會帶著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互動經驗至學校的情境中,進而影響幼兒與教師、以及同儕之間相處的關係(涂妙如,1994),是故本研究想探討,母親以自己過去所經驗到的分離焦慮對幼兒的人際關係影響之情況,是為研究動機之四。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究母親自身的分離焦慮對幼兒人際關係的影響,希望可以作為未來母親在面對分離所產生焦慮時,母親能先處理好自身的焦慮,讓親子之間的界線有個正向健康的劃分,使幼兒在人際關係上能擁有較好的表現。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了解母親自身分離焦慮的情形。

 

二、了解幼兒在人際關係之情形。

 

三、探討影響母親自身分離焦慮的原因與其他相關因素。

 

四、了解母親自身分離焦慮量表之因子與幼兒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了解母親自身分離焦慮的情形為何?

 

二、了解幼兒在人際關係之情形為何?

 

三、了解母親自身之分離焦慮對幼兒人際關係上是否有關係?

 

四、探討影響母親自身分離焦慮量表之因子與幼兒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為何?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幼兒

本研究指稱之幼兒乃指就讀台北縣純德幼稚園小班、中班之小朋友,年齡約3~4歲。

 

二、母親分離焦慮

分離,就普遍而言的解釋是一種使雙方都不舒服的感受,然而,分離所產生的焦慮也不只有出現年紀較小的孩子身上,母親在面臨分離時心態上也需要做一些調整。Bowbly1973年認為,分離對於幼兒與母親的感受是不愉快且感傷的,換句話說,面臨分離時,不只有幼兒不想離開母親,對於母親而言,與幼兒身體距離的拉遠,也會讓母親感受到焦慮(引自龔如菲,2005)。

然而,母親分離焦慮由許多影響因素所構成:Hock 在1983年認為影響母親焦慮的原因是,面臨分離時,母親主觀知覺到自己的傷心、焦慮或是罪惡感,擔心沒有人可以把幼兒照顧的好,害怕孩子的適應不良等等的感受(引自林淑玲,1992);或者是母親自己的人格特質、智力、家庭成就取向、工作成就取向、社經地位、社會支持多寡、幼兒性別與出生序等等(林淑玲,1992;龔如菲,2005),皆可能影響母親對於分離焦慮的感受高低。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之母親分離焦慮定義為「母親面臨與幼兒分開時,主觀上母親所感受到心理、生理上所有不舒服的情緒與感覺,且著重在母親對分離的知覺、孩子適應的評估以及工作與否三方面。

 

三、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一詞,許多學者分別對其做不同的定義,在2001年學者張錦貴認為,人際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所發生的一切活動,雙方彼此經由互動的連結,進而影響雙方的行為,最後達到一個良好的狀態(引自郭啟瑞,2005);人際關係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彼此之間的思考方式、知覺、情緒、評價等等的動態關係是交互作用的(引自李佩怡,1999);也有學者認為人際關係是指相互有關聯的少數幾個人,在某段期間互動的狀態或是歷程(林靜芬,1994)。

國內學者張春興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感互動,彼此建築在心理性的關係上,關係是否合諧則依據個體的待人處世的觀點與態度(張春興,2003);黃淑玲(1994)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人或是兩個人以上,透過彼此的感覺、評價、互動模式而形成的交互運作的歷程;Heider在1958年則指出人際關係是一部分人之間的關係,通常兩個人或是三個人之間的關係(引自林彥君,2003);劉永元(1987)則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的關係,並且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產生的交互作用。

綜合上所言,本研究將人際關係定義為,「兩個人或是兩個人以上彼此之間互動的關係,透過雙方的互動與情感之間的維繫,達成雙方和諧的狀態。」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母親分離焦慮所指的是母親對於分離的知覺、孩子適應的評估以及工作與否三部份之心理與生理上的感受,故在此探討母親分離焦慮對幼兒人際關係之相關影響,並以台北縣純德幼稚園小班、中班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對象僅以台北縣純德幼稚園小班、中班作為研究樣本,研究結果之推論將受限制,無法解釋至其他幼稚園或地區之幼兒。

 

()本研究中皆採用自陳式量表形式讓受試者填答,因此無法得知填答之真實性,可能會有誤差的存在。

 

()本研究之「母親分離焦慮量表」只探討母親對於分離的知覺、孩子適應的評估以及工作與否三部份之心理與生理上的感受,其他影響之因素暫且不探討,故研究結果可能有誤差存在。

 

()本研究採用之「母親分離焦慮量表」與「幼兒人際關係量表」,其篩選的方式為二分法。在「母親分離焦慮量表」中,超過平均數即代表母親有高分離焦慮,未超過平均數則代表母親沒有高分離焦慮;在「幼兒人際關係量表」中,超過平均數即代表幼兒人際關係良好,未超過平均數則代表幼兒人際關係較差。其限制在無法真實分辨母親是否高分離焦慮、幼兒人際關係是否良好,亦無法分辨其嚴重程度的差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分離焦慮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一、分離焦慮的概念                                

()分離焦慮的定義

    所謂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指幼兒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面臨分離時,所產生的一種不適應的反應行為,例如:大哭大鬧、情緒不穩定、抓著父母不放(楊惠卿,2005);客體關係理論對分離焦慮的定義是,個體在與母親分化的過程中,幼兒無法從心理上和母親分離,以致於無法順利的發展出個體化,並且從個體化確認到自我的部份(陳孟吟,1999);亦有學者將之定義為,個人與自己所依戀或是所喜愛的人分離時,情緒上感到害怕,所產生的不愉快的狀態(湯志安,1995)。

     因此,根據以上之論述,本研究將分離焦慮定義為「個體面臨與重要他人或是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所引發心理或生理上不舒服的感受。」

 

()分離焦慮之相關理論

    許多分離焦慮的研究顯示,產生分離焦慮與客體的行為、依附關係、早期創傷經驗以及成人浪漫之愛有關(陳孟吟,1999)。有些孩子擔心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分離,害怕主要照顧者會遭遇不測,或是擔心自己無法一個人適應生活,所以對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有很大的焦慮 (柳慶茂,2004)。在分離焦慮的相關理論中,以依附理論與客體關係探討的最為多,因此,以下將以依附理論與客體關係為主要探討方向:

1. 依附理論

    Bowlby1958年對依附(attachment)做了定義為,即嬰兒對其主要照顧者或一些特定人物建立的情感聯絡網,主要是用於當嬰兒向外界環境探索時,若感覺到有威脅或是危及到其安全,便會以哭泣、喊叫、擁抱、攀爬尋求依附對象的協助,以確保自己的安全性(引自楊雅斐,2003);同時依附是一種親密且持久的關係,不因空間、時間而改變,彼此的關係是獨特且唯一(藍逸梅,2001)。依附行為對個體的發展是很重要的過程,其重要性不只是可以提高個體的存活率,更重要的是依附行為讓個體能夠擁有對外在更好的適應能力,且影響力可能涉及其一生對他人關係的建立(涂妙如,1998)。依附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引自王碧朗,2001;林美珍、邱文彬,1999;周榮萍,2003;涂妙如,1998;楊雅斐,2003;鄭居安,1995;郭啟瑞,2005;劉培鈴,2002):

(1)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phase of undiscriminating socialresponsiveness )

此階段發生在出生至二、三個月大的嬰幼兒,這時的嬰幼兒還沒有能力區辨照顧者,依附行為尚未出現。

(2)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phase of undiscriminating socialresponsiveness )

此階段發生在二、三月至六個月大的嬰幼兒,這時期的嬰幼兒能區辨陌生人與熟識的人,對於陌生人會展現害怕、逃避的行為表現;對熟識的人則會表現出開心、歡迎行為,尤其對主要照顧者,此行為表現更加明顯。

(3)主動尋求親近接觸階段(phase of active initiative in seeking proximity and contact )

此階段約發生在六個月至一歲左右的嬰幼兒,這階段嬰幼兒開始產生「陌生人焦慮」,同時非常抗拒、害怕與依附對象分離,這種分離焦慮在這個時刻達到巔峰。嬰幼兒在此期中已經越來越具有行動力,可以有效率親近其想依附的對象,並且以主要照顧者為安全堡壘,對外在環境世界進行探索,當遇到焦慮不安的情況時,會馬上回到母親身邊尋求安全協助。

 (4)目標調整的夥伴關係階段(phase of goal-corrected parternership)

這階段發生於嬰幼兒兩歲之後,隨著幼兒的認知發展增加,其可以了解母親的語言與行為,並且調整自我的目標導向,讓需求可以滿足。

 

其中,依附理論之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由內在運作模式可說明,幼兒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不斷互動所建立的關係,逐漸形成幼兒對自我、依附對象以及外在世界的看法,進而內化為內在的運作模式,在潛意識中不斷的運作並解釋周遭發生的事物。透過內在的運作模式進行,幼兒會不停的把早期所獲得的經驗與感受內化,並且形成未來在人格、與他人互動關係上主要的依據方式(涂妙如,1998;劉佳閔,2005)

綜合上述所提及的文獻,可以得知,母親與嬰幼兒彼此之間的相處、依附發展關係,以及互動方式,會深深的影響幼兒將來的人際狀況,以及對外的行為表現,倘若幼兒在早期經驗到不適當的分離焦慮,建立不安全依的依附品質,則其成人後亦會帶著類似的模式與其孩子互動。          

 

2. 客體關係

客體關係中Margaret S. Mahler認為,分離焦慮的產生是在嬰幼兒與母親的共生期,此時,嬰幼兒會想與母親表徵全能的融合(omnipotent fusion),分不清自己與母親之間的界線,意即嬰幼兒分不出自己與母親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因此心理上嬰幼兒與母親無法分離(陳登義譯,2006)。嬰幼兒與母親共生階段時期,嬰幼兒會經歷對母親的需求、渴望的型態,在這過程中,嬰幼兒漸漸能區辨好的經驗與不好的經驗,好的經驗或是感受會被分派到自我(self),不好的經驗或是痛苦的感受則會被分派到非我(non-self),這些經驗的感受會與母親加以連結,進而形成對外在客體形象與自我的形象,如果嬰幼兒與母親有較佳的共生經驗,經由母親的擁抱以及養育的過程中得到快樂、信任,則較容易從母親那裡分化出來,不易產生分離焦慮;反之,嬰幼兒與母親連結的感受較差,則較不容易與母親分化,且容易產生較高的分離焦慮(陳孟吟,1999;郭啟瑞,2005)。

分離焦慮與客體之間的關係相當密切且互相影響,早期客體給予的關愛如果沒辦法滿足個體,則會使個體產生分離焦慮,進而影響個體對未來客體的愛,以及個體本身的行為、人際關係等等(陳孟吟,1999) ,因此,個體與早期客體之間關係、互動感受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分離焦慮之相關研究

Belsky, Rovine, & Taylor1984年的研究顯示,在依附關係中,母親角色相當重要,母親若提供過多的刺激來源則容易導致逃避依附的幼兒,然而,假如母親提供給幼兒的刺激不穩定,則容易形成抗拒依附的幼兒。1990Pederson , Moran, Sitko, Campbell, Ghesquire & Action以及Smith & Pederson1988年曾做過研究發現,母親的敏銳度與嬰幼兒的依附品質有強烈的正相關,安全型依附關係的母親較能正確察覺到嬰幼兒所發出的訊息,並且有適當的回應(引自涂妙如,1999)。

邱秀燕(2000)研究915位國中二年級的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與情緒適應的相關研究,研究結果指出,女性在分離焦慮程度上高於男性,且青少年分離焦慮越高在自我與他人的情緒之界線越不清楚,分離焦慮高者對父母有強烈的依附情感,不願意面對分離的失落;Brodkin2000年的研究分析一位四歲的小男童,因分離焦慮而拒絕進入教室,其研究結果指出,即使是有上學經驗的兒童,也可能在第一天到校時受到驚嚇而害怕,不願意與母親分離,尤其是當家中有更小的孩子時,更容易引發其暴躁、焦慮的情緒(引自柳慶茂,2004);柳慶茂(2004)根據其過去多年接觸幼稚園小朋友的經驗指出,幼兒小時的分離焦慮如果沒有透過適當的管道來疏通,則將來可能在面對人、事、物及環境可能會形成焦慮障礙者。

統整上述所言,幼兒分離焦慮的產生與母親的相處互動、家庭環境以及早期的經驗有相當大的關連性,因此,本研究便針對母親自身分離焦慮對幼兒的人際關係影響作為探討。

 

二、母親自身之分離焦慮影響因素與研究

()影響母親分離焦慮之因素

母親的分離焦慮之影響因素有很多,Hock, Mcbride & Gnezda(1989)的研究結果指出,母親的分離焦慮程度是有個別差異的,且高焦慮的母親在行為上會故意拖延與孩子分開的時刻,好讓孩子多留在身邊一會;另外,高分離焦慮的母親對保母或教師有較多的不相信,認為保母或教師無法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Hock 在1983年認為若以Spielberger的特質-情境焦慮理論來看,影響母親焦慮的原因是,面臨分離時,母親主觀知覺到自己的傷心、焦慮或是罪惡感,擔心沒有人可以把幼兒照顧的好,害怕孩子的適應不良等等的感受(引自林淑玲,1992);或者是母親自己的人格特質、智力、家庭成就傾向、特質焦慮、工作時間、孩子年齡、產序與母親早期經驗的分離感受等等(龔如菲,2005),皆可能影響母親對於分離焦慮的感受高低。

 

() 母親自身分離焦慮之相關研究

前面所談的幼兒依附行為以及相關的分離焦慮研究的探討可以了解,母親對幼兒一生佔有重大的影響。在Ainsworth陌生情境的測驗中,母親與幼兒在分離時所產生的焦慮,可能會影響母親與幼兒重逢的反應,並且同時影響幼兒對分離的反應(林淑鈴,1992)。Campbell在1979年與Thomas & Chess在1977年都曾經研究發現,母親生育時感受到的支持、家庭的關愛、婚姻狀況以及母親自己早期受照顧經驗等等,皆可能會影響母親對待幼兒的行為表現、情緒感受(引自林淑鈴,1992);Barglow, Vaughn, & Molitor(1987)研究110位大約12~13個月大的嬰幼兒,結果發現母親整日出外工作,重複的分離經驗將使的幼兒與母親之間的依附關係到嚴重的危機(risk),較容易使幼兒建立不安全的依附;亦有學者研究73對母親與嬰幼兒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母親與幼兒親子依附關係是複雜的,當母親在就業時有高度的分離焦慮,容易影響幼兒的依附品質,造成不安全或是逃避型的依附關係(Stifter, Coulehan & Fish, 1993)。

 然而,國內親子關係、幼兒依附關係等等的相關研究相當多(吳紋如,2005;李昱德,2003;林雅惠,2006;林麗華2002;涂妙如,1998),研究結果大部份顯示親子關係與依附關係之間是有相關的,因此,母親自身分離焦慮對幼兒的態度、工作時數、家庭及婚姻狀況,皆可能影響幼兒的依附品質。

第二節  幼兒人際關係概念與相關理論

一、 人際關係之概念

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人在面對困難、焦慮及挑戰的情況下,提供一種較有安全感與支持性的感受,亦能幫助自我在親密關係中的成長,由此可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林淑華(2002)集合多家學者的看法,綜合出人際關係的五項功能:

()發現自我

透過人際的溝通,經由他人的行為反應、回饋了解自我形象,不但可以從溝通的過程中發現自我,另一方面同時可以促進自我的實現。

()增進心理健康

有學者認為「身心痛苦並非全都是皮肉之痛或生存遭威脅,而有可能是個體經驗到被冷落、孤立以及貶抑」,因此,人際關係格外重要,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增進心靈上的健康。

()促進群己融合

團體中惟有當成員彼此具有良好的關係,才能在共同的信仰、思考與行動中成為有機組織,每個人發揮角色功能,展現能力,一起為團體盡心盡力。

()認識外在世界

透過人際的互動,個人得以學習知識與技能,進而對外在世界的了解,特別是在受教育的過程裡,父母親、教師以及同儕關係皆扮演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角色。

()增進教育成效

學校中教師透過與學生的人際關係、學生彼此之間的互動是相當具有教育性質的,如果能運用得當,必可提高教學之成效。

 

 

 

沈慧聲在1998年提出人際關係有四項功能(引自林淑華,2002):

 (一)減輕孤獨感

與他人的接觸,會因為有人能真的關心我們且陪在我們身旁,便能減輕我們對孤獨的感受。

(二)獲得激勵

透過人際關係的接觸便是獲得激勵的最佳方法之一,人類有多變化的需要與興趣,所以需要有生理、心理上的激勵。

(三)增加自覺與自尊

經由人際關係的互動,可使個人覺得自己是可取且值得被愛的,在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得以從他人來了解自己。

(四)增加快樂與減少痛苦

人們經由與人分享情緒、經驗上的快樂與痛苦,來使自己過的更好,除去不舒服的感受。

 

 綜上所述,人際關係對於個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透過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對內不但可以增進自我的了解、紓解情緒,對外還可以強化群體的合作,達到教育的功能。

 

二、人際關係相關理論與影響因素

()人際關係理論

1. Sullivan人際關係理論

 Sullivan1953年曾提出「人際關係的人格理論」(Theory of Personality),由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此理論強調影響個體的人際互動的因素,來自於早期與父母親互動的結果,因為在此發展的過程中,嬰幼兒心理、生理上的需求通常完全依賴父母親的給予,如果這個時期嬰幼兒缺乏父母給予的愛與關懷,則容易影響人際的不安全感與焦慮(引自郭啟瑞,2005)。

 Teyber1992亦曾指出Sullivan認為嬰幼兒在發展自我系統(self-system)時,會依據與父母之間重複的互動形成人格,進而延伸到其他人際關係中,並且不斷從他人的評價,以及因他人評價而影響到自己對自己的評價的過程裡,認為自己是「好的我」 (good-me)或是「壞的我」 (bad-me),而「壞的我」會使個體產生焦慮(引自郭啟瑞,2005;詹秀葉,1999),因此,嬰幼兒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能與主要照顧或是重要他人有良好、正向的互動關係,嬰幼兒對自我會有較正向的自我概念;反之,如果互動的過程不佳,則會產生負向的自我概念(林麗華,2002)。

 

2. 客體關係理論

 Holmes在1992年指出客體是外在世界的人或是人的某些部份,以及內在世界精神中的客體,客體對嬰幼兒來說,其並不把它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能夠滿足自己渴望與需求的客體,當自我與客體的關係一旦成立,就會影響到日後嬰幼兒的人際關係,比如:嬰幼兒如果能在早期感受到母親的擁抱、養育的過程裡得到滿足與快樂,則能幫助嬰幼兒建立自己與外在世界客體的信任感與安全,這樣的關係會影響到嬰幼兒成人之後對自我的價值感與人際關係品質(引自郭啟瑞,2005;李佩怡,1999)。

 總而言之,嬰幼兒的人際關係之發展與重要他人、父母之間的互動、他人的評價以及過去與客體關係的經驗有極大的影響因素及關聯性。

 

(二)影響人際關係之因素

 影響人際關係的原因相當多,國外學者Segrin & Turner認為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性別、社經地位、教育背景、社交技巧、宗教信仰等 (引自陸瓊容,2005)。國內學者亦提出影響人際關係的一些基本因素,如下(郭啟瑞,2005):

1. 個人特質

 個人特質是獨一無二的,包括外表吸引力、聲音、情緒反應與控制、真誠溫暖等等因素,皆會影響人際關係。

2. 熟悉性

喜歡可以透過「培養」而來,只要某人常常的出現,就能增加你對他的喜歡程度,此效應稱為「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然而,曝光效應亦有其限制,若一開始某人的出現就感到強烈的討厭時,則曝光效應無法產生;過度的曝光也可能產生反效果,引起厭惡的感覺。

3. 接近性

人們對於空間距離與喜歡的程度成反比,換句話說,人們會喜歡與他們距離最近的人成為好友,原因可能是因為距離接近可以增加熟悉性,可接近的感覺促使人靠近。

4.相似性

比如學歷、興趣嗜好、態度等等若越相近,越容易交成朋友。

5.互補性

相似性的結果形成物以類聚,然而若彼此的特質是互補的,也 有可能促成人際關係的吸引。

6.讚美的效果

人們喜歡對自己有正向評價的人,且此讚美必須出於誠心誠意,而非為了達成某些目的或是企圖偽造的。

7.自我接露

適當的自我接露(self-disclosure)可以增進人際關係,透過接露自我內心的部分與他人交流,將有助於彼此關係的發展。

8.被人喜歡的效果

當我們接近一個人時,對方所展現出來的表情、開心有助於彼此關係的建立,正如「你對世界微笑,世界也對你微笑」的道理一樣。

9.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將自己融入對方的情感中,替他人著想,此種善解人際的心情可以增進彼此的人際關係。

 

三、幼兒人際關係之相關概念與研究

李雅芬在2003年曾研究受歡迎與被拒絕學童之社會技巧,研究結果發現,女性的人際關係比男性來的好,在家庭社經地位方面,中上階層的社經地位之學童比低社經地位的學童其人際關係較好(引自陸瓊容,2005);黃淑玲(1995)的研究指出,國小中高年級生的人際關係,會因為不同的自我概念上有不同的差異; Erwin1993年的研究顯示,兒童與父母親的關係是將來人際關係的基礎,親子關係對兒童的人際關係有顯著的預測力;Devall1986年也曾經指出,若父母離婚的兒童與正常婚姻狀況的家庭的兒童比較,父母離婚的兒童其人際關係有顯著的差異;在其他的研究中,如黃美月、楊妙芬在1995年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單親家庭的兒童所受生活的壓力較大,內在需求、角色模仿的滿足較缺乏,在人際關係上較不受喜愛,同儕關係較差(引自黃雅惠,2003)

綜上相關的研究發現,幼兒之人際關係在性別、家庭狀況、親子關係以及社經地位上有所不同,表示人際關係的差異是由多方面影響而來的。

 

 

 

 

 

 

 

 

 

 

 

第三節  母親自身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之關聯性

分離焦慮的壓力若沒有適當的處理,可能會使幼兒無法融入人際團體裡,1976Melntyre, Doris, Mayer的研究發現,分離焦慮會影響幼兒在人際關係上的表現、互動形態,通常具有高分離焦慮的幼兒對老師的依賴頻率較多,在家裡的抗拒行為較高,較無法與同儕自動自發的分享,也無法加入競爭搶奪社會性的攻擊表現;而低分離焦慮的幼兒最容易使用物品與他人連結,依老師的次數也相對較少,社會競爭強奪的地位玩具的行徑較多(引自楊慧卿,2005)。以客體關係的觀點而言,Nancy在1981年認為,分離焦慮與客體之間是互相影響的,早期客體所給予的愛不能滿足個體,使個體在分離時產生焦慮,會影響到個體對未來客體的愛,進而反映在人際關係中(引自陳孟吟,1999);Weinfield, Sroufe, Egeland, & Carlson 在1999年以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早年有安全依附歷史的兒童,在人際關係中可以擁有較好的人際能力,且一直持續到青少年中期(引自李昱德,2003)。

另外,Osbome 在1986年與Storm & Ridley-Johnson在1995年研究發現,母親在幼兒的依附關係與分離焦慮的發展佔有很大的影響力,依附關係是雙向的,母親與幼兒分離時的焦慮反應,會影響母親在與孩子重逢時的感受,換句話說,分離焦慮不只是發生在幼兒身上,母親本身也有焦慮的產生(引自楊慧卿,2005);同樣的,Crowell & Feldman在1988年以母親的內在人際關係模式的研究結果,指出母親知覺到自己兒時受到父母的照顧經驗,以及自己對親職角色與幼兒行為的期待,皆可能會影響其與幼兒依附的品質(引自林淑玲,1992)。

統整上述所言,從國外的研究指出,可發現母親本身的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的表現是極度密切的關係,然而在國內的這部份的研究似乎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想針對國內的母親分離焦慮對幼兒的人際關係做進一步的探討。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第一章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以及第二章的相關文獻探討,本研究之架構如下:

 

 

 

 

 

 

 

 

 

 

 

 

 

 

 

 

 

第二節  研究假設

研究欲了解母親自身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的情況,以及母親分離焦慮是否會影響幼兒的人際關係,因此,根據本研究之目的、架構與文獻相關的佐證,研究假設為:

 

一、母親自身分離焦慮的高低會影響幼兒人際關係好壞。

 

二、母親分離焦慮量表中不同面向的因素影響幼兒人際關係好壞的程度不相同。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用便利抽樣的方式,以96學年度台北縣純德幼稚園就讀小班、中班為研究對象,樣本數40人,小班為29人,中班為11人,針對40對母親與小孩分別施與問卷(小孩之問卷由幼稚園老師填寫)。  

          

 

 

 

 

 

 

 

 

 

 

 

第四節  研究工具

配合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用以蒐集資料的工具有下列兩種:

一、母親分離焦慮量表

本問卷是參考龔如菲(2005)在「母親分離焦慮量表之修定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中所修訂的「母親分離焦慮量表」,共計29題。此量表採五點量表計分方式,如果受試者填答「非常同意」、「同意」、「還好」、「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別得5分、4分、3分、2分、1分;在反向題部分,則依序給予1分、2分、3分、4分、5分。

 此量表的反向題為第4,5,11,15,16,20,21,26。得分越高,代表其所具該因素特質越高,量表之題項包括下列三個因素:

() 母親對於分離的知覺

意指母親對於分離的感受度之情形,若母親認為自己是孩子的最好的照顧者,覺得離開孩子會有罪惡感,有這樣感受度的母親分離焦慮程度較高,反之則較低,共計19題。

() 母親對於孩子的適應評估

意指母親對於孩子在環境適應的情況之評估,如果母親覺得孩子必須陪在自己的身邊才能適應環境,焦慮程度較高,反之則較低,共計5題。

() 母親是否工作

指母親對於有無工作對於孩子之影響,如果母親認為工作會影響照顧孩子,且會報怨因為工作的因素必須離開孩子,則母親分離焦慮較高,反之則較低,共計5題。

 

二、幼兒人際關係量表

本研究問卷參考林彥(2003)在「照顧者的情緒智力、幼兒情緒調節能力與其人際關係之探討」中所自行編製的「幼兒人際關係量表」,共計20題。此量表採李克特式(Likert-type)的四點量表計分方式,由幼稚園老師根據幼兒在學校跟同儕、老師之間的互動表現來評分,計分的方式在正向題填答「經常如此」、「有時如此」、「很少如此」、「從未如此」依序給予4分、3分、2分、1分;在反向題部分,則依序給予1分、2分、3分、4分。

在量表中,第1,2,4,16,17,20題為量表中的反向題。量表的分數越高,表示幼兒的人際關係越佳;分數越低,表示幼兒人際關係越差。量表之題項包括下列三個因素:

() 同儕關係

包括同理心及主動性兩部分。意指幼兒會主動的與其他人路互動、認識新朋友,或者是發揮同理心去安慰他人,共計7題。

() 教師關係

意指幼兒與教師互動的情形,比如幼兒會主動的與教師親近、分享或是尋求協助,共計10題。

() 同儕關係

互動性。主要是幼兒與其他同儕互動的情況,比如幼兒是否會參加團體活動,或是較少與他人互動,共計3題。

 

 

 

 

 

 

 

 

 

 

第五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處理

一、資料蒐集程序與過程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假設以及相關的研究理論,查閱許多的相關文獻與研究問卷,經由仔細的篩選過後,決定以龔如菲(2005)在「母親分離焦慮量表之修定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中所修訂的「母親分離焦慮量表」,及林彥(2003)在「照顧者的情緒智力、幼兒情緒調節能力與其人際關係之探討」中所自行編製的「幼兒人際關係量表」作為研究工具。

再以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樣本,進行「母親分離焦慮量表」與「幼兒人際關係量表」的問卷發放,問卷發放40份,回收34份,剔除資料不全者,剩32份,針對此32份問卷作資料的分析。

 

二、資料處理過程

本研究採取「描述性統計」來分析資料,以平均數探討研究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試者背景資料

本研究共發出40份問卷,回收34份,剔除資料不全者,最後共得有效樣本為32份,回收率80%,樣本分布情形如下:

 

              

           小班            中班

              人數       21               11

百分比    65.6%            34.4

            

 

第二節  母親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分布情形

一、母親分離焦慮分布情形

32名受試者中,母親的分離焦慮中各題加總,總平均數為2.76,總分為88.56(量表總分介於29~145之間),表示母親對於分離焦慮的看法與感受介於不同意與還好之間,顯示母親的分離焦慮情形為中等偏高。

各題平均數以第八題「我的小孩從托兒所、托育中心或幼稚園所學到的團體經驗對他(她)來說是好的,因為這些社會經驗是家裡無法提供的」最高(M=4.37);以第十一題「讓我的小孩偶而離開我一下,有助於他(她)去學怎麼去應付不熟的人與新的環境」、第二十一題「我的小孩有時也應開離開我身邊,這樣才能發展獨立自主的意識」最低,皆為(M=1.75),其他題項得分情形,見表二:

 

 

 

 

 

    表二

題號

平均數

非常不同意

(1)

不同意

(2)

還好

(3)

同意

(4)

非常同意

(5)

 

1

3.5

  1(3%)   

  1(3%)   

  1(3%)   

  1(3%)   

  1(3%)   

 

2

3.28

1(3%)

1(3%)

1(3%)

1(3%)

1(3%)

 

3

3.5

0

3(9%)

13(41%)

13(41%)

3(9%)

 

4

3.59

6(18%)

12(37%)

9(28%)

5(16%)

0

 

5

3.06

2(6%)

8(25%)

14(43%)

7(22%)

1(4%)

 

6

3.34

0

2(6%)

20(62%)

7(22%)

3(9%)

 

7

3.96

0

2(6%)

5(16%)

17(53%)

8(29%)

 

8

4.37

0

2(6%)

2(6%)

10(31%)

18(56%)

 

9

2.96

0

8(29%)

17(53%)

7(18%)

0

 

10

2.28

5(15%)

14(45%)

12(38%)

1(3%)

0

 

11

1.75

0

1(3%)

0

21(66%)

10(31%)

 

12

2.93

2(6%)

8(25%)

12(38%)

10(31%)

0

 

13

3.18

0

9(28%)

10(31%)

11(34%)

2(6%)

 

14

3.4

1(3%)

4(12%)

10(31%)

15(46%)

2(6%)

 

15

2.84

1(3%)

4(12%)

17(53%)

9(28%)

1(3%)

 

16

2.06

0

2(6%)

6(18%)

17(53%)

6(23%)

 

17

2.9

2(6%)

9(28%)

11(34%)

10(10%)

0

 

18

3.65

0

2(6%)

12(37%)

13(40%)

5(15%)

 

19

2.53

1(3%)

17(53%)

10(31%)

4(12%)

0

 

20

2.46

1(3%)

5(15%)

8(25%)

12(38%)

6(23%)

 

21

1.75

0

0

3(9%)

15(56%)

11(34%)

 

22

2.96

3(9%)

4(12%)

16(50%)

9(28%)

0

 

23

2.68

2(6%)

10(31%)

16(50%)

4(12%)

0

 

24

3.06

0

9(28%)

13(40%)

9(28%)

1(3%)

 

25

3.84

2(6%)

4(12%)

1(3%)

15(46%)

10(31%)

 

26

2.9

0

3(9%)

15(46%)

12(37%)

2(6%)

 

27

3.09

2(6%)

9(28%)

9(28%)

8(25%)

4(12%)

 

28

4.18

1(3%)

0

2(6%)

18(56%)

11(34%)

 

29

2.56

5(15%)

10(31%)

11(34%)

6(23%)

0

 

平均數

2.76

 

 

 

 

 

 

總分

88. 56

 

 

 

 

 

 

*為反向題 已作反向記分處理

     

第三節   幼兒人際關係分布情形

幼兒的人際關係方面,本研究之幼兒人際關係中各題加總,總平均為2.13,表示幼兒的人際關係介於很少如此與有時候如此之間,總分為61.93(本量表總分20~80之間),顯示幼兒的人際關係是偏好的。

題平均數以第四題「幼兒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排斥或逃避其他幼兒」最高(M=6.56);以第十五題「幼兒會對老師有攻擊行為」最低(M=1.06),次低為第十八題「幼兒常表現出負向行為引起老師的注意」(M=1.56),其餘的題項分布情形,如表三:

表三

題號   平均數      經常如此      有時如此       很少如此       從未如此

                      (4)           (3)             (2)              (1)

1     3.31           0          6(18%)         10(32%)        16(50%)

2     2.9           2(6%)        8(25%)         13(40%)         9(29%)

  3    2.4           5(15%)      10(32%)         12(37%)         4(12%)

4    6.56            0            0            14(43%)        18(57%)

  5    3.37         13(40%)      18(56%)          1(4%)            0

  6    3.06          5(15%)      24(76%)          3(9%)            0

  7    3.15          8(25%)      21(65%)          3(9%)            0

  8    2.9           7(21%)      15(46%)         10(32%)           0

  9    2.56          5(15%)      10(32%)         16(50%         1(3%)

  10   3.21         11(34%)      17(53%)          4(12%)           0

  11   3.15         10(32%)      18(56%)          3(9%)          1(3%)

  12   2.96         10(32%)      11(34%)         11(34%)           0

  13   3.37         15(46%)      14(43%)          3(9%)            0

  14   3.34         16(50%)      11(34%)          5(15%)           0

  15   1.06            0          1(3%)           0             31(94%)

16   3.37             0          3(9%)          10(32%)        18(56%)

17   3.21             0          5(15%)         15(47%)        12(38%)

  18   1.56            0          7(21%)          4(12%)        21(66%)

  19   3.4            17(53%)      12(37%)          2(6%)          1(3%) 20   3.09             0         11(34%)          7(21%)        14(43%)

總平均數      2.13

人際關係總分  61.93

*為反向題 已作反向記分處理

第四節  母親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之關係

本研究有32個樣本,在母親分離焦慮量表中,平均數為89.4 (M=89.4),以平均數為基準點來看,則有15位母親分離焦慮「高於」89.4,顯示有15位母親的分離焦慮是較高的;在幼兒人際關係量表中,平均數為58(M=58),同樣的,以平均數為基準點,則有19位兒童人際關係「低於」平均數58,顯示有19位兒童人際關係較差。

其中,母親分離焦慮分數『較高』且其幼兒人際關係『較差』的有12對,佔總人數的百分比37.5%;母親分離焦慮分數『較高』且其幼兒人際關係『較佳』的有3對,佔總人數的百分比9.3%;母親分離焦慮分數『較低』且其幼兒人際關係『較差』的有7對,佔總人數的百分比21.8%;母親分離焦慮分數『較低』且其幼兒人際關係『較佳』的有10對,佔總人數的百分比31. 2%,結果顯示母親分離焦慮高低,會影響幼兒人際關係,詳細的情況如表四:

 

 

 

 

 

 

 

 

 

 

 

 

 

表四  母親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

    樣本                  母親分離焦慮量表分數        幼兒人際關係量表分數

        1                   102                           58

        2                    81                           56

        3                   102                           55

        4                   109                           56

        5                    85                           53

        6                    93                           54

        7                   100                           61

        8                    97                           52

        9                    80                           57

       10                    95                           63

       11                    83                           60

       12                    82                           68

       13                    89                           54

       14                    78                           55

       15                    89                           62

       16                    86                           73

       17                    95                           57

       18                    95                           57

       19                    86                           64

       20                    78                           64

       21                    83                           47

       22                    86                           64

       23                    87                           61

       24                    82                           63

       25                    88                           59

       26                    83                           55

       27                    79                           57

       28                    92                           55

       29                    89                           48

       30                    86                           66

       31                   105                           54

       32                    98                           48

  總平均數                 89.4                            58

 

 

第五節   母親分離焦慮量表的因子與幼兒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

 母親分離焦慮量表分成三因子:母親對於分離的知覺、母親對於孩子的適應評估、母親是否工作,分開說明如下:

一、母親對於分離的知覺

母親分離知覺高幼兒分數低有11母親分離知覺低幼兒分數高有10對,兩者存在可能的負相關,共21對。母親分離知覺高幼兒分數高4對;母親分離知覺低幼兒分數低有7,彼此存在著可能的正相關,共11對。

因此,可以「粗略推論」,母親分離知覺與幼兒人際分數成負相關,亦即母親分離知覺分數越高,則幼兒人際關係分數越低;母親分離知覺分數越低,則幼兒人際關係分數越高。

 

二、母親對於孩子的適應評估

母親評估孩子適應焦慮高-幼兒人際關係差有11對;母親評估孩子適應焦慮低-幼兒人際關係好有4對,兩者存在可能的負相關,共15對;母親評估孩子適應焦慮低-幼兒人際關係差有8對;母親評估孩子適應焦慮高-幼兒人際關係好有9對,兩者存在可能的正相關,共17對。

所以,「約略推論」,母親評估孩子適應與幼兒人際關係成正相關,換句話,母親評估孩子的適應焦慮高,則幼兒人際關係分數高;母親評估孩子的適應焦慮低,則幼兒人際關係分數低。

 

三、母親是否工作(對工作知覺的焦慮)

母親有工作(有焦慮)-幼兒人際關係好有10對;母親沒有工作(沒有焦慮)-幼兒人際關係差有4對,兩者可能有正相關,共14對;母親有工作(有焦慮)-幼兒人際關係差有15對;母親沒有工作(沒有焦慮)-幼兒人際關係好有3對,兩者可能有負相關,共18對。

因此,母親是否有工作(對工作知覺的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成負相關,亦即母親對工作知覺有焦慮,則幼兒人際關係較差;母親沒有工作焦慮,則幼兒人際關係較好,詳細情形請參照表五,如下:

表五  母親分離焦慮量表中的三因素

樣本    分離知覺    適應評估       工作     母親分數    幼兒分數

1

76

9

17

102

58

   2

53

10

18

81

56

3

76

16

10

102

55

4

80

13

16

109

56

5

57

11

17

85

53

6

67

10

16

93

54

7

77

9

14

100

61

8

70

12

15

97

52

9

50

12

18

80

57

10

69

11

15

95

63

11

54

11

18

83

60

12

58

10

14

82

68

13

59

15

15

89

54

14

57

12

9

78

55

15

62

12

15

89

62

16

54

15

17

86

73

17

67

10

18

95

57

18

70

10

15

95

57

19

58

10

18

86

64

20

45

15

18

78

64

21

54

13

16

83

47

22

62

10

14

86

64

23

57

13

17

87

61

24

52

11

19

82

63

25

57

13

18

88

59

26

56

13

14

83

55

27

52

9

18

79

57

28

62

11

19

92

55

29

62

14

13

89

48

30

59

11

16

86

66

31

81

9

15

105

54

32

75

8

15

98

48

總平均

62.1

11.4

15.8

89.4

58

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母親的分離焦慮、幼兒人際關係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此結果對本研究有重要的價值,也就是說,母親分離焦慮可能成為幼兒人際關係好壞的影響因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做更進一步的探討,以下將依照第四章節之研究結果架構,依序進行探討。

一、母親分離焦慮分布情形為中等偏高

透過問卷的調查,經資料的平均數分析發現,總分為29145的母親分離焦慮量表中,本研究的受試者之分數為89.4,顯示母親的分離焦慮情形為中等偏高,代表母親在對知覺的分離、對孩子的適應評估以及是否工作這三部份,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感。

 

二、幼兒人際關係水準普遍呈現中等程度

 幼兒的人際關係方面,經資料的分析顯示,總分在20~80之間,本研究之受試者的分數為58,顯示幼兒的人際關係是偏好的,本研究與林彥君(2003)對幼兒人際關係上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亦即幼兒在與他人互動、情感之間的維持,達成雙方和諧大致上良好。

 

三、母親自身之分離焦慮對幼兒人際關係上「可能」有相關

本研究發現,在百分比上,佔最大多數的情況是,母親分離焦慮「較高」且幼兒人際關係「較差」,佔有37.5%;次高的是母親分離焦慮「較低」且幼兒人際關係「較佳」,佔31. 2%,兩者共為68.7%,百分比超過半數。

研究的結果可指出,母親分離焦慮程度較高,對幼兒人際關係有較差的影響,此研究結果與國外Mclintyre et al在1976年所得到的結果一致,母親本身的焦慮程度越高,越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引自楊慧卿,2005)。

 

 

四、母親自身分離焦慮量表之因子與幼兒人際關係可能有相關

()母親對於分離的知覺對幼兒人際關係可能有負相關

本研究結果指出,母親分離知覺高幼兒人際關係分數低、以及母親分離知覺低幼兒人際關係分數高,共有21對,佔65.6%,顯示母親的分離焦慮對幼兒人際關係可能為負相關,也就是說,母親分離知覺越高,則幼兒人際關係可能越差。

 

() 母親對於孩子適應評估對幼兒人際關係可能有正相關

結果顯示,母親評估孩子適應焦慮低-幼兒人際關係差有8對;母親評估孩子適應焦慮高-幼兒人際關係好有9對,兩者存在可能的正相關,共17對,佔53.1%,亦即,母親評估幼兒適應的焦慮高,而幼兒人際關係卻相對的好。研究結果可能表示母親對於幼兒在環境適應的評估上,與幼稚園老師的評估有所差異,母親對於幼兒適應評估上較顯的焦慮,然而,幼稚園老師所觀察到情況卻正好與母親焦慮的情況相反;或是有其它影響幼兒人際關係的因素,因此,母親的評估與幼稚園老師的評估才會不同

 

() 母親是否工作(對工作知覺的焦慮)對幼兒人際關係可能有負相關

    本研究的結果指出,母親有工作(有焦慮)-幼兒人際關係差有15對;母親沒有工作(沒有焦慮)-幼兒人際關係好有3對,共18對,佔56.2%,顯示母親對工作有較高的焦慮可能會影響幼兒的人際關係。此結果與Hock在1983年的研究結果,寧願待在家裡比喜歡工作的母親其分離焦慮較高,且工作意願較低(引自林淑玲,1992)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提出對未來研究上的一些建議:

一、擴大研究架構與研究變項

     影響母親自身的分離焦慮與幼兒人際關係的因素很多,本研究只針對母親對分離的知覺、孩子的適應評估以及母親是否工作為探討變項,因此未來的研究上可加入更多的因素來探討。

 

二、擴充研究對象的範圍及代表性

    本研究的地區只在台北縣,且研究對象只有32個樣本,所以,未來可以擴充研究的對象以及地區,以增加研究的代表性。

 

三、除以問卷蒐集資料外,加入晤談

    本研究搜集資料的過程只以問卷為工具,無法了解更深入的資訊,因此未來可以加入晤談,已獲取更縝密的資訊。

 

 

 

 

 

 

 

 

 

 

 

參考文獻

王碧朗(2001)。依附理論---探索人類感情的發展。教育研究資訊9(3), 68– 85。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 – 3256。

李昱德(2003)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傾向與人際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榮萍(2003)。運用依附概念於發展遲緩兒之親子互動。身心障礙研究1,12-21。吳紋如(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秀燕(2000)。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靜芬(1994)。國小兒童內外控信念與其相關因素暨團體輔導之效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淑玲(1992)。職業婦女親子分離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彥(2003)。照顧者的情緒智力、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及其人際關係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麗華(2002)。俱人際困擾護專學生依附內在運作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林美珍、邱文彬(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林雅惠(2006)。學齡前自閉兒童家長親子互動經驗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柳慶茂(2004)。分離焦慮兒童遊戲治療之歷程與效果分析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竹。

涂妙如(1998)。幼兒與母親及與教師間的依附關係對幼兒社會與學習行為之影響研究。弘光學報31,61-111。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春興(2003)。現代心理學-現在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黃淑玲(1994)。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雅惠(2003)。讀書會活動對國小二年級學童人際關係影響之行動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凱倫(1990)。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楊雅斐(2003)。幼兒出生序、母親教養行為與依附關係之研究。慈濟護理雜誌2,42-52。

楊惠卿(2005)。幼教教師處理幼兒分離焦慮的經驗初探。花蓮師院學報20,129-158。

陳孟吟(1999)。「分離焦慮」與客體關係。諮商與輔導157,9–13。

陳登義(譯)(2006)。Lavinia Gomze著。客體關係入門。台北:五南。

陸瓊容(2005)。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四年級人際關係困擾學生之輔導成效        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湯志安(1995)。母親以負向預言與分離焦慮為管教手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秀葉(1999)。兒童人際經驗意義化研究-以被拒絕情境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鄭居安(1994)。成人依附量表之編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藍逸梅(2001)。概念分析-親子依附。榮總護理18(2),125-131。

劉培鈴(2002)。母親的憂鬱症與焦慮症對其十四個月大幼兒依附型態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劉永元(1987)。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概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佳閔(2005)。幼兒的依附關係、語文智能及人際智能與心智理論能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龔如菲(2005)。「母親分離焦慮量表」之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經國學報22,92–115。

Barglow, P.,  Vaughn, B.E.,& Molitor, N. (1987). Effects of maternal absence due     to employment on the quality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in a low-risk sample. Child Development, 58, 945-954.

 Hock, E., Mcbride, S., & Gnezda, M. T. (1989). Maternal separation anxiety:Mother-infant separation from the maternal perspective. Child

     Development, v60, 793-802. 

 Stifter, C.A., Coulehan, C.M., & Fish, M. ( 1993). Linking employment to attachment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maternal separation anxiety and interactive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64, 1451-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