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與身高偏好門檻在擇偶上的意義

郭彭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壹、緒論:

   「擇偶」(mate-selection)簡單的說就是在婚姻市場的結構下,依其擇偶的「偏好(mating preference )」,選擇適當的結婚對象,配對成為夫妻。

    擇偶的偏好有很多因素,包括身材外貌、聰明才智、人格特質、教育程度、年齡…等很多因素多,故根據學者張榮富的研究(張榮富,2006)指出有關於擇偶偏好主要涉及於兩個理論,即演化心理學中的性擇理論(sexual selection)與社會人口學的婚姻擠壓理論(marriage squeeze theory)。本篇主要在探討男女年齡的變化與擇偶身高門檻變化的關連性、身高與身高偏好門檻在擇偶上的意義、擇偶的偏好當中的「身高」因素對於男女挑選未來的對象因素有多大?門檻有多嚴格?

*性擇理論:

「性擇」是達爾文用來解釋兩性差異的概念。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雄孔雀的尾巴。孔雀開屏固然令人賞心悅目,但是我們必須實際一點,追問那長而累贅的尾巴有什麼用。光說雄孔雀的行動因而大受限制罷;牠萬一遭遇敵手,飛不起又躲不了,有性命之憂。演化的適者生存原理,套得上麼?
   
「適者生存」換個字就套上了「適者生殖」。原來生物的生指的是生殖。雄孔雀的尾巴的確不利於生存,但是雌孔雀青睞亮麗的尾巴,由於尾巴亮麗的雄性才有機會下種,於是世上的雄孔雀都有累贅的長尾。
   
達爾文在《物種原始論》就提出了性擇理論,一八七一年再以專書討論。但是他沒有說服學界,因為大家難以接受女性的「美感」能決定男性演化的觀點。何況,女性的口味善變又多變,讓女性主宰男性的演化前途,豈不冒險?
演化生物學家到一九六○年代,才覺悟生殖是生物生存的終極目的,天擇的對象是基因或者個體。哺乳類的性比例是最好的例子。
   
哺乳類幼仔出生時,兩性比例是一比一。但是任何一個族群,只要一兩個健康雄性,就足以讓所有雌性受孕。因此,以族群的繁衍而言,新生幼仔中只要有少量雄性即可。事實不然,因為數量較少的性別生殖潛力高,數量不久就會上升,很快回復一比一水準。換言之,演化絕不會走入只對族群有利的途徑。
   
另一方面,性擇理論凸顯了兩性關係既合作又鬥爭的本質。雌性哺乳類的生殖潛力,受天年的限制,而雄性的生殖潛力則相反,沒有「天險」阻礙,只要吸引雌性下種就成了。於是在性事上,雄性採攻勢,反正精子惠而不費,雌性必須採守勢,珍惜每一粒卵子,犧牲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

*婚姻擠壓理論:

強調男女比例的不均和男女所得分配不均的婚姻市場結構,對婚姻配對有很大的影響。有些學者更進一步認為,婚姻市場結構會反過來影響擇偶的偏好。此論點與社會交換論中的the structure powerlessness hypothesis(無力結構說)頗有交集。

*社會交換論:

社會心理學家視婚姻是一種市場的交換行為。根據社會交換理論的詮釋:人們的選擇伴侶過程,就有如在市場中交易商品一般。此理論的觀點源於經濟學,其認為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在市場的交易中,個人會以最小的成本來換取最大的利益。其關係假定有三個重點:(1)社會交換的特質是互賴的,獲得利益者通常也是利益提供者(2)交換是互惠的(你能給的利益,交換對方能給的利益),如果變成單向的,模式將因此終止(3)交換是公平的,當有不公平的情形產生,交易將終止(周立端等,199946-48)。

貳、文獻探討

一、男女年齡的變化與擇偶身高門檻變化的關連性

    年齡的增加除可能導致年齡上下門檻本身的改變之外,身高、外貌、學歷、所得等其他社會性擇偶資源的門檻都有可能在婚姻市場的壓力下被放寬。現以身高門檻為一個驗証項目,其目的在於測試其他項目門檻是否有可能放寬,身高門檻只是指標性的驗証項目,但並非唯一可能放寬的項目。至於為何優先選擇身高門檻來驗証的原因有:(1)婚友網站上的資料中,年齡與身高門檻同為連續性變數,而學歷與所得只是間距性變數,外貌則不易有很具體可衡量的數據。(2)學歷與所得在網站上並未有上門檻。然而對男性而言,學歷與所得上門檻的限制有可能存在,當被放寬的可能是上門檻時,統計結將顯示不出來。 (3) 年齡與身高幾乎沒拒填的問題,而所得資料的拒填人數頗高。

    男女身高門檻都有可能在婚姻市場縮小的壓力下被放寬。雖然在婚友網站上的資料會有填寫身高的上門檻與下門檻,但事實上對擇偶機會而言,重要的是身高的下門檻,即異性至少要達多少公分才會被列入考慮的對象中。男女都較不願意放寬而實質上卻較有助於拓展擇偶機會的是身高下門檻而非上門檻。

 過去演化論相關的文獻顯示,女性衡量男性外貌吸引力的重要特徵在於身高、體壯(muscularity)、肩寬(e.g., Buss, 1994; Barber, 1995; Fanzio & Herzog, 1987)。女性喜歡高的男性,也一再的被各種不同實証方式的研究所証實(e.g., Murray, 2000; Pawlowski & Koziel, 2002; Shepperd & Strathman, 1989)。以台灣樣本的研究也發現,影響身高下門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為男女自己的身高,身高也會影響畢業後結婚速度的快慢並且存在著男女差異(張榮富,2005)。演化論雖有提出男女對異性身高偏好差異的解釋(e.g., Buss, 1994; Barber, 1995; Fanzio & Herzog, 1987),但並未對年齡的增加是否會影響身高門檻提出明確的理論與實証研究。如果我們在此先假定:演化力量並未促使個人的身高偏好隨著自己年齡增加而改變。則「調整論」所強調的婚姻市場的改變,可能是身高門檻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改變的重要原因。玆就「調整論」推論如下:

根據前述「調整論」中有關男女相配區的討論,女性「外貌相配區」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發生的比男性早而且下降的幅度比男性大;而女性「所得相配區」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的幅度比男性小,甚至可能縮小(為負相關)。加總後的女性「總合相配區」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發生的較男性早(尤其在三十歲以後)而且幅度較大。

故可推論:女性較有可能隨年齡的增加而放寬(調降)身高下門檻(尤其在三十歲以後)反之,男性「外貌相配區」雖然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但幅度較小且發生的較晚;而男性「所得相配區」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的幅度比女性大。男性「總合相配區」不一定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縱使有發生,也會來的較晚而且幅度較小。故可推論:男性較不可能隨年齡的增加而放寬(調降)身高下門檻。縱使有發生,也會來的比女性晚而且幅度較小。

據前述「先天論」、「論整論」與「結合先天論與論整論」的論述,本文推導出七項假設,將在實証研究中被檢驗,分列如下:

假設1: 根據演化論的推論,女性因可繁殖後代的生命時期明顯小於男性,而生育能力開始下滑的年齡也早於男性。故假設:男性對異性的年齡上門檻與下門檻都設定的比女性低。

假設2: 根據演化論的推論,因為女性生育能力隨年齡的增加而下滑的速度大於男性。故假設:男女年齡下門檻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移,但男性下移的幅度會大於女性。

假設3: 根據上述演化論的推論,因為女性生育能力隨年齡的增加而下滑的速度大於男性。故假設:男女擇偶年齡的上門檻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調降,但男性比女性調降的幅度會更大。

假設4: 根據婚姻市場理論推論,女性婚姻市場隨年齡而縮小的幅度大於男性,故假設:女性較可能因年齡增長(尤其過了三十歲以後),而調升年齡上門檻。男性則不一定會調升年齡上門檻,縱使發生也會晚於女性,而且幅度亦會小於女性。

假設5 : 根據由本文綜合演化論與婚姻市場理論的推論可得,男性較有可能出現演化的壓力大於婚姻市場縮小的壓力的情況,反之,女性較有可能出現婚姻市場縮小的壓力大於演化的壓力的情況,故假設:男性年齡上門檻有可能隨著年齡增加而調降,反之,女性年齡上門檻較有可能隨著年齡增加而調生升(尤其在三十歲以後)

假設6: 根據婚姻市場理論推論,女性婚姻市場隨年齡而縮小的幅度大於男性,故假設:女性較有可能因婚姻市場隨年齡增加而縮小的壓力而調降身高下門檻,(尤其在三十歲以後)

假設7: 根據婚姻市場理論推論,男性婚姻市場較晚才縮小。故假設:男性比較

      不可能隨年齡的增加而調降身高下門檻。縱使有發生,也會比女性晚而且

      調降的幅度較小

參、研究方法

    根據張榮富的研究報告「對擇偶年齡與身高偏好門檻的影響」(張榮富,2006)經自Love Match網站蒐集後,以Excell建立資料檔,依年齡分為男女各六組,並整理出年齡上門檻、年齡下門檻與身高下門檻等三變項之各組平均數,針對前述「先天論」、「論整論」與「綜合先天論與論整論」的七項假設的檢驗,整理台灣男女各年齡組的年齡上門檻、年齡下門檻與身高下門檻等三個變項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如表一與表二所示。

 表一與表二中的年齡上門檻與下門檻平均數,是由Love Match之「理想對象資料」中的年齡要求資料換算而得的。原始的年齡要求資料為一年齡區間,以最高值減本身的年齡即得年齡上門檻,以最低值減本身的年齡即得年齡下門檻。例如某女27歲所填之理想對象的年齡限制為26歲至35歲,其年齡上門檻為8(35-27=8),其年齡下門檻為 -1(26-27=-1)。加總該組每個人之年齡上門檻(或下門檻)並除以該組樣本數,即得該組之年齡上門檻(或下門檻)平均數。身高下門檻平均數亦以同樣的步驟由原始資料中求出。各組數據皆以四捨五入法求至小數點後兩位。

 

表一  控制身高與學歷下台灣女性擇偶之年齡與身高上下門檻平均數

女性組別

年齡上門檻

年齡下門檻

身高下門檻

代號

樣本數

年齡層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W1

185

20-24

+ 8.06

3.86

+ 0.18

2.09

+ 9.72

4.40

W2

187

25-29

+ 7.52

3.21

+ 0.42

2.07

+ 10.95

3.61

W3

198

30-34

+ 8.32

3.44

- 0.69

2.31

+ 10.00

2.81

W4

184

35-39

+ 8.17

4.62

- 1.64

2.19

+ 9.58

3.08

W5

189

40-44

+ 8.80

4.41

- 1.46

3.34

+ 8.86

3.86

W6

191

45-49

   + 8.96

3.89

- 2.02

2.30

+ 8.37

3.55

1: 年齡的單位為「歲」;身高的單位為「公分」。

2: 門檻為正值表示門檻高於自己的年齡或身高;負值表示門檻低於自己的年齡或身高。

 

表二  控制身高與學歷下台灣男性擇偶之年齡與身高上下門檻平均數

男性組別

年齡上門檻

年齡下門檻

身高下門檻

代號

樣本數

年齡層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M1

186

20-24

+2.0

2.54

-3.81

1.40

-20.16

7.13

M2

197

25-29

+0.71

2.86

-6.38

2.34

-17.20

4.67

M3

194

30-34

-0.48

3.44

-8.73

2.90

-16.20

4.73

M4

194

35-39

-2.06

3.01

-11.14

2.92

-15.95

4.28

M5

200

40-44

-2.68

3.97

-13.70

4.34

-15.44

5.60

M6

191

45-49

-4.94

4.50

-14.54

4.24

-14.59

4.83

1: 年齡的單位為「歲」;身高的單位為「公分」。

2: 門檻為正值表示門檻高於自己的年齡或身高;負值表示門檻低於自己的年齡或身高。

 

在此僅討論身高數據部份:

年齡與身高門檻的關連

如前文所述,當處於擇偶劣勢時,通常男女都比較不願意放寬但又對擴展結婚機會有幫助的是身高下門檻。值得在此先作一澄清以避免混淆的是,表一表二中,男性身高下門檻數字(負數)的縮小代表調升身高下門檻(趨於嚴苛),而女性身高下門檻數字(正數)的縮小是代表調降身高下門檻(趨於放寬)

由表二中可看出,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 W1W6的身高下門檻平均數依序為9.7210.9510.09.588.898.37。其身高下門檻呈現先上升(變嚴苛)再於W2組開始一路下降的趨勢,這大致上符合假設6的其預測。即根據婚姻市場理論的推論,女性較有可能因婚姻市場隨年齡增加而縮小的壓力而調降身高下門檻,尤其在三十歲以後。

由前述結果中也發現,在樣本身高已限定於170172公分 (各組身高平均數差距小於0.5公分) 的情況之下,男性身高下門檻隨著年齡的增加不降反升,不只比女性早調升而且幅度也較大。簡而言之,年齡愈長而未婚的男性對女性的身高要求也愈嚴苛。這個結果有點出乎意料之外。男性「所得相配區」雖然會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但是「外貌相配區」會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一般醫學資料多顯示,男性生育力約在四十歲以後有較大幅度的下滑,雖然下滑的幅度與速度皆比女性慢。由此可推估,男性較有可能於四十歲後,因「外貌相配區」的大幅下降而導致婚姻市場縮小。因此縱使四十歲以前身高下門檻能維持上升或不墜的走勢,四十歲以後也很難不下降。原因有三: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年長男性並不認為(或沒有體會到)自己的擇偶資源因年齡增長而下降。相對於男性注重女性的年輕與美貌,女性較注重異性的收入與地位。由於男性收入與年齡有較強的正相關,年長男性可能並不自認為自己的擇偶資源或婚姻市場縮小了,因此也沒有必要調降身高門檻。有可能因為自己的所得比年輕的時候高(所得與年齡為正相關),而導致身高門檻變的更嚴苛。

第二個可能的原因是,對身高門檻的調整意願男女有明顯差異。根據張榮富(2003)的一份有關男女擇偶門檻調整意願的問卷研究顯示,在有成婚時間壓力下,收入、學歷、身高與年齡四項門檻中,男性最可能調整的門檻順位依次是收入、學歷、身高與年齡門檻;而女性最可能調整的門檻順位依次是身高、年齡、學歷與收入門檻。由此洐生出的解釋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雖然男性身高門檻變得更嚴苛,但是年長男性可能已經有調降收入門檻,只是在婚友網站的資料中,男性多未填收入門檻資料,因此也未能顯示其收入門檻已有調降。

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年長而未婚的男性」中有較多的「挑剔者」存在。在愈「年長而未婚的男性」人口中,有三類人愈可能增加。第一類為對異性的吸引力較差的人,他們應如「調整論」所預測的會放寬擇偶門檻才對。第二類為較挑剔的人,他們的擇偶門檻本來就比常人嚴苛,因此較難找到成婚的對象。而第三類為吸引力較差而且較挑剔的人。因為這三類人結婚較不易,隨著年齡的增加,愈高年齡的組別中這三類人愈多。有可能「挑剔者」所推升身高下門檻的力量大過於「吸引力較差者」所被迫調降門檻的力量,即第二與第三類人多於第一類人,故統計上呈現出未婚男性身高下門檻隨年齡的增高而上升的現象。

值得順便一提的是,挑剔者在年長的未婚人口中增加的現象,不只會發生在男性中,也應該會發生在女性人口中。但是為什麼女性的身高下門檻仍然隨年齡增長而放寬(調降)呢?一個類似前述「兩種相反調整壓力」的解釋是:年長而未婚的女性的吸引力下滑速度遠大於男性,女性因「相配區」縮小而放寬門檻的壓力還是超過因挑剔者增加而緊縮門檻的壓力。此時縱使是挑剔的女性,很多(非全部)亦不得不開始放寬其年齡上門檻與身高下門檻,以挽救其明顯而快速流失的擇偶機會,而如前所述,此兩項門檻剛好也是女性在有結婚時間壓力下,最願意放寬的兩類門檻。

最後一個研究者猜測的原因是,男性身高下門檻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調升,可能與「女性的生育成功率(reproductive success)與身高的正相關」有關係。近期演化論有關男性是否偏好身高高的女性的研究(Nettle, 2002; Sear, Allan & Mace, 2004)顯示,身高高的女性雖然比矮的女性較晚有第一胎,但是每一胎嬰兒的死亡率卻較低。如果男性與女性的生育力皆隨年齡而下滑,年長男性在不易娶到高生育力的年輕女性時(年輕女性有其年齡上門檻),只好接受年齡略高但生育力下降的女性。在子嗣傳佈極大化原則之下,男性可能發展出隨自己年齡增加而偏好身高較高的女性的擇偶偏好,以高眺女性的低子嗣死亡率來抵消年長女性的低生育力。這個情況很類似「親職貢獻理論」的推論方式,女性因不能有很多子嗣,而採「重質」的性行為策略,有較為嚴苛的擇偶偏好。同理,當年長男性因自己與可能配偶的生育力隨年齡而下降時,性行為策略中「重質」的成份可能漸漸增加,身高偏好也因此有可能漸趨嚴苛,比自己年輕時更偏好身高較高的女性。上述猜測再配合上前述「相配區」的推論(男性四十歲前婚姻市場並未縮小),或許提供了「先天論」與「調整論」配合解釋擇偶偏好的另一個例子。

較令人意外的是,在控制樣本身高之下,男性身高下門檻竟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趨於嚴苛(不降反升)。 在過去的演化論相關文獻中並沒有提及年齡對男性身高下門檻會產生影響,而由「調整論」衍生的推論,只能勉強解釋男性四十歲以前身高下門檻可能上升或維持不墜的走勢。男性身高下門檻在四十歲以後還持續調高的現象,實在令人費解。上述提到的研究資料提供了四個可能的解釋,第一,男性認知上的誤判。 第二,男性可能已有放寬其他(例如所得)門檻,但本文網站資料並無法統計所得門檻。 第三,「年長而未婚的男性」中有較多的「挑剔者」存在。第四,年長男性因自己與可能配偶的生育力隨年齡而下降,因此可能比自己年輕時更偏好身高較高的女性,因女性的生育成功率與身高有正相關。

而有關女性身高門檻的部份,女性三十歲以後隨年齡的增加而放寬身高下門檻,亦驗証婚姻市場理論有關調整擇偶偏好的解釋。

 

 

二、西方與非西方社會在身高與生育成效的比較

    在〈Height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how a Gambian  population compares to the West〉( Rebecca Sear2001)中我們可以得知以下論點:

在西方現代社會中,對於男性而言身高與生育成效有正面的關聯,但對於女性來說則沒有正向的關聯。「女性喜歡身高高的男性」這個觀點我們早已從西方的各種研究以及實驗中可以得知,也因為種種的報導研究,這導致在婚姻市場上身高較高的男性擁有較高的生育成效,他們(身高較高的人)比身高較矮的人比較早擁有婚姻且擁有更多的孩子,這種對於身高較高男性的偏好大家都已經適應不以為長了。另外,身高與健康、財富和社會經濟地位有正面的關係,高個子的男性在職場也比較吃香或著有更高的薪水及地位,往往女性選擇身高高的男性來當未來的對象,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她的孩子選擇身體健康和事業成功的父親。

在另一方面,西方社會的男性也顯現出比較喜歡身高矮的女性。這種喜好或許不如女性喜歡身高高的男性那樣強烈。即使如此,對於伴侶喜好的研究中,男性喜歡將來成為自己可能的伴侶的女性:身高矮的女性比身高高的女性還要比率還要高,換句話說就是男性比較喜歡個子較矮的女性來當自己將來的伴侶,探究其原因,研究中發現男性可能認為身高矮的女性比身高高的女性更好「養育」,認為她們比高的女性擁有較佳的生育能力賭注,這使得女性身高與生育成效之間有著負向的關係。

但是身高並不能作為女性生育潛力的指標,因此沒有理由可以說明為何男性應該喜歡身高高的女性。或許在潛意識中男性選擇矮的女性是因為他們可以在這個關係中顯現出支配的地位。

而在非西方社會,關於身高、婚姻成功與生育成效之間的關係較少被知道。西方社會有獨特的人口統計的樣式,與非西方人口比較,婚姻傾向於晚婚,且不結婚的比率高,生育力和死亡率也低。由於人口統計的樣式不同,使得西方與非西方社會女性的生育成效的決定因素不同。

在生態學上,人類能夠成功的覓得伴侶的能力就是人類生育成效的決定因素,在傳統社會(非西方社會)中,女性通常傾向於早婚,且認為是早結婚是普遍的。我們先前提出了證據,在非西方社會,女性身高和生育成效之間的關係,的確與我們在西方社會所見的不同。在以農業維生的甘比亞,身高高的女性比矮的女性擁有更高的生育成效。身高高的女性比矮的女性較晚擁有第一個小孩出生,在這個社會成長與生育之間,展現出一種trade-off。而且身高高的女性的生產間隔較為短暫,更重要的是她們的孩子擁有較高的存活率,因此身高高的女性比矮的女性有更多的孩子存活到成年。那男性是否也有同樣關係呢?在相同的社區,男性身高與生育成效的關係也被加以分析。這些甘比亞男性,身高的高度與他們生產孩子的數量並無明顯的關係,雖然身高高的男性比更身高矮的的男性更容易擁有婚姻。所以我們認為當分析人的生殖行為時,環境的背景也需要被列入考慮。

 

三、高個子的好處?

    高個子到底有什麼好處呢?根據〈Evolutionary Psychology Female Mate Preference〉一文當中,「高」常被權力、地位和學識產生若干的關連,所以高個子的人常常很有可能比較矮的人,更容易被僱用或較得到高的薪水。正因為如此,所以社會上大部分的基於這部份的理由,個子高的人因為有這些的優勢,所以女性都會選擇高個子的人來當伴侶。

    甚至波蘭這個國家的人們做的研究報告指出,個子高的成就似乎都比個子矮的成就高的很多。

    在 〈Small differences in height seem to be related to large differences in life outcomes(Wayne E. Hensley1998)文章當中身高的好處再次被提到。身高是一個很好的生理特徵,在社會領域方面,個子高的人可以做為女生一輩子的依靠(Beigel, 1954; Cameron, Oskamp, & Sparks, 1977; Gillis & Avis, 1980; Wilson, 1989)。所以這個問題在短期之內是約會能不能順利不小的一個障礙(Hensley, 1994)

    在工作機會方面,根據研究指出身高高的人比較有好的工作機會(Hensley & Cooper, 1987),甚至薪水比較高(每高一吋薪水多600元),甚至有高達4-6%的起薪機會(Frieze, Olson, & Good, 1990).。早在1968年,荷蘭學者報告指出個子高的人有高達6-8%的額外獎金(Loh, 1993)Steckel (1983)發現個子高就薪水高這種現象不限定於美國才有,有高達30多個國家都有這種現象。身高高從小就有好處了,小學生成績比較高也跟身高高有關係(Holmes, Hayford, & Thompson, 1982; Holmes, Thompson, & Hayford, 1984)。這些種種的好處是不是造成擇偶對象要求身高高的原因之一呢?

 

四、兩性交往之前大多都是用「以貌取人」?而男性又高於女性?

    擇偶的偏好有很多項目,身高又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所以男女在交往的時候,此種以貌取人的情形,發生在男性的情形又高於女性(彭懷真,1988)。李美枝(1983)對政大學生施測「吸引異性特質評定量表」,發現男性比女性更重視感官的外在美。余振民(1999)對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研究也發現外表是大多數男性擇偶的第一條件。陳雅麗(2001)的研究結果亦指出男性在外貌吸引的偏好重視程度上高於女性。卓紋君(2000)對大專學生的調查發現,男性多半提及女性的容貌,而女性比較在乎的是男性的身高及體格。國外學者Hensley1994)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在設定理想伴侶時,女性希望對方比她高,而男性卻希望對方比他矮,因為女性喜歡用身高當作門檻,所以身高較高的男性,在婚姻市場可以有比較多的選擇。

 

五、從擇偶量表中看出男女擇偶的身高關注焦點

     從台北縣市大學生的擇偶條件(徐新娣,2004)中,我們知道擇偶量表分為「生理性條件」、「社會性條件」、及「心理性條件」三個部份,共有5 題題目,計分方式依「極重要」、「重要」、「不重要」「極不重要」分別計為4 分、3 分、2 分、1 分。擇偶量表,我們在此只針對和身高有高度相關的「生理性條件」部分來作探討,其條件有「年齡、身高、身材、外貌、健康」等表圖如下:

 

    從表格中我們知道大部分受試者認為生理性條件(年齡、身高、身材、外貌、健康)是重要的。年齡、身高、身材、外貌、健康的平均分數都高於理論中點分數,顯示大學生認為擇偶時生理性條件是重要的。在身高方面多數學者的研究指出女性希望婚配對象的身高比自己高一些,而男性則希望婚配對象的身高比自己矮一些(彭懷真,1988;楊國樞,1984Hensley,1994South,1991),儘管在身高上男女看法有些不同,但共同都認為身高在擇偶時是重要的。

 

 

六、從卡方摘要表中看出男女婚姻斜坡(身高)的現象:

    在擇偶的過程中,因為男生和女生在擇偶門檻上會有差異,所以會導致所謂的婚姻斜坡(marriage gradient),根據李紹榮、蔡文輝合譯(民73)報告提到,婚姻斜坡乃是指男性在尋找擇偶對象時,通常會找年齡、身高、學歷、職業等條件較不如自己的對象,通常男性傾向於向下尋找,而女性傾向於向上尋找。

 

 

 

    由表4.5-1 可知不同性別的受試者,其在選擇對象時所考慮對方的身高有顯著差異,即男女大學生對於將來擇偶對象的身高是有差異的。由本研究發現女大學生認為未來婚配對象的身高最好比自己高的有93.07%(表4.5-1),平均為19.12 公分(表4.5-2),其中以比自己高1620 公分最多,佔35.53﹪,其次1115 公分佔19.60﹪,610 公分亦佔18.05﹪。而男大學生認為未來擇偶對象的身高要比自己矮有50.00%(表4.5-1),平均矮13.31 公分(表4.5-2),其中以比自己矮610 公分比例最多,佔44.45﹪,其次1115 公分佔28.29﹪。

    本研究也顯示大多數男女大學生對於婚配對象的身高仍有婚姻斜坡情形,換言之,大多數人認為先生比妻子的身高最好高一些。

七、林志玲風興起 影響竹科新貴擇偶條件:

    台灣名模林志玲以高挑身材與氣質獲竹科新貴票選為夢中情人第一名」後,間接影響科技男擇偶喜好,一家在竹科從事兩係關係促進的業者發現,「林志玲風」興起後,具身高優勢的女性日獲青睞,理財專員也因外型及視野水準高,取代教師成為竹科男性擇偶對像最佳職業。

    在竹科地區從事兩性關係促進的「SIP科學園區單身俱樂部」總監盧瑞琪表示,過去竹科單身男性擇偶對象,以160公分左右最受歡迎,身材高挑的女性並不佔上風,不過,林志玲去年開始迅速崛起,以高挑身材與氣質獲竹科新貴票選為「夢中情人第一名」後,所造成的「林志玲現象」,使得這樣的情況有所改
變。

    盧瑞琪指出,依她的經驗,過去身高超過165公分的女性,往往因為竹科新貴偏好身材「小鳥依人」的女性,在安排兩性互動時成功機率大為降低,不過林志玲風席捲全台後,高人一等女性更加引人矚目,竹科未婚男性也開始主動要求找像名模身高的女性配對。

    盧瑞琪表示,目前竹科新貴心目中另一半的理想身高,以163170公分最受歡迎,且多半不排斥「男矮女高」的情況;據SIP最近一次調查發現,旗下未婚男性會員能接受身高超過170公分的女性比例已由過去的3成爆增至9成。盧瑞琪說,不僅男性受訪者透露出這樣的訊息,在SIP實際男女配對時,過去身高逾165175公分的女生不易成功的狀況也大為改善。近期SIP就撮合約65位身高165175的女性速配成功,這樣的數字在過去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除了對異性身高標準大幅改變外,竹科新貴心目中另一半理想職業也從過去的教師轉變成為金融業理財專員。盧瑞琪分析,隨名模風興起,男性對另一半身材體型及談吐喜好也開始改變,理財專員由於職業上多半必須符合某種身材要求,加上每天與客戶接觸,個人視野寬廣,逐漸取代教師成為竹科新貴的理想對象。

    相較於竹科男性擇偶條件的變化,盧瑞琪指出,67年級未婚女性對擇偶條件並無多大改變,主要的考量仍以學經歷優先;身材方面,高大壯碩的男性依然吃香。

肆、結論

    不管是根據即演化心理學中的性擇理論(sexual selection)與社會人口學的婚姻擠壓理論(marriage squeeze theory),身高在男女的擇偶的門檻上都扮演著重要的擇偶偏好,女性希望婚配對象的身高比自己高一些,而男性則希望婚配對象的身高比自己矮一些。所以身高佔擇偶門檻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伍、參考文獻

1.      張榮富(2006),<年齡對擇偶與身高偏好門檻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

2.      徐新娣(2004),<台北縣市大學生擇偶之條件>,碩士論文。

3.      Rebecca Sear2001),<Height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how a Gambian  population compares to the West >

4.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Female Mate Preference

5.      A DECADE OF MATE SELECTION THROUGH PERSONAL ADVERTISEMENTS: NEW BOTTLE, OLD WINE

6.        Wayne E. Hensley 1998),Small differences in height seem to be related to large differences in life outcomes, TILE MEASUREMENT OF HEIGHT.

7.        大紀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