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運動、四一○民間教改運動心得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黃靖惠

    四一0教改遊行訴求四大主題:落實小班小校、普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獲得了政府的重視與回應,然而十年教改的經驗,推動小班小校,少子化問題已使小校面臨裁撤,減班導致超額教師使教師們人心惶惶,這應是教育當局首先應解決的問題;普設高中大學使高中職、大學面臨招生不足,考不上大學比考上難,大學畢業滿街是,學生素質招受質疑;升學競爭與制度問題仍存在,學生並沒有較為輕鬆。

    教改功與過深受各界的質疑與批評,它是一種持續性永不停歇的重要工作,凡是欲圖提升競爭力的國家,莫不極力的投入教育改革工作,但在理論與社會現實面上應作縝密的考量與規劃,期與各位共同勉勵。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陳采晴

本週所討論的主題是教育改革,而十年教育改革的內容所影響的層面非常深遠,含蓋的範圍非常廣大,所以我僅就教改內容提出兩點來討論:

(一)多元入學方案:

          多元入學方案為教育改革內容非常重要一環,從前的教育最為人所詬病的是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讓學生喘不過氣,學生無法快樂學習,因此才有給學生『帶的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動的書包』的口號,而被認為造成學生壓力的罪魁禍首,就是聯考制度,因此才有多元入學方案的產生。多元入學方案分成『甄選入學』、『申請入學』、『登記分發入學』三大類,但事實上大部分的學校在訂定入學標準時,仍是以『基本學力測驗』為主,基本學力測驗就是傳統的紙筆測驗,根本無異於聯考,因此常常讓人有『換湯不換藥』的感覺,對於降低學生的升學壓力,根本無助益。而另外少數以參加甄試,經由口試、資料審查等等管道入學的學生,卻又是以社會高階層家庭的孩子占優勢地位,造成社會不公,反而減少社會流動,因此新的多元入學方案,不但沒有達成原定目標『減輕學生課業壓力』,反成造成一個新的『不公平』的問題

(二)一綱多本:

          在十年教改裡頭,我認為最有效成功提升教學品質的是教科書選用制度,從前的中央統一版本教科書,往往是一版多年用,不但課文內容無法跟著時代更新,而內容有錯誤時,要『上達天聽』改正錯誤,往往曠日廢時,而新的教科書選用制度,採多家出版社競爭,由第一線教師選用的制度,我認為在以下各方面都優於傳統教編本:(A)內容:各家出版社每年為了能夠得到教師的青睞,常常都會將教科書的內容,稍做修改,去蕪存菁,不但內容越改越好,越完備,而教科書內容也不斷再更新,去年發生的事情,今年就出現在教科書內容當中(B)服務:新的教科書選用制度,在各家出版社競爭的環境下,書商的業務員,更積極主動配合教師需求,例如:錯誤的堪正,及各種輔材、教具的準備,都讓教師的教學更為有效率,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公營事業必須要民營化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一樣。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簡宇瑄

教育本來應該是一個屬於獨立的體制下的機構,但我們的教育總是隨著教育部長的換人,教育政策也跟著急轉彎,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小孩如何統一學習,父母如何訂下一套標準,確定孩子的學習方式,然到這就是教育改革的目的?

在摸索之中尋找做好的教育這是沒有錯的,但是誰要對這些在摸索中犧牲的白老鼠負責呢?一昧模仿外國看似會令人快樂的教育模式,但十年後的小孩快樂了嗎?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之中模仿只會讓孩子加倍的痛苦,難道沒有折衷的方式可以處理這樣的窘境嗎?

多元入學的教育改革,有人提出質疑會有欠公平,聯考的考試制度又造成學生莫大的壓力,要公平又不要壓力,我想這是一個不管如何改革都永遠不可能達到理想境界吧!

學習就要有考試,考試就像是一個比賽,比賽永遠不會為了誰而貼身設計,但為了贏得名次大家就得努力準備,有贏有輸,但總是經驗;我總覺得一個比賽要公平不是為了誰貼身設計,而是把遊戲的規則訂的清楚,不因任何情況、任何人而改變,這就是最起碼的公平吧!

教育的失敗誰要負責已經不是現在應該被探討的問題,如何營造新的教育環境更值得大家的重視,教育改革改的是制度,改的是老師的教導方式,改的是學生的學習模式,我想也應該改改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教育制度的改變其實很快,教育部的一個政策從發布到執行不過短短的時間,但要讓社會所接受,讓父母接受才是難上加難的事情,要怎麼讓學歷才代表能力的觀念改變?要怎麼讓大眾接受學歷不代表你將來生存的能力?我想唯有改掉這些舊制的傳統觀念,教育改革制度才能被家長和大眾所接受吧!

教育改革運動、四一O民間教改運動心得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戴毓玲

現年三十歲以上的人都能理解,傳統的教育方式--填鴨式教學,讓許多人覺得非常不愉快。除了教學方式單調之外,課程內容、課外活動等,亦乏善可陳。加以「文憑至上」觀念的牽引,考試引導教學、升學率掛帥,讓教育變得極為奇怪。

課堂上充滿肅殺之氣,可能只因某個科目考試平均分數不理想;教師只讚賞學科成績好的學生,音樂、美術、體育,甚至品德,都不是「好」學生的參考標準;學生似乎是考試機器,書本裡第幾行第幾個字是什麼,可能記得比自己父母的姓名還熟,試題練習千萬遍,只求能在升學關卡上—聯考—獲得理想成績。

這種怪現象,讓許多人逐漸發現:孩子並不快樂。隨著年齡的增加,書包也越來越沈重;上學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過著早出晚歸的生活。逐漸地,他們沒有放學或假日的喜悅,因為時間幾乎被考試卷、補習、課業輔導給佔據。這種令人窒息的教育型態,終於讓許多人走上街頭、發出抗議,要求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的大旗終於開展,全國教育系統猶如面對一場徹頭徹尾的大翻修。在這面教改紅旗的領軍之下,教育改革如「真理政權」般,只要與之抵觸就是「反革命」;只要不肯配合就是「黑五類」,所有教育資源投注在這上面,因為這儼然是一場神聖的存亡之戰!全國教育工作者紛紛動了起來,研習活動一場接一場、專家演講一個接一個,觀摩教學讓人目不暇給,種子教師開始遍地開花…,失眠、神經衰弱的老師增加,申請退休的老師也變多了。這場教育大翻修,有人很忙,有人很悶,有人很累,也有人很賺。

突然,人們又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怎麼考試變成了「過關遊戲」?怎麼國語課開始唱起歌來?更可惡的是,為什麼升上好高中的人,幾乎都有個有錢的老爸?人人開始送孩子補音樂、美術,甚至補朗讀、演講,不僅孩子變得更不快樂,連家長也開始不快樂了。於是,教改紅旗被摘下,領軍元帥黯然下台,「教育改革失敗」又成為檢討的話題…。可是,奇怪的是,演出發動改革與討伐改革的這兩場戲,重複的演員還蠻多的….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徐忠詣

近幾十年來,「變」似乎是不變的原則,不管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各層面都面對了快速的變遷,尤其是教育,它不是獨立自存的系統,隨著社會變遷,受到諸多層面的影響,許多教育措施必須隨之改變,才能配合時勢所需。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新住民與弱勢族群的照護、少子化的影響、終身學習概念、學校組織的策略管理及評鑑等都是重大的議題。

行政院於民國83年邀請李遠哲院長召集,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於民國85年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提出了五項綜合建議:(1)教育鬆綁--解除對教育的不當管制;(2)發展適性適才的教育--帶好每位學生;(3)打開新的「試」窗--暢通升學管道;(4)好還要更好--提昇教育品質;(5)活到老學到老--建立終生學習社會。民國87年民間發起『四一O教改運動』,主要訴求有: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及制定教育基本法。

教改推動十多年來,社會大眾對教改的結果是貶多於褒,批評多於讚美,懷疑多於肯定。由於過多的教改政策密集的推動,主事者更替頻繁,政策缺乏連貫,人去政息,缺乏配套措施(包括經費、人員、制度)及長遠的精算和計畫,加上社會大眾的價值觀(文憑主義、明星學校)並未改變,因此注定這一波的教育改革之路要走得很艱辛。雖然如此,但我認為這一波的教育改革仍有許多正面的影響,例如:師資多元化政策雖因政策失當,造成教師供需失調,但也為學校注入新的活水,學校所得到的知識及價值觀也更豐富。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加重學校自主權及教師的工作,但也促進了教師進修風潮,提升專業能力,加速改革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使教師年輕化。教科書開放民編版,使教材多元化,也可以因自由競爭而提升教科書品質。

教育改革的推動能否順利前進,我覺得老師的因素佔最大,因為教師是第一線的政策執行者,如果能獲得老師的支持,教育改革的推動應該可以更順利。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陳慶裕

    對升學主義和威權式集中管理的批判反省是促成八0年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歷經且持續進行的教育改革工程,其訴求和實踐之間有諸多的爭議和矛盾。其中我認為升學觀念深固人心、政策概念不明以及基層教師未積極發聲是重要的因素。

    升學主義代表的是一種文憑主義的想法。透過具體的證明文件—學歷證書,取得較佳的社會地位和職業。儘管這些學歷資格不一定符合職業上的需求或導致工作上的好表現,但在求職者眾的現代社會,學歷等於是一張入場券。但這也造成只追求學歷本身的困境。文憑成了目的而不是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為了有好的文憑,補習和競爭就不斷循環。教育多元適性的特質就隱諱不見,學生的苦難和政策就開始打結。

    教改的論述也常常互相競爭而矛盾。例如要學生快樂學習,可是教育制度的設計卻是處處強調競爭;學測基測成績理想上應該是一個門檻,現在卻成了篩選學生入學的唯一依據;一方面強調學習歷程的重要性,可是在升學的成績計算卻又不能採計在校成績。諸如種種,都是和現實不斷妥協的結果,教育改革的理想性和當初的訴求在時間洪流中不斷侵蝕。

    更有甚者,基層教師長期去技能化,只能執行他人的計畫和目標,無法對教育形成願景和思考。因此教師對教育改革較易產生拒斥的心理。這可以說是老師長期在威權管理主義下的反應方式。教師如果不能增能,教育改革很難在教育的現場獲得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