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之現況探討

The present research of Mobile learning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高心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摘要

網際網路技術和應用發展迅速,21世紀的科技更順應了人類的需求,以無線通訊擴大溝通範圍,提高了自由性與便利性,而行動科技提供了更多機會將學習融入生活環境。本研究針對「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Mobile learning and Ubiquitous learning)為主題,以國外學者之近期研究文獻作分析與探討。

  在新科技和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知識應該是可以隨時隨地取得的。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以無線通訊擴大學習範圍,讓學習不僅止於學校環境,無所不在的學習機會,提高了自由性與便利性,而行動科技也提供了更多機會將學習融入生活環境。在面臨終身學習的浪潮下,以不增加太多額外負擔或費用為前提,如何運用網際網路資源與工具,克服現有的技術,將學習素材內容設計改良,整合建構一套教與學雙方均可獲益的流程與方法,吸引並傳達至新世代的學習者,是未來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研發的重點項目之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bile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a lot.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fers the opportunity for us to conduct learning into our daily life. Benefit from the mobile technologies, people are able to acquire the learning materials anytime and anywhere. However, in the mobile environment, the design of learning materials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will not still be the same as the traditional e-learning environment. Mobile contents need to be developed specifically for mobile learning, so that the mobile users can have an efficient learning. This study examines several present researches of Mobile learning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We conclude that, the future focus of mobile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system development is to construct the proper learning materials for teachers and define the efficient learning process for learners.

一、前言

近年來各國積極規劃具前瞻性的資訊通信政策,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於2006年提出新十大建設中的M台灣計畫(Mobile Taiwan,行動台灣計畫),就以「行動台灣、應用無限、商機無限」為發展願景,規劃建設台灣全島寬頻管道,以加速固網業者投入光纖到府建設。整合行動上網與無線上網,並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共同推動行動生活、行動服務與行動學習。行動台灣計畫的推動,結合手機的功能,以行動服務、生活與學習應用,進而塑造行動城市,建立行動台灣。

M台灣計畫成功發展之後,U台灣(Ubiquitous Taiwan)的目標為現今推廣的重點,以營造科技無所不在的台灣。其中最主要的科技是RFID技術(Radio Frequency 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可進行遠距離偵測跟傳輸的辯識晶片,是影響未來人類生活的重要科技。行動與無所不在的科技能與生活需求有所對應,所有資訊都有可能成為模組,經由搜尋、混合、重製後再現,成為個人化的資訊,將科技來自人性的概念完全發揮。

目前的趨勢與政策已由網路學習進而發展「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與「無所不在學習」(Ubiquitous learning)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的定義為透過手機、PDA等行動科技來學習(Doolittle &Mariano, 2008)被通稱為一種新的教學工具為一種訊息資訊科技(ICT)教育的延伸,伴隨著行動力,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人都可使用。利用個人數位產品裝置結合無線網路,建構無所不在的行動學習資訊系統與移動式學習環境,達到「無所不在的行動學習」目標。

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的議題是及時的,因為在社會及全球化不斷擴增的行動科技之下,需要隨時重新再檢測(Ally, 2007)。如何克服現有的技術,將學習素材內容設計改良,吸引並傳達至新世代的學習者,是未來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所要研發的重點項目之

 

二、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之意義

   網際網路技術和應用發展迅速,21世紀的科技更順應了人類的需求,以無線通訊擴大溝通範圍,提高了自由性與便利性,而行動科技提供了更多機會將學習融入生活環境(Suki & Suki, 2007)。目前的趨勢與政策也已由「網路學習」進而發展「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Mobile learning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一)    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之定義

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的典型定義為透過手機、PDA等行動科技來學習(Doolittle &Mariano, 2008)被通稱為一種新的教學工具,以協助學生老師於遠距教學中有效利用(Mc Conatha et al., 2008)

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為一種訊息資訊科技(ICT)教育的延伸,伴隨著行動力,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人都可使用;因為是以使用者便利性為中心導向,可針對自己需求自我學習(Kwon et al., 2007)

  行動學習以知識與科技為媒介,透過行動裝置的存取與使用,彼此之間相輔相成;這種教育的概念背後意義顯著,以描述一種神經機械學的方法,經由連續的探索,以技術為中介的協調來達成(Sharples et al., 2007)

綜觀學者之相關論點,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的普遍定義為:利用個人數位產品裝置結合無線網路,建構無所不在的行動學習資訊系統與移動式學習環境。學習者可隨時隨地藉由不同的行動裝置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達到「無所不在的行動學習」目標。

(二)    行動與無所不在電腦運算之概念

行動電腦運算(Mobile computing)定義為,一台電腦可以跟隨你到任何地方,然而電腦的行動性必須要有使用簡單及透明化的特點無所不在的電腦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是將小型電腦融入日常生活不需人類主動操控即可感知其行為與可能的需求並做出反應(Mc Conatha et al., 2008)行動與無所不在的電腦運算概念,經由無線網路、無所不在的空間,讓每個人成為巨大電腦運算網絡中的小節點,以無線行動裝置進行科技系統與人的互動(Ally, 2007)

因此,行動與無所不在的電腦運算所關注的不只是個人或物件,而是我們與行動裝置的互動;行動與無所不在的科技能與生活需求有所對應,所有資訊都有可能成為模組,經由搜尋、混合、重製後再現,成為個人化的資訊,將科技來自人性的概念完全發揮,實現U化的社會。

(三)    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之特性

1.     自由與便利性

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以無線通訊擴大學習範圍,讓學習不僅止於學校環境,無所不在的學習機會,提高了自由性與便利性,而行動科技也提供了更多機會將學習融入生活環境(Suki & Suki, 2007)。使用無所不在學習的優點在於,科技自然存在於生活周圍,甚至遠超過學習者的注意範圍,不會造成認知障礙。

2.     無時無刻的個人化學習

現在由於行動科技的適當宣傳,可用來作為公司的設計與銷售的行動電腦傳輸者整合電話、相機與多媒體無線電腦的功能。而整合個人化的行動科技與終身學習的新概念也是其重要特性(Sharples et al., 2007)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提供了完整的數位學習環境,以行動科技裝置的學習載具也可以呈現出更個人化、情境化的學習內容,以便將識別定位後的學習內容傳送給學習者進行學習,讓學習者可隨時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

3.     自發性學習

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最重要的特色是其適應能力,學生們可以在正確的地方,使用正確的方法,得到正確的資訊(Nakamura et al., 2008)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情境中,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是自發性的,且焦點在於達成學習任務,行動科技幫助學習者提升自我學習能力(Fernandes &Rocha, 2009)

4.     分享資源與互動

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之環境,試圖使其方便呈現並能與對方分享學習資源,改善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關係,使學習者在家與學校皆能簡單接收學習資源,也能讓教師與家長能更易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Mc Conatha et al., 2008)。除了大學、高中、國中與小學皆有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的課程,目前台灣也有許多幼稚園已實行網路資源分享,家長不但能透過網路即時看到幼童在學校的學習狀況,於線上同步播出,也可以在網路上點選各項目的學習成果,並與老師聯繫與互動。

三、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之現況與發展

(一)       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之現況

不同的社群,如企業、政府、娛樂,都使用行動科技來提供服務並與顧客互動;教育也使用行動科技來傳達學習素材並與學生互動(Ally, 2007)

電腦和網際網路成為必要的教育工具,技術研發變得更便於攜帶且容易使用;以行動學習和無線電話學習朝向新世代邁進,而新科技也挑戰一切新的世界觀(Mahmoud, 2008)人們很快的將會生活在充滿電腦網路和行動裝置的環境中,這個趨勢促進實踐行動與無所不在的學習,幫助學生們在何時何地都能獲得學習資料(Nakamura et al., 2008)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提供並建構各種有效的數位學習平台也更變的容易(Chen et al., 2008)。在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早期,CD-ROM引起一波學習科技;而90年代後期與近十年間,利用許多工具作網路虛擬學校和教室,數位學習的水準已顯而易見(Mahmoud, 2008)根據美國教育統計中心發現99%的公立學校教室,學生在學校電腦教學已使用上網比率高。然而,大多數的系統是在電腦實驗室或是其他環境下,而學生每週使用時間受限制,使教師難以運用科技創造積極性、參與性的學習環境(Mahmoud, 2008)如果技術不能達到無所不在,那應該普及化。學生將會有充分的個人時間使用電腦。學者建議使用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裝置,將可解決成本與學校電腦普及化的問題(Mc Conatha et al., 2008)

越來越多學生開始有使用網路的需要,促使通訊技術基礎建設與用戶支持者不斷增加調查顯示,對於使用科技較普遍的大學,接收新科技的頻率也較高;但對於學校的組織文化使用數位學習平台,似乎仍有改善的空間。如何使學生與教職員都能有良好的ICT技術以便於學習,還需要商與改進(Doolittle & Mariano, 2008)。大學應加快規劃融合電信與數據傳輸的基礎設施,並確保有合理的規劃預算,具體發展校園中的無線連接與行動學習能力

數位學習的學習環境已普遍,但目前的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還未發展完全成熟雖然行動學習平台已擴展到全世界,但使用率仍顯不足,主要原因在於學習內容與活動無法吸引學習者(Chen et al., 2008)相關研究也指出學生在固定的教學環境勝過在可移動的教學環境,相較之下,行動學習是較為消極的影響(Doolittle & Mariano, 2008)。研究並發現,學生使用行動學習媒體(iPod),最後還是會轉變成坐在書桌前學習(Doolittle & Mariano, 2008)

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的議題是及時的,因為在社會及全球化不斷擴增的行動科技之下,需要隨時重新再檢測(Ally, 2007)。如何克服現有的技術,將學習素材內容設計改良,吸引並傳達至新世代的學習者,是未來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研發的重點項目之

(二)       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之發展

對於以往正規的學校教育於教室內的自主性以及對於學校內的課程來說傳授知識與技能給成年人可被視為一項挑戰。但是這也是一個於正規與實驗性學習之間建立橋樑的機會,開啟新的機會來滿足個人學習需求與終生學習的目標(Sharples et al., 2007)

在大學的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之發展上,必須繼續制訂政策與執行程序,保護學校的資訊技術資源、保護個人隱私,並尊重智慧產權。培訓組在資訊服務系統中的角色將被重新定義,在大學裡需要設置一個行動委員會整合各系(Doolittle & Mariano, 2008)。要達成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的目標,除了大學本身的資訊技術與行政機制的研發與改變,依然要有政治上的支持,教育部需伴隨著整個社會的改變才可實現(Kwon, et al., 2007)

為實現U化社會的理想,有學者主張行動通訊科技迅速進化,包括當地無線機制的使用,如3G手機通訊、Wi-FiWiMAXRFID;而行動電腦方面像是smart phonespocket PCstablet PCs,以及PDA等設備(Ally, 2007)。為促進行動科技使用在教育中,也建議研究員和學者必須和手機設備廠商工作,以研發手機設備在教育功能上的使用(Ally, 2007)整合有線與無線的通訊環境,或是任何內藏無線機制的隨身裝置,是各國近年來對於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努力的方向(Fetaji & Fetaji, 2009)

四、結語

行動數位科技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教育者必須訂定數位學習的策略。有些教師會建構運用行動與無所不在科技的互動環境來促進合作學習的過程,學生也能更融入學習且互相幫助。隨著參與的教師與學生越來越多,社會網絡及社會軟體也證明了行動社群間知識整合的重要性。另外,使用者創造內容的軟體也因為編寫的動作,增進了學習的成效。

目前學生主導的合作學習也有增加的趨勢,教師轉變為支援與輔助的角色,學生變成製造者、評論者和歸納者,在傳統的分科知識外,參與了更多的適性化知識組織。這個轉變所強調的是社會網絡,即使它是由社會建構理論發展而來的,在新科技和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知識應該是可以隨時隨地取得的。

行動數位平台開啟了教學的多面向發展,其便利性與立即性,塑造讓學生感覺有趣且更有信心的學習方式和氣氛,也讓老師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同學之間經由互相觀摩、比較,以達到相互激勵的良性目的,透過資訊科技的輔助能促進學生創意思考、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接觸到豐富的資訊,做為他們創新與創造的素材。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迅速,人們的知識學習模式已大受網路影響,傳遞知識、團體互動學習的平台,讓人人有機會加入編輯與分享知識的行列,以互惠學習的力量造福更多人,並激發創造、思考的能力,值得多加應用與珍惜。在面臨終身學習的浪潮下,以不增加太多額外負擔或費用為前提,如何運用網際網路資源與工具,整合建構一套教與學雙方均可獲益的流程與方法,除有效達成教學目標之外,學習者亦可養成創造終身競爭力的學習能力。

 

參、參考文獻

1.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網站:http://www.nici.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nici/generala/guest-cnt-browse.php?cnt_id=407

2.        Ally, M. (2007). Mobile learning [Special issu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8(2).

3.        Chen, J. H.; Wang, T. H.; Chang, W. H.; Chao, L.R.(2008). Developing the historical culture course by using the ubiquitous gam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dvances in Web Based Learning - ICWL 2008.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inhua, China, 20-22 August 2008.

4.        Doolittle, P. &Mariano, G. (2008).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Mobile Multi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While Mobil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7(4), 511-530.

5.        Fernandes, C.&Rocha, L.(2009). Enabling creative learning contexts with mobile devices: the youngsters' perspective. 5th WSEA/I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ies (EDUTE 09), La Laguna, Tenerife, Canary Islands Spain.

6.        Fetaji, M. & Fetaji, B. (2009). Analyses of Task Based Learning in Developing "M-Learn" Mobile Learning Software Solution: Case Study. 8th WSE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Cambridge, MA, FEB 21-23, 2009.

7.        Kwon, S., Kang, K., & Bhang, S. (2007). What We Need for Effective Learning in Ubiquitous Environment: Lessons from Korean Cas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ference on-Learning in Corporate, Government, Healthcare,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7, Quebec City, Canada.

8.        Mahmoud, S. (2008). A Proposed Model for Distributing e-Courses Content through Mobile Technology Archite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2(1), 39-54.

9.        Mc Conatha, D., Praul, M., & Lynch, M.J. (2008). Mobil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 new educational tool.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7(3), 15-21.

10.    Norbayah Mohd Suki & Norazah Mohd Suki (2007). Mobile phone usage for m-learning: comparing heavy and light mobile phone users. Campus - Wide Information Systems, 24(5), 355-365.

11.    Seta, L.; Gentile, M.; Taibi, D.; Arrigo, M.; Fulantelli, G.; Novara, G.; Di Giuseppe, O. (2008). Multimodality in a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base and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s (DEXA), Turin, Italy, 1-5 September 2008, 160-5.

12.    Sharples, M., Taylor, J., and Vavoula, G. (2007). A Theory of Learning for the Mobile Age. In R. Andrews and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Elearning Research, pp. 221-47 (London: Sage).

13.    Yu, Z., Nakamura, Y., Zhang, D., Kajita, S., Mase, K.(2008). Content Provisioning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IEEE PERVASIVE COPUTING, 7(4), 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