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跨國婚姻研究之初探

 

周興隆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學生

 

 

 

A 司機:「好久不見,你跑去哪?」

B 司機:「沒啦!我娶外籍新娘,去越南啦。」    (兩位台北市公車司機在會車時的短暫問候)

 

 

 

壹、跨國婚姻的定義

一、何謂跨國婚姻

    在全球化的趨勢中,女性移民人口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跨國婚姻比例提高;而這種跨國婚姻以成為世界各國的趨勢,台灣也不例外。跨國婚姻(Trans-national marriage)係屬異族間通婚(Intermarriage)現象的一部份。依據Gordon (1964)的定義,異族間通婚(Intermarriage)指的是婚配的雙方具有不同的宗教、種族(racial)或民族(ethnic)背景,其下又可分為三類:

(1)    異教間婚姻(interfaith marriage),指配偶的信仰不同;

(2)    異種族間婚姻(interracial marriage),指配偶來自不同種族;

(3)    異民族婚姻(interethnic marriage),指配偶來自不同文化或國家環境。

「跨國婚姻」的定義繁多,但是綜合諸位學者的看法我們將其簡單定義為:「婚姻跨越國界,使不同種族或國家間的男女結合而成的婚姻關係。」

二、台灣跨國婚姻之現況

(一)如何成為真正的台灣人

跨國婚姻中的外籍配偶要正式成為台灣公民前,依其所擁有的居留證件會歷經三個不同階段:

1)外僑居留證:外籍配偶結婚來台取得外僑居留證,持有效外僑居留證滿3年,且符合其他相關規定,即可進入準歸化國籍階段。

2)台灣地區居留證:外籍配偶得到準歸化國籍許可後,即可取得居留證。

3)定居證:外籍配偶持台灣地區居留證滿一年後,政府會核發定居證,外籍配偶即可持此一證件至戶政事務所申請身分證。

因為不同階段由不同政府單位管轄∼外僑居留證隸屬警政署外事課,準歸化國籍階段轉為入出境管理局所管轄,而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國民後,則歸由一般戶政負責。因此,在外籍配偶人數的統計上,各單位只針對其所負責的部分公佈數據,且外籍配偶無論人數總量或身分類別都隨時變動,加深人數掌握的困難度。

(二)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現況

依內政部戶政司我國結婚人數統計表(如下表1-1)顯示,可分兩部分討論:

1)與外籍人士通婚(未包含大陸籍人士):近年來外籍結婚登記數每年幾乎都超過一萬人,1998年有10,424對外籍配偶登記結婚,占  當年總結婚對數的7.14%,而2004年更高達15.51%,也就是說每一百對結婚新人中至少有十五對是中外聯姻。而在外籍人士配偶中,新娘人數的比例又佔所有外籍配偶人數的八成以上,由此可知中外聯姻大多是以外籍女子嫁入台灣地區成為台灣的跨國媳婦居多。

2)包含大陸籍人士:因為大陸與台灣政治關係的特殊性,兩岸人民往來與居留另有不同於其他外籍人士的法令規範和限制,因此將之分開討論,若將下表的大陸籍人士加入討論後,將會發現中外聯姻的比率會大大提高,從下表中可看出,在20022003年兩年之間的中外聯姻比例分別高居28.39%31.86%,可以見得的在台灣的跨國婚姻現象似乎日趨普遍;而且可能是因為與大陸距離較近有加上語言溝通方便,其中女性的大陸籍新娘所佔配偶人數比例中高居九成五。

 

 

 

            綜括以上兩點,可知我國跨國婚姻的形成,大多是由女性的外籍人士為主,也就是說台灣有越來越多人在娶外籍新娘形成台灣的跨國婚姻現象;另外從表1-1數據中及下圖1-1的曲線圖,也可以看到中外聯姻比率的成長趨勢似乎再近兩年來有所趨於緩和,已不再像前幾年如2002年及2003年那樣的普遍。

 

 

 

 

 另外根據內政部統計通報資料(下表1-2)顯示,至2005年底止,持有效外僑居留證之外籍配偶達92,650(不含已取得我國國籍者),較但2004年底減少2.2%;其中男性以泰國籍占33.6%居首,女性則以越南籍占69.3%最多,其次是印尼籍占11.16%,泰國籍占7.1%再次之;而在國籍歸化部分,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國籍歸化取得人數統計表)表示,近年來歸化我國國籍以外籍新娘歸化之比例最高約將近總數之八成以上。且自1997年起逐年大幅遞升,2001年起則轉趨驟減,2002年開始又有回升的現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外籍新娘歸化我國人數又突升至六千餘人,另外在2006年底人數總計達11,823人,占所有歸化我國人民總數的98.75%,另外又以越南籍最多占84.97%(其中總數11,973,女性10,168人,男性5人)。

 

 

 

 

  最後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及戶政司統計公告指出(如下表1-31-4及圖1-2),截至200610月底我國外籍配偶人數達133,160人,大陸籍配偶達246,699人,總計高達379,859人,其中以大陸地區占64.94%最多、越南籍19.77%次多,印尼籍6.82%再次之。

    1)外籍配偶人數(表1-3):200610月底外籍配偶計133,160人,含歸化(取得)國籍47,885人,及持有效外僑居留證85,275人。按國籍分:以越南籍75,106人、占56.40%最多,印尼籍25,894人、占19.45%次多,泰國籍9,521人占7.15%第3多。另與前期之比較,200610月底外籍配偶人數較200510月底增加3,749人(+2.90﹪),其中歸化國籍者增加11,976人(+33.35﹪),女性增加11,917人(+33.39﹪)。

 

 

 

    2)大陸配偶人數(表1-4):200610月底大陸配偶計246,699人,持有旅行證者110,711人、占44.88%最多,持居留證者95,917人、占38.88%次多,再者為取得定居證者40,071人、占16.24%。而200610月底大陸配偶人數較前年10月底增加16,173人(+7.02%),增幅甚至高於外籍配偶的增加幅度,表示台籍與大陸籍之聯姻現象越來越普遍。

 

 

 

1-2200610月底外籍與大陸籍配偶國籍別圓餅圖(截至200610月)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公告

 

 

 

 貳、跨國婚姻的形成歷程及其成因

在邱琡雯《性別與移動,2001》一書中提到女性移民可分成三個時期:首先是1950-1970年間,女性被視為家族結合移動(associational migration)中的一員,是男性移民的「隨行者、配偶以及扶養家屬,女性遷移是附屬在男性移民裡的。其次,是1970年代中期以後,受女性主義思潮影響,及女性自主遷移(autonomous migration)的觀點開始把女性移動當成個人意願來處理,並把女性被看成是勞動者,而非只是男性家族成員的附屬品。最後是1980年代以後,女性的遷移從「勞動者」擴大為「生活者」,隨著女性移民的增加,以及她們在接待社會(host society)日趨定居化的發展,關於女性移民的生活史研究、女性移民在接待社會中的階級、族群、宗教、性別等多重分析、女性移民的社會網絡及自救抗爭、女性移民自我意識的形成等紛紛出現,在人口遷移裡女性的議題也開始被重視了。

一、跨國婚姻相關理論回顧

戴佳君、王大修(2007)提出,在探究跨國婚姻形成的原因及關於國際女性移動的問題時,多數的研究者所採用的理論不外乎以下四種:推拉理論、社會資本論、社會交換論、資本主義論。而這四種理論亦都離不開「彼此利益」的交換,推拉理論所著眼的是在於移民者經濟利益的交換,認為在移民的過程中所有外在結構的限制是既定的,並非一個社會過程。因此,使用推拉理論來探討整個女性移動的過程時,便無法顧及到跨國婚姻移民的過程中所呈現的新現象。社會資本論是利用人際網絡的關係進行婚姻的交換,認為家庭與社區的網絡是影響女性移民者作決策的重要因素,但是卻忽略了跨國移民除了受家庭與社區影響外,其中還包含了許多外在結構的限制及影響,並非個人即可以獨力完成的。而社會交換理論視婚姻為一個市場交換過程,男女雙方利用自身所擁有的資源,進行交換,希望在婚姻中使自己得到最大利益。另外,持資本主義論來論述跨國婚姻的研究者則認為對於核心、半邊陲國家而言,透過「外籍新娘」所提供的無償家務勞動及生育,穩定了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再生產機制;同時「外籍新娘」本身更是廉價勞動力的新增來源。對於台灣的男子來說,跨國婚姻解決了他們延續後代即傳宗接代的壓力,對女方而言,則藉由婚姻移民脫離貧困。最後這兩大理論最大的差異點在於社會交換理論強調利益的交換,資本主義理論則強調核心、半邊陲國家透過跨國婚姻對於來自第三世界的外籍新娘進行勞動力的剝削。

二、台灣跨國婚姻形成的歷史脈絡與歷程

    台灣從90年代開始,來自於跨國婚姻下的新移民女性人數不斷與日遽增,從前一章節中的表1-1可以發現中外聯姻比例在台灣地區歷年的增減情形,我們從多位研究者論文及相關文獻、書籍資料中整理出跨國婚姻中的新移民女性在台灣的演變歷程(不包含大陸籍配偶來台歷程,僅以東南亞地區女性移民為主),如下表:

 

 

 

 三、跨國婚姻之形成原因

截至目前為止的統計(如表1-1),台灣每百對登記結婚的伴侶之中就約有十九對的新人士屬於跨國婚姻,促成跨國婚姻的形成其實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國人有迎娶外籍配偶的需求、二是有滿足此種需求的管道、三是有可以滿足此需求的供給。近年來有許多學者在探討跨國婚姻的形成原因,以下就試從不同觀點去探究此現象形成之原因:

(一)經濟層面

1)台灣國家政策影響

我國企業界對東南亞國家之投資與日遽增與台灣男性迎娶外籍新娘的趨勢似乎有很大的關聯性。如蔡雅玉(2000)在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一文中則指出,台越跨國婚姻係鑲嵌在我國對大陸的「戒急用忍」政策與對東南亞的「南向政策」的經貿關係當中,再加上台灣男性與女性間存在的「婚姻坡度」與仲介商的推波助瀾所致。另外夏曉鵑(19972000)亦認為政府推動的南向政策,除增加我國與東南亞之往來以外,也促進本國投資客與勞工迎娶東南亞女性的趨勢發展。

2)受到全球化之下的衝擊

田晶瑩(2005)引述夏曉鵑(2000)指出因為資本國際化、勞力自由化表現在半邊陲國家,造成大量的工廠關閉,以及大量的勞工被迫解雇。同時,核心及半邊陲國家引進大量的外籍勞工,取代本國內在低技術及非技術方面相對較昂貴的勞動力,使得原本從事該生產階層的勞動力,更難在勞動市場上得到生存機會。加上在傳統父權的婚姻制度下,男性往往被期待必須等於或高於女性的社會位置,使得他們在本國婚姻市場上的價值益形滑落。另外王宏仁(2001)將台越跨國婚姻視之為社會階層下國際勞動力的一環。

(二)社會層面

1)人口結構的變遷

     近年台灣男女嬰兒的性別比例,在正常比例下應該是105左右,但台灣卻到達110,而這樣的比例自會影響到這一批男嬰在適婚年齡時找不到老婆的情形。從婚姻擠壓理論(marriage squeeze)來說,會有一批男性在適婚年齡時因為可婚女性的人數較少,選擇權受到擠壓,因而被迫不婚或者是選擇外籍婚姻。尤其從社經地位來看的話,將會是社經底層的男性將以外籍配偶為結婚對象,而高學歷女性則找不到合適的男性結婚。

2)女性因教育程度與所得收入提高造成晚婚

女性受教育機會的增加和學歷的提高,讓女性可以培養能力、發展潛能,使女性知道以不同方式呈現自己與創造自己的成就。女性在有經濟能力之後,因為可以分擔家計,所以家中有更多的權力,有較多的擇偶自主權。隨著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經濟的獨立,要找到教育程度比自己高、收入比自己多的男性越來越難,所以女性教育程度較高者,單身越多;職位所得越高者,單身越多。另外潘榮吉(2005)認為台灣跨國婚姻的攀升是由於台灣女性在婚姻地位的提昇,使社經地位弱勢男性難以找到結婚對象,又面臨傳宗接代的社會期待,只好尋求外籍配偶。

3)個人及家庭因素

王宏仁(2001)指出我國娶東南亞外籍女性的男子,許多處於社經地位較差的弱勢,以及身心障礙的同胞為多。他們的職業大部分在產業界工作,以工業、 農業、漁業為主的鄉村男子,他們因為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弱勢的關係,間接影響他們在台灣尋找婚姻伴侶的市場,因此在台灣境內中不易找到合適的對象,所以漸漸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的男子在找尋婚姻對象時有困難,因此必須向國外找尋對象(夏曉鵑,2000)。另外溫雨蓉(2007)指出台灣男性基於傳宗接代的使命、父母的期待與角色壓力之影響下,選擇跨國婚姻即可能成為其減壓的管道之一。

(三)心理層面

     1)對傳統婦女的想像

王宏仁、田晶瑩(2005)指出跨國婚姻中的台灣新郎對於女性「傳統婦德想像∼即傳統宜家宜室的女性角色期待」則是台灣男性迎娶外籍新娘的內在趨力。因為這群婚姻市場上相對弱勢的男性們,在時代性別關係的轉變下,無法得到婚姻需求上的滿足,因而只好轉向其他更為弱勢的地區尋求另外的慰藉。

2)懷有功利主義的心態

     傳統觀念之下得男性在選擇結婚對象時常會要求另一半接受與父母同住、侍奉公婆的首要條件。張鈺珮(2003)指出台灣男性迎娶外籍新娘可能基於家中有殘障或老弱人口需要照顧,其抱持的心態是將娶來的外籍新娘視為免費長期勞工、看護來使喚,相較於聘請外勞來說可以省卻經濟開銷,在當作老婆之用以外還有其他「額外」的功能。周克華(2006)亦指出娶新移民女性的台灣男性主要目的是照顧長輩。由於男人必須外出工作賺錢,白天無法再加照顧年邁的長輩,在這樣的因素考量下,結婚娶妻來幫忙照顧家人。

(四)文化層面

1)男尊女卑的父權思想

我國自古以來,「父權主義」一直深植於社會的文化中,丈夫與妻子之間的互動模式是一種「權力-順從」的關係。雖然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主義思潮普及,但性別概念仍然緊緊扣住兩性的關係。在跨國婚姻中更可以看見這樣關係下的痕跡,一方面台灣男性所欲尋找的「理想中的配偶」有落差;另一方面與傳統父權觀念下,婚姻中男性必須優於女性的「下娶上嫁」相衝突,因此選擇跨國婚姻為解決之道。並且透過丈夫對妻子的權力支配、以及妻子對他的順從這樣的雙向關係,不僅強化了男性的「男性氣魄」,也同時形塑了妻子的「傳統美德」形象(田晶瑩 2005)。

2)東南亞國家同屬於華人系統

     其中尤其以越南更是如此,其宗教信仰與生活習慣各方面與台灣人較為相近,另外因為與中國毗鄰,其歷史背景長期受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薰陶,女性們被教導對於家庭的重視,關於持家、相夫、教子懷有強大使命感,可以說其對於家、先生的忠誠度是居東南亞各國之冠(張鈺珮2003節錄自台越交流網2001)。

 

 

參、跨國婚姻研究概況初探∼各種不同的研究面向

隨著跨國婚姻在台灣大街小巷的能見度越來越高,也引起社會及學術界的重視及廣泛討論,也因為如此跨國婚姻下的各種不同議題、研究、報導等相關研究文獻如雨後春筍般的不斷推陳出,以下本組就目前現有的跨國婚姻之相關研究進行整理、探究,將之分類為以下五大類別:

一、針對跨國婚姻下中∼移民女性本身探討之相關研究

近年來台灣社會逐漸重視跨國婚姻移民,而這類婚姻移民以女性居多,因此,在新移民女性配偶與日俱增之下,所衍生的問題影響層面逐漸寬廣,如何使外籍配偶迅速融入台灣社會,政府與學者們對於新移民女性做了探討與研究。其中張翊群(2004)把有關跨國婚姻研究歸結出九大主要研究主題:生活適應、婚姻滿意度、教育識字,外籍配偶子女教養與早期療育、婚姻移民與勞動市場、國際婚姻本質與性別權力關係/婦女主義、婚姻移民與公民權、外籍配偶家庭服務及外籍配偶之社會福利初探。本組整理近來新發表論文歸納如下:

論文名稱

年代

研究者

內容摘要

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

2004

吳美菁

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過程與人際關係拓展的因果脈絡。研究者運用田野研究途徑,進行參與觀察進行訪談。

生命歷程中的生活素養學習埔里外籍配偶之敘事研究

2005

周芳怡

透過外籍配偶之「敘事」瞭解其建構學習意義的歷程,並進一步從學習意義中探討外籍配偶所建構的「真實」。

台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

2003

柯正峰

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台北縣國民小學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概況進行研究與討論。

美濃地區外籍配偶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2005

姜涵淋

瞭解美濃地區外籍配偶生活壓力、因應策略及身心健康之情形,並深入訪談二位越南及外籍配偶。

大台北地區外籍配偶社會福利服務之研究社會排除理論觀點的分析

 

2006

陳靜蓉

運用社會排除理論的觀點,從外籍配偶社會生活適應狀況、社會福利服務使用、及社會福利服務規劃與輸送三個面向探討,以瞭解大台北地區外籍配偶社會福利服務的狀況。

外籍配偶接受創新程度、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態度之研究

 

2006

蔡秀莉

探討外籍配偶接受創新程度、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態度的現況,三者間的相關情形以及外籍配偶不同的背景變項在接受創新程度、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態度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我不是來生孩子的!—外籍配偶生殖化形象之探討

 

2006

范婕瀅

外籍配偶常會被當作生育的工具,而這樣的生殖形象卻因為外籍配偶作為外來品種的身分不被台灣社會歡迎。

外籍配偶的成人教育需求之探索性研究

2005

鄧中階

探討外籍配偶成人教育需求之內涵,以作為政府規劃外籍配偶成人教育的參考。

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補校學習以竹北市中正國小為例

2004

葉淑慧

選擇竹北市中正國小補校,做為外籍配偶訪談對象。

外籍配偶的文化休閒活動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2007

張婉縈

以潭子鄉的外籍配偶為研究對象,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外籍配偶的基本資料,原生國文化、生活的休閒活動,以文化休閒活動建立在台生活適應現況與問題。

外籍配偶對移民教育需求之研究

 

2007

陳建華

探究外籍配偶参與非營利組織辦理移民教育的需求及其影響因素,並將研究結果提供國內非營利組織參考,運用調查研究法,分析基本變項與移民教育需求、背景變項與影響因素、基本變項對移民教育需求內涵是否受社會、文化、心理層面影響。

新移民女性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

2007

周柏程

究以實證為理論基礎,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依據抽樣方法與研究目的分別對新移民女性設計問卷,以便利抽樣法進行取樣,並用相關分析方法,檢測並驗證本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

移民社會網絡及政治參與-以「南洋台灣姊妹會」為例

 

2006

張雅翕

 

採取參與觀察與深入訪談之方式,以「南洋台灣姊妹會」為例,探討新移民女性之非營利組織如何以社會網絡參與政治,以影響政府之政策。

嘉義縣外籍配偶需求與服務輸送體系之探討—社會排除觀點

2005

陳瑩蓉

檢視嘉義縣外籍配偶服務供需之現況,以及探討外籍配偶在台灣是否發生社會排除的問題。

當越南媳婦遇上台灣婆婆: 台灣家庭中外籍媳婦與婆婆互動關係的探討

2007

王珮瑾

關注於越南媳婦和台灣婆婆之間的互動關係到底呈現何種樣貌,是衝突還是和諧?若是前者,她們為了何事爭執?同時她們又如何看待彼此?

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執行評估- 以台北市國小補校為例

2005

徐意淳

以「國人日常生活需求指標」為基礎,以政策利害關係人角度對臺北市目前的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進行執行評估。依據對臺北市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之評估結果,提出政策建議。

影響女性外籍配偶就業決定之因素探討以高雄縣越南外籍配偶為例

2006

鄭文惠

以高雄縣越南外籍配偶為例,透過問卷調查方法進行實證研究,進行女性外籍配偶之就業決定與影響因素探討。

 

 

針對筆者收集到的論文,近來對移民女性配偶的研究持續不斷,顯現出對外籍女性配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而必要,因此,許多研究在這些方面更深入研究或擴大範圍。但筆者認為其中還有些較少研究之處,譬如說原生家庭對家中女兒成為跨國婚姻移民的看法,或者對於那些來台又離開的失婚外籍配偶面對何種問題,都有待研究。

二、針對跨國婚姻中∼本國籍男性(台灣新郎)之相關研究

在跨國婚姻中,本國男子娶外籍配偶已是人數眾多而且身分多元,因此有必要對台灣新郎這一方面加以研究,此外,台灣男性在家庭裡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沒有先生將外籍配偶娶進門,也就沒有這些跨國婚姻現象與社會現象,在跨國婚姻裡,先生在家庭經營與生活適應裡,同樣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較於研究外籍配偶的研究,著重於台灣新郎的研究卻是少了很多,本組整理近來有關台灣新郎的論文如下:

論文名稱

年代

研究者

內容摘要

評論

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

 

2004

鐘重發

以質性研究的詮釋現象學為基礎,加上研究者參與同事迎娶外籍配偶的經驗、及研究者的所見所聞為出發點,藉由半結構的深度訪談方式,直接與擇娶外籍配偶為妻的台灣男性,進行互為主體的對話,目的是在瞭解與探索擇娶外籍配偶的台灣男性之生活經驗。

受訪者因為個性及職業使然,並無法蓋括台灣男性遇見的問題。不過相當程度反映大部分台灣新郎的心聲。

外籍配偶先生的婚姻觀與婚姻生活

2006

陳亞甄

以娶了外籍配偶的台籍先生為研究對象,一方面這些男性是較邊緣的一群,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影響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的樞紐。

以七位居住在花蓮為研究對象,在個人基本資料的反應上,也都符合一般人對台灣新郎的刻板印象,在研究記錄裡,反映出台灣新郎對跨國婚姻也有期待的部份。

「是誰在娶越南新娘?-男性氣魄與跨國婚姻

2005

田晶瑩

從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認為「順從」是妻子應有的表現,透過妻子對自己的的順從成就自身的「男性氣魄」,說明台灣男性在跨國婚姻中的權力關係。

這部份的研究說明了有經濟基礎的台灣男性為何選擇跨國婚姻而不是和本國人結婚的原因。

牽手出頭天跨國婚姻中台灣男性婚姻調適與學習需求之研究

2005

李英端

探討跨婚姻中台灣男性的婚姻動機,婚姻調適歷程與個人、社會文化因素的關聯,以及跨國婚姻調適學習需求與相關因素。以質化研究取向進行跨婚姻中台灣男性觀點的研究,瞭解跨國婚姻現況與婚姻調適需求

相關文獻檢閱、訪談與觀察過程以及研究資料分析之後,針對成人教育、相關政策及未來研究發展提出建議。

跨國婚姻中台灣籍男性之婚姻品質

2007

溫雨蓉

以台灣男性為研究對象,希望瞭解跨國婚姻中男性的人口社會學及個人態度、實際婚姻狀況,希望去除社會媒體的污名化,重新認識這一群新興族群。

採取量化的問卷調查方式,親自訪問下透過結構性的研究工具,呈現個人對於跨國婚姻的主觀態度與想法。

溫雨蓉(2007)以男性為研究對象的跨國婚姻研究,主要分為兩個主題,一為父職角色或經驗;二為婚姻調適、婚姻觀。針對這樣重要而且影響跨國婚姻對台灣社會形成的現象而言,所做的研究並不能透徹的瞭解台灣男性在跨國婚姻扮演的角色,何況這些研究採用訪談的方式,許多不願暴露在眾人眼光下的跨國婚姻難以兼顧,甚至缺少針對白領階級為主的新興的跨國婚姻,或是來自歐美的跨國婚姻。

三、針對跨國婚姻家庭子女(新台灣之子)之相關研究

(一)跨國婚姻家庭子女人口現況

由內政部戶政司2005年的最新統計資料可知(如下表一),近年來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占所有出生人口的比例逐漸升高,大陸和外籍配偶所生的子女從1999年的17,156人,增至2005年的26,436人,輔以本國籍婦女的生育率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從1999年僅占所有出生嬰兒的6.05%,經過短短數年的時間,比例已升高至12.8%,顯示未來他們將是重要的人口群。

 

根據教育部教育部2007年的統計資料則顯示(如下表),九二學年度就讀於國民中小學的跨國婚姻家庭子女有30,040人,九三學年度增加為46,411人,九四學年度再增加為56,412人,九五學年度已經增加為76,053人,雖然這樣大的人數差距可能源自於九二學年度教育部僅以公文的方式請直轄市、縣市政府統計調查就讀國中小之外配子女人數,直到九三學年度才將此統計納入定期公務統計報表,按年填報(李伸一等,2004),但不管如何,仍可發覺教育體系中,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人數逐漸增加,對教育體系造成一股不小的衝擊,因此增加了社會大眾對此議題的關注程度。

 

 

 


 

(二)跨國婚姻家庭子女之相關研究

    因為近幾年來,在跨國婚姻下所出生之子女人數不斷創新高,所以也使得「新台灣之子」稱呼的出現,都可以再再的顯示出我們對他們的重視,目前有關跨國婚姻的第二代子女研究相當的豐富,經整理、分類後,目前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相關的研究及文獻的類型分為以下六種類別:

1)子女教養與教育議題

是所有主題中最早被關注的,主要是從跨國婚姻家庭父\母親的觀點探討子女教養與教育議題,因此研究的對象為跨國婚姻家庭的父\母親,並非子女本身。

研究者

方式及對象

陳美惠

2002

以深度訪談的方式研究東南亞外籍新娘的子女教養經驗,認為外籍配偶呈現不同的教養方式,但媽媽愛孩子的心卻是一樣的。

魏毓瑩2003

以深入訪談方式,探究個人及家庭內外資源因素對女性大陸配偶親職角色適應的影響。發現女性大陸配偶之個人及家庭內外資源因素會對其親職角色適應產生影響,且社會接受與認同度為其親職適應的主軸因素。

劉秀燕2003

採深度訪談方式探究外籍新娘跨文化適應衝擊、家庭環境等因素對子女行為表現之影響。母親因跨文化適應困擾對子女行為表現造成負面影響

郭靜晃

薛慧平2004

以母職角色轉換的困境出發,討論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的子女教養需求。提到母親面臨低社經地位、語言隔閡、低教育程度、文化差異的適應等狀況,因此初任母職時會面臨各種困境,子女也會產生發展遲緩、學習適應不良、認同危機等障礙,並據此提出多項建議,認為國家、社會若不積極介入,外籍配偶會成為弱勢族群,並在未來造成族群對立。

鄭予靜2004

以訪談探討跨國婚姻家庭中男性對父親的認知與實踐,提出常其抱持「男主外,女主內」對小孩管教方式不太強求,多不認為子女有發展遲緩或障礙及需要協助之處,但亦會盡力提供子女學習環境與機會。

吳秀照2004

從生態觀點、文化經驗與家庭社經條件的面向切入,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教養子女的社會建構及主體經驗。

就以上

研究

可得知

子女在跨國婚姻家庭中是相當受到重視的議題,子女成為影響家庭系統互動的關鍵,且子女的教養責任多是由母親負擔,因此探討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生活場域經驗時,母親角色的意義不容忽視,也有少數 研究認為母親面臨子女教養的困境,並對子女造成負面影響;另外父親在親職教育的角色也需要重視,此外文化因素和外部環境對跨國婚姻家庭子女教養議題的影響性也值得注意。

王光宗2004

以深度訪談研究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的轉變與適應,發現因孩子入學後,經濟及教養壓力增大,迫使母親外出工作並尋求協助。

蔡奇璋2004

以深度訪談探討外籍配偶參與子女學習的障礙,欲了解他們面臨障礙的解決方式和需求。發現中文識字能力是母親最大的參與障礙,其次為工作與家事佔據外籍配偶大部分的時間。

就以上

研究

可得知

跨國婚姻的母親在子女的教育議題上確實可能面臨困難,但母親的適應困難是否會對子女課業造成負面影響則值得思考,因為這些負向互動經驗應是由結構、環境因素所引起,而應由外部社會環境著手改變。

因此張明慧(2005)從外籍新娘與兒童發展遲緩的媒體報導,審視媒體如何建構新台灣之子發展遲緩的論述,進而解構台灣社會對外來人口的價值觀,結果顯示媒體報導錯誤引用統計數據,再輔以相關人員的言論並大肆炒作,引起社會大眾對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的質疑,也形成新移民女性在子女教養過程中更多的壓力。其提供不同觀點,凸顯外部社會環境對跨國婚姻家庭子女教養議題的影響力。

2)家庭及子女生活狀況

是針對跨國婚姻家庭整體做一描述,以了解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生活狀況,並據以提出相關的服務與政策。

研究者

方式及對象

許雅惠2003

採質量化結合的方式調查外籍配偶家庭兒童的生活狀況。

葉郁菁2004

以結構化問卷調查澎湖地區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生活狀況和外籍配偶對兒童福利的了解與需求。

就以上

研究

可歸納出

對跨國婚姻家庭生活有廣泛性的了解,其中跨國婚姻家庭兒童福利了解、使用率偏低情形反應服務輸送管道的缺失,也凸顯跨國婚姻家庭在政策制定、服務提供的過程中缺乏表達意見的機會及管道,導致使用率偏低。以上的研究也提醒我們探討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狀況時,需考慮區域性因素,將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當地的非跨國婚姻家庭子女進行比較、對照,而多數跨國婚姻家庭讓子女接觸母親原生文化的現象會對子女造成什麼影響亦值得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母親相當重視子女所受到的接納與認同。

邱方晞2003

探討東南亞外籍新娘的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認為跨國婚姻家庭為弱勢結合,因此造成感情基礎薄弱、溝通不易、家庭經濟工作負荷高、子女發展遲緩與學習障礙等問題,外部資源因社會關係疏離而薄弱,所以需提供識字學習、增加學習供給、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了解社會協助系統、提供以家庭為整體的服務等。

張如杏2004

認為跨國婚姻家庭的母親面臨適應的壓力,家庭環境中具有較多對兒童發展不利的影響,因此醫院面對有發展遲緩兒的外籍配偶家庭,應主動提供協助,尊重不同的文化價值,並培養多元文化的工作能力。

莫藜藜

賴珮玲

論述少子化現象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認為其家庭的高生育率有助於平衡台灣的人口失衡狀況,但外籍配偶的適應困擾造成教養下一代

2004

的隱憂,其子女所面臨的問題包括:優生保健危機、家庭資源不足、關係不穩固、學習障礙、歧視偏見的環境、身份認同迷惘等,並提出解決辦法,因此社會大眾也應學習認識他們,肯定其雙重文化優勢。

就以上

研究

可歸納出

上述相關文獻以家庭結構的特殊性來說明跨國婚姻家庭的問題與弱勢處境,並從不同的觀點探討應如何進行政策制定和服務提供,強調政府和社會大眾對相關議題應扮演主動性的角色,主動接觸並關懷這些家戶,並且提出許多問題解決的方法,但這多半是台灣人自己所想像的,往往都未詢問過他們需要嗎?這樣的說法反應出相關文獻對其家庭及子女的問題化思維。

3)語文、心智能力發展

主要是呈現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語文、心智能力發展,其中部份研究同時提到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學習狀況。

研究者

方式及對象

鍾鳳嬌

王國川2004

以測驗和檢核表探究外籍配偶子女語文、心智能力發展及學習行為。

賴金河

林忠仁2004

以問卷調查台北縣外籍配偶婚生子女就讀國小時的語文程度,並探究語文成績和各項家庭條件的關連。

就以上

研究

可歸納出

上述兩項調查的研究工具和調查方法均有所不同,因此所呈現的結果也有差異,鍾鳳嬌、王國川(2004)的結果顯示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語文和知能發展的水平低於常模,研究者僅針對負向的部份提出解釋,卻忽略表現優異者,呈現出將其問題化、負面化的思維,似乎以主流標準形成對少數族群的負面建構,型塑一個對少數族群貶抑、敵意的環境,可能造成嚴重的「劃分」與「標籤」效果。另外以標準化測驗工具是否納入文化因素的考量,還是僅以多數族群為對象所設計?而結果除了與常模做比較,也應與當地的非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做比較,了解測驗成績較低的現象是否與區域性因素有關,才可得知影響測驗成績的其它因素。另外賴金河、林忠仁(2004)針對所有國籍的子女進行調查,經比較後發覺跨國婚姻家庭確實在結構上具有部份特殊性,包括區域性、教育程度、夫妻年齡差距等因素,但該研究僅調查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語文學期成績與家庭背景條件的分佈情形,未再以其它統計方式檢驗各因素間的關連,且資料蒐集是透過學校的回報,學校是否了解外籍配偶子女,以及是否配合調查,都會影響該研究結果的推論性與可參考價值。

4)學業成就及學校生活適應

    隨著跨國婚姻家庭子女進入教育體系的比例逐漸增加,有關學業成就及學校生活適應便成為近年來另一受關注的主題。但各種研究結果的顯示相當不一致的結果,其整理如下;

研究者

方式及對象

林璣萍2003

以問卷普查外籍新娘子女進入小學後的學習適應現況,請班級教師填答。

盧秀芳2004

同時結合訪談和觀察,探討外籍新娘子女的家庭環境和學校生活適應。

柯淑慧2004

普查國民小學一年級外籍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與家庭背景,比較雙方的差異並探討相關因素。

就以上

研究

可歸納出

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在學業成就表現與學校適應確實不如一般家庭子女,對其行為的描述也偏向負面,不但無法如一般兒童在課堂中有良好的參與,在同儕關係、親師互動上也困難重重,並將其成就低落與適應困難的原因歸納為家庭社經地位的低落與外籍母親教養、語文能力不足。

謝慶皇2004

以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的方法,探討外籍配偶子女的學習 成就表現與其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及語言溝通等社會脈絡的關係。

陳湘淇2004

以問卷調查外籍配偶子女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之表現,並探究相關情形,請班級教師填答。

王瑞壎2004

以量表測試外籍配偶子女的行為與情緒。

 

黃琬玲(2005

同時訪談外籍配偶子女及其家長和學校教師,以研究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環境背景和學習適應情形。

就以上

研究

可歸納出

跨國婚姻家庭的社經地位可能偏低,家庭資源也較缺乏,但並不會對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表現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而其在學校成就和學校適應的表現也多在中上程度,並不一定如印象中的低成就。

鍾文悌2005

以問卷調查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情形,並探討其相關性。其研究結果介於上述兩大類別研究之間,提到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學業表現較為落後,但在整體生活適應良好。

相似的研究主題,在研究結果上卻有如此大的差異,其原因可能和資料蒐集的方式和對象有關,林璣萍(2003)、柯淑慧(2004)以結構式問卷請學校教師填答,盧秀芳(2004)則針對教師進行訪談,三者均未直接接觸跨國婚姻家庭兒童,因此學校教師成為其研究中重要的資訊提供和評估者,直接影響研究的發現,但該研究者卻未探討教師的族群、文化觀,也影響其研究結果的信效度,黃琬玲(2005)則透過三方檢證進行多方面的探討,也因此呈現出不同的結果,這凸顯謹慎設計資料蒐集方式的重要性,因為不同的資料蒐集方式會造成研究結果的差異。

5)關係網絡

    與關係網絡有關的研究面向可歸結如下幾點: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父母、同儕、社交、生活適應等心理社會狀況。

研究者

方式及對象

熊淑君2003

以問卷調查比較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國小學童的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

研究

省思

在發覺統計結果未達顯著後,思考可能的原因,發覺社會大眾易受媒體的影響而對此家庭及其子女形成負面的刻板印象,強調多元文化的重要性,要對其有整體了解,尊重他們的文化。

王雅萍2003

以問卷調查比較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

 

研究

省思

母親國別並不影響子女的依附關係和社交地位,重點在依附關係和社交地位間本身的交互關係,但在討論中僅著重在依附關係和社交地位的交互關係,反而模糊了研究焦點是跨國婚姻家庭與本地配偶子女的比較。

李怡慧2004

以多元方式(進入學校兒童團體擔任觀察員、與教師深度訪談了解教學態度和期望、問卷施測)蒐集資料,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同儕關 係類型及影響因素。

研究

省思

(1)以多元的方式蒐集可看到同一現象不同的面貌(2)對外配子女行為的描述仍以負向居多,父母親受限於指導課業的能力不足而降低對其關注,且提到外籍配偶會連結成為同質性關係網絡,凸顯社會大眾對跨國婚姻的社會關係網絡存有刻板印象(3)以弱勢的角度來看外籍配偶子女並不一定有助於改善他們的處境反而使他們在同儕中被特殊化(4)多元文化觀點的倡導上還需努力。但對此研究的建議如下包括:(1)未清楚交待研究工具和研究過程,無法確信資料的信效度(2)研究結果的討論為了顧及外配子女的同儕關係和老師的教學理念兩個焦點導致流於現象的陳述(3)未於研究過程中看到該研究者對自身意識型態的自省(4)研究中未針對族群因素做太多的討論。

楊慧真2005

以訪談的方式,從兒童及父母的觀點探索外籍配偶家庭運作情形與親子互動經驗。

研究

省思

該研究者強調家人尊重與接納的態度,是母親的國籍與文化差異不致影響親子互動的主要因素,該研究者也提到子女的學業是親子互動中備受關注的重點,造成家長在親子互動中的壓力。

    從以上研究可以發現,隨著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相關文獻的數量逐漸增加,研究中納入的概念也越趨豐富多元,將難以再用單一主題的分類方式。

6)主觀經驗

    目前僅有少數針對跨國婚姻家庭子女進行團體或訪談,以瞭解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幸福感和內在的心靈世界。大致整理如下:

研究者

方式及對象

林平烘2005

鑒於跨國婚姻家庭的特殊性,欲探討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對生活現況的感受及社會化過程所面臨的問題,考量兒童的認知發展及語言表達能力,研究者採取應用半結構性的題綱,進行十次焦點團體,並加入畫圖說故事的方式,以探究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幸福感。

研究

省思

(1)有助於我們了解其子女的日常生活,及生活中的重要面向(2)以焦點團體取代個別訪談並從實際的生活切入,激盪出跨國婚姻家庭子女更多對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但是在其中作者不斷提醒處理跨國婚姻議題時要避免落入負面迷思,可是文中卻經常提到聯姻家庭的問題與弱勢處境,強調早期介入的重要性,而後續提供的建議多以家庭系統的微觀層面出發,忽略了整體社會的結構性因素對家庭系統的影響性,另外也未納入文化因素的考量;另外雖然提到家庭與兒童會相互影響,但仍認為子女的問題源自於父母的責任,視兒童為家庭的附屬品,忽視兒童的主體性和其獨特的角色。

車達2004

認為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心靈世界不為大人所瞭解,因此欲探究他們成長過程的主觀經驗及調適歷程,研究者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運用訪談、參與觀察、家庭動力繪畫等,探究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對家庭、親人及自己的認知。

研究

省思

(1)作者認為第二代的孩子其實無異於一般兒童,並非一定是弱勢族群,其親子關係可能更為緊密,但外界對跨國婚姻的負面標籤亦即社會整體的環境、制度,才是造成他們成為弱勢族群的主因,因此社會整體都必需負起責任塑造一個利於他們成長發展的環境。(2)凸顯子女的主體性,重視研究對象的主觀經驗,強調研究對象對家庭關係的影響力,是母親尋求適應的動力,也讓夫家願意調整和外籍配偶的關係,兒童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屬品。但是該研究未盡之處在於未加入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因此未能激發他們以多元文化主義思考自身的處境,進而探究其福利需求,此外以更多元的蒐集資料方法如以團體取代個別訪談,以降低兒童對訪談的焦慮,藉由團體多元的意見激發成員更多的想法。

王聖雯2006

本研究以社會團體模式結合家庭與社區場域、異質性團體參與觀察的質性研究取向探究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生活實際經驗,希望能夠以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瞭解他們在如此負面化的社會環境下,對他們有何影響。

研究

省思

研究者與學生本人及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團體進行訪談,另一方面其實可以透過觀察其班級生活及同儕互動情形,可能會得到更多第一手的珍貴資料;另外在多元文化主義的主張目前仍然有所爭論,可能還是會帶有研究者自身觀點的左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多元觀點仍然是有助於我們去探究跨國婚姻下的各種現象。

綜合以上的研究可知,目前對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議題較不重視子女本身的主觀經驗,缺乏對跨國婚姻家庭中子女族群、身份議題的看法與探討。而在研究方法選擇上,多以訪談家庭子女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及老師,僅少數針對子女本身進行觀察,不然就以結構式的問卷進行較大樣本的資料調查,以上兩種方法自然也能獲致豐富的研究結果,但在身為主體的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缺乏參與、發聲的機會,只能透過研究者主觀的詮釋,或是在研究者所界定的範圍下做出回應,而非來自於研究對象認為適切的答案(歐素汝譯,2000),在缺乏主體性的情形下,研究者自然無法深入理解、呈現他們的實際生活經驗及對族群、身份議題的看法。由以上研究的可看出目前社會對於他們多認為其帶來的是社會問題與隱憂,將他們與素質不良畫上等號,並認為他們面臨種種的困境,以致各方面表現不如本國子女,反而形成眾多的負面偏見和歧視。

四、針對跨國婚姻移民輔導政策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

年代

研究者

內容摘要

新移民政府照顧輔導政策知覺研究--以台北市輔導班為例

2006

葉尉鑫

依據政府對新移民女性的照顧輔導政策為主,了解新移民女性對政策的認知滿意程度與內心的認同歸屬感。以及新移民女性對於目前提供的照顧輔導政策觀感做出分析,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論東南亞外籍新娘之輔導政策

 

2006

李書華

以外籍配偶中的東南亞新娘為對象,由全球化與文化理論的觀點,對照台中縣后里鄉十二組研究個案的深入訪談,以探討外籍新娘的生活問題與實際需求,進而重新檢視我國移民問題、移民政策、移民管理機關、外籍配偶管理及照顧輔導措施。

從多元文化主義論台灣東南亞外籍配偶輔導政策澳洲多元文化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2006

葉琬華

探討我國外籍配偶生活輔導政策的現況,並研究多元文化主義其內涵及相關論述,以及澳洲多元文化移民政策的施行,希冀藉由澳洲多元文化的成功經驗,作為我國制訂相關政策的參考與反思,期許臺灣社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多元文化社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跨國婚姻好像造成台灣社會許多現象產生,葉琬華(2006)外籍配偶的正面影響在於解決台灣社會問題,提供處於弱勢環境的男性擇偶空間,以及提供新的勞動力,彌補低階勞動力不足,確保農工階級再生產的機制。而許多不利因素就如同外籍配偶是弱勢族群般,在語言不通、國情不同之下,政府必須擔負起讓這些外籍配偶儘早融入台灣社會,以多元文化的態度下,善待新的台灣移民,所以在台灣移民輔導政策的研究中,大多說明政府必須花費預算在照顧新的跨國婚姻移民。

五、針對婚姻仲介業者之相關研究

一般而言,「外籍新娘」是一種現象,及來自較低度發展國家婦女嫁往較高度發展國家,僅少數是較高度發展國家婦女嫁往較低度發展國家的例子,無疑地,外籍新娘也成為全球性現象的一環。再者,跨國婚姻的傾斜基本上是經濟強弱的表現,目前台灣民眾的經濟條件普遍仍強過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地區。因此這些外籍新娘大多是因為期待改善經濟和生活而選擇遠嫁到台灣來。台灣社會跨國婚姻形成的因素有隨著時間近程的演變,早期可能基於留學、移民或工作因素而形成,近來則源於國內一群處於婚姻邊緣化的未婚男性基於「傳宗接代」的世俗觀念所導致。如夏曉鵑(2000)所言,跨國婚姻與其他因留學、移民、工作等因素而形成的跨國婚姻相當不同,其所牽涉者絕非僅止於來自不同國度、文化的男女雙方及其家屬,更涵蓋了無數的仲介業者。國內學者也針對仲介業者作不同面向的探討,大致上可歸納為以下三個面向:

(一)以仲介業者之種類:

 

作者

夏曉鵑

鄭雅雯

蔡雅玉

仲介類型

第一類

第一類仲介,原為東南亞台商的員工,之後成為婚姻仲介

專業媒人:即專作東南亞的婚姻仲介,這仲介有些是專作引進外勞的仲介公司,兼作婚姻仲介

越南台商之轉型:曾經在越南投資或是受台灣仲介所委託介紹

第二類

第二類型的婚姻仲介,便是自己本身及跨國婚姻當事者,憑著男方在台灣籍女方在東南亞娘家的社會網絡,而成為婚姻仲介商

嫁來台灣多年的外籍媳婦

轉型的婚友社:此類行的婚姻仲介商是由國內的婚友社轉型或是兩者皆有,通常是以婚友社的方式成立

第三類

第三類則為專業的婚姻仲介業者,他們多半原是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眼見婚姻介紹的高利潤,便開始兼作仲介,甚至成為專業仲介

本身即是到東南亞投資的台商

外勞人力仲介公司:因地利之便,通常是其所經營的外籍勞工來自何國,若經營數個東南亞國家的外籍勞工,因此可介紹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新娘

第四類

第四類仲介則是自己,有不少在台工作的菲律賓女傭或工廠女工,在台灣工作期間認識台灣男子,依台灣外勞管理辦法規定,不得與台灣人結婚,於是先回菲律賓,在申請結婚簽證來台

 

跑單幫的婚姻仲介商:主要包括跑單幫者與嫁到台灣的越南新娘,其透過個人在越南當地的社會網絡關係,有了管道之後便當起了仲介商,大多屬於非組織式的,可能只有一個人在經營

 

 

以上這幾類劃分方式大致與事實相符,但是從其中可以看出所介紹的仲介業者多侷限在台灣的業者,所以似乎無法看出台灣仲介與外籍新娘母國各層面及仲介的互動關係及過程,因為台灣仲介如何與國外仲介業者、媒人間如何在這場國際性的婚配過程中相互運作配合?以及其中的合作模式與運作機制又是如何?都是我們可以繼續進一步去探究、發覺的。

(二)經營方式

在國內對於婚姻仲介業者的經營方式的研究,有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一文,張書銘主要是針對仲介業的經營模式以田野調查中的完全參與觀察法和深度訪談的方式來對越南婚姻仲介業者進行研究,他以Ronald Burt的結構洞察論為觀點,提出了商品化婚姻仲介的最短路徑,來說明透過仲介業者將可縮短台灣新郎與越南新娘相識所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彼此資訊不足的情形下出現結構中的洞,而洞的存在正好提供了婚姻仲介業者的存在之必要性);也就是說因為有婚姻仲介的存在,介於越南新娘(供給)和台灣新郎(需求)之間提供了保持訊息與控制訊息的兩大優勢,因此享有結構洞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在台越跨國婚姻中,仲介角色的出現使得人際關係(婚姻本該是非商品化的社會過程)自此帶有強烈的工具性目的,仲介以既有的社會資本不斷擴大其對利潤的追求,營利的仲介如同一般企業一樣,「利潤」才是維持其營運的驅力;並呈現出婚姻仲介機制對跨國婚姻的影響。另外因為此篇研究所針對的對象為台越兩國之間的婚配過程,但是在我國跨國婚姻中不單單只有越南籍的外籍配偶,其最大宗的大陸籍又是如何,另外其他東南亞地區的新娘情況是否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另外跨國婚姻中亦有不同於仲介介紹的關係,如朋友介紹等等,那他們在其婚姻生活中是否又有不同之處。

(三)功能角色

張鈺平(2004)發覺社會大眾及多數的研究者多仲介業者抱持著「追求利潤為最大目標」的認知,另外仲介業者也可以說主導了整樁跨國婚姻的婚配過程,因此使得我們往往忽略了仲介業者功利性“以外”的角色,所以張鈺平(2004)的《台越跨國婚姻之仲介業者角色研究》一文中,試圖利用對仲介業者及婚姻當事者等等不同團體及面向的深度訪談方式,進而從仲介業者與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的互動全方面探究其角色功能,將其專業功能角色歸納為三:(1)為台灣男性解決失婚問題;(2)是替東南亞女性提供婚配機會;(3)則是做為跨國婚姻的橋樑。然而婚姻仲介也可說是服務業的一種,但往往會將其視為特殊行業,乃是對於跨國婚姻商品化的形象過於深刻所致,因此認為婚姻仲介業者圖謀利潤是不當的行為。長久以來仲介業者總是與「買賣婚姻」、「剝削者」等負面評價劃上等號,但這也可能是社會集體將婚姻仲介業者「污名化」的一種社會現象。但若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婚姻仲介的本質本來就是商業行為,而新郎、新娘及仲介這三者不都應該是以「理性角度」為出發點所做出個人選擇嗎?

其中研究過程中採取大量的訪談內容並加以整理、分析,但是跨國婚姻的仲介過程,並不單單只有台灣一方的運作,其中過程中亦包含著他國仲介業者的種種措施及態度等等,都有可能會影響著這場國際性的婚配過程,所以外國的仲介業者之運作模式亦為另外一個直得探究的面向。

(四)小結

有人批評「外籍新娘」婚姻是一種婚姻買賣,而這個現象更是為人道主義者與女性主義者所批評的;其中仲介業者背負著商人的原罪外,再加上他們的商品∼各國外籍新娘,這樣的結合很自然的成為眾人所指責的對象。我們不時從報章媒體的報導中,得到各類有關外籍新娘的負面報導,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可是實際情況呢?就如馬克斯說的:「我絕不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這裡涉及到的人,只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社會關係與利益的承擔者。」(引述自2002張書銘)

 

 

肆、結論

東海大學博士生張正霖的《「在家、國(Nation-State)、全球市場(Global Market)夾縫中的『他者』」-- 論台灣學術知識生產中的外籍新娘「意象」》一文中,就企圖從中不同的論題中,找尋出某個彼此內在相關的文化邏輯,指出四個:(1)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2)家庭(3)國家與種族(4)全球市場與跨國資本。來詮釋跨國婚姻下外籍新娘問題的討論面向和分析層次。這四個主要面向,看似屬於不同的學術專業,但在彼此間其實是相互關聯的,並在許多地方相互引徵作為證據和分析的歸因(張正霖,2003)。所以從跨國婚姻的相關研究中看來,又似乎並不是那麼的單純,往往並非單由某一個主題或面向存在,而是涉及眾多彼此交互影響的面向,因此要如何從何種面向去看待跨國婚姻議題,實在是難以定論。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