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網路自我效能及計畫性行為理論分析台灣消費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站

 

翁紹庭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生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了解民眾使用網路健康資訊網站使用情形的影響因素,以計畫行為理(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為架構,並加入網路自我效能(internet self-efficacy)分析之。透過橫斷面調查方式(cross-section survey),以網路問卷調查,最後回收問卷300份,有效問卷270份。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若認為健康資訊網站是有用的或其身旁親朋好友認為應該使用之,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也就越高;但若覺得健康資訊網站是浪費金錢及時間,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會降低。網路儼然已成為尋求健康資訊的重要管道,但若加強口碑傳播(如:個人部落格的宣傳)以及網站本身的頁面設計能夠簡單明瞭,易讓使用者可以找到想要的資訊,則可以提升他們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願。

 

 

關鍵字:健康資訊網站、計畫行為理論、網路自我效能

 

 

 

 

 

壹、  前言

在社會腳步越來越快速的背景下,許多人生活作息常常被擾亂,導致健康亮起紅燈,因此現代人開始重視自己的健康,即使在健康時也希望獲得預防及自我照顧方面的資訊,以及新的醫療資訊 (許麗齡,2002)。而網路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資訊革命 Jadad & Gagliari, 1998, P.611),至2007年台灣網路使用人口已達到1476萬人(FINE2008),因此越來越多人會利用網路來搜尋健康資訊。

一般民眾在尋找健康相關資訊時,可能會背離傳統醫學權威,例如:不詢問醫生,而是由手邊的資料或周遭非醫學專業的人士 (葉乃靜,2007)、聽信民俗療法來取得資訊 (王舜偉,2002);也因為網路的進步發展下以及傳統權威知識來源受到質疑和挑戰或是難以獲得時,病患越來越相信自己可以透過醫療網站尋求醫學知識、治療模式,展現對自我健康掌握的自主性。

在政府推行E化社會,過去許多印刷資料都已數位化,甚至是病人的病歷以及任何疾病相關的資訊都可以在網站上取得,另外也因為科技匯流的影響下,許多網站更會提供多媒體影音資訊,讓網站使用者更可以增強資訊吸收的效果,因此醫院希望藉由網路的訊息提供民眾自行搜尋,並可以將這些資訊傳達給病患,進而提升醫療品質,例如大林慈濟醫院健康OK棒網站設立目的即是如此。

Ajzen 2002)曾以衍申式計畫型行為 (extend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extended TPB)解釋自我效能影響了意圖行為,例如網路服務的採用;而網路的使用與使用者的網路自我效能有關。網路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所要表達的是一個人相信他現在或未來可以使用網路完成什麼,例如利用網路搜尋資訊來解決問題等,這裡指的不是用網路程式語言如HTML,或是其他與網路相關的專業技術來完成事務 (Eastin & LaRose, 2000);自我效能會隨著先前經驗而改變,若成功的經驗能促使自我效能的提升 (Bandura, 2002)。

    TPB中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是由行為意圖 (behavior intention)所決定的,而行為意圖會因為態度、感知的行為控制、以及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所影響 Hsu & Chiu, 2004)。因此本研究以TPB理論為架構,並加入網路自我效能試圖了解:;

網路自我效能是否會影響健康資訊網站的搜尋。

健康資訊網站使用者的意圖是否會影響其使用情形。

貳、 文獻探討

一、 計畫行為理論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過去許多學者試圖以「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及「健康行為模式(Health Behavior Model, HBM)」探討個人心理因素﹝如感知的威脅性(perceived threat)、感知的優缺點(perceived benefit/barrier)、態度(attitude)、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但TRA僅考慮個人的意識(volition)可控制行為表現,因此只能解釋個人是否自願(voluntarily)執行的行為,HBM則被批評「不夠精簡」,且偏重個人情緒(emotion),忽略個人在社會網絡中「他人」對於「自己」價值判斷的影響(Cook, Kerr, & Moore, 2001; Montaño & Kasprzyk, 2002),Ajzen因而將TRA加以延伸,將可能阻礙個人行為的「感知的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因素納入模式之中,發展出「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TPB強調「主觀規範」、「態度」及「感知的行為控制」可有效地預測個人的行為意圖(intention),並進一步影響真正的行為(real behavior)(Ajzen, 1991)。

近來學者研究健康行為時,不乏援用TPB作為理論基礎,舉凡保險套使用(Corby, Jamner, & Wolitski, 2006; Reinecke, Schmidt, & Ajzen, 2006; Sutton, McVey, & Glanz, 1999)、抽菸與用藥(Armitage, Conner, Loach, & Willetts, 1999; Goldin, Valois, Lepage, & Desharnais, 2006; Maher & Rickwood, 2002)、性病/HIV防治行為(Fisher, 1997)及女性乳房X光檢驗(Goldin, Gange, Maziade, Moreault, Beaulieu, & Morel, 2001; Norman & Hoyle, 2006)研究等均發現TPB適合作為健康行為預測的模式。Armitage and Conner2001)則針對185個以TPB作為理論基礎的研究進行後設分析(meta-analysis),發現TPB可用來解釋行為意圖的變異量平均高達39%、可解釋「自我報告行為(self-reported behavior)」變異量達31%;異量平均高達39%、可解釋「自我報告行為(self-reported behavior)」變異量達31%;由此可知,TPB適合作為探討健康行為的模式。

過去研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態度會影響其對於資訊科技的採用與使用(Hsu, & Chiu, 2004),另外,Bhattacherjee2000)認為態度為決定一個人使用電子業務服務的行為意圖。雖然態度可以做為某個行為將會造成特定結果的預測指標,但態度是由許多社會經濟(social-economic)動機因素所影響,根據動機理論,社會經濟因素可以分為兩大類: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以及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外在動機指的是因為感知到具有完成任務的工具價值而有了行動的表現,此動機不是因為行動本身所引起的。而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以及感知的危險性(perceived risk 為外在動機因素,其會影響資訊科技的採用(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採用(Davis, 1989Pavlou, 2001),因此本研究假設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態度會影響其使用的意圖。

H1:感知健康資訊網站的有用性可有效地預測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

H2:感知健康資訊網站的危險性可有效地預測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

    主觀規範指的是個人感知到社會壓力而造成某行為表現與否(Ajzen, 1991),另外根據創新傳佈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V)(Rogers, 1983),個人會因為參考團體的意見而影響資訊科技採用的意願,因此若增加與社會網絡的互動,愈會影響採用的決定(Hsu & Chiu, 2003);Bhattacherjee2000)是主觀規範為兩種影響類型,分別為人際(interpersonal)影響以及外在(external)影響(又稱社會規範),外在影響指的是大眾媒體的報導、專家建議、以及其他非個人資訊,而人際影響則是指會受到朋友、家人、同事、對於某項行為有經驗的人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假設:

H3:人際規範可有效地預測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

H4:社會規範可有效地預測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

    此外,Manstaed and van Eekelen1998)指出感知的控制能力(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為意圖的重要預測指標,因此本研究假設:

H5:感知的控制能力可有效地預測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

二、 網路自我效能(internet self-efficacy

    行為的執行取決於個人的「意圖(intention)」及「能力(ability)」(Ajzen, 1991)。「能力」指個人覺得是否可控制自己的行為,此種「行為控制的能力」類似於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中所指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這個概念(Montaño & Kasprzyk, 2002)。SCT強調,「自我效能」並非以技巧來衡量(Eastin & LaRose, 2000),而是個人對於自己有能力克服障礙以執行某行為的自我評估(self-evaluative)(Bendura, 1982, 1997),以食品安全為例,「自我效能」非指消費者是否知道如何安全處理食品或如何避免食品風險,而是相信自己是否能夠安全處理食品或避免食品風險;因此,具有較高自我效能者較能表現其所欲的行為,與低自我效能者相比,高自我效能者較願意接受挑戰並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艱難的任務(Bendura, 2001)。

    網路自我效能所著重的是一個人對於自己是否可以在現在或未來用完成上網的信念,但其指的並非是特定網路相關專業技巧的有無,如:寫出HTML、傳送檔案、或使用瀏覽器,而是評估自己是否可以利用網路技巧來找尋所需要的資訊或是解決搜尋問題的判斷(Eastin & LaRose, 2000)。而網路自我效能與電腦自我效能(computer self-efficacy)的差異在於後者所需要的電腦技巧更為專業,例如:將硬碟格式化(formatting disk)、電腦升級、或是利用軟體分析資料等。

     Easting and LaRose2000)認為在數位落差的情況下,網路自我效能與網路使用有正向關係,又Ajzen2002)將TPB中的感知的行為控制概念延伸,其認為應將自我效能的評估納入感知行為控制的測量之中,可以了解自我效能對於意圖性行為(如: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假設:

H6:網路自我效能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有正向影響。

 

參、 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以TPB探討使用健康資訊網站與否,其架構圖定義如圖一:

    依據TPB,個人的態度、主觀規範、感知的行為控制做為影響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的變項,而主觀規範又可分為人際規範以及社會規範兩個面向探討,感知的行為控制則又以感知的控制能力以及網路自我效能兩個面向測量;另外,根據文獻指出,個人的態度會受到其感知的危險性以及感知的有用性所影響,因此將其列為影響態度的變項;最後,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為影響使用健康資訊網站與否的變項。

 

 

                     

 

二、研究設計

    由於本研究以橫斷面調查 cross-sectional survey)方式,並以網路問卷於97521日至9762 (共計13天)進行,問卷發放的位置鎖定於台大PTT實業坊討論版,包括了問卷版、分享版、EMS緊急救護系統板、醫師推薦&健康醫療板、疾病程因與預防&健康檢查資訊板、養生之道板、生機飲食板,並以50P幣作為填問卷的酬謝,另外,也請研究者的親朋好友以滾雪球的方法來得到最大的樣本。首先會徵詢各個版主的同意,之後再將問卷放置版內讓版友們填答,所有施測對象都是自願參與,而本研究會向受訪者說明所有收集的資料將保密,純粹作為學術研究分析之用。最後回收300份問卷,去除漏答、並以Z-score去除極端值答案(±3)的受訪者30份,最後有效問卷270份。

三、 問卷設計

    本問卷參考Hsu, and Chiu2004)以TPB探討科技採用行為所設計的題項。問卷內容包括七個部分:第一部份為人口統計變項;第二部分為對於健康資訊網站使用的意圖;第三部分為對於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態度;第四部份為主觀規範對於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影響;第五部份為對於自己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所感知的行為控制;第六部分為對於自己網路搜尋能力的網路自我效能。問卷的題項是參考文獻後,配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予以修正。

()、人口統計變項:將以性別、年齡、收入、學歷、是否曾經使用健康資訊網站以及過去三個月內是否使用過健康資訊網站六個變項為主,此部分是為了瞭解填答者的基本資料外,並且可以區分不同的人口特性的填答者,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採用與否有所差別。

()、對於健康資訊網站使用的意圖:本研究以「我會試用健康資訊網站再決定未來是否使用」、「我有打算在未來三個月內使用健康資訊網站」以及「我在未來三個月內會使用健康資訊網站」三個題項測量。各題項以立克特 Likert)六分制等距量表呈現,選項為非常不同意、有點不同意、不同意、同意、有點同意、非常同意,分數由1分至6分,分數越高表示對於健康資訊網站使用的意圖越高。

()、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態度:本研究在態度方面區分三個面向 dimensions)來測量,分別為「感知的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感知的資訊特性」、「感知的經濟效益」,總共七題,其中「感知的有用性」的題項有三題,包括了「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以改善我對於健康的知識」、「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以提升我的健康」、「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以將簡化搜尋所有健康資訊的過程」,「感知的資訊特性」題項有二題,並且為反向題,包括了:「健康資訊網站所提供的資訊有可能是錯誤的」、「健康資訊網站所提供的資訊有可能是沒有效的」,而「感知的經濟效益」題向有兩題,包括了:「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能需要金錢花費」、「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能會浪費時間」,各題以立克特 Likert)六分制等距量表呈現,選項為非常不同意、有點不同意、不同意、同意、有點同意、非常同意,分數由1分至6分,分數越高表示對於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態度中各面向的特性程度就越高。

()、主觀規範對於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影響:表示填答者認為重要的他人對他應不應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看法,本研究以人際規範以及社會規範兩個面向為主,題目為參考文獻後尋找適合的題項,最後總共七題,其中「人際規範」變項共四題,包括:「我的家人認為我應該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我的同事認為我應該使用健康資訊網站」以及「我的朋友認為我應該使用健康資訊網站」以及「我身邊認識的人認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事很好的選擇」,而「社會規範」變項有三題,包括:「從新聞報導得知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是得知健康資訊的好方法」、「因為報章雜誌讓我對健康資訊網站產生好感」、「因為媒體的報導讓我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各題以立克特 Likert)六分制等距量表呈現,選項為非常不同意、有點不同意、不同意、同意、有點同意、非常同意,分數由1分至6分,分數越高表示人際規範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影響越高。

()、感知的行為控制對於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影響:表示填答者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使用行為的控制信念,題目為參考文獻後尋找適合的題項,總共有三個題項,包括:「健康資訊網站查詢資訊的決定取決在我」、「我感覺到有人在控制自己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搜尋」、「我感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超過自己可控制的範圍」。各題以立克特 Likert)六分制等距量表呈現,選項為非常不同意、有點不同意、不同意、同意、有點同意、非常同意,分數由1分至6分,分數越高表示感知的行為控制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影響越高;但在測量感知的控制能力選項中,「我感覺有人在控制自己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搜尋」、「我感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超過自己可控制的範圍」為反向題項。

()、網路自我效能:表填答者評估自己是否可以利用網路技巧來找尋所需要的資訊或是解決搜尋問題的判斷。

 

四、 研究結果

(一)          研究樣本描述與分析

  本研究有效問卷270份中,男生人數最多,有140人(51.9%)、女生有130人(48.1%);而在年齡分佈上,以21-25歲的人數最多,有200人(74.1%)、16-20歲的有32人(11.9%)、26-30歲的有30人(11.1%)、31-35歲的有8人(3.0%);此外,就收入而言,10,000元以下的有192人(71.1%)、10,0001-15,000元有20人(7.4%)、15,001-20,000元有9人(3.3%)、20,001-25,00015人(5.6%)、25,001-30,000元有13人(4.8%)、30,001-35,000元有11人〈4.1%〉、35,001-40,000元有2人〈0.7%〉、40,000元以上有8人〈3.0%〉;而在學歷方面,高中職有3人〈0.7%〉、專科有5人〈1.9%〉、大學或學院有181人〈67.0%〉、研究所以上的有82人〈30.4%〉。結果如表一。

表一、樣本描述

變項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140

130

51.9%

48.1%

年齡

15歲(含以下)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歲以上

0

32

200

30

8

0

0

0

0%

11.9%

74.1%

11.1%

3.0%

0%

0%

0%

教育程度

小學

國中或初中

高中職

專科

大學學院

研究所以上

0

0

2

5

181

82

0%

0%

0.7%

1.9%

67.0%

30.4%

每月平均收入

10,000元以下

10,001-15,000

15001-20,000

20,001-25,000

25,001-30,000

30,001-35,000

35,001-40,000

40,001元以上

192

20

9

15

13

11

2

8

71.1%

7.4%

3.3%

5.6%

4.8%

4.1%

0.7%

3.0%

 

(二)          信度分析與信度測試因素分析

  本小節主要對問卷第三部份至第七部分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態度、主觀規範與感知的行為控制能力,這五個部份的量表進行因素分析,萃取出各因素並進行命名,並分別說明各因素的概念、平均值,以利之後相關研究問題之檢測。

 

1.        意圖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透過取樣適合性量數(Kaiser-Meyer-Olkim, KMO)與Bartlett球型檢定,本量表的KMO值為 .640,且Bartlett球型考驗的Chi-Square值為103.013(自由度為3p < .001),代表本量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之因素分析採取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選出萃取值 0.5 以上、特徵值(eigen value)大於 1.00 為共同因素的標準來對因素進行篩選。另外再經由了正交轉軸法(orthogonal rotation)中的最大變異法(Varimax Method)來進行轉軸,以瞭解各因素所代表的問題有那些。結果萃取一個因素 M=4.3926, SD=.633280, Cronbach α=.682),其特徵值 eigen value)為1.743,請見表二。

表二、意圖的因素分析

題項

因素一

2. 當我有健康資訊需求時,我會使用健康資訊網站

1. 我會將健康資訊網站推薦給認識的人

3. 我在未來三個月內會使用健康資訊網站

.797

.776

.711

特徵值

1.743

特徵值變異量%

58.088

總解釋變異量%

58.088

因素平均值M,標準差SD

M=4.2926SD=.73080

Cronbach’ s α

.628

KMO

.640

Bartlett 球形檢定值 (自由度),顯著性

103.013 3),.000

 

2.        態度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透過取樣適合性量數(Kaiser-Meyer-Olkim, KMO)與Bartlett球型檢定,本量表的KMO值為 .603,且Bartlett球型考驗的Chi-Square值為490.907(自由度為21p < .001),代表本量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之因素分析採取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選出萃取值 0.5 以上、特徵值(eigen value)大於 1.00 為共同因素的標準來對因素進行篩選。另外再經由了正交轉軸法(orthogonal rotation)中的最大變異法(Varimax Method)來進行轉軸,以瞭解各因素所代表的問題有那些。結果共有三個因素,請見下表。本研究試圖依據題目內容與代表意涵,命名為:因素一為「感知的有用性」 M=4.3926, SD=.633280, Cronbach α=.682),其特徵值 eigen value)為1.932;因素二為「感知的資訊特性」 M=4.2981, SD=.75232, Cronbach α=.840),其特徵值 eigen value)為1.770;因素三為「感知的經濟效益」 M=3.4778, SD=.86413, Cronbach α=.637),其特徵值 eigen value)為1.489。請見表三。

表三、態度因素分析

題項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1.       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以改善我對於健康的知識

3.       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以簡化搜尋健康資訊的過程

2.       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以提升我的健康

.850

 

.759

 

.734

-.121

 

-.198

 

.174

.061

 

.119

 

-.200

4.  健康資訊網站所提供的資訊有可能是錯誤的

5.  健康資訊網站所提供的資訊有可能是沒有效的

-.069

 

-.059

.906

 

.902

.139

 

.155

6.  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能需要金錢花費

7.  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能會浪費時間

-.195

.222

.101

.201

.842

.824

特徵值

1.932

1.770

1.489

特徵值變異量%

27.605

25.282

21.278

總解釋變異量%

74.164

因素平均值M,標準差SD

M=4.3926

SD=.63280

M=4.2981

SD=.75232

M=3.4778

SD=.86413

Cronbach’ s α

.682

.840

.637

KMO

.603

Bartlett 球形檢定值 (自由度),顯著性

490.90721),.000

 

3.        主觀規範的因素分析

    研究透過取樣適合性量數(Kaiser-Meyer-Olkim, KMO)與Bartlett球型檢定,本量表的KMO值為 .872,且Bartlett球型考驗的Chi-Square值為1618.917(自由度為21p < .001),代表本量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Kaiser, 1974;轉引自吳明隆,2003)。

  本研究之因素分析採取主成份分析法,選出萃取值 0.5 以上、特徵值大於 1.00 為共同因素的標準來對因素進行篩選。另外再經由了正交轉軸法中的最大變異法來進行轉軸,以瞭解各因素所代表的問題有那些。結果共有二個因素,請見下表。因素分析後所得的兩個因素與本研究假設相符,因此依序將各因素依據題目內容與代表意涵,命名為:因素一為「人際規範」 M=3.4519, SD=.87616, Cronbach α=.927),其特徵值  eigenvalue)為3.105及因素二為「社會規範」 M=3.6802, SD=.91717, Cronbach α=.890),其特徵值  eigen value)為2.703。請見表四。

表四、主觀規範因素分析

題項

因素一

因素二

2. 我的家人認為我應該使用健康資訊網站

3. 我的朋友認為我應該使用健康資訊網站

1. 我的同事認為我應該使用健康資訊網站

4. 我身邊認識的人認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是很好的選擇

.919

.910

.900

.634

.254

.290

.256

.516

6. 因為報章雜誌讓我對健康資訊網站服務產生好感

7. 因為媒體的報導讓我使用健康資訊網站

5. 從新聞報導得知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是得知健康

資訊的好方法

.784

 

.783

.755

.890

 

.859

.833

特徵值

3.105

2.703

特徵值變異量%

44.351

38.619

總解釋變異量%

82.970

因素平均值M,標準差SD

M=3.4519

SD=.87616

M=3.6802

SD=.91717

Cronbach’ s α

.927

.890

KMO

.872

Bartlett 球形檢定值 (自由度),顯著性

1618.917 21),.000

 

4.        感知的行為控制因素分析

  研究透過取樣適合性量數(Kaiser-Meyer-Olkim, KMO)與Bartlett球型檢定,本量表的KMO值為 .591,且Bartlett球型考驗的Chi-Square值為313.635(自由度為3p < .001),代表本量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之因素分析採取主成份分析法,選出萃取值 0.5 以上、特徵值大於 1.00 為共同因素的標準來對因素進行篩選。另外再經由了正交轉軸法中的最大變異法來進行轉軸,以瞭解各因素所代表的問題有那些。結果只萃取出一個因素,請見下表。本研究依序將各因素依據題目內容與代表意涵:因素一為「感知的控制能力」 M=3.5951, SD=.84814, Cronbach α=.778),其特徵值為2.078。請見表五。

表五、感知的控制能力因素分析

題項

因素一

2. 我感覺到有人在控制自己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搜尋

3. 我感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超過自己可控制的範圍

1. 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查詢資訊的決定取決在我

.920

.886

.668

特徵值

2.078

特徵值變異量%

69.276

總解釋變異量%

69.276

因素平均值M,標準差SD

M=3.5951SD=.84814

Cronbach’ s α

.778

KMO

.591

Bartlett 球形檢定值 (自由度),顯著性

313.635 3),.000

 

5.        網路自我效能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透過取樣適合性量數(Kaiser-Meyer-Olkim, KMO)與Bartlett球型檢定,本量表的KMO值為 .914,且Bartlett球型考驗的Chi-Square值為3657.064(自由度為66p < .001),代表本量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之因素分析採取主成份分析法,選出萃取值 0.5 以上、特徵值大於 1.00 為共同因素的標準來對因素進行篩選。另外再經由了正交轉軸法中的最大變異法來進行轉軸,以瞭解各因素所代表的問題有那些。結果共有兩個因素,請見下表。本研究依序將各因素依據題目內容與代表意涵,命名為:因素一為「網路社交取向」 M=5.2405, SD=.76931, Cronbach’ s α=.875);因素二為「網路搜尋取向」 M=4.9227, SD=.76931, Cronbach’ s α=.936)。請見表六。

表六、網路自我效能因素分析

題項

因素一

因素二

8. 我相信自己能附載檔案至電子郵件

9. 我相信自己能在BBS上寫文章

6. 我相信自己能接收電子郵件

7. 我相信自己能寄出電子郵件

12. 我相信自己能申請BlogEmail信箱

10. 我相信自己能用BBS與其他人交談

11. 我相信自己能用WWW與其他人進行交談

.875

.861

.857

.855

.833

.765

.652

.353

.190

.371

.353

.381

.288

.418

4. 我相信自己能利用入口網站或網路只能找到資訊

5. 我相信自己能利用網路資料庫來搜尋資訊

3.         我相信自己能利用搜尋引擎找到資訊

1.       我相信自己能利用網頁所提供的網址而打開該網頁

2.       我相信自己不會迷失在網路空間中

.381

.336

.435

.314

.154

.871

.830

.795

.698

.673

特徵值

5.247

3.911

特徵值變異量%

43.726

32.591

總解釋變異量%

76.317

因素平均值M,標準差SD

M=5.0603

SD=.68472

M=5.2422

SD=.74584

Cronbach’ s α

.913

.922

KMO

.914

Bartlett 球形檢定值 (自由度),顯著性

3657.064 66),.000

 

(三)          受測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情形

  300份有效問卷的人中,過去使用過健康資訊網站有131人〈51.5%〉,而未使用過的有139人〈48.5%〉;而在過去三個月內使用過健康資訊網站的人有79人〈29.3%〉,未使用過的人則有191人〈70.7%〉。請見表八。

表八、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情形

變項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是否使用過健康資訊網站

131

139

51.5%

48.5%

過去三個月內是否使用過健康資訊網站

79

191

29.3%

70.7%

 

(四)          資料分析

  在分析資料的工具上,本研究使用SPSS for windows 12.0版統計分析軟體進行資料分析,首先以相關分析哪一個自變項對於依變項的相關程度最高,再進行多元階層迴歸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分析,來驗證本研究提出的假設。其中多元階層迴歸分析可幫助研究者聊解在控制其它可能影響變項後,哪一個自變項 independent variable)對依變項 dependent variable)有較強的預測能力 Tabachnick & Fidell, 2001)。本研究中,當p <.05時,表示分析結果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1.      不同變項對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的影響

    此部份主要回答檢驗假設,因此首先欲了解受訪者的態度與其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之間的關聯,在知道不同變項中對於意圖的關聯之後,在進行多元回歸的分析,以了解不同變項預測。

相關檢測

    本研究以皮爾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對於不同變項中不同因素與意圖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只有在「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有強烈的正相關,也就是說當受訪者認為健康資訊網站越有用,則其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就越強烈。而在進行主 觀規範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的皮爾森相關檢測後發現,「人際規範」與「社會規範」面向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有強烈的正相關(r =.445; r = .389),換言之,人際規範以及社會規範的程度越高,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也就越強。在網路自我效能方面,在與意圖進行相關檢測後發現,只有「網路搜尋能力」面向上與意圖呈正相關(r = .164),也就是說,當受訪者覺得自己在網路搜尋能力越好,則其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就越高。結果如表九。

表九、態度、主觀規範、感知的控制能力與網路自我效能與意圖的Pearson相關檢測

 

因素

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

態度

感知的有用性

.488**

感知的資訊特性

.018

感知的經濟效益

-.092

主觀規範

人際規範

.445**

社會規範

.389**

感知的控制能力

 

-.034

網路自我效能

網路搜尋能力

.164**

網路社交能力

.103

**.在顯著水準為0.01 (雙尾),相關顯著;

*.在顯著水準為0.05 (雙尾),相關顯著。

 

多元階層回歸

    本研究提出六個假設為(一)感知的有用性對於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有正向影響;(二)感知的危險性對於於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有正向影響;(三)人際規範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呈正相關; (四)社會規範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呈正相關;(五)感知的控制能力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呈正相關;及(六)網路自我效能對於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有正向影響。為檢測上述六個研究假設,本研究採用多元階層回歸分析(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統計方法來驗證此六個假設。其中第一階層輸入態度 (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感知的經濟效益),第二階層為輸入主觀規範 (人際規範、社會規範),第三層為輸入感知的控制能力,而第四層則輸入網路自我效能(網路搜尋能力、網路社交能力);至於本研究的依變項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

    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在控制人口變項、社會規範、感知的控制能力、以及網路自我效能情況下,態度中的感知的有用性 β=.390, p < .001)正向地預測受訪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因此假設獲得支持;其次,在控制人口變項、態度、感知的控制能力以及網路自我效能後,社會規範中的人際規範 β=.257, p < .001)也正向地預測受訪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因此假設一、三也獲得支持,而假設二、四、五、六則無法成立。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在所有列入回歸分析的自變項中,以對於健康資訊網站感知的有用性對於受訪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最有預測能力(見表十);此外,感知的有用性以及人際規範可以解釋39.9%受訪者對於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的變異量。

 

表十、多元階層回歸分析

變項

B

SE B

β

第一階層

1 感知的有用性

2 感知的資訊特性

3 感知的經濟效益

.375

.029

-.112

.070

.053

.046

.325***

.030

-.133*

第二階層

4 人際規範

5 社會規範

.242

.064

.054

.056

.290***

.080

第三階層

6)感知的控制能力

-.018

.050

-.021

第四階層

7 網路搜尋能力

8 網路社交能力

.168

-.078

.092

.083

.158

.-.080

註:1. 第一階層的adjusted R2 = .240;第二階層的 adjusted R2 = .088

      第三階層的adjusted R2 = -.002;第四階層的adjusted R2 =.004

                                      2. *p < .05 ***p <.001

 

 

伍、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以TPB模式來檢測大眾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首先以態度、社會規範、感知的控制能力以及網路自我效能中的不同面向是否能預測受訪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而結果發現態度中感知的有用性(β=.325, p < .001)、感知的經濟效益(β= -.113, p < .001)以及主觀規範中的人際規範(β=.290, p < .001)可以預測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換言之,若本身覺得健康資訊網站資訊為有用的態度、並且比起其他健康諮詢方法來得便利(黃冠英,2006),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會越強,而使用的可能性就越高,此外,若個人覺得健康資訊網站越不需要金錢及時間的花費,其使用的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也就越強。而在人際規範方面,過去研究也發現父母以及同儕為年輕人的健康資訊的來源(Ackard & Neumark-Sztainer, 2001; Gould & Mazzeo, 1982),因此若身邊的親朋好友建議自己應該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或是覺得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是好的選擇,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就越高;反而媒體的宣傳並非影響受訪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此可能與台灣媒體本身的可信度有非常大的關係,因為近年來報章雜誌常過度地放大某些食品的健康性,或是發生報導錯誤等情形,因此造成了觀眾對於媒體的宣傳會有誇張的印象,進而影響其對於媒體報導某些健康資訊網站感知的可信度下降,忽略了媒體的宣傳。

  上述結果可提供以網路作為健康資訊宣傳平台的業者或是醫院一些啟發。雖然本研究結果突顯了搜尋健康資訊是一種個人知覺的有用性,且影響一個人使用健康資訊意圖的最主要還是身邊的親朋好友,似乎健康資訊網站只能利用口碑傳播,此種社會網絡宣傳的方法,但也因為Web2.0時代的來臨,網路社群的力量十分的強大,因此許多人經由朋友的部落格中的超連結(hyperlink)可以瀏覽到許多知名人士的部落格,此種虛擬網絡宣傳的方式,也許可為健康資訊網站帶來一線生機,經由親朋好友間部落格的宣傳,讓更多人有機會拜訪該健康資訊網站,若該網站的健康資訊在拜訪者瀏覽過後覺得是有用的,則其也會成為搜尋健康資訊的主要來源,也可能因為拜訪者在部落格的書寫推薦該網站的文章,而使得越來越多人使用該健康資訊網站。

  資訊已經不再是一種奢侈品(Frey, Botan, & Kreps, 2000),人類為了求生必須透過各種不同管道尋求資訊,以降低生活上的不確定感或是作為決策參考的依據(Case, 2000),而利用網路搜尋健康資訊即是一例。網路使用的主要功能可分為社會情感調適 socio-affective regulation, SAR)及資訊取得(goods-information acquisition, GIA),SAR指的是從同儕或專家獲得線上社群的支持(Wieser, 2001);因此以本研究為例,年輕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獲得所需的健康資訊,且若藉由網路虛擬社群取得健康資訊網站的支持,則他們也會得到所需的社會情感支持。

  由於現在大眾只要在打上關鍵字就可以找到無數比的資料,但是無用的資訊卻也是充斥其中,因此要揀選對自己有用的資訊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而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若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來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則使用的意圖會減低,因此能提供精簡、有用的資訊是絕對重要的,民眾如能掌握資訊超級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吸收消化、組織有用之資料,才不致於造成所謂資訊超載或資訊焦慮的現象(許麗齡,2002)。

  本研究發現態度中的「感知的資訊特性」無法預測受訪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可能的原因是會搜尋健康資訊受訪者有一定的健康資訊評估能力;換言之,他們在閱讀健康資訊時會注意資料發表日期以及最新修改時間、網站簡介及目的、撰寫者是否為醫事人員、所引用文獻日期或出處等資料(黃冠英,2006),因此對於他們來說,若本身有相當的健康資訊評估能力,資訊特性就不是影響他們使用健康資訊意圖的考量。

  在網路自我效能方面,皆無法預測受訪者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由於過去研究發現,個人對於自己評估網路使用能力會影響其是否使用網路、並且搜尋資訊(Brodie, Flournoy, Altman, Blendon, Benson, & Rosenbaum, 2000),但此與本研究結果卻是相反的,可能原因是本研究的問卷發放方法為網路,因此受訪者可以利用網路填問卷,其網路自我效能比起其他人來得高,雖然在pearson相關檢測中,網路搜尋能力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呈正相關(r = .130),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是否會利用網路搜尋資訊、以及其網路技能並非是預測他們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的指標。

  在感知的控制能力變項上,是無法預測受訪者使用健康資訊網的意圖,可能的原因為本研究鎖定在以網路搜尋健康資訊,而受訪者大多為大專院校及研究生,幾乎每個人都有擁有自己的電腦,因此是否要使用電腦、網路搜尋完全是取決於自己,而健康資訊的搜尋大多數是因為自己的需求,並非像是學校規定的作業,必須為了完成而被強迫的去搜尋,因此受訪者不會因為自己是否能控制此資訊搜尋行為作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意圖的考量。

  本研究受訪者實際有使用過健康資訊網站的約占51.5%,此與黃冠英(2006)針對大學生曾經使用網路查詢健康資訊65.7%低許多,可能是因為台灣地小人稠,可從其他許多管道取得健康資訊,再加上實施全民健保,可接觸醫療專業人員的機會也高,而台灣網路健康資訊不像國外來得豐富,因此也分散了使用網路健康資訊的人數;就方法學而言,黃冠英使用紙本問卷對台灣地區大學生進行橫斷面調查,受測者的人口變項較本研究一致,且樣本較大 N=789),因此造成本研究與過去研究有落差

 

 

陸、結論與建議

  在台灣,大眾的物質條件漸漸提升,再加上生活步調的加速、飲食缺乏良好習慣,不只是年紀較大的人、甚至是年輕人都可能會患上嚴重的疾病,因此也使得越來越多人需要健康資訊,過去健康資訊的來源大多來自民間偏方,或是只能前往醫院向醫生求助,但也只能以傳統醫療資訊為主,但在網路科技發展後,除了提供大眾健康資訊,也著重新的醫療資訊,因此大眾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利用網路搜尋健康資訊以獲得幫助(許麗齡,2002)。

  什麼因素較會趨使個人使用健康資訊網站?若本身覺得使用健康資訊網站可以提升自己的健康、或是改善對於健康的知識,並且具有搜尋的便利性的話,則越有可能利用網路搜尋健康資訊。電腦資訊時代的來臨,若覺得有健康資訊的需求卻有不知該如何取得時,大眾是可以利用網路,而非孤立無援的,但現在卻也越來越多人患有憂鬱症等心裡疾病、青少年的自殺率也逐年上升,過去研究發現不到一成的大學生一個月至少流覽一次心理諮商相關資訊 (黃冠英,2006),此是令人十分憂心的,因此若藉由網路搜尋此方面的健康資訊,多在這些提供資訊的平台提出疑問、與人討論,則可以更加了解因應之道。

  過去研究對於不同性別使用網路健康資訊比例有不同的結果(黃冠英,2006Gray, Klein, Noyce, Sesselberg, & Cantrill, 2005),本研究也發現男女使用健康資訊的比例則是女生使用的比例較高,但在測驗性別以及其他人口變項時卻與有無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無相關顯著,推測可能是因為問卷發放位置是在PTT,因此受訪者多為大學生及研究生,年齡、學歷分佈也因此受到了侷限,而無法出現顯著相關性。也因為問卷是以網路發放方式,因此填問卷的受測者皆有相當程度的網路搜尋能力,因此可能也造成了網路自我效能與使用健康資訊網站的意圖無顯著相關。

  根據上述的研究限制,建議之後若要繼續調查健康資訊網站的使用情形,並要測量網路自我效能變項,以紙本問卷方式發放,並且不只以大學生為對象,可以將年齡、學歷範圍擴大,並將樣本數目加大以足夠比較、分析。此外,由於本研究問卷未經過前測,而在測量時有受訪者反應,問項描述方式難以了解,此也可能會造成該變項的測量結果會有偏差。

  過去研究發現,數位落差會影響民眾使用網路搜尋健康資訊,尤其以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影響最深,此外,女性又比男性更會在家利用網路搜尋健康資訊(Brodie, Flournoy, Altaman, Blendon, Benson, & Rosenbaum, 2000),因此未來可以就年齡、性別,以及城鄉作調查,以了解是否在台灣的數位落差影響其使用網路搜尋健康資訊,並且研究結果可作為醫療網站、醫院的教學網站,以及政府E化政策的推行作為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舜偉(2002)。諱疾忌醫的神醫華陀?--南台灣廣播賣藥節目分析初探       南華大學傳播管理所。

林逢慶(2003)。〈消弭數位落差:政府的責任與對策〉,《國家政策季刊》,21):29-52

資策會FIND 2008.2.21)。〈資策會FIND網站最新報告: Web2.0概念使用人口大幅成長;台灣網路使用人口達1476萬〉。上網日期:20080422日,取自 http://www.iii.org.tw/pressroom/NEWS20080221.htm

許麗齡(2002)。〈健康/醫療網站之需求與功能〉。《台灣醫學》,46):585-589

黃冠英(2006)。〈台灣大學生網路健康資訊使用調查〉。國立中山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靜(2007)。〈癌症網站資訊需求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21):71-89

劉燕青(2003)。〈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ckard, D. M., & Neumark-Sztainer, D. (2001).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adolescents: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n use, concerns and need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9, 170–176.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rmitage, C. J., Conner, M., Loach, J., & Willetts, D. (1999).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control: Applying an extend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legal and illegal drug us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1(4), 301-316.

Armitage, C. J., & Conner, M. (2001).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 meta-analy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 471-499.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Bandura, A. (200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 agentic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 1-26.

Bhattacherjee, A. (2000). Acceptance of e-commerce services: the case of electronic Broker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and Humans, 30(4), 411 – 420.

Brodie, M., Flournoy E. R., Altman, E. D., Blendon J. R., Benson M. J., & Rosenbaum D. M. (2000). Health information, the internet, and the digital divide. Health Affair, 19(6), 255-265.

Cline, R. J. W., & Haynes, K. M. (2001). 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on the internet: the state of the art.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6(6), 671-692.

Cook ,A. J., Kerr, G. N., & Moore, K. (2002).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wards purchasing GM food.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3(5), 557-572.

Corby, N. H., Jamner, M. S., & Wolitski, R. J. (2006).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predict intention to use condoms among male and female injecting drug user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6(1), 52-75.

Davis, F.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 340.

Davis, F., Bagozzi, R.P., & Warshaw, P.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2– 1003.Deci, E.L. (1975). Intrinsic Motivation.  Plenum, New York,

Eastin S. M., & LaRose, R. (2000). Internet 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y of the digital divid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6(1). Retrieved June 14 2008, from http://www.ascusc.org/jcmc/vol6/issue1/eastin.html..

Fisher, W. A. (1997). A theory-based framework for intervention and evaluation in STD/HIV prevention.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6(2),. Retrieved at 11 December, 2008, from http://www.phac-aspc.gc.ca/publicat/cjhs/cjhs3.html

Hsu, M.-H., & Chiu, C.-M. (2004). Internet self-efficacy and electronic service accepta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38, 369-381.

Goldin, G., Gagne, C., Maziade, J., Moreault, L., Beaulieu, D., & Morel, S. (2001). Breast cancer: The intention to have a mammography and a 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sychology & Health, 16(4), 423-441.

Godin, G., Valois, P., Lepage, L., & Desharnais, R. (2006). Predictors of smoking behavior: An application of Ajze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ddiction, 87(9), 1335-1343.

Gould, A. W., & Mazzeo, J. (1982).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early adolescents’ information source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3), 283–292.

Gray, N. J., Klein, J. D., Noyce, Sesselberg, T. S., & Cantrill, J. A. (2005).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in adolescence: the place of the internet.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0, 1467-1478.

Jadad, A. R. & Gagliari, A. (1998). Rating hea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navigating to knowledge or to Babe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79, 611–614.

Johnson, J. D. (1997. Cancer-related information seeking. Cress-skill, NJ: Hampton Press.

Kaufman, R. D. (2006). Redesigning a telehealth diabetes management program for a digital divide seniors population. Home Health Care management & Practice, 18(3), 223-234.

Manstead, A.S.R., & van Eekelen, S.A.M. (1998).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self-efficacy in the domai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intentions and behavior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8, 1375– 1392.

Maher, R. A., & Rickwood, D. (1997).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omain specific self-efficacy and adolescent smoking.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 6(3), 57-76.

Montaño, D. E., & Kasprzyk, D. (2002).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K. Glanz, B. K. Rimer, & F. M. Lewis (Eds.).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pp. 99-120).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Bass.

Norman, P., & Hoyle, S. (2006).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breast self-examinatio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erceived control and self-efficacy.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4(4), 694-708.

Pavlou, P.A. (2001). Integrat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rust in electronic commerce-mode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Americas Confere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Boston, MA, 816– 822.

Reinecke, J., Schmidt, P., & Ajzen, I. (2006).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adolescents’ condom use: A panel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6(9), 749-772.

Suarez-Amazor, M. E., Kendall, C. J., & Dorgan, M. (2001). Surfing the Net – Inform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 for person with arthritis: Patient empowerment or patient deceit?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8, 185-191.

Sutton, S., McVey, D., & Glanz, A. (1999). A comparative test of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the prediction of condom use intention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English young people. Health Psychology, 18(1), 72-81.

Weiser, E. B. (2001). The functio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4(6), 723–743.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ntion on seeking for health information with internet in Taiwan: Expand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hao-Ting, Weng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on seeking health information with internet. Two hundred seventy internet users, recruited through inline survey,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conomic benefits” and “interpersonal norm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intention of using internet to seek for health information, while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social norm”,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internet self-efficacy” and intention of seeking health information.

 

Keyword: Health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TPB, internet self-efficacy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