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原住民文化保存

田華偉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壹、          摘要

近年來原住民的地位和權力越來越被世界所關注,由此可見,原住民的重要性。1982 年開始聯合國就已經成立「原住民問題工作組」,為的是保護原住民權利定立基本的標準,經過20多年的爭議,終於在2007/9/13 表決通過「原住民權力宣言」。此宣言最主要是為了認同原住民與所有其他民族之間的平等,同時給他應有的自治權和尊重,並增加人類各種豐富多采不同文化所帶來的貢獻。藉由原住民的重要性來討論說,現今的原住民青年在這樣的環境下,對自己的文化是否有更大的期許。還是大家只是大略性的了解原住民的意涵,而不在乎原住民實質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怎樣的幫助。而在本文中是以主流教育下,這些原住民青年,經過強勢文化的洗禮下,對於自己的文化有什麼期望。是失落還是有另一個新世代的觀點可以增強自己的文化呢?藉由研究反應出新一代的原住民青年的想法,並經由研究讓老一輩的文化工作者知道,現今的年輕人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幫助,也可以讓文化經由新和舊的觀念融合得到新的延續方式。

貳、          研究動機

現今的社會裡,越來越多新一代的原住民青年已經漸漸忘記自己的族語,甚至連自己的部落文化也都不記得了。也許是接受了主流文化教育的影響,使得他們開始遺忘自己應有的傳統文化,反而開始逃避或不肯接受傳統規範的習俗。其實,就歷史的演變而言,原住民不得已要被整合在與原來自己不同的文化中,被迫放棄自己的土地,改變自己的習俗或生活習慣,接受主流文化的洗禮,不僅語言快速流失,在社會上也常遭受到刻板映像或歧視,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在這樣環境下,這群原住民青年的想法。然而,越來越多人開始提倡回到部落重建文化,但大多數都是老一輩的人在宣導文化。這時就會形成一個很大的衝擊和認知上的差距,現代觀和舊觀念的對立,使得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矛盾。年輕的原住民面對著強勢的主流文化教育,會不會因此自主權漸漸的消失呢?這一種現象越來越普及會不會造成原住民的文化就因為強勢文化的洗禮,而漸漸的消失。還是這些原住民青年受到環境的影響,使得被迫要放棄自己的文化呢?

因為本身是原住民從小就生活在部落裡,到了國中因未來的成就,必須返鄉來到都市求學。在求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尤其是,刻版印象造就了原住民必須追求主流教育給予的定義走,當違反了就會被異樣的眼光看待。例如:原住民在運動方面很強,所以運動較差的就會被嘲笑。可見得主流文化的強勢深深的影響著弱勢文化。

 

然而,本人實際走過部落做研究前的初步觀察有發現到兩種現象:一、放棄繼續求學的慾望回到部落,但對部落的文化卻沒什麼行動。二、繼續升學,因環境的影響而放棄自己的文化。經由這兩極化的方向可以得到初步的判斷,其實不繼續升學的年輕原住民知道部落文化的意含比起這些繼續求學的人來的多,但是缺法的是政策和行政上知識,使得只能靠口傳來延續,但是有時口傳文化沒有它的正確性。然而,繼續升學的人卻很少人願意回來投注於自己的部落文化,是因為觀念的改變還是已經無聲無息的被同化了呢?值得我們去研究。這兩極化的現象讓我心中充滿了疑惑,並加深了本人想要瞭解現在年輕一輩原住民們的想法是如何?

參、          研究問題

這一個研究最主要是想要了解年輕輩的原住民,在面對主流文化時,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又該如何去保留住自己的文化又不脫離主流文化呢?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面對著許多對原住民的污名化和刻版印象,這些年輕輩的原住民是如看待這些問題和接受呢?也可以讓老一輩的原住民有一個機會可以了解年輕一輩的想法,並且經由此研究的結果提供一個可貴的資料,有助於將來原住民的文化繼續延續。然而,讓社會大眾可以經由這個研究體驗出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感受和影響。經由上述的觀點,提出幾個具體的研究目的:

1. 暸解原住民青年在接受主流教育時,思想和自我文化認同的衝擊和轉變。

2. 探討年輕原住民對於文化的意涵和實質的需求。

3. 分析新一代原住民的想法與部落文化和主流教育之間的影響,該如何達到最好的效能。

肆、          相關名詞解釋

一、 就文化而言,常人指的是各族群間適應環境,由智慧經驗累積而成的固定生活方式(瓦歷斯,尤幹,民86)。對於原住民而言,因為處於不同的生活環境中,所產生了多樣性的名俗風氣、語言和生活習慣,這廣義來說就是文化。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文化」包含了器物、制度、法律、風俗、價值觀以及任何其他能力與習慣的整體,亦即ㄧ切與生活有關的物質與精神,呈現出來的應該是活的、創造性的(蔡文輝,1986)

二、 經由原住民身分法第二條可得知本法所稱原住民,包括山地原住民及平地原住民,其身分之認定,除本法另有規定 外,依下列規定:

(1) 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 直系血親尊親屬屬於原住民者。

(2) 平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平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 直系血親尊親屬屬於原住民,並申請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登記為 平地原住民有案者。

伍、          文獻回顧與探討

本章是針對上述研究問題的相關文獻加以檢討:全章可分為「原住民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影響」、「部落、學校和原住民青年的資訊網絡關係」、「現代化的衝擊」,從教育問題→部落與學校教育文化→新和舊觀點如何找到最佳的成效,這三的觀點去瞭解現今原住民青年的問題。

一、      原住民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影響

隨著主流文化的長驅直入,科技文明帶來的衝擊,使得許多的原住民文化日

漸的消失。然而,政府為了因應這一個問題,於是提出了很多的政策來改善現有的教育問題,例如:成立原住民委員會、實行改進原住民五年計畫、推動母語計畫,來增加對原住民的重視。但是經由研究發現在教育上,原住民的文化沒有太大的改善,是因為沒有一個整體性的規劃。政府各單位各行其事,缺法統整,因而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經費。在台灣,由於原住民生存條件受到限制,移居到都市中的原住民,也必須採取主流強勢文化的價值才能得到基本生存,原住民文化成為社會中重要的問題,但是很少人察覺到。尤其是,過去義務教育在師資培育、教科書內容及教學方法等,都只有一套以主流文化主導、限制了所有族群的教育,在強勢文化主導之下,加上考試制度的推波逐瀾,原住民教育很難建立其自主性〈李鴻章:2002〉。

然而,在基本的教育課程設計中毫無原住民族本土文化的內容,且與部落的生活無關,部落的歷史及文化認知差距很大,就算是有,也只有限定的地區裡,像似以原住民為主的學校,在大多數的學校中,還是以漢文化為主。由於原住民的教育機構有限,很多學生必須返鄉求學,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開始學習知識,為的是有美好的未來。藉由在多元文化教育下我們可以由兩個理論去解釋原住民學生所會遇到的困難和障礙。

﹝1﹞文化剝奪論:原住民學生成就低落的原因是原住民的文化在現今的文化還是屬於較低的弱勢文化。所以文化沒有完整認知,導致原住民學生在被剝奪主流文化後,減低了學習的成效。原住民學生為了要學習認知主流文化,而不斷的改變自己該有生活方式和習慣,最終是要提升教育成就。於是產生了文化的剝奪,使得強勢文化一直在剝奪一個族群的文化,讓他們導致滅亡。

﹝2﹞文化差異:各族群間由於文化的豐富性且多樣性,不同的語言、文化、價值觀是有差異的,再加上主流教育的介入,常常會使原住民學生產生障礙。所以在面對文化差異裡,要以專重、反映少數族群學生的文化。採用與少數族群文化特性相配合的教學策略。(轉引自陳盛賢:2004)

以上兩點的論點,都是針對多元文化下會遇到的問題,可以充分的解釋原住民學生在面對多元文化時會遇到的問題,也反映出現今的制度裡,這些問題依然是存在的。

二、      部落、學校和原住民青年的資訊網絡關係

學校是教育的第一線,也是文化傳承和再生的地方。所以學校裡的教育對於原住民來說是一個自我認同的轉折處,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人選擇面對,在這處境裡我們應當給予是當的協助幫忙他們。從研究可以得知,現今的原住民學校中,大多數是以最能表現又有績效的歌舞、歌謠等項目,來達到學生的認同感。但是研究發現推動傳統文化是因考慮經費、配合政府補助、經費核銷、參加比賽、學校能見度等因素,而侷限在舞蹈和歌謠上,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內涵,使得學生獲得一個表演的場所表現自己,但對文化內涵卻沒有深刻的記憶(許添明:2007)。

學校為處山區交通不便、學生缺少外來文化刺激,許多教師抱持著過客心態,校師資流動頻繁且對原住民文化欠缺認識,再加上單親及隔代教養以及社經地位偏低的情況下,孩童學習上面對諸多困擾。在原住民部落面對著快速的社會變遷,為了改善經濟生活,人口大量多移,留在社區的原住民知識程度普遍較低落,家長工作關係無暇照顧子女,同時大多無法指導孩童課業,學生學習面對了諸多困難。而在部落裡的家長為了小孩的成就著想,往往都會說要以課本的為重,文化傳承就交給社區,但是我覺得要相輔相成的互相配合,才可以發揮其功效。藉由學校、社區與學生們的配合,提高學生自我的學習成效與自信心,又可以增加對自己族裡的文化內涵,以達到傳承文化的延續。社區和學校教育的結合,有助於孩童在面對文化時,會有更深刻的記憶。

在「林秀美(1996)對烏來鄉的學校教育與文化傳承的研究中,發現原住民語言流失的嚴重性。但經由學校的母語教學的課程,加上社區人士的配合,使得新ㄧ代的年輕原住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語言喪失,於是開始認真的學習,提升對自己的文化重視 (轉引自劉咉晨:2005)

社區和學校的結合,有助於對文化的傳承。在例子中,可以看的出來學校、社區和家庭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面對著舊文化的消失,學校和社區之間要有完善的資訊,來充實原住民青年對於文化內涵的缺失,並持之以恆的延續下去。

 

三、    現代化的衝擊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接觸原住民的機會比一般人多,因為我也是原住民。因此,發現原住民的刻板印象透過媒體的宣染會讓個人主觀的第一印象加深,在媒體長期不客觀的處理下,原住民議題透過大眾媒體加深台灣主流社會對於原住民社會的誤解,使得這些原住民常遭受到無理的對待。所以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我們不得去醒思媒體的影響力,應當提升媒體的專業的新聞倫理,讓社會大眾了解原住民的不同風貌。

然而,原住民族群在接受現代文化時,都是以口傳來當作傳承文化的依據,沒有文字的記載,相對之下,在面對現代化的過程,接受義務教育的原住民,必須要以漢書書寫系統的校育模式,反而會取代原有的知識傳遞。年輕一代的原住民,在外來的主流文化支配下,幾乎已完全放棄其文化傳統,家庭與部落口傳的知識和習俗完全無法在教育制度中找到對應的位置,無法讓原住民學生得到自我文化的認同,即使強調多元文化學習,主流價值仍很難真正尊重其他文化特色。原住民面臨了保留傳統文化以及面對現代化的矛盾,孩童無法在教育制度中增加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無法讓他們以自己文化為榮,相對的,在接受標準課程時,他們處於不利地位,也無法藉學習全面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事實上,全球的原住民都面臨相同的問題,從開始的口傳文化因殖民文化的入侵,被迫接受外來強勢文化的支配,逐漸喪失自己的文化、語言及教育內容的主導權,最後在強勢文化中,淪落到邊緣的地位。

陸、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以中華民國具有原住民身份的青年為主,而年齡設定為18~25歲。為什麼會這樣分界是因為在這一段年齡層中,感受到主流教育的影響最為深,所以在與訪談者會談中,較能達到其效果。況且,在這年齡層中是屬於學生時期,比較能反映出本研究中的問題核心。因此,年齡層太小思考和邏輯會有認知上的不成熟。相反的,年齡層擴大時,思考和邏輯上的認知成熟,比較會思考過渡,反而會造成偏離核心問題,而且經過社會化的磨練,會使人有技巧性的迴避問題,所以這個年齡層是最佳的。然而,對象會以不同的地區或職業的人來增加研究的內容。另外本人還會從原民會、原住民教師、原住民主任、社區的長老等等做為訪談對象,來了解他們對於這個問題的見解和想法。畢竟這些人士是有社會經驗,所以在面對本研究時,會有不ㄧ樣的看法和專業的認知,可提供本研究的可信度。由於本人身為原住民,所以在尋找對象時,比較容易找到適合的訪談對象去做深入的訪談和分析。下圖為受訪者資料:

 

訪談對象

族別

就讀學校區域

年齡

備註

A同學

泰雅族

台中市

23

 

B同學

泰雅族

苗栗縣

23

 

C同學

阿美族

台中市

21

 

D同學

泰雅族

嘉義縣

20

 

E同學

太魯閣族

台北市

22

 

F同學

布農族

台南市

21

 

G同學

魯凱族

屏東縣

19

 

H同學

排灣族

雲林縣

24

研究生

I同學

鄒族

嘉義縣

26

研究生

 

 

訪談對象

族別

身分

資歷

備註

J先生

泰雅族

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

推動部落文化長達6

 

K老師

漢族

國小老師

在原鄉部落學校服務約10

 

                                   ※此圖為受訪者的基本資料(研究者作)

二、             研究方法

以深度訪談和文獻分析做為研究的方法。首先,透過ㄧ對一的訪談,可以從中得知原住民青年的認知和想法,並試著了解訪談者在接受主流教育時所遇到的難題。在訪談的過程中,也會做簡單的觀察和紀錄來協助本人的了解。並透過逐字稿的撰寫,來提供研究的資料,在打完逐字稿時也會傳電子檔給訪談者,可作為下次覆談的紀錄。在訪談的過程中,會以聊天式的對談,讓話題慢慢由淺漸深,使訪談者能漸入佳境,可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所有的錄音訪談都在取得訪談對象的同意後,才以逐字稿的方式檢視分析之用。其次,在以文獻來分析原住民青年在接受主流教育時,是否如同文獻所說分析的一樣,還是有更特殊的現象是以往研究者沒有發現的,經由不斷的觀察和分析,讓原住民青年的難處可以被表達出來。最後,本研究已深入訪談和文獻分析為主要的方法,並參與觀察,以田野札記和錄音檔作為基礎來進行分析。

 

三、             研究架構

以主流教育下原住民的青年所遇到的難題為主要的核心,在探討出影響的成因和因素是否有相關聯,並從研究中提出因應的方式,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1. 接受主流教育下的原住民青年如何看待自己原有的文化。

2. 原住民青年對自己的文化意涵暸解多少?

3. 原住民青年在接受主流教育的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4. 學校、家庭、社區間的文化互動,對他們來說帶來怎樣的感觸。

四、             預期結果

本研究經由深度訪談來探討現今的原住民青年在接受主流文中所遇到的問

題,並預期以下幾點成效與發現:

1. 探討在主流文化的衝擊下,原住民青年會有逃避舊文化迎向主流文化產

   生的新文化的趨勢。

2. 在面對主流教育時,原住民青年會產生對舊文化的反感,還會有文化剝

   奪和文化差異的現象。

3. 部落、學校和家庭與學生的配合,是有決定於學生的學習成效,並且影

   響最深。

4. 政策者不知道原住民需要的是什麼,也沒有人問過原住民需要的是怎樣

   的幫助,造成了兩難的困進。

柒、          研究發現

一、             教育環境對於原住民青年自我認同與文化的衝擊

目前,台灣教育已走向多元文化的方向,實施內涵是提供一個均等的教育環境,透過整體教育制度和社會改革,培養學生能欣賞社會不同族群間的多元化和差異之美。筆者在訪談中發現,當原住民青年談到整個教育或學校環境的改革,對於自我認同會產生衝突,並有明顯好壞的落差性,尤其是學校教育環境對於原住民青年的自我認同易有極大的影響力。

A同學表示:在我就讀國中時,因外表特徵、特殊的口音和生活經驗不同,常會被附於刻板映象或一些歧視的字眼,像似體育活動很強,但是讀書就是不行。在就讀大學時,歧視的字眼就慢慢的減少了,但在國中時一度對於自我產生排斥(2008/08/14)。

C同學表示:曾經在交友的時候被問到,原住民是不是都靠加分進來;原住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補助等問題。有時會覺得解釋這些問題時,會產生煩躁感。尤其是碰到堅持自己意見的人,更是會為了這些問題起爭執(2008/09/08)。

E同學表示:由於從小生活在台北都市裡,對於自己文化都不了解,只知道自己是阿美族的。當同學問起時有時都無法回答,常會被取笑說自己是假的原住民,讓我很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身分(2008/10/02)。

F同學表示:在我求學的階段裡,大家對我都很不錯,因為學校只有35位的原住民生,因此不管是老師或同學都會時時關心我們,學校也提供許多求學的資訊給我們,讓我覺得在求學的過程裡過的蠻開心。而在學校裡同學也會詢問我一些有關自己的文化,有時當他們不瞭解的地方,我也會很樂意回答,因為他們總是很好奇原住民的生活,有時還會有很多好笑的笑話(2008/11/12)。

由於訪談者都位於在不同區域、不同學校環境、不同教育體制下,因而會有地域性的差異。目前,根據主計處公布96年度原住民高中人口數為9628、高職8495、大學1170797年高中人口數為9527、高職8944、大學13020依人數而言原住民青年教育水準已逐漸的提升,但不論是大專院校或技職學校還是存在著教育環境之問題,這些原住民青年在求學的階段都曾遇過對於身份別或文化的衝擊。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提到,在青少年的發展階段裡,有一項重要任務亦是自我認同。尤其在這階段思考層面已慢慢建構出多角化的思考模式,對於不同文化接受度也較大。因此,多元文化的教育推行可思考的是這些原住民青年來到不同生活習慣和文化場域裡,因環境的影響,而有不同的認同過程,進而影響到對於原有部落的思考價值或生活習慣產生衝突。

H同學表示:在都市和部落的文化真差異很大,像似對於生活的態度,部落是非常樂觀,都市則是比較積極,也許是環境的不同造就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當談論到思考價值的不同我覺得自己比較會分的清楚自己的立場,遇到部落的問題時,會以身為部落的人去看待,盡量避免用都市人的角度去看,我覺得這是一個過程,就因為我認同我的文化,所以當遇到衝突時必須要分的清楚自己站的角色地位。(2008/11/20

I同學表示:會不會改變原有的想法,我覺得生活在都市裡難免會用都市的想法去思考,因為你生活在這個文化場域裡,當然會將價值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變成與舊有的部落價值產生衝突,使得思考上會有很不一樣的出入。(2008/11/30

 從訪談裡不僅發現認同對於原住民青年的影響力,也可觀察出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帶給原住民青年對於不同價值、想法或文化的另一個思考空間。所以認同對於原住民青年在不同環境或文化的場域裡是很重要的。所以筆者認為在教育下的原住民青年需對自我文化要有認同感,進而才能在多元教育的場域裡,得到更多的學習和體悟,並讓彼此欣賞和瞭解不同文化帶來的美。

二、             原住民青年自我文化瞭解和實質的需求

筆者發現在訪談過程裡,原住民青年對於文化的瞭解和體悟,已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實際訪談南投縣的泰雅族部落發現,山區教育資源確實不足只有1間國中1間高農學校,使得許多原住民青年從國中開始就必須到都市就學,甚至有些家長因此就在都市生活。從部落到都市的轉變,對於原住民青年求學的過程裡必然要面對適應不同文化的差異性,並對自我文化再次的洗禮。

A同學表示:由於要讀國中所以就和父母一起搬到埔里住,所以對於自己的文化還是不會忘記,因為我覺得那是從小的記憶,所以對我來說是很難遺忘的,再加上有空就會回部落,父母也鼓勵我認識自己的文化,對於自己文化的瞭解我覺得有一定的認識。像之前的朋友讓我覺得如果沒常回部落,一定會忘記很多以前的記憶,甚至會忘記自己的文化故事。所以我覺得原住民青年跟部落的連結要常維繫,才懂得自己部落的問題或者是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對於原住民青年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很多青年都已不再跟部落連結,當然會遺忘自己的文化,所以就算是生活在都市裡,最初生長的根是不能忘記(2008/08/14)。

B同學表示:從國中開始就到都市讀書,因為山上國中很少,媽媽對於我的期望很高,對於鄰近的學校媽媽總是不滿意,認為那些是個很混的學校。就拖住在都市的親戚照顧,所以就到都市讀書,甚至到現在也很少回部落。讓我覺得開始忘記部落的模樣,就連母語和自己的文化也開始忘記了。你跟我說有關部落的事情,我也只是一些些的記憶而已了。因為叔叔他們已不再講母語,反而以國語跟我做溝通,讓我也開始習慣。也許因為住在都市久了,回到部落連自己的親戚都不記得了,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2008/08/29)。

經兩位同學可推測與部落的聯繫密切會使原住民青年對於自我文化認同有推波助瀾的成效,常回到部落的青年對於文化的認識會比不常回到部落的青年來的清楚。當然這也牽涉到個別化的生活經驗和個人特質影響,進而使青年願意投入文化這塊領域。然而,從訪談中也發現最基本的母語,也因環境的影響使得青年們忘記部落溝通的工具,進而產生與部落的文化斷層。

D同學表示:對於自己文化的瞭解,我覺得跟在部落的年輕人還是有差的。因為從小生活在台中,對於自己的文化也只懂一些些,跟父母說到這些,父母也不知如何說起。當回去以前的部落時,跟堂哥或堂姐聊到部落的故事,我常像外地來的人一樣,都不清楚部落的事情。曾經有想過要好好的瞭解一下,但由於面臨到升學,因此遲遲沒行動,我覺得蠻可惜(2008/09/20)。

I同學表示:因為爸爸是漢人,媽媽是原住民,因求學改為母姓,並居住在高雄市裡,然而對於原住民的文化都不清楚,媽媽也很少帶我回她的部落。從小就學國語和台語,也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而在求學的過程中,當同學問起原住民的問題時,我都覺得無法體會什麼叫部落。(2008/11/30

從訪談這10位青年過程可瞭解到對於文化的記憶,會因求學過程或生活環境的影響而有所變化,對於文化的瞭解也慢慢由深到淺。在原住民部落裡青年到都市求學的現象已相當普遍,證實了整個部落正在變遷。在整個環境變遷裡,也發現到新一代青年從小生活的地區已不再是原有的部落,而是居住在都市環境裡,對於原有文化概念已漸漸消失。

在求學過程中,由於受到主流教育文化的影響,遺忘了舊有的文化,使得產生與舊有文化脫離或剝奪的現象是常有事情。尤其生活在都市青年從小接觸主流文化的洗禮,喪失了對自我文化的認識,因而產生了矛盾和疏離。

E同學表示:我覺得對於自己的文化真的很不瞭解,從小生活在都市早就習慣這裡的風俗習慣,甚至連原住民腔調都沒有。我想生活在都市的原住民應該也有這樣的感受吧!我覺得這樣的情況的發生是必然的吧!一定會發生的(2008/10/02)。

H同學表示:在過往的求學中自己覺得會忘記舊有的文化是必然的,因為到一個新的環境裡,為了要跟別人平起平坐,難免會用教育授與我的觀念去思考,這樣的影響想必是可以預期的,所以我不覺得訝異,反而是我們這些青年們要去思考,這樣的思考是否有站在身為一個部落脈絡去談,我覺得那是現今我們原住民最缺法的觀念。(2008/11/20

I同學表示:在我的求學過程中發現,會脫離或有文化剝奪的現象,是每個不同文化都會面臨的問題。關於此現象個人也經感受過,也一度用主流文化價值去看待不同的文化,我覺得這會變成一種習慣,如果當下沒有警覺到時,其實大家都是用主流社會的價值去看待不同的文化。(2008/11/30

目前,現今原住民社會隨著教育環境的改變,很多青年從小就開始接受主流教育文化給予的思考架構,一部份也已深深內化成一般人,這種現象可從現今的青年中發現到有這樣的趨勢。從原住民教育環境來看,原住民青年如果沒有常與部落接觸時,勢必會對自我文化的意涵產生遺忘,所以部落的網絡聯繫在原住民青年認識自己的文化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然而,楊旭銘(2003)對於都市原住民的文化差異認知的研究發現,不論是移居到都市求學或從小生活在都市的原住民青年,對於平地文化都感受到進步和方便性,促使青年願意居住在都市生活而不願意再回到部落。從訪談的過程也觀察到此現象的發生,讓筆者感到驚訝的是有部分原住民青年對於文化的瞭解已完全脫離,剩下片刻的記憶甚至完全沒有,尤其是居住在繁華都市裡,文化脫離的現象更是嚴重。這些原住民青年到底需要的是什麼呢?筆者發現不同生活體驗、家庭或個人價值、流行文化等都會影響原住民青年看待自己的文化觀,進而產生對文化不同的需求,但訪談後感受到需求反差性很大。

E同學表示:需求我覺得就是要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從媽媽、爸爸或部落,我覺得要有那個認知或認同的建構,才會有吸引的到原住民青年回鄉,就像尋根之旅類似的活動,讓居住在都市的我們,更能親身體驗自己的文化。(2008/10/02

G同學表示:沒有想過,現在我覺得大家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差別。(2008/10/25

B同學表示:我覺得應多宣導或提倡青年和家庭對於原住民文化之間的溝通,就像我的媽媽因過往生活條件辛苦,所以希望這一代能更加好。有時會感覺父母和自己的生活環境的不同,反而不能多瞭解部落的生活,如有機會還蠻想回部落走走,多了解一下。(2008/08/29

從訪談者可以知道有一些青年想回去部落體驗或瞭解部落的事情,也有一部份覺得不需要,還有一部分從來就沒有過這個問題。如果想要找回自己文化之青年,可得知需要的是部落環境生活體驗,從實際的生活部落體驗到自己的文化故事,這是這群長期居住在都市的青年所需要的需求。

從這樣的結果看來這些青年對於文化的認知或需求,會因生活環境、條件、家庭父母觀念、經濟就業等因素,影響到青年對於文化的瞭解動機,進而剩下戶籍裡原住民這名份。這樣的現象不禁讓筆者擔憂,這些青年在就學的過程,因都市生活機能佳、就業機會高、教育資源較多的誘因下,使得未來原住民文化的流失,最後剩下文字記載。

三、             部落文化工作者對於原住民青年的看法

在這個部份最主要是從訪談者提供此機會,讓筆者可訪談到居住在南投縣仁愛鄉的部落文化工作者。經訪談者得知原住民青年如果想要瞭解自己的文化時,部落工作者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ㄧ個傳遞或認識文化資產的重要媒介。然而,這次的訪談目的是想要藉著部落工作者的經驗分享,看待現今的原住民青年對於文化的認知。

J先生表示:現今原住民學生或青年參與文化活動的次數越來越少,原因當然有很多,但從這幾年下來發現,在都市求學或就業的青年,現在已不再像以往參與部落的活動,甚下部落裡的長輩或留在部落的青年。而且大多數在都市讀書的青年,會因此居住在都市裡,除了遇到困難或休學的才會回來部落。當每年舉辦村裡的運動大會或活動,也發現年輕人的人影也逐漸減少中。(2008/12/02

經部J先生的觀察可發現,現今的青年不像以往會參與社區裡的活動,反而是居住在部落的青年常出現在活動中。對於此現象部落者透露可能的因素是到都市求學或工作的青年,對於部落的文化或是團體以不再感興趣,反而是對於都市的繁榮和方便性所牽絆,使得部落一家人的傳統觀念因此淡去。而從訪談的過程中也發現部落工作者(J先生)對於文化的憂心,也擔心青年會忘記祖先傳承的記憶和故事,因而在推動文化時常會碰到新、舊文化的衝突。

J先生表示:在推動一個文化活動時,總是要想出一個完善的細節,常擔心的是如何才能吸引新一代的青年投入,又不失去傳統的文化概念。有時在推動的過程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對於自己文化的內容越來越模糊,更讓我感到無力的是當我問起以前部落族群的歷史,他們總是有很多的疑問,讓我產生疑問的是這些家長難道沒說過嗎?在我們同一個年代的長輩,都會跟我們說以前的歷史,讓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的歷史。(2008/12/02

從上述發現原住民青年以不在像以往熱絡於部落活動,進一步發現有些原住民家長對於文化的傳承也不像工作者當初的期望,反而更讓J先生憂心的是如果家長無此警覺,那青年怎麼會願意或有機會去瞭解文化呢?傳統原住民的文化大多數是由口傳方式達到文化的傳遞,在現今原住民文化裡越來越多部落工作者正在積極的以文字記載,讓文化得以保存下來。J先生可看見他對於文化的執著和對於部落的熱愛,也許是認同這個文化,因而有動力影響到自己的族群或其他族群,進而認識不同的文化。然而,當與J先生談到對於原住民青年該如何做到文化保存,有什麼因素影響著青年無法認識自己的文化呢?

J先生表示:該如何做到文化的保存,我想除了運用文字敘述之外,原住民青年缺的是有動機去瞭解自己的文化,所以需要多推廣和增強對於文化實質的內涵,讓原住民青年可以意識到這問題。當然,在推動時還是會有很多的阻力,如:家長、學校或者是經費等問題,但我覺得為了保留原本舊的文化,並吸引青年重新認識部落,我覺得這是一定要走的過程。(2008/12/02

從部落工作者(J先生)訪談中得知這些青年缺法主動性的動機,同時意識到需求和瞭解到問題點,也想盡辦法解決問題。其實部落有提供很多機會或場域提供青年認識自己的文化,但有時會因為許多的阻力而喪失機會,進而使青年的動力下降。如:家長。

J先生表示:現在的家長對於文化以不在像以前一樣重視,反而是擔心小孩在學校的課業或期待自己的小孩能有高成就。對於傳遞文化的部分已漸漸消失,比較偏向現實層面,相對的原住民青年較少時間參與部落的活動,反而不是待在都市就是上補習班,接觸部落的時間因此就會減少。(2008/12/02

這部份工作者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家庭的因素常是原住民青年第一個接觸自己文化的場域,卻是我們常忽略討論的因子。所以為了要讓青年認識自己的文化和保有文化的傳承,在受主流教育的過程裡,家庭是個重大的影響力。筆者認為在不同文化脈絡下,對於自己的文化必須要有一定的認知,而這個認知是家庭必須有責任去執行和給予,才可達到文化保存的意涵。以下筆者是由部落、家庭和學校之間對於原住民青年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對於文化的保存有什麼方式才可以讓文化跟教育能相輔相成,透過訪談過程裡瞭解原住民青年實質的需求。

四、             學校、家庭、社區之間的文化互動模式

對於原住民青年而言,在受教育的過程裡最主要是以學校、家庭和社區三個層面影響最深。根據南華大學教社所陳俊宏(2007)論文中提到在原住民的社會裡,學校、社區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透過彼此的聯繫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筆者認為在此研究中這三個面向也是構成原住民青年文化保存的因子,要把教育和文化建構成相輔相成的理念,就必須從這三方面著手,並讓原民青年在整個環境下達到自我文化的建構。

從訪談發現這兩位同時在部落服務的不同角色,對於原住青年都有感同身受,都覺得現在的原住民青年對於自我文化的認識很淺薄,參與部落活動也不太熱絡。

J先生表示:在從是部落工作這幾年來發現了此現象,曾經問過許多在外的原住民青年為什麼不回來參與呢?他們的回答大多數是沒時間、工作課業很忙、有些說很無聊等所以還在找出原因,並做調整是不是需要改變原有的方式,這些我都有在思考。(2008/12/02

從部落工作者的觀點分析發現,工作者意識到問題的發生,並積極找尋原住民青年為什麼都不參與的原因,已瞭解如何把這些文化資產用不同方式呈現,找回原住民青年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從此現象的過程裡J先生也談到曾與社區最有權力和地位的人士接洽過,並討論該如何把文化的內涵,透過不一樣的模式提升原住民青年、家長或學校對於文化的投入,已凝聚大家對於文化的意識。

J先生表示:曾有跟村長、學校校長、退休的公務員討論過,該用什麼方式才可以一方面提升教育、一方面加強文化的這個概念。然而透過討論我們發現需要長期的時間和彼此的分工才可以慢慢改善問題,但有沒有效果還是得嘗試。(2008/12/02

從陳俊宏(2007)論文中談到學校、家庭和社區的概念中,也曾與部落工作者討論過,此概念的建構對於文化的影響,文化工作者也表示此模式的交流,確實可以提升原住民青年對於自我文化的瞭解。但是必須要有良好的溝通和角色配合,讓教育能和文化得到有效的配合。

K老師表示:在我任教這幾年,以一位教育者的觀點來看,此模式的配合我不敢說這是個好的模式對於小孩暸解自己文化的幫助有多少,如果社區有這樣的需求,我們還是很願意配合。像近年來有母語的課程教學,我就覺得不錯,也很鼓勵這邊的小孩多去學習認識自己的文化。(2008/11/30

從教育者的角度發現,此訪談者對於文化支持很足夠,雖然不是原住民籍的老師,但對於原住民的文化卻非常的鼓勵。這樣的舉動也許會因人而異,但k老師很願意配合社區做雙向文化的交流,進而把當地文化融入在教育裡面,讓孩童能從中體會到自己的文化。然而,在談到有關於家庭、社區和學校的配合,k老師覺得是有難度的。

K老師表示:很多家長對於文化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為了讓小孩能跟的上主流教育的程度,時常會注意小孩的成績,變成是逆向的改變。也許是家長生活環境的影響,希望小孩能比自己生活還要好的心態,所以學校在與社區做結合時,有時還是會有自己身為教育者的考量和家長的壓力。所以要從這3方面做調和是很艱辛的工作。(2008/11/30

k老師訪談時發現,不論是社區或學校都有注意到對於文化保存的警覺,透過彼此的協調已做初步的文化保存工作。其實,每個區域對於文化的內涵都有不同的詮釋,會因當地的風俗習慣、生活環境、族群有所差異,在這筆者認為必須要回到原住民青年在這整個環境的變遷中,需要給予的是什麼,該如何喚起族群意識,讓文化的資產得以保存,這才是部落、家庭、社區需要溝通的地方,該如何讓原住民青年能分享或了解到自己的文化內涵,進而幫助自我文化保存。

捌、          研究結果與建議

一、             研究結果

在教育的環境下,我們看見原住民青年面對了許多的挑戰,無論是生活適應上、不同文化差異或自我文化的認識等,這些問題雖然是短期無法改善,但筆者發現之前的相關研究反應了時代所面臨的問題是越來越複雜化,所以這次的研究不僅是筆者對於文化的再一次探索,也是重新找回對於部落文化的認同。

 

1.原住民青年因居住環境的影響,對於文化的內涵已漸漸遺忘:

筆者發現現今的原住民青年,因教育環境、家長的認知、居住的區域等因素,讓這些青年接觸部落的時間以大不如前,進而對於部落該有的文化認知的喪失,使得這些青年因接受主流文化或流行文化的洗禮,而開始遺忘自己原有的文化,已適應當地的生活。然而,有些青年因從小生活在都市環境,對於自己的文化無特別的經驗,形成了另一種特別的現象,對於自己的文化根本就不瞭解,只剩下原住民籍的身份。

2.原住民青年對於文化的瞭解不深,但想要瞭解的意願反差性很大:

從大多數到都市求學或工作的原住民青年發現,對於自我文化的瞭解只會停留在某個階段,如果沒跟部落連結的話,更會產生斷層的現象。經過訪談過程裡還是發現有些原住民青年對於自己的身份別或文化,有想要更進一步的瞭解。但有些人認為自己的文化以經跟居住在都市的人差不多,更多人都沒想過這方面的問題,此現象反映了這些青年對於自我文化想要瞭解的需求反差性很大。

3.主流教育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衝擊很深:

透過幾位訪談者可以得知,受過主流教育的原住民青年,都曾有過與自我文化衝突的過程。大多數的青年會保有主流教育的價值觀念,進而產生文化剝奪的現象,更有些人會內化成理所當然的事或一定會經歷的過程,讓我們可以省思多元教育的文化究竟帶給的是不同文化的相互認識,還是進一步的讓弱勢文化消失呢?

4.家庭、社區、學校場域是原住民青年文化保存的重要影響力:

    原住民青年的教育和文化保存之問題,其最具影響力的家庭、社區和學校這些場域裡,經研究發現對於原住民青年建構文化的內涵是最重要一步。因而必須提升這三個場域對於文化的聯繫和分工,並發展出適合自己部落或族群的模式,以讓原住民青年可透過這些場域達到對於文化的建構和傳承。筆者認為這是關心原住民教育或文化者需考慮的方向,並經由彼此的溝通與協調,讓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得以延續,並讓更多國家或族群認識當地的文化特色。

然而,透過與多數的原住民同學、朋友或社區的訪談過程中,也相互給予了不同的刺激和思考,尤其是原住民的青年,更是藉由此機會讓訪談者能重新建構對於文化的認知。筆者認為原住民青年與文化的保存是每位原住民青年、社區、家長或學校,必須要去面對和思考的問題,如何把教育的理念結合當地的文化,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二、             建議

筆者認為需建立學校、家長、社區三方面的溝通協調模式,才能改善現階段原住民青年所面臨到的問題。在學校的部份應常與社區做聯繫,並把部分的負擔轉讓給社區做協調,做有效的分工。而社區應多關心教育之問題,並營造教育與文化雙贏的局面,而最重要的是要培養社區的意識,讓社區的力量足夠影響家庭並能重新回到社區裡,讓原住民青年能有機會接觸自己部落的文化,進而達到保存文化的意義。而家庭應多關注自己部落文化,並以口述傳承該有的文化知能,就算身在都市還是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文化。相信在經過多數的溝通協調,這些問題也會漸漸的改變,並發展出更多適合的模式,讓文化的資產能加以延續下去。

玖、          參考文獻

瓦歷斯,尤幹(1997)。郭靜晃等編著。〈社會問題與適應〉。《台灣原住民的變      遷》。台北:揚智。

李鴻章(2001)。〈從現階段原住民的文化政策論台灣原住民文化困境與再造〉。     《原住民教育季刊》。P87-103

陳盛賢(2003)。〈由多元文化教育典範觀念論原住民教育不利的文化因素〉。《學    生事務期刊》。42P62~66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中等教育期刊》。    48P70~101

劉咉晨(2005)。〈台東市地區原住民部落教育之研究─從部落教育看文化復振〉。    台東: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輝(1986)。《社會學》。台北:三民。

楊旭銘(2003)從兒童的文化差異認知及家長教育價值觀看其生活適應--以四位都市學校原住民學童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俊宏(2007)。〈部落、學校與家庭對原住民教育的影響-以阿里山山美部落〉。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振明2007)。〈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之研究-以中正大學為例〉。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玉娟2004。〈原住民部落少年社會生活適應量表之建構--以屏東縣少年為                                 例〉。高雄: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徐君臨 2006)。〈族群、認同與地方~以台灣原住民青少年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卓石能 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