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膚白面具-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批判論述分析

翁怡萱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全球化的影響下,學習英語已經是全民運動,據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統計從2000年至今,國內已有超過二百九十萬人次報考全民英檢,報考考生來自各行各業,年齡分布廣泛,各種美語補習班林立,由此可見,學習英語在國內不分男女老少,蔚為風氣,可說是「全民瘋英語」。

 

這種英語強勢入侵的現象,從電視曾經播過的一則美語補習班廣告可看出,廣告內容如下:一群小朋友在打棒球,主審裁判是外國人,因為一個爭議性的判決向裁判抗議,但是因為他們不會說英語,所以抗議無效,裁判不接受他們的抗議,最後小朋友輸了這場比賽,甚至這群小朋友變成台灣原住民,而廣告的口號是學習英語,與人溝通無障礙,走遍全世界。傳達出來的訊息是學好英語即可跟世界接軌,保障你美好的未來,不會受到歧視,但是為什麼要學好英語才可以跟世界接軌?才能與人溝通無障礙?你如果不會英語,甚至會變成台灣的原住民, 這不是一種歧視嗎?如果你只會單一語言就無法國際化嗎?為什麼是你學習英語,而不是別人必須要來學習你的語言?隱藏在其中的意識形態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認同,並且認為這是必要的能力。這種崇尚外來文化反映在我們的英語教科書上,處處充滿我們想要變成美國人的影子,例如:1986年國編本第一冊國中英語教科書中,為什麼主角是約翰或瑪莉?沒有出現中文名字。他們去的地方就是迪士尼,或是到紐約看自由女神像,而不是到台灣的著名景點。

 

筆者目前在國中任教,教科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來源,而教科書無疑是師生在教學情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它們的影響並不侷限於教室之中。它們不只傳遞事實與知識,也傳遞社會想要下一代所具有的國家認同、政治信念、社會價值、歷史記憶、時空與人物的觀念。從微觀層次而言,教科書主導教學生活的實施邏輯,無論國內外均有許多研究指出:學生花最多時間在學習教科書內容,這對學生學習機會和學業成就均產生重要影響,教師日常教學,也大量依賴教科書決定要教什麼如何教以及要派給學生什麼作業。從巨觀層次而言,教科書是「文化、科學、和社會的交會點」,是消費商品和知識的媒介,意識形態和文化的引導,它可以將社會、國家、和世界導向和平,人權和民主,也可以導向偏見、歧視和戰爭,它是當前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形構的縮影、也是國家未來的願景(引自藍順德,2006 )

英語在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都占有重要地位,教科書研究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儘管學者專家對教科書的定義和性質眾說紛紜,但任何了解教育制度如何運作的人,都不可能低估教科書的重要性(黃政傑,1995)

 

在帝國主義於十六世紀興起之後,全球約有五分之四的人口籠罩在帝國主義的夢靨之下,歷經十六十七世紀的帝國主義時期、十七十八世紀的殖民時期以及十九世紀末的獨立解放運動,直至二十世紀二次大戰後,才真正進入後殖民時期,才真正進入後殖民時期,被殖民者開始努力擺脫五世紀以來積存的殖民經驗後遺症(廖炳惠,1995) ,而台灣數百年來都深受西方列強殖民主義侵略,台灣先後受過荷蘭、西班牙和日本的殖民統治,教科書生產的過程深受各種意識型態的宰制,充滿各種刻意的排除,目前有關於台灣殖民的討論大多集中在中國和日本對台灣文化的影響。

台灣雖然不是美國的殖民地,但是從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台,與美國的依賴關係甚深,美國將台灣視為亞洲的戰略夥伴,美國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國,兩國之間經貿關係密切,美國的文化深刻的影響台灣,台灣充斥著好萊塢流行文化,透過CNN或其他媒體了解世界大事。

由於特殊的台美關係,使得台灣的英語教科書深受美國影響,但是過去對於這方面的討論很少,筆者由文化殖民的角度探討英語教科書中隱含的美國文化或價值,藉此省思此一現象。

 

第二節  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

語言,是開啟文化的一把鑰匙(蔡靜宜,2000),透過語言,無形中,我們受到這個語言文化的影響,當我們學習一種語言時,我們接受它背後的文化,語言的產生是依據其文化而來,所以,我們學習英語,接受英語,我們同時也在學習美國的文化,接受美國的文化 (蔡靜宜,2000) ,在英語學習中,我們也接受了美國的價值觀,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學習英語除了教師之外,最重要的當然是英語教材,教材中同樣傳遞了價值觀,教科書對教學內容影響最高可達到80%,教科書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教科書編撰的過程,向來就不是中立的,在英語教科書上特別明顯,受到美國文化影響,以國立編譯館民國八十七年版國中英教科書第三冊為例,從第一課到第十課中,每一課都有一個美國人當主角,:例如:他來台灣過暑假學中文,點的餐點一定是漢堡和薯條,喝的飲料一定是可樂,如果是去超級市場買的就是牛奶和麵包,喜歡的運動不是籃球就是棒球,過的節日不是復活節就是聖誕節,英語教科書所傳遞的知識也是以美國人的角度來看我們台灣的文化,無形中形塑我們的價值觀,使我們對英語的認知就是如此,深受美國文化的制約。

 

Apple指出:「文本不是簡單的「傳遞系統」或「事實」,而是當下政治、經濟與文化之活動相互、角逐與妥協的結果。他們是由具有真實利益關係的真實人物們所共同建構、設計與授權化。他們在市場、資源與權力的政治與經濟限制下出版。(Apple,1991)這樣的過程中,讀者如何閱讀理解文本,如果不是簡單的傳遞系統或事實,那麼他們所傳遞的知識背後所象徵的涵義為何?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所透露出的背後文化知識權力體系又是為何?

 

目前台灣的小學生五年級就要開始學習英語,有的縣市甚至更早,而他們同時也要學習自己的語言-台語,這是對英語教學的反思,也是希望文化能夠平等互存。但台灣的英語教科書,教學方法、教材仍大多處於被西方文化殖民狀態,我們應該從被這些國家的宰制中解放出來,尋找屬於的在地聲音,和世界接軌,讓台灣的英語教科書主體彰顯出來,推動英語教科書的「在地全球化(localization)」,同時也發揚台灣主體的文化精神,而不是成為別人文化的附庸。

 

本研究的目的認為教科書是文化生產的重要機制,解構批判台灣英語教科書中所傳遞的美國意識型態,在這樣的批判過程中,希望藉此喚起對主體意識的重視,開闊更寬廣的視野,學習英語不應等於要變成美國人,那我們究竟是甚麼人? 美國不等於世界,當我們解構英語背後的意識形態,可以拓展世界觀。

什麼樣內容的英語教科書是最適合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從批判論述台灣英語教科書的同時,這也是筆者所想的。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英語教科書的主題。

二、從後殖民主義看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中所呈現的意識形態並且分析論

    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從後殖民主義對文化霸權的批判、意識形態與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的相關研究這兩方面進行文獻探討,以利研究者對於以後殖民主義批判國中英語教科書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節 後殖民主義對文化霸權的批判

先探討殖民到後殖民之間的發展,繼而探討後殖民主義對於文化霸權的批判,以反思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現況

 

殖民到後殖民

殖民主義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透過軍事力量,宣稱開發殖民地,企圖從殖民地得到最大利益,對殖民地進行政治和經濟的壓迫,控制殖民地

二次戰後,殖民地紛紛脫離殖民母國獨立,形式上雖然免於殖民國的控制,但是實際上仍然深受殖民國政治和經濟上的控制,這是所謂的新殖民主義,而新殖民主義和後殖民主義的差異性,即在文化上,簡而言之,後殖民主義所關注的是希望所有的文化都能夠互相平等的發展,不應該以西方的價值觀或其他文化較為優越的價值觀來衡量其他國家的文化價值,第三世界國家在政治上的獨立與經濟上的成功並不意味在文化上的自主或獨立。第三世界國家擺脫西方殖民統治的努力常常是借助後者所謂的現代的方式,現代的語言與文化,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第三世界國家的反帝,反殖民,爭取民族獨立與富強的事業,常常是借助西方第一世界國家的思想與文化,從而無法擺脫西方文化的深刻影響與制約(陶東風,2000),因此,後殖民主義又稱文化殖民主義。

後殖民主義一方面在批判「殖民後」重新包裝的殖民主義,一方面則批評殖民論述,尋求民族的主體性和民族文化的重新發音(宋國誠,2000),以後殖民的觀點來看台灣目前學習英語的熱潮,無異是一種文化殖民,而後殖民主義的論述強調對於西方優越感和文化霸權採取一種反省批判的態度,被殖民者一旦能對西方主流文化殖民進行反省批判,才有可能建構自己的文化主體。

 

後殖民主義對於文化霸權的批判:

葛蘭西:「所謂文化霸權並不是藉由武力或是壓迫方式處理從屬階級,而是透過社會結構及社會形式的運作,賦予社會實踐合法性的基礎,進行再製主流文化的工作」。所以文化霸權是統治階級用來施展宰制的理論,而在這個過程中,統治階級能讓從屬階級很自然的去認同主流文化,遺漏了屬於自己的文化,更忽略了權力的不平等,認為這一切是理所當然 (莊淑琴,2002)

 

     ()後殖民論述代表人物之一,法農 ( F. Fanon, 1925-1961 ) 於一九五二年所發表的《黑皮膚,白面具》延伸了葛蘭西的觀點,而且從微觀的心理層面來探討被殖民者缺乏而且喪失自身文化認同的現象,他認為:「黑人不是人」,黑人最終的命運就是要成為白人,學習白人的語言,認同白人的文化,認為白人文化比本國文化優越。他認為被殖民者即使在殖民者離開之後,仍深受殖民母國的影響,影響自身的價值觀,文化,被殖民者只能以殖民者所設定的框架,戴上白色的面具,迎合白人,來掩飾自己的膚色,自己的價值,於是,殖民主義結束之後,並不是殖民時代的結束,而是遺留殖民者的知識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反而強化了彼此之間的聯繫,所以,表面上,政治環境是獨立的,事實上殖民國與被殖民國依存關係強烈,增加語言選擇的困難性(陶東風,2000)

 

法農的敘述事實上也證明了台灣目前一些屈從於西方的弔詭和迷思,例如:政府一直倡導要走出去,而我們的英語教科書,真的是走出去了嗎?還是 停留在原處,我們應站在何種位置去看西方,看自己。在殖民母國的統治下,殖民地往往喪失其文化特性,或是文化特性被壓抑,進而傾向認同殖民者的文化,而殖民地人民看待本國文化時,常不自覺的套用殖民者的觀點來看待本國文化,這剛好與法農的觀點相呼應

 

()薩依德的東方主義

薩依德的東方主義開啟了後殖民主義的論述,所謂東方主義就是以西方為  中心,對東方(他者)的建構和再現。換句話說這個東方世界是西方所建構的,方便西方統治和控制東方,所以西方永遠占有優勢,西方的發展是完美的,成熟的,刻意忽略非西方的文化,同時經由建構和再現,把非西方文化一起同質化,單一化。透過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東方主義就是一種文化霸權,它的影響並不透過暴力強加於人,而是透過葛蘭西的積極贊同(consent)而起作用

這樣的作用反映在台灣英語教科書裡是否失去自己的文化特性,或是文化  特性被壓抑,形成認同西方文化,就是西方文化單一性,沒有自己的在地文化,我們在英語教科書中學習可樂,麥當勞的同時,我們是否同樣的重視我們文化實像,然而教科書的編排到底是以西方的眼光看東方,還是以東方看東方?透過這樣的編排影響我們對英語教科書的詮釋。

以後殖民主義來批判論述英語教科書,教科書的內容宰制了我們的學習經   驗,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西化,我們是否遠離本國文化、語言,在我們洞悉文化霸權的宰制,我們如何解放,我們也是戴著白面具的黃種人嗎?們也渴望成為白人嗎?所以教科書中教你如何成為白人的一切,以他們的價值觀文化灌輸你如何成為他們那個世界的人,以他們的標準來解釋世界,在這樣的宰制下如何得到解放、自由。

 

亞洲的後殖民主義:

 探討後殖民主義後,接下來討論日本殖民主義、日本殖民下的台灣及台灣的 

後殖民主義。

    ()日本殖民主義:

帝國主義侵略亞洲時,日本是唯一一個侵略亞洲國家的東方國家,對於其他亞洲國家而言,日本並非白人卻近似於白人,是一個戴著「白面具」黃種人,侵略殖民其他國家,韓國和台灣都不例外,都曾在日本統治下。日本會如此富強的原因乃是因為明治維新成功的緣故,反觀當時中國積弱不振,日本趁勢崛起,取代中國在亞洲的地位,日本自己建構出他們並非屬於黃種人而是白種人,為了維護其經濟利益,重新建構西方所建構的東方,認為日本是優越的而亞洲其他國家是劣等的,完全喪失對其主體文化的認同。

 

()日本殖民下的台灣:

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日本長達50年統治台灣,統治期間,統治期間推行皇民化運動,讓台灣效忠日本天皇和日本這個國家,想要從精神上消滅台灣人的民主意識,在皇民化運動下,推行說日語、穿和服、改為日本的姓氏,讓台灣人面臨根本的自我意識問題,是要選擇成為日本人還是台灣人? 皇民化運動即是日本化運動,讓台灣人面臨認同問題直到今天。

 

() 台灣的後殖民主義

「如果我們希望誠實地理解我們自身文化的組成,我們必須承認美國已經不僅僅只是一股外在於我們的力量,而是早已經活在我們的主體性裡面了。當一個東西變成了支配性的參照架構時,它其實已經是我們的一部份了,除非這個美國文化想像能夠被解構,美國做為一個認同化與反認同化的對象能夠被置換,我們將註定要重複由新殖民帝國主義冷戰體系所接管的殖民主義歷史---殖民化,去殖民化,然後再殖民化的惡性循環將會繼續下去。」----(陳光興,2001)

 

台灣歷經荷帝、明清王朝對於原住民的殖民,在半世紀前脫離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去殖民過程剛剛開始,就快速的被國民黨政權再殖民,受到美國以全球戰略考量而提供軍援、金援的「誘惑」,推向美國帝國主義新殖民的懷抱中(陳光興,1994)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推行文化政策,以文化向全世界擴張,如同在政治和經濟上一樣,要向全世界負起領導者的責任,美國大眾文化深入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換句話說,美國文化早已經滲入我們的「黃皮膚」中,而我們並不自覺,它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形成生活的價值,如果我們要擺脫被宰制,就得解構,批判美國的文化,而認同自身文化,才能不被牽著鼻子走。

 

第二節  意識形態與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相關研究

Apple:「教育其實並不是中立的,教育,課程,教科書,實際上都受到統治者意識形態的影響」(Apple,1991)教科書傳遞的價值背後確實隱藏某傳意識形態,透過教學過程傳遞給學生。以下針對教科書中性別角色和文化關係探討。

 

一、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性別角色探討

國內對於英語教科書的研究大多是探討性別角色,例如: 楊明德(2004)研究結果發現男性呈現傳統陽剛角色,像是會運動,不擅作家事,去付帳,而女性大多是沉默的,安靜的角色,職業大多是教師或是家庭主婦,女性所能做的職業不似男性那麼多元。

性別角色定型化,同樣的也呈現在課文內容和插圖上,兩性之間仍有刻板印象,甚至在國小英語教科書的研究中也呈現同樣情形,廖悅淑(2003)研究結果發現: 男性和女性仍然擺脫不了傳統,男性外向,女性內向,男性時常引導話題,而女性常是聽命的角色,在國中小英語教科書中仍常見媽媽煮早餐,爸爸看報紙,無形中形成青少年的性別認同,教科書的內容或是文章編排方式,和人物出現方式都會影響青少年對於性別的認識和了解。

除了研究論文之外,還有許多期刊討論性別角色在教科書呈現的差異,戴淑敏(2004)指出語言方面的教科書大多存在著性別角色的意識形態,學生對於性別存有刻板印象,對於自己的性別有著根深蒂固的認同,除了男生的能力比女生好,而且男性選擇的角色比女性更多元化,女性角色被窄化,女性在感情特質上較為柔弱,而男性較為剛強,反映在英語教科書上,大部分教科書的人稱都是he而不是she,教科書的意識型態仍存在著,透過教科書的內容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性別所該扮演的角色,無意識的成為教科書中的意識形態。

 

國外對於教科書中性別角色分析的看法也與國內有異曲同工之妙,Clark研究美國和世界的歷史課本對於女性的看法,雖然女性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提到女性的次數卻很少,甚至你問: 美國的高中畢業生,他甚至無法舉出十位在美國或是世界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雖然教科書中有越來越多關注女性的比例,但是比例仍然還是不夠,仍然充滿性別刻板的意識形態。

 

二、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的文化研究

語言是人類累積學習的文化遺產,經由教育歷程代代相傳,才能使文化發揚光大,目前國中英語教科書中,所使用的課程內容無法讓學生與本土文化相結合,例如:大多介紹西洋的萬聖節,感恩節,缺乏介紹台灣本土的中秋節和端午節,語言與文化關係密切,而文化的表達往往透過語言進行傳遞,使文化得以傳承,而教科書是學生吸收基本的教材,在其中也隱含著許多的意識形態。

主流文化還是學生在教材中學習的主要內容,例如:英語課程中的美國文化,因此教科書所傳遞的都是主流文化的價值,而游光銳(2003)研究指英語透過國際化、流行文化、網際網路等,滲透到我們的生活,隨處可見英語的影響力,如果你不學英文,你就落伍了,這種文化侵略的問題,讓我們認同其優勢文化,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而英語霸權早就滲透到台灣的英語教材中,如果從國小開始學習英語,讓國小學童不知不覺中受到這種文化霸權的影響,讓英語透過教育體系繼續維持它的影響力,透過游光銳(2003)研究發現,英語霸權的影響力,筆者從後殖民的角度解析國中英語教科書隱含的美國意識形態,分析各個時期隱含的白人優勢文化。

 

蘇峰山(2006)以論述分析的方式來檢視台灣現在學英語、英檢的熱潮,學習英語背後所傳遞的價值,是全球化的影響?還是大家都認為英語很重要?所以英語應該越早學習越好,學習英語才能全球化,如果你能越早學習英語,越能掌握學習英語的關鍵期,那你就能學好英語,什麼是學好英語?好英語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就是我們要講的跟美國人一樣好,這才是好的英語嗎?如果以此為標準,那豈不是我們永遠學不好英語,學習語言目的是與人溝通,不是追求和美國人一樣,把手段當成目的,難怪我們會陷在學習英語的集體焦慮中。

   

黃淑惠(2006)研究發現英語教科書中所呈現的飲食習慣,皆以西方的速食文化為主要的內容,所吃的食物大多是披薩,炸雞等,都是屬於西方的食物,而台灣的食物只限於節慶出現時才會吃,像是端午節吃粽子,而中秋節吃月餅和柚子等。而所有的餐桌禮儀多是以西方的餐桌禮儀為主,很少拿筷子吃飯。

   

綜合以上所述,以往英語教科書所談的不外乎是性別角色,關於教材中文化的研究圍繞在節慶或飲食,很少對於教材提出批判,這正是筆者研究的目標。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以批判論述分析國中英語教科書,分析文化霸權,為了呈現英語教科書中隱含的美國意識形態,以往有關教科書的分析大多是採用內容分析方法,游美惠(2000)指出內容分析是較實證主義傾向,強調科學客觀的量化分析,所以沒有辦法回答「為什麼」是內容分析的一大缺失,而並非每一個概念都可以量化而又如何加以量化,有鑑於此,近年來關於教科書的研究興起了採取論述分析的風氣,而論述分析則是包含更為廣闊,不只是單純僅檢視文本本身,而是將建構文本所使用的論述及其社會場址(institutional sites)和歷史文化都納入分析之中(游美惠,2000),也就是說,論述分析可以彌補傳統內容分析的缺點,發現文本中隱含的意識形態

     批判論述分析針對文本進行語言學的批判分析,其對文本與語言的基本看法是將文本實踐和語言的基本看法是將文本實踐和語言使用視同社會和文化的實踐(Fairclough,1992),而文本對於人類有建構的功能,因此本研究先採取內容分析,分析主題內容,是否有許多與美國相關之議題,後以批判論述分析來解構英語教科書文本,探討教科書中傳遞誰的價值。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國立編譯館國中改版抽樣六次的英語課本共36冊和教科書開放後選取民間最常選用的康軒、南一、翰林兩次改版抽樣共36冊共72冊做為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為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從民國57年起,至民國97年,針對每次改版,根據不同年代頒布的課程綱要進行抽樣,由於民國57年以前尚未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未有統一的版本,故本研究範圍從民國57年起到民國97年,針對這八次的改版做抽樣,抽樣的年份為: 57年、61 73 78 83 89年、 92年、 97年共72冊,期間92年開始開放教科書,選取92年和97年民間最常使用三家版本: 南一、康軒、翰林做為研究

   這一段時期的英語教科書編排內容多充斥著異國文化,可以比較不同年代中美國形象有無改變,希望能對內容較能做一省思、研究。故筆者選此一時期之英語教科書為研究範圍,根據課程標準作主題意識、內容意涵研究分析。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然盡量的蒐集了國立編譯館所出版之國中英中教科書做為研究對象,但是部分之英語教科書遺漏,故仍無法全部蒐集齊全,此為研究限制。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Apple, M.W.,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市:桂冠。

宋國誠(2000) <後殖民理論在中國理論旅行及其中國化>,《中國大陸研究》,43(10)1-38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 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7:149-222

陳光興(2001)<美國想像的轉化>,《讀書》,11:24-30

黃玉蘋(2002)<薩伊德後殖民主義初探及其教育上的啟示>,《教育研究》,10:125-135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市: 師大書苑

黃淑惠(2006) <國小英語教科書潛在課程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7:1-24

黃誌坤(2001)<後殖民主義對學校文化的衝突和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13:31-39

黃麗芬(2006)<後殖民論述與台灣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研究》,14:89-98

周梅雀(2002)<台灣課程知識處境的後殖民論述 >,《課程與教學季刊》,5(3):65-80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 揚智。

游光銳(2003),《九年一貫國小英語課程之政策分析》,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 8 :5-40

楊明德(2004) ,《教科書中性別角色之探討--以國中英語課本為例》,中正大學外文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淑琴(2002)<從文化霸權的觀點反思教師角色>,《中等教育53(5): 166-180

廖炳惠(1995)<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時報。

廖悅淑(2003),《國小英語教材之性別角色探析》,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蔡靜宜(2001),《從英語外籍教師文化優勢現象看台灣英語教育以文化全球化面向探討        》,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順德(2006)<國碩博士論文教科書研究的回顧與啟示>。論文發表於「教科書之回顧        與前瞻之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市立教育大學,民國85102710 28日。

蘇峰山 (2006),〈論述方法分析-以「全民說英語大家來英檢」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通訊》,703-15

二、英文部分

Clark, RogerAllard, JeffreyMahoney, Timothy.(2004) How Much of the Sky? Women in American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from the 1960s, 1980s and 1990s in Social Education, Pp57-62

Clark, Roger; Ayton, Kieran, Frechette, Nicole, Keller, Pamela J, (2005) Women of the World,  

     Re-Write! Women in American World History High School Textbooks from the 1960s,   

     1980s, and 1990s in Social Education, Pp41-45

  Faircolough, N,(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Fanon Frantz. (1967) Black Skin, White Masks, Grove press, Inc.

Greene, Roland.(2004) Colonial Becomes Postcolonial in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Vol. 65   

      Issue 3, p423-444

Leo Ching. (1998) “Yellow Skin, White Masks: Race, class, and identification in Japanese colonial discourse.” Pp 65-87 in Trajectories, edited by Kuan-Hsing Chen, New York Routlege

Watson, Keith,(2007) Language, Education and Ethnicity: Whose Rights Will Prevail in an Age of Globalisatio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v27 n3, P p252-265

Winkler, Elizabeth Grace. (2005)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in Language,

Vol. 81 Issue 4, p1003-1004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