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知識與性教育

 

龔妍如

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大綱

一、性知識與性教育

二、何謂性知識與性教育

三、我的性知識來源是¡K¡K

四、鴕鳥心態的性知識教育

五、性知識的變遷

六、性態度之變遷

七、性行為之變遷

八、先有後婚

九、同性戀現象

十、問題與討論

 

一、性知識與性教育

以美國為例,性教育對於增進性知識方面有效果,但在性的態度、性行為、避孕器材的使用、懷孕與出生方面,則效果不大。

多數人其實對於性知識與性教育的內容並不是相當清楚,認為性知識只侷限於生理方面,其實不然。

二、何謂性知識與性教育

性知識的包羅範圍相當廣泛,簡單來說,有關性的一切事物與資訊,皆可稱之為性知識,無論是生理、心理方面。

余坤煌(1997)指出:性教育是一個廣泛而完整的教育計畫,應由出生開始,終其一生,教導學生有關性方面的知識,運用適當教學方法,藉以培養健全的性態度,促進兩性的和諧關係,引導個體生理、心理、精神、社會等方面均健全發展的教育。

三、我的性知識來源是¡K¡K

我的性啟蒙是從A片來的。國中時,健康教育不是聯考重點,老師唸過去,到月考背背就算了,從來不曾把書本上男女生理構造解剖圖和活生生的人聯想在一塊兒。爸媽更是從來不會和我們談這方面的事情¡K¡K

有次趁補習空檔,同學邀大夥到他家看錄影帶,看到片子裡性愛的畫面,我嚇壞了!偷覷旁邊同學,個個目不轉睛,難道只有我不知道嗎?原來性愛就是這麼回事呀!

關於愛情,我的導師是瓊瑤;關於性,腦海裡總想起一本本翻譯的羅曼史。總是類似的情節:中世紀法國莊園,教養良好但家道中落的娉婷少女,高大英俊、遊戲人間的伯爵,兩人偶然邂逅,男主角開啟女主角的情慾花園,最後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K¡K,很長一段時間,以為性與愛就是像書上描寫的那樣,如今才知道不是¡K¡K

四、鴕鳥心態的性知識教育

亞洲性學會議曾發表一份台灣高中職及五專學生性知識與行為調查報告,結果發現,有將近半數學生表示,父母從來不和他們討論「如何與異性交往」及「戀愛與擇偶」的問題;其他如「婚前性行為」、「夢遺」、「月經或自慰」、「如何避孕」或「性傳染病」方面,更有高達四分之三的學生表示,親子間幾乎從來不談這些話題。

青少年在似懂非懂的年齡,學校健康教育課程之外,電視、朋友、書刊或網路、A片往往成為最普遍的性知識來源,許多人不加過濾的接收到許多濫交、不正常性行為、甚至暴力的訊息,似是而非的性觀念也不知不覺在心裡萌芽。

五、性知識的變遷

民國70年代:多數人第一次接收性知識是在國中課程健康教育中的第十四、十五章,關於生理部分的性知識,這部分老師授課不見得會詳細的講解,更別說有關心理或是社會性的性知識了。

民國80年代:這時期的性知識來源多數為書報、刊物(約40%)、同學朋友(約23%)。

民國90年代:此時網路資訊開始發達,其性知識最主要的來源是朋友同學(33.1%),其次才為師長學校課程(18.7%),而大眾傳播媒體影響力相當大(約佔42.5%)。

台灣國、高中生性知識來源相信程度

前面所提及的性知識來源,但若就青少年相信的性知識來源,婦女研究調查發現:

1.相信從師長與學校課程獲得的程度:

國中女生是61.4%,男生是54.4%,高中女生是62.2%,高中職男生為44.6%。

2.相信從父母方面獲得的程度:

國中女生是20.1%,國中男生與高中職女生約各為10%左右。

3.從朋友同學方面獲得:

  在青少年性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始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受相信的比例約佔10﹪左右,其中又以高中職男生的情形最明顯。

六、性態度之變遷

社會快速變遷,西方文化的衝擊,再加上電視、網路、畫刊上各種色情資訊氾濫,現代青少年的性觀念、性態度幾乎完全顛覆了上一代的傳統想法。

在性態度方面,兩性間有著不同的程度,若以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而言,男同學的態度是較女同學開放,但是現在的女同學也比以前同年齡者更為開放。

許多研究皆指出,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性的態度越來越開放,對性的看法也由過往的強調傳宗接代,轉成更重視性的享樂目的與性關係的品質。

Rubin的研究指出每對情侶在一起的時間是平均八個月,其中四分之三只有一個對象,很好有明確的結婚計畫,卻有82%已發生性關係。

Rubin提到他們對性與愛的觀點有三類:一是傳統式的性觀點婚姻承諾才是性的必備先決條件,光有愛不足做為性交的理由,禁絕性交才是愛和尊重的表現,但他們仍有愛撫;二是溫和式性觀點,愛是性的先決條件,性是表達關懷與愛的浪漫,但不需要長期或婚姻的承諾;三是開放式的性觀點,愛而性是理所當然的,純粹為性而性已可以接受,性交是約會中的必然,他們能享受偶發或休閒式的性行為,不一定要存有愛意。

由於社會的變遷,人們對於性的觀念與性行為也漸漸開放與多元,性關係不指示一對一的,也有人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伴侶。

隨著性態度開放,「劈腿」已成為兩性關係中相當常見的情況,根據一項針對台灣地區青壯年人所進行的年度全球性調查,有27%的人曾經「劈腿」,同時有兩個以上性伴侶;而曾同時與兩人以上進行性行為,即所謂「3P」或「多P」者竟高達12%,另有37.66%的人雖無此經驗,「但如有機會也想試試看」。

今年剛滿18歲的被害少女向警方泣訴,3年前與男友(現年28歲)同居,男友喜歡性遊戲,20061月,男友的男網友(現年29歲)到台中玩,男友偕她、男網友投宿台中市沐蘭汽車旅館,酒酣耳熱後,半推半就下,她與2男玩起3P性愛遊戲¡K¡K

某專科李姓學生和念大學的吳姓女友涉嫌上網找男人玩「3P」的性交易,昨天凌晨被台北縣警方釣出。李、吳兩人都說是因好奇才這麼做,而且有三次玩「3P」的紀錄。¡K警方並查知,吳女在念高中時就認識李姓男友,念高三時就曾與李和其他男性玩「3P」,每次都是李上網找對象,再找吳女同行,但他事後瞞著女友向網友收取八千元到一萬元不等的費用¡K¡K

在這兩個案例中,顯示了男女性在性態度方面的差異,也呈現出現今青年男女的性態度和過去已有所不同。李美枝教授指出:「兩性對性所抱持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對男性而言,性與愛可以不必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男人可以跟一個他不愛的人發生性關係;但是對於女性而言,性與愛必須結合在一起,她一定要愛你才會跟你做愛。其實性只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物性的需求,當然性的歡愉的確是一種感官享受,但是其目的主要還是基因的傳承。」

2001年的調查發現,全球人們初次發生性行為的平均年齡為18歲,不過1620歲的族群, 平均在16歲即開始有性行為。美國人仍是全球最早「上床」的人,中國大陸則是最遲的, 台灣以20.6歲名列倒數第二,不過這顯然是拜目前四、五十歲的族群之賜,才會拉高平均年齡, 青少年太早「上床」,乃至「只知上床,不知上進」的情形,還是值得各界正視。延後青少年初次 性行為的年齡,仍是性教育的重點目標之一。

有關性伴侶的數目,其實這指的是有生以來的性伴侶人數,因此會受婚前性行為、貞操觀念、 離婚率、再婚率、外遇、喪偶、一夜情等因素影響,大家看待這個數字,不要和「多重性伴侶」 劃上等號,才不會誤解。2001年台灣有性生活的人們平均有3.3 位性伴侶,為全球受調查地區中倒數第三,也是比2000年的4.3 (全球倒數第五)下降些,可能的解釋是經濟不景氣中,人們比較沒有閒情逸致去尋求浪漫的性愛, 或者由於對愛滋病的擔心,而變得相對保守些。

在性行為的頻率方面,2000年全球平均數是一年96次,今年為97次,台灣去年是平均78次, 今年驟降為65次,排名也由去年的倒數第五變成今年的倒數第三。由於今年國內景氣低迷,失業、減薪、 工作壓力都會減少「性趣」,而排名第一的美國的性行為頻率由去年的132次降為124次, 可能也與不景氣有關係。 性行為的質與量和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互為因果,自然也是婚姻品質的指標之一。

男女性之差異:青少年認為可以有性行為的理由,女生以回答「因為有愛情」為最多(佔40.4%-46.5%);男生選擇的首位則是「因為有性的需求」(39.3%-43.0%),其次才是愛情因素。男女生態度,在此也明顯呈現符應於社會價值的差異。

千代文教基金會20003月份公布的「台灣家庭價值觀問卷調查」顯示,國內女性發生婚前性行為的比率,較10年前成長4倍。而在2029歲的年輕人中,每10個人中就有將近4人贊成若雙方有真感情,婚前性行為無可厚非。

根據2006年一份針對13~25歲年輕人所進行的「七年級生性生態關鍵報告」中發現,七八年級青少年初次性行為年齡層越來越低,平均每五個高中生就有一人已非處子之身,半數以上的年輕人第一次性行為經驗都發生在18歲以前;而且父母全然不知。

隨著青少年性態度與性行為也愈來愈開放,以至於不少人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要面對偷嘗禁果的後果。根據內政部的統計,1996年,國內有一萬六千多個新生兒是由未滿20歲的小媽媽所生育。平均每100個新生兒,就有5個是未成年的青少年所生,其中四分之三是第一胎,三分之二是意外懷孕。

有關性行為與性態度的變遷調查,可參考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第四期第三次(2002)的性別組。

七、先有後婚

台灣的婚姻制度已由傳統的媒妁之言轉變為自由戀愛,婚前性行為比例的增加,使得婚前懷孕的發生率大幅提高,相對地奉子成婚的比例也有逐漸增長的趨勢,2033歲的年齡層中,從1986年的24.6%上升至1998年的40.7%(徐美雀,2007) 而婚前懷孕有許多是非預期之懷孕。

婚前懷孕比例若以世代來看,有上升之趨勢。民國30年代出生的已婚女性中,僅有9.5%的女性是婚前懷孕,可能因這世代的人思想行為較保守,且當時社會道德的約束力強,以致婚前性行為或先有後婚的情形都較少發生;民國40年代出生的已婚女性中,上升為19.26%的女性是婚前懷孕,這樣的數值成長為前一世代的二倍之多;50年代出生的已婚女性婚前懷孕的比例為27.44%;60年代出生的已婚婦女婚前懷孕的比例則高於50年代將近二倍之多,為45.87%。

這樣快速成長的先有後婚現象,認為有兩種可能,其一是由於早期婚前性行為與態度尚未開放,婚前性行為接受度較為保守,婚前性行為比例低,相對而言發生婚前懷孕的機會也較低;其二因民國60年代後開始十大建設,經濟起飛的條件之下,多數人口由家庭流向勞動市場,外出就業比例增加,脫離原生家庭的環境限制,發生婚前性行為的比例提高,因而婚前懷孕的比例大幅的提升。

八、婚外生育

此現象在台灣較為少見,從表中皆可看出:

介紹一些主要國家婚外生育之情形。

婚外生育(美國

全美在2006年有38.5%的嬰兒為非婚生子女,與2005年相比增長將近8%,且比2002年增長了20%,創下非婚生子女的最高紀錄。

在這份報告中,未婚媽媽年齡集中在二十五歲至二十九歲之間,這一年齡群的女性比前一年增加了10%,而青少女的比例則為3%(中央社,2007)。

報告中每年非婚生子比例大幅度的增長,而未婚媽媽年齡非一般認知的未成年少女,而是集中於適婚、育齡的女性,顯示生育對美國女性而言不再非得和婚姻緊綁在一起。

七零年代之前的美國,未婚媽媽是一個恥辱,少有婦女願意承擔婚外生子,且唯一會導致未婚女性從事性行為的因素就是婚姻承諾,彼此相信伴侶一定會與自己攜手步入婚姻。

但自1969年後,這種傳統式的婚姻逐漸消失,未婚生育也不再受社會規範排斥,因此多數的未婚婦女懷孕生子後很少將嬰兒出養,而是留在身邊。

有學者對此現象提出技術衝擊理論,此理論主要在說明非婚生育率的增加是因為避孕和墮胎的生殖技術侵蝕了傳統式的婚姻,女性開始願意使用避孕方法或是從事流產手術,因此不一定要在結婚承諾下才發生性關係,這使得婚育的歷程發生改變,婚姻可以發生在生育之後,或者生育之後也不一定有婚姻的發生。

因性行為的態度開放,對婚姻的承諾度降低,使得婚前性行為的比例大幅提昇,美國多數未婚生育都是無計畫性且非預期的懷孕。

婚外生育(法國)

法國非婚生子女比例於2001年時高達44.3%(李光廷,2005),且逐年增長中,這是由於法國法律權力與福利制度開放所致。

法律上不區分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享有同樣的法律權益。

福利制度上,法國鼓勵生育政策之補助也不區分婚生或非婚生子女。

婚外生育(瑞典)

        瑞典男女同居關係具法律效力,且同居者的權益幾乎與正式夫妻無異,同居制度的確立,非婚子女法律地位受到保障,因此不會因生小孩而結束同居,進入婚姻。

法律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獲有同樣的繼承權。

二次人口轉型理論:由於個人主義與自主性的風氣從公領域延伸至私領域,思想行為與價值觀皆改變,婚姻的承諾性與生育的延續性不再被重視,婚姻逐漸被同居所取代,伴侶間親密關係轉變、婚姻本質產生變化,生育與婚姻的關係脫離是造成婚外生育一個很關鍵性的因素。

婚外生育(義大利)

義大利的婚外生育是稀少的,婦女性懷孕後多數會選擇快速進入婚姻,不大可能以同居未婚生育的方式撫養孩童。

這是由於義大利為天主教國家,其教義的社會制約力高。

婚外生育(日本)

日本未婚懷孕的比例不低, 但多數懷孕女性選擇進入婚姻,因此婚外生育比例也相當低, 2001年時,有26.3% 的新娘是婚前懷孕。這是由於社會文化拒絕婚外生育,且法律無法保障非婚生子女權益所致。

九、同性戀現象

維基百科對於同性戀的定義為:同性戀是一種性取向或指向,具有同性戀性取向的成員對與自己性別相同的同性產生愛情、性慾或戀慕,同性戀性取向者對社會中與自己性取向相同的同性或者社會中與自己性取向不相同的同性產生愛情,具有這種性取向的人稱謂同性戀者,同性戀有時候也可以用來描述同性性行為,即同性成員間發生的性行為,而不管參與者的性取向如何。

中國傳統社會中,並不禁止同性戀的活動,與同性交合的人並不被視為變態反常,只是表達其自然的情感,只要不搗亂人倫宗族秩序,並無不妥之處。

但隨著近幾年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西方的「性觀」分類法使得台灣社會開始對於同性戀有相當嚴厲的譴責與批評。

同性戀婚姻是否應該合法化,已經成為一個國際上共同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在各國,根據統計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同性戀情侶出櫃,同性戀者們開始肯定自我,不再以同性戀是一種變態、病態的低姿態出現,也因此,他們開始爭取自己應有的人類基本權利,而婚姻合法化即是他們首要要求的一項基本人權。

十、問題與討論

傳統的性歷程為結婚→性行為→懷孕→生產,而我們從數據資料中皆發現婚前性行為的比例逐年上升,請問一下大家對此現象有何看法?認同婚前就可發生性行為嗎?

婚前性行為的年齡層逐漸的下降,若是認同婚前性行為的發生,請問一下大家心目中認為適當的性行為發生年齡應該為幾歲?

婚姻與性已逐漸脫節,性行為不一定得在婚姻之內,且美國、歐洲一些國家的婚姻與生育也不掛勾在一起,因此婚外生育的情形相當高,但台灣婚外生育情形卻很少,因此大家可討論一下為何台灣還無法像國外一般接受婚外生育呢?

從研究或資料中都發現性行為與性態度皆有改變,請問大家覺得明顯感受到的改變有哪些?

請問大家認為同性戀是否應該擁有合法化婚姻?

 

同學心得整理

傳管所  王品昇

      近年來台灣年輕人對於性的觀念越來越開放,做法也越來越大膽。暑假也期將到來,醫生們開始擔心所謂的暑期過後墮胎潮,而且今年墮胎潮有提前現象。代表著年輕男女偷嘗禁果的年紀逐年下降,這幾年來自拍非常風行,許多人將性愛影片放到知名網站並供人瀏覽,前陣子也隱其喧然大波,如果有仔細觀察年年輕族群最愛自拍;並不只這樣,許多人也開始大膽嘗試不一樣的性愛,多p、夫妻交換、角色扮演,等多種玩法。新世代台灣人對於性不再只有情侶夫妻之間,只有雙方有默契認同對方便可以發生性行為,一夜情的情況也很多。加上網路世界的流通,增加更多管道尋找能解決性的方法。

      因此,對於台灣的社會變遷與普世價值,也著很大的改變,年輕的男女都認為運用自己的身體可以換取報酬,有的人甚至沉溺在性愛的歡愉中,有的為滿足自我,有多個性伴侶。最近新聞報導,很多都與性脫離不了關係,性侵、強暴、多p雜交、元交、等多種名詞。可見的現在台灣人對於這類事件已經能接受,不會特別去強調或者在意,已經認為非常稀鬆平凡。蘋果日報的家庭專欄,也時常在討論情慾間的糾葛。對於大眾對性慾的觀念也著深大影響,現代人對性也有的很大改變態度,道德觀念已經漸漸模糊,台灣人對自身的價值觀是否會淪喪,也是讓人值得去省思。

 

教社所  陳冠廷

直接的經驗是人類最直接有效的學習方式,經由觀察與學習,人類的思想和行為也可能受到所觀察事物的影響,色情媒體具有示範作用,不僅示範新奇的性行為,更可能解除或減弱人們對性行為的壓抑,甚至把各式各樣的性行為合理化。

色情媒介中的圖片、文字與口語描述,對人們的性行為與性觀念都可能產生影響。然而現在網路的普及,色情媒介的方式層出不窮,當中所描繪的各式性行為便成為青少年觀察學習的重要來源。

在許多的調查報告都顯示著台灣對於性越來越開放,針對高中、職、大專校院男女性知識態度與性行為的調查文獻,發現學校對性知識的教育已經提高,但父母親對子女教授性知識方面卻沒有太大改變;在接觸色情資訊的情況,性態度親密程度允許的親密行為也有相當程度的開放,甚至女性對親密行為之開放,在態度上的變化也增加了一倍,說明了社會中對於性的態度已經產生了些變化。

一方面看到青少年性行為的普及,但另一方面,社會中對於結婚對象處女、處男的要求仍然沒有太大改變。據于白儂對全台500家開業一年以上婦產科診所的電話訪談資料,有150多家平均年每年為50100位女性修補處女膜,有120餘所修補在200300人間,其中,更有30多家診所,每年求診要求修補處女膜的人數超過300人以上。就此估算,全台每年至少有一萬五千名婦女進行「陰道整型」手術,以符合另一半的心理要求。

 

社會所 王興智

本週的主題是「社會性態度變遷研究」,社會性態度變遷可以由一些研究中可以得知,猶如徐美雀於2007年台灣人口學會學術交流研討會,提出的研討會論文〈台灣地區不同世代已婚女性婚前性態度及婚育歷程之研究〉中,提出之研究結果:

一、年輕之已婚女性婚前性行為、婚前懷孕、未婚生子的盛行率高於年

長之已婚女性。

二、年輕世代之已婚女性婚育歷程朝向開放趨勢發展。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中,可以得知社會性態度的確產生了變遷,而也同時顯示出年輕世代比年長世代的性態度為開放,這象徵著以往與現今性態度的改變,或許受到現代西方男女情愛的影響,就從上述的結論而言,此種結論或許也顯示出是表象結構的呈現結果,或許深層結構下的情況並非是如此,畢竟華人社會中不論是怎麼地開放,仍無法忽略華人總是慣以公開與私下行動相對區別的情況發生,對於性態度的領域,至目前為止,還是依照公開與私下的行動邏輯來處理事務,形成研究上容易被輕忽地一個要點,畢竟相對於西方人的情愛與性態度,華人的行為模式是怪異許多的,因為西方人並沒有所謂公開與私下強烈區隔的行為模式,或許是民族性與社會結構的差異,以至於產生此種情況的差異,不過不能否認的,以現今的趨勢而言,社會性態度是朝向開放的趨勢前進的,不論是好是壞,這也顯示出社會相對價值觀的改變,以及對於性領域的接納與解禁,不失為一件美事。 

 

社研所 吳秋蓉

關於社會的性態度變遷,聯想到婚前性行為、援交、一夜情等相關議題,在這些議題的討論過程中,可以對照傳統社會的婚姻觀等等,而瞭解到性態度的變遷過程。例如:傳統華人社會著重婚前的童貞,婚前性行為必會受到道德等的輿論、譴責,同時婚前性行為如果防護措施不足,也容易遇上未婚懷孕等問題。除了東西方觀念的交流之外,隨現代科技技術等的進步,性交上的避孕措施、疾病禦防較傳統社會容易,這或許也影響了大眾的性態度。婚前性行為的風氣漸漸盛行,不再一直受到道德、價值觀的譴責,但是到底幾歲以後可以有性行為,以及是否會願意讓家人知道自己的性事等,仍值得做更多元的討論。

現代的婚姻關於不如從前,不再因為經濟、政治、族群甚至是環境因素而結為連理,而漸漸走向純粹關係,透過雙方感情信任而維繫,一互信任機制被破壞,感情便有可能有所改變。性關係的存在除了滿足人本身慾望之外,雙方的親密程度亦代表了彼此的關係,透過性關係潛在證明與外人關係有所不同,雙方或許經由一定的性關係而增加彼此信任度,維持彼此的關係。不過一夜情的討論就可能與婚前性行為有所不同,可接受婚前性行為的並不一定會接受一夜情,一夜情也可能帶有著暫時逃脫現狀的意味,讓心生理得到一種暫時的解脫。

此外,婚前性行為的風潮亦受媒體等的影響,過去資訊較不發達,及政治等對於媒體播放新聞內容、節目的限制,關於性等等話題仍有所限制,但隨著戒嚴之後,以及第四台等的出現,各式各樣的話題、新聞紛紛出籠,性方面的討論更不在話下。雖然媒體仍有分級制度,但媒體傳播仍無法完整限制,不論年紀大小仍能自由地觀賞電視、使用電腦。媒體播送著性關係等的話題也容易引起群眾效應,漸漸讓大眾改變想法,甚至對一些話題會有所誤導,引發眾多觀感,進而促進一些價值觀的爭論、轉變。同時,不代時代對於婚姻價值、關係等會有所不同,年輕子女的性態度,性關係等是否會與父母做好橋樑,值得更多討論。

 

生死所 倪啟修 

    就所有可得的研究與資料來說,近十年來,台灣民眾的性態度可說是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開放。婚前性行為已經不是甚麼令人尷尬、無法啟齒的話題,同居、試婚也成了司空見慣的事,劈腿、一夜情儘管還受到多數人道德上的否定,但也愈來愈是見怪不怪。

     有許多的理由可以解釋這股風潮從何而來。首先,拜科技所賜,資訊的傳播速度使得世界像是“平的”一樣。不管是電視、廣播、網路,這些媒體使得資訊像是飛一般地在各地流竄。人們每天都能接觸到其他地區的訊息,也能得知其他地區的人們想些甚麼、做些甚麼。再加上個人電腦的普及與寬頻的風行,建立起一個無遠弗屆的全球社群。在這樣的環境下,舊有的觀念與習俗就更容易受到強勢文化﹝如美國、日本﹞的考驗。而種種的商業考量與媒體的巧妙配合,“性態度的開放”變成不只是“進步”,更是“時尚”。從十多年前的《東京愛情故事》到現在炒得火熱的《慾望城市》,都是最好的例子。

    上述的情況,說明了人們既有的價值觀為何改變,這些改變也影響了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認知。傳統上,親密關係幾乎等同於婚姻,而婚姻的功能不外是為了尋覓終身伴侶與傳宗接代。只要滿足這兩項最重要的功能,其他的部分就相對地不怎麼重要了。以往民眾對於婚姻的品質也沒有太大的要求,就算彼此個性不合,還是能夠忍氣吞聲,“相敬如賓”這句祝賀新婚的成語足以道盡其中的甘苦與奧妙。但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品質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考慮外表、個性、學歷、家世背景以外,“性”自然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然而“性”卻不同於其他個人或是社會的特質,沒有“親身經歷”是無法知道的。因此,婚前性行為的普遍程度就不這麼地令人訝異了。

    筆者研究網路色情議題時,發現許多年輕族群樂於將裸露的自拍照放在網路上供人觀賞,不管內容是單純的搔首弄姿或是性愛中的男女交歡,大膽的程度都叫人臉紅心跳。這些照片從前被視為個人最私密的部分,一般人私底下都不敢這麼“愛現”了,更何況放在公開的場合讓人看個過癮呢?就這現象來說,我們可以推論台灣社會的“性開放風潮”正是方興未艾,這股風潮將“性”從“私下”拖拉到“公開”呈現,預計還會帶給社會更具衝擊性與話題性的改變。

 

社會所   李日新

    在英國全國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人的性夥伴要比以前多而且性關係更為紊亂在全國所進行的有關英國人對性關係態度和生活方式的研究調查顯示,英國的男性和女性都要比十年前擁有更多的性夥伴並且更容易不忠實。這項發表在本星期出版的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調查還發現,有更多的男性有召妓的習慣並且有更多的人感染到性病。不過,有更多的人在性交時會使用保險套,這顯示在過去十年所進行的性安全教育卓有成效。

     現在,每四名男性和每六名女性中會有一人在性交時堅持使用保險套,而在九十年代進行的調查顯示,每五名男性中只會有不到一名男性和每七名女性中有一名女性堅持這樣做。最新的調查還顯示在過去一年內,有許多人與超過一名性夥伴維持性關係。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男性和和百分之七左右的女性都承認有這樣的行為。調查還顯示承認在過去五年裡曾經召妓的男性數目比九十年代上升了一倍。現在在倫敦地區,每十一人會有一人曾經這樣做, 而在九十年代則每二十三人中才有一人。每十名接受調查的人當中就有一人承認曾經感染到性病,而最常見的性病是孢疹。衛生部門的流行病醫生凱文芬頓認為,患上性病的人數目可能會更高,因為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感染上性病。

    人的一切性活動,不論是性適應,還是性不良適應,都是生理、心理、社會這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生物特徵是基礎,社會特徵是影響,而反映出往往是心理特徵。,但在一個人身上的反映,往往又是混雜的、交叉的、多特徵的,絕不是單一的、分隔的、不受影響地反映出來,性知識是前人對性問題科學總結。這些知識一代代地傳授,使人類的性行為不是單純地本能驅使,而是在科學指導下自覺地進行。性知識能使人掌握性生活的規律,使人的性意識有三個向度:一是從過去吸取教訓;二是為現在建立一個思維方向;三是能預見未來。這種吸取教訓,建立思維和預見未來的作用,能使人們的性行為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範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從中獲得最大的幸福和歡樂。

 

環藝所 洪偉晉

    資訊的傳播和觀念的變遷,有絕對的關係。從印刷術發明到攝影術,至今的網際網路。在在地是向世界宣告,知識、資訊從獨占、寡占變成是任何人都可以輕易獲得的事物。相同的性知識也藉此迅速的傳播,而透過不同的媒材,人們可以從中獲得不同的訊息。例如過去出版品從靜態的展演,變成影音的呈現。但交換的過程,速度上還是相對的慢,獲得的資訊也可能陳舊,新觀念的鋪陳與擴張自然的緩慢。而近十年了網路時代的高速發展,改變了百年來的樣貌。

    西元五九三年印刷術發明,至近代經過一千四百多年,才演變成影音的動態資訊。而網路也是從單色文字介面開始,至影音功能齊備也才約莫五年的時光。資訊傳遞的深度、廣度更是絕無僅有,在過去幾週,我們也討論過這樣的議題,新科技對於色情傳遞的幫助,以及色情傳遞助長科技的發展速度。網路無疑的,傳遞了影音,更傳遞了觀念。從性姿勢的傳播,到性觀念的傳遞,透過各種方式,藉由圖片、影音、文字、討論、聊天,過去受到壓抑的知識,霎那間在我們面前瞬間的開展。感情上的,如:婚姻關係、婚外情、亂倫、同性情節、、、等,肉體上的:如夫妻性行為、群交、獸交、變性、、、等,都有不同的群組可以討論,可以交換彼此的資訊和心得。透過這樣鋪天蓋地的方式,經由網路滲透每一個上網的使用者。性觀念的改變,自然是過去千年以來的百倍速改變。

    更或許是由淺入深的關係,性,在網路從最早的裸女圖,到現在影片。人的慾望一直不停地餵養長大,而不論是圖片或影片,因為慾望的茁壯,早期的資訊可能已經無法滿足長時間上網的接受資訊的使用者。此一現象可從色情圖片與色情影音的分類越來越細緻可獲得證明。

    當過去屬於性異常的行為,屬於病態的行為或心態,至今已變成是一種討論群組,當中觀念的轉換,是隨著資訊傳遞的而相互連接起來。在屬於少數的非常態個體,四散各個群體之中,藉由網路,串聯起一個虛擬的群體。在這群體中,這些個體並非異常,更找到自己可以悠遊的空間。而自然的,那些曾經是屬於禁止碰觸,青少年族群,更是已被網路所解禁。而當這些處於受保護階段的族群,成為社會中堅時,性態度應該又和過去有所不同。

 

傳管所 黃品瑜

  自由時報刊在2005年的一份報導是由由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教授汀琪和紐約市立大學學者威爾斯共同執筆的「年輕人性行為及態度之變遷:一九四三年到一九九九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出在56年的時間內,美國年輕女性的初次性經驗年齡已降到十五歲,進行口交的人數也大幅增加,對性的態度轉趨以享樂為主。樣本年齡層為十二歲到二十七歲,樣本總數高達二十六萬九千六百四十九人。研究報告顯示出,美國年輕女性初次性經驗的年齡,已經從十九歲下降到十五歲,年輕女性中性生活頻繁者的比率則從十三%躍升為四十七%。至於美國年輕男性初次性經驗的年齡,則從十八歲下降到十五歲。註1

  千代文教基金會20053月份公布的「台灣家庭價值觀問卷調查」顯示,國內女性發生婚前性行為的比率,較10年前成長4倍。而在2029歲的年輕人中,每10個人中就有將近4人贊成若雙方有真感情,婚前性行為無可厚非。

  青少年性態度也愈來愈開放,以至於不少人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要面對偷嘗禁果的後果。根據內政部的統計,1996年,國內有一萬六千多個新生兒是由未滿20歲的小媽媽所生育。平均每100個新生兒,就有5個是未成年的青少年所生,其中四分之三是第一胎,三分之二是意外懷孕。

  杏陵醫學基金會主任熊賢芝不禁慨嘆台灣的年輕人是:「性經驗突飛猛進,性知識原地踏步。」

  開放的性態度,很容易令青少年成為愛滋病和其他性傳染病的高風險群。例如在美國,性生活活躍的青少年中,有四分之一在21歲前,就可能感染性傳染病。每5個新的愛滋病患中,就有1人年齡在1319歲間。註2

  瞿老師也在『台灣地區性態度變遷初議』對於張明正於1994年針對台灣地區1529歲未婚及已婚青年男女所完成的調查提出見解與分析,發現已婚婦女在20歲之前有性經驗者高於未婚,其實真正的意義在於在20歲前有性經驗者結婚的比率高於沒有性經驗者;2529歲年齡層在20歲以前性經驗的比率比2024歲低了三分之二,意味愈年輕的受訪者性經驗比率愈高,甚至,出現了世代間的差異;教育程度愈高者,性經驗比率愈低。註3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美國和台灣都有明顯的轉變,從以前封閉的年代,認為性愛是為了傳宗接代,婚前性行為備受爭議,甚至有人將性愛視為是骯髒,三、四年級的父母更將性事列為禁忌,絕口不和孩子談論性事,而這樣的結果反而造成現代社會青年男女對於性產生好奇,未婚媽媽、墮胎率增加,孩子因為好奇偷嚐禁果的例子不在少數,以前的人大多早婚,現代的男女因為晚婚,但性行為年齡又下隆,造成不少社會問題,但多數新聞卻將這些問題丟給孩子和狠心遺棄孩子的父母,卻沒有針對孩子的父母做評論,或給予社會大眾正確健康的性教育觀念,小孩在發生性關係後,生小孩對於他們來說是後遺症,在不敢和家人商量的情況下多以墮胎或遺棄胎兒的悲劇收場,這些事情發生後,或許很多家長視此為敗壞門風之行為,但在這些行為的背後更值得探討的事家庭、學校授予的性觀念、性知識是否足夠,正確與否,能否確切傳遞健全的知識給孩子,讓他們對「性」有健康的性態度,針對這點下去做改善和宣導,才是比批評和怪責這些孩子更重要的事,也才是最根本消除未婚懷孕、墮胎率增加的根本之道。

1. 張其賢(2005/10/5)。<美年輕女性初體驗降至15歲>。上網日期:2008/6/16。取自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5/today-int5.htm

2. 面對e世代如何和孩子談「性」說愛(2005/10/20)。上網日期:2008/6/16。取自http://hercafe.yam.com/blog/baby520370/2005/10/20/230632

3. 翟本瑞(2003/01/15)。<台灣地區性態度變遷初議>,《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8。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8/28-07.htm#_ftn9 

 

社研所 張書豪

本週的議題是關於台灣社會性態度變遷的研究,基本上看了幾位同學的心得發現都大同小異,當然在這個議題的發展大方向來看,的確是有個概略的雛形,不論是持台灣從較為封閉保守走到開放,或是公開與私下在華人社會運作的原則,當然還加上資訊科技發達所帶來的衝擊,這些幾乎都是同學們所提到的因素。因此若要簡略的來說,關於這方面的社會變遷,其實也就是被揭露的層面越來越多,就像是隱藏於海面下的冰山不斷的挖掘而表露出來。

若先撇開性態度的部分,單純的來看看性知識的層面,在翟老師的文章裡可以看出以往已經有許多研究和測量針對不同世代進行性知識的施測,結果也在在顯示關於性知識的取得管道窗口都比以往來得多許多,而民眾對於性知識的認知也在和以往世代的比較中有明顯的成長,這個當然是正面的事情,這等於是讓我們對於性這回事有個正向且正確的瞭解而不是混沌不知。然而有趣的地方也在這裡產生,當我們有了正確的性知識後,很多學者或民眾也都認為當有個正確的知識後應該就不會導致像是墮胎這類傷害彼此也傷害孩子的事件頻率發生,沒想到的是如此的假設卻出現問題了,因為發生此類事件的頻率並不和性知識成長有直接的關連,我想這樣的結論在當時社會是極具有震撼力的。

經過了研究後,學者們才發現原來影響的對於性的實際運作真正起作用的因素並不是性知識,而是性態度,理解後也覺得是滿有道理的。性知識的獲得像是啟蒙了一個人,讓他對於什麼是性行為,什麼是安全的性行為,男女在性上的差異等等各項的性知識有所成長,但是這些入門的知識卻無法對個人有多大的決定作用。拿普通的例子來說,如果一對情侶或夫妻在做愛時男生十分討厭使用保險套,然而女生在與男生討論後終於妥協,於是進行性行為時幾乎都不使用保險套。若單純把這樣的個案放在現代社會,難道我們會認為他們不知道不戴保險套是很有可能懷孕的嗎?我想不會,但是由於男方單方面對於性行為的態度是討厭使用保險套來避孕的,因此決定了性行為中的避孕措施有無。諸如這樣的案例多到不行,在自己的朋友身邊就或多或少可以聽到這樣問題,甚至在一堆網路論壇上也有許多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得到他人建議及回答。換句話說性態度才是決定個人對於性的實際運作會採取怎樣的方式,否則就算吸取再多的性知識,也就有如一個人知道了如何解題後大嘆一句「喔,原來是這樣解題阿!」,隨後也就沒有下文了,再說由於性知識的取得,有時反而是刺激一般人背離安全性行為的推力,由於瞭解了即便懷孕也可以透過怎樣的管道,在多少時間內可以墮胎處理,因此性知識的普及難道錯了嗎?我想不是,性知識的普及是絕對正向的,然而經由研究的證實性態度才具有決定的因素,正提示著我們在推動性知識普及時,也別忘了針對性態度好好的下番努力,才是當務之急。

 

哲研所 張嫻慧

中國古代即說「食色性也」,性是人生之大欲,長久以來,當政者或統治階級對「性」如是採取禁錮方式,有關性的事物也無法被禁絕;縱採取開放態度,性活動也不會不加節制氾濫如現今社會,克制的理由可能與中國傳統倫理及道德思想有關。反觀現今社會,當中國固有的倫常受到衝擊、價值出現混淆之際,當捍衛個人自由並高唱人權之時,色情一夕充斥社會角落,尤其是新聞中屢屢出現的「亂倫」事件,讓人覺得驚心。很多人批評中國古代儒家講倫常是一種階級的象徵,因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是階級性的表彰,是不平等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倫常卻是維繫中國倫理的基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觀念也一直是中國人非常重視的一環,甚至有人說中國人只重私不重公。不可諱言,在傳統的家庭倫理下,個人的自我性往往被壓抑,所以婚姻是奉父母之命。現代社會科技發達、物質生活富裕,但是道德觀念卻愈來愈薄弱,如果一味鄙棄傳統倫理及道德思想,認為都是陳舊八股不符合時代的,而秉持「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態度,更多淫亂的性態度會顯現,因為已沒有任何規範可言。

社會性態度是隨著人們的觀念改變而一直不斷變遷的,同居、試婚、劈腿……現在儼然是一般人認同的方式,甚至視為是趕上時代潮流的表徵,性、色情的尺似乎是沒有界線的,隨著無窮的欲望不斷的增強更新,不過,人如果沒有道德的尺度作為一種規範,面臨性態度及價值觀的轉變下,或許會成為道德的徹底淪喪。

究竟是誰的道德界線模糊了?是自我的膨脹、自由的極端還是因為茫然不知如何適從。

 

生死所 魏劭楷

目前次世代的青少年,在交友的方式與觀念上均相較於以前更為開放和多元,尤其在愛情觀與性態度的面向更是有別於過去,因此針對於時下青少年的愛情觀與性態度的調查也慢慢變多,換句話說,某一意來看,這也代表國人對於性方面的事項開始重視,加上少年問題確實有其獨特性與複雜性,隨著年齡的漸增,其互動範圍已逐漸由兒童時期的家庭環境,擴大到同儕團體與學校,學校的場域,並非只是解惑的場所,少年男女的情愛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在學校被製造,所以不可以忽視之。又加上現在媒體、網際網路的四通八達,更是對少年的愛情觀、性態度與自拍行為產生無可衡量的影響,因此在社會急速變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瞭解年輕一代的性態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改變。 

林惠生的〈台灣地區高中、高職及五專在校男女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現況及變遷〉研究報告是一份跨越十一年的調查資料,研究中發現,[1]比較1983年與1995年間,學校對性知識的教授已經提高,但父母親對子女在教授性知識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甚差,沒有太大改善;在接觸色情資訊的情況,從未接觸各種色情管道的男生不過3%,女生則為16%,顯示青年男女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各種不同的色情資訊。在性態度方面,在不同親密程序下允許的親密行為則有相當程度的開放,甚至,女性對親密行為之開放,在態度上的變化,並不比男性低;其中,已經有性經驗者男生增加了一倍,由6%增加至12%,而女生則由1%增加為7%。在有性交經驗的學生中,有三分之二初次性交並未避孕,初次性交結果有11%表示導致懷孕,其中有8%以墮胎拿掉,另外3%則是將孩子生下來。

根據新竹市某大學學生性交行為與安全性行為知識及性態度這一篇研究發現,[2]有性交經驗的學生佔全體有效樣本的29.6%。安全性行為知識的總體表現,平均為15.52±1.92分(滿分20)。性態度之總體表現,平均為22.76±3.79分(滿分35),多數的大學生贊成性交行為應有愛或喜歡為其基礎,約70-80%的大學生有意圖使用及準備保險套。在相關性的研究結果顯示,性交行為與性態度呈弱正相關(r = .330, Sig. = .000)、安全性行為知識與性態度呈弱正相關(r = .104, Sig.= .002),但安全性行為知識與性交行為則不相關。在t檢定的結果,有性交行為和沒有性交行為的大學生,在性態度上呈現出顯著差異,但在安全性行為的知識方面沒有差異。因此安全性行為知識不能直接影響性行為,而性態度才是影響大學生性行為的主因。

網路色情對青少年性態度與性行為的影響這篇研究中也發現,[3]42.1%的受訪青少年表示曾經看過,網路色情已經取代傳統色情媒介,成為青少年最常接觸的色情素材;網路色情的收視頻率,確是預測青少年對隨意性行為態度、隨意性行為及婚外性行為態度的顯著變項,愈常收看網路色情內容的青少年,愈傾向認為和偶然認識的人發生性行為是可以接受的行為,並且愈可能接受婚外性行為。收看網路色情內容頻率愈高,愈傾向認為男性可以強暴女性,並認為被強暴的女性本身亦需為強暴事件負責;互動性網路色情活動會影響青少年的性態度和性行為,愈常從事互動性網路色情活動的青少年,愈可能接受隨意性行為、婚外性行為與強暴迷思,也愈可能從事隨意性行為。更重要地,本研究證實網路色情內容對青少年性態度與性行為的影響遠超過傳統色情媒介,網路的互動特性可能是造成網路色情影響力較大的原因之一。 

由於網路色情內容可能對青少年的性態度與性行為產生不良的影響,政府應設法採取有效措施,對網路色情加以限制、規範,以防止青少年隨意收看色情內容。學校也應設法防止網路色情進入校園,並加強高中學生的性教育、灌輸正確的性知識與性態度,家長更應重視網路色情對未成年子女的影響,隨時注意子女上網收看的內容,並避免讓子女沈迷網咖。唯有政府、學校和家長密切的配合,才能有效降低網路色情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從上述的研究可以瞭解到,從80年代至今,台灣社會對於性的觀點改變甚多,當然使其改變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網路的出現,卻是讓台灣整個性態度急速轉彎的一個主要推力,加上現在又進入資訊時代,手機上網逐漸普遍且快速,未來相關單位該如何來防治,甚至擬出配套措施,都值得思考與衡量。

延伸閱讀:

1.          國科會-性態度量表

http://www.sinica.edu.tw/as/survey/srda/ques/e89077_1.pdf


[1] 翟本瑞,〈台灣地區性態度變遷初議〉,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8),網址: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8/28-07.htm

[2] 新竹市某大學學生性交行為與安全性行為知識及性態度的研究,網址:http://www.chu.edu.tw/~geoffice/new_page_11.htm

[3] 羅文輝,〈網路色情對青少年性態度與性行為的影響〉,網址: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711_1.pdf

 

傳管所 陳培傑

        「性」在社會中的位置從過去無法在公開場合談論到現在被拿來作為爭取身體主權的一種象徵代表,其中間的落差之大可想而知。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對於性的態度逐漸開放,尤其是青少年,面對目前各式各樣開放的主張,如此巨變的環境,倘若沒有足夠的知識水準和瞭解,恐怕一下子就會被眼前五光十色、眼花撩亂的花花世界給迷惑。

開放的性態度隨著大眾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在網路上可以輕易地見到和性相關的訊息,無論是大剌剌地呈現性主題抑或是賣弄性為焦點藉以吸引目光的產品,均是唾手可得,再者,由雅虎新聞最多人瀏覽的新聞可知,和性相關的新聞瀏覽率相較之下較多。網路色情視迅聊天室、尋求一夜情、援助交際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此外,對於本是被放置私下而非公開的閨房之樂現在也被大眾錄影或攝影成了「自拍」,放置網路上供給全世界的人下載觀看。

開放的性態度背後其實更需要有足夠的性知識來支持,要不,真的就成了那句玩笑話,「只有性姿勢,沒有性知識」。

下圖為自拍貼圖網站:

 

教社所  何家逸

社會性態度的變遷是隨著社會風氣變遷而變遷,是這樣嗎?或者是社會風氣的轉變是由於社會性態度的轉變而轉變,我想,兩者之間應該是互相影響的,以往學校教育並不是很重視性教育,但現在大家都一直鼓吹應該加強性教育,應該教導學生正確的性觀念,以免他們有偏差的性行為,我想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

我記得我小學上健康教育課時,老師把男生女生分開上,因為大家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很多東西也都講得很含糊,不像現在,學校常常舉辦有關性/身體的演講,男女生一起聽有關「性」的課題,保險套、性行為、避孕、愛滋病、性病等等都必須傳達讓學生知道,讓學生看看、摸摸保險套。

我想社會性態度變得開放應該與社會經濟成長有關,因為吃的營養發育的快,以往國小56年級的小朋友身材可能是乾乾扁扁的,但現在的小朋友營養攝取過好,身體發育的讓人都看不出來到底幾歲,往往擁有太過成熟的身體,但心智卻都還不成熟,另外受到媒體資訊的影響,由於好奇或者真是慾望,就嘗試了我們大人認為的所謂的不該發生在他們那個年齡的性事,而這也促成了社會性態度的改變。

 

教社所   黃奕綺

翟老師的台灣地區性態度變遷初議文章中提到,根據于白儂對全台500家婦產科的研究,有150多家平均年年為50100位女性修補處女膜,有120餘所修補在200300人間,其中,更有30多家診所,每年求診要求修補處女膜的人數超過300人以上。看到這個數據,好像台灣女性的性態度較以往開放了,不再像以往守著婚前不能有性行為的保守想法。

但是反過來想,也因為這個數據不小,不免要思考另一個問題,這些數據顯示女性性態度開放的同時,也說明了社會性態度的保守。這些會去做處女膜修補的女性,表示有過婚前性行為,卻可能某些原因(例如即將結婚)要進行修補,使對方認為她還是未經人事的處女。這邊不也顯現出現今社會男性對性態度的保守,認為妻子都要是以往所謂的良家婦女,守著貞操直到結婚。所以性態度的改變,應該無法單項或全面的說明,要根據性別、年齡等不同面向分開來作討論。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