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言的腦

= 談幼兒語言發展遲緩,以一廣泛性語言發展遲緩為例 =

陳美華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前言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特殊行為能力。陳文德(民83年)表示:人類的語言能力,包括發聲、詞彙認知、組句及語言邏輯、對談、認字、閱讀、寫字等。這些能力和人類的皮膚觸覺和前庭感覺有密切關係。又指出:從初生那一剎那,人類觸覺的敏感度,便和大腦有密切的接觸。

    語言是最高的精神活動,也是一般父母親最重視也最關心的一種學習能力。愛爾絲博士表示:「由於語言是一種感覺統合的終極產物,而且語言使用和理解的程度,也比較容易測試,比一般情緒和身體動作明顯很多,因此語言能力也常用來判斷感覺統合治療的成效….一般孩童到了兩歲半或三歲時如果還不會說話,最好趕快請專家來評估原因。」陳文德(民83年)。

打從孩子出生起,家長就很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快些說話,即使是幾個發聲,大人仍是很開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孩子很快學會一口流利的話,也有孩子出現語言發展遲緩情形;到底在孩子0~6歲間的語言學習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有人說:不是語言發展遲緩,只是大器晚成、大雞慢啼而已,真的是如此嗎?

在幼教工作現場,研究者也經歷過有這樣的孩子在班上,除了接受他們,也會找書或問有經驗的老師,詢問如何面對他們與學習。其中不解的: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它與腦有關嗎?還有哪些因素相關?可以預防嗎?有比較好的學習方式讓這些孩子發展更步入軌道呢?

針對以上問題做為深入探討,並以一廣泛性發展遲緩幼兒為例,經由文獻資料中運用多元的學習指導,看待幼兒學習過程與改變情形;作為自己在教學上的一技巧改變,更引導遲緩兒能以漸進的方式在生活中能自在的學習。

壹、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與影響

「語言」是溝通時最常使用的工具,錡寶香(2006)指出,語言的組成要素:形式(包括音韻、構詞和語法)、使用(即語用)、內容(即語意)。

教育部(1992)根據特殊教育法第三條第二項第四款所列,語言發展遲緩乃指:「語言之語形、語意、語彙、語法、語用之發展,在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方面,較同年齡者有明顯偏差或遲緩現象者。」

林麗英(民81年)說明最簡單的定義為:兒童的語言發展明顯落後其同年齡者。且孩子到了三歲左右仍不會說有意義的詞彙,就有可能是「語言發展遲緩」

然而,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原因很多,只要具有妨礙孩子學習語言與記住語言條件的語言學習就會遲緩,本文研究者歸納為:

一、與生俱來的能力:腦與語言的關係

(一)大腦各司其職:

人類的大腦分成左右兩側,分別掌管不同的事情。

1.左腦:主掌慢速的能力、邏輯思考,即掌管文字記憶,用語言來處理訊息,把進入腦內的五官功能訊息轉換成語言來表達;也就是說,左腦是語言腦,是語言中樞,也是高度的意識之腦。

人類的左腦要是受傷,將無法保持正常意識,而右腦即使全部喪失,仍可進行日常活動,這是因為人類的意識中樞在左腦,故此可稱左腦為優位腦,(七田 真,2004)。所以,出生後對左腦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和右腦結像的映像若不和語言連結,就毫無意義或遲緩現象。

2.右腦:則管快速的能力,即圖像記憶與聽覺有關,更與注意力無法集中相關。

(二)左右腦談合作:

左右腦的專責劃分,可以讓大腦在處理過程上效率較高;若功能劃分不清楚,則很容易造成高層次複雜功能的語言發展及學業學習遭遇困難,陳文德(民83年)。

詳細的空間感覺,語言、說話及認知思考,都是大腦中較複雜的功能,需要左右半腦非常精確的配合,才能發揮其良好的功能。

若初生兒左腦較不發達,則其語言區的功能發展較遲。陳文德(民83年)表示:幼兒對聲音、詞彙、符號的認知較易,但造句、作文等牽涉到語言運轉發展必會更慢些,不過若基礎能在幼童階段打好,對長大後的語言能力才會有更大的幫助。

(三)用語言開啟左腦理論的思考能力:

    七田 真(2004)對語言與腦指出:嬰兒出生後,最好給他豐富的語言教育,才可以開啟他優秀的語言迴路,同時也要向他顯示映像,讓他的語言和映像互相聯結,來培育他。如此,在接收映像的右腦發達的同時,連接語言和映像的一周迴路才可以早一點開啟。

二、後天學習因素:

大多以環境刺激或學習的刺激不足有關,根據林麗英(民81年)提到相關語言遲緩因素:

(一)健康問題:瘦弱體質或長期生病的孩子,可能因遊戲機會少、學習經驗缺乏,而不如健康幼兒的語言發展順利。

(二)家庭狀況:和樂的家庭、關愛的父母,通常可以提供孩子較豐富的語言刺激和學習環境,孩子因而較早開始說話,表達能力也較好。

(三)學習能力:某些幼兒因有較敏銳的學習力,語言發展得較早也較好;反之,則語言發展容易有偏差、落後情形。

(四)性別差異:一般而言,女孩的語言發展較男孩早,而且口語表達能力也較好。但在入小學後,性別的影響減少,男女生的語言能力就沒有明顯差異了。

(五)人格特徵:先天氣質較害羞、內向、畏縮的幼兒,語言能力會較差些。

 

貳、語言慢多少才算是遲緩?

一、語言發展的順序:

林麗英(民81年)指出:正常兒童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了語言的發展。一般來說,正常孩子語言發展有其順序:

(一)出生 ~ 1歲前:哭聲、喃喃發聲、牙牙學語。

(二)1歲半:簡單的語彙,如:糖、不要;亦有鸚鵡式的學語。

(三)2歲半:簡單句型表達,如:媽媽買車車、強強吃麵麵。

(四)4足歲:日常對話能力已具備,會說很多話,也會用複雜句子。

(五)7歲:對語言運用成熟兒標準,且有流利的口語力。

二、語言發展遲緩的評量標準:

林麗英(民81年)依家長、老師平時可直接對其發展做出評量標準:

.到兩足歲時:仍沒有任何語彙出現、話少。

.三歲時:仍沒有任何句子或說話含糊不清,讓人難以理解更對說話的聲音分不清楚是結束或開始。

.語音(構音)發展比一般孩子慢一年以上或經常錯誤。

.五歲後:所說句子仍常有錯誤現象。

.愈大愈不說話、對他人的談話不表示關心。

有以上現象,則應儘速求語言治療師做進一步評估或治療,且是愈早開始愈好。

Patricia McAleer Hamaguchi2000)表達出一位有經驗的語言治療師大多會用以下的範疇檢測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

.社交場合中的說話與溝通能力(語用)。

.造句(語法)。

.用字(語意)。

.複述故事的情節(順序)。

.依上下文構成合適的字詞(語形)。

.字義了解(字彙)。

.記住以前所學過的字(字彙提取)。

 

參、促進語言發展的動力

 一、學習語言的先備條件:

根據曾進興(民87年)對語言的先備條件提出:

(一)孩子是不是有能力把聲音出現的次序分清楚?

(二)孩子是否能主動注意到外來的刺激,並對它有所預期和反應?

(三)孩子能不能很恰當的使用符號?(語言是一種符號)

(四)兒童能否在語言中,充分認知到語法的存在,而且能適當使用語法規則。

(五)孩子能否與他人互動?是不是能跟別人交換意見或溝通訊息。

二、促進學習的動力:

(一)我們接納,他就不逃避:

如果孩子說的話經常被我們糾正,那麼他很自然就會避開語言的使用。

(二)利用自然環境隨機教學:

    讓氣氛是自然、輕鬆的,減少壓力的存在;才有利於自發性語言的表達,如:每天早上的問候語,反覆訴說今日活動流程…等。

(三)示範法的使用:

    在自然環境中,比較積極的作為。

(四)利用對話增強其反應:

    1.即孩子說完話後,不管他說的語句多麼不完整或不正確,我們都要給予反應與滿足。

    2.孩子說完話,大人可以立刻用點頭或口語(嗯、對)給他肯定訊息,表示了解他的意思。

    3.大人再一次重述他的話

    4.說孩子能理解的話,除了有重述外,更重新整理意思並用正確或合適的句子再說一次,讓孩子可以立刻模仿的話。

(五)將生活教育和語言連結起來:

    自理能力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的事情,當孩子透過生活學習並與語言連結學習時,其左右腦的相互學習可造就他記住語言的一大動力。

(六)根據孩子的能力與興趣製作圖畫書或繪畫、創作:

    從親自動手操作中,有發自內心的喜歡是愉快的,藉由圖畫引發孩子的思考與語言的增進,有助語言表達能力。

(七)玩各種遊戲:

    如:圖畫卡、玩笑出聲音的遊戲(笑可以增加腦的氧給量,促進腦部發展,七田真。2001)、呼吸訓練遊戲(進行發語和肌肉的活動)…等。

(八)外出、散步的效用:

    學習在戶外。多讓孩子接觸戶外世界,引導出孩子興趣,擴大孩子行動與學習範圍,以此創造語言的基礎。

(九)正確的飲食與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肆、實例教學與省思

扮演區又傳來叫聲:老師,小小搶我的玩具,我跟她說等一下再借她,她說好(台語);結果就搶走了,我把它拿回來,她就打我的頭…。老師,你說上課手上不可以拿東西,小小又拿了…。小小說什麼,我們都聽不懂…。老師,小小又離開位置了……。

    就讀中班小小的她,剛入學時沒有一點的分離焦慮情緒,可說不哭也不鬧,面對任何活動總是積極的參與,但對活動的堅持度卻不久,常會在團討時間內起身離開到學習區玩或去上廁所、翻書包…等。在同儕互動上少,於班上也很少說話,老師問她回家有看電視嗎?她笑笑的看著我並回應:好(台語)。自理能力上卻很順利;不禁引起老師的注意。

 剛開始會以為只是聽不懂國語,於是採用台語交談,竟也發現只聽得懂生活用語,如:不可以、吃飯、上廁所、喝茶、睡覺…等。這讓我懷疑是否又是一件語言發展遲緩現象,有了之前因自己敏感度不夠高而太慢發現孩子這方面問題,所以延誤了早寮機會;這次,我小心觀察並詢問相關特教人員,皆疑似是語言發展遲緩並影響其他發展,可惜因為是隔代教養,長輩無法接受孫子的現況,表示:只是學的比較慢而已。直到小小就讀大班時,恰巧爸爸回鄉下來工作;爸爸接受老師的對談並帶小小前往指定醫院,經診斷出確定是語言發展遲緩還兼認知和社會互動上也都遲緩,即廣泛性發展遲緩。雖然經過一年才診斷出小小的特殊發展,但在一年中,我們仍以循序漸進方式引導她;未來更是陪著她、依她的發展向前邁進學習,期盼對未來的生活、學習和人際都能順利與快樂的進行。學習過程中,有失敗也有令人感到成就感之處。

在一年中,與小小的努力成長方式:

一、緊張的學習與教導:

剛開始以一對一教學方式,先從認識自己女生開始,發現怎麼教都是記憶學習得不穩定,一下子說是女生,一下子男生排隊時她也去。後來使用遊戲並將活動生活化,如:漂亮的女生站起來跳舞,再換帥哥男生跳…。

二、利用自然環境學習語言:

將老”豬”早,經由每天使用與老師示範,再利用對話增強其反應,如:摸頭、口頭誇讚和團體拍手鼓勵,已可以正確表達~ 老師早!對於說”玩具,可以借我嗎?”則還再學習,因為,小小的詞句無法使用太長,說了前面字忘了後面詞,經常要一據話分開兩小段表達,且構音都還再學習。

三、找出孩子的能力與興趣製作圖畫書或繪畫、創作:

小小很喜歡畫畫,也善於創作;經常可以安靜在美勞區進行很長的時間,更學會小朋友般,拿作品給老師要貼在黑板上與小朋友分享,趁此更加強她在團體中的表達能力,也給予正增加學習,相對引導其他孩子小小也有很厲害的表現,減少貼標籤。

四、因小小有時聽不懂大家在團討中的問題,很容易分心,會在大家討論熱烈時,離開座位,剛開始再叫回座位時,都會影響其他小朋友討論更會阻斷活動的進行;後來換位置坐在老師易看得到中間位置,並時時點她的名字上台或表演,目前有減少情形,但仍需很注意她的其他行為(一無聊會摸附近孩子的身體或嬉笑)。

五、示範:

不只老師在學校引導,還請爸爸協助在生活中看到的物品都為小小介紹,並建議假日帶孩子到公園走走。因為爸爸是單親,難免會較辛苦的帶領;在學校只要小小一有進步的行為或語法與字彙,就會馬上與爸爸分享,分享快樂也增強別放棄孩子的教育,尤其環境與家人支持的重要。

 

伍、結語

每個人出生時的突觸都達成人的標準,唯有不同在於其突觸的保留與使用情形,保留的多,即刺激得多,相對日後發展更加順利;尤其孩子學習有其敏感期,錯過則發展慢,而影響日後生活的應用。

小小的例子,除了了解家庭環境重要,也關注大人給的刺激多少,小小從小父母因工作忙,常把小小和兩個弟弟放置家中,等到用餐才回家料理,現在又因父母離婚造成孩子內心的不安,也延宕了許久的刺激學習。雖然在學習上的速度不是很快,往往要花很長時間的努力,但小小每天不怕學習的精神卻很令大家稱讚喔!

這也給研究者很大的啟示,不管在教學現場或家庭教育上,都要給孩子豐富的語言環境,更累積其生活經驗,面對弱勢孩子找出原因,並視其個別需求給予快樂的學習氣氛,掌握孩子的學習敏感期,盼能有所一絲絲的力量左右他未來生活的學習力。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七田真(2001)。讓語言發達的0歲教育。台北:國際村。

七田真(2004)。父親的幼兒教育學。台北:新潮社。

林麗英(民81)。雞同鴨講-幼兒語言問題面面觀。台北:上誼文化。

郭煌宗(1998)。麻煩小天使-發展遲緩兒童與早期治療教育。台北:遠流。

陳文德(民83)。學習困難兒童指導手冊-感覺統合積極療法。台北:遠流。

森上史朗,柚木馥(2001)。如何指導語言發展較遲與障礙的孩子。台北:國際村。

曾進興(民87)。怎樣實施身心障礙兒童的溝通訓練。高雄:高雄師大。

錡寶香(2006)。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台北:心理。

 

外文部份

Glenn Doman(民89)。如何幫助腦傷兒童成長。(吳由美譯)。台北縣:世茂。

John T . Bruer2004)。3歲真的定終身嗎?-從早期大腦發展看孩子的學習關鍵期。(王淑娟譯)。台北:信誼基金。

Patricia McAleer Hamaguchi2000)。兒童發展遲緩問題:如何辨識聽說能力的發展障礙並尋求協助。(薛梅.薛映譯)。台北:遠流。

Roberta Michnick Golinkoff , Kathy Hirsh-Pasek2002)。小小孩,學說話-0-3歲幼兒語言發展的奧秘。(黃淑俐譯)。台北:信誼基金。

Sarah-Jayne Blakemore Uta Frith2007)。樂在學習的腦(游婷雅譯)。台北:遠流。

清野茂博,田中道治(1999)。障礙兒童的發展與學習。(王昭月等譯)。台北:心理。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