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行政類研究所策略群組之實證研究

黃博煜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教育行政類研究所策略群組之情形,同時分析不同策略群組間是否是造成學生對於研究所選擇偏好差異的主要來源。在研究設計上是以國內11個教育行政類研究所在近兩年所開設的課程為主要的策略構面,而以各系所在近兩年各個系所的錄取率作為學生對於研究所選擇偏好的程度,並採用Co-plotCommon Plots)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比較,根據分析結果其主要的發現如下:

1. 國內11個教育行政類的研究所存在著策略群組的現象,而主要可以區分為三個不同的策略群組。

2. 在不同群組間研究所選擇偏好的分析上,由於學生最偏好的前四個研究所,剛好分佈在三個不同的策略群組中,所以顯示了課程結構並不是造成學生對於研究所選擇偏好差異的主要來源。

 

關鍵字:策略群組、Co-plotCommon Plots

 

壹、緒論

為了因應社會的需求,高等教育機構近幾年來便急遽的擴張,從傳統的菁英型教育轉變為大眾化的教育,因此也造成了高等教育市場激烈的競爭。就教育相關研究所而言,民國四十三年由國立政治大學首先成立全國最早的教育研究所起,至今共有39個大專院校成立了153個教育相關系所,就學人數高達17479人(教育部,2008),其中教育行政類研究所在民國八十一年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原國立台北教育師範學院)結合教育行政、教育政策及管理專業的研究領域,首創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起,至今共有11個教育行政類相關研究所紛紛成立,但之後又伴隨著少子化現象的產生,根據內政部(2008)我國出生率的統計,從民國七十年的千分之22.79到九十七年的千分之8.92創下歷史新低,這種學齡人口數銳減的衝擊,將會從國民教育一直蔓延至高等教育,此外又受到我國加入WTO後,外國知名學校可以來台招生或設立分校的影響,學生對於高等教育機構的選擇將大大增加,由此可察覺各系所未來在教育市場的自由競爭可說是日增月益,彼此間相互競爭的壓力不言可喻,然而如何在這眾多的競爭者中,找到利基脫穎而出,將會是這些機構的經營者在未來系所規劃與發展時,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關鍵(戴曉霞,2000)。

雖然在這教育市場中,每一個獨立的系所都會基於自己系所中不同的優勢特色或競爭機會,而採取不一樣的競爭行為或策略規劃,但是不同系所間可能會因為長時間追求相似的競爭策略(例如:完整的媒體設備與多元的課程規劃)或是有著相似的系所特性與核心資源(例如:系所規模、地理環境、系所形象或師資陣容),無形間形成一個相互競爭的群組,然而這種市場中群組的結構關係,對於系所未來所要發展的策略行為或所要面對的外在威脅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自從Hunt1972年提出用策略群組來描述此現象之後,便開始有許多學者針對不同的產業檢視是否也有存在著這種策略群組的現象,並藉此用來探討策略群組間策略行為與組織績效的關連性,然而目前國內外有關策略群組的研究,目前多以企業組織為研究對象,在教育產業的領域中相關的研究國內外皆探討的不多,且都集中在探討商學院策略群組的分析(Ramaswamy & Li, 1997; Segev, Raveh & Farjoun , 1999; Paucar-Cacer & Thorp, 2005)。所以本研究希望用此概念去分析在教育行政類研究所的產業中是否也隱含了策略群組的現象。

另外,在策略群組的研究中,不同群組間組織績效的關係是一個常被討論的重點,從實證研究中發現在不同的產業內其結果皆相當的分歧,然而在教育產業的研究亦存在這種分歧的現象,根據本研究的文獻回顧,在不同群組間的平均績效有顯著差異的研究有(Warning, 2004),不同群組間的平均績效沒有顯著差異的研究有(Segev et al., 1999;  Paucar-Cacer & Thorp, 2005),但是用來衡量系所經營績效的指標相當的周延與繁多,所以本研究就此探討在教育行政類研究所產業中不同策略群組間學生對於研究所選擇偏好程度的關連性。最後,希望可以藉由本研究的結果瞭解到各個教育行政類研究所在教育市場中所處的相對競爭定位及所在的策略群組,以提供系所的經營者在往後系所策略規劃或系所發展時之參考。

 

貳、文獻探討

一、策略群組

策略群組(strategic group)一詞,最早由Hunt在他的博士論文(Competition in the Major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1960-1970)中提出,在他研究美國家電產業結構與產業績效的關係中發現,產業內廠商的策略行為並非全部是遵從單一的策略型態(與原先假設的同一產業內廠商具有同質性不同),而是一群一群的,在同一群內的資源分配與策略選擇都很相似,這些不同群體的產生也進而影響到產業的整體績效,所以他用「策略群組」來描述此現象,並認為策略群組是指「在同一產業中對於成本結構、垂直整合的程度、產品差異化的程度、組織結構、控制系統、獎賞制度、主觀看法與偏好有著高度相似性的一群廠商」(Hunt, 1972),爾後CavesPorter1977)加入移動障礙(mobility barriers)的概念,並把Hunt觀點加以延伸而將策略群組廣泛地定義為「在同一個產業中,就主要策略構面而言,採取相同或相似策略的一群廠商Porter, 1980,之後動態策略群組的學者Cool更進一步定義策略群組為「在同一產業中,在特定時期具有類似的策略範圍、資源分配和競爭優勢組合的一群廠商」(Cool , 1985。然而有關於策略群組的理論發展,主要可以從兩個理論觀點來探討(Cool & Schendel, 1987):ㄧ個是以產業經濟學和哈佛大學為研究中心的產業組織經濟學觀點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O),亦稱為哈佛學派;另ㄧ個是以普渡大學為研究中心的策略管理觀點Strategic Management)或企業政策觀點,亦稱為普渡學派。以下就兩大觀點及相關概念,分別敘述如下:

(一)產業組織經濟學觀點

產業組織經濟學觀點主要是用來說明產業內廠商的競爭(rivalry),對產業績效的影響(Cool & Schendel, 1987),此觀點的學者所依循的研究典範主要是以Bain1956年所提出的「結構-行為-績效」(Structure - Conduct - Performance, SCP)模式為代表,此模式是說明產業的結構因素會影響到產業內廠商的行為,而廠商的行為會形成個別廠商績效和整體產業績效,而Hunt最早研究策略群組就是以此觀點為理論架構,但是又因為此觀點的學者對於所關注因素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結構主義(Structuralist)與行為主義(Behaviorist)兩個派別。其中結構主義派別的學者所關切的重點在於產業結構因素與績效之間的關連,其認為同一產業內的廠商,除了廠商的規模大小(size)對產業績效會有差異的影響之外,其他廠商的行為都受產業結構因素的影響,對產業績效並沒有差異的影響,亦即將同一產業內的廠商視為是同質的。但是後來行為主義者派別的學者則認為不應該只使用產業的結構因素來預測績效,而忽略了個別廠商行為的差異,此外廠商的行為不但可以影響績效,也可能影響產業的結構因素,所以產業結構因素、廠商行為(S-C)與廠商行為、績效(C-P)的關係是可以分別獨立討論的(Scherer & Ross, 1980),然而不論是哪一個派別,策略群組便是被用來協助進行產業結構分析的工具(Porter, 1980),亦即產業組織經濟學觀點的學者是用策略群組的概念來協助分析同一產業內競爭結構的關係,並探討這種關係對績效的影響,此觀點的學者包括了CavesHuntNewman等。

(二)策略管理觀點

另一個觀點是策略管理觀點,策略管理主要用來說明個別廠商的策略行為對於個別廠商績效的影響,並假定同一產業內不同廠商的策略行為具有異質性以及會受到廠商內經營者決策的影響,所以所研究的主要範圍通常在個別廠商的層級,然而藉由策略群組的分析可以用來進一步的瞭解到產業內某些廠商之間一種共同策略行為或策略態勢對個別廠商績效的影響,並利用策略群組的觀念協助廠商經營者瞭解目前的競爭局勢與將來的策略定位(Hatten, Schendel & Cooper, 1978),所以策略群組的研究可被視為一種介於產業層級與廠商層級之間的研究(Porter, 1980),此觀點的學者包括了HattenPattonCooper等。

二、移動障礙

為了解釋產業內策略群組的結構與成因,Caves Porter1977)首先利用進入障礙(entry barriers),衍生出移動障礙的概念,他們認為進入障礙是同一策略群組為了追求長期的利潤會築起像城牆般的障礙,防止產業外或群組外潛在進入者的干擾以維護群組內的利益,群組外的廠商想要移動到群組內則所要花費的可能是金錢、時間、或是得不到核心的群組利益等的代價,然而此障礙亦使得其他策略群組內的成員很難在該產業中移動到該策略群組,成為一個策略群組間的移動障礙,以下就移動障礙與其他相關概念的關係說明如下:

(一)移動障礙與策略群組的關係

在許多的研究中都證實很多產業中確實存在著策略群組的現象,但是如果在產業內的廠商可以自由的移動到任何一個群組,那此產業中的策略群組所存在的價值是令人質疑的,所以有學者認為移動障礙是策略群組理論的核心,並利用移動障礙來證實策略群組是否存在的依據(Mascarenhas & Aaker, 1989),亦即他們認為策略群組存在的主要證據之一便是移動障礙的存在。而Mascarenhas更直接定義策略群組為「在同一產業中可以利用移動障礙區隔其他廠商所形成的一個群組」。

(二)移動障礙、策略群組與績效的關係

另外在移動障礙中所要探討的便是在產業中這些策略群組間若產生績效上的差異是否可由移動障礙的概念來解釋,然而在這問題上的探討是非常歧異的,有學者認為不同策略群組之績效存在的差異,而群組間的移動障礙便是造成績效差異的重要因素(McGee & Thomas, 1986; Porter, 1980),也有其他學者認為移動障礙不會造成群組間績效差異,而是將移動障礙用來解釋廠商績效差異的原因之一或是成為廠商的一種競爭優勢(Hatten & Hatten, 1987),但是也有部分學者認為移動障礙越高並不代表績效越高,認為僅使用移動障礙單獨解釋廠商的績效能力是不夠的,因為績效高低的可能原因有很多種,移動障礙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個來源而以(Cool & Schendel, 1987 ; Mascarenhas & Aaker, 1989)。

 

三、策略構面

從策略群組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在策略群組的分析中重要策略構面的選擇將會是一大關鍵,而策略構面Strategic Dimensions是指用來描述廠商在某一個策略行為的方向,一個廠商內不同的策略構面,可以發展不同的策略變數來測量之,並透過對策略變數的衡量,便可區分出廠商間在某一個策略行為的方向或其廠商對該策略行為所重視的程度,並當成是區分策略群組的分類標準,然而策略構面的選擇常會隨著產業特性或是所持的理論觀點而有所差異。而本研究在策略構面的選擇上所採用的策略構面是系所的課程結構,其原因分別從實證研究的歸納、消費者的觀點與理論的觀點三個面向來說明:

(一)實徵研究歸納

由(Ramaswamy & Li, 1997; Segev, Raveh & Farjoun , 1999; Paucar-Cacer & Thorp, 2005)的實證研究發現,用來分析教育產業的策略構面使用課程結構面向占大多數,其次分別是學生面向(學生數、學生多樣性)、畢業面向(畢業人數、畢業率),顯示課程的結構在目前用來分析教育產業的策略構面為最多,而課程結構中分別有用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當成策略變數(Segev et al., 1999; Paucar Cacer & Thorp, 2005),亦有將課程的廣度與深度當成是策略變數,課程的廣度是指系所提供不同類型課程的類型數,而深度是指在同一類別下所提供不同課程的課程數(Ramaswamy & Li, 1997),然而直接使用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所提供的資訊比間接將課程歸納成廣度與深度來得更多,所以本研究在課程結構上採用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二)消費者觀點

若從消費者的角度來探討,當消費者面對到眾多的高等教育機構時如何去選擇與其選擇的因素為何,這也將會是這些機構的經營者在做系所規劃時與訂定策略行為所必須要瞭解的(吳清山,2004),所以從現有的實證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系所的課程規劃亦成為消費者在選擇系所時首要考慮的要素,例如:洪佳祺(2007)利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探討台灣教育行政類研究所時學生選擇學校的因素,分別以畢業出路、課程規劃與學校聲望為優先考慮因素,而Stiber2001以企業研究所學生為對象,指出在選擇理想碩士班的評估準則依序為:課程規劃、上課時間、學校對系所的重視程度。

(三)理論觀點

CoolSchendel1987)所提出的形成策略群組的關鍵策略構面是策略範圍與資源分配而言,一個系所的課程結構可以讓我們瞭解到該系所所要提供給學生在產品上個的廣度(不同種類的課程)與深度(課程的精細度),另外也讓我們瞭解到該系所在資源上的分配(例如:課程數的多寡反映了該系所的教師數目、課程的類型也反映了教師的專長或是一些特殊的課程反映了該系所的媒體設備、系所經費等等),此外課程結構不但會融合系所未來發展的特色與方向,也呈現了一個系所獨特擁有的知識資源型態,因此課程結構應該是當成區分策略群組的重要策略構面。

 

四、學生對研究所的喜好程度

然而本研究用來衡量學生對研究所喜好程度的指標,是採用由國內天下雜誌在2007年用來評鑑國內最佳研究所與碩士在職專班的衡量指標其中之一,在該研究中在挑選「特色教育研究所」時所使用的參考指標分別是錄取率、報考人數、最後備取生名次與師生比;而在挑選「熱門教育類碩士在職專班」所使用的參考指標分別是錄取率、招生人數;此外在2007最佳研究所的客觀評比指標中包含學術聲望、企業用人、教學資源、學生多元性、學生認同度、研究能力與跨國雙聯學位,其中在學生認同度這個項目上所使用的參考指標為錄取率、報考人數、報到率,根據以上歸納本研究在衡量系所績效的指標採用衡量學生對研究所喜好程度的指標是錄取率。

 

參、研究方法與設計

一、研究對象

針對台灣目前成立教育行政相關研究所為對象(包含教育行政、教育政策、教育經營),合計有以下十一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二、數據資料

(一)課程資料

課程資料為國內十一所教育行政相關研究所碩士班所開設之課程,為了避免有些課程開設的時程為隔年開設,故收集九十五學年度上下學期與九十六學年度上下學期近兩年所開設之課程,資料來源皆以各院校選課系統公開資料為準,另外在課程的結構上,由於教育行政領域的課程相當多元,本研究為了讓各系所間課程開設的名稱與範圍較為一致,有利於後續的比較與統計,故將系所開設的課程先依據謝文全(2003)對於教育行政領域的分類分為教育行政的形式過程(包括:教育計畫、教育決定、教育組織、教育溝通、教育領導、教育評鑑、教育興革)以及實質工作(包括:教務行政、訓輔行政、總務行政、人事行政、公關行政),而教育政策領域則分為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政策及比較教育三部分。此外在資料的計算上,考量各系所所開設的課程數量不同,所以以權重的方式加以計算,亦即計算該課程科目在該系所所開的課程中所佔的比重。此外本研究將不計算論文、活動課程、獨立研究、引導研究等未明確的課名及低於二學分以下之課程。

(二)學生對於研究所偏好程度資料

數據資料為國內十一所教育行政相關研究所碩士班,在九十五學年度及九十六學年度碩士班考試招生的錄取率當成是學生對於研究所偏好程度的參考指標。由於本研究的觀察樣本只有11個系所,故難以做統計上差異性的檢定,所以將探討學生對於研究所偏好程度較高的前3-5的系所,在不同策略群組中分佈的情形,藉此探討不同群組間是否是造成學生對於研究所選擇偏好差異的主要來源,經統計後學生對於研究所偏好程度的前四個系所分別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0.090498)、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0.056075)、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0.074675)、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0.103194)、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0.108262

 

三、統計方法

Co-plotCommon plots)統計方法是由Adi Raveh1992年的一個技術報告中(Co-plot a Graphic Display Method for Multivariate Anlysis)結合多元尺度法中SSA的方法與Property Fitting Analysis中線性迴歸方法所發展的一種多變量統計方法,此方法有別於其他統計方法的特點主要有三(Talby, 1999),一是傳統的多變量統計方法可以分別分析變項或是觀察值其中之一,但是Co-plot可以同時分析變項及觀察值(在本研究中可以同時分析課程結構與系所群落),並透過二維的知覺圖同時呈現變項間的相關、觀察值間的相對位置及變項與觀察值的關係情形,二是在變數較多而觀察值較少的情況下也而也很好的適配度(在本研究中觀察值個數為11所教育行政類研究所),三是當變項關的相關很高時亦能使用,因為其分析目的之一即為觀察變項間的相關情形(在系所開設的課程中通常是一系列領域的課程,所以變項間的關係很高),由以上發現本研究適合運用Co-plot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以下就Co-plot方法的分析步驟說明如下。

Co-plot是結合在兩個座標圖形,第一個圖形是將N個觀察值從N個維度壓縮成二個維度的平面圖上,第二個是在第一個座標圖形上結合不同方向上P個變項的射線。一般來說,如果給定一個N個觀察值與P個變項的Yn×p的矩陣,那Co-plot分析需要經過下列四個步驟:第一步驟:為了使變項間不同的單位與測量尺度歸為一致,故需將標準化成。第二個步驟:利用城市-街道距離(city-block distance)去測量兩兩觀察值之間的差距情形,故會有的相異成對的資料,而形成一個n×n的矩陣。第三步驟:利用多元尺度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矩陣繪製在二維空間的平面上,使得N個觀察值(=1,2,,n)被定位在二維的歐基里德空間中,在多元尺度法上是運用一種非量的多元尺度方法-SSA(Guttman's Smallest Space Analysis),但亦可使用在計量資料上,而SSA會提供疏離係數coefficient of alienation)用來顯示原始資料與二維空間中資料的適配程度,亦即二維度空間的圖像可以用來解釋原來P維度的空間的圖像的程度,通常是小於0.15才算是好的適配模式(Guttman, 1968),反之疏離係數過高即表示這些觀察值不適合呈現在被壓縮的二維度平面上。第四步驟:在上述已定位N個觀察值的二維歐基里德空間中,將P個變項利用迴歸方程式的方式呈現在該圖形當中。由上述所得到由圖形原點所發散出去的P條射線(變項軸),當射線的方向都指向同一個地方時表示這幾個變項間具有高度的正相關,但是兩條射線成垂直則表示兩個變項之間並無關係,若為反方向則兩變項是負相關。在本步驟中,利用P條迴歸方程式,將P個變項呈現在圖形當中,並可利用迴歸方程式中的相關(自變項與依變項的相關)來檢視變項的數值是否與投射在圖形中的射線有著密切的關係,並且會以一個平均的相關值來解釋這P條射線是否可以用來反應真實資料結構的程度,通常相關值大於0.4是理想的。

 

肆、研究結果

其分析結果如下二個圖形所示,圖一與圖二是採用Co-plot的方法,並以二十四個與十六個課程變項為分類基礎,而將國內11所教育行政類研究所標定在二維平面中的圖形。

2

 

1

 

3

 

圖一:使用二十四個變項分析的Co-plot平面圖

 

在圖一中我們使用完整的課程變項即24個的課程變項進行分析,而在分析後發現其疏離係數0.196,平均相關係數為0.537,其中疏離係數根據Guttman的標準應小於0.15才算是好的適配模式,所以本圖形分析個結果並非是一個良好的模式,也就是圖一所呈現的二維平面圖並不能用來解釋這些觀察值(11個系所)原先的距離,所以應該剔除各個課程變項與這二維平面中相關係數較低的變項,再進行分析。

 

 

3

 

2

 

1

 

圖二:使用十六個變項分析的Co-plot平面圖

 

在圖二中,我們剔除了八個相關係數較低的課程變項後再進行分析,其結果為發現其疏離係數=0.149,平均相關係數=0.659,故疏離係數與平均相關值皆符合標準值,亦即可以用圖二的二維平面圖形解釋原先各個觀察值(11個系所)的距離。

所以,從圖二中我們發現國內11所教育行政類研究所,主要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策略群組,第一群組分別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共計四個系所,第二群組分別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共計五個系所,第三群組分別為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共計二個系所。

此外,學生對於研究所偏好程度的前四個系所分別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並根據上述策略群組的分佈,我們可以發現分別落在第一群組、第二群組、第二群組、第三群組中,也就是前四個學生偏好程度較高的系所分別分佈在三個不同的策略群組中。

 

伍、結論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討台灣教育行政類研究所策略群組之情形,並同時分析不同策略群組間是否是造成學生對於研究所選擇偏好差異的主要來源。綜合本研究之分析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教育行政類研究所策略群組之情況

在策略群組的分析上,以課程結構為主要的策略構面,並經篩選後用16個課程變項進行分析,其結果為國內11個教育行政類研究所中存在著策略群組的現象,且主要可以區分為三個不同的策略群組。而在這三個不同的策略群組中,第二個策略群組,各系所的相似程度較為集中且系所的數量也較多(政治大學、嘉義大學、暨南大學、屏東教育大學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顯示目前國內的教育行政類研究所中有大部份的系所在課程的策略規劃上有著高度相似的策略行為,另外第一個策略群組,各系所的相似程度較第二群組低且系所數量也較第一個群組少,而在群組內又明顯有著兩小群相似較高的系所(台灣師大與淡江大學、花蓮教育大學與輔仁大學),最後第三個策略群組,各系所的相似性最低且系所的數量也較少(台南大學、台北教育大學)。

 

二、不同策略群組與學生對研究所偏好程度之關連性

在學生對於研究所喜好的程度上,由於前四名的系所分別分佈在三個不同的策略群組中,也顯示以課程結構為主要策略構面所形成的策略群組,並不能產生學生對於研究所偏好程度上的差異,就以移動障礙的概念而言,即是各系所的課程結構並不是造成移動障礙的主要來源,且各系所間的競爭主要並非爭取進入一個學生偏好程度較高的策略群組中,反而是在各個策略群組內各系所間的競爭才是造成學生對於研究所偏好程度上的差異,但就另一方面而言,也代表著各系所並不用大幅度改變目前在課程結構上的策略方向才能爭取到學生對於該系所的偏好,而是可以在原有的課程結構中去發展其他的競爭優勢,始能取得學生對於該系所有較高的偏好程度。

 

參考資料

中文文獻

內政部(2008)。現住人口出生、死亡、結婚、離婚登記統計表。台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29。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

天下雜誌(2007)。2008EMBA&碩士在職專刊指南。台北: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2007)。2008最佳研究所指南。台北:天下雜誌。

吳清山(2004)。學校行銷管理的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4723-34

洪佳淇(2007)。台灣教育行政類研究所形象定位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教育部(2008)。教育統計資料庫。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29。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php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文化。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知識達總經銷。

 

英文文獻

Bain, J. S. (1956).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Their Character and Consequenc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U. S. A.

Caves, R. E. & Porter, M. E. (1977). From Entry Barriers to Mobility Barriers: Conjectural Decisions and Contrived Deterrence to New Competi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1(2), 241-262.

Cool, K. O. (1985). Strategic Group Formation and Strategic Group Shift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1963-1982.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U. S. A.

Cool, K. & Schendel, D. (1987). Strategic group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1963-1982.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33, 1102-1124.

Guttman, L. (1968). A general Nonmetric Technique for finding the smallest coordinate space for configuration of points. Psychometrika, 33, 469-506.

Hatten, K. J. & Hatten, M. L.(1987). Strategic Groups Asymmtrical Mobility Barriers and Contestability.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8, 329-342.

Hatten, K. J., Schendel, D. E. & Cooper, A. C. (1978). A Strategic Model of the U.S. Brewing Industry: 1952-1971.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4), 592-610.

Hunt, M. (1972). Competition in the major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1960-70.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U.S.A.

Mascarenhas, B. (1989). Strategic group dynamic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2, 333-352.

Mascarenhas, B. and Aaker, D. A. (1989). Mobility Barriers And Strategic Group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0(5), 475-485.

McGee, J. & Thomas, H. (1986). Strategic Groups: Theory, Research and Taxonom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7(2), 141-160.

Paucar-Caceres, A. & Thorpe, R. (2005). 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MBA programm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accredited AMBA programm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56(1), 25-38.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Free press, New York.

Ramaswamy, K. & Li, M. (1997). Strategic Change among US Business Schools: A Strategic Group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72(6), 343-47.

Scherer, F. M. & Ross, D. (1980). Economies of Scope and the Scope of the Enterpris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 223-247.

Stiber, G. (2001). Characterizing the decision process leading to enrollment in masters programs: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e enrollment process model.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11(2), 91-107.

Talby, D. (1999). Visual Co-Plot. Retrieved February 9, 2008 from World Wide Web: http://www.cs.huji.ac.il/~davidt/vcoplot/index.html

Warning, S. (2004).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in German Higher Educ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rategic Groups.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4(4), 393-4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