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行動研究

吳憲政、蔡宗武

台中教育大學特教系碩士班

 

壹、前言與關注的問題

從九十六年九月分來到現在任職的學校開始,小李(化名)通過輔會鑑定後,安置在資源班後,我與小李變成了師生的關係。

小李第一次來到班上,連我問候的話都還沒開口時,小李抱著課本和鉛筆盒走進教室,他說的第一句話:「老師!我很笨,我什麼都不會,才來這一個班!」,當時我感到相當的驚訝,只敷衍的跟他說:「不會啦!其實你還是有你的厲害的地方啊!」

當時,我的腦中浮現幾個問題,1.為什麼小李會認為來到資源班的學生就是笨的?2.小李為什麼會這樣看待他自己呢?為什麼一點信心都沒有呢?3.如果小李常常都是消極負面的態度來上資源班,那我的教學會有成效嗎?會不會來資源班對他而言也只是虛度時間而已?

因為如此,我想透過更多有關學習障礙學生的相關文獻閱讀、分析與課程調整,找出心中的疑惑的答案。

一、關注問題的陳述

(一)小李對於自己的看法是什麼?

學習障礙學生長期普通班上課時,學業成績落後與其他方面的表現不佳,所以是不是會造成學生自己對自己的想法是「我比別人笨!」、「我什麼都比不上別人!」,所以進而開始沒有自信,甚至於是否定自己,所以找出學生對自己的看法是本研究的關注問題之

(二)如何提升小李學習的自信心?

小李對於學習的態度與動機,是從他踏進教室說的第一句話,就可以清楚知道小李對於學習是沒有信心與動機低落的,所以我要如何讓他重拾學習的動力與信心,也是本研究的關注問題之二。

(三)小李認為來資源班上課都是笨的、不好的,為什麼?

小李來到資源班上課的感覺是很笨的學生才會來這裡上課,所以來到資源班自己像是給自己粘貼上一個標籤,我是一個小孩、不好的學生的感覺。可是我們的資源班也是第一年成立,所以為什麼小李會對來上資源班有負面看法呢?所以找出此原因也是本研究關注的問題

二、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透過提升自我概念為內涵的主題活動,融入資源班教學活動中,以提升學生自我概念,讓學生能夠更接納自己,能更讓自己想去學習、願意學習。

 

貳、文獻探討

在資源班裡,我們常常遇到的學生就是沒有信心、對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排斥學習,所以這些學習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的程度如何?造成的原因為何?於是蒐集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探討。

一、自我概念是什麼?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我形象,自我的人格特質及個人與環境關係的看法與評價(洪榮照,民87)。而自我概念可以分成家庭自我、學校自我、外貌自我、身體自我、及情緒自我五個層面(候雅齡、吳裕益,民91)。

二、學習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程度如何?

林信香(民94)研究指出學習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的分析,在心理自我、社會自我、能力自我都比普通班學生顯著低落,所以學習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是有待加強的。

三、造成學習障礙學生負面自我概念的原因?

在學習環境中,學生看待自己的方式深受老師、同學及其他重要他人對他的評價的影響,然而學習障礙學生大多數在班上都是學業低成就的一群,也因此常會被老師、家長認為學生在學習上遭遇到的困難歸因於智力差或動機弱,努力不足,所以就會去指責學生,久而久之,讓學生感到學習困難是他的錯,他沒有努力,所以他會一直努力,可是往往還是跟不上老師、同學的學習進度,因而產生負向的自我概念,就會出現如本研究個案中的「我很笨、我什麼都不會」的想法。

綜合上述,學習障礙學生大都有負向的自我概念,尤其是在學業自我方面,而造成該結果的原因是因為長久以來在學科學習上的失敗與重要他人態度。

 

參、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研究行動研究法進行質性研究,在研究進行的歷程中,不斷地進行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和修正之循環模式,以符合研究現場的實際需要,以下就研究場域、研究設計與流程、資料收集與分析進行分述說明

一、研究場域

研究現場是屏東縣高樹國小資源班,固定每週五一次,進行為期八,每週四十分鐘之自我概念輔導活動。

二、研究設計與流程

研究過程行動研究,結合一些「提升自我概念」活動的進行,透過個案在活動中的表現,記錄學生在活動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的變化。而研究的流程如表一︰

◎表一、研究流程

研究階段

研究歷程

重要記事

準備階段(九月至十月)

閱讀文獻、了解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情形、討論研究計畫。

與導師、同學討論學生在普通班情形、了解行動研究的進行過程。

教學活動進行階段(十一月至 十二月)

第一次教學活動11/9

每次上課進行前,設計活動進行的方式、及活動目標,在活動過程利用觀察、錄影方式記錄,之後研究者再將反省及改變的想法,以省思札記方式記

第二次教學活動11/16

第三次教學活動11/23

第四次教學活動11/30

第五次教學活動12/7

第六次教學活動12/14

續表

研究階段

研究歷程

重要記事

教學活動進行階段(十一月至 十二月)

第七次教學活動12/21

錄下來,並不斷於研究過程中修正教學活動內容與進行方式。

第八次教學活動12/28

資料整理與撰寫研究報告

彙整各項資料、進行資料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三、資料蒐集與分析

(一)學生訪談記錄,為了瞭解個案的自我概念狀況,進行分析,提供個人行動研究課程設計的原則。

(二)當次課程活動後,立即記錄當日個案上課的表現,並加入個人的觀點及想法,分析個案對活動的反應與效果。

(三)十次課程活動錄影記錄。

(四)研究者所書寫的研究者的觀點、反省、觀察與研究思考的反省札記。

(五)活動設計方案、個案活動中的學習單、心情筆記等文件資料。

參、實施過程與討論

一、設計自我概念教學的歷程

在設計教學活動單元前,進行幾項預備工作(1)整理自己的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與定位。我想在這些活動中,我和小李之間的關係應該跳脫「師生」的關係,因為「師生」關係會讓活動進行總有些包袱存在,例如學生會覺得老師是在教導我,所以我一定要學會,就會讓活動的進行是有壓力的,不容易看到效果。所以在活動中師生的定位,老師應該是一個引路人,希望學生能夠走向正確的路。(2)因為小李是資源班學生,所以我必須要與原班導師商討是否能夠多給我一節,方便活動的進行。

二、找尋小李的自我概念特徵

透過直接訪談和上課表現小李來探究的自我概念現況,我發現小李的自我概念有下列特徵

(一)缺乏自信、不敢嘗試新的東西

小李上課在上課時,不論是老師給他一張書寫的學習單,還是操作型的作業,他只要一看就會說

老師,我什麼都不會耶,所以我定都不會做的!(上課筆記/961002

或是在訪談時,問小李有關能力自我的相關問題時,他的回答是

我覺得我自己笨的,學什麼東西都學不起來(訪談記錄/961105

類似這樣的對話,在上課記錄與訪談記錄是一直不斷的重覆出現,所以可以看出小李是很沒有信心,而且不太願意去嘗試新的東西。

(二)過與不及的行為表現

在訪談時,小李在不同的問題會有不同程度的回答表現,例如問他「你的缺點是什麼」時,小李的回答

我覺得我自己不聰明、愛頑皮、跑步也不贏別人(訪談記錄/961105

由上述回答,可以探知小李的退縮的行為表現。但是如果問他「你的優點是什麼?」時,小李的回答

我很會打架,我可以打的贏一些比我大的人,像是國中生(訪談記錄/961105

由上述的回答,可以知道小李誇張的行為表現。所以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小李因為自我概念不佳,而做出一些過與不及行為表現。

(三)重視他人對自己態度

在對小李上課表現與訪談記錄的過程中,小李很重視他人對於自己的態度,上課時,如果老師給予肯定的鼓勵時,他就很願意去做,反之,如果老師的態度是否定的,他就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又在訪談記錄中,問他「你的人緣好嗎?」,小李的回答

我覺得世界上如果沒有我就好了,因為大家都討厭我!(訪談記錄/961105

大家都不喜歡我!像我加入籃球隊他們都不讓我玩。後來我就去踢毽子,同學也不讓我玩。所以我覺得大家都不喜歡我(訪談記錄/961105

由上述回答,小李是很想同學一起互動,但是很多都不肯接納他,結果造成小李會因此心情上的影響

我常會心情不好,因為同學都喜歡在我面前開玩笑,他們開玩笑時,我就會打人(訪談記錄/961105

(四)經常只接受到負向訊息

接收到訊息,時常都是以負面的態度去解讀這些訊息,例如有時在上課中,老師稱讚他表現的很好,小李卻都會回答「哪有啊!老師你不要騙我好不好?」(上課記錄/961214;有時同學想要與他互動,可是小李會把同學想要與他互動或遊戲的訊息,解讀成他們在嘲弄我、批評我,「他們都很喜歡開我玩笑 !」(訪談記錄/961105所以就會與同學們發生衝突,「他們如果開我玩笑,我就會打他們,我打架很厲害的…!」(訪談記錄/961105;後來造成一種惡性的循環,同學們久而久之也不願意和他往來,甚至是排擠他,「然後他們都怕我!都不跟我玩了…!」(訪談記錄/961105

(五)對自己不抱任何期望

在透過與小李的訪談,在小李的回答中,感覺出來對自己是沒有任何期望的。

你對自己以後有沒什麼想法?

沒有耶!我不知道我自己要做什麼…

難到爸爸、媽媽老師沒有希望你以後做什麼嗎?

沒有啊!他們覺得沒有我最好了!

                                        (訪談記錄/961106

國小階段應該學生最無憂無慮的階段、最快樂的時刻。可是對小李來說是對於生活感到無聊、失去方向與沒有期望的未來,似乎是他現在的心理狀態的寫照吧。

三、提升自我概念教學的歷程與策略

在行動研究中,我發現影響小李到低自我概念的特徵,並探究其因素,我抱持著能將小李自我概念提升的信念,期待能透過實際的活動設計,提升小李的自我概念並希望他能更接納自己、願意去學習。以下就活動的歷程與反省整理如下

(一)自我肯定訓練活動

在此階段活動設計,我參考相關的文獻,設計出五個單元,(1)自我肯定行為的區辦;(2)個人情緒與非理性想法的認知;(3)改變自我的語言4)改變自我的語言二(五)肯定與讚美句子的改寫。並想藉由這五單元的教學活動設計,讓小李能夠透過自我肯定來提升自我概念。但是在11/9日,進行單元的教學,可以小李在上課的反應是

小李聽不懂我上這單元的目的在那裡,整節活動都在都在要不是想跟我聊天、或是問他問題也都答非所問,到最後變成我說我的,他做他的,兩個人像是不是在進行上課。                     (上課影音筆記/961109

在教學之後,我個人進行思考,為什麼這樣的教學活動會不能吸引小李融入教學活動中呢?我將活動的反省記錄整理如下

1.     小李的語文能力不佳在參考相關文獻時 ,因為這些文獻設計大都是針對語言能力沒有問題,只是對自我概念不佳的學生,所以利用這些活動都很容易有顯著效果,但是在本研究中,小李是一個學習障礙的學生,語文能力不佳,所以要利用這些需要一些基本程度的活動,例如,區辦自我肯定與非自我肯定的活動中,有些字詞「需要、權力、貢獻」等,都不是小李能夠理解,因此造成小李對此活動不感興趣。

2.     教師態度在自我概念的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營造接納與包容的環境,但是在第一次活動中,教學活動的進行還是很難擺脫用教導的方式來進行,常常在活動過程中,都會知覺的告訴學生,你應該要怎麼做才是對的?你該如何的相信自己?變成太刻意去強調活動內容的效果,所以這是未來研究要繼續進行必須要克服的問題。

                                      (反省札記/961110

由上述反省,我決定將此階段剩餘的單元活動停止,重新思考和設計一些主題活動來幫助小李自我概念提升的教學活動。

(二)重新思考與澄清問題

在自我肯定訓練的活動中,看到小李在課堂上的表現,我開始反省

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小李根本沒有辦法和興趣來接受這些活動,所以我必須重新思考,其他的方法來幫助小李。那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小李?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兩問題都是我要去面對和解決的。

                                          (反省札記/961110

於是我開始思考這兩問題,第一個問題,我想我必須清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我的此項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自我概念,而能夠去嘗試學習一些新的東西,而不是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學習,但是他不願意學習的原因是長期以來失敗的學習經驗及他人負向的態度,所以造成他不願意學習、也不敢去試新的東西。因此,我想本研究最重要的是讓他重拾信心、獲得成功的經驗,讓他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做的到的。

                                   (反省札記/961111

在澄清第一個問題後,接下來要繼續思考的是,那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我要的目的,於是我向我的同事求援,想聽聽看,他有什麼想法?這位同事是一位美老師,於是他給我以下的建議

其實這樣子的學生,如果我們只用一些靜態的活動想要改變他們,其實是比登天還難,因此我建議你可以利用簡單的美勞教學活動,在其中你隨時可以給他鼓勵、讓他勇於去做,這樣看會不會有效。

                                  (討論記錄/961112

可是我該設計什麼樣的活動來進行呢?那我又要怎麼知道學生做的好不好呢於是我繼續向同事請教,他回答我說

設計什麼東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讓他動手去做,那怕是你只是讓他畫畫圖也是可以。至於怎麼去知道學生做的好不好?我想這不是你的重點,因為美術作品本來就是按照個人的想法去做,每個人做出來的本來就不一樣,所以沒有必要去給他的作品打一個分數。

(討論記錄/961112

再經過討論之後,我思考一下同事的建議

透過美勞活動是個不錯的想法,而且也可以借由動態的活動進行的過程中,讓學生願意動手去做、並在過程中鼓勵他去嘗試,完成作品後也給予他增強,我想美勞設計是個可能的方法。

                                 (反省札記/96/1112

(三)美勞製作活動

在設計美勞活動設計前,我先閱讀有關藝術治療相關文獻、書籍,並且參考這些資料來設計教學活動,美勞製作活動我設計了五個單元來進行活動,說明如下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重要記事

房子--

利用圖畫紙、蠟筆請學生依序畫出並上色。畫完之後,請學生說說看他圖畫的內容。

透過房子--人,可以大致上了可以學生的心理狀況,也希望能讓學生喜歡美勞製作活動設計

吹畫

利用吸管和水彩和圖畫紙來做畫,並且透過團體活動的方式來進行

在此活動教學中,加入二位四年級學生,與個案一起互動。

拓印

利用廣告顏料與樹葉進行拓印,並且做成一張小卡

讓個案來當小老師,幫助其他二位學生完成作品。

利用丹紙切割成細條狀,並且成密圓、疏圓的形狀,並且黏貼在後紙板上,排出一些的圖形。

繼續讓個案當小老師,幫助其他二位學生完成紙作品。

卡片製作

利用一些豆類、在卡片排出圖案,做成卡片

同上

在設計好課程活動之後,於1116開始活動的進行,共進行了三,以下就活動進行的單元,學生的作品與表現整理如下

1.探試小李的內心世界

在活動的房子--人是藝術治療中,最常用來評量受試者的心理狀況,房子代表的是家庭互動的經驗,由小李的作品加上之前訪談,可以推測出小李的心理狀況

房子-可以知道學生和家庭互動的經驗,由小李的作品觀察,他畫的房子只是很像積木的房子,沒有窗戶也沒有道路,表示學生的家庭經驗是封閉的。再加上之前訪談學生家庭自我時,小李的回答是:「家人都不關心我、也不喜歡我」。所以小李和家庭的互動是非正向。

-代表個案的生命角色及環境獲的能力相關,由小李作品觀察,學生似乎常有情緒的起伏,且易受外在壓力影響。再經由上課行為記錄,學生很容易在意外在他人態度、言語的影響,甚至於是與人發生衝突。

人物-人物繪畫可以反應出人際關係的情緒,由小李作品觀察,小李似乎表現出具敵意和攻擊的行為。

                                (作品記錄/961116961123961130

經由上述作品的觀察與平時行為表現,可以看出小李很容易他人對他的態度的影響,所以如果能夠讓小李多一點正向的人際互動,成功的學習經驗,應該是可以提升小李的自我概念。

2.學習動力的改變

在經過前三,利用繪畫活動,可以感覺到小李很喜歡畫畫,也很喜歡這些活動,所以在接下來活動進行,小李的在活動進行中的參與感增加了,雖然他還是常把「老師!我不會耶…我不會做耶…」(教學日記/9612071214時常掛在嘴上,但是我都會鼓勵他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要還沒有試就說自己做不到,我們起來做做看…」(教學日記/9612071214,幾次活動下來,小李漸漸的改變,現在遇到不會做的事情,他會說「老師!我不會做耶!但是老師我可以試試看,不會老師要教我喔!」(教學日記/9612071214,然後在教學活動結束後,小李都會問「老師!什麼還要再上課啊?」(教學日記/9612071214,這些都是可以看出小李的學習動力有所進步。

3.人際的良性互動

為了要給予小李一些學習上成功的經驗,所以我安排兩位四年級資源班學生一起加入這個活動中,並且讓小李當任小老師的角色,協助老師活動的進行,剛開始時,小李會排斥,因為他和兩位成員不熟悉,「老師!我不認識他們耶!我也不知道怎麼幫他們呀!…」(教學日記/961214,於是我就會跟他說「沒有關係!老師會幫你的,如果你不會的,你可以問我,我會告訴你怎麼辦。」(教學日記/961214。再經過二次活動之後,小李已經能漸漸的主動去幫助其他兩位成員,他在活動的過程中,他有時會主動地問其他成員說:「你會不會做啊!如果不會,我可以幫你喔!」(教學日記/961221。由上述表現可以看出小李也漸漸懂得如何透過良性的溝通、互動來與人相處。

 

肆、結論

依據上述行動歷程,小李在自我概念上的變化,是沒有那麼明顯變化的。以下就可能造成的原因進行探討

1.      類化效果不佳雖然上述的內容中,小李在美製作的活動過程中,讓他得到很多成功的經驗,也讓他與其他成員有良性的互動,更進一步的是他的學習動力也增加了,可是卻也只是僅限於美勞活動進行時,在平時上課的表現還是沒有什麼信心、學習態度也還是很消極。所以本活動的表現,到目前為主尚未類化到其他情境中。

2.      行動的時間太短從確定研究主題與個案問題之後,到開始進行行動歷程,只有短短的一、二個月,加上在教學時遇到問題、修正,直到確定以美勞製作活動,也只有剩下一個月的時間可以進行,所以要馬上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是不可能的,畢竟小李的低自我概念並非一日形成的,所以我需要在未來的日子中,繼續努力,直到小李能夠真的相信自己、看重自己,這個行動研究才能算真正完成。

3.      研究場域限制太多因為本研究的行動歷程全都在資源班,曾經與班級導師討論是不是願意加入本研究,但是導師認為沒有必要也覺得這樣會增強他的工作量,所以不願意,因此本研究從行動開始到結束,都是由研究者在資源班進行。

由上述的原因,都是研究者在未來繼續努力和克服的,雖然研究記錄的書寫到這裡已經告一段落,但是實際上,行動還是要持續,遭遇問題還是要去修正。因為在學校中,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個快樂、自信、充滿活力的童年,而不是痛苦、沮喪、消極的虛度光陰,如何讓孩子回到原來應有的樣子,活的更有自信,遇到挫折與失敗,都依然要堅信「我相信我可以!」,我想在往後只要是這孩子的重要他人,都必須共同努力、加油的。

 

參考文獻

吳武烈 譯 范瓊方 校正(民92兒童繪畫治療-繪畫兒童的心靈之窗。台北五南出版社。

(民95)。藝術活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及藝術表現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研究所,未出版,台中。

林信香(民94)。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榮照(民87)。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胡永崇(民84)。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95-123頁)。台北心理。

洪志美、黃志康編譯(民81自我肯定訓練。台北桂冠圖書。

侯雅齡、吳裕益(民9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張春興、林清山(民7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陸雅青 譯(民86兒童藝術治療。台北五南。

蘇惠珍(民86)。自我肯定訓練之相關文獻查證。弘光專學報,29期,153-194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