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性學研究

李日新

南華大學社會所

 

轉向你的內在、觀察你的內心深處,

乃是學習了解你自己的第一步

                                         Sigmund Freud

    沒有任何人能像Freud一樣,對當代的人格理論具有如此大的影響。他的精神分析學系統,是第一個正式的人格理論,而且至今日仍是最為廣為人知的一個理論。Freud的研究,不只影響了心理學與心理疾病領域裡對人格的看法,他同時也使我們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觀點產生了莫大的變化。

    Freud認為性是我們的基本動機,性慾願望來自於身體上的性感區:嘴巴、肛門、以及性器官。他的看法是人類主要為一尋求愉悅的生物。他的人格理論大部分,都圍繞著增進或壓抑我們的性渴望之必要性來討論。

 

一、            Freud的人格理論與精神分析

分析Freud的人格理論架構,從行動(包括思想、感情)方面來考慮,可分為意識前意識以及潛意識三者:

意識:包括了任何時刻我們知覺到的所有感覺跟經驗。

前意識:儲存我們在某些時刻不會被知覺到,但是可以輕易的招換到意識中的記憶。

潛意識:是本能、願望與驅動我們行動的慾望所在之地,包含了全部行為背後主要的驅力,是精神分析理論的焦點所在。

Freud將三者比喻為一座冰山,意識只是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潛意識才是冰山的主體。

 

本我、自我及超我

本我(id):對應於稍早潛意識的概念,本我是本能和慾力的儲蓄池,他與滿足身體直接需求有關,努力於立刻得到滿足,而不能接受延宕或為任何理由。它驅使我們當我們想要甚麼東西就要立刻去要取,不管他人的需要。它依照Freud所說的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 )來運作。

自我(ego):自我擁有對現實的知覺,他有能力已以種實際的態度去接收和處理外在環境,並且依照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運作。

自我並非防止本我得到滿足,而是依照現實環境考量去延緩、延宕或是改變本我的方向以符合現實的要求。Freud將本我與自我的關係比喻為馬上的騎士;馬的原始粗暴力量必須由騎士來引導、制止和約束。

超我(superego):人格中道德的一面,通常在56歲時習得,是父母與社會的價值和標準之內化。超我的功能不在於延宕本我的尋求享樂需求,而是去抑制他,以追求道德完美。

自我承受來自本我現實以及超我等三方壓力,當自我過分的使用而非常嚴重的損傷時,焦慮便會發展出來。

對抗焦慮的防衛機制

Freud將焦慮描述成一種害怕的感覺,以及沒有明顯原因的恐慌。他將焦慮視為神經質行為和精神病行為發展的基礎。焦慮是一種信號,代表著有危險接近,有一個對自我的威脅,必須要去對抗或是避開。自我必須降低在本我的要求與社會或超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根據Freud的理論,這種衝突是一定會出現的,因為本能總是希望得到滿足,而社會的禁忌則是企圖去限制這類滿足。就如同所有的行為都被本能所驅動一般,所有的行為也都是防衛性的、為了對抗焦慮而作的防衛。這個在人格內部的爭戰的強度也許會有變動,但是它卻永遠不會消失。

 

防衛機制:自我用來防衛他本身的策略,以對抗日常生活中的衝突所引發的焦慮,防衛機制雖然在特點上各有差異,但是卻有兩個共同特徵包括對現實的否認以及扭曲以及它們是在潛意識下運作的

1.      壓抑(repression):無意識地將困擾的想法從意識層面中移去,壓抑的概念是Freud大部分人格理論的基礎,而且是包括在所有的神經質行為中。

2.      否定(denial):否認一個外在威脅或是創傷事件的存在 ,例如飽受喪子之痛的父母親,可能藉著保持孩子的房間原樣,而持續地去否定失去孩子的事實。

3.      反向(reaction formation):表現出與困擾衝動相反的衝動,例如慾望可以扮成美德,怨恨可以變成愛。

4.      投射(projection):把困擾衝動投射到他人身上,例如父母遇到小孩考出好成績會說「都是我教的好」,遇到孩子做錯事則會反批對方「都是你教的差!」,藉以卸責。

5.      退化(regression):返回到一個比較早期,令人愉快的階段,譬如孩子氣或是依賴的行為。

6.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重新解釋行為使他看起來比較合理和易於接受,譬如被解雇的員工會認為這份工作不如理想,被解職也罷。

7.      替代(displacement):把衝動轉移到另一個對象而非那個原來可以滿足他的對象身上,例如怨恨上司的下屬,想表達自己的恨意但又怕受到懲罰,可能會移至攻擊性到其他事物上,像是電玩或是出氣娃娃上。

8.      昇華(sublimation):改造會帶來麻煩的本我衝動,譬如性慾能量可以被轉向或是昇華成藝術性質的創造行為。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     研究法:個案研究

*     遭受批評

*     研究建立在少數、不具代表性的樣本上

*     客觀性受質疑

*     自由聯想法:

   一種讓病人說出出任何想到的事情的技巧

*     夢的解析:一種解釋夢境以發掘潛意識衝突的技巧,主要在拆除中間的偽裝、潤飾,要看到隱意

 

二、          Freud的性學研究

1.          關於"性對象"的變異

性顛倒(性對象的顛倒,即同性戀)

性本能也許完全與其對象無關,也絕不是來自於從對象身上發出的刺激。

以性發育尚未成熟者或動物為對象

性生活異常的人,其他方面(如精神)均與常人無相  異之處。他們在這些方面與人類的文明一齊發展著,但他們在性問題上卻跟不上步伐。

許多場合中,性對象的價值和意義對某些人不再是重要的,性本能中必定還有某種根本的和必須的成份,還沒有被我們發現。

2.          性目的方面的變異

對於性對象的過分評價

對性對象的過高評價,使得其性目的漸漸沖卻性器官結合的狹小限制,使身體的其他部位也變成了性所追逐的目的。

1)                        口唇粘膜的使用

   接吻可以被看作是正常性行為同反常性行為之間的過渡階段。只有當一個人用嘴唇(及舌頭)與另一個人的性器官觸摸時,才能算作性反常現象。

2)                  肛門的使用

   肛門粘膜在性方面的地位並不只限於男人之間的性交,對這種方法的喜愛也並不能顯示這個人就是一個性顛倒者。在真正的性顛倒者之間,互相手淫才是最為常見的性目的。

3)                  性對象的不適當替代品:戀物症

可能發生在某種損害(性器官的衰弱)之後。而即使是正常人,也有可能發生相近的情形;他們心中經常會把性的對象評價過高,以至把所有與之相關的事物都加以誇大化和想像化,一旦物戀的追逐得到固定,從而完全取代了正常的性目標,或者所崇拜的物品與其所屬之人脫離了聯繫,本身成了性的對象,這種情形才算是病態的。

3.          虐待症與被虐待症

所謂虐待症,實際上是性本能中侵略性成分的獨立及強化。它是這種成分經由"轉移作用"的一種明顯表現形式。虐待症的主動與被動性質經常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一個在性關係中因對方之受苦而感覺快樂的人,同樣也可以在受苦之中得到快感。這就是說,一個虐待症患者同時也是一個被虐待症患者,被虐待症其實是一種指向自我的虐待症,是一種把自己比作性對象的結果。

4.          各種性反常的共同規則性

我們之所以說一個人的性反常行為具有病態的特性,並非指他有與眾不同的性目的,而是指它與常態下的表現相比較的反常。這種反常指的是對正常性行為的排斥與阻礙。 一切性反常現象之根基的素質只能在兒童中找到,雖然在小孩中所有衝動的表現都不太強烈。但心理症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患者仍然保持或回返到幼兒性慾狀態,我們便會對幼兒性生活發生興趣。我們要在這裡探索那些影響著幼兒性生活發展過程的力量,以便瞭解到底為什麼有人最終造成性反常現象或者心理症,有人卻能享受正常的性生活。

 

5.          幼兒性慾與青春期的改變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幼兒身上是不會有什麼性衝動的。性衝動是人的生活史上某一段被稱之為青春期的日子裡突然暴發出來的,這種普遍性的誤解主要來源於我們目 前對性生活基本原則的無知,其後果是嚴重的。可是,只要對幼兒期的性徵兆從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探討,我們或許能對這花樣眾多的性衝動理出一個頭緒,最終導出它的來源、構成和發展。

人格發展的性心理階段:

固著(fixation):每個階段都由一個身體的性感區來定義,在每個發展階段中都繪有一個衝突存在,嬰兒或幼兒必須解決衝突才能前進到下一個階段,但也會因為衝突未解決,或是因為父母過度溺愛而致使孩子不願往下個階段發展,就會將慾力或是心理能量的一部分,保持投注在此階段發展,Freud稱此現象為固著(fixation)

慾力(libido):心理能量的一種形式,由生命本能操控,驅使人朝向愉快的行為和想法前進。

1)                          口腔期(Oral Stage)-初生至週歲

嬰兒有把拿到的任何東西或手指放進嘴巴中吸吮或咀嚼的本能,除了藉口腔來探索外部世界,同時也是一種性需要的表現,藉由吸吮手指、吞嚥、咀嚼等活動,來達到性的滿足,所以性的問題從一出生就伴隨嬰兒。

在這段期間,有兩類的行為反應:口腔併合行為(攝人)和口腔攻擊或口腔施虐行為(咬人或吐出)。口腔併合的模式最常發生,並且包含了被其他人或食物剌激嘴巴產生的快感,固著2在口腔併合時段的成人會過度地關切口腔活動,例如吃、喝和親吻。如果他們在還是嬰兒的時候,被過度滿足需求,他們的成年口腔性格將會傾向於不尋常的樂觀與依賴。

口腔期的第二個階段,口腔攻擊或口腔施虐,發生在痛苦的挫折的長牙時期,因為這類經驗,嬰兒開始和愛母親一般地對母親產生恨意,固著在這個階段的人,會傾向於過度地悲觀,充滿敵意,具攻擊性。

2)        肛門期(Anal stage)-一歲半至三歲左右

這種狀況大約在嬰兒18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發生,即當孩子被賦予一個新的要求─如廁訓練─的時候,佛洛伊德相信在肛門期如廁訓練的經驗,對人格的發展有非常明顯的影響。排便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感,但隨如廁訓練的開始,孩子必須學會延緩和延宕這個快感,這是第一次,本能衝動的滿足被干擾,父母親企圖規範小孩排便的時間和地點。

對所有人來說這都是個衝突的時期。孩子學習到他或她或她現在有了一個可以用來對抗父母的武器。孩子自己對某些事已經能掌控,而且可以選擇要順從或反抗父母的要求。若是如廁訓練進行的不順利─如果小孩學習有困難,或者父母要求太過份─孩子將會以兩種方式中的一種來反應。其中一類,是在父母所不准許的任何時間及地點排便,以此挑戰父母想規律排便的企圖。如果孩子發現這是個減低挫折的完美技巧,並且常常使用它,他或她就可能發展出肛門攻擊性人格。對Freud而言,這是許多成年生活中的各種敵意與施虐行為的基礎,包括了冷酷、破壞性、以及暴躁易怒。

孩子可能對如廁訓練的挫折有第二種反應,這種方法是克制排便或保留住糞便在體內。這會帶來一種愉悅的快感(來自脹滿的腸子尾端),而且是另一個對付父母的操控的成功手段。如困小孩接連好幾天沒有腸胃的運動,父母就會開始關心。由此孩子發現了一個確保父母親注意力與情感的新方法。這個行為是發展出肛門滯留人格的基礎。這類人是固執和吝嗇的,他們儲藏或保存東西是因為他們的安全感依賴於存留和保有的事物,要達到所有物以及生命中其它方面必須繼續維持的要求。他們常會不知變通,有強迫的潔癖,頑固,而且過分強調良心。

3)        性器期(Phallic stage)-三至五歲

大約在3歲到5歲之時,當快感的焦點從肛門轉移到生殖器,一個新的問題會產生。孩子再一次面對在本我的衝動與反映在父母期許上的社會要求之間,所生成的衝突戰爭。

性器期的基本衝突的中心是圍繞在孩子對相對性別的父母所產生的潛意識慾望。 Freud對這個衝突的確認,得出於他最出名的一個概念:「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伊底帕斯情結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的運作不一樣;Freud在這個情結的男性部分的理論發展比較完整。在伊底帕斯情結中,母親成為年輕男孩的愛情對象。經由幻想和外顯的行為,男孩表現出他對母親的性慾渴望。然而,男孩把他的路途上的一個障礙─父親─視為一個敵人和威脅,他知道父親與母親有一種特殊的關係,而這個關係,他是不被允許進入的。這麼一來,男孩變得嫉妒父親,並且對父親懷有敵意。這種敵意衍生出男孩的閹割焦慮,害怕父親會採取報復手段,閹割它的快感與性欲來源。

伊底帕斯情結運作在女性身上則成為戀父情結;小女生同樣對母親產生敵意,因為她會因為沒有陽具而去責備母親可能對她做了什麼事,並且羨慕父親的陽具而產生「陽具妒羨」。

對於Freud在伊底帕斯情結所衍生出的陽具妒羨心理,新精神分析學派的Karen Horney有不同見解,她認為女性非但不會對男生的性器官感到羨慕,反倒男性才會因為女性擁有生育能力而產生「子宮妒羨」。Horney指出,在創造新生命的過程中,男性可參與的部分非常少,以至於他們必須昇華自己的子宮妒羨,並透過工作上追求成就來過度補償它。子宮妒羨以及伴隨而來的憎恨,表現在無意識的行為上,像是增強女性的卑下地位等,來保持男性的優越感。

4)        潛伏期(Latency Preiod)-六歲至十二歲

   男女異性間的關係較疏遠,團體活動時多是男女分別組群,甚至壁壘分明。

5)        生殖期(Genital Stage)-十二歲以後

兒童進入青春期,第二性徵出現。對異性發生興趣,喜歡參加兩性組成的活動。生殖期是性心理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在青春期時開始。青春期開始時,身體逐漸達到生理上的成熟, 如果在更早期的發展階段中沒有嚴重固著現象,這個個體就可能走上一正常的人生。在這個階段的衝突,其強度不像其它的階段那麼大。社會的約束力和禁忌仍然持 續在關注性慾表現,而青少年也必須遵守,但衝突可以經由昇華來減低,在青少年時期壓抑而無法表現的性能量,至少可以部分地透過追求社會接受的代替品來求得滿足。

 

參考書目:

人格理論 Duane SchultzSydney Ellen Schultz 台北 揚智

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 佛洛伊德 志文

 

心得分享:

王品昇

佛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家,讓他聲名大噪的是<夢的解析>此書一出引起軒然大波,佛氏認為人在心靈層面的認知非常薄弱,在他得研究中發現,人在世界中都一直在壓抑著自我,受到社會的道德規範不能展現原本的原慾與本能,在這壓抑世界中的人們,用不同的方式宣洩被抑制的衝動。四歲的孩童,在佛氏眼中並非天真無邪,而是人未受到規範的最佳寫照,心靈的結構也會有所不一樣,透過教育與道德的洗禮,心靈也隨之改變。人類最原始與生俱來的本能,都可從孩童時期看見,但是受到社會的給予框架,讓所有一切被認為「不正常」的行為被列為不道德、醜陋、甚至被列為犯罪行為。以日本的a片中的電車痴漢形情節來看,中年男子在公車或電車上對女性毛手毛腳,是對社會的反抗與最原始的慾望,如果a片情節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中年男子會遭受到法律的制裁與社會譴責,在佛洛伊德觀點鐘看來,中年男子的行徑是正常人的行為,受到世俗的規範,變成「不正常」。本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項天賦,是一種精神能量,稱之為「原慾」,日本人在a片情節上,往往以真實事件來模擬,也正是象徵人的本能與性欲望。

佛氏認為,夢是多種衝突所產生的一種心理,一方要休息一方要滿足自我需求,所以夢是有意義的心理動作也發現一件事實,潛意識與顯意識息息相關。從佛洛伊德的學說看出來,人的心靈非常複雜,雖然有邏輯規則,但在整個意識系統上,心靈會自動遺忘某些記憶片段。因此,潛意識會影響著顯意識,如同人類原我受到規範,在慾望與本能上會有潛在行為,以往受到了心靈創傷,時間一久會隨之淡忘,但在行為上會反映心靈,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草繩。

佛洛伊德學術在心理學界有著各種不同的聲浪,卻也引起共鳴,「人性」並不能用任何科學方式來找出,須透過人與人之間互動與觀察才能發現人性的奧妙之處,所謂的本質到底存在嗎?人一出生就背負著原罪嗎?人與動物之間差異性只有理性思考嗎?或者人類本能與動物是一樣?種種問題也許會隨著文明進步尋找到答案。

王興智

以往心理學課程在述說佛洛依德時,經常都會以概略性的價值判斷,以及其個人於學術上的特殊成就來做切入,以明確點出佛洛依德的理論特性與展望。或許是因為課程的安排、教授者的觀點差異與學科立論點的不同,所以對於佛洛依德的印象大概與「性」、「潛意識」兩者脫離不了干係,而其理論成就在於對於解析心靈運作程序提出一套另類(有別於當時的主流思維)且創新的分析架構,不過這都是表象對於佛洛依德的一般性「刻板」概念,或許對於初接觸不同領域者能具有引導的作用,但是這也容易以過於粗糙的角度去理解其想法。這種普遍性想法,原因或許在於人們受到社會規範的外在約束影響,使得人們在潛在已經對事物有一定的論述,假使暫時不考慮個人感受性的價值偏好與學術價值的評判,這種人們都存在的共識與想法,不正與老師文中開頭所提的「那個」有雷同的地方嗎?與「那個」相同在於這些行為活動是被他人所理解、接受且受囿限的,這個想法也因為人們心靈運作程序上的共同創造與感知,而界定出或意會出「那個」為何。

在閱讀完老師所整理的佛洛依德資料之後,我覺得佛洛依德的看法是具有說服力的,不過對於佛洛依德我還是會有些疑問,潛意識或許是社會行為意識下不被允許展現出來,抑或是本能的被壓抑所形成的破碎片段,而這些片段會被重新改裝並宣洩出來,不過這似乎會讓人以為潛意識的出現只是純粹滿足本能的想法?難道那些被壓抑的潛在意識沒有其他用途?只為了提供自我滿足與抒發而存在?這倒是讓我覺得有些疑問。另外,對於佛洛依德提及的「所謂的「文化」藉著對本能衝動加以壓抑才能取得發展所必要的能量與形式。文化的發展是在本能的發展之後。」,似乎本能是先於文化,而且奠基了文化的發展,不過文化真的是本能壓抑下的產物嗎?假使真如其所述,文化與本能不就是一體兩面的正負關係嗎?當然這也並非指涉何者為正何者為負,只是如此的解釋方式就如同高夫曼所提「台前」與「台後」的關係一般,於理性社會的前提之下,人們行為舉止依照規範與常規運行,也深受其限制,這是文化或文明呈現出的樣態,如同台前的公開表面行為模式;而本能的衝動卻時常穿插於規範之中,然而只能於潛意識宣洩而出,這是本能壓抑的紓解,如同台後的私下行為模式。

何家逸

引述文章第十二頁中提到的『心理症發病並不意味著自我的棄絕,相反的,它是一種心靈藉以保護自我的方式:當自我意識無法承受外界以及超我的譴責時,它只好逃到病中,以保護自已。佛洛依德(1985:410)指出:這種逃到病中以規避責任,並獲得一些由發病而來的間接利益,就成為生病的動機。』

老實說我還蠻同意以上這段話的,這是我們白話中所謂的【瘋了】的意思嗎?有時候我也會想藉此方法逃避,就像現在這個時候,這麼晚了,我看完整篇文章,但還是霧煞煞不知所云,我多麼希望我就來個短暫的心理症好了,不然待會睡覺時在夢中教我寫心得報告好了!

佛洛伊德在長期的諮商實踐中發現,許多心理障礙例如歇斯底理症、強迫症、恐懼症焦慮症等等疾病的誘因,主要是把源于壓抑在原我的某些慾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緒、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祟。 這些被壓抑的東西,雖然一個人自己不能覺察,但在無意識的原我內卻並不是安份守己的待在那裏,而是不斷的興風作浪,從而引起個體的焦慮,緊張、恐懼、抑鬱不安的心理障礙。于是,佛洛伊德假設,倘若在心理治療中能將這些被壓抑入無意識的東西帶回到意識域,使個體自己能夠覺察這些致障的因素,對當前表現出來的心理障礙或行為問題有所領悟,則有助於患者在現實 原則的指導下,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克服這些障礙或問題。

老實說,我對佛洛伊德真的很不熟,雖然把文章看完了,但大概只知道他認為心理障礙是由於性緊張累積而引起的,很多問題都跟性有關係,但我認為或許並不是如此吧!

李日新

整個禮拜沉浸在佛洛依德的學說之中,讓我有回到大學時代的感覺。雖然已不是第一次碰到老佛,但是每重新讀一次就對他見解感到佩服,試想在20世紀初就能產生如此恢宏的視野與精闢的見解,後世的人們不管是罵聲或是讚聲,都只能追逐的他的背影前進。雖然我對於他在女性方面的描述感到不是很滿意(是我受女性主義荼毒過深,抑或是佛洛伊德其實就如同女性主義者言般只是另一頭沙豬?),對於他的人性觀過於悲觀又處於決定論感到失望,他的人格理論也太專注於早期經驗,而漠視後天的社會環境影響。但是能在他那個年代就發展出一套相當有結構性的人格理論實屬不易,能夠揭露出人性中最為灰暗的潛意識更是了不起的創舉。而最為厲害的,就是他那個甚麼都能扯到性的絕門功夫,這麼說好像不太妥,應該說佛洛伊德用性來解釋人生的獨到見解,人一生下來就與性脫不了關係,人格的塑成更是與性息息相關,常常會聽到有人罵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但就佛洛依德的見解,不只有男人,全人類都是依靠下半身來形塑他們的。人格理論家批評佛洛伊德踏過強調生物力量、性、攻擊、情緒困擾以及兒童時期的事件。但佛洛伊德還是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繼續奮鬥,就像在晚年時女性治療師卡倫荷妮抨擊他的陽具妒羨,並以子宮為名反擊佛洛依德的看法,但他也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這並不使我感到多大的驚訝。」在這次的報告中,我不只閱讀了佛洛依德的作品,更去了解新佛洛伊德學派對於佛洛依德的許多不滿,雖然就理性層面看來新佛的理論更能吸引讀社會學的我,但是佛洛伊德那種遺世獨立的精神總讓我覺得嚮往,一個人能夠堅持己見到闔眼實在是不簡單,近幾年來佛洛依德的學說再度被科學界重視也是因為他當初能夠有所堅持吧。

 

推薦網頁:

佛洛伊德重出江湖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465&CL=4

洪偉晉

關於“這個”與“那個”

參考資料引文中的”這個”與”那個”,讓人很清楚的知道該填上什麼名詞。而這也讓我想到哈利波特小說提到邪惡的佛地魔,書中的多數人也只稱呼為”那個人”,哈利波特中佛地魔是個禁忌的名字,所以用”那個人”代替佛地魔的名字。而”性”在生活中,也常用”那檔子事”、”那種事”、”那件事”來代替與性相關代名詞。對話中的人都知道對話的內容再談些甚麼,只是沒有明白的指出某個關鍵名詞。這其中也許牽扯某種制約、制約、隱私,公開的談論是不合乎於禮法的規範,但是確實發生在生活中,也令人想要提出來討論。而這部份是確是存在於意識之中,只經過自我對於原我的駕馭在語言上,隱喻而不直接點名。

潛意識是經過自我壓抑原我的結果,經過心靈審查制度受理性所壓抑的原欲。自我是否可稱為人在社會上的前台表現,原我則為後台表現。若潛意識是經過心靈的審查的遮蔽意識,那潛意識並不是不被察覺,只是受自我的遮蔽。在某些情境中,也會洽當的反應出來,如同講義第二頁的引言:「秘密從他的身上無恐不洩。」這也讓我想起了近期出版的一本書籍,情感的行銷符碼。

情感的行銷符碼(克勞泰爾.拉派爾天下遠見出版社) 本書作者是跨足行銷業的精神分析師,書中最精采的討論莫過於,作者受託尋找各種產品的如何開始行銷,而他的方法則是尋找產品(符碼)在各個民族間所形成的集體意識。透過產品去尋找符碼本身在各個國家及不同民族間所形成的不同意義,而他將這尋找的目標稱為銘記(imprint)。例如:他發現廁紙對美國人來說象徵著「獨立」,法國人認為太陽是陽性名詞,但對德國人來說卻是陰性的代表等。在行銷案例中,則提到雀巢咖啡在日本銷售大敗的經驗,日本人對咖啡並沒有任何情感上的聯繫,生活中也沒有相關文化與咖啡有所鍊結。或許可以說潛意識中,日本人對咖啡是有種拒絕的態度,相對的雀巢咖啡當然也銷售不佳。而作者在追尋這樣的經驗過程中,便轉向了對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做為主要行銷的對象。先推出了無咖啡因的產品,讓年輕的一代習慣雀巢這個品牌,在年長之後,品牌形象則以烙印在這些人心中,雀巢才得以擴大銷售業績。

    在此書中所提的銘記(imprint),似乎相同於潛抑經驗。潛意識並非消失,只是變成記憶的殘痕,在適當的刺激及時間點下才得以顯現在自我的外顯表現。而這個那個的言說表現,也無關乎潛意識,他是意識下的言說,只是受禮教給制約了。

倪啟修

1900年,一本動搖世界的巨著問世了,這本書的作者在題辭引用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e)的一句話「如果不能震撼上蒼,我也要攪動地獄」。這本書是《夢的解析》,而這位自負的作者正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然而正如佛洛伊德所預見的,整個世界都因他與他的精神分析而改觀。

為什麼精神分析有如此的力量?因為精神分析給了人類的尊嚴一記痛擊原來人類並非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理性,而理性又是文明發展的基石,是人類所引以為傲、異於其他生物的天賦。但精神分析卻認為人類的理性相當有限,我們都被心靈中非理性的部分所操控而不自覺。更遺憾的是,我們不但無法覺察,也無法控制,因為「非理性(本能)的天性是不能以理性去控制的」。佛氏提出了「潛意識」(unconscious,翻譯應是『無』意識,在大陸甚至會被翻譯為『非』意識,表示未被知覺的意識)來解釋人類的心智。在潛意識中奔騰著我們內心無法被接受的記憶、幻想、渴望、意見、情緒,這些內容組成了潛意識中的潛藏意義,隨時噬機而動。

除了理性受到了貶低,人類的動機也受到了考驗。佛氏以「本能」與「驅力」來解釋人類的動機,本能(德文Instinkt)指的是天生的行為模式及反應,而驅力(德文Trieb)則隱含了敦促或推動自己朝向目標的動力。在他提出本能概念時,石破天驚地強調「性的驅力」存在於人類發展過程中,同時也是病態人格的導因。他認為每個人都被這些驅力與本能慾望所牽制,每一個本能都是潛意識系統的構成要素,一直在尋找發洩的機會,為了發洩,這些本能只好在發展中與一個客體(例如嘴巴、肛門)相連結。

精神分析留給世人的反思

在心理治療界有個關於精神分析的笑話:如果你晚上忘了關門,分析師會詮釋說你的潛意識中有了巴不得被人強暴的渴望;但是如果你總是不忘鎖門,分析師仍會詮釋這行為是你渴望被強暴的「反向作用」。也就是無論你怎麼做,都註定要輸。當然,精神分析有許多令人爭議的地方,許多的理論也充滿了模糊與不確定性。儘管佛氏向來自許為一名「科學家」,但精神分析卻無法證明本身的科學地位。在人類歷史上,大概也少有像佛洛伊德如此令人爭議的人物。

然而,精神分析毋寧說是不科學,或者可說是其理論的價值不在於科學,在許多精神分析的反思運動中,認為精神分析是一種詮釋學、一種理解的技巧,或許在精神醫學與臨床運用中退到了過去,但依舊滋養著現代。現在離佛氏的第一本巨作《夢的解析》已經超過了百年,在這百年中,造成了多少波瀾壯闊的思潮。百年過去了,人類的心靈之謎在種種新科技突破後,依舊是籠罩著層層迷霧。在這回顧的時刻,或許不斷地省思,能夠帶來一絲照見人類心靈的曙光。

 

涂雅倩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發展,如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慾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慾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陽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佛洛依德把人的一切問題,都歸因為性的問題,「性」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石。在佛洛依德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社會上以傳統禁欲主義為尚,瀰漫著道德偽善、壓抑人性的風氣,佛洛依德的性慾論觀點,實是對於時代的一種反動,而且是對於人的自然本性和權利的一種捍衛,具有思想上進步的意義;而同時他將性的問題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對於性科學的發展,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與意義。

性是影響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佛氏的說法,人的行為來自兩股力量,一是生的本能就是「性」另一則是死的本能,我認為「性」可以帶來能量,它是需要被表現出來,壓抑只會與自身處境發生衝突。每個時代背景之下都賦予「性」一種奇特的價值,不過這卻與身心機能有很大的牴觸,所以形於外的不能被達,只好往內心發展或是在黑暗面被呈現,因此「性」再度被揭開之時已扭曲變形了。而宗教的介入是最主要的因素,聖典裡告誡千千萬萬因性慾所嘗到的苦果及因縱慾所面臨到的報應,讓屬世的我們開始思考「性」果然擾人心思帶來罪惡,人就開始把這個重要且必需的部份藏匿,而且是集體的共識。性是令人快樂的,追求性快樂的慾望是一種最古老,也是人們感到最基本的衝動。但是人不能總是只有做愛,如果我們總是只有做愛,很多事情便永遠無法完成,所以我們必須將我們追求性快樂的慾望昇華,將那些做愛的精力轉移到其它事情,例如寫文章或是運動方面。佛洛依德認為:沒有將性的慾望昇華到更具生產力的領域,就不會有文明。

張書豪

在我以往所接觸的心理學,佛洛依德當然是不可避免被提到的一代宗師,他自創了精神分析學派,更提出了意識、前意識、潛意識的理論,冰山是當時教科書最主要的比喻,內容主要為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這部分就是我們的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也就是潛意識。潛意識在他的理論架構中才是佔有決定性的地位,決定了人的許多思考及行為。

這其實對當時十九世紀的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十九世紀主要重視的思潮是實證論,因此人們多相信自己能夠認識所有的事物,理性才是認識外在世界的一切基礎,但佛氏卻主張在意識之下則另外有個思緒的中心在運作,而這私下的運作才是決定了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為,也影響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提出這樣的洞見無非造成當時及往後學界很大的動盪。

而對夢的分析更是針對精神分析學派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佛氏認為夢就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樑,也就是被我們人類的防衛機轉所壓抑到潛意識中的事物,這些事物並不會憑空消失,往往在夢境中表露出來,但是由於所需表露的事物過於繁雜細瑣,因此夢境的內容多是象徵性的訊息傳達,夢主要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組成的。顯夢就是我們夢境中所出現的畫面,都經過了改裝加工的程序加以呈現,像是加了密碼一般,也因此佛氏需要對許多精神病患的夢境進行解析,由那些象徵性的畫面來進一步診斷病患確切的病因。佛氏診斷疾病的方式也是獨立特出,面對病症所引發的現象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問題的根源,也就是深藏在潛意識當中,例如我們喚起了病人心中早已遺忘的不愉快事件,或是我們找尋到問題的根源,就往往能夠使疾病自然的好轉,而不是直接的針對症狀下治療。這是讓我覺得十分具有創造力的部分,但在佛氏的學說下也不免讓人感到過度的潛意識決定論,正由於潛意識是我們無法意識到的,如此神秘的概念即便是透過了夢境的解析,亦或是平常生活中無意間的口誤及失語,尤其是佛氏特別重視幼年經驗對於人格組成的成分,也往往讓人覺得過度的偏重了這些因素。

除此在佛氏的言談治療中,病患躺著而佛氏通常則在病患看不見他的地方進行診療的過程,這也讓我聯想到廣被推崇的催眠治療,在本意上似乎也和精神分析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利用暗示性的口語來消除病人身體和心理上的障礙。

而回到參考資料中引文的『那個』,我倒寧願使用榮格的說法來套用大家不約而同共有的默契,也就是集體潛意識,遵循佛氏的看法由於原慾的需求是每個人心靈運作的根本,榮格更深刻的指出集體潛意識並不是屬於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永遠意識不到的部分。也就是人類最重要的潛意識部分,並非來自個人經驗, 而是來自遠古就存在的人類經驗。

張嫻慧

一、中國人長期受到傳統儒家思想的薰息,當出現所謂道德非難性的想法時,在形成的過程即受到壓抑,依佛洛依德意見,心靈會做一種判斷,它會判定這一個觀念是對的還是錯的,換言之,由於現實自我與快樂自我的衝突,現實自我為保護自己而放棄快樂,因此只要是違反社會普遍價值判斷的觀念,就屬違背公序良俗,該念頭即會被壓抑、被排斥在意識之外,潛藏在無意識中。但內心的渴望或想法被壓抑後並不表示就此消滅,宗教信仰往往能讓人放棄此生的快樂,並且以應允來世(有好報或上天國)來加以補償,這應該是一種壓抑的潛意識出路,另外,許多人愛看電影,電影中虛幻世界或情節的種種呈現,或許正是表達正常人心中匱乏的一部份,而產生對於無法獲得滿足事物的移情作用,更藉此達到一種內心渴望或慾望的抒解?

在這裡,聯想到我國刑法上的一個概念:「原因自由行為」,即以故意或過失使自己陷於無責任能力之狀態,在此狀態促使構成要件實現之情形。例如明知自己於泥醉狀態時會有對人實施暴行之習慣,遂以殺人或傷害之故意飲酒,當其陷於酩酊狀態時果然將被害人殺傷。依現行刑法第19條規定,原則上,如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惟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者,則不適用之。舉例而言,某甲與某乙有宿仇而想殺害乙,故意喝酒狀膽至酩酊時果將乙殺死,以我國刑法來判斷,乙因為是故意喝醉並藉酒力施暴,雖行為時是無意識的,仍須處罰。但在佛洛依德看來,殺人行為應是社會規範所不能允許的,所以甲想殺乙的念頭因現實原則自我保護,會發生潛抑作用而將念頭置於無意識,飲酒變成一種外力刺激,使無意識進入意識活動,如此一來,甲行為時並非無意識,而是有意識。這二種判斷及思考方式迥異,因此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來區別意識與無意識,似乎是另一種思考方法的轉向。

 

二、自我是主體及主動的嗎?至少在接觸佛洛依德以前,是這麼認為。不論西方或東方哲學,許多觀念都是從「自我」出發並從中探討,笛卡兒的思考模式即是以「我」為中心;佛教談緣起,認為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為有情以自我為中心並執一個恆常不變的我,才諸生煩惱。所以自我的概念,一直主導我們思維方向,也一直是人以自己為主體看客體的向度。惟佛洛依德認為,自我能把自己當成客體,就像對待別的客體一樣對待自己,觀察自己、批評自己。其中涉及超我(來自社會環境中經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的是傳統道德及規範的代表),如個人的行為與超我的自律標準不符,即會受到良心的譴責。自我變成了超我所審查的對象或客體。

 

吳秋蓉

就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上,佛洛伊德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他的相關理論著作開啟大眾對於精神、心理相關分析之潮流,同時相關理論分析引起許多話題供世人做討論、研究。佛洛伊德所提之人格理論是較為感到興趣的部分,他提出人格結構為三個組成部份: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

本我是最原始的無意識結構,經由遺傳的本能所習得之慾望所組成,同時與肉結合;自我則處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自我與本我不同的在於自我根据外部世界之需求而行事,同時具有調節外部世界、本我之間所存在衝突的作用;超我則是在社會環境中透過對於正確、錯誤做出分辨別,形成人格道德與規範。在談論到人格結構這部分時,就原慾與道德規範之部分開始試著與日常生活的場景作對話,因此想起了鋼管秀等的現象。翻開章雜誌時常見到尾牙、電腦展等邀請辣妹跳鋼管的新聞,大多數聽到的主以女性表演者為主,穿著清涼、搔首弄姿作為吸引目光的手法。就表演的心態與觀看的角度來說,就佛洛伊德的理論而言,所處的人格結構是相同層次的嗎?本我、自我、超我是交互作用的?

辣妹扭腰擺臀、玩弄鋼管,目的在於引起台下觀眾的原慾,某種層面來說這些表演含有性暗示,正用一種替代的方式來滿足,這是本我的部分。自我便是對於勾起原慾又必需減緩現實所帶來的緊張,不斷調節的過程。受於規範、良心的思考,只能看不能摸而純觀賞可為超我的表現。這些表演佔的角色、位置為何,我認為這些表演似乎可以作為滿足心靈活動的方式之一,透過佛洛伊德的理論,似乎又可以為生活週遭所接觸之活動多一些體悟,進而瞭解或是挖掘一些文化現象。

 

李宗俊

第一次接觸佛洛伊德,而且還不完全是直接閱讀原典,主要內容還是從翟老師的二手整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得出。然而,在觀看的過程中,不知為何我會一直聯想到「結構主義」四個字(我沒真的接觸過),以及腦中猛浮現「二元對立」的概念(甚至一直聯想到老子、莊子在談的「道」以及佛教的「禪學」)。或許是順著看下來時,覺得佛洛伊德的理論似乎運用了許多對立的概念吧?

一開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然就是「潛意識」的概念:「意識與理性之外的心靈部分,才是決定人們思考、行動的支配力量(P2)。」從意識∕潛意識、理性∕理性之外這組基本對立出發,續而找出潛意識的精神運作中,又遵循原本步驟∕續發步驟(餐閱P4)這對立概念。原本步驟將過多的部分釋放,續發步驟再將此釋放給拉回靜止潛能,於是乎,原本步驟遵循「享樂原則」,續發步驟遵循「現實原則」;享樂原則∕現實原則分別又對應兩種「我」的概念,原我∕自我(參閱P5),再由此延伸出佛洛伊德對「本能」的定義,投資於其「對象」的「原慾」及投資於「其它」的「興趣」(對象∕其它、原慾∕興趣,參考P5)。隨後對於「夢的解析」,其中提到的「審查制度」,其實又是規範∕規範之外進入意識∕潛意識的對立邏輯(參閱P6)…

一路順著文章看下來,感覺佛洛伊德用來分析的種種概念其實一直圍繞在「二元邏輯」,不斷有「兩方」的存在於論證。但是,這樣的邏輯並不是每次都「兩方存在」。譬如,相比於「意識」,他似乎更重視「潛意識」(也許因為這是他的論證基礎?);相比於「文化」,他更重視「本能」(也許因為他是心理學家?),所以他才提出:「所謂的「文化」藉著對本能衝動加以壓抑才能取得發展所必要的能量與形式。文化的發展是在本能的發展之後(P9)。」根據這樣的看法,我覺得(純個人心得),佛洛伊德的論證會讓我覺得很有說服力,之所以有說服力便在於其論證概念充斥「二元立場」,這是他很能說服我的地方,但是,也是他讓我質疑之處。譬如,文化真的是在本能發展之後嗎?如果是,那究竟「本能」是什麼?是今天我們研究出來的口腔期、肛門期、性蕾期…這幼兒發展過程嗎?如果是一萬年前的人類,他們是否還遵循這樣的「過程」?我想,如果人類真有「本能」,那麼,它就應該不受文化影響而變動。既然佛洛伊德會比較文化與本能的先後次序,那就證實了本能會受到文化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同的精神力,於是乎,就出現一個問題:「既然本能可塑造文化,文化也可以影響本能,那麼,『本能』到底從何而起?從『本能』而起還是從『文化』而起?」這就像是雞生蛋的問題,假設雞是「本能」,那麼,一萬年前的雞與現在的雞,他們是否一樣?是否有共同本能?既然凡事由本能而生,那麼本能由何而生?

文章開頭我曾說,在我閱讀這篇佛洛伊德的二手文章時,我會聯想到「禪宗」與「老莊」(這些經典我是從蔡志忠漫畫知道的…)。事實上,這就是我會想去瞭解「本能∕文化」的雞生蛋問題起源。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若無惡,何來善?若無善,惡的意念如何生?若無空,碗如何裝水?應該說,善惡的概念是同時相生相對立的,於此,潛意識與意識也同樣,我不覺得潛意識一定表述真實,因為這又牽涉一個問題:什麼才算是真實?是不是又要拆解成一組對立來解呢?譬如,實踐於意識中的真實∕意識之外的真實。所以,文化與本能、意識與潛意識、原我與自我,我想他們都具同等重要性(我想,二元對立邏輯也是我潛意識的一部份吧?)。

 

陳冠廷

早期佛洛依德主張人的心理乃是由潛意識、前意識以及意識所構成的;到了晚期,佛洛依德修正其學說,提出了著名的由「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所構成的人格結構說法。這個學說指出了人的言行暗中受到非理性的潛意識之影響甚鉅,並非如以往所想像的這麼理性以及自由。

佛洛依德把人的一切問題,都歸因為性的問題,「性」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石。在佛洛依德所處的時代,社會上以傳統禁欲主義為尚,瀰漫著道德偽善、壓抑人性的風氣,佛洛依德的性慾論觀點,實是對於時代的一種反動,而且是對於人的自然本性和權利的一種捍衛,具有思想上進步的意義;佛洛依德關於性的學說是其整體精神分析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性本能與力比多學說佛洛德早期認為人類有兩大基本本能:1.性本能 2.自體生存本能,包括飲食本能等,但從某種角度看,它仍是為了繁殖後代而存在的。性本能始終居於核心環節。後來他修改了原來的觀點,認為人類的兩大基本本能為:1.愛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與自體生存本能;2.攻擊與破壞本能。佛洛德提出:各種原始本能的大本營居於本我,本我又是各種本能活動能量的源泉。他將性欲本能的能量叫做力比多,力比多根據個體的情況進行貫注、活動或轉移。佛洛德認為愛及生存本能與攻擊和破壞本能雖然是對立的,但也可相互轉化(如愛轉化為恨),而且還可以結合在一起。當性欲本能與攻擊本能結合後,如指向外界的性物件時則形成性虐待,如轉而指向自身時則形成性受虐心理變態。

19世紀的西方理性主義思潮下,對於夢境卻是採取著藐視的態度、斥之為無稽之談,直到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一書出世,指出了「夢是通往潛意識的大到」,才改變了西方人對於夢的輕忽心態,開始願意正視「夢境」的課題,以科學的態度進行夢的研究。因此,雖然今日學術上對於夢研究,並非只限於佛洛依德所提出「夢是願望的滿足」這個命題,也非只採用佛洛依德所發展出來的解析方法,然而這些研究的開端,必須歸功於佛洛依德的開創性理論。

陳培傑

不能說的祕密

自從有「文明」以來,人類的性慾向來是不可公開討論的話題,而我們在受到道德倫理的強勢壓抑之下,自然而然將對性慾的衝動(精神能量)轉而向其他出口宣洩,有些人將其昇華成高級的藝術以及文學創作,爾後受人尊重;也有些人勉強將精神能量束之於心中高閣,但是性慾是我們人類的本能之一,加上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和能量不滅定律的作用之下,往往不是任由潛意識在夢中滿足「原我」(id),就是由於無法得到適度宣洩,積「忍」成疾。

 

佛洛依德(1982: 44)在心理症的患者身上觀察到下列的現象:

    [在他們的性格上]明顯地表現著一種超乎常情的性潛抑,誇大了我們所知道的羞恥心和厭惡感一類的阻抗作用,來抗拒性衝動。他們本能地逃避著,絕不使心裡沾染性問題....一個無邊的性慾望與一個誇張的性排拒之同時存在。

 

有趣的是,並不是人類的本能(性慾)違抗道德和文明,反過來說,其實是道德和文明強迫我們去壓抑自己的原始慾望。雖然過度承受對性的衝動慾望且無法宣洩時會累積成疾病,相反的,亦有可能成為不朽的藝術創作,在佛洛依德的心理學世界中,文學作品內的恐怖、害怕和戰慄等帶有痛苦的感情,抑或是幽默、詼諧...等情緒,都是源自性興奮的影響,然後我們靠著去感受體驗這些情緒,進而撫平潛藏我們內心的性衝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喜歡消費帶給我們大量情緒反應的電影小說等文學和藝術創作。

 

最後是在參考資料內提到了藝術家的心理人格與社會規範有所衝突,但其努力並不在於重新適應社會,而是在於將其衝突項改裝成社會能夠接受的範圍;其創作毋寧為揭露出大部分人都已經隱藏起來的秘密知識,而這是只有藝術家才具有的感受能力(H.Read ed. nd:27)。這對學生而言是感受很深的,因為筆者從事音樂創作約莫有七至八年的時間了,這段時間內,筆者常常想把內心對於這不可言喻的精神能量經由各種型態表達出來,嘗試著去拿捏藝術和情色之間的距離。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道德觀制肘下,最後這些不足為人道的衝動都成為了我的音樂中的種種元素(無論是歌詞或是節奏等)。

 

彭智廷

看了開學這週的資料,感想是「情色」和「色情」的界線為何?雖有名詞上的明確定義,不過判斷「情色」或「色情」,似乎不是那麼容易,情色元素之一有藝術、美學的概念,但是隱喻的描述也有可能引起性慾,而色情的作品也可能有其美學的構成標準,絕大部份在於觀者主觀的想像。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一向對於色情加以攻伐、扭曲,不過在於歷代文學的作品集,卻又展現出多樣化人性的面貌。情、色是人性的真實,與人類的社會文化有高度相關,人類不可能避開這議題。探索情色,不是百無禁忌的對人類社會的規範視為無物,而是在傳統禁錮的文化脈絡下,正視這個議題與人類文明發展的演進,社會觀念變遷,甚至到個人自身的思維,都有其客觀及重要的意義。

第一週談到比較感興趣是佛洛伊德對於夢之解析,對人類作的夢境提出解釋,當我們清醒時所陳述的夢,在夢的情境中,也許隱含著其它的意義,如果沒有解析,當事人自己光憑自己理性意識的解構,才能了解夢境的真正意義,亦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我們大部份的人都知道,夢的素材許多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被壓抑的衝動或慾望,以象徵性的表徵在顯性夢境中出現,作夢也是使慾望滿足的一種方式,如同被壓抑潛意識層面下的諸多衝突與性慾,不知道如何解決心理的壓力,反應後會造成心理上的適應不良。

佛洛依德認為受壓抑的願望多半是和「性」有關的,中出現呈棒狀或凸出的東西都象徵男性性器官。又如果以有關性慾的夢來說,人們白天對性慾的自我壓抑暫時消失,本能的性慾望得到了釋放,性的夢之內容會受一個人性慾高低、性經驗多少和性別等因素影響。性慾強弱也會性愛場面的隱誨真實有關。沒有性經驗的人,夢中內容通常模糊不清;真實的經驗越多,性也就越接近真實。
 

黃奕綺

文章內提到人類的行為與思想主要受到理性所左右著,即時有時不太理性,但行為仍是由意識所支配。這一段文章令我想到肢體語言,所謂的肢體語言是指不是經由口說出來傳達意義,而是經由表情、動作、姿勢甚至眼神等等,藉此來表達意義。因為我們在說話時,常常會先經過大腦思考,想說怎麼說意思才對,怎麼說才不會得罪人;或是在厭惡的人面前,說話可能是會語帶保留,但是在肢體上可能就會出現有點不耐煩、不想繼續交談的反應。一個是較理性的,一個是經由意識所產生的,甚至不知不覺中就做出這樣的舉動,如同佛洛伊德所說的,任何動作的產生都具有內在的原因。

對照於上一段,與文章所提人們受到情緒的支配作用往往比受到理性的影響來的大這句話相呼應,許多行為、動作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但是卻在這些舉動中能發現到自己的情緒及思考,這就是潛意識,是心靈中不被意識的一部份。然而這個發現對於人們有很大的衝擊,因為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且無所不知,但這個發現推翻了人們的想法。

而在佛洛依德的學說提到了一個理論,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本我也就是與身俱來的我、生物的我,目的在於以享樂為原則;自我是本我的一部份,是心理學上的我,以現實為原則而生活的;超我則是道德上的我,會受到規範及道德的約束,已達成理想的自我。

佛洛伊德對於性的解釋為體內器官所產生的激勵作用中,一種的過度激。在心理發展中分成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這幾個階段,會依照不同的刺激部位引起快感而感到滿足。說明在這幾個階段轉換過程中,順利的話則會變成我們所謂的正常人,反之則成為變態,且我們認為變態就是不符合道德規範的。但是佛洛依德認為在性方面雙方的心靈程序並沒有不同,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然而只要對性慾的發展加以理解,就能暸解變態的正常性。

黃品瑜

從前沒有接觸過心理學,在看過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時雖然有些吃力但也有興趣,也才接觸到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見識。

人類心中其實都有著原慾的存在,當世界文明後,不但有有形的法律規範著人類,也有無形的道德約束著我們。這些看似外在加諸在人類身上的道德規範,實則也真對我們本身造成了管制,而使自我也有一種審查的作用,而對心靈產生禁制,使大部分的人認為的正常人不敢去作奸犯科,不敢去做出違反常理的事,但這並非表示這些人沒有想過,他們或許想過,但是藉著審查制度而理性控制住反常的行為模式,而這些人想做而無法做的事卻可能經常反應在夢裡,因循著這樣的模式,人類得以維持正常的生活;相反的,那些不能「理性」控制情緒的人,或許受過太大傷害的人,就會為了減輕痛苦而逃避到病中。

曾經看過一本名為「24個比利」的書,正是描寫一個人擁有24種人格,他病因的原由正來自於幼年時遭到父親不正常的凌虐,雞姦,以至於造成他的人格分裂,甚至於當醫師與他對話時,他的最原本的人格居然被23個人格保護著而不讓最初人格碰到現實的社會。

在佛洛依德看來,所有文學作品和傳播媒體帶給人們所有的情感,都是自於性興奮的影響,因為文明的限制使得人類對於性的壓抑,人們不得不經由這些改裝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在學生看來確實有許多這些傳播媒體利用這種改裝形式,諸如古惑仔、色戒,情慾與打鬥中經由眼睛傳達到腦中的影像已經滿足不少人的幻想,也因此常會聽到人與人間的對談不乏在這些片段當中,從崇拜的口吻中也可以感覺到對方的興奮。

佛洛依德認為很多作品或因為改裝而成的對於他人的消遣或是挖苦都是源自於性興奮,事實上也有不少心理症患者是因為性方面受到創傷而導致人格失常,「24個比利」一書正是一例,人類在長大後會逐漸淡忘幼時的某些記憶,這些可能是不堪的回憶,但即使忘記也可能反應在成年後的行為上,而學生認為有些痛苦記憶久久不能消逝也成為一個人心中的一根刺,可能憤世嫉俗,或是產生另一種行為異常。

雖然有後佛洛依德認為佛洛依德只是將他思考模式描述出來,並不能概括整體,但我們在探討人性時卻也無法捨棄佛氏的論點了,並且他也提供了我們思考的模式。

 

鄭渝儒

為什麼做愛會用「那個」來形容?為什麼「那個」會成為做愛的代名詞?難道說出「做愛」的字眼很粗俗?或者只因社會太保守,導致不敢談論?以前究竟是不敢談論才演變成不能言論?

談到「情」最直接的聯想可能就是情感、愛情和感情有關的一切;但為何談到「色」會容易讓人聯想脫光光、胸部等性器官的關鍵字?而「情」與「色」排在一起更會讓人聯想有聲有色的場所或交易嗎?

由潛意識的願望衝動所組成仍然是前意識所無法到達、瞭解或者是壓抑的。這些潛意識的願望對前意識的精神趨向能夠加以強迫的壓力,在這些源起於幼年時期不能被毀滅或抑禁的願望衝動間,佛洛依得說某些願望的滿足是和續發性思考的有目的的概念相衝突,這些願望的滿足因此不再產生愉快的感情,反而是痛苦的。夢則指出了一條讓我們能瞭解這精神構造的路,即使很保守的侷限於已知的新的確定知識的範圍,對於夢,夢證實了那些被壓抑的東西仍然會繼續存在於正常或異常人的心靈中,並且還具有精神功能。往往在清醒了時刻中,由於矛盾態度的相互影響,所以心靈中被壓抑的材料無法表達出來,且無法被內部的知覺所感受,但在夜間卻由於衝力對妥協結構震撼的結果,此時被壓抑的材料找到進入意識的方法和途徑。因此佛說潛意識的精神程序是一個確定的事實。

 

魏劭楷

佛洛伊德在心理治療界有個心理治療之父的美稱,雖然佛洛伊德有很多想法都被評論家所攻擊,認為他只是單純對臨床病患做觀察,然後藉由這些觀察與理論交互推斷出來,因此驗證性相對來說是比較薄弱的;佛洛姆(E. Fromm)也認為他在所謂宗教性、政治性的理論,只是藉理論提出來得到權力的一種慾望滿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心理學理論仍然受佛洛伊德影響很深遠。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許多的看法引起我的思考,佛洛伊德認為每個人在舉手投足間的一些舉動,都在透露著訊息,每個舉動都有存在的原因,而不會無端發生,只要我們能找到明顯的動機,就可以解釋它們存在的理由。人類的動機大都隱藏在無意識的心智,決定我們每日思考、感情以及意志的心智過程,大多發生在無意識狀態,而這隱藏的無意識心智,也就是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潛意識。這股意識是備受壓抑的,這裡所指的壓抑,也就是現今社會的一些框架與束縛,佛洛伊德認為人類所具有的本能性衝動,是與社會文化中所要求的標準背道而馳的,也就是違反道德常態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壓抑,那麼人類會以比較激烈的方式表現,例如攻擊與性慾,這樣的情況是無法被社會文化接受與認同。

但是,在壓抑之下,卻反而容易造成許多不同層面的問題,當社會的規範越是強硬激烈,那麼反彈的效果也相對會提昇,因為人類心靈活動是由原本步驟及續發步驟所構成,前者以追求快樂滿足及規避痛苦為其目標;後者以符合現實中的道德、規範及邏輯法則為職志。也就是說人的內心深處是可望自由快樂而逃避痛苦的,只是礙於現實的框架而壓抑著,所以當現實的規範更加嚴厲,人的內心反動也就更為猛烈。社會中常將正常人與變態者冠上道德上的判斷,而將變態性慾滿足者視為道德規範的破壞者。不過佛洛依德卻認為以心靈運作程序而言,正常人與變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其占優勢的部份衝動和性,只是呈現方式不同、目的有所不同而已,並非本質上互相對立。

最後,對於佛洛依德在迷信的觀點做一點討論,他認為迷信並不是無知,在人們的信仰系統中,處處充滿著潛意識的慧識,只是因為阻抗作用使得意識無法掌握;而這種意識上的無知和潛意識上的洞見加起來,正就是迷信的心理基柱。似乎是在說明,在所謂的信仰體系,例如算命與宗教中,很多都是藉由潛意識的發揮而有所感應,例如算命師的批算與通靈等,卻因為阻抗作用也就是先前提到的社會框架、束縛,使得當事人無法去體會到真正的感應,也呼應李維斯托(Levi-Strauss)在神話與意義中提到,在初民部落當中的人由於沒有受到文明的訓練,所以他們的感官是更加靈敏的,不像現在的文明擁有許多的框架,使得現代人類在某些事務的判斷上產生某些方式,卻也壓抑了某種的本能。

龔妍儒

佛洛依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在心裡學上擁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提出許多重要論點,像是潛意識論、夢分析論、性慾論等等,他對於人類精神分析的見解認為,人的行為與早期的經驗有關。佛洛依德的理論有三個主要的假設:一是他認為潛意識是人類行為的主宰;二是他認為孩童時的經驗大大地影響了成年時的性格;三是他認為性格的形成有賴個人如何因應他的性衝動。

一開始接觸到佛洛依德,首先了解到的就是他將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細部來說,本我(id)就是為個體與生俱來的一種人格原始基礎,是主要心裡動力的能量所在地,日後分化出自我及超我的母體,而自我(ego)的出現是來自有機體必需去面對及處理外在現實世界受現實的需要,超我(superego)則來自社會環境中經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的是傳統道德及規範的代表,如個人的行為與超我的自律標準不符,即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另一本有名的著作「性學三論」是由三大主軸所串連,全書由〈性變態〉、〈兒童性慾〉、〈青春期的變化〉三部分組成。他將人格發展分為幾個時期:0~1歲口腔期、1~3歲肛門期、3~6歲性器期、6~12歲潛伏期、12歲以後兩性期,他認為人在成長過程的的一切行為和經驗是影響著成人之後的行為。

佛洛依德認為人本來就具有雙性戀的特質,他在性學三論中說:「他們之所以愛上男孩,不是因為他的男性特徵,而是他所具有的女性體態及女性神韻:靦腆、賢淑、求知與渴助。男孩一旦長大,便不再成為男性性倒錯的性愛對象,他們自己或許又會去愛別的男孩。這種情形跟其他許多情況一樣,性愛對象不是同性,而是具有雙性特徵的人」。這樣新潮的觀念居然是在幾百年前就出現,想必對於當時一定造成相當的轟動,不過這卻是後人在研究性別上重要的一個理論指標。

由於佛洛依德本身是位醫師,當他在面對這麼多的病患時,從他們身上的病狀推回正常人的情況。有人覺得佛洛依德的東西是病態心理學,因為多數的理論基礎都是來自於治療精神病患的觀察,所以多數都是負面的,雖然在當時他所提的一些論點總引起很多爭議,像是伊底帕司情結,但我們不可否至,佛洛依德的確開啟了人們對於精神分析的大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