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使用下所衍生出的情感探討

--以手機為例—

鄭美萱

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行動電話的無所不在已經成為當前人際傳播的一個重要現象,這種隨身、隨時、隨地都具有溝通可能的特性,甚至可能已經造成了一場典範移轉。人們如何運用行動電話,這個人際傳播工具去維繫其社交網路,行動通訊和固接通訊不同的特性又對其人際關係產生什麼影響,卻是文獻中較未為著墨的。

本研究針對社會人士的不同關係型態(親情、友情、愛情)間,行動電話的使用差異及對關係的影響進行探討,主要是就行動通訊相較於傳遞通訊方式,所獨有的「即時可得性」(instant availability)、「情境不明性」(context indeterminacy)來探討情感的問題,並比較在使用行動電話後所產生的情感差異。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許多的論文裡,我們可看到的多是研究行動電話量化的部分,對於質化研究的論文較少,而在透過課程中一些書籍的閱讀,讓我發現行動電話發明後,除了帶來便利外,也衍生出其他的問題,包涵親情、友情、愛情也正在改變其運作的方式,故想透過此研究將手機主人背後的故事做一研究題材。

科技的發達從早期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方式,漸漸發展成無線電報,進而到電話的出現,在在都改變人的溝通方式;近幾年來行動電話快速的發展,也使得幾乎是人手一機,從小就離不開手機,一直到老年人口都是。但是從行動電話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行動電話所產生的一些情感性的問題,如親情、友情、愛情也都圍繞著它,天天在上演,而人際關係也正在改變。

在「拿著行動電話的猴子」一書中,探討新世代對手機的使用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溝通,漸漸的人與人溝通的方式只是回到原始的方發已聲音來傳遞,像猴子一樣用聲音來告知其他猴子事情;而在彭懷真教授的序文中也提到-如果青少年更換手機的速度也如同更換父母一樣該有多好,一句話道出現在親情的變化。而愛情透過行動電話的傳達可能發展成為情人、夫妻,甚至是婚外情、劈腿族,因為行動電話是個人的、客制化的,往往只有使用者個人才會知道內容,所以要透過質化研究的方式將行動電話所發生的親情、友情、愛情故事一一寫下,作為研究的內容素材。

主要目的是探討行動電話所產生的一些新現象,及情感的表達方式,是否會有新的現象產生及科技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包含手機成癮症、依賴性等作一現象探討。

 

貳、文獻探討

為探討行動電話對於人際關係之影響,我們將先回顧文獻中對於電話/行動電話的社會性研究,以及人際關係之研究,以作為本研究進行之基礎。

一、         電話研究

1.電話溝通的特性

電話溝通和面對面接觸的差異,Reid1997,轉引自O'keeffe and Sulanowski1995)認為是電話把溝通限於聲音而沒有其他線索,但也使的隱私和親密感能夠跨越空間限制,速度和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有電話)都能溝通,是和面對面溝通相較之下的關鍵優點。Rutter1987)則認為和面對面相較之下,較少的感官刺激會使得電話溝通中的任務導向較高、自發性較低,妥協較少。Dimmick et al. 1994)將電話是唯一種互動性媒體,他們發現使用者覺得電話與一般大眾傳播媒介最大的差異,是電話本身「沒有既定內容」。

2.電話的使用動機

在電話的使用動機方面,Keller1977)和Noble1987)都把電話的使用分為內在性的(inteinsic, 或社會的 social(instrumental,或任務導向的 task-oriented)Noble從便利抽樣的受訪中,發現內在性的通話遠超過工具性的,而在婦女以及較關心家庭之中,內在性的電話使用情形較多;電話使他們較不寂寞、較安全、較容易與家人接觸。在另一篇研究中,Noble1989),轉引自O'keeffe and Sulanowski1995)把電話的使用理由區分為便利、省時、維持接觸、閒聊、排解寂莫、克服距離阻隔、談一些當面無法談的事、不掺情感因素的資訊管道、避免(如見面時的)閒聊、較容易釋放情緒、安全感,也較有個人隱私權。Williams et al 1985)也發現電話使用上區分為內在性和工具性的功能;而對青少年而言,娛樂功能特別顯著。O'keeffe and Sulanowski,(1995)的研究指出,當代的電話使用者尋求的滿足世人際傳播和媒介傳播混合。他們得到社會性(socaibility)、娛樂性(entertaimment)、獲得(acquisition)以及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四項使用電話的滿足類目,性別與年紀則是預測社會性動機及娛樂性動機的有力指標。Dordick and LaRose1992)發現人們使用電話乃是由兩個主要動機造成,其一是所謂「實利主義」的動機藉由電話的使用,達到安排會晤、搜尋資訊及完成交易等目的。另一項則是屬於「愉悅滿足」的動機:把電話的使用當作社會互動的一項工具Ryan et al.1998)研究發現在使用動機上有年齡的差異。年輕人較常使用電話,強調電話社會性與工具性,老人則較重視安心可能是由於老人較依賴電話的安全功能,而其親職的責任感也轉化為以電話通訊來滿足。

從以上文獻,可以發現大致上可以將電話使用目的區分為社會性(情感性(sociality))與工具性(instrumentaliey)兩大類,或在近一不細分。而對照Rakow1930)所指,一開始時,電話產業是對於男性促銷,強調電話在企業及實務上的應用,可以發現,雖然如Rakow所述電話當初是以男性的詞彙來概念化為「控制」而非「社交」的工具,但隨著電話的普及,他在社交上的功能與工具性的功能相較之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社交上的功能大致上是能排除寂寞、維持接觸、安全感等。

二、         簡訊研究

本來手機的主要作用是說和聽,是一種很直接快捷的溝通方式,但是當“簡訊”滿天飛之後,整個手機文化就變得截然不同。在一個什麼都講究速度和效率的時候,相對慢節奏的簡訊的流行看上去有點反常。事實上,簡訊的妙處在於它是一種很有趣的“私語言”, 簡訊文化裡面,可以用幾個人之間的暗號溝通,可以發送平時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心裡話,也可以在無聊時候加一點圖案歌曲等等花樣給別人發過去,總比老打電話去問你有沒有想著我有意思得多。除了簡訊成本低之外,還有很重要的是打電話別人可以選擇不接,可是發簡訊就可以衝破封鎖,把想說的怎麼都送到別人面前,當然,別人要真的不願意看也還是沒有辦法的。 
  現代城市人的心理很微妙,渴望接近但是又不善於與人溝通,簡訊恰好提供了這樣一種委婉但是又明明白白的新模式。就像電話的產生使寫信變得不合時宜和逐步具有古典美感一樣,簡訊的流行很可能使平面表達重新復甦。很快,會有人挖空心思考慮如何在短短的五六十個字的位置間打動對方,也會有人熱衷於在小小的液晶螢幕上把數字和符號的排列組合得有美感。與拿起電話隨口就說相比,寫幾句話怎麼都顯得更加經過大腦和更加有誠意,彼此的感覺也容易好一些。 

參、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式:質化研究

二、 研究對象:社會人士或與行動電話相關之網路故事為主

三、 內容分析:

行動電話所衍生出的情感問題可以簡單地分為以下三大類 : 一是親情類,多是親子之間互動的關係組成;二是友情類,如同學、朋友等 ; 三是愛情類,如男女朋友、夫妻等。而在手機的使用上已發生的愛情故事最多,常常聽到一些婚外情、劈腿族之負面的情感問題,其實也是有非常正面的愛情故事;就友情而言,所發生的故事是最多,但是往往會忽略這個部分的事件;親情方面來說故事也是很多,但是能記得的可能也不多,但是往往一個小小的動作反應卻是可以讓人感動良多。

 

四、 案例說明:

案例一   七年之養的曾女士先生  公務人員

聽過許多有關婚外情的故事,這是我聽過最戲劇化的故事,結婚15年育有三個小孩,先生是建設工程高階主管,而這此婚外情是第二個也是事隔七年所發生的故事;由於先生隨著工程必須到外地工作,所以回到台北的家也只有在假日,女士起先發現先生可能外遇是在其行動電話上,假日時發現有人晚上常打電話來,或是傳一些曖昧簡訊,讓她起懷疑,每當她問起先生時,總說是公司打來有事。

為了求証女士打電話給先生的男同事問其是否有看到或聽到此事,結果這位男同事想起他老婆曾經跟他說過這位主管在公司跟一位有夫之婦的會計,兩人共吃一個便當,而會計也會在午休時拿其外套來禦寒;因為他先生的這位同事的老婆擔任此外地的總會計師,所以她先生所發生的事情全逃不過她的眼睛,至此女士委託這委同事老婆幫忙監看。雖有人監看,但是其先生仍不知道這件事情,而那位女同事也是常打電話及傳一些很曖昧的簡訊,其老公在假日收假回到宜蘭時,也跟此女相約一起去吃飯,或是見面等等,所以當老公提起要加班時,女士也曾到工地,想要看看這位小姐長的如何?但是偏偏這位小姐沒來上班,而女士也至其位子打開電腦發現這位小姐竟然有她們全家的E-Mail,讓她覺得很訝異,也曾問她的先生但是都是否定的;而真正確定是發生在松山機場,當她先生從外地回來時,女士開車到機場接機,先生打電話來問女士是否到機場沒?女士回答還沒、塞車,其實已經到達機場,心想給先生一個驚喜;但是到達機場門口未見先生的蹤影,於是請小孩看著車子,自己跑去找先生,卻發現先生竟然在講公共電話,女士則不出聲站到其旁邊聽她們將講話的內容,發現她跟那位會計正在甜言蜜語,於是女士拍了一下她先生的肩膀,其先生訝異又尷尬的表情可想而知,至此整件事情終於暴發,女士對其先生的行為也非常的生氣進而影響其工作情緒,最後在受不了的情況下,打電話給其先生的老闆告訴他整件事情(因女士曾跟先生公司吃尾牙及員工旅遊,所以有其老闆的電話),要求開除那位小姐即將其先生調職;後來老闆把它先生調到高雄,而那位小姐也被開除了,雖不知其是否有聯絡,但是對女士而言,這是一個可接受的結果。可是自始至終其先生都不知道,他在宜蘭時有被監督及最後老闆提出調職一事,因為女士假裝不認識其總會計且不知其同事電話號碼為由,而瞞過他先生;而老闆因早先就有意思將其先生調到高雄且也跟他提起過。

因為行動電話具有客制化的特性,其實要知道他人的朋友圈狀況有時從手機中也可發現,就現今社會發生的婚外情及愛情的劈腿族的故事,此案例算是最特別的因為其中的曲折離奇,讓人覺得好像是一部電影的故事。

 

案例一   熱戀中的先生  銀行行員

這麼說吧!我的婚姻跟手機聯絡有關,因為工作在台中,老婆當時的女友住台北,寫信費時,直接用手機跟女友聊天,比較能立即知道對方的想法,打長途電話不比手機便宜,長途電話一個月每天40分鐘,不含假日就要三千多,手機只要月租費網內互打只要901元,所以都用手機聊天。

其實手機帶給我很多的想像空間,像跟女友溝通時,常會講些熱戀中才會講的出口的話,不在她身邊的日子裡,她的手機是我的傳聲筒,我的手機是一條連接美妙愛情的專線。說什麼,當時沒有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替代手機在我心目中的份量。我只會用手機最基本的功能:打電話及接電話,設鬧鐘及傳簡訊,我不太會用其他的功能,只要能跟意中人連線述說情意就是我的目的。當她答應嫁給我時,心中的莫名的興奮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案例二   為子女煩惱的吳先生   職業:送貨司機

大人們是因為需要而用手機的,大多是為了工作,那小孩子為何需要擁有行動電話?是因為父母希望知道孩子的行蹤,那青少年把手機當做什麼?

聽友人說:孩子長大會自己找友伴,而與父母互動會較少。我家的情形真如友人所說的一般。讀國一的兒子,只會把電腦當電動玩具玩,高二的寶貝女兒,則跟我要手機,買給她還指定廠牌型號,老爸我用行動電話還不如她新穎,結果手機用途是跟同學或朋友講一堆五四三的,通話費超高,我想打給她,她都覺得煩,可是看她跟朋友通話中是有說有笑,真是無奈…..

 

案例三(網路故事)  陌生的手機來電 讓我流淚

一天,正走在路上,手機響了,電話裡是個稚嫩的小女孩的聲音:“爸爸,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啊!”直覺,我知道又是個打錯的電話,因為我没有女兒,只有個6歳的獨生子。這年頭發生此類事情也實在是不足為奇。我没好氣的說了聲:“打錯了!”便掛斷了電話。

接下來幾天裡,這個電話竟不斷不斷地打過来,攪得我心煩,有時態度粗暴的回絶,有時乾脆不接。

那天,這個電話又一次次打來,與往常不同的是,在我始终未接的情况下,那邊一直在堅持不懈的撥打着。我终於耐住性子開始接聽,這是那個女孩有氣無力的聲音:“爸爸,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啊!媽媽說這個電話没打錯,是你的手機號碼,爸爸我好疼啊!媽媽說你工作忙,天天都是她一個人在照顧我,都累壞了,爸爸我知道你很辛苦,如果來不了,你就在電話裡再親妞妞一次好嗎?”孩子天真的要求不容我拒绝,我對著話筒發出聲音吻了幾下,就聽到孩子那邊斷斷續續的聲音:“謝謝……爸爸,我好……高興,好……幸福……”。

就在我逐漸對這個打錯的電話發生興趣時,接電話的不是女孩而是一個低沉的女聲:“對不起,先生,這段日子一定给您添了不少麻煩,實在對不起!我本想處理完事情就给您打電話道歉的。這孩子的命很苦,生下來就得了骨癌,她爸爸不久前又……被一場車禍奪去了生命,我實在不敢這個消息告訴她,每天的化療,經常的疼痛,已經把孩子折磨得够可憐的了。當疼痛最是她難以忍受的時候,她嘴裡總是呼喊着以前經常鼓勵她要堅强的爸爸,我實在不忍心看孩子這樣,那天就随便编了個手機號碼……”

“那孩子現在怎麼樣了?”我迫不及待地追問。

“妞妞已經走了,您當時一定是在電話裡吻了她,因為她是微笑著走的,臨走時小手裡還緊緊握著那個能聽到‘爸爸’聲音的手機……”

不知什麼時候,我的眼前已模糊一片……

自從我們踏入這個茫茫的人世間,從一片白纸,被滾滾紅塵慢慢地教會了世故,教會了冷漠,教會了……,除了人們的明争暗鬥,爾虞我詐……,是不是也少了些感動!

 

案例四(網路故事)  手機簡訊中有濃濃的親情  男 自由業

    不知不覺中,手機簡訊走進我們的生活,並漸漸成了一種時尚。說實話,有時簡訊帶給人的感覺挺奇妙的,那小小螢幕上滾動着的文字和圖像,讓我們找回了些許被快節奏的生活和便捷的通話方式漸漸冲淡的親情、友情和愛情。

    記不得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手機簡訊與同學、朋友交流了,也忘記了第一次收到簡訊的激動和愉悦,但前不久第一次收到我老爸的手機簡訊,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字:“晚上回家吃飯嗎?爸爸”,我的眼睛却濕潤了。

    這幾年工作繁忙,又經常出差,我與父母鲜有時間交流,打個電話也是匆匆收現線。他們退休在家,其實挺渴望知道我的一些事情,但一方面嫌给我打手機費用高,另一方面也不想打擾我的工作。當他們得知發簡訊便宜,而且能寫很多話時,我那可愛的老爸便找出我淘汰的舊手機,交叉反覆地學習起來,雖然這對他們老年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慢慢地,我們之間的簡訊交流多了起來,出門在外,他們會叮嘱我:“在外面别怕花錢,多吃點好的”、“家裡一切都好,别惦記”、“天冷了,多穿點衣服”。晚上加班,他們會寄來一則:“早點回家,给你煲好了湯”、“路上慢點開車”。每次收到這樣的簡訊,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畢竟任何時候,親情都是彌足珍貴的。    所以,别忘記常给你的家人發個簡訊。

 

五、 相關資訊探討

如今,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了。但你在手機使用過程中,是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精神病學家認為,手機成癮可能會成為21世纪最大的非藥物成癮問題之一。手機成癮能使一個人完全與他人隔絕,破壞情緒。

為什麼有的人會出現手機成癮?這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麼秘密?

這裡面涉及到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問題。根據耶鲁大學心理學家Aldefer提出的人的三種基本需求(ERG)理論,其中R(relatedness)指的是人的社交需求。也就是說,與他人交往並建立關係是人内在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我們通常與他人建立聯繫的基本手段就是通過溝通,而手機恰是實現人與人溝通最為便捷的工具之一。這也就不難理解,手機為什麼能够迅速普及。

既然用手機與他人溝通是正常的基本心理需求,怎麼還會出現手機成瘾呢?什麼樣的人容易手機成瘾呢?

在社會交往方面缺乏自信的一類人,容易形成手機成癮。因為種種社交場合會讓他們感到焦慮、緊張,從而帶來心理上的不愉快。在手機没有誕生以前,有較高社交焦慮的人群會選擇寫信、留言等間接交往方式。随著手機和網路日益普及,這部分人尋找到了更加方便的間接交往方式:發簡訊,網路聊天工具(ICQMSN)。而且,相較於寫信、留言,這種間接交往方式的即時性大大提高,緩解了社交焦慮,讓這部分人享受到了交往的樂趣。

手機成癮和網路成癮讓使用這些溝通工具的人日益孤獨。在一些社會,家庭的世代疏鬆,城市的孤獨感增强,因為人們通過傳統的方式建立不了人際關係,而對間接溝通變得成癮。青少年接受新科技快,但是關於如何使用的建議却很少。高科技工具能够增强人際關係,同時也能瓦解人際交往的能力,其關鍵還是在於使用者。

要減少手機成癮,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的支持。提供一些参考建議:首先,明確手機的主要作用是“溝通”,實質和固定電話並没有差别。不能因為手機附加的各種功能影響我們對手機主要作用的認識。其次,使用手機日益規範化。手機是個人的隱私,接不接電話,應根據情境的要求。常常看到課堂裡或者會議室裡,有人“埋頭苦幹”,這種行為是對他人不尊重的表现。 最後,如果已經發展成手機成癮,應急時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機構的幫助。

 

肆、結論

「手機是機具,人性是活的」這是我從之前常用來形容電腦使用的話改變而來「電腦是死的,人腦是活的」為什麼要如此說呢?因為他們都是一個器具來輔助人們從事各式各樣的行為及活動;同樣一個商品在不同人的使用下會產生其週遭所發生的故事,也將發展出不同的情感故事,也將深深烙印在自已的心中。

在今生活中手機已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當一個人從呱呱落地起就已經接觸新的科技,不像早期電話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而是有一些生活水平的人家才買的起;而一個三個月的嬰兒也能對著電話,哇哇的發出聲音告訴另一方的母親,想跟母親講話及聽母親的聲音,讓人驚訝一個三個月大的嬰兒竟也知道電話的功能。

優質便捷的行動電話,讓大眾可以隨時隨地快速溝通互動,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進人際關係和諧。近年來,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家庭關係日益疏離,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因此,有企業與產官學的專業與資源結合,協助青少年脫離成長困境。最迫切的是從家庭關係著手,協助青少年與父母親成為溝通高手,加強親子互動。

從台灣人平均工時逐年增加可以想像雙薪家庭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碌,而沒有足夠時間陪伴孩子。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快速運轉的步調,但現代父母應學習使用尖端電子科技產品,來改善我們的溝通品質。例如:透過孩子擅長的電腦手機,和他們即時溝通,不論是發封電子郵件或簡訊,都可以與孩子隨時隨地溝通。尤其將推出第三代行動通訊服務(3G),屆時父母將可以和孩子隨時隨地使用3G影像電話、通話時可以同步看到影像,猶如孩子就在身邊。

 

參考資料

書籍

1.王啟璋,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聯性,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正高信男著,蕭照芳譯,2005,拿著行動電話的猴子,台北:天下出版

 

網站資料

1.      台大心理系鄭昭明教授為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學門規劃所撰一文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theory_psy/cognition/

2.      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theory_psy/cognition/Piaget01.htm

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1607431

4.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40101974

5.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1104950

6.      http://tech.tom.com/Archive/1121/1103/2002/9/24-34913.html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