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MSN,故我存在!」

-MSN顯示狀態來談網路自我存在感

I MSNso I am

-The Presence Information of MSN Messenger presents a sense of existence.

 

史育寧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摘要

網際網路帶來了一種視窗生活,對於使用者而言,可以說是另一種生活認同。而即時通訊軟體(IM)則產生了另一種影響。本研究主要著重在MSN即時通訊軟體中的「顯示狀態」功能,透過使用者的主動選擇,能夠讓MSN列表中的其他連絡人了解使用者有無在電腦前或是其他存在狀態,進而對所謂「網路存在感」進行深入探討。

「顯示狀態」與「存在感」意味著有無在電腦前的實際情形也就是物理位置以及心理的相對應。MSN場域中隱含了許多不同的表現方式,例如溝通者彼此之間權力的不同以及顯示狀態符號表現的選擇…等等,都會影響MSN顯示狀態帶給網路使用者的網際空間存在感差異。以Goffman劇場理論中的台前與台後的表演概念,試圖了解「顯示狀態」能否給使用者不同型態的存在感,一種可以更換的存在感,多重身分的存在感。

本研究以MSN使用者親身使用經驗為出發點,採用人際網路滾雪球方式,訪問了五位受訪者,並且針對其中三位作一實際的使用觀察記錄。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了解MSN使用者在使用顯示狀態功能上的使用行為以及經驗、表演背後的意義與更深層的意義,觀察記錄則能夠讓研究者實際去了解得更為深入。

最後,研究結果顯示MSN場域中,顯示狀態的選擇會成為一種利用符號的表演方式,造成對話位置有其不同的權力關係,而使用者之間也因為線下人際關係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自我以及他人的認同感。

 

關鍵詞:MSN Messenger、顯示狀態、網路存在感、劇場理論

Abstract

 

Internet brings a kind of windows life. For users is the other type of the sense of identity. However, IM provides the other side-effect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MSN Presence Information . Though MSN users active choices make other users on the MSN list realize whether users in front of the screen or other existence situation and even discuss the sense of existence.

Show of state and sense of existence mean wheatear in front of screen or not, it provides aura to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al nthe real posistion tes. and virtual posi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drama theory of Coffman to realize whether MSN states could bring different type of existence that can change and multiply many types of roles of sense of existence.   irtual posistion  and  exist states.he screen

Finally, the findings showed in the MSN, MSN Presence Information the can become one kind of performance, creates the power of dialogue position, but between MSNs user also ha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line and onlibe.

 

Key wordMSN MessengerPresence Informationsense of existenceDramaturgical approach

 

壹、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科技突飛猛進與日新月異,電腦已是現代人與世界接軌、不可或缺的生活基本設備。台灣在電腦網際網路使用人口在20071月達到1,523萬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7)[1]。電腦科技除了增加生活上的便利性之外也帶來人與人之間多面向的互動性,而所謂的「互動」又不只是以一種線性的方式。

即時通訊軟體是聯繫人際網絡溝通平台,本研究以MSN Messenger(簡稱MSN)為例,因為此軟體提供了全球38個國家使用,以及18種多國語言服務,透過創市際去年調查顯示出,最多人使用的是MSN,有338萬人之多,MSN佔了即時通訊市場中的88%(創世紀,2003)MSN Messenger(簡稱MSN)更是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另一種「必需品」,透過電腦中介科技,可能衍生出許多人際互動的改變。網路使用者將時間消耗在即時通訊上,可以說是帶來了一種視窗生活,也可以說是另一種生活認同。

 

一、               MSN即時通訊普遍性

根據創市際(Insight Xplorer)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即時訊息登入者有650萬人,即時訊息使用者女性多於男性,大部分網友只要上網就會開著即時通訊軟體。許多調查結果也顯示出IM愛用者年齡層集中在20-24歲,除了學生為最大使用族群,其中有26.2%的上班族也經常藉由IM進行溝通。有趣的是如果探討「沒有IM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這些IM愛用者表達若沒有了IM,會造成「生活無趣」、「人生索然無味」…等諸多不良影響,即時通訊除了為生活增添了樂趣並融入網友生活外,甚至產生部份網友的依賴感

 

我想我使用msn的主因應該是為了怕遺漏了什麼資訊吧!以前人是說,不看電視不知天下事,我是覺得不登msn,就不知道今天我周遭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I受訪者)

 

二、              MSN即時通訊功能特殊性

「顯示狀態」是即時通訊使用者向其他列表上使用者宣告自己是否「有空」進行互動的文字訊息(Alvestrand2002),而這種文字訊息會產生一種文本意義,對於使用者來說是一種向其他人表達自身「溝通可得姓」、「存在感」…等等許多概念的文本意義,不只是字面訊息那麼簡單。而MSN對於這項功能的說明如下:

 

MSN為保護您的線上安全。為了不想被打擾,即使你已經登入MSN Messenger,也可以顯示為離線狀態。簡單來說,您可以擁有完整的隱私和隱密性。[3]

由以上敘述可以知道,顯示狀態的功能主要是向其他使用者透露出「目前是否有空聊天?」、「正處於什麼狀態?」…等訊息。而其他使用者則可以藉此判斷「該不該傳送訊息?」、「現在是否為溝通的最佳時機?」可以透過此功能進一步自由選擇與名單上的某個對象進行互動。

 

特別貼心的部份是顯示為離線以及忙碌這兩種狀態,也是我最常使用的兩種狀態,可以讓我在不想被打擾,或是不想讓某些人知道我在線上的好方法,忙碌狀態貼心的是,只要設定忙碌,別人登入或是敲我都只會出現視窗的閃爍,而不會出現聲音。這在我真的很忙碌時,減少了不少分心的情況。(I受訪者)

 

此研究主題主要是做一種反思,相信許多MSN即時通訊使用者都有相同的使用經驗。在使用電腦時第一件事情就是登入MSN,但是登入之後會不會顯示為線上,則不一定…。而研究者感到興趣的地方就是在於登入之後,每位MSN使用者會如何去選擇「顯示狀態」?又是抱著什麼樣的想法在選擇顯示狀態?顯示之後又會造成何種影響?是否會透過選擇顯示狀態進一步產生一種自身網路存在感?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則是試圖將MSN使用者的顯示狀態的使用選擇來探討人自身存在感的建構。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僅存在面對面溝通的傳播模式,而新傳播科技的普遍,使用者又會發展出何種傳播模式這是本研究所想要了解的。

即時通訊軟體現階段的發展已經有別於過去僅僅藉著文字來進行互動溝通,而使用了表情符號、暱稱加表情符號、照片、網路語音即時傳訊等媒介豐富度介面的功能。但無論科技如何進步,即時通訊軟體仍不脫離以文字為基礎的溝通方式,依照此前提,MSN Messenger的「顯示狀態」設計的初中似乎是希望使用者可以透過字面意思判斷欲傳播的對象的溝通可得性,也可以說是透過顯示狀態的文字訊息來了解判斷其他使用者的存在與否。「顯示狀態」(Presence Information)又稱為「線上狀態」(Online Status),是即時通訊軟體使用者向連絡名單上其他人宣告自己是否有空禁行互動的文字訊息(availability; Alvestrand,2002)。顯示狀態有「線上」(online)、「離開」(away)、「忙碌」(busy)、「馬上回來」(be right back)、「外出用餐」(out to lunch)、「通話中」(on the phone/in a call)、「顯示為離縣」(offline)等七種狀態。(本研究討論不包括MSN外掛程式之相關功能)

Merkle & Richardson(2002)認為,離線與線上人際關係最主要的差異,就在於互動的方式。研究發現,人天生喜好與人保持連結,即使把場景從日常生活轉移到虛擬的空間,依然會進行網路人際傳播。而利用維持社會關係以及對話可得性等概念,從顯示狀態的文本意義找出連結與自主與顯示狀態的關係,也因此產生某種「存在」意義,產生訊息流動。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是以個人使用新傳播科技中的即時通訊軟體為研究主題,透過MSN顯示狀態的功能來呈現自我以及科技依賴感的產生進一步探討其網路存在感的建構以及存在意義。

主要以「科技化人際關係」的角度來作一深入探討,了解人與人溝通的媒介環境改變時,是否會重新型塑人際關係?也就是說重視科技環境下人我關係的改變以及互動,除了探討表面的現象之外,同時也試圖加深MSN使用者在科技環境下的潛在影響。在即時通訊軟體中,MSN Messenger的「顯示狀態」設計理想的使用情況是,使用者僅需透過文字訊息的標示就可以最直接明瞭的方式,立即判斷他人的溝通可得性;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使用者隔著電腦欲判讀互動對向的溝通可得性,卻無法完全得知另一端使用者的意願。同理,也無法透過顯示狀態了解欲溝通對象的存在與否。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主要是認為在即時通訊軟體的使用日趨頻繁的情形中,使用者是否能透過觀察他人選擇「顯示狀態」的字面意義來研判對方的「溝通可得性」,進一步推測是否存在於電腦前?而自身又是如何選擇顯示狀態?是否可以透過使用狀態的觀看以及選擇建構網路存在感?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1.          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如何建構?能否推論至新傳播科技的領域?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表演能夠呈現自我,那麼在網路虛擬的空間裡,能否透過表演來呈現自我,甚至進一步建構自身存在感?

2.          在科技尚未介入之前,「存在」為實際存在的意義,但新傳播科技中介後,「存在」成為另一種並非物理性的存在(所在位置)的概念。因此,MSN使用者經由顯示狀態的呈現可以展現出自身存在感嗎?存在感是可以經由MSN顯示狀態所建構的嗎?

3.          在此對話場域中,真的存在嗎?人與人的溝通,真能簡化到能只依賴訊息編碼,感知到對方的存在?

 

貳、    文獻探討

本研究文獻探討部分要來鋪陳關於「網路存在感」相關論述的完整性。文獻部分主要有Goffman劇場理論以及主體性與身分/認同。因為在本文的研究架構部分便清楚的說明,本研究之存在感的相關論述,因理論部份將此概念進行深入探討,這些理論都是同一核心-「網路存在感」。

 

第一節        Goffman戲劇理論(Dramaturgical approach)

社會生活之所以維持,是因為社會行為者通力演出。表演需要不斷的維持與經營,Goffman用戲劇概念解釋生活,用戲劇的比喻作為自己理論的架構。

Goffman戲劇理論中的「互動」(interaction)指的是面對面的互動:互動出現在一起時,對彼此的行為會產生相互影響。人生如戲,在他人面前,以符號的戲劇性表現滿足某種期望的角色,並進行互動。這是Goffman戲劇理論的起點,這個起點是芝加哥學派的Thomas的「情境定義」(situation definition),也就是說「如果人們情境定義為真實時,那就其所產生的後果而言,這些情境就是真實的」。一個情境定義形成優先於所有「自我決定」的行為(Thomas,19378)

Thomas強調社會心理學需以科學方法研究,著有「歐洲與美國的波蘭農民」一書,他的情境定義(definition of situation)概念影響了後來的符號互動論(林美玲,199324)。何謂情境定義?簡言之,Thomas認為人類在面臨問題情境時,通常會經過一個自我檢討與考慮的階段,即一方面行為者本身的背景,一方面是他們所處的體系的情境因素,彼此交互影響來界定他們的行為,此種對情境主觀釋義(interpretation)的過程,即所謂情境定義(鍾蔚起,1989)

情境定義也可以說是一個秩序協商的過程,互動的雙方經常要互相測試行動,並根據回饋來修飾定義。最後傾向為未來互動設立新規則。也就是說我們將MSN的互動場預定義為一情境,而在情境中便會出現許多互動的協商過程,最後定義出一套新的規則。自我的行為正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戲劇性交往所形成的。在人類的生活型態與內容上,到處充斥著符號的表徵與符號的互動。而象徵系統提供了我們行動、互動與組織的方針,也規範了我們的社會生活(君玫譯, 1996)

 

        一、        台前(front)/台後(back)

Goffman提出「台前」(front)的概念來分析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台前指的是正式表演的區域。在Goffman的界定中,是指在個體表演中能夠以一種普遍、固定的方式來對觀賞表演者進行情境界定的部分,台前因而是個體在表演中有意識或無意識使用的標準表演裝置。(Goffman 1959:22)而台後(back regions)是指與某種特定表演相關,但造成的印象又必然受到人們故意扭曲的地方,它類似戲劇的後臺或電影「鏡頭之外的活動」(off-camera activities)

在台前中可分為外部裝置(setting)和個人門面(personal front),而個人門面又可再分為靜態的外表(appearance)和動態的態度(manner)。外部裝置是指圍繞著個人的外在環境,包括固定的道具和可移動的活動裝置,在表演設備中使我們能直接與表演者本身產生認同的其他部分,以及我們會自然期待這些部分會隨著表演者而移動。在個人門面中所提供的資訊是內容訊息(gives),包括個體所使用的口語符號及替代物,其目的在於傳遞他與他人都知道的與這種符號聯繫的訊息。這部分指的是為了要使互動能夠進行下去的基本條件。外表和內容訊息相對而言是較為固定的,所傳遞的訊息就是它本身當下的狀態。態度和框架訊息所傳達的意義通常是一種刺激而非訊息本身,它會引導對方去思考與判斷該如何與表演者互動。(Goffman 1959:2,22-24)

我們通常都會預期外表和態度(前台與後台)之間存在著確定的一致性。(Goffman1959:24)Goffman認為,表演(performance)是一個特殊個體在任何特定場合所表現出來的全部行為,這種行為可以任何方式對其他參與者中的任何人產生影響。(Goffman 1959:15)

MSN作為一個互動場域,顯示狀態的選擇與顯示在本研究中可以說就好比Goffman戲劇理論中的前台的表演。MSN使用者都是主控姿態傳送的表演者,利用顯示狀態的符號文字來表達出自己的狀態。

Goffman認為,表演(performance)是一個特殊個體在任何特定場合所表現出來的全部行為,這種行為可以任何方式對其他參與者中的任何人產生影響。(Goffman 1959:15)Pierre Bourdieu指出表演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在社會中主體們使用所有的策略都是為了要去努力建構他們的認同(identity),去形塑他們的社會形象,去製造出一場秀(show)Goffman將社會中的主體視為一場表演中的演員,通過承受或多或少在螢光幕前的表演壓力,致力在最佳的燈光下展現他們自己。(Bourdieu 2000[1983]:113) Bourdieu認為Goffman通過最微妙、最容易改變的社會互動來抓住表象的作用 (work of representation)

 

第二節        主體性與身分/認同(Identity)

主體性與身分認同等概念可以說是關係緊密,我們可將主體看作是我們身為人的存在狀況,以及成為一個人所經歷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如何被構成為主體(constituted as subjects)的過程。(羅世宏,2004)所謂作為一個主體,意思就是:人之所以為人,不免受制於其所置身的社會過程當中,從而界定群我關係,而使我們成為了自我及他者而存在的主體(as subjects for)。這當中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就是自我概念)稱作自我認同(self-identity),而他者的預期與意見則構成了我們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

主體性和身分認同是某一條件下才會產生的文化產物,這意味人是社會、文化的產物,也就是說身分認同乃是社會建構,不可能獨立。(羅世宏,2004)Giddens主張自身的多重敘述並不單只是語言意義改變所造成的,也受到社會關係的多樣化、文化脈絡、互動場域所影響。文化脈絡與互動場域的增加,造成我們比較容易對特定主題產生認同,因使人類會因為環境而對主體所持的態度有所轉變。

認同(identification)作用是一個心理上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一個主體將他人所有觀點、特性、屬性品質接收為己有,且以此他人作為模仿對象,進行部份或完全地在變成此人。此一傾向引導個人的行為與思想趨於一致,歸於統整。一個人的認同,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自我認同」,另一是「社會認同」(張春興,198737)。資訊網路媒體所帶來的不僅是將全球文化再現在電腦的視窗,更有趣的是將閱聽人在媒體經驗中的被動接收角色,轉換為主動產製訊息符號的主體,資訊網路的使用者可以匿名,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而在線上形成虛擬認同(virtual identity)

認同與化身之間的關係,並非想像中的簡單,Jordon指出:

 

離線與線上人格有一個複雜的關係,這讓許多人相信,有時候離線與線上會結合為一,但是有時候也能讓它們沒有任何關聯性。相反的錯誤會是,過於簡單的全面認同與化身連結性,假設認同最後會跳脫化身並捨棄之。

 

認同與化身之間有三大張力:似乎立刻界定化身為錯誤表達認同的證據、讓連結得以延伸至爆裂點的資源,以及慢慢損毀化身或認同分離或相結的互動宣稱。線上角色是透過許多代替離線記號的標記來建構與判斷:地址、頭銜、簽名檔、自我描繪與風格。[4]

 

第三節        Goffman劇場理論看網路人際互動

網路人際關係是以媒介特性為基礎,而建立起虛擬社區中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接觸。在網路社會中,人際互動與人際關係的維持,亦是需要參與者的通力演出與維持才得以存在的。

Goffman 戲劇理論分析人際互動,網路的匿名性使網路互動者,視網路空間為一表演舞台,可以呈現自我且保有隱私的效果。(引自戴怡君,1999)使用者可將自我內心的部分毫無修飾直接呈現,當網路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與必需之後,坐在電腦前,透過網路,尋獲了另一個自我表演的場域。在這個場域裡,一方面人們可以延伸真實世界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由於匿名與化名的特性,人們可以在此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受真實世界的規範所約束。

在網路上與他人互動時,使用者的真實身體往往是處在一個私密的空間,舒適的與他人交談,造成真實世界與網路空間的割裂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把網路視為一個前台,真實世界視為一個後台,在虛擬網路上,不同的活動範圍也分別構成一個幾乎互不交疊的前台。因而也比較容易做到Goffman所謂的觀眾區隔,所以個人得以塑造一個有別於真實世界的自我認同,可以藉此主動地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以及相應的人際關係。因此網際網路之所以對個體產生重大影響,就是因為在真實世界與網路世界,兩者會彼此交互影響與滲透。

Goffman的貢獻在於,以社會學的立場指出:正因為任何規模的社會關係中,他人都是無所不在的,因此自我的表演也是無所不在的,但重點不在於個人有無作出表演的意願,而是他人的視線早已內化成自我認同的憑藉。按照社會學的角色概念,只要個人在一團體內佔據特定位置(position),因而具有一套特定的行為模式,這套行為模式包含著對他人的權利與義務,便構成了某種地位(status),也就是他所屬的角色(role)

 

參、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新傳播科技中的及時通訊所產生的現象作一探討,從社會心理學中的符號互動論提取概念,以具體可行的研究方法,解答本研究提出的問題。

核心議題是「網路存在感」的探討,也就是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轉移到網路虛擬空間中後會產生怎麼樣的變化?又怎樣透過MSN顯示狀態來表現出自身或了解他人的網路存在感?人在科技中介的環境中,透過科技進一步與他人展開互動以及溝通,在本章節中,第一部分主要是針對選擇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考量因素加以說明,第二部分則是對於本研究如何實際執行的步驟加以描述。

本研究採用開放式的問題也就是沒有預設答案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半結構式的訪談,半結構式訪談的談話內容沒有嚴格限制,研究者定下訪談大綱,會根據受訪者的回答近度是當的追問或修正問題。要避免因為經驗不足帶來的偏差,例如引導性問題,故要仔細擬定研究問題的使用字眼。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相關文獻中Agre對於「Net Presence」網路在場的探討,網路在場不是個人直接創造的,而是必需與他人互動以及形成可信度(credibility)才能達到。「在場」這個字是將一個持續性的事實化名詞,是將個體出現在眾多網路活動的這件事進行轉喻(metonymically),在此虛擬場域中,MSN透過顯示狀態的表現,產生一種文本意義。操作顯示狀態則出了可以有存在感也可以進一步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存在感是一種注意與被注意的概念,也可以說存在是客觀事實,而存在感是主觀認定。根據上述文獻之描述我們可以了解網路存在感的產生是必須經過使用者互動來產生的,彼此產生權力、認同以及建構自身主體來創造所謂的存在感。

本研究以MSN使用者親身使用經驗為出發點,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了解MSN使用者在使用顯示狀態功能上的使用行為以及經驗、表演背後的意義與更深層的意義。除了深度訪談的,研究者預計以實際紀錄MSN使用者實際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情形,如此一來才能真實了解MSN顯示狀態對於MSN使用者的意義。

 

第二節        研究執行方法

研究方法採用深度訪談,因為此方法最能捕捉研究對象對本研究議題得看法。透過這種結構較不嚴謹以及開放式的訪問,讓受訪者享有比較多的空間可以回答,也方便受訪者與訪問者之間的訊息交流,透過交談的方式兩者共同進行意義的建構(畢恆達,2005)。因為研究問題本身就相當聚焦,採用此種開放式的問答,較能夠延伸研究結果的深度。在深度訪談之外,並輔以使用觀察記錄實際使用情形的研究方法。在此次研究中,七個受訪者中有三位進行實際觀察期使用情形,並且作一記錄。

本研究依照研究問題可將訪談部分分為以下部分,分別是:

1.          MSN使用者對於顯示狀態的選擇行為解讀?自我?他人?

2.          MSN使用者對於顯示狀態的選擇認知解讀?自我?他人?

3.          延伸顯示狀態與使用者之間互動的相關意義。

 

一、                研究對象

在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面臨研究對象難以確立的難題,原因在於MSN使用者的範圍是當大,遍及各年齡層以及各種職業,使用目的與方式也各有不同,因此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要避免研究上的不客觀,因此在本研究上主要選擇七位盡量將彼此差別性拉大,因為樣本數已經不多,故希望能夠將面向放大,不要太過侷限。在選擇訪談對象的同時,因為本身周遭的朋友對於本研究主題已有初步了解,故無法成為選擇的研究對象,因為如此一來在問答的過程中答案便會有侷限,無法了解MSN使用者真正內心的使用經驗與想法。因此本研究是排除與我本身較熟識的朋友進行訪談,但如此也會有其缺點,便是因為線下交情不夠深厚,對於受訪者實際生活型態不能夠完全掌握,在訪談時會同時需要花費時間了解對方的生活型態,以便與MSN顯示狀態的使用情形作一對照。

從深度訪談以實際觀察的研究方法中,用以了解使用者實際運用科技MSN即時通訊的情形以及使用者在選擇顯示狀態的想法,也可以從中試圖了解科技中介後人際關係的改變。

                                                                        

第三節        訪談綱要

因為科技的豐富度,讓原本的科技中介人類生活的概念出現更多的變項。本研究便是將MSN顯示狀態得此一功能視為一變項。使人們在MSN此平台上,際關係之間再作一重新審視,也是人我關係的重新確立。

結合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之理論基礎,以及平日觀察MSN使用者之紀實心得,初步擬定以下訪談問題,此訪談採用半開放式的對談,緊扣顯示狀態以及存在感的相關概念來進行討論。

 

表一:訪談題目綱要

 

訪談問題

問題意義

使用行為

何時開始使用MSN?是否經常使用MSN(使用MSN的頻率、時間?登入即為使用,包括掛網)

使用的原因?是否為經常性的使用此即時通訊軟體?長時間掛網的意義為何?

使用MSN的原因?(工作需要?娛樂、打發時間?結交朋友、增進感情?其他?)

是否知悉MSN軟體的相關功能?請舉例。並且說明自己使用經驗。

是否對於MSN的使用有足夠的認識度

受訪者對於顯示狀態功能的知悉與否?

知道MSN有「顯示狀態」可以變換嗎?有哪些種類?

登入後顯示狀態的選擇是因為何種考量的因素?

(是否會立即選擇「顯示為線上」? 是否會立即選擇「顯示為離線」?)

暴露自身與隱藏自我的選擇。

存在感是一種注意與被注意

選擇「顯示為線上」後,又會進一步選擇何種顯示狀態?

是否會注意他人顯示狀態?是否認為別人會注意到自己的顯示狀態?

顯示狀態/前台表演

MSN即時通訊軟體對於你的生活型態有無改變或影響?

即時通訊軟體創造的虛擬場域對於人際互動的影響

 

 

你覺得在MSN上你給朋友呈現的形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改變顯示狀態的頻率?為何會想要改變顯示狀態?

選擇「顯示為離線」的意義為何?

是否經常線顯示在「線上」?

是否經常維持顯示在「忙碌」?

是否經常維持顯示在「離開」?

是否經常維持顯示在「顯示為離線」?

最常使用哪幾種狀態?

MSN「顯示狀態」的功能有無存在的必要性?

以顯示狀態作為找他人聊天的依據?

看到他人顯示為「離開」作何想法?

看到他人顯示為「忙碌」作何想法?

 

 

 

 

實際情形/後台

顯示狀態的存在電腦前與不在電腦前,是否會影響溝通者之間的互動?

MSN對於自身產生的人際關係圖像?MSN即時通訊會形成新的(不同於以往)人際關係嗎?

顯示狀態文本意義對於MSN使用者的溝通能動力的改變?

能否談一談選擇顯示狀態的原因策略?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心情/情緒)

在什麼樣的情況(心情/情緒)下會選擇「顯示為離線」?(選擇顯示狀態的原因?)

當別人「顯示為離線」卻丟訊息給你(離線訊息),此時你有何想法?

對於列表中,長時間掛網(使用MSN)的使用者,是否會因此較常聊天?或是對其較多信任感?為什麼?

你認為在MSN中自我揭露會產生何種結果?

對於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特別交集的對象,如我在MSN上有較多互動接觸,會因此而多一份親密感嗎?你覺得這種親密感是如何造成的?

如果你所期望的人沒有回應你的訊息,你會有什麼感覺?為什麼?如果別人對於你的訊息不有所回應你會因此感到失落或是失望嗎?

你認為MSN即時通訊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相關功能?是因為不想給別人看到還是想給特定的人看到?這樣是否有矛盾的心態?

是什麼樣的因素會影響你對於自己顯示狀態的選擇?或是暱稱的撰寫又是什麼因素?

選擇使用MSN進行人際互動的原因為何?

是否會因為使用MSN跟其他人交談聊天而認為與他人關係更好,甚至是有更加了解的感覺?為什麼?

在使用MSN即時通訊的過程中,有什麼開心的經驗或是不愉快的經驗?

你認為MSN即時通訊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對你的生活產生了什麼意義?

你認為MSN即時通訊的人際溝通可以算是「真實」的溝通嗎?

(表:本研究整理)

 

關於MSN使用行為此部分的問題主要是希望對於受訪者平日使用MSN的輪廓作一初步了解,因為人與科技之間互動的概念並非在交會後才產生,主要在使用者開始使用的同時便開始產生作用力。也就是說,進入此科技場域後便會產生許多不同的使用經驗以及使用習性,對於MSN即時通訊軟體的顯示狀態產生行為之後的認知概念。透過這些問題想了解受訪者通常使用MSN顯示狀態的選擇(表演)過程以及認知?使用者為何挑選某種顯示狀態?何時決定切換狀態?切換狀態的潛在因素為何?經過訪問後,結果顯示使用者對於此功能的使用態度,會形成一種「循環」、「雙向」、「表演」,也就是說,使用者看待科技的角度,除了影響他們自己的使用行為也有可能會影響其他互動者的使用行為。

 

肆、    結論

本研究希望能夠了解MSN使用者在MSN即時通訊軟體虛擬場域上如何透過顯示狀態功能的使用方式來建構自我認同感。「顯示狀態」為一種文本意義,在網路的虛擬場域中成為一種表演以及論述,而使用者則在其中建構主體性認同的身分,進一步建構出在網路虛擬空間的自我存在感,其中是否隱含了符號表現與主體身分認同…等概念。

 

第一節        研究分析

本研究訪談了十位受訪者,訪談時間歷時約兩個月,受訪對象取徑來自於平日工作場所之同事以及較不熟識的朋友,如此一來可以避免已經了解作息而導致先入為主的研究結果。從十位的訪談中了解到他們在MSN的對話位置上,因為可以選擇顯示狀態,在權力概念上明顯與等待互動的一方有所不同。雖然在選擇顯示狀態行為上,九位都會有「言行不一致」的情形出現,但是對於受訪者而言她們認為這並不影響所謂「溝通可得性」,也就是他們都認為「顯示狀態」有其參考價值。訪談結果顯示,顯示狀態雖然涉及真實性的問題,但是人際關係的因素也不得不成為考量顯示狀態與實際關係不一致的關連。

 

但現在大家都胡亂顯示,所以不會太在意!剛開始會誠實使用但到後來慢慢大家都會跟我一樣,用來過濾不想接受的訊息,因此顯示狀態就變的不能夠真實的表達存在狀態了。(A受訪者)

 

像是之前有朋友都會選擇離線狀態,都要先敲他確定他在不在,他才會回應,但是要傳檔案給他又會傳不過去,所以久而久之就不太喜歡和對方交談。(H受訪者)

 

Goffman說互動是一個儀式性地扮演的自我間的交換過程。每個個體都依賴其他人,以完成自我的圖像。也就是說,受訪者與其等待互動的對象雖然在對話位置上的權力是有所不同,但是也能夠因為使用MSN即時通訊軟體的相同經驗去合理化互動對象的行為。因此所謂的網路存在感是可以經由自身符號表演概念以及主體建構互相所造成的認同來創造的。存在與否不再是顯示狀態表面文字意義,更深入為內心層次的探討。

 

方便現代人在大眾中表明自己的一些獨特點,像是暱稱變成有兩行可以表現不同的狀態,也看過朋友的暱稱超常來表達他想被人關心的感覺,MSN在自己熟悉的朋友圈中,有點封閉的半開放效果,其實蠻矛盾的。(H受訪者)

 

也就是說,當我們發現「科技」與「關係」交會之後,存在功能因而衍伸出更多不同的使用意義。MSN與用情形與影響、顯示狀態的呈現、存在感產生的互動意涵與呈現策略。

 

一、    顯示狀態與虛擬空間真實性之相關性

在虛擬場域中,MSN顯示狀態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角色扮演」,也就是說戲劇理論中前台部分的「個人門面」來表示表演設施中使我們能直接與表演者產生認同的部分。(Goffman2004)這些門面可以是文字符號、身材、相貌、姿勢…等等。在社會舞臺上,人不能隨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擔首先要有一個確定的過程,或者說需要經過「認同」,而在此場域中,使用者彼此心裡默許的規則就是一種「認同」,更是讓使用者之間互動能夠順利進行的主要關鍵。角色確定是在長期互動中完成的,角色確定也常有失誤的情況,如不能勝任角色、未承擔合適的角色、選擇了不適當角色等。角色的確定是否有效,最終是由社會決定的,但它也與個人的活動密不可分。

 

跟現實生活中的狀態改變有關,不希望自己離開座位時,還有人一直傳送訊息給自己,這樣感覺不太尊重朋友,沒有即時回覆他的訊息。或是表明我還在同一地點,但是現在手邊有其他的事情正在忙。(H受訪者)

 

顯示狀態功能有主要可分為「電腦前(線上)」、「不在電腦前(離開)」、以及「在電腦前但不方便(忙碌)」最後便是「未知(顯示為離線)」。此四類型主要顯示出使用這最大的差別在於物理位置的不同,但是此處的物理位置是使用者利用字面意義表現給等待互動的接收方所看的,但是等待互動的接收方也有權力選擇相信與否,因此可以說彼此對話位置的不同造就了權力的不同。

 

關於「顯示狀態」的相關功能,在公司使用MSN時會選擇顯示為「線上」,但是在家裡不會;而在家中則會選擇「顯示為離線」。在選擇顯示為「線上」之後,進一步的顯示狀態就是「線上」,也就不會多做其他變動。而對於其他人的顯示狀態則只會注意喜歡的人變換的狀態,也不認為別人會注意到自己的顯示狀態。(E受訪者)

 

會利用到「顯示為離線」通常是因為經很累但是想要收信,便會順便登入MSN看看有誰在線上或是別人的暱稱等等。主要是因為已經很累到沒有力氣聊天故選擇顯示為離線,不然通常就是顯示為線上。(C受訪者)

 

對於使用者本身,「顯示狀態」成為一種宣布的文本意義,文本的意義顯示出自身的存在與否,而不同的顯示狀態與線下交情成為存在感的主要參考指標。

 

一、             MSN顯示狀態對於溝通行為所產生的意義-存在感

顯示狀態就是為了讓使用者標明自己「在不在?」所謂的「在不在?」在此次五位受訪者的訪談中,解讀出因為共同經驗,對於顯示狀態的字面意義並不會格外注意,但是卻也因為共同經驗,在登入後便會出現一種與列表中其他人同時存在的感覺。也就是說,雖然顯示狀態的呈現會變成「各說各話」的現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不論列表上的使用者使用何種顯示狀態,仍會有人認為只要登入便是一種存在,不論是用何種顯示狀態。

 

自己最常使用的顯示狀態為「隱藏」「線上」「離開」。但是對於自己顯示狀態並不常改變,就算有任何狀態的改變也是因為心情的變換。而MSN新功能「顯示為離線」也常常使用,主要使用的原因是因為,只想上線看看不想聊天。(E受訪者)

 

一定會顯示離開,因為直接顯示線上很奇怪!好像自己都閒著沒事做,另外要是有不想聊天的人敲我,也可以當作藉口,說是因為離開所以無法回覆。(A受訪者)

 

當使用者使用離開、忙碌甚至是隱藏的方式來操作MSN,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說他們認為掌握了某一部分的主導權,也就是說,它們有主動權去選擇要不要丟出訊息給其他連絡人。因為當顯示狀態「線上」的時候,就好像式宣告自己隨時歡迎聊天,也就是 一種弱勢位置。因此許多人會選擇長期以「離開」或是「忙碌」的顯示狀態。受訪者表示希望自己是那個決定誰可以看到他,甚至是決定誰可以跟他講話的人,也就是掌握了互動的主導,在沒有切換線上的狀態前,使用者都沒有邀情別人進入他的互動場域中。

 

第二節      總結

研究發現MSN作為一個即時互動的通訊軟體,對於顯示狀態的呈現,使用者都培養出一定的敏銳度,也就是說,顯示狀態字面寫了什麼有可能左右使用者對於存在與否的解讀。由於使用者皆有共同使用經驗了解MSN即時通訊軟體最重要的意義便是在於溝通的即時性,如果對方不回應訊息反而會造成主動發送訊息者的恐慌,此恐慌來自於對於顯示狀態的認知以及不確定感。

顯示狀態好像交換了彼此的物理位置,製造出一種在同一個時空概念下存在的假象,使用者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產生一種陪伴感也可以說是存在感。許多人了解科技特性,因此就掌握了操弄科技特性的權力,對於本研究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使用者利用顯示狀態給予他人何種存在的意象與概念。「顯示狀態」本意是為了讓使用者標明自己「在不在?」所謂的「在不在?」,也就是本研究主要想探討得,在此次五位受訪者的訪談中,發現研究結果因為共同經驗,對於「顯示狀態」的字面意義並不會格外注意,但是卻也因為共同經驗,在登入後便會出現一種與列表中其他人同時存在的感覺。也就是說,雖然顯示狀態的呈現會變成「各說各話」的現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不論列表上的使用者使用何種顯示狀態,仍會有人認為只要登入便是一種存在,不論是用何種顯示狀態。此時的科技與人際關係是呈現一種膠著的狀態,也就是無法在科技中介人際關係的概念中尋找出一個出路。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缺失

使用MSN不單單只研究使用行為,因為通常都與使用者之生活緊密結合,甚至顯示狀態的意義也與生活習慣有相當大的關聯性。故單單研究使用行為以及使用認知是不足以了解網路存在感的概念。在研究方法方面則是在訪談時,受訪者與訪問者都不易將問題深化,因為MSN即時通訊軟體一般大眾而言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溝通工具,因此導致使用者短時間之內無法深切了解自己內在想法,產生另一種斷裂式的結果與概念。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育文粹,18,頁18

孫中興,1992,〈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導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Erving Goffman 著,徐江敏、李姚軍譯,台北:桂冠。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Goffman(1992)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

Foucault, Michel (1992)《規訓與懲罰:臨床醫學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the birth of prison )。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

林美玲(1993)。象徵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現代教育,8(2),頁20-45

君玫譯(1996)Jonathan H. Turner (1994)。社會學---概念與應用。台北:巨流。

雪利․特克(1998),《虛擬化身》,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

戴怡(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

Tim Jordon(2001),《網際權力》,江靜之譯,台北:韋伯文化。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楊智出版。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

江靜之(2003)。《網際網路的衝擊》。韋伯,台北。

羅世宏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林國楷(2004)。〈網際網路對人際傳播影響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2期,20041115。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2/42-10.htm

溫典寰(2004)。《比較使用MSN Messenger與線下溝通的自我揭露之研究》,「第十二屆廣告暨公共關係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古明泓(2004)。《探討即時通訊之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滿足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書目

Agre,P(1994) Net presence.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Magazine, August(1).

Certeau Michel, de, 1984,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Steven Rendall trans.,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llins, Randall and Michael Makowsky, 1993[1972], The Discovery of Society. New York: McGraw-Hill.

Baudrillard, Jean. (1988).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ed. by Mark Poster,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Emile(1984).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tr. By W. D. Halls, London: Macmillan.

Gross, E., Juvonen, J., Gable, S. (2002) 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Th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

Hall, Stuart, (2000). Who Needs Identity? In Paul du Gay, Jessica Evans, and Peter Redman eds., Identity: A Reader (pp. 15-30). London: Sage.

Tim Jordan: Cyberpower :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回首頁

 

 

附錄

訪談資料表

編號

暱稱

性別

年齡

居住地

職業

實際觀察

A

cherry

24

台北

學生(研究生)

 

B

Johnny

25

台北

學生(研究生)

 

C

小李

40

台北

上班族(媒體業)

ü

D

27

台北

上班族

 

E

小黑

27

台中

上班族(資訊業)

 

F

阿宅

23

屏東

學生(大學生)

ü

G

小未

30

彰化

上班族(製造業)

ü

H

多多綠

23

台北

學生(大學生)

 

I

25

基隆

學生

 

J

小凡

26

台北

待業

 

 

 



[1]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是一個非營利性之財團法人機構,同時也是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日本網路資訊中心(JPNIC)、韓國網路資訊中心(KRNIC)等網際網路組織之對口單位。

[2]創市際為市場調查研究公司,透過網路提供網路使用行為及生活型態研究數據。皆以台灣網路使用者固定樣本群為基礎,涵括完整且深入的量化研究。

[3] 參見messenger.msn.com

[4] Jordon, Tim著,江靜之譯。《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政治》(Cyberpower: The Cultur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台北:韋伯文化,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