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新娘在台生活適應之探討

陳淑娟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所

 

壹、前言

近一、二十年來,隨著政府開放觀光與經濟南向政策,加上跨國婚姻仲介公司林立,促成一股迎娶東南亞外籍新娘的熱潮,也使得異國聯婚的現象愈來愈普遍。然而,造成台灣男子迎娶這類外籍新娘的原因是,台灣的適婚男女中,男性明顯多過於女性,再加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台灣本地的女性大多經濟獨立、知識水平高、自主意識強,單身的日子過得好,晚婚或不願結婚,或結了婚卻不想生孩子的大有人在。於是台灣不少社會基層的男性,轉而向外覓妻。

根據內政部自761月至9611月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地區的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已達398,720人,其中外國籍配偶共有137,353人(占34.43%),而大陸(含港澳)配偶則有261,367人(占65.55%)。而不論是外國籍配偶或是大陸配偶,女性人數的比例高達93%,可見此一跨國婚姻主要是以迎娶外國籍或是大陸新娘為主。此外,國人與外籍或大陸配偶結婚的比例,仍有上升的趨勢。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資料,從民國八十七年的7.8%,到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時已達18.45%,這個趨勢仍然持續上升(因為台灣的生育率持續迅速下滑,目前已達平均每位婦女終身只生育1.1個子女),「新移民家庭」如雨後春筍般逐漸成為婚姻及生育人口的大戶,因此未來台灣成為一個「新移民社會」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貳、內文

許多研究指出,外籍新娘和大陸新娘遠道嫁來台灣,最難克服的首要問題是生活環境的適應。大陸新娘或許因為和我們同語文、同人種的因素,所以要適應台灣的生活比較容易些,種族歧視的情形也較為少見。然而,大多數來自東南亞的外籍新娘其原生家庭及社會價值觀、生活習慣與方式都和台灣社會有某種程度的差異。當他們隻身帶著異文化進入台灣的家庭時,由於來自不同的社會背景,有著不同文化、風俗習慣等,加上語言的隔閡,使得異國婚姻產生不協調、夫妻關係淡薄或衝突、婆媳或妯娌不和睦、打罵教育造成親子關係緊張或溝通不良等等的問題,因而產生生活適應不良,衍生各種家庭與社會問題。其所承受的壓力自然不在話下。

根據許雅惠惠(2004)的調查,在受訪的427位外籍新娘中,有41%的人已習慣了在台灣的生活,但無所謂喜歡或不喜歡,39.8%的人喜歡在台灣的生活,15.9%認為還好,不喜歡及非常不喜歡的人各佔了2.3%和0.9%,所以大體上來說,受訪的外籍新娘對於在台灣的生活是屬於滿意的程度。然而,外籍新娘到台灣之後,可能會有生活適應的因擾。而影響其生活適應的因素,除個人特質外,主要來自於人際關係的互動及社會經濟的因素,大致上可分為幾個面向:

(一)語言溝通障礙::許多跨國婚姻的研究都指出,語言是所有跨國婚姻面對的主要難題。根據蕭昭娟(2000)針對彰化縣社頭鄉的外籍新娘的研究中指出,剛嫁到台灣的外籍新娘,常因不會講國語或閩南語,而與先生無法做有效的溝通,導致許多的婚姻問題,甚至婚姻破裂。此與鄭雅雯(2000)以居住台南市的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研究結果近似,所以「語言」幾乎是外籍新娘來台後,適應上最重大的考驗與壓力,也影響了外籍新娘與夫家的相處關係,更造成個體與社會互動不足,這種情形使他們不易產生落地生根的意願,也不易與台灣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而無法向外尋找支持網絡。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跨國婚姻中的許多問題皆肇因於語言的障礙。

(二)文化習俗適應的困擾:世界各國的民族,為了適應居住地的氣候與環境條件,往往發展出其特有的生活習慣與風俗民情。外籍新娘在嫁入台灣後,雖然在食衣住行的生活細節上可在短時間內改變與適應,但是文化中的人際互動、社會規範、宗教信仰等層面的差異,由於涉及廣泛的文化形成和抽象的價值,因此可能會在待人接物、價值觀念的層面上產生文化失調的現象,進而影響到外籍新娘與其家人的互動和生活適應。外籍配偶的文化適應是否成功,是夫妻生活成敗的關鍵之一。邱琡雯(2000)發現,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婚後常被要求「婚後隨夫」,以及相當程度的在地化,以符合夫家的種種生活作息與台灣文化的習慣。Imamura1990)的研究結果也指出,外籍配偶必須模仿並學習與自己社會顯著不同的家庭生活方式。例如:大多數的外籍新娘嫁到台灣後,被要求服從公婆,而且為了傳宗接代,他們被期望必須生男孩,並按照男方的習俗祭拜祖先等等。

(三)人際關係的孤立:外籍新娘生活的主要支持者是配偶,其次是朋友和公婆。但根據許雅惠(2000)的調查發現,外籍新娘和配偶感情非常好的人數比例是57.5%,非常不好的佔2.6%,普通的佔39.0%;和子女感情非常好的比率佔80.0%,普通者佔17.7%,非常不好的佔2.1%。由此可以了解,外籍新娘的社會支持網絡相當小且封閉,如果和配偶或家人相處不好的話,極可能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鄭雅雯(2000)發現許多外籍新娘因為夫家家人的限制,孤立的在夫家生活,履行為人妻、人母及媳婦的角色。蕭昭娟(2000)的研究則發現外籍新娘在進入台灣之初,因為面臨到語言溝通與陌生環境的問題,使得他們較怯於與鄰里接觸,此時最需要的是婆家的支持,尤其是先生和婆婆。有了夫家的支持,會讓她們勇於與鄰居接觸,深入社區文化。

外籍新娘不同的生活適應歷程,必須過了較長時間之後,慢慢接受在台生活是不變的事實,差異才會逐漸變少。外籍新娘與先生在沒有感情基礎、彼此認識不清、交往不久的狀況之下就結婚來台,而先生能否支持與包容,引領她們走入台灣生活,是外籍新娘適應的關鍵。因此,身處異國,面臨不同的文化衝擊,她們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融入夫家的生活形態,由單純的女兒角色轉換成為家庭中人妻、人媳、人母的多重角色,憑藉著堅強的毅力在台灣努力的生活。然而外籍新娘在面對不同文化的國家與家庭時,他們常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他們在生活中普遍感受到台灣人對她們的歧視、言語的中傷及行為上的排斥,不只外人會指指點點,夫家人也常有形無形要求她們改變既有的生活模式,甚至對她們的舉動露出嫌惡之態。我們可以看到外籍新娘嫁來台灣之後她們不斷的在調適、調整、忍讓及改變,但是外籍新娘的夫家及社會大眾仍對外籍新娘存有既有的偏見。她們遠從異國嫁到台灣來,更需要我們的疼惜與關愛,尤其外籍新娘的人數不斷的在增加,她們是孩子的母親,母親適應不良,勢必也會影響到孩子,如此將會造成更多的問題家庭及問題社會,以後我們得付出多少代價。因此,我們應以多元文化的觀點來看待她們,以更寬大包容的心態面對她們。

 

 

參、結論與建議

國人迎娶外籍女性的人數,近年來不斷攀升,但大多數人都是娶回來之後,就消極的等著她們自己適應台灣生活,這常使得她們不知所措。因此,衍生出的家庭暴力、自殺事件等在報紙上時有所聞,以下幾點,希望能給相關機構一些建議,調整工作重心,以協助她們更快融入台灣社會。

一、對家庭教育人員的建議

(1)   應有社工人員或專業的巡迴輔導員,協助其調適心理狀態:外籍新娘來台之後,對於台灣狀況普遍不瞭解,生活中發生問題也不知如何求助,所以社工單位應聘請專業的巡迴輔導員主動輔導,瞭解她們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協助。

(2)   協助外籍新娘參加語言學習課程:外籍新娘普遍有學習台灣語言的需求,卻因為不識字,無法得知各補校或識字班之招生訊息,加上部分家庭不願她們讀書識字或接觸外界,造成在國小所開設的外籍配偶識字課程參與者甚寡的情形。為了因應她們的需要,家庭教育單位或社政單位應主動告知相關訊息並協助報名參加。

(3)   開辦外籍新娘的成長、支持團體:成長支持團體可以讓外籍新娘多認識同鄉好友,以抒解思鄉情緒,又可以做經 驗交流,讓來台較久者,可以將其生活經驗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新加入的成員,互相扶持。避免外籍新娘因人地生疏,需要人幫忙時卻找不到援手,或者因為缺乏朋友而產生心理疾病。

(4)   開辦夫妻溝通團體:此類型的夫妻,由於雙方大多沒有經過交往即迅速結婚,在婚後才突然面臨雙方文化差異所衍生的夫妻溝通不良、價值觀迥異、生活方式不同及婚姻角色認知的衝突,極需藉由夫妻成長團體的課程來增進對彼此的認識並瞭解認知及行為上的差距,以增進夫妻間的共識,調整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二、對迎娶外籍新娘家庭的建議

(1)   外籍新娘來台之後,在生活上需要自行做許多調適,又因語言不通,可能面臨各方面的窘境,因此,外籍新娘的先生應儘可能學習太太的母語,將有助於彼此生活的溝通,也有助於丈夫表達情意,增進夫妻的感情。

(2)   外籍新娘來到夫家,唯一較親密的家人,首推丈夫,而且丈夫常是帶領她進入台灣社會的關鍵人物,甚至是家庭裡的溝通橋樑。因此,先生多給予支持與協助,有助於外籍新娘加速適應台灣的生活。

(3)   外籍新娘獨自來台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在價值觀、生活習慣等方面均需調整,家人應以包容體諒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多給她們一些時間及空間,讓她們能夠從容調整,不要強求在短時間內就能改變她。

(4)   思鄉乃人之常情,夫家應讓外籍新娘多與娘家聯絡,不管是電話或書信的往來,都可以讓外籍新娘減輕思鄉之苦,也可以讓她們以較愉悅的心情在台灣生活。

(5)   外籍新娘是以「結婚」的名義來台,不要以買賣的心態看待外籍新娘,她們需要的不是敵視或漠視,而是得到合理的關心與尊重。

(6)   在合理的範圍內,協助她們建立與外界接觸的管道,有了同鄉的支持與慰藉,可讓她們儘快適應台灣的生活。

 

三、對政府的建議

(1)   編印各鄉鎮生活資訊手冊供外籍新娘參考:外籍新娘初到台灣都面臨有腳難行的問題,各鄉鎮可編印有中、外語對照的鄉鎮地圖及日常生活相關資訊之手冊,供外籍新娘或其家庭索取,可以讓外籍新娘在較短的時間內認識居住地。

(2)   廣設語言學習班或識字班:外籍新娘來台之後,普遍遭遇語言不通造成生活不便的難題,為了因應她們的需要,可在國小補校或社區廣設語言學習班,協助她們認識台灣的語文。在鼓勵她們到校上課學習語文的同時,可配合設立免費的幼兒安親班,使得外籍新娘可以放心上課,不致因家務繁忙或小孩無人照料,而無法正常上課,甚至中途輟學。

(3)   輔導夫妻參加成長團體: 目前政府設置的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雖已使得許多家庭受惠,但會參加此類團體的夫妻通常是夫家家庭較開明,所以願意向外求助;但仍有部分外籍新娘因夫家反對而無法參加,或是並不知道相關訊息。所以,政府可明令要求跨國籍通婚夫妻,同時參加成長團體達一定時數,才發給外籍配偶簽證或身份證,以達成夫妻共同成長的目標。

 

四、對社會大眾的建議

同樣是外國人,台灣人對於歐美人總是不自覺的崇洋媚外,但是對於 東南亞新娘,卻懷著鄙視的心裡,覺得她們都是為錢來台,故意「矮化」 她們,使她們蒙受不白之冤,自尊嚴重受損。社會大眾應該調整心態,學習尊重與接納。外籍新娘遠嫁到台灣大多是因為家庭因素,有不得已的苦衷,她們不希望我們的特別關愛,只希望我們能以尊重、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她們。

台灣是一塊生命力很強的土地。這塊土地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族群融合之後,使台灣的文化更為豐富且更為包容。善待新移民,積極引導他們融入主流社會,是可以讓新移民成為整個社會的資產,而不必然是負擔的。我們如果能不分你我地照料、關懷來自四面八方的新台灣人,必可使得台灣更為多元美麗。

 

 

參考書目

Imamura, A. E. (1990). 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 Coping with marginality International marriag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13, 171-191.

內政部(2007)。各縣市人口粗出生率、育齡婦女一般生育率、年齡別生育率及

 內政部(2007)。各縣市外籍配偶人數按性別及原屬國籍分。線上檢索日期:2007

     1227。網址: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9-95.xls

林淑玲、王麗芹、東育如、袁翠苹、郭倩妏、陳欣潔、陳靜慧、蔡嫈娟(2004)。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推展手冊(入門篇)。教育部: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邱琡雯 2000)。在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學刊,29 期,197-219

許雅惠(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兒童生活狀況之研究。九十二年度內政部兒童局補助研究。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昭娟(2000 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總生育率。線上檢索日期:20071227。網址: http://sowf.moi.gov.tw/stat/gender/ps03-09.xls

顏錦珠(2006)。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