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校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看目前社會的師生關係

黃湄雅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壹、前言

這篇文章主要是筆者嘗試閱讀《學校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一書,為了更加深入地瞭解原作品的意涵,參考諸多相關資料,先就《學校生活》這本書的大意介紹︰作者透過分析學校的生活經驗,思考教師如何協助學生,讓其能夠更加具體的、確實的肯定自己是有能力掌握自己的生命,尤其在一個資本主義、父權主義當道和種族歧視的社會中。在最後的結論部份,是作者對自己早年教學日誌的省思、解讀、批判與理解,鼓勵讀者能檢視不平等權力關係的理論分析,如:女性主義、多元文化教育等。然後針對彼得.麥克拉倫《學校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第八章「老師與學生」看目前社會的師生關係。

 

貳、《學校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第八章「老師與學生」內容

學生經驗的優先性

「老師與學生」這章的第一段「學生經驗的優先性」,作者開宗明義指出他所倡議的教學觀,就是將學生的問題與需求,當作一切的起點。然後說明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的教學觀,而老師更重要的是協助學生分析出自己的經驗,才能闡述清楚他們的經驗如何被生產、塑造、合法化、或如何遭到否定的。從康尼爾和他的澳洲同事的例子中,看得出作者關心如何教導勞工階級的學生,讓勞工階級的學生有能力改造自己的社會。另外又舉蜜雪兒.費恩的例子,生動的描述教師常常不自覺的偏好自己的意識型態,同時發覺到教師與學生關係的不平等,為下一段發聲的優先性留下伏筆。

發聲的優先性

從前一段的文字敘述裡,作者覺察到發聲的優先性,「發聲」是專有名詞,在這段中作者彼得.麥克拉倫同意吉諾斯的觀點,認為「發聲」指的是師生在主動互相對話過程中所運用的多向度、互相關連的意義組合。強調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概念,因為它提醒老師注意:所有的論述都是在歷史的情境脈下存在,而且是受到文化的仲介以及跟別人互動過程中衍生部份的意義。聲音的觀點挑戰著學校的師生關係,而學校、老師和學生建構的故事,進入本章的高潮。

超越與「他者」的對話

這一部份是本章重要的轉折,作者透過在內城學校教書的教學日誌重新審視師生不平等的關係,從作者彼得.麥克拉倫充滿矛盾的筆觸可以看出內心複雜的糾葛,「雖然我企圖協助學生成功的完成學校教育,教導他們相關的社會、教育技能,但是,在另一層面,我是罪有應得,因為我受雇於一個充滿迫害和不公平的系統制度。」,彼得.麥克拉倫終究提供超越與「他者」的對話,引領讀者進入本章的高潮,特別的教學方法「命名過程」,「命名過程」意指辨認和定義影響學生生命最清楚的社會和經濟的關係,尤其是不平等的權力和資源分配現象。也引導學生透過音樂和文化,了解青少年抗爭的各種形式。

新方向

接續上一段的文字,這一部份真實的寫出如何結合教育與政治,相較前段重視教師的增能賦權,這段更務實的提出學校、社區、老師和學生該如何做,作者並認定自己是一個批判社會理論學者,專門進行課程和文化研究,晚近更研究多元文化主義的問題,對自己理論淵源也詳實地分析:作品跨越哲學、馬克思理論、人類學和文學批評等領域,集中在課程、政策分析和教室教學實務等面向,同時舉出許多例子,以及提出許多著作,從後現代、女性主義、通俗文化、多元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去擴展新的視野!

 

參、閱讀《學校生活》第八章「老師與學生」看目前社會的師生關係:

彼得.麥克拉倫本篇文章的作者重視學生經驗的優先性,開宗明義指出他所倡議的教學觀,就是將學生的問題與需求,當作一切的起點。然後說明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的教學觀,而老師更重要的是協助學生分析出自己的經驗,才能闡述清楚他們的經驗如何被生產、塑造、合法化、或如何遭到否定的。從這一觀點出發使我聯想到弗雷爾的批判教育學理念,依照弗雷爾的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教育上的意識化是問題的陳顯,而不是問題的解決。「問題陳顯的教育從一開始就隱含著師生關係間的矛盾是有待解決的」「透過對話關係,『學生的老師』和『老師的學生』不再存在」,而一組新的關係卻冒了出來:『作為老師的學生』和『作為學生的老師』不再只是個教書的人,而是在和學生對話的關係中也成為一個受教者,回過頭來,這位受教者也同時在教人。」,弗雷爾如此地描寫正和彼得.麥克拉倫所關心的不謀而合。

記得之前電視上有一則關於教育的新聞:國中生的歷史考卷竟然充滿「政治」,立委李慶安就爆料台北市某所國中給學生小考的題目考對民主沒貢獻的人,標準答案竟然是蔣中正,不過全班三十六名學生都選陳水扁,沒人考滿分,因著這則新聞啟發,引領我想更深入探討彼得.麥克拉倫的看法,姑且先不論小考學生所得的分數,我覺得這則新聞相當的有趣,在於若是從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我們可以呼應談到「聲音」,彼得.麥克拉倫認為他所提的發聲的優先性,贊成吉諾斯有關「發聲」的概念,指的是師生在主動互相對話過程中所運用的多向度、互相關連的意義組合。我更是覺得這裡所稱的「發聲」是「聲音的自主」,如同文章所說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概念,因為它提醒老師注意:所有的論述都是在歷史的情境脈下存在,而且是受到文化的仲介以及跟別人互動過程中衍生部份的意義。所以老師應該試著和學生討論為什麼會選擇「陳水扁」這個答案,讓學生「發聲」,切中文中「一個學生所發出的聲音,比較不是世界的反映,而比較是代表一種組成力量。」「聲音代表是學生所擁有的一種方法、途徑,可以讓他們的想法『被別人聽到』」,在歷史小考正確答案在分數上不具有意義,但是對於教室中師生關係以批判教學理論來看,我個人覺得相當具有探討的意義。

另外也聯想到可能和批判理論所提的文化場域相緊密的結合,意謂教育作為文化的場域,在宋文里「『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一文中,相應舉了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這種語言的體系結構,注音、操行、分科、分班等,是為教育孩子學習國家的語言,這種語言超越日常語言,更要注意它具有「在語言之上製造語言」的權力。在這點上彼得.麥克拉倫並未像弗雷爾那般犀利,但他以老師的身份在教室的場域該怎麼做,「學生的聲音」在文中寫到:任何解放的課程必須強調學生的經驗,而學生的經驗又跟身份認同形塑緊密相關,在日常生活教室場域裡如何發聲,師生的對話無疑是權力的角力,從費恩的例子中可以明顯的看出,若老師未察覺其意識型態而硬生生的塘塞,其結果是令人失望。所以彼得.麥克拉倫在《學校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在書中前面所談到的真實經驗,當時到多倫多貧民窟內城應徵教師,那裡的學生相當頑劣,成天在高樓層對底下的教師吐口水、無法溝通、沒有秩序。「對於新聘教師,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這個學校的每個學生,我是說,『每個』學生,都有被『愛』的權利,不論他們多麼頑劣。」然而,那位校長卻對彼得.麥克拉倫要求「無差別的愛」。或許是如此惡劣的困境,反而激發彼得.麥克拉倫,真實地描繪出學校生活的圖像,如同批判教育學質疑傳統將教育視為價值中立,但實質上只是試圖掩飾國家機器對教育掌控的事實,因為不斷強調價值中立,教育被侷限在技術、工具的傳遞。疾呼教育不是馴化 而是「解放」!從批判教育的觀點來看,教育不但不可能價值中立,而且「應該」並且「原本」就是政治的。批判教育學者季胡(吉諾斯)即主張,民主與社會正義能否完成,端視學校是否能扮演民主開放的公共議題的論述場。弗雷爾也清楚地指出,教育若不是用來「馴化」人民,便是用來「解放」人民。

最後,我想起曾在天下雜誌看到的一篇報導,內容如下︰「二十六歲的柯沛寧,美國賓州大學畢業,念的是經濟和工程系統雙學位,台灣企業家柯文昌之子,大三下學期,柯沛寧生命碰到瓶頸,決定休學半年,去泰國和尼泊爾當代課老師。在那裡看到尼泊爾小孩天真可愛、家庭的溫暖,人和人之間的真誠,還保留在那樣的小村落中。他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撼,回到美國以後,柯沛寧開始寫募款信,『我刪改了募款信十幾次』,柯沛寧把這封信寄給他所有認識的親戚朋友、同學老師,最後募集了五千美金,幫助成立學校。在台灣和美國都受過教育的柯沛寧,覺得台灣教育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只有一個途徑,讓一種學生成功。』,現在柯沛寧在波士頓他小時候念的學校快樂的當起老師。」這則故事讓我蕩氣迴腸,低吟不已,原來批判的種子已經深埋許多人的心中,漸漸的萌發,而且化為社會行動!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