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烏爾利希.貝克《風險社會》

黃湄雅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研究生

壹、前言

試著閱讀《風險社會:邁向另一個現代化的路上》整本書,發現作者烏爾利希.貝克的文筆很好,讀完全書仍有許多困惑,於是另外參考《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這本書的作者顧忠華是第一位介紹風險社會概念來台灣的學者︰透過這本書的導讀,解答心中許多疑惑,並且協助筆者從社會學的角度思考,使其能夠更加具體的、確實的掌握貝克的概念。本篇基本文獻閱讀是針對《風險社會:邁向另一個現代化的路上》,第二部、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以及第三章、階級與階層的消逝為主。

 

貳、第二部與第三章內容摘要

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

論工業社會生活方式的去傳統化

第二部主標題: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而副標題:論工業社會生活方式的去傳統化,可以看出貝克關心的是「風險社會」結構下,「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論題研究,重點放在「個人主義化」討論,若要充份的瞭解這個部份必須接續前面第一部、在通往文明的火山口:風險社會的輪廓中核心概念「第二現代」探討。待主題的瞭解後,貝克嘗試從鉅視的角度觀察工業社會「個人主義化」的轉變,而後引出下一段主題:矛盾的心理:個人從勞動市場條件的發展中被釋放出來。

矛盾的心理:個人從勞動市場條件的發展中被釋放出來

    討論的核心是評價。人類從工業社會的社會型態釋放出來,如同

西方社會對教會統治的改革過程中,這些型態也從宗教當中被「驅逐」到社會裡一樣。這樣的論述主要圍繞七個命題:

(1)           個人主義化的過程至今主要基於市民社會的需要所開展出來。

(2)           社會不平等的詮釋產生了一種矛盾的現象。

(3)           這種社會不平等卻沒有階級化的趨勢。

(4)           這種從過去地位團體所形成的社會階級當中的解放,會在其上再交疊一種從性別地位當中的解放。例如:主要反映在婦女地位的改變。

(5)           披著私人關係問題形式外衣的一切。

(6)           個人化潮流中的特殊性外貌變得更加清晰。

(7)           個人主義化也就可以理解為一種充滿矛盾的結社化歷史過程。

筆者的結論:當人類從工業社會的社會型態,例如:階級、階層、家庭、性別等解放的同時,卻又充滿了矛盾。

 

階級與階層的消逝

從前段可以知道個人從勞動市場條件的發展中被釋放出來,主要圍繞七個命題,在這些命題下,貝克觀察到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一方面,已開發國家的社會不平等結構,從各項特徵中證實具有穩定性。另一方面,在這相同的時間內,不平等的問題也在社會上得到緩和。書中的結論:今天的德國,處於一個消逝中的階級社會關係情境,而當中的階級社會圖像所留下來的,只不過是缺乏另一個較好生活的選項而已。意即德國在國民所得增加、教育程度提高…等,社會階級與階層消失或界線模糊,同時生活方式和生活風格的個人化與多元化。

一、        生活形態的文化變革

生活條件與生活型態的社會階級屬性,可能會在穩定的不平等結構中,因為整體水準的提昇而逐漸消失。呼應前段「升降梯效應」。

「升降梯效應」

聯邦德國社會結構發展的特殊性在於「升降梯效應」:「階級社會」整個的向上爬昇一個樓層。結果是,次文化的階級認同與階級聯繫被淡化或是解消。同時生活處境與生活風格的個人化與多樣化的過程翩然而至。換句話說,社會結構的不平等,因為所得、教育、科學等全體水準的提升,但生活的型態、條件的社會階級特性卻逐漸消失。

人類從勞動的枷鎖中解脫:意即較多的生活時間,較少的工作時間以及較寬鬆的財務空間,「升降梯效應」表現在個人生命史的諸般片段。過去德意志帝國時期,會在勞動生活外清楚地以「階級世界」區隔生活,現今卻無法辨識或消失不見。另外顯示在兩個勞動市場:流動、教育。

流動:主要是把焦點放在家庭結構,尤其是婦女在家庭地位,「自己賺的錢」不但有物質上的價值,也有社會和象徵的意義,改變婚姻與家庭中的權力關係。更重要代表的是社會的意義。

二、        個人主義化的與階級形成︰馬克思與韋伯

卡爾.馬克思︰「孤立化的個人」

瞭解卡爾.馬克思「孤立化的個人」,更能掌握個人主義化與階級形成的關係。

馬克思.韋伯:市場中介的社會氛圍

透過瑪克思.韋伯工業社會的理性、官僚制度的探討,更加理解社會階級內地位/市場仲介的集體化傳統。

三、        傳統大團體社會的終結

進入本篇的主題︰傳統大團體社會的終結,承續上段個人主義化與階級形成,這段文字描述是很大的轉折,如果將前段「個人主義化的與階級形成」︰馬克思與韋伯,視為傳統社會學論述,「傳統大團體社會的終結」所闡釋的現象無疑是傳統社會學的解構,焦點放在德國戰後發展的個人主義化過程中,社會階級進行著去傳統化而且逐漸消亡,然而相反的是:社會階級(階層)的消滅,可能在其他的外部條件下,例如:大量失業,轉化成社會不平等的劇烈變化(激化)。於是下一段將會分析個人主義化、大量失業,以及新貧窮間的關係。

四、        個人主義化、大量失業與新貧窮

承接上一段,連結這三者的關係,「在個人主義化的條件下導致大量失業,同時將諸多矛盾性變成可能性︰『命運』的大量集體化與個別化,令人昏眩的高度和穩定度的個數。」,意即在個人主義化的條件下,大量失業被歸為自己的命運,同時形成新貧窮。下一段貝克試圖「承先啟後」,描繪未來發展的圖象。

五、        未來發展的景象

這段是本章的整理,經由個人主義化而開啟一波波對新社會的認同、生活型態與政治參的追求,朝著非地位性階級連帶的形成、從家庭到政治的私人主義、個人主義化的「非自主社會」方向發展,此時在結論的部份呼應第一部份風險社會的危險處境,並開啟下一章家庭男女兩性關係間的對立性探討。

參、讀後心得:

烏爾利希.貝克《風險社會— 邁向新的現代性》,所描繪的社會如同「後工業社會」、「後現代社會」,但更貼切刻劃現代人的社會,扣緊社會的脈動。現代的社會已經不像過去工業社會的單純,更重要的是,貝克真實的描繪現今「風險社會」的面向。在天災人禍頻傳的時代,貝克提供我們全新的思考向度。貝克《風險社會— 邁向新的現代性》,深遠的影響二十一世紀歐洲,這本書曾同時榮登暢銷書與學術類的書籍排行榜第一名,貝克寫作的風格和過去閱讀的社會學書籍不太一樣,貝克的文筆很好,文學性的筆觸、自創的學術名詞,增加可讀性,卻也同時增加閱讀上的困難度。

烏爾利希.貝克《風險社會— 邁向新的現代性》的前言,談到「『後』工業社會」的『後』這個字,中文作者汪浩翻譯為前綴詞,我參考英文原文認為翻譯可以再斟酌較易理解,重要的是前言貝克他對這個字的尋跡溯源的嘗試,我則強調掌握其字根的內涵與真義。尤其在一片宣稱我們已進入「後現代」的浪潮中,出現一種不同的聲音,那就是在一九八六年德國社會學者烏爾利希.貝克所提出的「第二現代」。他認為當今社會並非如後現代主義者所言,已經是現代化的終結,反而是現代化的現代化,是在已有的現代化基礎上,另一個新的現代化,亦即是他和紀登斯、史考特.拉許三人所企圖建構的「第二現代」理論,可是和紀登斯主張的「第三條路線」有點不同,第二現代理論所研究觀察和分析的核心重點則是「反身現代化」。當貝克出版《風險社會— 邁向新的現代性》一書時,正值俄國車諾堡核能輻射事件,此書因而大賣,使其聲名大噪,而在學術界裡,亦開始熱烈討論風險社會的相關議題。

這本書的篇章不完全探討「風險社會」的主題,其實近一半的篇幅描寫社會不平等和階級的問題,這或許和貝克原先的研究偏重職業社會學有關,此外他對知識社會學也有興趣。從社會學傳統有關社會階層化和社會不平等的角度來看,貝克所謂第二風險的分配,因為風險的跨階層性,和傳統第一現代的分配形式不同。與其說階級和階層的消逝,我個人更覺得是界限的模糊、超越階級、階層,亦譯者在導讀代譯序中提到的去疆界化,當一切變得不確定,保護自己的疆界逐漸消失,成了新的「個人主義化」。

接續前述,第二部的開始「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工業社會生活形式的去傳統化」,貝克的個人主義化論點涵蓋的範圍不只是社會不平等的研究,也指出高度工業化的福利社會的主要特徵,更直指「大團體社會的終結」,「個人自身成了社會在生活世界中的再生產單位」,在顧忠華《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第五章個人主義化與第二現代談到貝克在一九九四年《有風險的自由》論文中,認為「個人主義化」包含雙重涵義的概念,第一層涵義是:「既定的社會生活形式的瓦解」(例如「階級和地位、性別角色、家庭、鄰里關係等」),此時伴隨的問題:「何種新的生活形式會出現?」,導出第二層的意義:「在現代社會中個人面臨新的制度要求、控制與強制」。所以貝克基本上認為個人主義化不是個人自由的決定,而是個人被強迫自己型塑、導演自己的生涯史和社會網絡,而在此一自我型塑的過程中,又扮隨著個人喜好和生命階段的轉變,而且個人必須配合其他的個人以及勞動市場、福利國家等的規則。另外個人主義化根據貝克較新的定義是指在文明過程中一個主體性的生命史的面向,也就是個人可以依著自己的意願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個人主義化可以從個人觀點、社會觀點來看,貝克是從社會觀點來看,也是前述貝克基本上認為個人主義化不是個人自由的決定,而是個人被強迫型塑。

文章中「升降梯效應」聯想到曾修習一門「休閒社會學」課程,課堂上曾討論到「週休二日」,我嘗試配合文意以「週休二日」為例,「在固定的不平等關係裡,勞動與生活的關係出現了一道轉折。非工作時段變長了,在物質上也很明顯地有較好的條件」,所以「週休二日」不但代表生活方式的改變,也代表著經濟結構的改變,深刻的體驗到原來生活型態是如此無遠弗屆的影響著我們。

如果就個人來說,我對貝克婦女在家庭地位的這一段描寫體會最為印象深刻,「自己賺的錢」不但有物質上的價值,也有社會和象徵的意義,改變婚姻與家庭中的權力關係。更重要代表的是社會的意義,貝克在第四章「我就是我」,有更多的解釋。

文中提到「個人主義化與階級形成:馬克思與韋伯」,馬克思是強調階級,然而這裡又說馬克思具有決定性的「個人主義化理論家」,這裡所談的馬克思和過去所讀到的馬克思理論似乎是矛盾的,同時聯想到一個值得批判的論點是富人從事慈善事業,譬如︰比爾蓋茲資助非洲的難民,是否真的是會縮短階級差距?還是因為企業可以減免稅負以及良好企業形象的包裝,這和人道的馬克思主義是有著不同的意義。

最後「個人主義化、大量失業與新貧窮」,貝克探討「新貧窮」現象不但是物質問題,還是一種貧窮意識,一種階級意識消逝後全盤緘默與內化接受的過程。貝克將這種個人主義化的現象鑲嵌在市場結構。貝克用「鑲嵌」兩字,我感到強大的無奈。如同歐洲社會學家迪克森和馬夸洛夫指出:「一種全球性的貧窮,正透過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社會經濟效應而逐漸形成。」,「新貧窮」正悄悄的襲捲,個人啞然接受,並且黯然盤踞在內心深處…,無力反擊!真的很焦慮卻無能為力。

 

參考書目︰

顧忠華主編(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

孫治本(2001)。個人主義化與第二現代。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

陳美君(1992)。貝克(Ulrich Beck)風險社會理論及其對成人教育的啟示。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