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幸福真實滿足:網路使用者行為及心理狀態之分析

李聖傑

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一、研究背景

網際網路的運用正在改變個人經驗的素質,如果我們將網際網路當成文化傳遞模式的話,我們可以去了解網際網路如何豐富與轉變自我型塑的過程。網路除了是種媒介,也同時是次文化的交流場域,像錯綜的神經一般,使用者利用它,卻也同時被它的特型所反向形塑。科技是改變人類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非常重要的力量,從遠古的游牧到近代的工業時代,人類的生活型態及內容都因之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而網路科技的發明更是加劇此種變化,人類長久以來所建立的法律及各種道德標準都受到莫大的影響。

例如近年來許多人利用網路暱名性的特質,犯下了令人髮指的非法事件小至騙錢,大至使人失去生命。在網路剛興起的那幾年,政府機關大多用傳統的管制方式,如禁止十八歲以下進入網咖,但成效不彰,直至有關單位成立網路相關稽查小組,利用了暱名性及其它如聊天室及色情節點等通路一舉查獲許多犯罪事證,傳統的管制及模式已不再適用於網路這一個多變又神秘的東西了。

另外,交友抒發心情及與朋友連絡感情,可以透過網路,藉著BBS、MSN、e-mail;報告或任何資料的需求也可藉著入口網站:YAHOO、PChome、Google等來收尋;新聞也不再只有電視報紙可以提供,多的是電子報可以知道所有最新的新聞,線上即時新聞也開始蓬勃發展;休閒娛樂更不必出門,網路的線上遊戲及MP3、電影、MV的下載,更是讓許多人對網路沉迷。

不但網路本身的出現影響如此,網路自身也在這幾年開始了進化,由Web1.0到目前Web2.0的概念,似乎當社會既有規範還沒能真正掌握這頭變形巨獸時,他又已朝向另一種樣貌,例如時代雜誌就將2006年風雲人物設定為:「YOU!」,意味著影音多媒體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主導與改變世界,也意指Web2.0的年代,每個主體個人都是各方角力追逐的焦點,雖然消極地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是資本主義高度消費的極端下,對市場的剝削概念已經從大市場層層分離解析到每個個體身上,虎視眈眈地想針對不同人身上榨出最大可能的「消費者剩餘」,欲將漏網之魚也逮入口袋之中。但是樂觀而言,這也是重聲喧嘩人人為主體的年代,而其中最功不可沒的大概就是部落格(Blog)形式的出現。

「部落格」,原名是翻譯自英文Web log,簡稱Blog,部落格,大陸稱之為「博客」,是所謂的個人媒體或個人入口網站的簡稱。它被美國韋氏大字典選為2004年最具代表性的單字,影響力可見一斑。意指一種常更新的個人記錄式網站,因為方便大眾在網路上編寫,可應用於日記、文章以及發表自我言論等。隨著網際網路與印表機發達普及,發行與出版刊物已不再是出版商的專利,人人都能簡便地發行文章與資訊,Blogger人人都能是記者與資訊傳遞者,使得全民媒體儼然成型。這是在近年來網路應用的創舉,而Blog的出現更將網路個人化出版風潮推向巔峰,有別於以往多以Email或是即時通聯繫的方式,Blog的應用讓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上輕鬆製作類似個人網頁的日誌型態,因此Blog逐漸改變了網友使用網路的習性,也擴大了網路的應用範圍,未來Blog也可能會朝向專業化發展,例如教育、衛生、政治以及公共事務等方面,我們可以在南亞海嘯、伊拉克戰爭等重要時刻發現都有記者透過這樣的形式,在通訊中段時無時差地傳播最新情勢。

近來調查顯示,2002年開始台灣興起部落格至今,目前有61.2%的網友擁有自己的部落格,這顯示在媒體大幅報導、結合活動鼓吹下,用網路寫日誌在台灣已經儼然形成一股風潮。除了25.1%是網誌熟手、已經具有兩年以上的撰寫經驗外,有64.7%的網友表示是近半年才開始寫網誌,因此「操作簡易」是網友們對於挑選部落格平台的第一要求(蕃薯藤 > 網路調查 > 2005台灣網路使用調查)。

另外,約六成的網友表示會瀏覽別人的部落格,22%表示會在別人的部落格發表評論,這顯示部落格具有社群、互動、串聯的功能,扭轉了原本資訊僅能由大眾媒體傳播的方式,部落客人人都能是記者與資訊傳遞者,使得全民媒體儼然成型。

然而,研究機構Gartner也在此同時針對2007年的IT市場發表了一項重大預測,指出Blog的使用將在2007年上半達到顛峰。Gartner指出,已有約2億的人口放棄繼續書寫Blog,blogger的總數將在2007年達到1億的顛峰。但是整體而言Blog目前仍然是處於一種方興未艾的浪頭上。

二、研究目的

虛擬社會的興起,過去的理論是否還可以用來解釋網路世界?使用者在使用網際網路時,到底有那些感官或是心理的感覺是吸收、排斥、學習或是滿足空虛?甚至是沒有感覺的麻木使用?網路傳播是如何影響閱聽人認知、態度和行為?或者只是延伸使用者的社會或心理層面的認同?進一步影響人際關係和生活適應。

當我們對一件事物表達態度時,我們的態度通常與我們的主要價值觀是一致的。然而當我們採取行動時,影響行動的因素較多,而且複雜。如果行動涉及個人之重要利害,則個人行為會以利害為取決,而不是個人的價值觀,這都是過去「社會心理學」對於真實社會所做出來的理論,但是網路使得個人可以暫時地抹除真實世界的身份,卸除既有身份與關係的束縛,以一個新的自我與他人進行互動。但就網路的特性而言,可以將矛盾之處略過,只要用不同的位址或是別的id登入,每個人都可以變成別人。甚至變成一個不存在的虛構人物,建構成一個或數個不同心理狀態的自我。而新的自我或多或少會反映人再當時的心理狀態狀態,無論是好是壞,卸除既有身份與關係的束縛,可以將使用者推向一個新的、不同於真實生活的解放。

但是除了面對面的親身傳播,大眾傳播大多是單向傳播為主,而且絕大多數的audience都無法與communictor直接溝通,需要透過傳播媒體的中介。(林東泰 ,民88),因此目前傳播理論是把communictor和audience都當作communictor,彼此是雙向平等的溝通,這樣的好處是切合了目前網路與部落格中,發訊者與收訊者多為同一人的情形,而且就多元性及主體多重性而言,「沒有統一的文化觀點」乃是網路的文化觀點,所謂網路空間(cyberspace)就是一個存在多元面向、多元真實的未來社會。它確切的反映了人的許多種面向,有好也有壞,有人迷失、有人獲得補償,但也有人利用它來犯罪,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可能可以利用來研究不同層面(像訊息發送者、接受者)使用下所感受到的影響。許多研究指出心理遭受到某種程度的挫折會增加網路的使用量。有時,甚至會造成網路成癮症,但並未具體描述個體在使用網路時或之後,所能夠得到的心理滿足感,無法為教育或其他用途作一個參考,所以希望了解網路使用行為對心理狀態的影響。

三、議題構面:

根據行政院台灣年鑑的調查,擁有電腦家庭中,使用網際網路功能者已達82%,顯示現代資訊與通訊設備在家庭生活地位日增﹔不過,擁有報紙比率卻低於 4成,僅達35.78%。(台灣年鑑 > 2005年 > 第五章 經貿與科技 > 台灣92年平均每戶消費支出66.6萬元),而網咖使用率,在2001年就已增加到網路使用人口的12.9%,這樣的現象不能等同於電動玩具店、漫畫書店的增加, 因為網咖所提供的是一種不同以往的,數位的、虛擬的、互動的科技感覺。

網路衍生出的現象千千百百種,而跟我較相關貼切且有興趣的構面來著手,就已有許多值得研究與發展之處,路如以「社會」與「教育」兩者而言,就可以延伸出一些議題:

1、社會:

網路興盛至今才短短數年左右,隨著使用年齡層逐年對降,使用的人數也漸漸增加,與時劇增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透過網路多元、多重、暱名等特性,衍生出不少如網路犯罪、網路成癮症等問題。

2、教育:

教育高學費、南北差距、城鄉差距都是我國急欲改善的問題,若能針對網路所能給予人的影響下手,並進一步消除知溝(knowledge gap)、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等情況,把網路當成教育的一部分,或許能進一步減少教育所需的社會成本。不過,網路科技影饗學習方式的改變,也對高等教育的本質造成衝擊,網路學習方式,讓學習可以非同步進行,但也暴露出互動的不足(趙宏達,2004)。

根據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生黃妙如(2002)的論文指出,網路使用者對於其他媒體的使用偏好依序為電視、報紙、廣播,若針對N世代族群(即The Net Generation出生於1977∼1997)之媒體使用習慣研究,則發現超過98%的人口使用過網際網路,平面媒體以報紙最多,其他依次為消費目錄、流行雜誌、連環漫畫、電視等。台灣地區使用網際網路的人口,到2001年3月已經到達八百三十四萬,也就是說台灣平均每二人便有一人上網。

然而學術近年來的研究大多在網路社會如何重現社會階層狀態,鮮少探討關於使用網際網路時及之後的心理情境。換句話說,只是停留在討論及觀察,而未能將這一個領域推向一個應用的層次。當然,這也可盛因為網路應用發展過於快速,幾年前研究網路的議題在今天可能又已經過時有關,而今天關於網路的顯學則是以Web2.0的方向做為核心,趨勢的演變與預測或許也能作為未來論文的方向之一。

因此我們應嘗試回答以下問題:

一、影響使用者使用網路與Blog的主要因素為何?

二、網路與Blogger的特質與使用行為為何?

四、內容探討

一般而言,在真實世界中的人們總是與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而隨著高度分工社會的成形,人們的食衣住行更是緊密地與不同的陌生人交流,發展出各式與陌生人溝通的模式,當然表面上的脣齒相依並不能掩蓋「異化」仍舊化存在的事實,因此在個人主義、行銷觀念、圖像式思考、Web2.0等諸多現代各路思維與技術支援的因子交錯下,Blog的產生提供了人們各自繭居疏離卻也貼近彼此社群的現象,因此Blog使用者的心理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分析議題。在此我嘗試用下列幾項思維構面來討論這樣的問題:

文化工業

Max Horkheimer(1947)的『啟蒙的辯證』(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中對於文化工業(cultural industries)提出了批判,他認為大眾傳播與文化商品在工業化大量複製生產的過程中,權力核心透過組織層級運作方式,使大眾傳播與文化商品成為支配與控制消費者的工具,並且在大量生產的過程,將嚴重破壞精緻藝術的真實內涵,與通俗藝術的自然特質。若將Blog視為一種掌握資源權力核心的大型公司(如:微軟、YAHOO等Blog平台與伺服器空間免費提供者)對市場的軟實力行銷,透過這樣的方式將自身的特定意識與文化潛移默化大量複製給給使用者,這不啻是一種雙向的文化消費過程,也能達成的大眾文化的傳播,我們透過Theodor W. Adorno(1979)針對「大眾文化」提出強烈的批判來看,他認為大眾文化產品是藉由技術媒介及娛樂商業特性所產生的,失去了特色與多樣性,這是庸俗化與低俗化的象徵。

不過Walter Benjamin(1969)針對Max Horkheimer和Theodor W. Adorno等學者的論點,提出對「大眾文化」不同的觀點,他認為所謂的大眾文化、精緻文化並非是相互牴觸,在後現代文化消費思潮、全球的傳播科技及網路建構裡,大眾文化可以將文化的內涵融入於普羅大眾的的日常生活當中,而文化專業者其實是不具特殊性,且對都市文化素質提升具有正面的效果,當然,在眾聲喧嘩的年代,正反並陳的論述都能供給我們更鉅觀的思維以及行動上的指標。

使用與滿足

網路的基本假設及特性,基本上可與瑞典學者Rosengren(1974)以及拉斯威爾5W傳播模式為基礎,「使用與滿足」的基本假設同樣以注意閱聽人的需求及滿足、閱聽人主導、屬長期效果研究等方向做研究。新科技的衍生,雖然可能會造成既有理論的不適用性,但Rosengren將個人產生基本需求的因素細分為社會結構(包括媒介結構)與個人特質(包括心理結構、社會地位及生活歷程),並將使媒介的行為及其他行為的最後結果-滿足或不滿足,再回歸到社會結構及個人特質上的方式,可以將不適用的問題降至最低。Rosengren的「使用與滿足」模式中的各個環節包括了:

一、人類基本需要:心理學家Maslow認為,人類的需要(needs)有由低至高層次性的分別。當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要。Rosengren研究發現:自我實現、尊重、愛與隸屬感是促使閱聽人使用媒介的三大需要。

二、個人特質:包括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及社會地位、角色等外在特質。

三、社會結構:包括傳播媒介及其他社會、政治、文化及經濟結構。個人基本需求除受個人特質影響外,也會受社會結構影響。

四、個人覺察到問題所在時,會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為獲取滿足或欲解決問題,則會衍生採取行動的動機。

五、媒介行為:閱聽人在使用媒介時,會考慮所花費的時間,所接觸的媒介內容型態及閱聽人本身和所接觸媒介之間的關係。

六、其他行為:如親身接觸或傳統的傳播方式。

七、滿足或不滿足:滿足-繼續使用,不滿足-停止使用。

八、個人內在,外在特質和社會結構:個人使用媒介的行為或其他行為得到滿足或不滿足,會影響其個人特質及社會結構。

若想依照網路的特性及使用者心理狀態作一個妥善的研究其實可以套用上圖的模式,只是在於「媒介行為」與「其他行為」方面,可以做一個合併,以心理分析的方式衡量滿足與否,接下來進一步測量社會及心理層面的變化過程。

Katz、Blumler與Gurevitch(1974)等人指出「使用與滿足理論」共得五個基本假設:

一、閱聽人使用大眾傳播媒介是有目的的,閱聽人基於心理或社會需求,想藉著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

二、在傳播過程中,需靠閱聽人把媒介的使用及需求的滿足聯繫起來。也就是說,閱聽人是媒介的主動使用者,閱聽人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而不會受媒介影響。Katz等三人強調的是閱聽人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而非媒介駕馭閱聽人。Lundberg和Hulten(1968)也曾指出,傳播過程生與否,主要決定於閱聽人。

三、大眾傳播媒介所能滿足的需求,只是人類需求的一部分,媒介在滿足這些需求上,必須和其他來源,如人際傳播或其他傳統的需求滿足方式相競爭。

四、在研究方法上,使用與滿足的資料收集得自於閱聽人的自我報告。也就是說,這個理論假設閱聽人是理性的,能了解自已的興趣及動機,且能清楚地表達出來。然後研究者再根據閱聽人的回答加以推斷閱聽人使用媒介的目的為何。

五、由於閱聽人是以自我報告的方式陳述有關傳播的文化意義,所以不必要對大眾傳播媒介下任何的價值判斷。

從上五個基本假設可以看出這個理論是從閱聽人的角度來探討媒介的效果,這也是學生以為在即使新科技不斷演進下,仍可避開不適用性的疑慮,或者說可以較少磨合而能應用在相關議題上的理論的原因,畢竟,「人」的想法與慾望總是不斷的重複其模式。

另外,這些假設一方面具有功能論的色彩,認為人們尋求訊息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以維持心理結構平衡,另一方面也表現出理性及個人主義,即每個人都明白自已的需求,知道使用什麼媒介來滿足(翁秀琪,民81)。

接下來的研究檢驗內容主要在檢驗在傳播過程中,閱聽人把媒介的使用與需求滿足聯繫。也就是說,閱聽人是媒介的主動使用者,閱聽人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但在過程之中是否與過去的研究相同,不會受到媒介訊息的影響。

當然單就媒介及閱聽人心理分析就想了解網路帶給受重的衝擊是不足的,所以以下援引了一些在期刊雜誌上曾做過關於性別、自尊、情緒商數、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主定向、家庭適應與網路使用行為之關係。

異化疏離與御宅族

就字面而言,疏離感(alienation)表示著「無關係」,是指一種疏遠、隔閡、以及與他人產生距離的感覺,這是Karl Marx(1818-1883)論述的要點,疏離的個體會覺得自己或他人(或它事物)像「陌生人」、「異族」一般,與社會或組織體毫無關聯,各個階層的人們無論承認與否,都存在著疏離感的問題,因此,直至今日快速變遷反映的社會中亦是有其可適用性,甚至我們也可以透過日文中所謂的「御宅族」(Otaku)之延伸論述來思考網路Blog現象。

在網路Blog現象下,Blog平台身兼著媒體中介角色,它為疏離的心靈提供一個依賴與抒發的滿足平台,使疏離的個體能有脫鉤現實與走避認知的窗口,人們同時在此逃避生活,但也弔詭地同時在此暴露自己、展現自己,成為隱閉卻也開放的情況。不過無論如何,疏離感的概念對於有關大眾文化的網路媒介分析始終是有用的。

個人的特性與網路使用行為的關係探討

類似「使用與滿足」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我們亦可透過下列面向來探討使用者的個人特性與行為關係:

一、性別與網路使用行為

根據蕃薯藤數位科技完成的「2005使用調查」,台灣網路使用者女性網友佔比從十年前的24.4%逐年增加,儼然成為網路上重要的消費族群;而2005年紅到不行的部落格(Blog)服務,已有超過六成網友的使用;「垃圾資訊太多」、「中毒」也取代「上網塞車」,成為網友的新煩惱(蕃薯藤2006)。

男與女的比例在2000使用調查時還只是56.3%與43.7%,男、女性上網的比例差不多,2006卻已有女性躍為主流的趨勢。由於在真實世界中,性別無法隱藏,男女之們的對待方式有其特定的模式,性別以很微妙的方式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及和互動方式。而在網路上,性別經由匿名掩飾,大部分的使用者都盡量讓自己的性別曖昧,因為許多人發現女性角色會受到較大的重視、得到較多的協助。每十個有網路使用經驗的女生,約兩個看過,男生則為五個看過色情網站。因此男生看過色情網站的比率,多出女生2倍以上。而男性比較迷沉於色情網站,女性比較沉迷於網路上的性愛對話,這樣比例的情況也顯示出網路身為無性中介,端看使用者自身需求的特性。

二、自尊(Self-esteem)與網路使用行為

自尊對一個青少年整體功能而言是很重要的,改善自尊對少年的生活、人格 、學業等各方面都會有正向的影響,因為自尊對青少年整體的功能是重要的,所有領域的間的發展都是有相互關聯的(Tarrant & Konza,1994),因此社會和情緒的良好發展,尤是是正向自我概念和自尊的發展,很可能會影響到感覺、思考、行為等以及決定個體往的成功。

自尊心低的人在真實生活中溝通較差,沒有自信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態度,可以透過網路的匿名性,來說出自己的感覺,對這些人而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氶一個可以表達自我的園地。再加上青少年傳統上從父母學習面對社會的衝擊,而今電腦取而代之,扮演了青少年成長過程的社會功能,科技有快速滿足青少年更高層次需求的功能。因此,自尊與網路使用行為可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關係。

三、情緒商數與網路使用行為

任何人都要經過學習才會懂得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做好情緒管理,但這些技巧通常在人們心情低落時格外需要,但此時又最難接收資訊或學習新的反應模式,由於網路匿名、便利、逃避的功能,已經成了很多脆弱寂寞的人的麻醉劑,上色情網路、網路賭博和上網聊天,是尋求一個較適當的時機及管道宣洩。這些網路使用者躲在自己的面具後,可能有情緒困擾:如憂鬱、無助、傷心、憤怒、憤恨,轉而依賴網路,來找到安慰或逃避自己的情緒問題。因此個人的情緒可能與網路使用行為間有密切的關係。

四、人際關係與網路使用行為

James(1985)認為人際關係與友誼很容易經由網路建立,Carpenter(1983)認為網路是建立了一個「線上的社會」,使用者經由網路系統,他可以從人際關係的品質與強度中獲得滿足。因為網路的虛擬性, 虛擬與真實的界限一旦被打破,我們可能無法相信白天裡載著假面具跟我們近距離相對的身邊人,然而卻可以輕易在網路上相信、接受那個來自遙遠距離外陌生人的安慰與了解。

網路為生活中重要的溝通工具,有愈來愈多人透過網路認識朋友、甚至找到終身伴侶。故網路為我們多一個認識朋友的管道,如果交友都在網路上,就會出現問題。交友的過程中仍須面對的接觸,故以想看對方長相,以進一步決定是否有機會成為男女朋友居多。拿掉人際溝通的線索,如外表、性別、真實性格等,純憑思想溝通,所以有人在網路上可以表現出大膽、調皮、輕鬆等特質,但與別人面對面時,卻不敢表現真正的自己,這些人多半對現實人際關係則有許多不滿意、人際關係較淡、日常生活較枯燥,且樂於在網上發展人際關係,經由文字比經由面對面更有自信(蔡珮,民84)。

大學生流連在色情網站、上網聊天、上網賭博或希望發展網路性愛的人,已經成了很多脆弱寂寞的人的麻醉劑,想尋求刺激、但又不想有罪惡感或情感的糾葛,在心理上有某種程度的缺陷-可將網路視為人際退縮下的避風港,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人際關係的困難而躲入網路,更有可能因為沉迷網路之後,使得真實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困難,故可知人際關係與網路使用行為有著某種程度的關係。

五、學習適應與網路使用行為

行政的目的是輔助教學,教學的目的是傳遞文化知識,而汲取知識的主體是學生。有了網路之後,學生的受教權開始有了展現力量的舞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張明永(1999)發現,有些學生因曠日廢食地耗在網路上,喜歡通宵上網聊天,媽媽無法忍受兒子生活日夜顛倒,致睡眠不足,白天上課精神不濟、功課一落千丈,每月網路費用大增,於是私下拆線,兒子又裝回去,母子經常為此發生口角,親子關係日趨緊張。

網路在大學生的學習適應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約有一半(45.4%)的人每天花兩個小時,在學校使用網路學習、以「隨意瀏覽」與「閱讀文章」等覽訊息的使用行為最多。因此,學習適應與網路使用行為可能存著某種關係。

六、自主定向與網路行為

有學者認為青年期是屬於生計發展階段中的探索期,此期主要任務在於個人必須發展實際的自我觀念,且能夠選擇適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職業,而且肯努力奮發為取得該種職業而準備。在現今科技發達的多元社會中,職業的意義絕不僅止於謀生求飽食餬口而己,更重要的是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的一種途徑。「自我追尋」是青少年在準備進入成人世界特有的、關鍵的發展任務,自我追尋必須經過肯定、否定,探索、尋求的歷程。心理學家稱這樣的歷程為危機,是指每一次面臨危險或看似危險的時候,都隱含著探索成長的機會。經過探索尋求的歷程,最後終於有所承諾,有所肯定、認同、成就,心理學家稱這樣的人為肯定或認同有成的人,也有人稱之為「自主定向」的人。

大學生對於自己總體生活大多數感到滿意度甚高,但他們也有不少困擾,這些問題不外是出路、課業、人際關係及生活費,其中達六成的學生,因為未來出路問題而感到困擾不安。因此可知,青少年正處於面對前途展望、自我接納與工作職業選擇等的危機中,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挫折、不如意及徬徨無助感,利用網路匿名、便利、逃避的功能,在網路上的確都能得到發洩、滿足。因此,自主定向可能與網路使用行為有某種關係存在著。

七、家庭適應與網路使用行為

Coleman, Butcher & Carson(1980)所提出的四種適應功能不良的家庭類型:(1)無能的家庭(inadequate families):無法提供因應生活壓力所需的身心資源;(2)反社會家庭(anti-social families):家庭的價值觀違反社會道德規範;(3)喧鬧的家庭(discordant disturbed families)、(4)瓦解的家庭(disrupted families):家庭無法適應親人的死亡、離婚或分離。

家庭是每個人的避風港,近年來,個人與家庭的關係隨著工商業快速的步調而有所變化。任何一個家庭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展變遷,面對這些階段的變遷,家人努力發展出他們的適應行為。現今社會不少家庭在遭受衝擊之後瓦解,家庭問題的影響對象是全家人(如父親失業,全家的經濟面臨窘境;發生火災,家人的生命財產即受到威脅。)如何在面對這些特殊狀況時,仍然維持健康生活,便是身處其中的人所要努力的。有些人在遭遇壓力、挫折時,不是採取積極的行動去應對,而是以消極的方法因應,「逃避」是主要的原因,為了防止或減低焦慮或愧疚的精神壓力,會採用一些習慣性的適應行為來保護自己,讓自己感覺麻木,使自己不致受到壓力過度的衝擊而崩潰。故家庭亦是獲得情感支持一個重要的環節,當其家庭關係不佳者,較傾向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情感的交流。因此,家庭適應與網路使用行為可能存在著某種關係。

經營印象

社會學者Erving Goffman認為:人無時無刻不在「經營印象」(impression management)(1959)。Goffman表示很多社會的互動跟舞台的演員行為是相類似的,有的人扮演著不可一世的姿態,也有的人精心設計出「隨意穿著」的樣子,很多印象都與社會的或職業的階級有關。

例如醫學院的學生可能會發現,如何當一個「看起來」專業的醫生,比精於看診還來的困難重重,學著「表現出」一個醫生的樣子,除了會使病人對醫生產生信心,相對地當越來越多病人稱自己為「大夫」時,也會累積增加了這位醫學院學生對自己的信心,且越來越信任自己所扮演的這個角色。

在這樣的概念下,網路Blog似乎也有同樣的效果,當使用者在自己所經營的Blog裡一點一低打造或改造自身形象時,Blog裡留言版反饋的機制就造成了該角色扮演成功的關鍵與否。Goffman另外還指出很多這種社會的演出是共同製作的,這也呼應了上述Blog經營者與留言版相互支持演出的說法。

麥克魯漢Mcluham

1964 Mcluham提出「The media are the message」,其內包括了如:1、訊息包含著承載訊息的傳播工具。2、媒體是我們人體(意識)的延伸「The Extension of Man(1964)」。Ex. TV is the extension of eyes of Man。省思層面:

1、新媒介的產生,意謂著既有傳播生態將有所改變。

2、既有傳播內容與表現形式亦可能隨之改變。

3、既有價值觀念,亦可能於無形中改變而不自知。

4、Case Study:Blog (No gatekeeper);Mobil (Extension of changing thought)。

小結:

整體來說,Blog是實現公共領域形式的平台,不過在實質內容上,似乎仍未看到有體現出公共領域的精神。而且網路的大量使用勢必會造成其他媒體使用量的改變,造成媒體相互競爭,尤其是在網路多元化發展的前提下,許多媒體正面臨與網路匯流的情況,因此回到前述,網際網路由十年前的普及化到今天的Web2.0,屢屢更新樣貌的情況下,也同時衍生了許多問題,2007初已經出現因為Blog上的死亡體驗日誌,展現Blog經營者自身倒掛大樓外牆上的影片,造成模仿風潮因而夭折了一個青春國中生的生命,類似的社會問題就像犯罪問題一般難解與難以預測。因此未來如果能在進一步解析了解使用者的心態及造成的影響,或許可以抑止犯罪率的增加,甚至可以利用它的特性防範罪犯的出現,故了解網際網路對社會認同、及心理層面的影響,能利用網路的多元、多重、暱名等特性,來抑止網路所衍生的網路犯罪、網路成癮等,將是個不錯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論文: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妙如(2002)。《網路使用者之媒體使用習慣與網路使用動機對網路廣告效果之影響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馨儀(2005)。《個人、網路、性愛-論當代科技下的「親密性」》。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宏達(2004)。《網路社群學習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1994)。《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英豪(2004)。《網路電話使用行為初探—創新特質、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書目: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洪蘭譯(1997)。《心理學(下)》。台北:遠流出版。(原著:Henry Gleitman, psychology.)

黃新生譯(2002)。《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出版。(原著:A. A. Berger,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張春興(2002)。《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書局。

網址:

2005台灣年鑑。網址: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

蕃薯藤2005台灣網路使用調查。網址: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index2.html

講義:

邱啟明(2006)。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九十五年度上課講義。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