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定課程制訂理念之探究

 

吳晉同

嘉義大學教政所

英國定課程的制訂,深刻影響80年代以降的整體英國教育環境,而在這一波的教育改革中,可以發現國定課程乃是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的三個層面的強烈影響,其中又以196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出現、新右派的政治力影響、國家競爭力的衰退這三面影響最深,以下將就英國80年代的內外在環境變遷分析,輔以英國新右派的政治立場,了解英國定課程制訂的原因。

英國80年代教育改革的內外在環境因素,主要可以歸納如下圖1-1所示,以下將分別自其內外在環境因素加以分別探討

1-1     影響80年代以降英國教育改革因素圖

一、            英國80年代的國家外在環境分析

(一)       全球化下的高度變遷

    全球化的變遷下,在國家方面,造成世界民族國家的瓦解,強調「金錢無祖國」、「資訊無祖國」,在媒體、資訊的穿透之下,形成「地球村」、「世界一家」的理想。而在經濟層面跨國企業超越民族國家機制,以知識與資訊為產業的主軸,強調高科技產業、知識產業的「人與人的競爭」,全球標準化運動,企業不斷購,以增加企業競爭力,使自己品牌成為世界第一。因此在此一影響下,教育是否能為國家培育優秀的人才,以成為國家經濟的堅強後盾,成為各國注目的焦點議題。

(二)       知識社會的來臨

    在全球化的高度競爭下,知識成為有別於以往土地、財力、人力之外的另一項資本,而知識也成為一種國家經濟力提升的催化劑,這一種著重個人頭腦為主的新資本,影響著80年代已降各國國力的強弱。

(三)       標準化運動

    經濟面向的標準化運動使得各個企業不斷強調產品的標準化,經過市場的競爭,欲達成世界級的標準。在文化層面上,經濟與文化相結合,使得文化面向也走上標準化,形成單一化的文化商品。此一衝擊影響到教育層面,也促使教育標準化的理念開始抬頭。

(四)       個人主義的抬頭

在全球化影響下,造成民族國家的漸漸崩潰,整體教育關注的焦點,也自以往的國家意識漸漸轉移到個人主體上。個人主義的抬頭,成為改變整個社會、階級與經濟結構的一股重要力量,如近來家長教育選擇權的興起,個人財產與權力的保障,皆是受到個人主義的影響所致。

二、            英國80年代的國家內在環境分析

(一)       政治面向

由於60年代末期對英國建立福利國家的理念失敗,宣告了社會民主政策的瓦解,執政黨不僅無法提供社會更多公平與正義,反而拖垮了財政,因此造成了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因此新右派的政治理念趁勢而起,組織內部大致可分成兩個陣營,亦即新保守主義及新自由主義。其中新保守主義強調核心價值、基本能力、社會紀律及強力政府;新自由主義則強調多樣化、私有化、自由選擇、政府最小化、學校自主管理。而這一股對傳統的反動力量,也深切的影響到之後英國各項教育改革的進行。

(二)       經濟面向

    英國在二次大戰所蒙受的禍害,包括戰爭喪失1800 萬噸的船舶,鐵路及工廠在戰爭期間長期使用,無法從事設備的更新,影響運輸及生產效率。燒毀房屋約400萬間,約達房屋總述的三分之一。此外,戰時外貿受挫對外出口銳減,

影響稅收。外債高達30 億萬英鎊之巨

    由於英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蒙受很大的打擊,加上在殖民地的民族主義運動趨於活絡,陸續要求獨立,使英國的地位相對的更加降低,已無法維持過去的舊有帝國體制。戰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之下,英國的國力已經大大不如前。已不如十九世紀那麼強盛英國,不再是「日不落國」,取而代之的世界首要強權國家成為美國。而70年代的石油危機、全球通貨膨脹與經濟不景氣,英國也無法得以倖免,種種經濟上的衰退,英國國民歸咎於學校教育失敗乃是主因,甚至重新重視學校課程的重要性,也影響到後來英國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在1979 年柴契爾執政後,以新右派的市場機制理論作為振興國力的工具,強調新自由主義的市場機制運作模式,更企圖以教育作為振興國力的主要工具。

(三)       國家競爭力面向

全球化下整體資本主義的轉變,使得八0年代以降國家競爭力的爭取,成為世界的指標性意義。經濟面向逐漸轉型為跨國企業,超越民族國家機制,以知識與資訊為產業的主軸,強調高科技產業、知識產業的「人與人的競爭」全球標準化運動,企業不斷購,以增加企業競爭力,使自己品牌成為世界第一;因此,國家競爭模式變得越來越激烈,也越來越複雜。而英國也有於本國競爭力的逐漸衰退,因此各項教育改革措施如國定課程的理念、教育績效責任的重視,教育市場化模式的引進,皆是為提振衰頹已久的國家經濟而做出的努力。

(四)  教育面向

英國六0至七0年代著重均等式教育使的公共學校教育品質彰,公共學校本身養護性及科層制特性,更是為人所詬病。學生程度低落,以及其他的學校教育問題,如綜合中學推動的兩極化,等等因素,使得教育越來越受批評。而在柴契爾夫人上任以後,視育作為政治的籌碼,而教育是推動教育國力的工具之一,因此對傳統教育的種種問題進行改革,也是英國八0以來,英國各項教育改革法令制訂時重要的核心問題所在。

三、英國80年代主要教育法令

就英國教育改革中,可以就保守黨首相柴契爾夫人在1979 年就任以及承接柴契爾理念的梅傑於1990 年就任以來,皆為新右派市場機制意識形態的作風,強調國家在教育上的角色不同於過去政府。「國家介入教育」在1979 年柴契爾夫人就任以來,有更加盛行的趨勢。且在1997 年工黨贏得十幾年以來的勝利之後,仍然承認新右派的重要性。因此,在1979 年以來的英國官方教育政策,可以說是深受「新右派市場機制」的政黨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逐漸強調「全民式卓越的素質教育」。

1979 年柴契爾夫人執政以來,在新右派市場機制的政黨政治意識形態影響之下,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扮演著「穩住國家競爭力及公民素質」的重要角色;因此,唯有國家的適時介入除對於過去集中在地方教育當局的教育權力有所剝削外,更強調教育市場的維持。而以下將列舉英國80年以來數個報告書為例以及1988 年教育改革法(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為例,分析新右派在國定課程上的影響。

(一)1980 年教育法(Education Act 1980)

    1980 年教育法(Education Act 1980)主要與家長的教育選擇權有關,其內容概述如下:

1.強調更多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委員會(governing bodies),地方教育當局

及學校管理委員會必須提供資訊給家長,其中包含入學、考試結果及課程…等等資訊。

2.家長被賦予更多的該子女想就讀的學校選擇機會。

3.限制地方教育當局的權力。

     因此,從新自由主義的新右派市場機制理論來分析,柴契爾政府一上任,即開始對地方教育當局的教育權限加以限制,而《1980 年教育法》確定了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理念,該理念強調運用家長的力量去改變公共教育,使教育成為一個教育市場。

(二)1983 年「教學素質」(Teaching Quality)白皮書

1979 年保守黨執政,開始挾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不滿,在1981年擔任教育與科學部大臣的Keith Joseph,以《無效率教師》 (The ineffective teacher)為題對學校教學展開嚴厲的攻擊(楊瑩,1996)。Joseph 為了追求教育卓越,更於1983 年,英國政府公佈一份題為《教學素質》(Teaching Quality)的白皮書,對學校教學展開嚴厲的批判(楊瑩,1996)。

該報告書為柴契爾初為執政時期的相關報告,正說明了柴契爾夫人對於英國教學品質的不滿,更希冀中央教育與科學部及皇家督學能夠介入,以提升國家的教學標準。因此,可以發現該報告書深切檢討教學品質彰,更強調「新任教師培育課程」為未來師資素質的主要影響要素。因此,對於新任教師的培育課程,強調建立一個標準化的專職委員會提出標準,並由皇家督學加以視導,以強調未來的師資素質在全球資本主義社會中扮演「培育未來素質教育」的重要角色,使教師素質能從新任教師即作國家標準的監控。

(三)1984 年教育法(Education Act 1984)

教育市場體系初步形成時期,《1984 年的教育法》主要強調,基於政府已經沒有多餘的經費,確立了中央教育與科學部可以進一步控制地方教育當局的經費。因此,從新保守主義的新右派市場機制理論分析,英國基於國家經濟及競爭力的縮減,逐步「縮短教育財政的支出」,並且擴張中央教育部對於地方教育財政的干預,以縮減地方教育當局的權力,使地方教育當局更加有責無權。

(四)1986 年共同努力:教育與培訓白皮書

1986 年教育部與就業部發表題為共同努力:教育與培訓》(Working Together:Education and Training白皮書,不久便成立『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NCVQ)。該組織被賦予以下的權力:

1、 確保職業能力與標準,並以職業資格為基礎。

2、 為職業設計一種新框架,並對此加以推行及實施。

3、 批符合條件的頒證機構。

4、 使國家資格覆蓋所有行業。

5、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6、 與職業資格頒證機構建立一種有效的聯繫。

7、 為職業資格建立一種國家數據庫。

8、 未履行這些職能承擔或委託他人承擔有關的研究與開發。

9、 促進職業教育與培訓及職業資格的發展。

由此可知,此一『國家執業資格委員會』的建立,便依據該文獻的精神建立一種能力本位的國家資格證書,以取代長期以來多元化的職業證照制度。因此,可以發現在職業上,此一機構的出現,使過去多元的證照制度可以整合,並成為單一國家級標準化的「國家職業證照監控機制」,此一監控機制,成為職業資格國家標準化的監控機構,並依據「知識管理」的理念,建立國家資料庫,以利於未來人與人的競爭時代來臨。

(五)1987 年《五至十六歲的國定課程》議文件

1987 年《五至十六歲的國定課程》議文件中,指出國定課程必須經過四種途徑提升教育水準:

1.確保所有學生學習廣博而均衡的學科領域,以義務教育階段不致過早放棄

會使他們基礎穩定的學習內容,以便協助他們適與回應這個變遷的世界。

2.設定孩子能獲得完整能力的明確目標。

3.確保所有學生不分性別、種族、地區,皆有暢通的管道接受同樣良好而適

切的課程。

4.檢視學生在各階段的表現與各項目標的進步,以使學生在表現良好時更上

層樓,表現不佳時能或更多的協助。

國定課程的制訂將可以確保所有公立學校提供充足的課程,使學生在轉學時的阻礙減至最小,這有助於學生在中小學教育的連貫,使學校對教育更有績效責任。1987 年《五至十六歲的國定課程》議文件可以發現政黨基於對選民的責任,欲以國定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品質監控系統」,以提升國家競爭力,此一諮議文件,也成為《1988 年教育改革法》主要的制訂架構。

(六)1988 年教育改革法(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

延續上述諸多相關教育改革法的諸多理念及改革措施,英國在《1988 年教育改革法》,對於整體的教育體制有了重大的改變,也確立了柴契爾夫人以新右派的市場機制理論作為教育改革的手段,政府的角色在於利用強制力的教育法案,作為影響英國教育的手段。其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完善的「教育市場系統」,以重申國家的對選民的責任,以維持「卓越」、「品質」、「均等」、「素質教育」…等等的「國家級教育標準運動」。對於過去的教育體系作了明顯的基進改革,企圖架構一個全新的教育市場機制運作模式。其主要內容列舉如下:

1.制訂國家課程標準(National Curriculum)及國家評量

規定出等級中等學校一定要教授三門核心科目(Core Subjects),即英文、數學及科學;並輔以七門基礎科目(Foundation Subjects),即歷史、地理、技術、音樂、藝術、物理及外國語。這些科目在現行的中小學裡並非沒有教導,只是各校並未有統一的規定。某些學校在可能缺乏數學老師的情況下,便教授該科目,造成學生不均衡的發展。國家課程標準又可以分為以下四個主軸:

1)成就目標(Attainment Targets)

不同能力、成熟度的學生在每關鍵期(包含七、十一、十四以及十六歲四個關鍵期)結束時有其必須獲得的知識、技能與理解。政府規定的全國課程方案,必須有明確的課程目標,以作為各學校依循之歸

2)學習方案(Programme of Study)

在每一個關鍵期之中,學校所必須致力為不同能力與成熟度的學生安排學習計畫。

3)評估安排( Assessment Arrangement)

學生在關鍵期結束前或結束時的評量,用以確知學生在達成該關鍵期成就目標之情形。

4)全國性評量系統

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以十個層級循序漸進,預計每兩年至少提升一個層級,到第四關鍵期結束時,學生最少達到第四層級,如下表1-1所示。

1-1

英國義務教育評量系統摘要表

 

關鍵期

(六至七歲)

關鍵期二

(七至十一歲)

關鍵期三

(十一至十四歲)

關鍵期四

(十四至十六歲)

數學

1-3 級

2-6 級

3-8級

4-10級

科學

1-3 級

2-6 級

3-8級

4-10級

英文

1-3 級

2-6 級

3-8級

4-10級

科技

1-3 級

2-6 級

3-8級

4-10級

 

2.更開放的入學機會(More Open Enrollment)

初等及中等學校,除非學校設備達到飽和,否則不得拒絕學生入學。《1988 年教育法》中雖然增加家長選擇孩子就讀學校的彈性,但卻允許地方教育當局限定各校招生名額,《1988 年教育改革法》以1979 年各校入學人數為底線,規定各公立中小學在現有的設備與師資之容納範圍內,不得拒絕學生入學。除非學校管理委員會或地方教育當局能夠證明學校的既有空間已達飽和,無法容納更多的學生,否則學校不得以疏散學生至學生數較少的學校為由,拒絕接受學生的入學申請。

3.中央補助學校(Grant-Maintained Schools)

所有學生數超過三百人之初等及中等學校,只要與占學生人數百分之二十的家長連署,或多數校董會要求脫離地方教育當局,即可舉行投票,當全校百分之五十以上家長贊成,即可自行決定脫離地方教育當局的資助,而申請改由政府支助。亦即地方學校透過家長多數決,可穿過地方教育當局的層級,直接由中央補助經費,使該校成為中央直接補助學校,改由教育科學部補助經費。

四、代結語:新右派對於國定課程的影響

從新右派的市場機制對《1988 年教育改革法》進行分析,可以從偏新保守主義以及偏新自由主義兩種層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柴契爾政府的新右派政黨政治意識形態,主要藉由國定課程的制訂,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確保,重新架構英國的教育體制。

(一)新保守主義的新右派對國定課程的影響

1.國家級監控體系

英國在1989 年實施國定課程以來,出現了與《1944 年教育法》實施以來的教育政策有相當的不同。其主要可以列舉如下表1-2:

1-2

英國國定課程實施前後分析表

時期

面向

國定課程實施前

1944-1988年)

國定課程實施後

1988年以後)

 

課程主導者

 

地方教育當局

 

中央,由國家統一制訂

 

全國化的統一課程

 

 

 

課程權力

 

地方較大

 

中央較大

2.國家介入教育的新模式

英國政府不斷利用法案及報告書,企圖對教育作相當程度的干涉,成為國家介入的新模式。基於國家對於選民的責任,國家必須藉由法案,對教育有所干涉。此種新的國家介入模式在《1988 年教育改革法》最為顯;亦即國家利用該法案,增加中央教育與科學部的職權,架空從1944 年以來以地方教育當局處理地方教育事物的權力結構模式。

(四)新自由主義的新右派對國定課程的影響

1.家長教育選擇權

該法案增加家長教育選擇權,可以從法案的幾個部分看出端倪。其中,中央直接補助學校的設立、開放更多的入學機會皆是家長教育選擇權下的具體作為。而英國政府也鼓勵各校建立特色、提供多樣化的課程及允許學生跨區閱讀

瑩,1996。在大眾的口味及教育消費者的選擇權訴求中,新右派最為希望運用家長的力量,以家長作為代理的選擇權,對國家教育市場體系作品質上自主性自律的運作。

2.學校本位運動

基於學校本位管理,作為偏新自由主義的新右派市場機制理論來分析時,可以發現初級及中等學校對於財政的權利取得,以及學校管理委員會作了相當程度的規範。學生人數超過兩百人之初等級中等學校,在新法案下均可自行管理該校之預算。再者,改組學校管理委員會,由地方教育當局聘請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其中除校長及教師代表外,並計畫增加聘請家長及地方人士代表。此兩方面皆展現新自由主義對學校自主權的訴求,而《1988 年教育改革法》強調「財政本位」以及「學校管理委員會的多元參與」,更加擴大學校管理委員會的職權,且在政治上不斷縮小地方教育當局的權力。

 

參考書目

周淑卿(1998)。國定課程:徘徊在自由與控制之間。課程與教學季刊1(4)

楊瑩(1996)。一九八八年後的英國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師大書苑。

謝廣錚(2000)。英國1988年以降官方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新右派市場機制理論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Apple, Michael W.(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