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教老師資訊融入教學

 

蔡依倩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壹、            前言

目前的社會處於資訊科技的社會,生活所有的設備大多要仰賴電腦,無論是辦公室、家庭、休閒娛樂等都與之密切相關。像是提款機、語音系統、販賣機、圖書館的自動化借書系統、家庭視聽或生活用品(錄音機、卡拉OK、微波爐)…等等,枚不勝舉。其實幼兒自小都有接觸電腦的機會,像是搭電梯、按選台器,有時候家中有電腦遊戲機,所以電腦已經慢慢的進入幼兒的生活世界了(李文政、周淑惠,1999)。由於這樣的趨勢使然,從以往要不要讓幼兒學習電腦的議題而轉變成該如何適當的運用電腦來幫助幼兒的各項發展。所以我們就開始討論幼兒如何使用電腦才是適當的?使用電腦會對幼兒帶來什麼益處?老師該如何佈置幼兒電腦學習環境?幼教老師又將扮演什麼角色?由於教師對於他們既有的教學方法已經習慣,面對新的教學方式難免會抗拒(Shade, 1994),但是面對這樣的時代潮流,身為一位教師就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挑戰不同的教學方式,學習利用各種不同的媒介將教學內容呈現出來。

 

貳、            文獻探討

一、 幼兒電腦學習環境規劃

(一)       軟體的選擇

幼兒不必成人特別的教導就可以自己爬行、走路,只要給幼兒自由探索、發現、嘗試錯誤的機會,孩子就會學習到生活的技巧與知識。因此,發展適切的學習軟體能提供幼兒自由探索的經驗,在幼兒在操作中學習,建構自己的知識。一個好的電腦軟體是可以提供學童一個整合的學習環境,讓學習的知識不被分割。除此之外,好的軟體是富有挑戰,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誘發幼兒的內在學習動機。

Haugland及Shade(1988)對好的軟體提出十項準則,如:適合於兒童年齡層的、是幼兒能控制的、指令須清楚、具有由淺入深的不同學習層次、具獨立探索性、重過程取向、能反應真實世界之情境、具高科技特徵、能給予幼兒練習及改正錯誤的機會、以及能依幼兒之反應,程式能有所改變。國科會資助的幼教與科技網站中http://www.echild.org.tw/提到好的幼教軟體的標準有:

1. 適合幼兒的年齡:軟體所提供的學習方式必須符合孩子的發展程度,並且讓不同資質的孩子都能順利操作。

2. 幼兒主控:幼兒是主動參與者,可以決定事情的開始與發生,而不是聽從電腦的指令,幼兒也決定自己學習的速度,可以讓孩子們在軟體的各單元中自由探索。

3. 清楚的指示:提供有聲互動的軟體,能讓幼兒操作順利,指令宜清楚簡短並配合圖示。

4. 可延伸的困難度:軟體設計應考慮使用對象在認知、語言、肢體方面的發展,配合幼兒發展提供清楚的學習順序,逐漸提高困難度,讓幼兒漸進的獲得有效的概念、知識與技巧。

5. 可獨立操作:雖然幼兒在操作一個新軟體時,需要成人的指導,但隨後幼兒可以自己獨立操作,有問題才請成人幫忙。

6. 真實世界的模型:軟體要是真實情景的簡化,讓幼兒了解真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

7. 技術特點:高品質的技術是指軟體具有精緻真實的動畫、豐富協調的色彩、真實的音效或配樂以吸引幼兒的注意,而且軟體必須安裝容易、轉運速度快,幼兒的作品最後可以列印出來。

     上述為良好軟體的標準,那麼使用電腦軟體對學生而言有何益處呢?Halal及Liebowitz(1994)則認為使用多媒體對兒童的優點有:

1. 無論是在何時何地或是何處,只要當學生有所需求,即使教師不在身旁,學生依然可以進行學習。

2. 學生能於學習的過程中任何一部分選擇轉或至其他部分,使學習更有彈性;且同樣的光碟設備可被多樣化的學習過程來使用。

3. 使用多媒體學習之所以可以更有效率,是因為學習者具有對自己本身學習之掌控能力。不僅因多媒體本身具有綜合了彩色影像、動畫、音樂、聲音、以及文字之特性外,學生更可以藉由控制自己的學習經驗由被動變為主動學習者。

由上述可知,使用電腦軟體有許多優點,像是可以提供幼兒完整的學習經驗,學習變的更有彈性,無時無刻都能學習,亦提供鷹架式的學習環境,提供主動發現的機會,誘發幼兒的內在學習動機,也提供了與外界接觸的管道等等。當幼教師要執行電腦教學時,首先就是要替幼兒選擇良好的電腦軟體。優良的電腦軟體必須是要能引起幼兒注意的、產生興趣的,也是幼兒所能控制的,而非被電腦「控制」,軟體的學習步驟要由淺入深、指令也須清楚,更要能反應真實的世界,讓幼兒學習真實世界的運作。

 

(二)       情境的佈置

幼兒的教室中常以學習區出現,如益智區、科學區、語文區、娃娃家等等,除此之外,也可設置「電腦區」,讓學生可以在電腦區中使用電腦,為孩子準備一個理想的電腦學習環境(Clements Nastasi,1988)。全美幼教協會(簡稱NAEYC)在1996年提出的「科技與三至八歲幼兒(Technology and Young Children-Age 3 through 8)」的立場論述中明白宣示電腦應設置在教室中而非獨立的電腦教室內(陳惠珍,2004)。亦有學者梁珀華(1998)認為電腦可以運用於數學、科學、語文等相關的教學,所以教師們可以尋找與自己教學內容相配合的軟體,將其與教學整合,並可將電腦輪流放置在不同的學習區中,搭配適合學習區特色的軟體,讓學生在學習區操作。

有研究指出電腦活動與其他活動一樣,可以創造出豐富多樣的社交活動(Clements,  Nastas Swaminathan, 1993)。在電腦學習區中,常可見幼兒多元的人際互動,孩子們會一邊討論,一邊使用電腦軟體。Clements和他的同僚也發現:幼兒比較喜歡與一位或兩位同伴共用電腦,而非個人獨用(方琳,2001)。Rhee Bharnagri(1991)紀錄四歲幼兒使用電腦的情形,發現到在55%的時間中,幼兒選擇與同儕共用電腦,在25%的時間,幼兒選擇與教師同用電腦,20%的時間,幼兒選擇獨自使用。所以顧慮到幼兒會與同伴們相互分享訊息,電腦區中最好在每一台電腦前放置至少2張的椅子,以增進幼兒彼此間合作的機會。

二、 電腦教室中教師的角色

有許多教師在實行電腦教學時,把自己定位在「技術人員」,或是「程式設計師」的角色(梁珀華,1998),這太過於專注技術層面,忽略了教師在教學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學者朱麗麗(1993)認為教師在使用電腦時應五種扮演:

(一)       計畫者

教師依據教學內容而選擇適切的教學軟體,並且要有評鑑套裝軟體的能力,從學生的角度去考量這軟體適用的程度、作業的難度如何。教師也要規劃一個可讓學生使用電腦、擺放手冊、參考資料的場所,以便讓學生融洽的工作。

(二)       管理者

教師的任務是要讓這個學習能夠順利的進行,能使學生有公平的機會去使用電腦和適當的軟體,如果學生需要任何支援,教師可隨時提供幫助。

(三)       促進者

教師要能確保學生能妥當的使用電腦,提升學習效果。學生一開始學習軟體,會有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情況發生,教師可以和學生一同討論解決方式,或者鼓勵學生間彼此協助,促進學生思考。

(四)       指導者

學生學習的效果常由於教師的提示和建議而加大,教室也要鼓勵學生使用其他非電腦情境中所學過的技巧和策略,將學生的注意力導向高階思考能力的發展。

(五)       參與者

教師作為學生行為的示範,把學生視為合作的夥伴,並且與學生一同工作在合作中鼓勵學生學習新的策略。

國外學者Davis Shade(1994)認為教師在設有電腦的教室中,其角色是多樣的,如下:

(一)       教師

教師須扮演積極的角色來指引孩子們認識電腦的功能及如何正確的使用,引導他們了解新軟體和激勵他們對新教材的探險。

(二)       教練

當學生學習到電腦經驗後,教師所扮演的焦點角色將逐漸減少,孩子會獨自執行程式,接管教師的角色。因此教師成為幫助者的角色,僅在幼兒需要時提供指導和協助。

(三)       楷模

當孩子們看到教師每天使用電腦,孩子將會願意更進一步的利用電腦來進行學習,當作整合學習的工具。在教師和孩子一同使用電腦,在這過程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而教師使用電腦技術也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

(四)       批評家

教師要去評鑑這些軟體,為孩子選擇符合他們發展的學習軟體。

(五)       知識的引航員

知識除了從書本中獲得外,CD-ROM、或是網際網路中都可以獲得許多豐富的資訊,所以教師要教導學生如何辨別何種資訊是他們所想要的。故教師的職責不僅幫助學生學習,並且讓學生學習如學習。

教師的角色已經不再是以往的說書者,而是幫助孩子建構知識的引導者、協助者。當學生在使用電腦時發生了困難,教師要提供孩子鷹架式的協助,並鼓勵孩子與同儕討論,彼此分享訊息。

 

三、            科技融入幼稚園的策略

電腦可以擴大幼兒的學習經驗,可以將抽象的文字故事轉化成動態的媒畫面;遊戲軟體的情境設計,更可以提供幼兒的練習需求、好奇感與挑戰心(劉世雄,2006)。藉由電腦的教學,可幫助幼兒學習到更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教師必須學習如何將科技融入幼兒教學的實際策略,學者李文正和周淑惠(1999)認為資訊科技融入幼兒教育的教學必須基於生活化、統整化、鷹架化三個原則,其具體實施方式為:

(一)       以「電腦」為教學的單元(主題)

教師將電腦視為一個教學單元,設計相關領域活動,讓幼兒了解電腦的相關知識與運作。像是用CD-ROM播放音樂、進行肢體律動,圖書區擺放電腦相關圖書以供閱讀。如採取方案課程的幼稚園,教師可繪製主題網路,引導幼兒主動探索電腦科技與知識。

(二)       以電腦為探索單元(主題)概念的工具

如單元主題為「可愛的動物」教師可以運用電腦媒體設施,讓幼兒觀看各種動物的生態、習性、棲息環境,以增進對動物的了解。

(三)       以電腦為團討活動中的溝通方式,與「全語文」教學結合

當教師在進行團討時,可以運用電腦與投影機將幼兒的經驗話語打入電腦,投影於螢幕或牆上,也可以將之列印,發給幼兒,讓幼兒隨時處於文字環境當中,隨時觀看他人讀寫。

(四)       以電腦為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工具

幼兒用電腦位戲劇由的餐廳作招牌,教師用電腦作情境的佈置或用網路蒐集相關資料,午休時間用電腦CD-ROM播放音樂等等。   

(五)       安排電腦學習學習環境

教師安排電腦學習環境,決定設置電腦學習區或是與他區結合,並在決定後著手規劃空間與動線,也要和幼兒訂定使用規則,張貼於電腦區中。

學者劉世雄(2006)認為以認知觀點提出電腦融入幼兒教學的實際策略可由三方面著手:

(一)       教材設計與教學活動的策略

1. 盡量避免出現文字標記或抽象符號,可由單一的電子圖片顯示開始設計。

2. 逐漸增加單一知覺可接受的訊息教材內容,過多的知覺訊息可能增加幼兒的認知負荷。

3.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畫面內容的意義,協助幼兒發展組織策略,進行概念化分類,而非只停留在低層次的記憶。

(二)       幼兒操作電腦的選擇

1.      提供探索式的軟體給幼兒操作,滿足幼兒的好奇心。

2.      遊戲式的軟體最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3.      操作和練習的軟體讓幼兒可獨立學習。

(三)       教師參與對話與鼓勵幼兒間的對話

1.      教師提供鷹架式的協助,也鼓勵幼兒與同儕間互動,提供自己的想法並與他人的想法相互比較,逐漸修正自己內在基模。

2.      教師的參與,能明白地提供幼兒連接已知的知識和渴望獲得的知識之間的對話指引。

 

四、            科技融入教學所面臨的困難

(一)       成本過高

國科會資助的幼教與科技網站中http://www.echild.org.tw/提到電腦的成本與其他教材相比稍微偏高。有些收費較低的托兒所或幼稚園缺少足夠的經費添購電腦、相關設備、與所需軟體;有些園所則將電腦活動列為才藝課向家長收取額外的費用。陳惠珍(2004)研究發現四分之三以上的機構有提供電腦設備給幼兒使用,但是電腦一般放在集中的電腦才藝教室或大辦公室為主。也發現30位受訪者中,超過四成以上的機構幼兒無法使用網路。這些現象影響低收入家庭兒童的電腦學習經驗更大,因為他們的家裡常常沒有電腦,他們就讀的園所又常是收費較低的托兒所或幼稚園,家長不可能有多餘的錢讓幼兒學習電腦才藝。因此,電腦區如不能成為教室中的固定學習區,而幼兒又不能參加電腦才藝班,將加大貧富兒童學習經驗的差距。

(二)部分幼教老師缺乏電腦相關知識

如果教師不會使用電腦,那麼他們不會有信心、意願使用電腦教學。林慧芬(1998)研究發現幼教老師使用電腦的頻率很低,有也只是文書處理而已,也有八成的幼教師不用網路,如有使用也是「利用圖書管查詢系統」,所以對幼教師而言,網路資源的認識與運用需要開發。吳德邦、馬秀蘭、徐志誠(1998)針對中部地區幼教師對電腦的經驗與態度進行研究,發現年輕教師對電腦持有正面的態度,但年長者則持負面態度。幼教師的電腦經驗最普遍是遊樂休閒,其次是電腦基本觀念構造和功能的認識,科技融入教學並不普遍。也發現學校電腦數量較多的教師,有較高的比例參加過正式的電腦訓練,但是電腦數量較少的學校則否。陳惠珍(2004)研究發現幼教師除了文書處理外,其他的軟體多沒使用過,也不知如何使用,所以使用電腦的頻率不高;年紀稍長的教師對電腦的熟悉度與使用度都較低。大多受訪教師表示很想學電腦的知識與技能,希望有學習和進修的機會,但礙於名額有限,機會不多。國科會資助的幼教與科技網站中http://www.echild.org.tw/提到由於教師對電腦市場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以少許的經費與較短的時間選擇適合的軟體,並且缺乏可以參考的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實力作為軟體應用與課程設計的依據,所以科技融入教學有所困難。

   

(三)好的軟體不易取得

陳惠珍(2004)發現幼教師並不清楚選擇適合幼兒使用軟體的標準,也不清楚要如何取得。國科會資助的幼教與科技網站中http://www.echild.org.tw/提到好的軟體很多,但幼教師並不容易取得這些軟體。因為在部分園所內,教學軟體是由園長或電腦老師所選取的,因為統一大量的採購可以降低成本。部分教師自行選購,但是教師所擁有的經費很少,也不清楚選購的標準,所以很難購買到適合自己教學且良好的軟體。

 

參、            結論

電腦化是未來的趨勢,讓幼兒使用電腦或教師將科技融入於教學中,對幼兒的各項發展均有所助益(李文政、周淑惠,1999)。許多研究都證實了使用電腦對幼兒的學習是有成效的,有研究指出使用電腦有助於幼兒學習基礎數學觀念和技巧、發展空間能力、培養創造力和決策力、及增強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必須要有選擇優良軟體的能力,而電腦不應該孤立於幼教課程之外,應與現行要教課程統整實施,從生活中有目的的運用電腦,作為教師與幼兒解決問題或探索的工具。

從文獻探討中亦發現到,幼教師的電腦素養有待加強,幼教師對電腦的熟悉程度仍然不足。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靈魂人物,必須具備足夠的資訊科技素養,才能夠自信且合宜的將資訊科技融入於教學當中。因此,期待政府單位能重視幼教師整合科技與教學的相關培訓,並也積極鼓勵幼教師從事資訊融入教學的行動研究,更進一步的分享其科技融入教學的實例。

 

參考文獻

(2001)。幼兒電腦教學:論點觀。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9,45-63。

朱麗 (1993)。使用電腦教學時的教師角色。台灣教育,512,21-23。

李文政、周淑惠 (1999)。電腦於幼兒教育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44,47-56。

林慧芬 (1998)。從幼教老師電腦網路使用現況與需求探討幼教老師專業成長的管道。幼兒教育年刊,10,91-106。

吳德邦、馬秀蘭、徐志誠 (1998)。臺灣中部地區幼稚園教師對電腦經驗與態度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0 ,53-79。

梁珀華 (1998)。幼兒與電腦。幼教資訊,97,47-49。

(2006)。以認知觀點探討電腦融入幼稚園的教學。國民教育,46(4),40-48。

陳惠珍 (2004)。幼兒教師對幼兒使用電腦的觀點探討。國民教育研究,9,34-60。

幼教與科技 http://www.echild.org.tw/

Haugland. S. W.&Shade, D. D. (1988).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Software for Young Children. Young Children, 43(4), 37-43.

Halal, W. & Liebowitz, J.  (1994). Telelearing: The multimedia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The Futurist.  Nov-Dec.21-26.

Clements, D. H. ,Nastasi, B. K. (1988). Social and Cognitive Interactions in Educational Computer Environmen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5 (1), 87-106.

Clements, D. H. , Nastasi, B. K. & Swaminathan, S. (1993). Young Children and Computers: Crossroads and Directions from Research. Research in Review Young Children, 48 2,56-64.

Rhee, M. C. & Bharnagri, N. (1991). 4 Year Old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s When Playing with a Computer. 42pp.

Davis, B. C. & Shade, D. D. (1994). Integrate, Don't Isolate! Computers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3 pp. (ED376991).

Shade, D. D. (1994). Young Children: Active Learners in a Technological Age. 403 pp. (ED380242) .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