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小閱讀障礙學生的識字教學策略與實例

 

吳婉君

 

台中教育大學科技輔具研究所

 

 

閱讀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我們在吸取新知、瞭解概念時,閱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閱讀是學習及生活適應極為重要的能力之一,閱讀障礙或閱讀困難將造成學習及社會適應上困難。MercerMercer(1998)綜合學者的研究,指出下列二項結論:(1)估計一般學校約有10%15%的學童具有閱讀困難;(2)學習困難或學習障礙的學童之中至少有80%具有閱讀困難 (引自胡永崇,2006)。而Perfetti(1996)研究顯示所有閱讀障礙中,仍以識字缺陷所佔的95%比率最大 (引自秦麗花、許家吉,1999)。筆者在資源班任教的這三年當中,遇到很多無法流暢閱讀的學生,推其原因,大多也是因為不認得字,或是識字量非常少,以致無法閱讀。由此可見,學習障礙學生發生閱讀障礙的比率非常高,而其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識字缺陷所造成,因此在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時,要從識字著手,先建立一定程度的識字量,才能進而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

 

壹、    閱讀障礙的定義

依教育部(2002)所訂「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標準」,學習障礙之鑑定基準為:(1)智力正常或正常程度以上者;(2)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者;(3)注意、記憶、聽覺理解、口語表達、基本閱讀技巧、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推理或知覺動作協調等任一能力表現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學習輔導無顯著成效者。

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中的一類,根據不同的閱讀障礙類型又可區分成幾類。曾世杰(1996 a)將閱讀障礙分成兩大類,一是「發展性閱讀障礙」(developmental dyslexia),指的是發生在兒童閱讀習得過程中的嚴重困難;一是「後天性閱讀障礙」(acquired dyslexia),指的是由腦傷或中樞神經異常所造成此類障礙的原因。曾世杰(1996a)認為識字困難的兒童是涵蓋於發展性閱讀障礙的群體當中,而閱讀障礙的認定必須符合兩方面的標準:(1)差距的標準:兒童閱讀潛能與實際成就有明顯的差距;(2)排除的標準:必須排除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學習問題。

 

壹、 中文識字歷程探討

AaronJoshi(1992)將識字能力的成分分為聲韻字音的編碼(phonological coding)、視覺─字形編碼(visual-orthgraphical coding)與語意字義編碼(semantical coding)等成分。在中文識字歷程,曾志郎(1991)針對中文識字歷程,提出「平行分配處理模式」(PDP)。該模式認為,中文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等不同訊息是以平行分佈的方式儲存在記憶系統中,而在認字時,讀者會同時採字形和語音等多重線索所提供的訊息,經過激發─綜合兩階段的過程,產生共謀效應,使讀者做出反應,以達識字的目的(劭慧綺,2004)。此觀點即是認為在識字過程中,字形、字音、字義是同時學習,交互影響的。例如在學習「人」這個字,除了把此字的形體記住之外,還要會唸讀此字,並瞭解此字的意思為何,同時交互學習,便能更容易的記住此字。因此在教導閱讀障礙學生識字時,老師必須記住這些重點,同時強調字形、字音、字義,以期能達到更有效的學習。

 

貳、 漢字的造字規則

萬雲英(1911)指出,漢字具有獨特的形、音、義、序之特徵。教師可藉由漢字獨特的特徵來教學,教導學生這些漢字的基本造字原則,讓學生對文字有一個概括性的瞭解,更可以協助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陳秀芬(1999)指出教導識字困難學生一般字彙知識確實能增進其識字能力之表現。因此,將漢字整理以下字形、字音、字義、字序的造字規則:

字形特徵:即是以形旁(通常是部首)來表示其字意,如以「艸」為部首的字,其字意通常與植物類有關(裘錫圭,1995;鄭昭明,1991)。如「花」、「草」「艾」、「芙」、「蓉」、「菜」、「菇」這些字,可以由其「艸」的部首猜測這些字應為植物類。

字音特徵:有些中文字的發音,經常與該字聲旁的發音有所關聯,此特性在形聲字中尤其顯著,如「清」的發音與其聲旁「青」相同,「跑」的發音與其聲旁「包」相似 (陳秀芬,1999)

字義特徵:有一些字的聲符兼有表意的作用,而另外形成所謂的形聲會意字,如「淺」、「錢」、「殘」、「賤」等字中的聲旁「戔」也兼有「小」的意義(裘圭錫,1995)。

字序特徵:係指中文字的字符中,某些字符在字裡有其相當固定的空間位置,而極少出現在其他的位置上,如「艸」乃固定出現在一個字的上方(鄭昭明,1991);「皿」字乃固定出現在文字的下方,如「盤」、「盜」、「盡」、「盧」;「欠」字乃固定出現在文字的右方,如「次」、「欣」、「款」、「歐」;「」字乃固定出現在文字的左方,如「祈」、「祖」、「社」、「神」。

 

參、 識字教學策略

配合上敘的漢字特性,可以發展出很多的教學策略,常被提及的漢字教學策略有以下數種:

(一)利用字形特徵教學有:

1.              圖像化識字教學:將字的形體與圖像結合,此圖像同時配合字的意思,如:「山」以圖像來配合,不但圖畫的形體跟原來的字形相似,連圖像本身的意思也是「山」;又如「門」以來配合教學(圖片來源:有趣的文字)。完全不識字的閱讀障礙學生,採用此種教學法,是筆者教學經驗中最有效的一項策略,前幾次的教學將圖片和文字同時呈現,學生漸漸熟悉之後,便將圖片抽離,學生多能在短時間有效的記住字形、字音和字義。

2.              形象分析教學:抓住文字的特徵,將其特徵加以想像,協助學生記憶,如「哭」,兩顆眼睛流出了一滴眼淚;如「來」,像是兩隻手伸出來跟大家招手,叫大家來喔!來喔!此種教學法,老師必須發揮想像力,盡量利用字形特徵加以發揮,若能將字套上有趣的表達形式,抽象的文字不但變有趣,更容易記憶。

3.              部件組裝教學:部件即漢字之最小組成單位,部件包括部首,但不限於部首(胡永崇,2002)。例如指導學生「贏」字可拆成「亡、口、月、貝、凡」,不過若是將所有的字都拆成部件,剛開始學生可能還能接受,但若是學習字數一多,學生恐會混淆,反而增加記憶負擔,因此此教學法建議用在部件較多的字。

4.              部首教學:利用部首來指導學生認識漢字,凡「虫」為部者,大都與昆蟲、爬蟲類有關,如「蜻」、「蜓」、「蛇」;「木」為部者,大都與木頭、植物有關如「松」、「枯」、「梅」。在利用部首教學時,學生最好已經學過幾個相同部首的字,老師將相同部首的字擺在一起,再導出部首的相關意義,學生的印象會比較深刻。

5.              基本字帶字教學:先教漢字某一基本部件,再將此基本部件配上其他不同的部件,即組成另一個新字,並進行同組具有相同基本字之字族教學。例如「輸、輪、輕」等皆具有「車」之基本字(胡永崇,2002)。

6.              相似字辨別教學:將學生可能產生混淆的相似字一起呈現,並明確指出二字的差別,或利用可能的分辦線索,幫助學生分辨相似字。例如「勺」及「勾」不一樣,「勺」裡有一粒米,「勾」裡有一「ㄙ」(胡永崇,2002)。相似字辨別教學,通常用在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識字量,老師再將相似的字列在一起,將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提出、澄清。

(二)利用字音特徵教學有:

1.              形聲字教學:利用形聲字聲旁表音之特徵,指導學生從聲旁掌握字的讀音,例如芽、呀、鴉、雅、訝等字皆具有共同之聲旁「牙」,雖配上不同的部首或是部件,但其讀音和原來的「牙」極為相似(同);又如評、萍、坪、秤皆具有共同之聲旁「平」之相似(同)讀音;清、菁、晴、情、請皆具有共同之聲旁「青」之相似(同)讀音。

(三)利用字義特徵教學有:

1.              意義化教學法:利用各種可能的聯想及意義引申,將文字賦予意義以幫助記憶及憶取,例如:「養」字:羊的食物,很營養(胡永崇,2002);又如:「休」字:古代的人工作累了,到涼快的樹木下休息。

(四)利用字序特徵教學有:

1.              組字規則教學: 指導學生認識漢字的部件之組構原則。例如「皿」這個部件通常都在漢字的最下方(胡永崇,2002)。

(五)其他教學法:

1.              兒歌教學法:利用兒歌的韻文,幫助學生記憶文字。例如「己全開,已半開,巳的嘴巴合起來(胡永崇,2002)。

2.              字謎識字教學法: 利用謎語幫助學生記住文字。例如國慶日猜一字() (胡永崇,2002)。

3.              笑話及故事識字教學法: 講一個有關文字的故事或笑話, 幫助學生記住該字(胡永崇,2002)。

4.              遊戲識字教學法: 利用玩文字遊戲的方法, 指導學生認識文字,提高學生識字興趣及增進識字練習(胡永崇,2002)。

 

肆、 其他教學活動建議:

反覆練習,能夠增加學生自動化的識字的能力。楊憲明(2001)指出中文閱讀障礙者在處理低使用頻次字元時,雖呈現出瞬態系統運作的缺陷,但在處理高使用頻次字元時則無此現象。針對閱讀障礙者在識字時有瞬態運作缺陷、文字辨識自動化速度緩慢、無法辨別高複雜結構字等現象,「重複閱讀」是一種協助其正確識字的有效方法(劭慧綺,2003)。因此我盡量讓學生不斷練習,透過不同的活動方式,在腦海中不斷出現字詞,加深印象,以達到文字自動化辨識。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常用的練習活動:

1.              為每個學生準備了個人的生字字卡和詞卡,(每張字卡上面都有學生的名字,避免混淆) (1),讓他們帶回家中練習,請家長也配合教導,學校和家中雙管齊下。

b.上課時除了讓學生唸讀課本中的課文、字詞之外,還要配合不同的練習方式,以免學生產生倦怠感。利用坊間所販賣的槌子或是蒼蠅拍,進行敲打字卡的比賽,老師唸讀一個指定的語詞,學生迅速反應後,敲打正確的語詞,最後比賽哪一個人得到的詞卡最多,最多即為勝利者。(2)

c. 將生字、詞語做成powerpoint檔案,透過電腦的撥放,學生一堂課中,就可以練習唸讀只少三次以上,更能加深印象學習。(3)

1:學生個人的字卡、詞卡

2:打地鼠遊戲(敲打字卡)

 

3powerpoint電腦教學

 

伍、 結語

識字是取得訊息、獲取知識非常重要的管道之一,因此識字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但漢字的結構複雜,又有同音異字或是破音字,要學會這些抽象的文字,對學生來說,實為不小的負擔。尤其是腦傷或中樞神經異常所造成閱讀障礙的學生,若是沒有藉由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要學會如此抽象複雜的文字更是困難。這麼多種的識字教學策略,沒有一種教學策略是最好的,只有最符合學生學習的策略,要如何找出合適的教學策略,就要靠老師的經驗和智慧了!

 

回首頁

 

陸、 參考文獻

翁德彬、翁陽明、胡坤隆(1998)。有趣的文字。台北:劍聲幼教圖書有限公司。

呂美娟(2000)。基本字帶字識字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成效之探討。特殊教育學刊,18207-235

劭慧綺(2003)。視知覺能力與聲韻能力對閱讀障礙者識字學習之影響。特殊教育季刊,8727-33

林宜真(1997)。識字困難學生之教學策略。特教園丁,131),36-39

胡永崇(2002)。學習障礙學生之識字教學。屏師特殊教育,317-24

胡永崇(2005)。國小四年級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實驗教學後。屏東師院學報221-40

胡永崇(2006)。不同識字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閱讀障礙學童教學成效之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179-218

秦麗花、許家吉(1999)。形聲字教學對國小二年級一般學生和學障學生識字教學效果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刊,18191-206頁。

陳秀芬(1999)。中文一般字彙知識教學法在增進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225-251

曾世杰(1996a)。閱讀低成就學童及一般學童的閱讀歷程成分分析研究。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

曾志郎(1991)。華語文的心理研究:本土化的沉思。載於楊中芳和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539-582頁)。台北:遠流。

黃婉珺、郭慧貞(2000)。閱讀障礙學生個案實例教學,特教園丁,153),35-38

楊憲明(2001)。後設對比遮蔽效應與中文閱讀障礙是知覺缺陷探究。台南師院學報,34403-441

萬雲英(1991)。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性與教學。載於楊中芳及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401-446)。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裘錫圭(1995)。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

鄭昭明(1991)。認知心裡學。台北:桂冠。

Aaron P. G.,& Swanson, H. L.(1996).Short-term memory and working memory operation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reading in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11(4)20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