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退休後的生活適應探討

 

賴永和

 

高雄縣杉林鄉新庄國小校長

 

壹、前言—奉獻的銀髮歲月

近年來,由於教育改革的步伐快速,九年一貫課程、電腦輔助教學、親師生互動等,對年紀較大的教師形成全新的挑戰,加上政局不確定性、優惠專案(五五專案)可能取消,令教師覺得惶恐難以適應而萌生退意。據全國教師會統計,九十年全國有近五千名中小學教師申請自願提前退休(孫蓉華,民90)。

退休乃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命運,然而,對大部分剛退休的人來說,都會經歷到所謂的「輕鬆期」,以多出的時間來做以前想做而未做的事。但是,慢慢地,他們會感到日子的無聊,而有後悔退休的念頭。

學者朱郁芬(民87)曾指出:退休,伴隨著失去固定的經濟收入、閒暇時間的增加、一個有秩序的生活結構、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顯著的改變,以及喪失工作身分及意義等。所以,假若無法善加規劃,在此充裕的時間內,安排休閒又有意義的生活,勢必將造成適應不良。而現代退休者通常需經歷十到二十年以上的退休生涯,生活上如何調適,是一個值得關切的重要問題,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

 

貳、教師因應退休後的生活調適

退休者晚年生活上將遭遇許多調適上的問題,如經濟來源與所得方面的變化、社會角色與人際關係的變化、心理與精神狀態方面的變化與身體健康方面的變化。綜合而言,退休對個人的影響有:(1)角色的變化:由原先的未退休而突然剝奪了他的工作與責任,可能調適不好而成為傷害。特別對男性而言,工作往往是他們社交的來源,失去工作角色,可能導致個體易怒、抑鬱。(2)收入減少:許多人反對提早退休,是因為害怕將來沒有足夠的錢度過餘生。研究並且指出有四分之一的心理適應問題來自經濟。(3)休閒時間的大量增加:退休帶來休閒時間大量增加,退休者若無事先安排,以致無法從中獲得樂趣,易使健康不良及精力衰退等惡劣狀況發生。然而郭麗安(民71)研究發現,認為退休對每一個個人的影響是不盡相同的,通常與健康、對工作態度、經濟狀況、家人的態度等有關。

美國社會學家Atchley1988)將退休視為一種過程或階段,他認為退休的整個過程應包含從個體開始考慮退休、準備退休、決定退休到個體退休後的生活適應等階段來看。他根據一系列的實證研究結果,對退休提出「退休調適階段」,他認為這個過程,包括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退休前期(Preretirement Phase):即個體意識到馬上要接受退休的角色,開始注意到別人對他的看法,及幻想退休生活。

第二階段:蜜月期(Honeymoon Phase):個體嘗試過去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旅遊為蜜月期常見的一種現象,錢的問題在此階段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三階段:醒悟期(Disenchantment Phase):部分個體發現不容易調適退休生活。有些人在蜜月期結束後步調開始緩慢下來,或退休生活不如預期理想,將會產生失望、沮喪等情緒不穩的現象。

第四階段:重新定位期(Reorientation Phase):由醒悟期中醒悟的個體,這些人脫離幻想走入實際,以位自己。

第五階段:穩定期(Stability Phase):知道自己期望、能力及限制在哪裡,給予適當的期望,能自我滿足、自我管理,並依自己能力去做事

第六階段:終止期(Termination Phase):此時期有一些人重回工作崗位;而大部分的人因為疾病和殘疾而喪失退休角色,由於身體殘疾與孤苦無依,退休角色乃轉變成病人角色。

 

基於以上,雖然Atchley指出,每一個人退休的時間不一致,而且每一個退休者因其個體因素與外在因素之不同,因此並非每一退休者都要經過上面的每一個階段,但是其分析各階段的方向、扮演的角色值得參考。退休教師若能對退休後面臨的問題及六個階段論有所認識,並於退休前做好規劃掌握契機,當面臨退休到來時,應可減少不良適應的產生,並且將有可能創造個人生涯的第三舞台(第一舞台是少年、青少年期,第二個舞台是成年階段期)之高潮,達到實現自我的願望,有意思的完成人生的理想,。

 

參、瞭解自我,迎向未來

教師如何面對退休後的生活,找尋一個最佳的調適模式,以下分別就生理適應、心理適應、社會適應等三方面提出建議:

 

一、建立積極的退休態度,以提高退休教師生活適應能力

根據研究顯示,退休態度愈積極其生活適應愈好(賴永和,民90)。而態度的形成,「認知」的部份為重要的一部份,退休教師若能認清目標及理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能調適未來的退休生活。其具體的作法如下:

(一)宣導正確的退休觀念:經由文宣的宣導,使退休教師能認清退休是人生發展任務的一個關鍵期,因此,完成「退休發展任務」是必然的歷程,也是無可推卸的責任,讓每一個退休教師都能具有此一共識,將退休視為人生發展的重要任務,了解自我的發展情形,而在不同的階段做不同的準備。

(二)落實終生學習的理念:退休生活若要更好,其工作與生活是否具有連續性,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此若能善用社會資源,落實終生學習的理念,經由不斷的學習實現自我,建立正確的退休態度。

 

二、塑造正面的自我概念,以提高退休教師生活適應能力

退休教師能夠認識自己、了解自我,且正確地明瞭自己的人際關係,對未來的退休生活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如何做到提昇正向的自我概念,建議如下:

(一)建立退休教師家庭和諧親密:一方面退休教師家人需營造一個開放且關懷的環境,能夠接受退休者的反應,而不妄加評斷,尊重他們的現況,使其在鼓勵、和諧及關注下生活;另一方面,退休教師本身必需學習家庭經營的理念和方法,建立與家人的和諧親密,如此將有助於退休教師減少疏離,建立認同感。

(二)鼓勵寫自傳、日記或發表文章:經由日記、自傳或文章的撰寫,可使個人對自己的了解愈多,愈容易擴展對自我的概念,重新認識自我,了解本身的特性,建立自我的肯定。

(三)鼓勵學有專長的退休教師繼續發揮所長:對於有音樂、體育、藝術……等方面學有專長的退休教師,鼓勵繼續參與教育的工作(如:老人服務、博物館、成人教育等活動),一來可以從工作中建立成就感,二來使退休教師藉此機會勿與社會脫節,對增進社會群體與退休教師的互動與了解,亦有幫助

 

三、參與各項社會活動,以增進生活適應的能力

當教師退休時,千萬不可畫地自限,需為自己提供參與社會的管道及人際互動的機會,藉由這些過程可使生活有重心,心靈有寄託,肯定自我的價值;另外,目前社會對退休者的刻板印象(譬如老人思考僵化、沒有學習能力、體弱多病等負面態度),否定了退休者參與社會生活、平等分享資源的權益,更使退休者裹足不前,不願參與活動。對此建議:

(一)鼓勵參加退休教師聯誼會:成功適應「老年期」的發展任務需加強同儕聯誼,因此,鼓勵退休教師參加「退休教育人員聯誼會」,或由各校退休教師自籌的退休人員聯誼會,經由這些組織的運作,將使退休教師有彼此相互協助、扶持、並分享經驗、心情與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機會,增進自我肯定與精神生活的滿足,目前此種次文化體系,全國各縣市皆設有「公教退休人員協會」。

(二)推動設計合宜的活動或團體方案:鼓勵退休教師參與社團活動,目前高雄市的長青學苑、高雄縣的縣民學苑、社區(市民)大學、或各鄉鎮市活動中心所開設的課程包含心理適應方面,如:自我態度、對家人的態度、人際的互動等;生活規律方面,如:時間的規劃運用;生活知能方面,如:休閒活動的安排、理財、健康醫療的認識……等。課程多樣化,皆可增加退休教師生活的深度與廣度,有助於退休者進行更為廣泛的人際交往,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網絡,進而提昇其生活適應。

 

四、維護身體健康,以提高退休教師生活適應的能力

退休教師如何保持身體的健康,實為最重要的議題,平日除了應保有積極樂觀、豁達開朗的人生觀之外,需廣泛的吸收保健常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適當的運動,注意飲食、衛生及營養,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並且建立正確的醫療態度與行為。如此,萬一不幸逢生理機能的老化受損,也應該勇於接受老化的事實,並積極的面對未來的生活,並尋求家庭及社會資源的協助。

 

五、強化財務管理,以增進退休教師良好的生活適應

目前,教師退休後擁有不錯的退休福利,但隨著通貨膨脹、醫療上的支出及政府有意取消退休金存款的優惠利率18﹪等因素,將會逐漸增加其生活適應的困難。基於如此,退休教師個人應做好個人的理財規劃,對於己身的經濟應該有妥善的處理,建議從開源及節流做起。開源方面,最好能做好財物規畫與管理,除了可在專家的指導下,經由安全性較高的投資工具,進行多方面的投資理財,另外私人的保險,如:生存保險、儲蓄保險、定期保險、終身保險、養老保險等,也可做為輔助性的工具。節流方面,退休教師要有「量入為出」的觀念,隨時登錄每天的收支情形,以明白己身的財務狀況,在基本的支出外若有餘錢之外,再考慮休閒、旅遊使用。

 

肆、結語—樂觀面對,開心享受退休生活

每一個人都會面臨退休的時刻,但是如何使退休前與退休後的生涯銜接的順當,讓生活充實,心情愉悅,實屬不易。就教師來講,因其職業與其他職業相比,水平較高,故退休教師退休後的適應期會較短,適應能力亦較強。此時,面臨退休及角色轉換的關鍵時刻,最重要的任務是調整心情做好退休準備,及早規劃晚年的退休生活,退休教師若能體認到唯有樂觀的面對老化的事實,並且保持愉快的心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機會能回饋社會,這樣的退休生活式將是多彩多姿的。

 

回首頁

 

參考書目

朱郁芬(民87)。退休老人生涯規劃模式研究。中正大學成人暨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孫蓉華(民90)。5000位老師申請退休難如願。聯合報,311,第五版。

郭麗安(民71)。老人心理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永和(民90)。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tchley R.C.1988. Social force and aging.  California Wadsw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