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語言調查

 

簡志成

 

華教社所研究生

 

1、在寫文本的挑戰上頭必需做的是,對於不同觀眾與需求建立片面故事的敘述性。

2、對於嘗試建立一些理論的學者而言,若是做好這件事,對讀者而言也可以輕易的抓到敘述者的重點,並且可以從這片面的敘述性中看到整個理論的全貌,作者嘗試提問的就是質疑整體的問題。

 

101語言作為人的條件

許多人類學家核心的問題是:什麼令我們成為「人」?

古人類學家與人類學家從人種的進化可以回答以上的問題。

考古學家和社會文化人類學者所做的是:從端看人們如何改變環境、組織生活和賦予象徵意義。

語言人類學家做的或說他們期望可以做的是:解構其人類如何建立其分類意義,例如:溝通的複雜系統(語言)

其他學家說期待與人類學者能解答關於語言的起源與人類進化的語言規則等問題,但這本書並不針對這些問題給予答案,反而是釋出一套語言概念的解構特性並提供各學科間的語言溝通概念或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中所必須蘊含的語言概念。

而不同取徑的驗證和不同的分析單位有兩個目的:

分析者的工作改革:包含製造出其文化取徑個體的語言強調其既有存在的概  

 念、人文與社會,而這工作在對話與參與上頭就像是語言的起源,加入溝通關

 係的討論

建議分析的不同觀點可以幫助我們辨別出所謂語言學中語音的差異。

 

102擁有語言

擁有文化意味著有其溝通,而有溝通關係意味著有其語言,但什麼叫做有語言?語言的內涵是什麼?

當一個孩子進入新的學校體系被斷定為沒有語言或沒有足夠使用語言的能力,就像是腳上帶了沉重的枷鎖一樣。語言人類學家給我們基本的語言規則,我們可以從開始討論孩子:

1是否具備製造有意思的聲音?

2他能否辨認不同意思?

3他能在不同活動上使用語言嗎?(遊戲中、吵架時、使用工具或是說笑話)

4他知道如何參與對話,他感到最舒服的語言多樣性為何?當我們從使用語言的情境文化現象等來分析孩子的語言能力時,有足夠的理由可以來做分析,那麼這就出現另一個政治性實踐意涵的問題:「何謂語言?」

這沒有比用聽不到的孩子來做為比喻更為貼切的了。耳聾的孩子是使用有指涉性的動作來做為辨識語言的方法,但在語音學裡這並非是一個普遍性的法則,因為孩子並無辨識其語音的能力,事實上他們所使用的是最自然的語言(有指標性的、符號的)。但這對於一般人而言並不自然,因為無法區別語言的發音。

所以作者認為語言的規則和語言的橋樑是相當重要的,而所謂語言專家也需藉助於語言其餘的額外要素來達到說好一種語言。這不是說學校教育語言的責任就應該要丟給人類學家或這些文化差異就應該不被考量進去。所謂「對的」、「理性的」應該被捨棄,我們都應設想到語言學或是其他學門都是建立在人類生活世界的基本預設上頭,更進一步來說,人類生活就是因為存在著其差異性才使其產生意義,這是建構論者的說法。

若雜亂與規則是整體的兩個部份討論,在東方宗教和現代醫學中其普遍性原則就不太需要討論了。不幸地,重視文法的人說是太過輕易的把學習語言的原因拋在腦後,這其實就像遊戲一樣。

其實有了語言的使用能力是讓行動者可以達到全盤了解我們存在世界的主因,就如同油畫與色彩一般,但其實對於油畫的題材與指涉都是對於過去的想像,就像許多畫家都熟知其繪畫技巧以及色彩運用的原理都是過去人所建構出來的。像是我在第三章所說的。所以有其使用語言的能力就像是成為傳統的部份,分享故事、集合記憶都是這些事物使我們成為人à(回到原初作者對於什麼事物使我們成為人的討論)。所以不會使用其語言或對於其資源的限制就是拒絕進入其廣大的人類生活。

 

103公開與私下語言

語言作為一種分享的實踐對於社會生活而言是有著很大的兩難的,使用者要確實應用語言的技巧,在意每一句話的內在意涵,從另一角度來看,我們要如何確切知道自己真的把握住話語的技巧。社會歷史學家所建構的社會生活還有建立在自我與融入社群的選擇只是理論上的但卻無法實踐,就如同Myers(1986)所指出對照出其關聯與差別性,Urban(1991)差異與相同之間的緊張等分析。語言自發性或是創造性的討論會有一種普遍的問題:個體在團體中如何穿過困難而持續產生出言語的溝通?如何在注入關於傳統的關注後又可以成為個體?在道德與自由之中如何拿捏分寸。在語言表現和知識上頭的廣大發現,像是看到了卻又模糊的看到公與私、內與外和同與異之間的緊張關係,而其中的緊張也可能是來自其語言特性和其分類而來,雖然字和句子在描述現實生活的某些要求上做了許多幫助,但他們也把其語言的內涵遮蓋住了,我們所對於某特定語言的分類像是十分完整卻又相當有其侷限性。我們從語言的分類學中學了很多在特定情況下有時候你會發現在行動者對話時不須提及人名,收訊者一方就可以理解行動者話中的指涉對象,而在某些社會中,發話者則必須清楚的標明其兄弟的兄弟為何人等問題(親屬關係的稱謂就是不同語言的差異性)而語言人類學家就看到不同語言的其普遍性與分類性法則,在第九章中我們看到語言差異的解決類型與結果類型,更進一步在第六章中文化的框架不是去標示出這些差異的原型或教導我們如何做使用語言的方式而這就是文化人類學家甚或是語言學家所做的à標示出差異以及語言的區隔。

 

104文化中的語言

但任何理論在表現語言的背後想像時就像是標示出每細節的危險從現實面與語言情境中的差異。因為語言除了說出口的字句外還有相當程度必須考量的社會文化脈絡,從概念開始我們應該說語言,我們浸在社會情境越多對語言的正確掌握度也就越大,從連接行動者的過去當下與未來語言就是其過去現在未來的呈現,語言不只是被在現出來的建構世界,而就是其自身擁有的世界。若語言就如同Wittgenstein所謂的「生活的型式」,那麼會使用其某種語言並不單只行動者熟知如何表述事件的方式而已,也證明行動者正是其事件中的主體,並影響某事件。

 

10.5社會中的語言

李維史陀說過語言在陳述「社會」,作者認為這意味著這是不斷的反覆利用溝通行動說明社會的重新建構性,所有社會生活的要素都是建立在語言之中。這也是官僚體制可以被建構出來的主因,沒有繁複的語言、形式的語言關係,則官僚體制是無法建立的。在平等主義出現,我們可以說沒有人可以左右他人想法,語言則是保持其平衡的方式。擁有語言並不意味著只有影響讓行動者如何思考我們所見與所聽而已,也讓我們看見他人的看法與提出疑問:像是,我們是誰?從何而來?到哪去?為什麼在這裡?語言的使用某種程度回答與釋出了答案,從與行動者每日的互動關係令我們相信:詩人,小說家透過書寫使我們可以從宗教儀式、政治生活中得到解答,而這不意味這行動者要將語言形式化或相信接受他人想法,更進一步低,這樣的解構下,每行動者都可自由地為自身生活釋出意義。

 

10.6什麼語言

作者一開始指出了語言人類學家在上個世紀以來的改變,語言作為實現生活世界的窗口,語言人類學家嘗試從語言概念的特殊性傾向與其使用情境的背後關係在做解構。我們先前所認為外在於語言的因素,現在已經逐一被拉進來做討論了。若語言等同於社會互動,那麼我們要如何區隔開「字」與「行動」之間的關係,又如何特定為我們的研究設限。在語言被釋出的當下,有太多的背後思考是必須被納入的,語言作為「人」為何為「人」的條件,我們更應謹慎以待。

 

附錄:田野觀察中的注意事項

 

作者在本附錄重要作的就是做些許的警告,在學生做田野訪問紀錄時通常會犯的小錯誤與經常忽略的事,作者認為在田野外頭的資源都應該被注意。像是訪談時使用麥克風、錄製影音等問題。

 

錄音的準備

除了筆跟紙以外其餘任何的錄音設備都應備妥,每件機器設備都應該重複做檢查以確保錄音品質。

以下的程序:

1.      在錄音前要檢查所有的機器確定它可以使用,還有電池是否有充飽。

2.      做一份檢查清單,提醒自己什麼東西應該記得,在表上也應該要填上什麼什麼東西是訪問者應隨身攜帶的,而且也可以在訪談結束之後提醒自己什麼東西應該要帶回來避免遺漏。

3.      如果可以,多準備錄音帶、電池以及其他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4.      如果可能,在訪問前先到現場去取得一些情境資源,也讓自己事先知道田野的狀況。

5.      在錄音檔上紀錄清楚你將與受訪者的互動過程,還有誰在場。並且要思考若在無人可以引導現況時,你該如何做。

6.      在你工作中劃分清楚每一個時間所完成的事例:個人的錄音時間長短、人物誌)。如果你是一個人工作,回想以往的田野經驗,紀錄好應該注意的事項。(盡量不要入鏡做太多的干擾)

 

麥克風注意事項:

1.      如果可以請使用外插式的麥克風,並盡可能將收音器的部份對準受訪者,若是團體訪問也請將收音器的部份對準說話者。

2.      若受訪者是不動的,像是坐在有桌椅的地方,請把麥克風放在桌上以確保收音品質;若受訪者是移動的則把錄音設備放置在你的身上,並把收音器跟隨受訪者作移動。

3.      若受訪者移動幅度很大,那就要考慮使用無線麥克風。

4.      訪談前先檢查麥克風的電池使用量。

5.      記得帶額外的電池。

6.      帶耳機聽看看你的錄音品質以及確認錄音的狀態是可以的。

 

 

錄音設備要注意的事項

1.      電池充飽

2.      放進錄音帶後,按下錄音鍵,把耳機插到耳機孔裡,先錄看看之後按下暫停,檢查是否順利。

3.      放開暫停建後,繼續開始錄音,確認錄音帶有在運轉。

4.      如果可以的話,全程帶耳機確定錄音的進行是否順利。

5.      在錄音結束後將電池取出。

6.      若可以,使用立體聲設備。

 

帶子(錄音帶、錄影帶)

1.      用較好品質的帶子,六十分鐘或是九十分鐘的帶子也是。

2.      在錄音錄影前先標誌好日期及人物在帶子上。

3.      記錄下訪談時間。

4.      在結束錄音錄影後,做一份拷貝的備份。若你是使用Hi-8的錄影設備,你就該使用8mm的帶子來拷貝(比較便宜)VHS的。並把田野記錄與影帶標上相同檔名,以便未來找尋資料上的方便性。

5.      若在潮濕或下雨天的工作環境,請盡力將帶子保存在乾燥的地方。

6.      做標籤如附圖A1P.342

 

帶子會在按下瞬間開始進行,若更換機器則隨時注意不同廠牌機器的使用守則,有的錄影設備會在帶子裡記錄時間,而研究者也可藉此紀錄、錄製影帶的內容,如附表A2P.343

基本上,研究者做了越多的準備越可以詳盡的收到田野的資料。為了使田野資料搜尋完備,使用好品質的錄音設備就很重要。以下作者想要寫的是關訪談及田野研究所應注意的事:

 

在哪與何時錄音

1.      盡可能的錄下訪問過程。

2.      錄影帶的價位不一,所以要慎選帶子。

3.      剛開始不熟悉的環境,要想辦法先「踏入」田野之中,為了讓訪問效果可以擴大:讓受訪者習慣你的存在à看狀況隨時注意受訪者的表情,並且不斷告知解釋你想要做的研究主軸為何。

 

此外,如果你從文獻資料早已得知一些經驗值,你就可以定出一些行程表,例如:什麼狀況下問什麼問題好,等等。

 

攝影機的位置

如何妥當放置攝影機是很重要的,若受訪者不移動,那麼放在桌上即可。某些狀況下,當電池沒電或袋子沒了,你是無法即刻做動作的,這時研究者可以走進相機位置(靜靜地)做檢查,所以如果從訪問一開始即坐在或站在錄音錄影機旁則更好。

此外,鏡頭如何適當補捉也相當重要,若受訪者容易移動則該考慮使用兩台相機,一台定位一台手拿,最好是找熟悉相機或器材的人來擔任這項工作。

在訪問後與同事或一同進行研究者一起觀賞影片及討論是很重要的,這可幫助研究者想起一些細微的瑣事。

若有無法紀錄的特殊理由,請記得關掉錄音錄影設備並與當事人做到良好的溝通,為此特別提出以下幾點研究者需注意的事項:

1.      在行前取得同意書。

2.      若沒有研究計畫書或同意書,或許會有許多問題產生。所以要有相互尊重並重視受訪者的每想法。

3.      田野應該是要記錄日後可供參考之資料,不要過渡解釋原有田野的資料,不然反而會有扭曲之嫌。

4.      在公開場合發表或放映其田野研究的時候,應該要對其行為負責,並且要顧慮到公開資料對於受訪者、田野或任何人物是否有造成困擾。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