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方博物館的存在觀點探討

:以「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為例

 

Existence Perspective of Local Cultural Museums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Hsinchu City Glass Craft Museum

 

陳淑美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台灣地方博物館在80年代快速成長,雖對推動地方產業文化以及社區參與有助益,但在資源有限環境下,地方博物館的經營同時亦面臨資源缺乏的困境。根據資料分析,政府執行者和許多產官學界學者、甚或地方居民對文化建設的認知大部分著眼於其所帶來的觀光利益。公部門似乎藉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等口號,企圖開創地方產業經濟產值,卻見台灣的地方文化所呈現的面貌,趨向地方特色同質化的危機。現今每個地方政府和鄉鎮幾乎都設有博物館,這個需求已與發展島內觀光經濟產生緊密結合。基於博物館是個文化戴具的概念前提之下,地方博物館的著力點、運作到了是該做調整改善的時候。因此,本研究嘗試從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觀點思考,以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為個案研究,透過文獻資料的蒐集整理以及參與觀察,探討地方文化產業行銷觀光現況問題,並試圖提出改善之道。

 

關鍵詞:文化觀光、社區、文化工業、新博物館學

 

壹、前言

台灣「地方博物館」產生是以「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為基礎,朝向「地方文化休閒遊憩產業」的目標出發,希望使周邊產業因觀光客而帶來發展,藉此增加居民就業機會,使社區再生。1990年代開始,地方博物館就是台灣博物館事業的主流趨勢,尤以2002年文建會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更陸續成立許多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主題之博物館(蔣玉嬋,200682),使其成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角色。

體現在地化產業使其具獨特性、創意化是首當著重核心,也成為文化產業和法蘭克福學派所提的「文化工業」差異所在;劉婉珍(2005)一文指出,「有觀眾環繞的展覽,展覽才真實存在。而重要的是觀眾如何與眼見的情境和展品互動」在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空間中,不論是靜態或動態的玻璃藝術推廣都未停歇,並藉由大眾體驗做玻璃的感覺,轉為對此產業或藝術的感知,進而願意從事文化消費,讓「水晶玻璃王國」的地景想像是真實存在(陳詩慧,200351)。值得思考的是,文化產業帶動經濟體制下,其中的產業產製管理過程,反應出何種「文化圖像」?

台灣博物館實踐不但涉及複雜的文化政治領域,更被納入法蘭克福派學者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所謂的「文化工業」範疇,通過「一個標準化、偽個人主義化和商品化的過程」將相關商品促銷及其分配技巧合理化,文化產品生產不過是為了交換、而非滿足真正的需求(王嵩山,200518)。地方政府在文化權力上對地方博物館的直接/間接、有意/無意介入的方式,是造成地方博物館在文獻蒐集過程中,容易趨向、迎合屬於官方意識的文化保存方式(李進益,2006126)。在此,試以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做為分析,透過相關文獻檢閱,以所處的文化環境導引出一種現象觀察與反省歸結出文化產業在資本主義邏輯下的論戰,期望能開創出具有特色的「文化產業」機制。

 

貳、理論建構

一、文化工業與文化產業

基本上,從相關文獻與學者專家說法,『文化工業』並不等於政府所提倡的文化產業化。學者阿多諾在1940年代所提出的論述:文化「工業」指的是將文化視為一種工業,這種生產形式是將工業生產的方式套用在文化領域上;生產部門在同一型態的大量複製生產,透過行銷管道讓消費者進行消費,此文化生產不是根據消費者的意願決定,而是由文化工業強加的,所呈現出來的便是商品化、準標準化、強制化賴書婷,200528「消費者不是文化工業主體,而是文化工業力圖影響的對象」Adorno1996/李紀舍譯,1996146)。

「文化工業」之下,文化商品的生產非來自作者的主觀想法,是來自對資本主義審美觀念的迎合,最後使所有藝術品變得不真摯;消費者也因為被迫進行這種消費,使得其同樣呈現出虛假個性與非個性化的面貌,人們被訓練理所當然接受某一種類型的藝術形式,照著某種公式進行消費,剝奪人的選擇權。「虛假的個性就是流行」,人在當中不僅被扼殺想像力與否定性思維,也常陷入無知覺的虛假需求中,消費意識的被建構,甚至連「休閒」也被收編。於是,當消費者買了門票進入博物館,所觀看、所感受為如何,對文化工業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進行了消費此種行為(賴書婷,20052830)。

在法蘭克福派學者阿多諾和霍克海默的論述中,對文化工業的探究,主要是以文化商品化的研究框架去分析與批判資本主義的文化發展。文化工業一詞意涵,可理解是藝術不斷被編入資本主義文化工業領域的現狀,進入「生產-消費」的環境;文化工業對阿多諾而言,是具備分配與機械複製的技巧,這指向了文化與生產力結合的可能性(陳華志,20051922。從批判的角度討論「文化產業」,它被巧妙的與文化新形象、文化創意和文化經濟效用結合,也就是文化成了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符號運用、活動設立、觀念和生活方式之間有無限可能的組合與開發,面對全球文化的巨浪,地方特性是所有的想像基礎。霍克海默與阿多諾認為文化工業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十分重要,它製造一群缺乏思考與批判能力的消費者,提到「我們不要期待閱聽人們有什們獨立思考」。在此,我們不難發現法蘭克福學派提出文化工業一詞所側重的,是對「文化」社會現象的隱憂,而非「工業」經濟利益的考量(陳華志 200520)。

法蘭克福學派並非一味的反對娛樂。文化工業批判不是娛樂本身,而是當娛樂本身表現型態一旦變的不真摯,它才會成為文化工業論述討論的對象(黃聖哲, 20032)。欺騙不在於文化工業為人們提供娛樂,而在於它徹底破壞了娛樂,因為這種意識型態般的陳腔濫調裡,文化工業使商業將娛樂吞噬掉了。簡單來說,文化工業體系之下,所有娛樂都變的不真誠,服務於意識型態的欺騙裡。真摯從來都不是文化工業需要的邏輯(賴書婷 200534)。

在台灣,產官學將文化工業與文化產業分開談論,認同「文化工業」的大量化、同一性以及均質化的生產會帶來問題,因此認定「文化產業」並不同於「文化工業」。根據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的說法,相對於文化工業大量複製的均一化、庸俗化,並對生態具有掠奪性的生產理念;文化產業完全依賴於創意、個別性,也就是產品的個性、地方傳統性、地方特殊性,甚至是工匠或藝術家的獨創性,強調的是產品的生活性和精神價值(陳其南 199813)。

二、地方文化產業

隨著二十一世紀全球環境變遷、資本主義產銷關係的全球網絡建構,文化產業政策成為先進國家象徵經濟及都市再生的主要策略(楊敏芝 200029)。而「地方文化產業」是臺灣社區總體營造強調的產業化形式,最終目的是導向「社區文化再造」與「地域振興」。

地方文化產業是以地方文化為元素,其中,地方文化是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強調居民經由自主參與,共同發現地方固有的文化資源,凝聚共識,營造地方文化特色,做為社區活化的基礎。本質上是地方生活文化的展現,以地方本身的思考出發,運用地方的資源、人才、條件,建構地方獨特的魅力。正如黃世輝(2003)所定義,它是以社區居民為共同承擔、開創、經營與利益回饋的主體,以社區原有的文史、技術、自然等資源為基礎,經過資源的發現、確認、活用等方法而發展出來,提供社區生活、生態等社區文化的分享、體驗與學習的產業。這樣的產業的深層意涵在於居民價值觀的建立與共識的凝聚,強調地產地銷,希望外地人到本地消費,帶動地方的產業一起發展(蔣玉嬋,200684)。

另一方面,它強調社區性、公共性、多元性與整合性。也就是回到社區總體營造所揭櫫的「造人」、「造景」與「造產」的理念層次上,透過「造人」的策略,建立重視環境倫理、生活美學及社區共同體意識的公民(蔣玉嬋,200685)。地方文化產業的精神,並不在於直接販賣文化產品,包含古蹟和露天藝文活動等不收費、不營利的文化場域或行為,都可以只是因為它們的存在,而間接帶動當地的繁榮。包圍產業、產品的環境、氣氛、感覺等的文化氛圍或舒適性更加影響「文化產業」的成就。因此,文化氛圍反而是「文化產業」的中心主體,產業與產品只是文化氛圍具體顯現的樣貌之一而已(蔣玉嬋,2004245

而身處在社區的「地方博物館」呈現出怎樣的產製面貌?是否能營造文化氛圍與「地方文化產業」發生關連,正是本篇討論主題之一。

三、「地方博物館」的場所意義:做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推手

(一)台灣博物館的發展

台灣博物館的發展可分為國家級博物館以及地方博物館。國家級博物館因為組織龐大,所需資源相較於地方博物館來的多,目前皆屬公立;而台灣地方博物館的興起源於1985年的文化政策,文建會輔導各縣市針對本身人文背景進行特色規劃,成立縣市文化中心特色館,讓各縣市有不同的主題展現,像是台北縣現代陶瓷博物館、苗栗縣木雕博物館等。

以往博物館的經營多脫離地方脈絡獨自生存,缺乏與地方互動性。直到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理念興起,轉換了博物館角色,在經營理念上主要連接地方的文化特色歷史以及地方的產業景觀,以社區發展、社會事件或地方環境為主軸,社區需求為發展核心(賴書婷,200561。社區博物館也就是地方博物館,其發展是與社區總體營造結合,以工業遺址、生態、人文地景或地方特色產業為主題陸續紛紛成立,服務對象在於人而非物件。

(二)地方博物館的產製脈絡

「地方博物館」是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延續,也是觀光文化政策的一種開始,在於均衡城鄉文化發展。因為文化設施大都集中於都市(尤其是臺北市),沒有考慮到不同民眾的需求,也沒有善用地方資源與特色,缺乏創意,減低了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與意願蔣玉嬋,200686。根據「地方文化館計畫」,強調歷史建築、閒置空間再利用,藉由軟體改善,與政策結合;除了既有設施的專業化,可將非文化用途的空間變更為文化設施,如法國巴黎的奧賽美術館,前身原是一座火車站,藉由舊有空間再利用,成為巴黎的文化產業。

1980年代開始產生的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思潮,擴展了傳統博物館的領域。博物館的演進,從過去以物件為導向的營運主體,朝向以人為主導的發展趨勢,如何凝聚社區共識,保存及詮釋社區歷史文化,與社區建立良好互動關係以及利用社區現有資源等,是當前地方博物館關切的重要的議題。於是,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和對社區公眾的服務形成了地方博物館存在的重要理由和實際營運中最重要的課題。

為配合行政院「國內旅遊發展方案」、「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進而在2002 9 月推出「地方文化館計畫」(文建會,20022)。基本內容是透過全國各地輔導成立地方文化據點與旅遊資源的表演館或展示館,針對各籌設點進行建築物整修、相關設備充實、館舍周邊環境美化、館藏研究推廣、藝文活動推展、人才培育、經營管理等輔導工作,期望為地方帶來就業機會與經濟效益。

90 年代後期整體經濟發展下滑,相對衝擊博物館的營運,再加上私立博物館在行政、資源上皆無法與公立博物館比較;除部份由企業成立基金會而設立的博物館有較充足的預算與人力外,其他以個人能力經營的小型博物館,在專業與資源嚴重不足的情形下,往往導致營運上的困境。儘管有文化藝術獎助條例[1]與租稅優惠,其執行上不免存在著機關協調與文化主觀認知上的障礙;當地方文化館建物不斷設立,其生產的活動、商品的呈現形式,焦點集中在「產值」與「效益」層次的思考時,文化形同被架空,對產業本身未必有太多助益,以致許多大小博物館所舉辦的活動,不論是廣告或公關處理上,都呈現和媒體合作,甚至博物館商店所販售的紀念商品,都具有重複大量生產,喪失文化的獨特性。

(三)與地方文化產業的聯結

從地方博物館的目標,可以發現它與地方文化產業有著密切的聯結:

1)做為地方文化認同基地

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動從社區總體營造的出發,地方博物館以社區文化主體進行潛在文化資源調查、收集、典藏保存、展覽、教育推廣與研究,陳列展示著地方特色文物,成為地方文化訊息的發送管道,提供居民及外來遊客了解地方的歷史文物及風土人情。尤其特別為居民推出企畫或推廣活動,激發居民對變遷中或已消失的在地文化重新深入體驗與認識(張敏媛,200569)

2)厚植地方文化產業基底

具展演性質的館舍,可藉由藝文活動的規劃及展現,讓地方的藝術家有發表及表演的空間,培養在地藝文人才,並吸引國內外優秀藝文團隊演出,彼此觀摩並提昇藝文水準。將地方上原本就有的產業,如手工藝、陶瓷、玻璃工業等加以創新研發,透過文化包裝,在文化館中展示陳列,一方面開發衍生性產品,另方面提供傳習與DIY課程,吸引觀光客來此參觀,欣賞地方的文物之美,並可以體驗學習,購買紀念品,帶來地方就業機會,藉以振興地方產業蔣玉嬋,200688

地方博物館的展示品是社區文化產業生活化的體現,再者,對博物館本身立足點而言,亦是種特有知識呈現來源。社區的專題博物館與地方產業若能良好互動,不但可保存文化特色,就長遠之計,亦有利社區生活美學之營造(張敏媛,20056568)

3)以觀光業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在地化真實性文化產業,是具潛力的賣點之一。地方文化產業的精神,並不在於直接販賣文化產品,包含古蹟和露天藝文活動等不收費、不營利的文化場域或行為,都可以只是因為它們的存在,而間接帶動當地的繁榮蔣玉嬋 200690將地方的文化資源轉譯成可吸引人的故事,再加上專業經驗的解說,讓觀光者感受地方的獨有文化,來了以後還想再來。在此聯結下,地方文化館的經營,便需要與周邊的產業形成異業結盟整體行銷;因此必須回到社區總體營造所強調的總體性、系統性的規劃,以達到總體營造的效果。

透過博物館帶動地方發展的觀念隱然成形,台灣各地方博物館陸續興建,是否仍停留增加「文化政績」的思維當中,不斷的補助、興建各式各樣博物館,卻在經費營運不良下,陷入經營困境,產生閒置浪費或發展脫離博物館的原先使命,也是本文會討論的話題之一。

 

參、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個案討論

一、成立背景

新竹市因盛產製作玻璃的原料──矽砂,與燒熔玻璃的能源──瓦斯,自日據時代即是玻璃產業聚集之地。雖因社會變遷,產業外移,盛況不再,但仍存留許多當年從事玻璃代工的家庭及個人工作室,1991年起,文化中心乃選定「玻璃工藝」作為特色館的主題(蔣玉嬋,20068990),但是館址一直未有著落。

1995年新竹市文化中心配合全國文藝季的轉型,辦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打響了新竹玻璃的知名度。1997年再次舉辦後,玻璃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玻工館)終於爭取到位於公二公園,建築物主體為日治時期的自治會館作為館設地;並獲文建會納入「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之籌設與文物館藏充實計畫」補助。設立宗旨是「結合文化和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還積極推動工坊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能進一步觸摸和創作,已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一種震撼。」(陳詩慧,200351,符應了「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動精神。

二、營運現況

玻工館於1999年底配合第3屆國際玻璃藝術節開幕完工啟用,館內總樓數地板面積約一千九百多平方公尺,展示空間約781.5平方公尺,典藏空間約100平方公尺,行政空間420.7平方公尺,騎樓43.5平方公尺,地下層48.5平方公尺。後棟玻璃工房於2006年整修完成,藉此邀請國際大師前來交流,並提供參訪民眾DIY的體驗活動(蔣玉嬋,200690)。

隸屬於新竹市文化局博物館課,營運情形如下(陳淑惠,200443):

1)典藏

館方設有典藏審查委員會,協助藏品購置審查,蒐藏方針在國際部分為古典玻璃、國際知名大師作品及各種技法經典作品;本土部分為臺灣早期玻璃、金玻獎得獎作品及本土玻璃家藝術創作。開館至今累積約典藏三百餘件藝術作品。

2)展示

每年固定舉辦6~7檔特展,每檔1~2場特展,包括2場國外展(包括玻璃藝術節)、1場生肖展、1場玻璃會會員展、相關玻璃及藝術創作展等。只有2003年國外檔期僅1檔,2004年則未有安排。

3)教育

每周六或日舉辦一場玻璃製作現場示範,每週日下午舉辦一場家庭日活動,教導親子製作微波爐玻璃、彩繪玻璃、蠟燭DIY等;配合國外藝術家來臺舉辦專題講座。

4)研究:曾委託進行「竹塹玻璃藝師口述歷史」。

5)特定的年度活動:國際玻璃藝術節。

6)經費來源

酌收門票,全票20元,學生及團體為半票10元,新竹市民免費,年收約10萬,因此經費由政府編列預算及向文建會申請補助。

肆、析論文化與資本主義的交會

一、文化工業與文化產業論述

由「文化工業」作為文化批判切入點,看到的是如何透過技術的應用無限擴大,讓人產生異化(alienation)、物化,以及拜物的問題。「文化產業」論述當中,有觀點認為文化產業能夠成為地方經濟再生與文化保存的重要策略之一;這樣的理想性值得我們去思考,當我們來到博物館,所要觀看的是什麼?又像是到了宜蘭童玩節、福隆海洋音樂季等,參與意涵又為何?置身文化領域中,是否被不斷複製的文化產業所箝制,成為另種消費圖像?

對法蘭克福學派而言,過去的藝術作品是作者為了追求獨立存在的價值而創作,才間接求市場利潤;但在文化工業之下,卻變成直接了當的、毫不掩飾的講求產品的效用。(Adorno1996 /李紀舍譯,1996147),此時作品產出是為了進入市場販賣,已缺少自主性:這是其中的「質」變,大量複製、生產成為可能,透過文化工業的消費意識建立,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被消費,儘管「消費」脫離物本身的使用價值與意義,這也不是文化工業所關心的。

檢索台灣對文化產業關注的相關文獻,並同時回顧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概念,通常傾向認為「文化工業」與「文化產業」在意義上是相反的(賴書婷,200535引用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的說法,「文化工業」是種掠奪性的生產理念,「文化產業」卻以地方本身為思考主體,強調產品的生活性與精神價值。由上所述,發現「文化產業」被界定可能為手工的、少量的生產,並藉以帶動地方經濟等意義,對法蘭克福學派而言,大量一致的生產,多傾向討論物件意義的消失,但這種把「量」與「質」對立,大量生產使文化品質連同消失的說法是否完全成立,有待日後接續討論。

在文化工業中,重點是在關心文化如何被挪用成為商品販售的包裝。台灣在談「文化產業」概念時,多將焦點放置在區分「文化工業」與「文化產業」的「異」。在實際討論各種社會上的文化產業實例時,其推行者基本上都強調產值與文化產業化的發展,在此觀念下顯現出資本主義的邏輯;對應於法蘭克福學派所批評的「文化工業」帶來的問題,在「文化產業」同樣見到。以下,將嘗試討論地方博物館作為文化產業的一種媒介,導引出「文化工業」在文化產業興盛時,依舊存在並未消失的說法。

二、文化工業觀點下的「玻工館」

(一)藝術品複製性

地方文化館分布於全省,玻工館是響應社區總體營造「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在全省文藝季辦理「1995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引起迴響催生成立,以地方特色──玻璃工藝為主題的展示館。檢視玻工館的營運機制,目前玻工館隸屬於文化局的博物館課,人員非專業,流動性也高,無法詳細了解玻璃與生活結合,以及城市意象的意義;除了例行性業務,及辦理玻璃工藝藝術節,無法開展其他的業務蔣玉嬋,200691

在人力方面無法專業引導,民眾觀展也相對難以融入展品意境或背後文化意涵;而館所的營運經費仰賴政府補助,在預算日減下,展覽活動也隨之縮減,2004年未安排國外展即是一例。文化界的生存問題要回到市場找答案,也就是「使用者付費」讓館舍生存,但是受訪者大多表示,提高票價將不會有人參觀,因為館所缺乏經典作品。甚至有文獻研究指出,因玻工館2樓是常設展區,看一次就夠了,當地人不會參館第2次,一樓特展室會換展,但只有70件,最多是外地遊客會因票價低而來訪(蔣玉嬋,200691因此,地方博物館須藉由自身文化價值,來提升館所營運費用,像是發展衍生性商品,與周邊產業結盟形成整體行銷等。

台灣在推動文化產業,期待透過文化包裝,使傳統產業變成文化產業並帶動周邊整體觀光等多機能整合;對於地方傳統產業的重視的思考是好的,但將傳統產業升級為「文化產業」,不僅地方產業不一定能跟上政府的「設定」,對於業者(或藝術家)實際的幫助,其實更應審慎評估檢討。

「應該把最純正最高級的手工式的產品留在本地,而不是走到哪裡都可以買得到享受的到。……文化產業一旦走向文化工業的生產和行銷模式,結果必然是自我毀滅的。(賴書婷,2005107)」陳淑惠(2004)的研究指出,玻璃技藝的傳承,靠師徒傳授,然缺乏資訊或美學素養,加上互相抄襲及削價競爭,長久以來一直無法提升作品層次蔣玉嬋,200692;其實,地方博物館是在地工藝品陳列的展場,甚至是工藝品銷售的場域,因此展示品的生活化必須來自社區居民與專業人士共同參與,能創造出在地真實性、功能實用性、內容創意性並具美感價值的工藝品,讓在地工藝品逐步趨向藝術品的質感與品味(張敏媛,200572)

體現地方文化,重要的是地方工藝品,真正去考慮到社區文化本身的深度與廣度。但台灣大多玻璃藝術創作工作者,生存問題對他們而言是關鍵。在玻璃國際藝術節期間,館所外擺設的玻璃藝術攤位,除了具有各玻璃藝術創作者作品交流,總不難發現部分攤位充斥著重複性的玻璃製品當作紀念品出售,這些產品價格多為低廉,甚至可能從大陸進口來銷售(蔣玉嬋,200691),成為來訪節慶的民眾會買下的「紀念品」,在物質交換前提下,這些玻璃製品不斷被重複產製,有「國際玻璃藝術節」名詞加持,使其商品產生意義,複製性的產品在此販售就獲得紀念品的價值性。在館內的紀念品賣店,對於觀眾不是玻璃器皿怎產製出來,重要是可否買個仿製品回家;對業者(經營者)而言,存亡的主要關鍵不在於如何生產出精緻、高附加價值的文化產品,而在於繼續營運的壓力。

在此說法下,「產業」是發達的,「文化」卻萎縮了,反而被重視的是複製的物本身。正呼應賴書婷(2005)研究指出,「文化工業所關心是「行銷」,是購買、是利潤,而不是管這東西售出後如何被適切的應用。

(二)文化節慶式建構消費

「創造性戲劇」(Creative Drama)理論的啟發與應用,特別有助於觀眾從資訊接收到思想對談,幫助博物館從權威式的知識形塑到與觀眾共創故事。利用人們想像與遊戲的潛能與興趣,促進其體驗與學習。不同類型博物館,針對不同展覽、不同主題、不同對象,推出不同劇場展現,或以劇場教室、小劇場、故事劇場、兒童劇場等名稱出現(劉婉珍,2005194195)。

玻工館是靜態的,必須從不間斷的活動中才得以延續溝通系統。特別是兩年一次跨國際藝術節,集合各式組織的規劃讓舊建築有新生命力,強化區域文化和刺激創作(陳詩慧,200352)。除了每週日舉辦的家庭日玻璃產品製作活動較吸引民眾前來外,國際玻璃藝術節是引來外縣市的觀光客,較受歡迎的項目(蔣玉嬋,200690);搭配相關主題企畫,將展場意義賦予故事性,像是2006年就以「愛麗絲遊玻璃花城」為主題,打造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仙境。不可避免的,為了讓民眾有更多意願進到玻工館,勢必不斷舉辦熱鬧的活動;節慶化的現象反而更為吸引注意,這種嘉年華式的產業發展能販售多久?又對「文化」本身有何幫助?另,「文化」是否成為另種被消費的符號。

政府部門讓地方博物館建物不斷設立,並輔助各式各樣文藝季、嘉年華等活動舉行,結合媒體的傳播力量,共同塑造「消費」環境。民眾所消費的是被收編的「獨特性」、「個性化」、「在地性」,於是,這些特性,成了符碼去說服消費者來消費(賴書婷,2005105)。就以「老街」一詞來說,不難發現台灣各地充斥著以「老街」為名的觀光景點,其操作思維是透過「在地性」來吸引遊客,以致「老街」暴增,被建構達成消費行為。

玻工館鄰近處雖無老街,但重要大型活動時(國際玻璃藝術節),整個玻工館周圍的腹地被市集街包圍,當中販賣的除了新竹著名名產,如新竹米粉、貢丸等,有更多充斥著無關新竹性的商品,更別說有關玻璃產業的製品,要看到玻璃相關產品只在面積約一千九百多平方公尺玻工館內見到;場外的大面積「市集」似乎更能被民眾注意,相對帶來玻工館延伸的面積,不是地方特色顯現,而是呈現消費垃圾遍野的景象。

以此所見,「文化產業」所關心的重點還是「行銷」,也就是如何吸引人來,民眾來了之後有何收穫,似乎尚少被注意,重點是有來消費。舉例來說,台灣歷史博物館於2000年舉行的「兵馬俑—秦文化特展」,三個月內有106萬參觀人次,被認為是「博物館與媒體、企業合作的成功案例」(黃光南,200333)然而,人數眾多也讓觀眾要排隊一小時多才能入場,展示文字來不及觀看,就被人群擠出,更別說能體會館方所經營的參觀環境。在這場超級特展中,所達到的目的,除了106萬參觀數字,以及完成一次特展的成功行銷,還代表此展覽即為前面提到的「文化工業」運作體制。

博物館在有限經費上強調與人互動,注重參館人數,不免改變博物館專業機構的角色,強調凸顯地方產業發展更多經濟效益,未必能關照當地民情及其需求,甚至犧牲地方環境生態、生活品質,或戕害地方原有文化資產,而不利文化主體性之落實。如李貞儀(2006)在〈安平地方文化館形塑安平意象之研究〉即指出,安平人自身參觀地方文化館的頻率低且意願不高;媒體與所報導的安平小吃項目也不完全能代表安平意象,加以經營安平小吃之業者多為外地人,且觀光客大量消費結果,不僅替安平舊聚落帶來垃圾量,也無法直接刺激安平人經濟收入的成長。重視地方傳統產業是好的,但在短時間將地方傳統產業升級為「文化產業」,政府的政策設定,不僅地方產業未必能跟上,對於當地民眾或業者實際的幫助,都需要審慎評估。誠如學者林福岳(2007)所言,「黃蝶、菸葉、油紙傘不是原本就屬於「美濃」這地方的,透過傳播來進行符號操弄,認同是被建構出來[2]。」

對在地產業而言,以商業邏輯進行思考不僅在地方政府推動文化產業可見到,在台灣,不同時間、地點總有以「文化」為號召的節慶產生並等著民眾去參與。這些節慶出現,不就是「文化工業」運作機制下,「文化」被操作的結果,政府單位不斷生產文化節慶活動,來建構民眾的消費。各地政府紛紛舉辦的節慶像是國際玻璃藝術節、客家文化節、台南糖果節等,企圖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節慶,官方、媒體、民間皆大動員配合;政府只以一貫節慶方式呈現出的文化產業活動,原本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內容也變得不易顯現。

 

伍、結語

文化創意產值,更多是來自與其他產業異業結合;如文化與觀光產業,往往以「藝術節」或「節慶」形式出現,引發人與旅遊的結合,卻不應如此失去文化特色。台灣博物館湊熱鬧的行事風格、觀眾趕市集式的參觀行為,處在個「什麼都可以是博物館」的時代(劉婉珍,2005196),文化和產業的結合未必是負面的,文化產業更與都市發展緊密集合,對環境和生活品質的提升均有助益。全世界著名的都市,如米蘭、巴黎和日本等,均能以創意來塑造城市獨特的風格,且大量輸出其文化商品。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在地方博物館中,屬收益成效良好館所;但遍佈台灣各鄉鎮地方的博物館,隨同政府支持計畫陸續興建,卻有無法被大眾融入並瞭解當地文化產業的事實,或是位置偏僻不易到的交通問題導致乏人問津甚至閉館。以致,在「文化欣賞」的根基未穩固,文化還沒深入人民日常生活時,政府從中介入文化產業的振興發展,恐怕導致只剩包裝過後的資本主義的產業邏輯。

在日本,到處可見小巧精緻又具有文化特色的街頭博物館,博物館不在乎大小卻能蓬勃發展;台灣的地方博物館卻因為規模太小而未受重視(梁光余,2004145)。因為財務支援困難、媒體減弱關注、行政勢力衝突等情況,荒廢情況不計其數[3];經營成功的地方文化館,共同特色是有觀光客支持[4]在地化真實性的文化產業,是具潛力的賣點之一;利用在地文化資產各類有形與無形的歷史文化相關資源,應賦予遊客歷史美學、學習教育、場所故事與文化活動等觀光「體驗」方式,而非只憑舉辦節慶踩街活動而已。誠如張敏媛(2005研究,地方博物館展品的創意該是整體的、全面的表現,來自地方獨有文化特色,也是一個旅遊者希望去體驗存在於一地方或區域當中人事物的慾望。換句話說,就是體驗一種生活方式(a way of life)

一般地方博物館以居民為主題,呈現地方文化產業;利用當地歷史或老舊建築改建,在空間有限下,這些博物館少有永久性的館藏品(張敏媛,200563)Bruno S.Frey在《當藝術遇到經濟》一書中提到,人們願意花更多的錢去有名的博物館,不願意花費較便宜的金額去品質較低的博物館。大型博物館有的是鎮館之寶,為人熟知的畫作或藝術品,地方博物館大體資源、規模較小,對觀眾吸引力較不足,又欠缺博物館組織編列及專業人員,也沒有足夠補助經費,所以地方博物館對文化的發揚就更顯重要(張敏媛,200564)。更需認真思考地方文物館的經營,特色以及展示應如何表現。

當各地方文化館舉辦大眾化、通俗化節慶活動,紀念品以館之名,行大量複製之實來賣給消費者,「文化」將容易淘空,沈浸在商業歡鬧的氛圍中;即使,文化與產業的結合有其效果,對「文化」真正意涵,仍需要認真思考其價值如何存在;蔣玉嬋(2006)提到,玻璃產業要轉型為文化產業,一定要提升作品的美學、藝術內涵及業者的創意設計能力,並且自創品牌,亦如台南奇美博物館的授權商品,文化創意商品可藉「授權」,發展形式千變萬化並具價值性;另,衍生性商品的開發,也具有協助博物館教育及財物上的功能[5]。可取代不斷複製的玻璃產品生產,讓當地文化產業被人民所接收,因為地方博物館所代表的是當地文化遺產。

地方博物館在地方政府文化政策主導下將原先立意為「凝聚地方居民地方認同」前提,變相成為一座提供觀光客參觀、消費的遊客服務中心。似乎消費者在進入地方博物館後,將地方特殊性轉化成消費快感(李進益,2006125。在「文化工業」作用下,可透過反思與否定性思維,使人得以反省並對抗社會中無形的控制力(賴書婷,200531。所以,博物館要積極驗明其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另,要從市場機制的壓迫中突圍(王嵩山,200519)。如果台灣地方文化館可以讓出空間給專業者、社區居民,那將有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社區博物館。透過社會力由下而上,由個人到地方,此社區博物館行動實踐,可形成不可模仿的台灣新博物館學典範,更能真正作為一地方甚或都市行銷的起始點(黃建龍,200684)。

 

陸、後續研究發展

在台灣,地方博物館導向建設「博物館」外殼,在政府補助的支配從屬關係下被置入社區,形成地方博物館被社區孤立,更別說是作為人民的詮釋空間(黃建龍,200659。從資訊接收到思想對談、從知識形塑到創造故事的規劃設計展覽,甚至向社區居民徵集物件等作法,博物館展覽場域才可能從絕對的知識形塑機制,邁向與觀眾互為主體的相對存在。博物館社群中的所有成員應比博物館外的成員更具批判省思的實踐態度,專業才能真正發展,博物館才有可能成為大眾所共有共享的場域[6](劉婉珍,2005194196)。

確定的是,可讓社會力在社區場域裡發聲,形成集體公共文化來平衡資本階級衝擊。社區民眾可藉由一股「社會力」,能在社會取得相對於國家的自主性力量,從地方發聲就是社會力的開始;如果透過地方博物館來施行,就是教育活動、義工組織(黃建龍,200679)。

每個社區或地方文化館都要發展振興地方觀光事業,帶來社區效益,逐漸達到飽和的國內旅遊市場,怎麼再被分配到社區的地方館所是個問題。卻可從中發現強烈的政府—地方從屬依附性格,自主社會力未出現,社區是缺乏反饋的省思力(黃建龍,200668)。政府可以補助、獎勵但不要控制地方文化館,政府規劃社區的產業發展計畫,不可否定有好的成效案例,但相對造出許多閒置空間文化館,以及滿是攤販的老街意象。台灣的地方博物館,能先以觀眾研究來檢視現有的場域與居民的需求,將其放在社區發展脈絡中發生;再思考文化館存在的理由與角色,和各項社區機能的替補性,而不只是社區營造人員一昧認為文化館能完成社區整合的重大使命。從另一角度觀之,缺乏真實文化正是台灣的文化產業的現況。在這個情況下,類似的文化館的存續模式,亦值得加以分析。

 

回首頁

 

 

柒、參考書目

專書期刊文章

王嵩山(2005)。《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AdornoTheodor W.著、李紀舍譯(1996)。《文化產業的時代審視》。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貞儀(2006)。《安平地方文化館形塑安平意象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進益(2006)。地方博物館/外的「地方感」差異:以南方澳漁村為例》。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岳(2007)。〈誰的族群?如何傳播?──「族群傳播」的核心議題〉。

文章發表於「2007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民國96756日,

梁光余(2004)。〈博物館建館容易經營難〉。《博物館學季刊》182):139146

陳其南1998)。〈文化產業與原住民部落振興〉。收錄《原住民文化與觀光

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頁:主–1~主–8,收錄於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編輯,《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

集》。台北:文建會。

陳華志(2005)。都市藝文空間發展研究 以台北市空間再利用為例》。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張敏媛(2005)。《社區博物館與社區產業文化發展之研究─以宜蘭「白米木屐館」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惠(2004)。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經營問題與策略探討。台南: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詩慧(2003)。新竹玻璃工業空間組織之轉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男(2003)。《博物館能量》。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建龍(2006)。有力的所在:社區博物館典範的追尋》。台南: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聖哲(2003)。〈阿多諾的非同一性思維及其與後結構主義的關係〉。收錄於黃瑞祺編著,《後學新論》。台北:左岸文化。

楊敏芝(2000)。文化產業理論思潮初探與發展省思環境與藝術學刊12949

蔣玉嬋2006)。〈地方文化館與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 203):8197

  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07241252

劉婉珍(2005)。〈透視博物館劇場:博物館知識建構的真實世界〉。頁:189-200,收錄於王嵩山編,《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賴書婷(2005)。《文化產業的反思:從法蘭克福學派到鶯歌陶瓷產業》。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

文建會(2002)。《地方文化館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4)。《文建會文化白皮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http://www.cam.org.tw/big5/museum03.asp?rowId=295,上網日期:2007 623日。

新竹市文化局。http://www.hcccb.gov.tw/chinese/13museum/mus_b02.asp?station=102&museum_id=89,上網日期:20076 18 日。

 



[1] 「台灣對民間參與文化事務的稅賦現況及優惠措施」對於民間參與文化事務之營業稅、娛樂稅、土地稅及房屋稅、所得稅、貨物稅、印花稅、遺產稅及贈與稅等均有減免的規定。

[2]林福岳,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原住民族電視台諮議委員委員。此段摘錄自2007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研討會專題座談,〈誰的族群?如何傳播?──「族群傳播」的核心議題〉。

[3]《聯合報》從200588起一系列「口號、建設、幻景」報導上,引發了社會對政府部門設施經營不善,成為「養蚊館」的疑慮專題報導

[4]如台北九份社區、台北鶯歌陶瓷等。

[5]訪談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化服務處經理周進智小姐,2007-5-09

[6] 「不同社會位置的階層在社區場域中,都有平等發聲的權力;許多由下到上的總體營造

社區,形成社會力支持的場域。」參見黃建龍,2006,頁78,「有力的所在:社區博物館

典範的追尋」,台南: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