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學提問教學

黃世美

嘉大數學教育所

 

    「提問」顧名思義即是「問問題」,被廣泛應用於各學科當中。然而,「問問題」並不難,但如何提出好的問題,達到教學目的,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WatsoncMason(1998)指出有些提問其實是假提問(pseudo questioning),只不過是要學生同意他們的觀點而已,而並未探求學生的真正想法,例如「對不對啊?」或「是不是?」等封閉式的問題。究竟,在數學課室中,教師如何利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呢?以下就數學提問教學的意義、數學提問教學的類型、數學提問教學的技巧,以及結語等四項說明之。

壹、數學提問教學的意義

提問教學就是教師和學生透過問題,促進學習的教學,也是師生及同儕有效互動、擴展學生思考的主要核心(Artzt2002)。通常教師提出問題都有其目的,如探查學生對所學事物的了解程度或者了解學生的先備經驗。就心理學觀點而言,凡是能夠引發學生產生心智活動,並做回答反應的語言刺激,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概念達成教學目標者,都可以稱之為數學提問。

貳、數學提問教學的類型

以下介紹Mason(2000)主張的三種數學提問的類型,並舉例說明之:

一、探索式(inquiring)

當學生的初始解題有錯誤或者學生遇到問題不知如何下手時,教師用探索式的提問,幫助學生解題。探索式提問如同Ainley(1987)說的導引式的提問(directing questioning)。例如,學生解「小明原有100元,買了315元的自動鉛筆,請問他還剩多少元?」其原本的作法如下: 1003×15= 97×15 1455。學生直接由左而右計算,並未考慮運算的先後順序。為了澄清此生的概念,教師提出下列問題:「老師問你一枝自動鉛筆多少元?」、「那買3枝共花多少元呢?」、「小明身上原有多少元呢?」、「小明剩多少元?」,將解題步驟拆開的目的是要逐步導引學生理解為什麼「先乘再減」的道理。

二、聚焦式(focusing)

    當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到數學的規律性(pattern)、一般性(generality)或是某種數學特徵(feature)時應採用聚焦式提問。教師針對討論的主題,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撇開不相干的訊息,目的要學生將注意力聚焦在中心議題上。

如「三角形其中的兩個邊分別是3公分與5公分,請問第三邊的邊長可以是多少?」的問題,學生可能說出眾多不同的答案,但理不出一套規則,此老師先提問「8公分行不行?」、「2公分行不行?」,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在「不能構成三角形的情況是成為一直線時」;再提問「大於8行不行?」、「小於2行不行?」再次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在「不能構成三角形的另一種情況是第三邊不可以大於8或小於2」;剔除不可能的答案後,最後整理出一個規則:第三邊的長要小於另外兩邊之,大於另外兩邊之差。

這種分段提問的策略,目的讓學生暫時撇開干擾其解題的其他訊息,待學生能正確回答後再逐步擴大原問題,可說是聚焦式的提問。

 

三、檢驗式(testing)

    檢驗式提問是爲了確實了解學生對問題理解的程度,所提出的檢驗問題。檢驗式提問往往比紙筆評量更具即時性與功能性。

檢驗式的提問舉例如下,「已知一隻螞蟻以同樣的速率花4分鐘走9公尺,請問1分鐘可以走多少公尺?」,學生能輕易解出9÷42 EQ \f( 1 , 4 )公尺,但為了考驗學生是否有「大數除以小數」的迷思,教師再提問「此螞蟻1公尺走多少分鐘?」學生的解為4÷9 EQ \f( 4 , 9 ),老師為了進一步確認學生的答案,請學生說明算式的意義,當學生回答:「螞蟻走1公尺是走全程的 EQ \f( 1 , 9 )那花的時間(4分鐘)也是全部的 EQ \f( 1 , 9 ),所以螞蟻1公尺走 EQ \f( 4 , 9 )分」,此老師便可檢驗出學生對此題目的理解了。

 

參、數學提問教學的技巧

Resnick(1995)提出數學提問的四個技巧,茲分述如下:

 

一、複述(repeatition)

    「複述」就是將學生的話再講一遍,具有接納學生所講內容的功能,同時可提高台下學生對台上學生說明的關注。而教師亦可透過個別學生的回答,給予其他學生作為判斷答案正確性的機會,也就是利用學生的回答作為討論的題材。

二、回應(revoicing)

    「回應」是指當學生的想法可能正確,但卻尚未說明清楚或表達流暢時,教師修飾學生的說法或改述他們的回答內容,適時幫助學生表達想法,並藉學生的想法傳播給其他同學思考,讓全體有共同學習的機會。

三、追問(question)

    「追問」是指針對學生的說明內容有必要再深入澄清時,教師請他提出說明或解釋的策略。教師應該在聽完學生的說明之後,不以一種答案為滿足,而視需要再提出呼應原提問之延續性的問題,讓學生做更深一層的思考之外,也讓教師更確定學生在概念上的了解程度。

四、挑戰(challenge)

    「挑戰」是指對學生說明中有疑問的地方,或是需要澄清、擴展、深入的部份再提出質疑,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促進他們做更深一層的思考。

 

以下用一個數學提問教學實例來說明這四種技巧的應用:

 

討論題目:「一盒披薩有3個,平分給8個人,每個人可分到幾個?」

 

生:3÷8 EQ \f( 3 , 8 )

師:為什麼是3÷8呢?……………………………………………….....追問

生:因為是3個披薩分給8個人啊!

師:因為是3個披薩分給8個人,所以算式是用3個披薩來除以8個人。

……….…複述+回應

師:但答案為什麼是 EQ \f( 3 , 8 ),而不是 EQ \f( 8 , 3 )呢?…………………………………….挑戰

生:因為 EQ \f( 8 , 3 )就大於1了!

師:大於1為什麼錯? ………………………………………………...追問

生:因為3個披薩不夠8個人分。

師:你的意思是3個披薩不夠每個人分到1個是嗎?………………….…回應

肆、結語

由以上的說明來看,數學提問教學著重師生間的互動,而非教師一人唱獨角戲;數學提問教學是教師能根據目的,選擇適當的提問類型與技巧做提問,並非想到什麼就問什麼。教師如能利用數學提問,引導學生探索問題的答案而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相信能讓學生有比較多思考的機會,並重新檢視自己的想法,建構正確的知識。

參考文獻

劉祥通(2004)。分數與分數比例問題解題分析-從數學提問教學的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Ainley,J.(1987).Telling questions.Mathematics Teaching,118,24-26.

Artzt,A.F.(2002).Becoming a reflective mathematics teacher.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London.

Mason,J.(2000).Asking mathematical questions mathematicall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al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31(1),97-111.

Resnick,L.B.(1995).Inventing arithmetic:Making Childrens intuition work in school.In C.A. Nelson(Eds.),Basic and applied perpectives on learning,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pp.75-101).Mahws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aston,A.,Mason,J.(1998).Question and prompts for mathematical thinking.Derby,UK:ATM.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