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姆視知覺理論:畫面左右平衡感知之驗證

陳進成

屏教大視覺藝術教育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何謂藝術?藝術到底為何?這一個問題長久以來就不斷地被提出,而也有許多美學家、藝術家、藝評家、藝術史學者等皆嘗試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以期能解決並回答這個問題,從坊間藝術相關書籍汗牛充棟的情景即可說明….

  在藝術心理學方面,最著名的莫過於是完形心理學家魯道夫•安海姆(Rudolf Arnheim)的視知覺理論。從他的著作《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於1974年出版後,就成為許多藝術批評及鑑賞者所援引的理論,而更有許多創作者莫不以其學說來作為其畫面構成的學理基礎。對於吾輩想揭開藝術神秘面紗提供了較「科學性」的有利說明。

  但相信以下這些經驗,可能曾發生在你的週遭過:有的幻燈片放成左右顛倒了;抑或在坊間購買的畫冊中,有時也會發現有幾幅的印刷是剛好呈現左右顛倒的情形。這時我們可以發現一件很嚴重的問題:大師們歷經噁心瀝血創作的名畫在我們面前擺放左右顛倒了,我們卻無法分辨出來,這樣的現象讓我們面對完形心理學家魯道夫•安海姆的視知覺理論時不免覺得有矛盾之處。究竟是它們本身的差別是極微小的,或我們對於西方文化的不了解,還是魯道夫•安海姆的論述有待商榷,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在繪畫的過程裡,藝術家反覆塗抹,何以在某一剎那決定放下畫筆來認定完成,是否有其心理及生理因素?畫面的構成元素有許多,但大多是以抽絲剝繭的方式,來趨近於真實,如:講到構圖,就去掉了色彩;講色彩,就去了線條;講到了形式,就去掉了內涵….等,實在難以兩全。以實驗來探究藝術,有關視知覺(visual perception)及知覺場域(perceptional field)的研究,迄今可說已為藝術品的各項元素給予較完整的理論,但由於完形心理學派的研究方法是由個案類推至全體(劉思量,1988,頁210-211),所以自能自圓其說並「套用」在一些藝術品上。研究者即針對安海姆的理論中的左輕右重原則進行驗證,找尋其是否真的具有普遍性。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依據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在於探討以下之問題為對於畫面左右平衡的感知是否會因為性別而有差異?

  由於國小學生對於西洋美術接觸的機會並不廣,所以將不可能接觸到西洋美學的相關理論,更不可能涉獵安海姆的理論進而被其影響,也不會有過多的聯想,會做出比較直接的反應。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目前學界研究的概況與本研究的方向,

對於視覺的研究,目前學界研究的概況大致上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研究視覺在電腦媒體上的表現及影響電腦軟體的程度。

第二類是利用現代醫學器材的發達,從眼部的相連器官及腦的神經細胞分布來做相關的探究,也就是從生理為起點來找尋人類在視覺上可能共同的語言。

第三類是直接引用完形心理學的理論,即認定完形學派的論點十分可靠,將其視為創作及藝術評論的一項依據,或引用其學說來驗證其他方面的相關,如運動、舞蹈及攝影等,甚至發表著作,如坊間許多設計傳達的書籍莫不如此。

第四類即基於對理論的懷疑與上述的研究動機下來做驗證。

在此研究者即以第四類的方向,經由文獻整理及實際的調查來達成較完整的驗證。由於安海姆對於畫面的論述很多,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其對於畫面裡的隱藏結構中的左右平衡理論進行驗證。所以主要為文獻分析法及調查研究法。

 

(二)研究步驟

  本研究所進行的步驟:首先,蒐集並閱讀安海姆的視覺理論及其他學者對其之討論資料,進而分析及確定研究的範圍及領域,藉以訂定研究計畫並進行文獻探討和蒐集相關畫作。其次,依據文獻探討及文本來編製問卷,實施問卷調查,再將問卷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加以統計分析,最後根據結果做成結論與建議,並撰寫研究報告。據此,本研究之過程主要包括下列項具體步驟:

(1)擬訂研究計畫:確定研究問題的範圍,設計研究方法及規劃實施程序。

(2)進行文獻探討:蒐集整理相關的文獻,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

(3)並從文獻中找出欲驗證的實例。

(4)畫作蒐集:網路搜尋找出適合的畫作,來作為施測的題目。

(5)編製研究問卷:參照文獻探討及所蒐集的成果,編製成研究所需之問卷。所引用的畫作盡可能能明顯的呈現左右平衡或對稱的圖,繼而進行施測。

(6)實施問卷調查:選擇研究對象並進行問卷調查。

(7)整理分析資料:將問卷調查所獲得的資料,經由合適的統計方式加以整理分析,並根據整理分析的結果作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8)撰寫研究報告:將研究的過程與結果編寫成冊。

 

詳細的研究過程及步驟如圖1-1所示。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如下:

1、就研究的區域而言:本研究所欲研究的無關乎地區,故僅設定一單一區域,本研究是以高雄市為限。

2、就研究對象而言:本研究之對象主要為國民小學五年級男女學生。

3、研究限制

  樣本數不多,且以單槍打在螢幕上有可能因為座位的關係而產生是偏差,進而影響判斷。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一)神經生理學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偉大的藝術必須符合以下定義;他必須進可能地表現真相(而非表象)的多重貌面,以滿足大腦對各種本質的追尋;故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為藝術下的定義是:藝術對恆久性的追尋;藝術家必須在創作的過程中去蕪存菁,因此藝術也就是視覺腦功能的延伸。(潘恩典 譯,2001,頁32

  視覺是由兩種功能結合而成的,每一種功能都位於獨立的皮質區,「看」是V1區的功能,「理解」則是連結皮質區的功能。視覺是一種主動的功能

曖昧是所有偉大藝術作品的共同特質,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而言,「曖昧」有個新的定義。它並不是字典所說的「含糊不清」或「不確定」;正好相反,它指的是「確定」--它確定了很多不同且基本的情境的存在,一幅畫所以意義深遠,就是因為它能忠實表現出很多情境。(潘恩典 譯,2001,頁35

  最近已經有人測量出察覺顏色是最早被察覺、接著是形狀和最後是動作;顏色被察覺的時間比動作被察覺的時間快了60~80毫秒。(潘恩典 譯,2001,頁80)超過一秒時間所有的視覺屬性就都被整合好了,所以覺象(percept,由知覺得來的印象),就是各個平行系統的處理結果;而頭腦就是一套處理-認知網路。我們之所以能得到完整的覺象,是因為這些處理-認知系統所產生的微意識被整合了。所以世界萬物中,協調的事物或規律總是能引起人們的美感,但在構圖上的「均衡」、「比例」等問題上如果缺乏協調的觀點,也同樣會使人們視覺平衡失調。

(二)完形心理學

  影響畫面左右平衡的元素歸納及探討----完形心理學者認為畫面的中心會比兩旁輕,所以如果中間跟兩旁畫得一樣大的話,會讓觀畫者覺得沒有平衡感,很不協調,所以大部分的作品,位於畫面的中心一定會畫得比較大。

  對於平衡,安海姆(1974)認為形的重度是以離開畫面中心之距離來決定,靠近中心者,其重度越輕,遠離中心者,其重度越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畫面上的中央人物,都比其他兩旁的人物來得大的原因;位於畫面之上部,較下部為重;畫面內若有容易引起觀者關心或注意的題材,其形雖小,但具有很大的重度;孤立的形,其重度較大;畫面上右邊的東西比左邊的重,所以在許多名畫中,左邊的物體都畫得比較大,以求得視覺上的平衡感。

  完形的藝術理論最主要在研究感官知覺,特別是視知覺(visual perception)。完形是視覺將一個完好的作品視為一個動力均衡的知覺場,雖然完形是不可分割的,但是藝術作品必須藉著形式,將內容予以知覺形象化。形式中的各種元素如形、色、空間、光線等也各有其動力,各種元素動力的交互作用,因而組成了完形的動力結構。所以,相同的事物如以適當的時間和空間呈現,則會產生視覺的聯結,而產生事物運動的知覺的知覺(劉思量,1992,頁157)。

  在一個完形中,任何元素的改變都將影響整體以及各部分之本來特性;反之整體的改變亦影響到整體的原來面貌和各部分原有特性,因此整體是大於或不等於部分的總和(劉思量,1992,頁210)。一件藝術品不正是如此?

(三)安海姆認為影響畫面平衡的元素

平衡原理的運用,能讓人有較具變化、自由、和不規則的感受,就廣義的畫面而言,無論是繪畫、書法、雕刻雕刻、舞蹈、戲劇、或電影等畫面之是否能產生均衡的效果,受到畫面中物體的「重度」與「方向」的影響(陳瓊花,1997,頁109),

而影響的元素有:

1.取決其在畫面的位置如何而定。即靠近心者其重度愈輕,遠中心者其重度愈重。

2.就畫面空間來說:離觀賞者愈遠的地方其份量愈重。

3.位於畫面上部之形較下部之形為重。

4.畫面上右邊的東西比左邊重

5.大者重,小者輕

6.明亮的顏色比暗者重

7.畫作中的內在趣味

8.孤立

9.有規則圖形比不規則的圖案來得重

10.密集的效果

11.看不見的線—視覺線、姿勢、手勢

    上述的每一項元素會一或多項同時並存於畫面上,而畫家認為平衡了才罷筆,可以視為每個作用元素都達到了力的平衡。

 

第三章 研究內容摘要

  在安海姆著作裡其曾引美術史學家渥夫林(Wolfflin)所強調的畫作左右對置。它的外觀不僅改變也會喪失其原意。所以在文中其提到將拉斐爾(Raphael)的西斯汀聖母像(Sistine Madonna)裡面的老者希斯多(Sixtus)從左被移到右,他本身會變得重了許多。但真的是如此嗎?在此就以西斯汀聖母像(Sistine Madonna)作為文本,利用影像編輯軟體修改其畫面元素,來讓受試者觀賞,以驗證這段論述的真實性。亦即畫作一旦完成後,若在上面所做的各種改變都會影響整幅畫,受試者都可以透過視覺感知到畫面失衡而選出真正平衡的畫作。

 

(一)西斯汀聖母像(Sistine Madonna)的變更

 

 

 

 

 

 

 

 

 

 

 

 

 

 

 

 

 

 

 

 

 

 

 

 

 

 

 

 

 

 

 

 

 

 

 

 

 

 

 

 

 

 

 

 

 

 

 

 

 

 

 

(二)調查過程

  選定高雄市北方國小五年級學生32人(男生18,女生14人),以筆記型電腦配合單槍投影機,將上述的6幅畫作作隨機排列,研究者在powerponint上的將畫作出現的次序如下:【4】、【2】、【1】、【3】、【5】、【6】,(即【1】才是為正確的答案。)

    在實驗開始之前,先敘明一段前言:

      小朋友,老師在新聞中看到了一段新聞:「外國美術館從一個竊賊的家中起出了六幅名畫,看起來都大同小異,但是相信裡面有一張是真跡,許多學者都在鑑定。其中有一名學者就說:『看起來最順眼的那一張就是。』」他馬上就找出來了,小朋友你看看哪一張才是真的,說不定你也做得到。

小朋友馬上興致勃勃地等待圖片的播放。

圖片之間間隔為5秒,播放完一次後,會再播放一輪即結束。接著問其哪一幅為真。小朋友舉手,班長幫忙分類記數,其結果如下:

以圖片編號排列

 

 

 

 

 

 

 

 

 

2、若是以播放次序來排列

 

 

 

 

 

 

 

 

若單是以【1】【2】來比較

 

                                                                      

 

 

 

 

 

(三)、研究結果

從上面的結果得知,對於左右平衡的感知,好像並沒有很明顯的差異,但可以發現表二中最先播放和最後的比較多人選,可見圖片出現的時間會影響判斷。最先出現的可能會導致先入為主印象,而選最後的可能是因為記憶上的判讀。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對於畫面左右平衡感知,不論性別都沒有造成明顯的差異,答對率皆不高。可見左右平衡的感知可能較難察覺及發現。由於樣本數不多,故無法以偏概全地去推翻安海姆的論說,只能顯出高雄市該國小五年級學生對於畫面的感知並不敏銳,而且男女皆是。

但對於另外一種現象,即表二中所呈現的播放順序影響結果可以再深入探究之。

 

第二節 建議

由於播放的順序有可能會影響結果,故將來在設計上要能避免。

閃視的時間該多久?是否會影響?亦可深入探討。

學生座位前後左右亦可視為一項變因,如何控制讓受試者在公平的環境下也是可以改進的空間。

可以分年段、美術班、普通班來做相關比較並考驗,對於安海姆的論說就會有較有利的論證。

 

第五章  參考文獻

 

王秀雄(1991)。美術心理學:創造.視覺與造形心理,修訂。台北市:北市美術館。ISBN957-00-0331-6

李長俊 譯(1985)。藝術與視覺心理學,版4。台北市:雄獅。Arnheim,R.1976),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吳瑪俐 譯(1985)。點、線、面。台北市:藝術家。Kandinsky1926,Punkt und linie zu flache.

  蘭 譯(2000)。心理學(上)。台北市:遠流。ISBN957-32-3315-0Gleitman,H.1997,Psychology.

陳立德 編著(1997)。如何引導觀畫者的視線,版1。台北縣:新形象。ISBN957-9679-07-X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台北市:三民。ISBN957-14-2330-0

張培彥(2002視覺繪畫秩序解析-林布蘭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趙惠玲(1995)。美術鑑賞。台北市:三民。ISBN957-14-2329-7

潘恩典 譯(2001)。腦內藝術館—探索大腦的審美功能,科學新視野23。台北市:商周。ISBN957-667-903-6Zeki,S.1999,Inner visionAn exploration of art and the brain.

劉思量(1992)。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版2。台北市:藝術家。

Arnheim,R.1954.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SBN0-520-02613-6.

Gordon Flagg2002)”The Name of the Game”,. The Booklist. Chicago: Feb 1, 2002Vol. 98, Iss. 11; p. 914

Rudolf Arnheim.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hampaign: Spring 1998. Vol. 32, Iss. 1; p. 112 (4 pages)

www.lems.brown.edu/vision/people/ leymarie/Refs/VisualArt/Arnheim/ArtVisualPercept.pdf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