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庭系統分化觀點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

蕭慧君

淡江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壹、前言

    網路的蓬勃發展,不僅為資訊傳播注入一股新動力,同時也對社會及生活有所影響,而隨著網路功能的不斷開發,網路內容的多樣性,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加入這個虛擬世界,網路的發展讓人類的知識與生活有更遼闊的延伸與發展,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所造成的影響也有其負面效應,而「網路成癮」就是其中一例。

    青少年正處於Ericson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的「自我統合與角色混亂」階段,是人生全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此時客觀環境的影響,如網路的使用,顯得特別重要,若過度或不當的使用而造成青少年身心滿足感上的虧損,使得嚴重影響現實生活中重要的人際關係、生活作息,造成青少年此一時期的統合危機得不到化解,而傾向角色混淆的一端,以致阻礙其以後的發展。而青少年為家庭系統中的組成份子,KaufmanKaufman累積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提出:上癮者是失功能的家庭系統之症狀承受者,上癮者所帶來的危機,可以讓全家人聚在一起共同解決問題,亦是使一個死氣沉沉的家庭能有感覺的機會,可藉此維持家庭系統的均衡(引自程玲玲,1997),可知家庭因素與青少年網路成癮有正相關,網路成癮行為必須考量它是否關聯著整個家庭間的互動問題,有可能是家庭系統變動不良的結果,因此,本文欲從家庭系統分化層面來了解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行為。

 

貳、家庭系統分化理論及相關研究

 一、「系統」的意義

    Hall & Fagan (1956)認為系統是指一組事物集合在一起,互有關係,彼此之間的特性互相影響(引自吳佳霓,2002)Goldenberg & Goldenberg(1996)則認為系統是由組成份子所構成的實體,每個組成份子都和其他組成份子的狀態密不可分,且在每種情況中,成分間彼此互相影響,集合成為一整體,亦即一整個系統,比互相依存的總合還大。可知系統強調的是整體大於部分之總合,亦即所有部份加在一起,並不產生整體,因為整體是來自部分之間的互動,因此,系統不僅包含了組成的成分,也包括了成分彼此間的關係,而系統內的任何成分或元素,不能單獨解釋,也不能單獨運作,應該置於系統之內,才能顯示其意義。

 

二、「家庭系統」的意義

家庭系統的意義則是指:家庭好比是一個系統,將各個與家庭有關的部分,組合成一個系統,這些組成份子包括家庭成員、家庭互動型態、家庭規則、關係結構、溝通方法與態度…等等,其中某部分的改變,都將不可避免地會牽動另一部分與其之關係,同時也影響了整個家庭系統的運作與平衡狀態;一旦因不平衡而帶來緊張與壓力時,家庭會做某些改變(例如:家庭失功能的形成、家庭成員行為的偏差),來達到系統的再平衡,所以家庭系統最終都會發展一套獨特的家庭規則、權力架構、互動型態及解決問題的模式(Minuchin, 1974)

Bowen(1978)認為個人情緒病症的產生是整個家庭的力量所造成的;在他臨床實務的觀察中發現:精神病患的問題是源自整個家庭的情緒糾結,尤其是母子之間的共生關係,在治療過程中,若能將父母及其他家庭重要成員納入整個治療過程,則能有效減輕病患的症狀;Bowen鑑於病患的徵狀並非只是個人內在的衝突,而是整個家庭系統病症的冰山一角,所以強調從「家庭系統」的角度看個人的發展,才能有較全面性的觀點。

所以當個體身心失調、行為出現問題時,實際上是反映出整體家庭系統的互動失去了平衡點,從另一角度來看,個體所產生的症狀,也正巧發揮了維持整個系統穩定的功能。

 

三、「家庭系統分化」的意義

    家庭系統分化這個概念是由「自我分化」再衍生出來的,自我分化是由Bowen所提出來的,「自我分化」是指個體能夠在情緒及認知層面區分自己與原生家庭的程度,「自我分化」的個體夠在接收自己情感的指引和接受思考的指引兩者之間做選擇;未分化的個體很難分辨和他人的界線,往往會混入家庭中一些支配性的情緒模式,這些人的自主性低,反應情緒化,對事情很難有明確的立場(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2002)

    Karpel(1976)Shapiro(1988)提出:有不少學者常會將「分化」的概念與「個體化」(individuation)或「心理分離」(psychological separation)等概念混淆使用或是交換使用(引自王大維,1996)。從Bowen理論的本質來看,可了解分化其實是用來描述家庭系統的互動歷程,AndersonSabatelli(1990)有鑑於「分化」與「個體化」概念的混淆,透過文獻的探討,把「個體化」定義為「個人把自己從關係脈絡之中分離、區隔出來的內在心理歷程」;而「分化」則是一種「家庭系統中調節彼此距離的模式,這種互動模式,家庭得以在「親密」與「個別」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因此「個體化」可以說是建立在個人發展理論中,而「分化」則是根基在家庭系統理論之架構中。所以,使用「家庭系統分化」(family system differentiation)更能適切的描述「分化」此概念。而根據此觀點,AndersonSabatelli(1990)發展出「家庭系統分化量表」來測量家庭系統中的動力關係。

    所以,當家庭系統分化良好時,這種開放、溫暖的家庭氣氛能允許青少年逐漸發展出自主性與獨立性,但同時又提供親密與支持,讓青少年與家人維持良好的社會關係,將有助於順利發展出自我認定感,並促進「個體化」的歷程,達到健全的心理社會發展。可參考以下圖示﹕

 

1   家庭系統分化和認同控制理論的關係

資料來源:Berrios, A. C. (2000).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mily  differentiation, identity control theory, and the occupational identity status in late adolesc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Ohio, United States.

Minuchin(1974)家庭結構取向的觀點而言,家庭系統中有不同的「次系統」 (-母、母-子、父-子等次系統),以維持家庭功能,而家庭次系統之間應有一定的界限,以保護次系統之間的分化;當家庭系統有清晰的界限時,次系統在開放與封閉之間有適度的平衡,能允許次系統中成員的自主性,也能維持系統之間情感的溝通協調,如果家庭系統界限不清楚時,則可能形成「糾纏型」或「疏離型」的家庭,「糾纏型」是次系統的界限模糊,彼此的人際距離縮短,有較多的溝通和關懷,但可能阻礙個體的自主性;「疏離型」則是家庭界限過於僵化,彼此溝通困難,缺乏互相依賴以及情緒的相互支持。

SabatelliMazor(1985)認為整體而言,家庭系統分化是「家庭人際距離的互動模式」和「家庭適應水準」兩種基本歷程的交互作用,所謂「家庭人際距離的互動模式」,是指家庭對個體情感聯結與分離自主的包容程度;而當家庭系統在因應生活壓力及改變時,「家庭適應水準」可促使家庭的人際距離做適當的調整(引自邱秀燕,2000)。而Anderson & Sabatelli(1992)提出:家庭系統分化程度可劃分為「分化良好」與「分化不良」的家庭,「分化良好」的家庭系統,家庭成員間的情感有良好的分離和聯結程度,家庭系統具有較通融的因應壓力的方式,而「分化不良」的家庭系統,家庭成員間的情感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或是完全的融合,當個體要求與家庭維持適當的情感分離時,對整個系統的穩定造成威脅,系統以僵硬的方式回應。

    由此可知家庭系統中的分化是重視家庭中成員的互動,必須藉由一個互動方式來維持一個平衡狀態,當有外在壓力或是家庭成員的改變時,此平衡狀態會受到挑戰而使家中焦慮升高,此時,家庭發展出對於人際親密性與個別性的容忍度,可重新調整彼此的人際距離,使得系統達到新的平衡狀態。

Seiffge-Krenke(1999)的研究發現:親子之間的情感溝通對子女的情緒適應有關,此外,研究結果也指出家庭系統分化的程度會影響個體在情緒處理、人際溝通以及人際情緒界限等方面的適應。所以,個人是成長在家庭的脈絡中,家人的情緒、思考都互有關聯,如果父母能提供一個溫暖的情緒聯結環境,子女較能培養其情緒表達及管理的能力,因此,家庭系統分化的程度與個人在情緒處理、覺察、人際界限及溝通等方面的適應密切相關。

    所以,個人是成長在家庭的脈絡中,整個家庭的互動狀況會影響個人的發展,個人的行為也會影響整個家庭的運作。而家庭系統分化即是從整體、寬廣的觀點看個體在家庭脈絡中與家人的互動狀況。

 

叁、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網路成癮的定義

    紐約的精神科醫師Ivan Goldberg1995年提出了「網路成癮症」一詞,來描述人們因為使用網路過度而造成幸福感欠缺的情況,他認為網路成癮是病態的使用網路失調,他列舉的症狀包括﹕為了上網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交活動、夢到在使用網路、或想像自己在使用網路出現自主或非自主的敲打鍵盤的動作...等等,造成自身的困擾或不自在並產生工作、課業、社會、家庭、人際關係、生心理以及社會功能上的減弱(引自陳淑惠,1998)

    美國心理學者Kimberly Young(1996)根據「精神疾病診斷守則」第四版(DSM-IV)中對於賭癮的診斷準則而設計出關於網路成癮的診斷問卷,研究對象是396位有網路成癮的人和100位非網路成癮患者,研究結果確認網路成引失調為一種新興的失調症;這是第一個有關網路成癮的研究,而此研究也被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所認可,因此,之後與網路成引相關的研究陸續展開;而Kimberly Young之所以賭癮的的診斷準則作為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是因為他比對過所有的成癮診斷後,認為賭癮的症狀最類似網路成癮,故他將網路成癮定義為一種沒有涉及中毒(intoxication)的「衝動-控制失序症」(impulse-control disorder)(引自洪維屏,2002)

    有關網路成癮的定義,各家說法不一,國外學者Brenner認為網路成癮「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成癮現象,屬於一種行為上無法抵抗,且造成其角色功能問題的衝動」(引自洪維屏,2002)。而國內學者則是修改「國際衛生組織」對成癮的定義,將網路成癮定義為「由重複對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同時也帶來難以抗拒的不斷使用的慾望,同時也會有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對於上網所帶來的快感會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陳靜宜,2002)。此外,國內另一位學者陳淑惠(1998)指出成癮行為主要是以心理上依賴為主的心理病理機制,而網路上癮行為與其他成癮症的最大差異在於缺乏明顯的生理機制涉入。

 

二、網路成癮的症狀

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描述網路成癮的界定上有以下幾項標準,假使在連續12個月的這段期間內,具有3個或以上的症狀出現時,則診斷患者換有網路成癮失調症:

1、耐受性(tolerance):指增加上網時數,以獲得滿足;或是以同樣的連續 上網時間所獲得的滿足感明顯下降。

2、退癮現象(withdrawal):在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導致數日或一個月內有兩種或以上的退隱現象,如發抖、焦慮、不時在想網路此刻發生了什麼事、對網路存有幻想與夢境、自主性或非自主性的敲打鍵盤動作等。。而個體因為以上的症狀而所在社會、工作及個人功能上的損害。

3、使用網路以減輕或避免退癮症狀出現。

4、上網的時間比預期中長或花越來越多時間在網路上。

5、花很多時間在網路相關的活動上,如線上購書、線上購物,或試用新的瀏覽器。

6、由於使用網路而減少或縮減日常生活上重要的的社交活動、工作或休閒娛樂。

7、因為過度使用網路,個體仍願冒失去重要的關係、工作、教育或職務機會的風險。

Greenfield觀察到網路成癮者與非成癮者在網路使用上的體驗會有所不同,成癮者在使用網路的時候會感受到較高的親密感,表現出較多的去抑制化行為(disinhibition),有時候會失掉分寸、忘記時間,以及有失控的感覺(引自王澄華,民2001)

 

三、網路成癮的類型

美國心理學者Davis(2001)網路成癮並非單純的一種成癮症狀,他認為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型:

1、特殊的病態網路使用:指特殊內容的網路成癮,包括網路性服務、線上交易、線上賭博...等,這些成癮現象是特別對於網路的某一部份成癮而已,這些狀況也是存在現實生活中。

2、一般性的病態網路使用:是泛指所有的、多面向的網路過度使用,此類型的特徵在於成癮現象與線上聊天者和對電子郵件的依賴相結合,與網路的社會面相關。

 

而邱志強(2001)則認為網路成癮可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網路性成癮:一再的沉迷於成人聊天室或網路色情活動。

    2、網路人際關係成癮:網路上聊天室或特別網路團體的人際關係,取代了真實的朋友和家人,這其中也包括了網路戀情。

    3、網路強迫症:一再強迫地上網賭博或購物。

    4、資訊缺乏恐懼症:因為害怕資訊不足而不停地網路漫遊搜尋資訊。

    5、電腦成癮:強迫性地玩電動遊戲,或程式設計師一再沉迷於程式設計。

 

肆、由家庭系統分化觀點了解網路成癮行為

    在家庭系統中家庭整體與部份之間,存在著極密切、互為因果的關係,若關係是和諧的,則整體與部分之間是互惠的,若關係不和諧,整體與不雙方則會互害,關係越糟(柯永河,1991)。而家庭具有養育、保護、慰藉、鼓勵、歸屬、教導等功能,若成員與家庭間的「提供者—接受者」互動角色是和諧的,且互動模式是開放的,則家庭會趨於穩定平衡,成員也會適應良好(翁慧圓,1996)

由前述Minuchin(1974)家庭結構取向的觀點而言,家庭系統中有不同的「次系統」(-母、母-子、父-子等次系統),用來維持家庭功能,而家庭次系統之間應有一定的界限,以保護次系統之間的分化;當家庭系統有清晰的界限時,次系統在開放與封閉之間有適度的平衡,能允許次系統中成員的自主性,也能維持系統之間情感的溝通協調;但是家庭系統界限不清楚時,則可能形成「疏離型」的系統狀態,其家庭界限過於僵化,彼此溝通困難,缺乏互相依賴以及情緒的相互支持。而Bowen(1978)的家庭系統理論也強調家庭中有「親密的需求」和「自我需求」兩種力量來維持系統的平衡。

綜上所述,家庭系統分化會藉由直接影響個體與家庭的關係,而間接影響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如果家庭次系統間界限模糊,缺乏彼此互相依賴以及情緒的相互支持,造成家庭成員的親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則可能增強成員在自我需求上尋求更多的滿足,使家庭關係不和諧,轉而向網路世界尋求情緒上的依附對象,藉此建立自我概念,發展其個體化,如此惡性循環導致青少年產生網路成癮此適應不良的行為。

從家庭系統分化觀念來看,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行為可能是反映整個家庭系統壓力之信號,是為穩定家庭平衡的一種適應性行為,藉此來減輕或緩和家庭的壓力。網路成癮行為也可能是青少年吸引家人注意的手段,以此行為來影響整個家庭的狀況,使家庭暫時忽略和逃避更重要的問題;所以網路成癮行為可能是青少年背負著整個家庭系統分化不良的狀況,當有外在壓力或是家庭成員的改變時,此平衡狀態會受到挑戰而使家中焦慮升高,對整個系統的穩定造成威脅,系統以僵硬的方式回應,而造成青少年背負著家庭的病症,成為家人推卸責任的藉口。

    因此,家庭中的急性狀況、成員改變、成員生命週期事件和成員個人內在的改變等因素,都會影響家庭系統的平衡,因而直接或間接導致家庭成員的偏差行為。

 

伍、結論

    本文從家庭系統分化的觀點來探討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行為,由相關的研究探討,我們了解分化良好的家庭系統可增進親子間情感的親密性、相互支持和尊重彼此的自我需求,如此有助於青少年正常的成長,但是家庭系統的不穩定,次系統之間的界限模糊,缺乏彼此互相依賴以及情緒的相互支持,造成家庭成員的親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則可能增強成員在自我需求上尋求更多的滿足,轉而向網路世界尋求情緒上的依附對象;而由於目前電腦趨於普及化,幾乎家家都有電腦,再加上網路的盛行,讓青少年能夠輕而易舉的擁有網路資源,造成越來越多青少年沉迷於虛擬世界,藉此獲得滿足感、自我認同感或甚至是刺激感。因此,了解家庭系統與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間的關係,有助於預防或提高家庭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的惡化。

 

陸、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王大維(1996)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2002)G. 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吳佳霓(91)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自我發展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秀燕(2000)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維屏(91)。網路成癮初探。美國資訊科學與技術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1597-112

柯永河(80)。經得起考驗的家庭。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翁慧圓(85)。從家庭系統理論探討國中少年中途輟學行為。社區發展季刊,3763-72

陳淑惠(87)。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9(6)477-481

陳靜宜(91)。以研究面向論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方法。美國資訊科學與技術學 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15113-134

程伶伶(86)。海洛因成癮者的家庭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2)45-65

二、英文書目

Anderson, S. A., & Sabatelli, R. M. (1992). Th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family system scale(DIFS). The American Joural of family therapy, 20(1), 77-100

Berrios, A. C. (2000).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mily differentiation, identity control theory, and the occupational identity status in late adolesc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Ohio, United States.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Jason.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6).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4th ed.).   Pacific Grove, Calif. :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inuchin,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iffge-krenke, I. (1999). Families with daughters, families with sons: different challenges for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8(3), 325-342.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