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養信念之探討

黃琇青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        前言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其最早接觸也是最主要的模仿對象,父母的教養信念與教養策略將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與人格的發展。國內外許多研究早已肯定其重要性(陳小娥、蘇建文,1977),因為父母不但是子女的照顧者,他們的思想觀念也會透過家庭教育的過程傳遞給子女,故父母在兒童群化和道德發展上扮演重要的決定性角色(蘇清守,1989)。而且從許多心理學理論來看,父母的教養策略與行為對於兒童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例如從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來看,父母會透過訓練來塑造兒童特定的社會行為,而兒童也會透過模仿來學習父母的言行舉止(Bandura, 1977Sears, 1961)。也就是說父母會透過其所使用的教養策略創造出一種教養的環境,而這種環境會對孩子的人格與社會行為發展產生潛在的影響(McGillicuddy-DeLisi, 1992)。

過去親子關係的研究大部分都著重在父母的教養態度與行為對於孩子發展上的影響。可是受到1970年代認知心理學發展的影響,成人與孩子被視為主動的訊息處理者,因此越來越多研究者體認到父母的內在認知或信念,在親子互動上一直扮演著居中傳達的角色,並且實際反應在父母的教養策略及行為上,亦即父母的信念與兒童發展有其密切關係存在。因此近年來,無論是親職議題的理論或實徵的相關研究中,學者已經開始把父母教養信念因素納入考量;關心父母本身在孩子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父母的教養信念被視為影響孩子行為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過去的研究大多著重在父母的教養態度與方式,現在則對影響父母教養行為與教養策略的信念因素有更多的探討。因為,父母的教養信念不僅會影響其教養行為,實際上也和子女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關(Miller, 1988)。所謂信念包含了認知、評價與期望三個層面,對行為也具有預測效果(Sigel, 1985)。因此以父母的教養信念來預測其教養子女的態度、教養策略的使用及其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便成為心理學家關切的焦點。McGillicaddy-Delisi1982,1985)的研究指出,父母對兒童發展的信念與教育信念,是預測父母教養策略最有效的因素,其預測力甚至比社經地位與家庭星座的影響還高。

 

貳、父母教養信念的定義與內涵

一、父母教養信念的定義

國內外有關父母教養信念的研究雖然已有一段時間,但是對於父母教養信念並沒有清楚的定義(林惠雅,1996)。過去在信念的定義上,常會與歸因(attributions)、思考(thoughts)、建構(constructs)、想法(ideas)、理論(theories)、知覺(perceptions)及目標(goals)等字辭產生混淆(林惠雅,1996; McGillicuddy-Delisi, 1992; Sigel, 1992)。雖然以上這些用語皆涉及父母對子女的看法,但是不同的用語其涉及的認知層面並不相同(林惠雅,1996)。以下即針對國內外學者對父母教養信念的定義分別敘述。

在國外的文獻中,有學者將父母教養信念定義為:父母對孩子所使用或談及的意見或想法,包括潛意識的觀念(notions of automatic)和控制性的認知(controlled cognitions)(Dix, Ruble, & Zambarano, 1989McGillicuddy-Delisi, 1982a)。Sigel1992)認為信念是父母行為的認知基礎,包括了父母對兒童發展的信念以及兒童發展如何開展的信念(引自林惠雅,1996)。McGillicuddyDe Lisi1985)認為教養信念是父母教導以及行為管理的根源,而此信念將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人格社會化的發展。Miller1988)認為父母教養信念就是父母教導孩子學習知識的看法。例如父母認為子女的特定能力的發展到底會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或是父母認為孩子是透過什麼方式與過程,才能夠正確學習到知識。

Miller(1988)認為教養信念是「父母對孩子所持有的真實想法」。而林惠雅(1998)則將教養信念定義為:父母對孩子發展的確信想法或價值觀。她強調的是兒童發展和學習的一般信念,也就是指父母對於孩子如何發展和學習一些議題的看法。吳秋鋒(2002)解釋凡有關父母對孩子的認知發展、社會能力、學習和教導方式或策略等的想法或認知都是教養的信念。

從以上學者的看法可以歸納出,所謂父母教養信念其實是父母對孩子行為發展所持有的認知或看法。因為父母的教養信念將會影響其教養策略,故對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也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父母教養信念是相當值得重視的一項主題。

 

二、父母教養信念的內涵

國外在父母對兒童發展的教養信念相關研究中,由Sigel McGillicuddyDe Lisi 所指導的「教育測驗服務」(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簡稱 ETS)的研究具有相當大的貢獻(McGillicuddyDe Lisi, 1985, 1992Sigel, 1986, 1992)。透過這個「教育測驗服務」研究,父母可以知道以教養信念為基礎,並發展或改變教養策略,來教導孩子學習知識。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想了解父母教養信念與教養策略之間的關係(Sigel, 1986),而其研究範疇是想了解父母對於兒童發展和學習決定因素的看法,包含了在成長過程中有哪些改變,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兒童發展與改變,以及在某個年齡階段內發展的個別差異。因此透過這個測驗,可以去了解以父母的教養信念為基礎所發展出的教導策略,將會影響孩子學習知識的成果。而其研究方法除了利用問卷與觀察之外,最主要是以呈現孩子如何獲得知識-包含物理知識,自我知識、道德和社會知識的情境短文來訪談父母,藉以了解父母對兒童發展決定因素的教養信念。這些情境短文都是父母和孩子每天可能會碰到的互動情況,例如孩子帶著一把量尺來問你,家裡的浴缸可以裝多少水,你希望你的孩子學會使用測量。而後訪問員將會詢問父母:(1)你會說什麼或做什麼來幫助你的孩子學習測量(教導策略),(2)為什麼你會認為這個方法能夠幫助孩子學會測量(信念)。藉由這些情境短文,研究者提出有關教養信念和教養策略的問題,並從訪談中整理出二十七種信念(Sigel, 1985 )。

 

三、教養信念的四個概念

       父母教養信念的研究架構或主要的理論方向,可從以下四個理論的概念來看(McGillicuddy-De Lisi & Sigel, 1995)。

(一)歸因取向(Attribution approaches):

很多研究者認為父母是一個具有主動認知能力的個體,會透過對事件結果的歸因來決定世界上事物的意義。換句話說就是父母會判斷是何原因導致孩子有此種行為的產生,而對孩子行為的歸因將會影響到父母的教養行為(Weiner, 1985)。因此父母的認知將與反應的刺激產生連結。歸因的功能就像是中間的仲裁者,會影響到父母反應的程度以及反應的方式。因為受到歸因種類或觀點不同的影響,因此每個父母對孩子行為的反應也就不同。而歸因的起源可能與孩子相處的經驗以及父母本身所擁有個人的成長經驗有關。有學者曾針對母親對孩子適應不良行為的歸因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假設母親會依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形成一種教養的理論(Dix & Grusec, 1985; Dix, Ruble, Grusec & Nixon, 1986; Dix, Ruble & Zambarano, 1989)。而對孩子行為結果的歸因,與母親自陳會用來處理孩子不適應行為的教養策略有關,因此歸因被視為是父母行為反應與孩子行為刺激之間的協調者。所以歸因理論將父母的認知設定為協調者的角色。父母會去評估孩子的表現,並且依據評估的結果來決定教養的行為(Dix & Grusec, 1985)。但是父母的認知確會受到文化、子女性別(Parsons, Adler & Kaczala, 1982)、年齡以及父母心情(Dix, Ruble, Grusec & Nixon, 1986)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行為的歸因會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歸因會影響其教養及表達情感的行為,因此父母的歸因被認為會影響孩子的發展(Dix & Grusec, 1985Holloway & Machida, 1992)。

(二)訊息處理模式(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s):

在這個模式中,父母的認知被視為中間的因素,而這個因素會透過與孩子相處的經驗而影響父母的教養策略。在這個理論架構裡,父母被視為一個訊息的主動處理者,而父母對情感的處理可能在訊息處理模式中只是一個附加的協調者。國外的學者曾描述父母教養信念的訊息處理模式與孩子社會能力的關係(Mills & Rubin, 1990Rubin & Mills, 1992Rubin, Mills & Rose-Krasnor, 1989),在此模式中,父母會為子女設立社會化的目標,並以此目標來引導其社會化策略。

Rubin Mills1992)的研究發現當母親比較了解孩子的特質與能力時,其教養信念會有些轉變。而且隨著教養經驗的增加,父母不需要太多的訊息就能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判斷,也就是說訊息處理的過程變得更有效率,所依賴的特定訊息變少了。在訊息處理模式中,信念所扮演的角色類似於歸因理論中的認知,信念是外在事件(例如孩子的行為)與父母教養策略之間的中介者。其實很多的歸因理論會包含一些訊息處理的結構,例如注意、記憶。而許多訊息處理模式也會把歸因視為導致特定行為的其中一個步驟。因此不管研究者是採用歸因理論或是訊息處理模式,在描述信念的角色時總是會產生一些重複。

(三)建構概念(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建構概念與歸因理論及訊息處理模式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建構概念並不認為父母的信念是外在環境因素與父母教養策略的中介者,建構概念認為信念是父母與孩子相處經驗的起點。信念是行動的引導者,信念會架構起父母與孩子互動的經驗方向。而父母的教養信念類似於Kelly1955)所提出的個人架構理論。個人架構理論是由經驗而來,據此不但可用來預測其他人的行為,同時也引導著自己的行為。透過生活,每個人都會建立自己對孩子的想法,例如孩子如何改變等。換句話說,信念將從內在經驗的組織轉變成一個一貫的系統。每天與他人進行互動的經驗,都會讓我們一再的確認某些信念,同時也挑戰別人的信念。而父母的教養策略就是從父母的信念系統而來。例如當父母認為孩子的學習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則父母比較會利用口頭說明的方式來教導子女(McGillicuddy-De Lisi, 1982a)。雖然很多父母教養信念的研究對象是母親,但是仍然有一些研究以雙親為對象。這是因為研究者認為父母在發展的過程中所擁有的架構是不同的,因此對孩子的認知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比起母親,父親較常提到迅速、天生特質、正向及負向回饋等構成因素。

(四)交替概念(Transactional perspectives):

在交替的模式裡,父母會帶著獨特的認知與行為跟其他人進行社會化的交替與互動。在此模式中,信念被視為存在於文化之中,但是信念是個人透過與文化互動的經驗而建構的。但是文化與個人的經驗的架構孰輕孰重,則每個父母有不同的比重。有人受到文化的影響較大,有人則是相反。在交替概念下,通常在研究父母教養信念方面會採用以下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就是探究父母及其認知的本質,主要是在研究父母在社會或文化中的職責,對於兒童的年齡或是兒童本身的因素則較少談論。第二種方式是研究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及相互的交流。不管採用何種方式,文化與社會都將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互動的關係及父母的認知。交替概念與歸因理論及訊息處理方式的最大不同點,在於父母教養信念的描述上,交替慨念相當注重社會背景及社會互動。此外,雖然交替概念與建構概念皆假設父母為訊息的主動處理者,但是在父母教養信念的轉變上,兩者的想法卻是不同的。交替概念認為父母教養信念是比較固定的、較少轉變的,不會隨著時間的轉變而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建構概念則認為父母會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創造自己所認定的事實與信念,進而形成預測,接著測試,最後再根據不同的訊息加以改變,因此父母的信念在生命的過程中是隨時在改變的。相較於訊息處理模式及歸因模式,建構概念與交替模式皆假設父母內在認知與外在世界存在一種不間斷的動態交互影響,因此在這兩種概念下,父母教養信念並非累積的結果,相反的,父母教養信念會根據不同的經驗而加以轉變或創造。

從以上這四個概念來看,我們可以了解到父母教養信念擁有多樣的面貌與特徵。例如父母教養信念是一種認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行為時擁有主動思考的能力、父母與孩子的相處經驗是形成其教養信念的一項重要因素,以及信念是決定父母教養方法的重要因素等相關想法。這四種概念的理論方法雖然不同,但是卻可以為研究父母教養信念的學者提供一個基礎的理論架構。

 

四、教養信念的研究範疇

國外學者對於教養信念的研究已有一段時日,研究者參酌Mill1988)的研究,將教養信念的主要研究範疇分為以下四個主題。(一)信念的本質與內涵、(二)教養信念的起源、(三)信念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四)教養信念和兒童發展的關係等四個主題,以下即針對四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信念的本質與內涵

這個主題的研究方向有兩個,第一主要在探討父母對兒童發展的一般看法。例如經驗對兒童發展來說如果是重要的,那麼經驗的運作是如何影響兒童的發展呢?以及父母認為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扮演著被動接受者的角色?抑或是主動的探索者?第二是探討父母對於兒童何時發展特定能力的信念。這部分的研究主要是探討有關兒童發展的時間表,例如嬰兒何時發展出物體概念。

(二)父母教養信念的起源

在探討父母教養信念的起源時,最常見的就是以比較父母與非父母或是母親與父親之間信念的差異來進行研究。另外,也有人以探討不同團體的研究方式來進行,例如比較不同社經地位、教育程度、家庭結構、種族文化之間在信念上的差異。

(三)父母教養信念和行為之間的關係

研究者假設父母的教養行為會受到信念的影響,因此許多學者以探討父母不同的信念是否會造成其行為上的差異為主要目標。

(四)父母教養信念和兒童發展的關係

這部分主要是在探討父母教養信念與兒童認知發展之間的關係,例如當父母對兒童能力具有較正確的觀念時,其子女的發展情形是否較良好?也就是說父母對發展的信念是否能成為兒童發展良好的預測指標(林惠雅,1996Mill, 1988)。

參、結語

雖然父母的教養信念是影響父母教養策略與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研究父母信念與教養行為時,兩者之間的相關並不高,主要是因為從信念到行為之間會受到太多因素所干擾。但是在探討親子互動關係時,只研究父母表面的教養行為是不完整的,還是必須探討父母的教養信念,才能真正了解和解釋父母不同教養策略與行為的背後原因。

 

參考書目

吳秋鋒(2002)。父母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林惠雅(1996)。母親信念和教養策略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3-H-031-003)。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惠雅(1998)。母親信念、教育目標、教養行為和兒童發展關係(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87-2413-H-031-002)。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蘇清守(1989)。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教育的涵義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外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ix, T. H., & Grusec, J. E. (1985). Parent attribution processe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I. E. Sigel (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p.201-233).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Dix, T. H., Ruble, D. N., Grusec, J. E., & Nixon, S. (1986). Social cognition in parents: Inferential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to children of three age levels. Child Development, 57, 879-894.

Dix, T. H., Ruble, D. N., & Zambarano, R. J. (1989). Mother’ implicit theories of discipline: Child effects, parent effect, and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Child Development, 60, 1371-1391.societies :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pp.99-122). SF: Jossey-Bass.

Holloway, S. D., & Machida, S. (1992). Maternal child-rearing beliefs and coping strategies: Consequences for divorced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In I. E. Sigel, A. V. McGillicuddy-De Lisi, & J. J. Goodnow (Eds.),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2nd ed.)(pp.249-26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Kelly, G. A. (195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2 vols.). NY: Norton.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1982a). Parents’ beliefs about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Human Development, 25, 192-200.

McGillicuddy-De Lisi, A.V. (1982b). The relationship brtween parents’ beliefs about development and family constellatio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arents’ teaching strategies. In L.M. Laosa, & I.E. Sigel (Eds.), Families a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children (pp.261-299). NY: Plenum.

McGillicuddy-De Lisi, A.V. (1985). The relationship brtween parental beliefs and children’s cognitive level. In I. E. Sigel (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p.7-2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1992). Parent’ beliefs and children’s personal-social development. In I. E. Sigel, A.V. McGillicuddy-De Lisi, & J. J. Goodnow (Eds.), Parental belief system: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2th ed.)(pp.115-14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 Sigel, I. E. (1995). Parental beliefs. In M. H. Bornstein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ume3, Satus and Condition of parenting (pp.333-35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Mills, S. A. (1988). Parents’beliefs about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59, 259-285.

Mills, R. S. L., & Rubin, K. H. (1990). Parental beliefs about problematic social behaviors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61, 138-151.

Parsons, J. E., Adler, T. F., & Kaczala, C. M. (1982). Socialization of achievement attitudes and beliefs: Parental influences. Child Development, 53, 310-321.

Rubin, K. H., Mills, R. S. L., & Rose-Krasnor, L. (1989). Maternal beliefs and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In B.H. Schneider, G. Attili, J. Nadel-Brulfert, & R. P. Weissberg (Eds.), Social competence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pp.313-337). Holland:  Kluwer.

Rubin, K. H., & Mills, R. S. L. (1992). Parents’ thoughts about children’s socially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behaviors: Stability, chang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 E. Sigel, A. V. McGillicuddy-De Lisi, & J. J. Goodnow (Eds.),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2nd ed.)(pp.41-67),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Sears, R. R. (1961). Relation of early socialization experiences to aggression in middle childhood.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466-492.

Sigel, I. E. (1985).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s . In I. E. Sigel (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p.345-371).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Sigel, I. E. (1986). Reflection on the belief-behavior connections: Lessons learned from a research program on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In R.D. Ashmor, & D. M. Brodzinsky (Eds.), Thinking about the family: Views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pp.35-6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Sigel, I. E. (1992). The belief-behavior connections: A resolvable dilemma In I. E. Sigel, A.V. McGillicuddy-De Lisi., & J. J. Goodnow (Eds.), Parental belief system: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2th ed.)(pp.433-45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 548-573.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