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為老年照顧人力的來源?-從青年對老年人的態度談起

黃彥樹

南華大學 應用社會學系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摘要

隨著經濟發展、公共衛生改善以及醫療技術進步,人們的壽命不斷地延長。另一方面,社會環境與經濟型態的變遷,也使得生育率不斷地下降,於是人口結構進入了一個老年人多、年輕人少的時代,也就是高齡化社會的型態。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老人安養問題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其中人力資源是否充足更是關懷的重點。以年輕老人照顧老老人是大家經常會想到的解決之道,但除此之外,我們能不能進一步擴張年輕勞動力呢?納入年輕人口從事老年照顧工作需要了解他們的意願,而意願除了生活限制之外,與年輕人對老年人的看法應該也是息息相關的。本文將探討青年人口對老化的理解與對老人的態度,同時了解他們對老年居住安排的看法,以及從事老年照顧工作的意願。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隨著醫學發達、科技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地增加,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問題與挑戰逐漸受到重視。以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標準,在全國總人口中,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比例若超過百分之七以上時則稱為「老人國」。目前全世界老年人口比例各地區除非洲(3﹪)、中南美洲(6﹪)最低外,其他地區國家則以北美洲(13﹪)、日本(Japan14﹪)、歐洲的摩納哥(Monaco23﹪)與義大利(Italy19﹪)較高,顯示人口老化已成為全球化趨勢。台灣也面臨相同的問題,台灣地區65歲以上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從1965 年的2.65%增加到2004年的9.48%(中華民國統計月報,2005),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指出,年老化指數是以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除以十四歲以下幼年人口數,表現人口老化程度。民國七十年時,台灣年老化指數僅十四%,社會中的小孩與老人的比例為七比一;到了2005年十二月底,台灣每兩個小孩就有一個老人,年老化指數達51%,比2004年增加2個百分點,十年後台灣社會中老年人口將超過小孩比率,廿年後平均每二.七名工作人口就得扶養一位老年人,老年人口增加速度驚人,台灣已漸漸邁入「老人國」的境界了。

面對老年人口逐年的增加,各國都有相關的法令以保障老人能安享天年。我國亦在1980年一月公佈實施「老人福利法」,並於199720002002 年六月陸續增修法令,無論是針對設立福利機構的獎勵、福利措施的擴增、保護措施的增列、乃至怠忽照顧老人之罰責都有詳細的規定,以作為國家照顧老人的主要依據。雖然透過立法,老人問題得以受到重視與保護,但一般人對老人的看法仍停留在刻板的負面印象,「依賴」、「無勞動力」「負擔」等等名詞經常套在老人身上,這樣的觀念似乎與我國「敬老尊老」傳統的價值觀大相逕庭。尤其,年輕一代受社會變遷之影響,個人主義意識高漲,傳統道德觀念不同以往,對老人的態度亦可能大不相同(林美珍,1987;洪淑媚,1998;陳智昌,1985;蘇美鳳,2002)。

除了對老年人的態度轉變之外,老年照顧更是生活上實際的問題,也是眾所矚目的焦點。由於人口老化主要的原因為生育率下跌,生育率下跌隱含家庭人力不足(也就是成年子女數少)與社會的可勞動人數下跌,因此老年照顧的問題之一就是照顧人力資源的不足。雖然台灣目前引進東南亞勞工從事老年照護的工作,但東南亞國家永遠可輸出勞動力?台灣人曾經是美國與日本的外籍勞工,東南亞國家未來何嘗不會有像台灣一樣的發展?則將台灣的照護人力寄望於外籍勞工身上顯然不切實際,我們必須就國內的勞力來進行安排。擴大人力範圍,讓年輕人早些進入人力資源體系,讓老年人年紀大些再退休,也就是說,以年輕人和年輕的老年人來照顧老老年人,是值得思考的方向。一般來說,年輕老年人與老老年人的認知差異不大,但年輕人與老老年呢?我們則難有想當然而的結論。如果要讓年輕人參與照顧老人的工作,就必須了解他們對於老年人的看法,才知道如何誘導,讓他們在未來的人力資源中成為重要的一環。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在本研究中我們所指的年輕人約為大學階段的年齡,也就是18-22歲之間,這群人甚少養家的壓力,身體與心智的成熟度也足夠,雖然大部分仍在就學,但學習時間有彈性,可以從事部分工時的照顧工作。但如何誘導與安排他們進入老年照顧工作,則需要有完整的規劃,第一個需要了解的問題就是,年輕人如何看待老年生活,他們對老年人的態度如何,以及他們從事老年照顧工作的意願。在實際的安排上,則有從事居家照護或者機構照護、以及如何與學校合作(例如透過學務處或者社團)等問題。本篇論文主要討論第一部份,也就是青年對老年人的態度以及參與老年照顧工作的意願,我們希望在了解這些根的本問題之後,可以進一步評估此一想法(年輕人從事老人照顧工作)的可行性。本文首先探討年輕人對於老年的看法,企圖瞭解那些因素會造成青年對老年人態度之差異,其次則是詢問青年對對老年居住安排的看法,最後則探討青年對於從事老年照顧工作的意願。

 

第二章、文獻探討

 

台灣為了紓解老年照護人力資源不足的困境,開放引進外籍看護,表面上確實是暫時解決了社會需求,實質上卻引發了更多的社會問題。基層照顧勞力大量缺乏,引進大量外籍勞工使得照護工作一致的面臨了相當大的困境:語言無法溝通、工作交代不清、勞工適應不良等,護理人員要對被照顧者的情感與關懷的層面更是難上加難(劉慧津2001)。雖然我們思考納入青年勞動力,以部份取代現行的外籍看護,但二者之間觀點的協調將會是另一個挑戰。本節首先透過文獻檢討,了解年輕人如何看待老化與老年安養方式。

 

第一節 青年對於老化的看法

青年對於老年的認識與觀感一般反映社會上的意識型態,即社會上給予年老的解釋。對社會的主流族群--青壯年而言,在個人的層次上,由於人們恐懼死亡,畏懼接近死亡,而老化又與死亡關連密切,所以人們對於老化的態度總會是帶些內疚的害怕;在社會的層次上,老化的政策、資源的分配與社會福利的規劃等的都顯示出「老年人是依賴人口」的意識型態(劉愛嘉,2000)。青壯年因為責任的需要,對老年人會有所接觸與感觸,青年人口則沒有此一結構條件。Braren1989)主張對老人的態度研究應延伸到與老人接觸、對老人的認知和了解老化的過程。於是,她用Kogan 的老人態度量表(Kogan’s Old People Scale)及Palmore 的老人態度量表(Palmore’sFacts on Aging Quiz)對92 名青少年加以施測。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對老人的認知及老化的過程的了解並不缺乏,量表得分呈現中間偏正向。反倒是,在此一研究報告中顯示家中有老人的青少年對老人的態度反而是最負面的。研究也發現那些害怕自己變老的人,其實是缺乏對老化的正確知識。(蘇美鳳,2002

洪淑媚(1998)則實施焦點團體蒐集資料,以23位不同學系大學生為其研究對象,進行四次焦點團體討論。結果顯示:焦點團體成員在以下4項目傾向負向態度,包括「老人的生理與心理」、「人格特質」、「家庭生活」、「與老人同住」;但在「老人的社會生活」方面則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其成員們認為老人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有:開創者與支撐者、經驗傳承者、文化保存者、醫療資源花費者,顯示大學生看待老年人的態度趨於正向。而陳智昌(1983)則針對360位大學生與580位國中生測量,結果發現受試者對老人之態度和行為意向也是趨於正面;黃慧莉、林惠賢(2000)則針對南區某專科高年級護生225 位,探討護生的死亡態度與對老人態度的現況及兩種態度的關係和相關因素,結果發現大部分護生對老人存正向態度。

謝麗虹(1996)則以深度訪談方式,收集了與10位輔導學系四年級準諮商員的晤談資料,經歸納分析發現:受訪者所持的態度包括正向與負向兩個層面,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投入老人諮商的服務行列中,覺得老人是值得關懷與幫助的一群人,透過多接觸老年人與增加正確的老化知識能有效幫助青年正向看待老年人。

 

第二節 影響青年對於老人的態度因素

文獻上有關對老年人態度的影響因素之研究,雖然聚焦於青年的並不多,但對於其他年齡組的研究發現仍然值得參考。過去研究顯示影響對老年人態度的因素有:曾是否與老年人接觸經驗、性別、傳播媒體影響、家庭關係,分述如下:

一、與祖父母同住或曾接觸過老人的經驗對老人的態度影響

在是否與老人同住對老人態度的影響方面,陳智昌(1983)、林美珍(1993)的研究結果中均呈現有與老人同住經驗者,較未和老人同住者,對老人的態度正向。林美珍(1987)研究證實,實際與祖父母接觸、親近,對老人的態度會趨於正向,而受試中國小高年級的學童對老人正向的反應增加,也說明了較長時間與老人的接觸有助於對老人的瞭解;但也有而有的研究則指出與老人同住經驗和對老人態度二者之間並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蘇美鳳,2002)。

二、性別對老人態度影響

陳智昌(1985)以360 位大學生與580 位國中生為樣本的研究結果指出,就對老人態度的總分而言,男女性得分並無顯著的差異,但對老人態度正、反向陳述題目的得分,則呈現明顯的差異程度,女性較為男性高。此外,在對老人的行為意向方面,女生顯著高於男生,其中以「是否願意每天早上打電話給老人,以便知道他是否安好?」此變項差距最大。

林美珍(1993)則針對323 名大學生施測,結果發現受試女生在對老人的友誼、性對老人的感覺、工作對老人的意義、對陌生老人的感覺、以及對老人體態的遲緩等方面,都抱持較正向的態度。此外,女生也較注意人口變項方面的問題,如:與子女同住、或分住等,並且也會以關懷的角度來陳述有關老人的事。從上述研究中發現,女性對於老人態度較男性正向。而從性別本身的角度來看,男人在傳統觀念中是代表著力量、掌控力與權力,女性則在傳統象徵上是有代表著關懷與愛方面的意涵。

三、傳播媒體、電影塑造對老人態度的影響

現今的傳播媒體對於老人而言,宣揚的也並非正面的印象,時常宣揚老人急需照顧、獨居老人、遺棄老人或是被虐待的老人,使得大眾對於老人的印象停留在「需要照顧」、「依賴人口」、「救助」等等,是否比較無法正面敘述老人經年累月的智慧以及傳統思想中的「敬老養老」的概念呢?

大眾媒體可說是強有力的社會化來源,毫無疑問,媒體對一般社會刻板印象的影響引起廣泛的注意與研究。媒體在塑造對老人的態度上似乎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特別對那些與老人接觸非常有限或完全沒有接觸的小孩而言影響更大。再者,媒體所反映出來關於社會和文化上對老化的定義也會影響到老人自我的知覺(蘇美鳳,2002)。媒體對於老人的塑造對於青年而言,是影響深大的,在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下,青年很容易會隨著大眾媒體而左右自我意識,例如電影中塑造的老人角色,或是報章媒體刊登的對於老人的負面新聞,對於青年對老人態度的影響應頗為深遠。

四、家庭教育對老人態度的影響

傳統的華人社會中,家庭是個人成長和學習社會關係的起點,個人的家庭價值觀會影響日後他與其他社群的關係(陳舜文,1999)。中國制度自古以來建立在儒家規範上,「孝道」這觀念更是維繫著家庭倫理道德之上,《大學》中也說到:「修身、齊家、平天下」,可見得家庭在我們傳統倫理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一個人在初步成長過程,影響最深遠的是家庭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生長在一個注重傳統思想倫理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也會薰陶養老敬老的想法。在傳統的家庭結構中,老人扮演核心的角色,透過「孝」的傳遞與執行,老人不僅受到尊重,在家庭中接受子女的奉養也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王麗容,1995)在一個尊敬老人、重視傳統的家庭環境生長青少年而言,對於對待老人態度方面,相較於其他家庭之下會較正向。

現在社會中,傳統意識愈趨薄弱、功利式的社會趨向越來越顯著,單親家庭的增加、家庭倫理的破碎,使得許多家庭中的教育已經不似以往傳統社會中的穩固。以單親家庭而言,單親的父母親必須身兼教育與一家經濟的重擔,常會因為沉重的經濟壓力而忙碌不堪,故在家庭倫理方面,是否能兼顧呢?而在祖孫是否時常接觸,或是祖孫關係方面,也會因為父母親而有所影響,洪淑媚(1997)研究證實,父母親對長輩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年幼子女對老年人態度。

第三節 青年對照顧老人的意願

自古至今,老人家本身的行為極少被拿出來討論,傳統的觀念認為,老人家是必須尊重的,在儒家所提倡的「孝道」中,為人子女必須孝敬長輩,這樣的觀念不僅影響著個人的家庭生活,更規範著中國人的生活。而在這樣的風俗民情下,「養老敬老」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在中國傳統思想下,使得老年人在中國社會下擁有崇高的地位。對於老年人也就設有諸多禮遇及規定,如:孟子舉出王道政治,至少需做到「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七十者衣帛食肉」。另外,禮記王制篇對於老人的奉養更有以下規定及待遇:「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及「五十異? ,六十宿肉,七十貳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膳飲從於遊可也」。由此可見,老人在中國古代是相當受到重視的(2003,陳瓊玉)。而從禮遇老人的制度來看,有關減免老人力役的觀念在先秦典籍已有呈現,如 《禮記王制》云:「五十不從力政,六十不與服戎。」說明先秦已有優禮老者不需負擔勞役之觀念。而《管子入國》所提出的「年七十已上,一子無征,三月有饋肉。八十已上,二子無征,月有饋肉。九十已上,盡家無征,日有酒肉。」則先秦亦有老者家屬免役之觀念,兩者之目的皆是使老人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郭庭豪,2001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父母年邁時依靠子女、由子女奉養,是一種社會習俗規範,以傳統的思想來說,「養兒防老」是最明確的投資法,然而,近年來台灣老年人的居住安排統計,卻顯示老人與子女同住比例逐年下降,即老人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比例逐年增加(葉光輝,1997),此一現象與傳統孝道思想似不相同,是否反映現今青年人口對於老人態度產生轉變?而如果老人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的比例不斷增加,當這些老人到了髮蒼蒼、齒牙動搖,甚至行動不便時,除非進入機構安養,否則就需要大量的社區人力提供協助,而即使搬與子女同住,在女性勞動參與率逐年升高的趨勢下,仍然需要社區照護的協助。

以現今長期照護而言,老人慢性醫療、長期照護與療養機構普遍不足,機構照顧品質、社區照護能力與居家照護人力上的缺乏,福利與衛生行政體系整合問題,安養機構對於居家服務、日間照顧、住宅改善及社區休閒、育樂和衛生署推行的居家護理仍未形成完整制度,在機構設立方面,單一化的經營與社區互助方面也不足以形成完善的安養服務體系,城鄉之間的福利資源有不均衡的狀況,在社會支持系統方面也不盡完善,使得安養制度上的協調不足(萬育維,1997 ;葉金鳳,1997),這些都是有待於改善問題。

如果青年人口進入長期照護體系,不僅僅是人力資源不足的可以得以緩解,更可以透過讓青年人口接觸、瞭解老年人來減輕在世代間的差距感和疏離感,並可以從中獲得許多知識。前面的文獻檢討顯示青年對於老人安養態度大多是正向的,並從資料顯示出他們的態度會隨著瞭解老化、親近老人而有所差異,只是態度到行動上仍有一段距離,因此必須給予比較明確的圖像,刺激青年人口思考從事老年照顧工作的可能性,並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意願。事實上,在大學生的社團中,有許多幫助老人的社團,以志工方式來協助安養老人,顯示出青年人口是有這方面的潛在意願的。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老年長期照護內容包括醫療照顧與生活照顧,依其居住場所則分為機構療、安養與居家照護。機構的長駐人力有一定的資格要求,青年人口如果加入,應該是集中在日常生活的照顧方面,而且以居家服務而不是機構服務為主。因此我們的研究設計中,有關老年照顧的意願則將集中在居家服務的討論上。為了確定受訪者了解居家照護的內容與精神,我們以深入訪談的方式,來了解青年人口的參與意願。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1822歲之青年人口為主要訪談對象,採立意取樣,但盡量考量性別、與祖父母同住或曾接觸過老人的經驗、對於大眾媒體接觸頻率以及家庭教育(家庭結構)四變項的均等分配。由於時間與經費的限制,故集中於嘉義地區尋找訪談對象,以中正大學、南華大學、真理大學(南部校區)的學生來進行深度訪談。

本研究主要探討於青年族群在面對老人的參與照顧意願與否,其中不乏涉及受訪者之家庭與個人隱私,且在進行訪問過程中,需加以錄音存檔,在此前提下,可能會造成受訪者回應許多符合仁義道德或敷衍的狀況,故在尋找受訪者,研究者透過朋友或同學間的人際網路協助,以滾雪球的方式來找尋受訪者。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為主要研究方式,以筆者探討相關文獻中發現,許多學者在面對青年對於老人態度方面多以問卷方式呈現,其中不乏許多僅符合道德規範上之答案,故促使筆者想進一步以深度訪談方式去瞭解青年族群在其看待老人的態度與想法上是否有所差異,此外,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使我們不僅僅得到問題上的答案,亦可以從與受訪者互動中,瞭解受訪者的非語言動作,進而瞭解其對於此類問題的瞭解程度,並加以修正研究者訪談的問題與內容。

    研究者針對七位受訪對象先行擬出一份訪談大綱,原則上依其大綱進行,但仍視當時訪談情況而有所修改。其中,首要探討的是受訪者對於老化的看法,瞭解青年族群如何看待自然狀態中無法避免的老化現象,及對於老人的感受如何,並加以瞭解造成這樣的想法背後,是否隱含著許多不同的因素。再者,瞭解青年族群是否瞭解目前的社會福利給予老人的權利與服務,並從其中去知道青年族群是從何得到資訊,以及其認為目前社會福利是否仍缺乏什麼?需要什麼?

透過瞭解青年們對於老人福利的瞭解,延伸至他們對於老人居住的型態、老人環境的適應,促使其對於家中老人所居住的型態,分析其利弊之處,追溯其為何會有此類想法,讓青年族群可以對於老人的生活形態與規劃能進一步的深入思考。而從瞭解其想法後,誘導他們去思考未來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如何安排,是否有受其家庭之中的因素影響。透過這樣的方式,從讓受訪者設身處地去瞭解老人到底需要什麼,如果能提供服務給予老人,他們希望提供些什麼,並詢問其對於這樣的提供方式,是否有何優缺點。最後,瞭解青年族群在未來對於服務老人方面,是否有其意願,追問其願意與否的因素為何,從中瞭解哪些因素會造成未來推行青年族群服務老人的阻因,並詢問受訪者在這樣因素的影響下,可利用哪些方式加以解決或是可以以哪些方式加以配套促進青年族群參與活動的意願。

 

三、訪談大綱

訪談內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為對老化的看法、對老年居住安排的看法、對青年參與老年照顧工作的看法及意願。我們認為必須從老化的看法問起,才能刺激受訪者深思此一問題,避免取得許多僅是符合仁義道德的制式答案。

老化包括身體上的老化、心理上的老化、以及社會上的老化。我們以詢問他們對於身體老化的瞭解,包括身體機能各部分的退化以及慢性疾病等為起端,在心理層面,則探究年輕人是否會覺得老人心靈比較脆弱、容易覺得人生乏味、以及思想老化等,在社會的老化方面,則詢問有關人際互動減少、社會參與降低等問題。雖然使用「詢問」一詞,我們仍會謹記深入訪談強調的是誘導式的提問,盡量讓受訪者侃侃而談。

在老人居住安排的看法方面,我們首先詢問大學生對於老人的環境需求意見,例如:認為老人居住的區位環境應該如何、需要什麼樣的設備等,再詢問老人以何種居住型態來安養是為最佳方式,以及該種方式的利弊得失。老人的居住安排大致可分為獨立居住(獨居及僅與配偶同住)、與子女同住、與朋友居住、居住在機構(安、療養院),不論受訪者認為哪一種居住安排最為適合,我們都會詳加追問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以及他所體認的此一居住型態的缺點。例如:假設受訪者認為住在安養院是對老人最佳的照顧方式,我們則進一步詢問機構安養是否會造成老人心裡的不安、價格是否過高、照顧人力資源是否充分等。

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最後詢問受訪者對青年人口(大學生)參與老年照顧的看法,請他們思考可能的利益與缺失,以及他本身的意願與限制。

 

四、研究步驟

    (一) 收集相關文獻與資料內容。

    (二) 建構訪談大綱。

    (三) 與不同背景之大學生進行訪談。

    (四) 整理訪談內容並加以分析、比較。

    (五) 進行分析結果。

五、受訪者基本資料

因為涉及研究倫理的問題,我們將7位受訪者分別以代號A小魚小明小儒

小玉C小凱來作為代表,以下為受訪者的基本資料:

 

 

 

 

個案代稱

 

 

 

實際年齡

 

 

 

性別

 

 

 

 

居住地

 

 

 

學歷

 

 

 

學校別

 

 

 

家中老人居住型態

 

是否接觸過老人經驗(除自身親人)

 

 

 

未來自身理想年老安養型態

A

 22

高雄

大一

私立

子女奉養

與子女居住

小魚

 26

屏東

大四

私立

子女奉養

與子女居住

小明

 23

台南

大三

國立

與配偶同住

子女奉養

與子女居住

小儒

   24

高雄

大四

國立

子女奉養

與子女居住

 

C

 

21

 

 

台南

 

大二

 

私立

子女奉養、

安養機構

安養機構

 

小凱

 

21

 

 

台北

 

大一

 

私立

子女奉養、

安養機構

與配偶、子女居住

 

小玉

  

22

 

 

台北

 

大二

 

私立

子女奉養、

安養機構

 

與配偶、子女居住

  

 

從本研究之7位受訪者的基本資料,我們可以發現:

1)以性別來說,男性2人,女性5人。

2)居住地在台北有2人,台南2人,高雄2人,屏東1人

3)學歷來說,目前就讀大學一年級2人,大學二年級2人,大學三年級1人,大學四年級4人。

4)以學校別來說,國立大學2人,私立大學5人

5)以受訪者家中老人居住型態為4人為子女奉養方式,3人為子女奉養與進駐安養機構並行方式

6)以自身是否接觸過老人經驗(除自身親人外)為3人曾經接觸過老人,4人不曾接觸過

7)以未來自身理想年老安養型態為與子女居住4人,住進安養機構1人,與配偶居住為優先2人

 

第三章、青年族群對於老人的認知與服務意願

第一節 接觸老人的經驗

 

青年族群大多以接觸自己親人為主,較少是以參與活動接觸老人經驗。顯示目前青年人口與老年人的接觸機會並不多,因而可能造成青年與老年人之間的疏離感產生。青年族群在敘說「老」的看法時,以負向的感覺多於正面的感覺,在負面情感敘述方面大多以行動比較緩慢,比較需要人家照顧、生理上病痛比較多,認為其在心理上是孤單的…等形容詞來描述,而正向的看待則是認為「老」僅僅是人生的必經過程,而老雖然會有許多的病痛,卻也是社會經驗的累積結晶,老人擁有許多社會經驗的,走過的路比我們吃過的鹽還要多的正面看法。

對「老」表示負面感覺:

 

A說:

「老喔!就是行動很慢阿!需要人陪吧!常常在新聞上面看到很多老人行動都很緩慢阿,而且好像都走不太動的感覺吧!我希望我以後不要變那樣,感覺太辛苦了!」

 

小明:

「我認為老了就是病痛很多吧!常常要去醫院看醫生阿!而且感覺上他們時常孤單的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前面,還蠻可憐的!像報紙常常有些被遺棄的老人阿!或是新聞上面寫的孤獨老人,死在家中沒有人知道,那種就真的很可憐。」

 

小明的家中老人所居住的型態是傳統的由子女奉養的方式,而小明的外公外婆是在鄉下務農的,目前自己居住在一起,但偶而會到子女家中居住幾天。小明表示他與爺爺奶奶的感情還不錯,雖然不是時常看到他們,但節慶時候,大家都會一起去爺爺奶奶家過,爺爺奶奶的子女們都會回來看他們,他認為這樣的方式還蠻不錯的,但是他們難免還是有些病痛,所以他認為年紀大了,就會有許多病痛纏身。

 

對「老」表示正向的感覺:

 

小魚對「老」的感覺表示:

「你說的是老嗎?我認為老人都經歷過很多社會歷練阿!我很喜歡跟他們聊天,因為可以知道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與經驗。如果我有回家時,我都會常常去找我奶奶聊天,跟他聊天很開心耶!常常跟他說些學校的事情,他也會告訴我他以前的事情,跟他們聊天其實真的獲益不少。」

 

A、小明、小儒、小玉對於述說「老」方面都有相同的負面感覺,認為「老」代表

的是需要陪伴、生理上的病痛很多、行動緩慢…等,大多的受訪者對於這樣的形容詞表示合理的、符合的,而其中僅有少數的受訪者站在正面的思考角度去看待「老」這樣的自然狀態,認為老是許多人生經歷的累積,並肯定老人的存在價值。

 

在面對談及老人部分時,大多以從報章媒體所渲染的印象為主,對老人家的負面感覺較為多,但對於老人並不產生反感,為較正向的態度。對於老化而言,大部分青年認為是自然產生的現象,但對於老的形容,則多屬於負面的,可憐、孤單、需人陪伴的。此部分與林美珍(1993)的研究報告相同,研究者以國立政治大學大學生為施測對象,探討大學生對老人的態度,以男111 人,女212 人,共323 名大學生加以施測。其所測試結果為,受試者對老人的態度呈現正、負向皆有的情況。例如:受試者認為老人的友誼是持久、深遠的,老人的外表是慈祥和藹的;但在同時,他們也覺得老人是可憐、落魄的,老人生活單調、空虛等。不過,正向的描述較負向的為多。而國內陳智昌(1985)為了解我國學生對老年人態度的正、負趨向和為老人服務的行為意向等,對台灣師範大學360 位一到四年級的學生和台灣北、中、南三區六所國中二年級學生580 位施測,其與本研究所探討之青年對於老人的態度方面都是趨於正向的。

 

對於「老人」的印象:

 

家中以子女奉養老人家的方式小儒說:

「提到老人的話,第一個讓我想到的印象就是很可憐,電視上面都有報導很多獨居老人、虐待老人的事件阿!我家的奶奶是還好拉,但是都沒有人可以陪他,感覺也是蠻可憐的」

 

    小儒的家中老人居住型態是由子女奉養的方式來照顧,這樣的傳統方式,在面對於無力負荷多餘人力照顧家中老人而言,無疑是另一種隱憂。讓老人家在獨自一人呆在自己的家中,可能會發生許多危險,縱使環境上有地域的熟識感,但仍有可能造成許多危險的產生。

 

同樣是家中以子女奉養老人家的方式的小玉說:

「老人就是很需要人陪吧!想到老人我就想到獨居的老人。而且老人行動不方面,只能待在家裡面,又不能出去外面走走,一定很需要人陪他們的,像我家的爺爺奶奶,因為我家要做生意,所以沒辦法陪他們,常常都讓他們待在家裡面,感覺好孤單喔!」

 

小玉家所採用的照顧模式是子女奉養的方式,但曾將其奶奶送去過安養機構,後因為其奶奶自身的意願與經濟上的負荷,才將奶奶接回子女家中居住,目前以子女輪流照顧父母的方式來奉養,每兩、三個月會輪流一次,但亦無法負擔多餘人力來照顧家中的長輩。

 

對於喜歡與長輩聊天的小C談到:

「不會阿!我不認為老人很令我反感,可能是因為我很喜歡跟我家的奶奶聊天、散散步阿,所以老人家對我而言,感覺還蠻親切的,因為就很像還是小時候,跟長輩聊聊天,說說現在,說說以前,感覺還不錯阿!」

   

C家中所照顧老人的方式與小玉家大致相同,因為其奶奶身體狀況緣故,亦曾將家中奶奶送往安養機構,但後因奶奶堅持回家,故才將奶奶接回。但不同的是,在小C家中,由於家庭結構屬於大家庭制,故在人力照顧上,可以有較多的時間陪伴、照顧老人家,並且小C也常常主動與奶奶聊天,所以較不容易產生代溝與陌生感的情形。

 

第二節 社會福利的認知與利用

 

根據內政部94年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顯示,知道老人福利措施者但未使用之原因為:「無法利用」者,以「敬老福利津貼」之77.40%最高;「不想利用」者,以「居家服務」之81.30%最高;「不知如何申請」者,以「中低收入老人特別照顧津貼」之9.86%最高,顯示在居家服務方面,老人家對此方面的瞭解與意願仍不高。

 

在筆者訪談過程中顯示,青年族群對於社會政策上所提供給予老人的福利措施認知仍相當缺乏,而以其所知的社會服務措施上,青年人口大多能瞭解到現今福利措施所不足之處,且亦能注意到老人在心理層面上的需求,但此想法與瞭解卻大多是由報章媒體中所得知,仍不夠客觀性。

 

 對於被問及社會福利方面時,有點不知所措的小凱談到:       

「我不太知道耶!好像社會上有很多社會福利是提供給老人的,像坐公車可以半價阿!還有很多門票都可以半價阿!像遊樂園,老人家怎麼可能常去那種地方玩阿,而且好像大部分都補助錢吧,但是對他們效果應該不大吧!常常還是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很多獨居老人餓死、或是被遺棄…之類的消息。」

 

    小凱本身並無接觸過自身親人以外的老人,對於老人觀感大多由報章媒體上所得之,  其在接受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察覺到他對於此方面的問題感到有些為難,經過詢問後,其表示自己在對於社會福利方面的認知實在不多,因而對此有些感到不好意思。此外,他亦表示他認為現在社會福利方面似乎仍無法提供全面性的福利讓老人受惠,大多只是些金錢上面的補助。

 

C談到社會福利時,表示:

    「我知道老人福利,就是會發放老人津貼、老農津貼、或是社區會帶他們免費的出外旅遊,像我家那邊的社區都會定期舉辦活動,帶老人出去走走、郊遊之類的,每次日期快到了,我奶奶都會特別開心,因為可以跟左鄰右舍到處遊玩。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還不錯阿!在經濟上或多或少都有幫助到吧!」

         

   小C認為在社會福利方面,目前政府所執行的社會福利是有幫助到老人家們的,他認 為這樣的經濟補助方式,或許無法幫助到老人的心理層面的幫助,但對於一個家庭照顧老人方面的資金,仍是有所助益的。此外,小C在訪談過程中,提及其奶奶在參與社區出外旅遊活動時,都會因此感到特別開心,對老人的身心狀態上也有良好的助益。

   

小玉則表示:

「社會福利方面,我知道的不多耶!社區關懷據點喔!沒聽過耶!可能是我們社區裡面沒有吧!但是我好像有聽說過有些可以申請人來幫忙照顧老人家的,但是應該有資格限定,還有一些養老院也會提供服務吧!」

 

    在研究者訪談時,小玉表示他想不出來有哪些社會福利措施,因此研究者詢問其是否瞭解社區關懷據點方面的訊息,小玉則表示,他並不瞭解社區關懷據點服務的項目,但是他曾聽說過有些獨居老人可以申請幫忙照顧,亦即所謂的日間照顧服務,但小玉表示並不瞭解其詳細服務內容。

   

小儒說:

    「應該大多是養老院吧!但是我在報紙上看過很多養老院的疏失,我覺得很恐怖耶!像是醫護人員不足、設備簡陋…等,那種應該對於老人福利方面應該沒什麼幫助吧!而且不是大部分都要收費嗎?如果要選好一點的養老院,一定很貴,那種都是給有錢人住的拉!」

      

    小儒在社會福利方面的認知大多來自對養老機構,而其表示在報章媒體上時常看到許多養老機構的問題,使其對於養老機構並無好感,此外他認為住在養老機構的問題不僅僅是機構本身的設備與人員,與自身的家庭經濟負擔方面亦有相當大的考量成分。

 

第三節 對於老人居住型態的看法

    雖然目前有不少日間托老、居家照顧等社區照顧服務與養護中心、安養之家等機構照顧服務提供,但據內政部94年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顯示目前老人目前對安養、養護機構服務狀況之瞭解仍有限,惟未來願意進住安養機構者有15%,願意進住養護機構或護理之家者有28%,均遠高於目前實際進住數

 

許多學者針對老人及其家庭對機構照顧服務或是社區照顧服務的滿意度之研究皆指出,在台灣地區,接受服務的老人與其家庭對社區照顧服務之滿意度並不高,且認為有頗多可再改進之處,對於機構照顧的滿意度更是普遍偏低。意即,現行社區照顧與機構照顧之成效不彰;社區照顧與機構照顧雖已提供,老人及其家庭卻未必蒙受其惠(林文明,2005)

 

根據內政部94年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顯示65歲以上老人近六成希望與子女同住一 起,目前未與子女同住之43%老人中,有四分之一希望能與子女同住一起。而65歲以上老人認為理想的居住方式以「與子女同住(含配偶、子女配偶及孫女)」者占59.95%最多,教育程度愈高者想與子女同住比例愈低,「僅與配偶同住」者占20.01%居次,「獨居」者占11.32%再次之。而調查資料中也顯示65歲以上老人目前對安養、養護機構服務狀況之瞭解有限,惟未來願意進住安養機構者有15%,願意進住養護機構或護理之家者有28%,均遠高於目前實際進住數。而在老人照顧方面,主要仍是以配偶、子女或媳婿(40%)為主,其次為外籍或本國看護工合占18%,機構、居家服務員(含志工)僅占9%。

 

筆者所訪談的青年族群大多仍以與子女居住的型態為主,以子女輪流照顧的方式來照顧家中老人時常與他們聊天、偶而回去時會去跟他們聊聊,隨便聊聊啊!聊些最近發生的事情、聊些以前旅遊的事情,顯示目前老人居住型態仍以與子女同住為最主要的型態,而從資料中亦可以瞭解青年族群與老人間的互動良好,雖然是與自身親人相處,但在一般人所想到的青年與老人間的隔閡問題,較少出現於此次訪談中。而在對於此類居住型態方面的優缺點部分,則是多以敘述優點部分,顯示在此方面,青年族群仍相當認同此類居住型態。

對與子女同住為最主要的型態表示認同:

 

奶奶曾經住過安養機構,但目前與家中爺爺奶奶同住的小玉說:

「我覺得優點有很多阿!可以有子女照顧、孫子女陪伴、子女比較瞭解自己父母的身體狀況吧!還有他們在附近也都有老鄰居啊!常常看到他們在外面泡茶聊天,感覺很融洽阿!這樣的方式對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好。反而將奶奶送去養老院的時候,我們去看他,他都表現的很難過的樣子,他好像很不喜歡那邊的感覺,好像有點被遺棄的感覺!身體也沒有比較好轉,但是接回來以後,好像就改善了很多。」

 

同樣與家中奶奶同住的小儒說:

「有子女陪伴,偶爾孫子回去可以享受天倫之樂阿!有很熱鬧的氣氛吧!送去養老院那怎麼會有人陪他阿!而且養老院不僅價格很貴,而且常常在新聞上面看到有很多問題,我覺得送去那種,不如讓他們待在家裡面,還可以跟我們這些孫子聊聊天。」

 

目前就學在外,但放假回去都會與家中奶奶聊天的小魚說:

「跟子女居住對老人家來說還不錯阿!常常可以看到子女,不會老是擔心東擔心西的,讓子女奉養不是很正常的嗎?而且像我家可能算是比較鄉下的地區,街坊鄰居都很熟悉,子女的房子都在附近,也都住了幾十年了,奶奶也都常常出去買買東西、逛逛市場,對環境都很熟悉阿!對鄰居也很熟悉,常常可以跟鄰居打打招呼、聊聊天,生活也蠻不錯的。」

 

此外,筆者亦詳加追問為何不考慮讓家中老人以其他型態的居住,而所得到的回應大部分是採負面的回答。而從訪談資料上顯示,青年對於安養機構與雇請看護人員此兩種方式的認同感不大,大多是因為從新聞媒體的報導上看到許多虐待老人的消息,故對於此兩種方式並不贊同。此外,從資料中也可顯示,在安養機構方面的服務與宣傳仍不足以讓現今青年人口願意在自身老年後進住,這與一般人所想的青年人比較可以接受由機構照顧的方式養老的想法有所差異。

 

對安養機構的印象不好的小A說:

「我對於安養機構的印象不好,我覺得安養院的看護人員是以一對多的方式來照顧老人家,無法讓他們真正得到妥善照顧。」

 

認為經濟層面的考量是造成他們不想將老人家送去安養機構的主因之一的小魚談到:

「經濟上考量,沒有多餘的金額可以支付安養機構的費用,而且從報章媒體上看到安養機構的許多虐待事件,而且,我認為我們家照顧老人家的方式還不錯阿!像我舅舅,他們住在我家旁邊,奶奶常常會過去那邊住幾天,他們就有設計那種讓老人家比較容易爬起來的扶手,以及去買很多那種輔助老人行走的器具,還有對講機,這樣即時家裡面沒有人的時候,也可以預防危險的發生,所以基本上我們家是不太有那種安全性上的問題拉!所以應該是沒有必要將他們送去養老院吧!」

 

奶奶曾經住過安養機構的小凱談到:

「有阿!曾經有送去過,因為那時候我父母比較忙,沒有時間照顧他,但是沒多久就帶回來了,好像聽我爸說,因為爺爺在安養院那時候一直悶悶不樂,而且一直拒絕我們去看他,好像在生我爸的氣,認為被拋棄了,所以後來還是在家照顧。」

 

青年人口對於自身老年後所選擇居住的方式大多仍遵循家中長輩的居住型態,以與子女同住之居住型態為其將來老年後的最佳方式,而少數的青年則認為可以居住在有良好規劃的機構,安排許多可供學習的課程,繼續充實自己,而非進入需要有看護人員幫助的傳統式安養機構。

小儒表示:

「如果我以後老了的話,我還是希望可以跟我的子女一起居住吧!因為我很喜歡熱鬧的環 

 境,還可以幫忙帶小孫子阿,享受天倫之樂,這樣不是很好嗎!」

   

對與子女居住亦表示贊同的小玉談到:

「應該會選擇與配偶住吧!如果老了還可以跟老伴一起享受兩人甜蜜世界,不是很棒嗎!但是如果老伴不在了,或是身體行動不方便的話,還是希望子女可以照顧吧!」

 

對於居住環境上,表示不想住進安養機構的小A:

「不一定吧!暫時還沒想到那麼多耶,但是我不喜歡養老院,而且我看我的爺爺奶奶現    在過很開心阿,可以跟兒子、孫子在一起,生活也不錯阿,所以我以後也會選擇這樣吧。」

對於未來居住環境,希望能住進規劃良好的安養機構的小C表示:

「我會選擇比較好的養老機構住吧!不是一般的那種養老機構喔,我聽過有一種是只接受身心健康的老人家的,而且那種可以幫你安排課程,讓你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聽說還不錯,活到老、學到老嘛!但是好像蠻貴的,但是我希望我以後老了可以住那種,感覺還不錯。」

 

C在接受訪談的過程中表示,他受家庭觀念的影響很深,但是他表示在未來自身老年生活的選擇上,他會選擇較好的養老機構作為自己老年的生活,小C在訪談過程中,顯示他對未來規劃的積極性,在訪談期間,他談到自己的未來老年規劃時,他說到:「人生,就是要不斷的嘗試許多東西,人生才會多采多姿,所以我常常去參與許多社團活動,就是想不斷的學習很多東西。」

 

第四節 青年族群對於照顧老人的意願

    從筆者訪談過程中中可以得知,選擇願意參與服務的青年大多以正向、積極的面向來看待老人,大多都與自己曾經接觸過自我親人而作指標,進而能選擇服務老人。選擇不願意參與服務的青年人口並非是單純的自我意願所使然,而是考慮到許多外在因素,包括:對老人的瞭解、害怕、陌生…等因素所造成。此部分與國內學者謝麗虹(1996)所做的研究結果相同,研究者以深度訪談方式,收集了與10位輔導學系四年級準諮商員的晤談資料,歸納分析結果發現,受訪者所持的態度包括正向與負向兩個層面,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投入老人諮商的服務行列中,認為老人是值得關懷與幫助的一群人,表示青年族群在未來加入老年照顧人力體系中,將是相當有潛力的。

 

曾經參與過服務老人的小C表示說

OK阿!因為我在家都常跟我奶奶聊天阿!本身對於老人家就很有興趣,而且也很喜歡照顧老人、從他們身上可以知道很多東西、與老人家相處很愉快、而且與他們聊天,可以瞭解許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對老人服務有相當高興趣的小魚說:

「可以阿!當然願意,跟老人家相處還蠻好玩的,他們應該都會很高興跟你聊天。而且我之前覺得跟他們聊天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時間上可能比較有困難吧!因為我假日都會回家,所以只能在平常日,但又要配合學校的課程,這方面可以還要考慮看看。」

 

同樣參與過照顧老人的小明說:

「恩,應該會參加吧,陪陪老人家對他們是好的吧,如果我有時間的話,我會願意參加的,但是有點害怕,因為不熟識,加上又不知道要幹嘛,會有點擔心。」

 

小凱亦談到對於服務感到有些擔心:

「去服務喔!可能不會參加吧!我覺得我對老人家很沒辦法,尤其是不知道跟陌生的老人聊些什麼?會讓我感到很尷尬,而且不知道怎麼辦,我不喜歡這樣的方式,我會害怕不知道做什麼,況且,如果有突發狀況發生,我覺得我沒辦法解決,這讓我蠻緊張的,所以我應該是不會想去參加吧!。」

 

在訪談過程中與受訪者談及參與服務時預期可能遭遇到的困難部分,大多青年較為在意的是如何與老人溝通以及老人的醫療問題這兩部分,並且表示自己無法去處理此類情形,顯示未來在進行服務規劃時,必須對於此部分應有良好的配套措施。此外,與選擇不願意參與服務的青年相較下,願意參與服務的青年所預設遭遇到的困難亦是他們選擇不參與服務的主因之一,顯示在此部分將是影響未來將青年人口納入照顧老年人力資源中最主要的核心問題。

 

小儒表示說:

「給獎狀吧!不是現在很多去機構服務都會給獎狀或是證明之類的東西,這對於將來要升學的學生應該或多或少有些幫助吧,這樣應該會增加那些有點想去,但又有點猶豫不決的人去吧!」

 

小明說:

「可以採取給予服務證明的獎狀或是登記服務時數來證明曾經參與服務,會增加大學生參與的動機吧!我之前參與過的機構,也是有發一些服務的證明給我們,這樣來說,多多少少都能幫助吧!」

 

曾經參與過社團服務的小C:

「可以連結社團舉辦活動阿,學生社團好像有些都有在辦類似的活動,幫老人服務、清掃,對社團評鑑應該會有幫助。我之前參與過的社團有幾次也有去幫忙,說是為了社團也好,自身關係也好,這樣對雙方都有幫助阿!」

 

在進行訪談過程時,研究者詢問受訪者是否知道或想到有另外鼓勵青年參與老人服務的方式時,大部分的青年都表示以給予獎狀、登記服務時數…等獎勵方式可以增加他們服務的動機,但一方面,研究者認為如果未來以此種方式鼓勵青年加入服務時,或許可能會造成青年族群在服務老人時,心態上的不正確,偏重功利式來服務老人情況發生。

第四章、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青年對於老年的看法方面,大多會因為報章媒體、週遭親人處境所受到引響,而讓青年族群產生許多負面的看法,如同在訪談中提及的可憐的、孤單的等形容老人詞語,而在過去的研究多以問卷調查蒐集資料,受訪者的回答難免盡量符合仁義道德的要求,無法得知其他們真正的想法,透過此次研究的訪談,可以看出青年在面對老年人的態度上是較為正向的,認為老人並不會令其反感,認同老人在社會經驗上的歷練豐富,但在對於老年的看法上則呈現較多負面的看法。

 

青年族群對於社會福利提供予老人的服務方面仍不夠瞭解,大多以自己親人所曾經使用過的福利為主,且認為目前的社會福利對於老人是有一定程度的助益,無論是在經濟上、生理上都能帶給老人許多福利,但卻無法顧及老人在心理層面的需求。而在內政部94年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中則顯示老人家本身對於老人福利措施的瞭解與意願亦不高,

    

在關於老人居住環境安排方面,受訪者多數仍為子女奉養方式為自身未來年老生活型態為優先,此部分與我們所想當然爾的結果有所差異,以預期的想法而言,青年族群接受較高的教育水準與西方文化的薰陶,對於日後自身的生活型態應與傳統由子女奉養的方式有所不同,對於安養機構、僱請人員照顧方面應較為容易接受。但研究結果顯示,在此方面,青年族群大多仍遵循家庭奉養長輩的模式,以子女奉養為最佳的選擇,此部分不但顯示家庭不僅大大影響青年們的養老觀念,亦有可能造成日後養老生活形態的複製情況產生。

青年對於參與老人服務的意願方面,大多表示為願意參與此類服務活動,但對於此方式的進行仍有所擔憂層面,例如:與老人的交談、害怕、陌生、不知如何處理老人生理上的問題等,故筆者認為未來在規劃服務老人計畫的同時,必須先對於所需服務之老人進行調查與瞭解,讓參與服務的青年能對老人有基本的認識,並且讓青年能進行持續培訓的過程,以讓青年能有足夠的基本能力與瞭解如何與老年人相處的模式。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筆者一開始進行深度訪談的同時,認為現今青年對於安養機構與僱請看護的方式較容易接受與瞭解,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存在,但在進行訪談中,發現許多青年族群在面對未來自身老人安養方式時,大多仍遵循自己親人的奉養模式,對於安養機構與僱請看護的方式大多都表示不太認同,不僅是在經濟上的考量層面,亦有關心老人自身意願、心理層面評估等考量,雖然大多以報章媒體上的報導為其主要拒絕的因素之一,但可以看出青年族群在看待老年問題時,可以設身處地為老年人著想,這對未來將青年族群進入至老人服務體系中是有所助益的。

而在筆者進行深度訪談時,必須對於受訪者的家庭背景有所瞭解,雖然研究者以人際網路滾雪球方式找尋受訪者,以避免此部分的問題產生。但針對此方面,許多受訪者難免有所顧慮,考慮家庭隱私問題,因此,會造成受訪者不知如何回應筆者所提出之問題,使得有些回答會有些許的敷衍情況產生,或是些許僅是符合仁義道德的制式答案產生。故使研究者在日後進行研究結果分析時遭受些困難之處。

 

 

第五章、附錄-訪談稿

以下是分析受訪者訪談稿之重點:

一、       對於老化的瞭解

1.       接觸老人的經驗

2.       對老人的瞭解

二、       對於福利措施的認知

1.       社會福利的提供

2.      目前缺乏的層面

三、       對於老人居住安排的看法

1.       自身親人目前的居住模式的優缺處

2.       未來自身所選擇的居住方式

3.       老人可能需要的社會福利服務

四、       未來參與服務的意願

1.       自身參與的意願

2.       促使或增進未來參與活動的方式

*訪談稿*

 

一、受訪者基本資料部份

二.對於”年老”的看法

(一) 請問您有無接觸過老人的經驗?

 

(二) 您對於”老”的看法如何?您認為老人家在心理上、生理上與一般壯年人口或  

    年輕人是否有所差異?

 

(三) 對於老人的看法?對於一般人所提及的”老人”會聯想到什麼?

 

三.對於現今老人福利措施、養老院、社區照顧服務(日照中心、社區關懷據點服

    務、至安養機構服務…)的看法?

(一) 對於目前社會上”老人安養”的措施瞭解多少?

 

(二) 對於這些措施的看法?優點與缺點為何?為何有此想法?(從何得知)

 

四.對於老人的居住環境設備看法

(一) 自身親人(老人)的居住型態為何?是否常回去探望他們?會不會跟他們聊天?  

    內容?

 

(二) 您認為這樣的居住方式優點在哪?缺點?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何種因素下會

    造成您有如此想法(家庭、曾接觸老人經驗…等)?

 

(三) 您認為他們需要些什麼?將來自身希望以什麼方式安養晚年?為什麼?

 

(四) 您認為你的親人如果可以運用社會資源?你認為他們需要什麼?為何?

 

五.對於自身照顧意願

(一) 您認為如果有人能到家為老人家服務?你認為他們能作些什麼?為何?

 

(二) 如果有機會讓您也參予這樣的服務老人機會,您是否願意參予,為何會有如此

       的想法?

 

(三) 您期望自己作些什麼?預期到可能會遭遇的困難為何?

 

(四) 您認為除了自己本身因素?還有什麼誘因可以鼓勵大學生參與的呢?

第六章、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統計月報(2005)。9(440)9。行政院主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老人狀況調查報告。2006。

行政院主計處(2006):中華民國人口靜態統計:人口數按年齡分

香港青年政策報告(http://www.youthcouncil.org.hk/report/projectA1.htm#01)。

王麗容(1995)「台北市家庭結構變遷與福利需求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

李宗派(1998)「討論老人問題與對策」。社區發展季刊,84,頁119-133

林美珍(1987)「兒童對老人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0,頁85-104

林美珍(1993)「大學生對老人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6,頁349-384

林文明(2005)《宜蘭縣實施老人社區照顧老人現況與分析之研究》,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淑媚(1997)《大學生對老人態度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庭豪(2001)《漢代尊老制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舜文(1999)。「仁」與「禮」: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與工作態度。

    應用心理研究,4205-227

陳智昌(1985)。《我國學生對老人的態度和行為意向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瓊玉(2003)。《台北市某家商學生對老人之態度與行為意向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崑巖(2003)「老人醫學到那兒去了」。科學月刊,402541-542

黃慧莉、林惠賢(2000)「護生的死亡態度與老人之態度以及兩者之關係和影響因素」。護理研究,82),214-225

葉金鳳(1997)「台灣地區老人安養政策之現況與發展」。《迎接高齡社會的挑戰:1997亞太國際老人照護研討會論文集》314頁。厚生基金會,民國86年。

萬育維(1997)「老人照護的現況與發展」。《迎接高齡社會的挑戰:1997亞太國際老人照護研討會論文集》185204頁。厚生基金會,民國86年。

劉愛嘉2000)。《年老的社會建構與老人照護困境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論文。

謝麗虹(1996)「準諮商員對老人的態度、從事老人諮商意願、所受專業訓練及其未來老年生活態度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4,頁95-117

謝臥龍(2004)「質性研究」。心理出版社,頁083-084

蘇美鳳(2002)。《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及其對教學活動之啟示-以大台北地區國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