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感對幼兒影響的探討

商瑞娟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前言

身為幼保現場工作人員,總是為幼兒教育感到憂心,因為在社會快速變遷下,家庭結構改變,小家庭興起,實質和情感的支援減少,但是,來自孩子及社會環境的挑戰卻是增加的,就專家實際的調查確切顯示,半數以上學齡前兒童家庭便曾經遭遇照顧或養育問題的困難( 郭靜晃,2006),當父母教育孩子當中形成挫折與無力感、對事情的看法缺乏彈性、情緒表達與壓力調適困難時,更可能因而發生虐童的不幸(溫雅蓮,1994),因此除了父母本身的認知因素,應被提供有效的規則和策略外,心理因素也是親職教育中值得著力的部分外,父母更需要被說服的是,藉由自己更持續堅毅的運用知識,可以控制狀況的效能信念,誠如Bandura1997)的自我效能理論,個人的想法、感覺、動機與行動是受效能信念所影響,同樣地,當父母具備了當父母的效能信念,亦即「父母效能感」時,就影響了當父母的想法與行動了。因此本文針對父母效能感的涵義與其和幼兒的關係加以說明,最後提出提升父母效能感的途徑,以供關心幼兒及其家庭福祉者參考。

                                                               

一、父母效能感的涵義

父母效能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相似的,只是運用在父母教養的領域上而已(Iruka, 2005),所謂「自我效能感」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定義為「個人對於自己完成特定任務及行為,所抱持的信心,及有把握的程度,是一種具有綜合性及整體性的自覺能力」,其概念是在於重新思考「認知」對行為的影響,強調個人行為是受到個體認知結構運作下構成的「信念」而決定的,當一個人在決定執行某一行為之前,首先會透過認知結構先行預估行為的結果,此即「結果預期」,然後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勝任,此即「效能預期」,最後再決定是否執行此行為,其結構如圖(Bandura, 1997)。

 

 

 

 

 

 


圖:效能信念與結果期望間之關係

註:採自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頁22, Bandura, 1997. New YorkW. H. Freeman and Company.

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具積極參與活動的動機,藉參與各種活動與經歷,促進自我成長,一旦遇到困難,會把它當作是讓自己變得更精熟的挑戰,而不是需要去避免的威脅,他們也可以很快從失敗或阻礙中恢復效能感,那是因為將失敗歸咎於努力不夠,知識與技能獲得不足之故,因此以更努力、全神貫注的行動來面對困難,從而降低壓力,減少沮喪帶來的傷害,產生個人的成就。反之,低自我效能者,逃避豐富的環境與活動,阻礙或侷限自我發展。面對困難,將失敗歸咎於自己能力不夠,降低對自己角色的滿意度,缺乏堅持度、易生沮喪,可能採取放棄,一旦遇挫失敗後,效能感的恢復也很慢,最終容易變成壓力和沮喪的受害者(Bandura,1997)。

當自我效能感運用在父母角色時,國外學者ColemanKarrakerHoover-DempseySandler等學者將父母效能感定義為「父母對於自己能否有能力影響孩子在學術、認知和情感發展的信念知覺」(引自Iruka, 2005);國內研究者黃凱霖(1995)則將之定義為「父母教導子女學習時,對自我的能力信念」,許靜芳(2005)定義父母效能感為「父母參與兒童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對於本身具備的親職知能運用於親職行為的知覺及親職滿意度」。筆者則將父母效能感定義為「父母自覺自己能有效教養兒女的能力信念」。

二、父母效能感對幼兒的影響

Bandura1997)認為人們通常會努力去控制影響他們生活的事件,以父母在教養幼兒這件事而言,由於現今時代知識的成長,豐富人們預知事件,和掌控達到目標的能力,如果父母能預測自己對教養幼兒這件事的影響力,就等於培養了適應的準備,相反地,如認為自己不能發揮對事情的影響力,則會帶來恐懼、冷漠和失望;有效能的父母被認為會有更多的資源及智謀來促進孩子能力,並且可以避免情感壓力和失去希望,在研究中(Coleman & Karraker, 2000)顯示,父母效能感與父母能力呈強度相關,高效能者可以預測孩子的需求與責任,直接進行親子互動,主動因應及知覺孩子的行為問題,提供合適照顧、鼓舞孩子的幼兒教養環境;相反地,低效能感者教養沮喪,很難知覺孩子問題,卻又行控制型教養行為,聚焦於各種關係上之困難,感受壓力大,持被動因應態度。除此之外,MondellTyler(引自Hoover-Dempsey, Bassler & Brissie ,1992)指出具高自我效能感的父母,會同時增加本身的幸福感,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給孩子更多的讚許與接受,提供孩子更多有用的問題解決策略來幫助孩子的學習,因此教育出同樣具高自我效能感的孩子,對於孩子在學術認知及社會發展各方面都有正面影響(Iruka, 2005),尤其,父母效能感被認為與認知需求間具顯著正相關(Bandura,1997),若配合當前社會變遷之快速來看,父母教養孩子需要的,正是像這樣不斷主動求知的態度及行動,來增進親職知能。在國內陳富美(2003)的研究中,也同樣肯定在親職領域中具有高自我效能感者雖未必是父母施行正向教養行為的充份條件,但確實是驅動父母管教行為的必要條件。也因此,對於家有本質情感問題及低社會能力孩子的父母也應給予指引,以避免形成不好的教養,建立父母效能感(Coleman & Karraker, 2000)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老師,在這個社會現況下,有些父母因缺乏自信,放棄對孩子教養之責任,有些父母想盡心教養卻不得其門而入,因此,近年來極力推廣家長介入,尤其在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階段─學前教育時期來推行之(Rockwell, Andre & Hawley, 1996/2004), 透過研究(Hoover-Dempsey, Joan, Howard, Darlene, Christa, Andrew & Kristen, 2005)證明,父母介入是有助孩子的學習及個人身心發展的,而其中影響父母介入的首要關卡及最主要因素,不是父母社經地位等因素,而是父母的動機信念,父母的動機信念最主要包含父母對於自己角色的建構,認為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以及父母效能感的知覺,即預測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到什麼。Hoover-Dempsey等人(引自Iruka, 2005)也說明:有效能父母視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為父母和學校合作的共同冒險,但是低效能的父母則相信自己欠缺加強孩子學習的必須技能,減少自己參與孩子學校生活,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歸給學校、老師及其他教育者。

由上可知,具父母效能感的父母,對幼兒產生正面影響,相對地,研究(Mash, Johnston & Kovitz, 1983)顯示會虐待兒童的母親在效能感上得分低於未虐童者,在聯合國在2006年首次進行的全球大規模兒童受暴研究計畫報告中指出,世界每個國家都存在暴力侵害兒童的現象(陳康宜,2006),當深入了解兒童受虐的對象最多為父母,主要原因則為父母欠缺效能感時(余瑞長,2004;溫雅蓮,1994),就更說明了父母效能感對於幼兒的重要性。                                                                                                                                                                                                                                                                                                                                                                                                                                                                                                                                                                                                                                                                                                                                                                                                                                                                                                                                                                                                                                                                                                                                                                                                                                                                                                                                                                                                                                                                                                                                                                                                                                                                                                                                                                                              

三、影響父母效能感的因素

Hoover-DempseyBassler Brissie (1992) 研究發現,家長的教育程度與父母效能具顯著相關,高教育程度的家長父母效能較高,至於家長地位特徵,如性別、婚姻狀態、工作狀態、家庭收入等,則與父母效能感無關;但,也有研究顯示性別是影響效能感的因素,如FrankHoleJacobsonJustkowskiHuyck1986年的研究指出學前幼兒的父親比母親的教養信心和控制好,Gibaud-Wallston1978年(引自Johnston & Mash, 1989)的研究結果卻是母親照顧嬰兒的效能感分數比父親高,其研究還指出在對父母們施予六週課程後,父母雙方同樣會有進步;另外,也有研究顯示49歲兒童的父母在效能感上沒有顯著差異(Johnston & Mash, 1989);Wandersman Wandersman Kahn1980)的研究顯示父親的效能感與婚姻一致,母親的效能感與自尊、小孩氣質、社會支持有關;ColemanKarraker2000)研究則得知知覺嬰兒氣質、家庭收入高且教育程度高者,身為母親者之父母效能感較高;至於SusanSawakoYoko Jessica2006)針對日本母親的研究,發現原生家庭的經驗是影響父母效能感的重要因素:父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感受的愛與被了解可以創造正向親子模式,他們會認為自己有保持正向親子關係的能力,可以滿足於自己的親子關係。

綜合上列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父母效能感因素並未得到完全一致性的結果:教育程度與原生家庭的影響受到肯定,反之,性別、家庭社經狀態等的影響則未有一致的影響、工作狀態、由此結果推論,透過教育及良好原生家庭的經驗可以突破其他外在條件的影響來建立父母效能感的。

四、提升父母效能感的建議

當父母認為能夠產生預期想要的結果,他們就可能堅持面對障礙,教養孩子更具彈性、更加愉快,然而,即使現今自我效能概念已顯然對父母決定態度和行為上有決定性的重要影響,但自我效能概念目前在教養上的研究運用卻很少(Iruka , 2005),亦即提升父母效能感的實際行動是不足的,以下試著提出提升父母效能感的建議,這些具體建議是源自於自我效能來源而規劃的,根據Badura1997)闡釋,個人自我效能來自精熟經驗、替代經驗、語言的說服和自己的生理和情緒狀態等四個來源:

精熟經驗是形成自我效能感最有影響力的因素,也是自我效能感主要來源,它提供實際經驗與最可靠的證據,在行動過程中,可以真正獲得認知、行為和自我調節的經驗,當面對多變的生活環境時,幫助個人努力克服面對的窒礙艱困,建立自我效能感,有了成功的經驗,常常可以提昇自我效能感的建立,當然也可以從經驗困難中,得到磨鍊能力的機會,只是,重複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感,特別是發生在整個事件早期的失敗,所以想形成自我效能,必須把握關鍵時機,透過多次親自參與活動,經歷解決困難的過程,營造個體成功的機會,如此才能形成精熟經驗,構成自我效能感,以父母效能感的建立而言,把握孩子幼兒關鍵時期來實作學習,便是建立父母效能感的最佳時機。其次是替代經驗的因素,指的是看到別人努力得到成功,自己也有了我也有能力成功的信念,而且是看到和自己愈類似的典範,影響愈大,所以,如果能參與與相近團體成員共同進行學習、對於良好典範加以稱揚肯定的團體課程或安排聚會分享,將有助父母效能感的建立,或者多運用書面資料,父母多接收各書籍、報章、電子媒體等提供之教養專欄之資訊分享;再者為語言的說服因素,受到口語上的說服,認為自己有能力者,比諸困在自我懷疑,執著於缺點者,較有可能啟動更大的努力和堅持,知覺到自我效能愈被提昇,就會更努力去獲得成功,所以成功的效能建立者,應儘量建構成功情境,並且鼓勵以自我進步來衡量成功,而不是與別人競爭來評定成功與否,面對目前變遷的社會,考驗繁多,正需要一股大家努力互勉的力量與行動,專家學者、學校單位尤其應扮演這樣鼓舞的角色,以真正的行動來協助父母們建立自我效能,因此透過學校園所及各社會組織的運作,常常使家長們有機會受到來自團體或老師的肯定與鼓舞是必要的。另外由於人們會依賴自己的生理和情緒狀態來判定自己的能力,所以父母的生理及情緒狀態也是父母效能感的重要來源,運用知覺和解釋來修正負面看法、父母學習鬆弛情緒、養成良好身體狀態都可以減少壓力和負向情緒,若能運用團體活動的型態,讓家長在團體支持及教育的力量了解及調整自己的情緒與處境(林家興,2000;陳惠英,2003),更有助個人良好生理及情緒狀態形成,促進父母效能感。

由於各項用來判斷個人能力的相關資訊並不是先天就具備的,而是要將種種效能資訊透過認知過程和反省思考得來的,當面對經驗事件時,必須作資訊的區分和選擇,才能形成個人效能判斷,基於自我效能是可以經訓練而改變,所以也代表了透過密切配合以上四項來源來安排父母參與增進父母效能感的訓練課程,是有助父母效能感形成的。至於參與訓練課程的時機與場合,以幼兒的父母而言,如能獲得國家教保政策的保障與鼓吹,透過目前最受國人所喜愛的學校園所(周麗端,2004)來辦理,以目前幼兒接受教育普遍率幾乎是逐年提升(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06)的狀況,透過老師對家長的邀請參與,相信是最普及可行的,也因此,充實幼保(教)人員對於父母效能感的相關知能教育顯得非常重要。

 

結論

當前社會變遷之快速,造成家庭人口結構改變、理想與價值改變、社會病態因素增加,家庭內部分工及經濟角色變動(郭靜晃,2005),對於父母而言,教養孩子的過程可謂困難重重,如何運用教養知能的協助,多建立父母的成功經驗,並以團體及專業人員的鼓勵與支持加強信心,使父母們在父母角色的領域中建立效能信念,能夠在面對挑戰時設定目標、進行分析思考、尋得資源相助,就算遇到挫折,也會以提昇努力來堅定地達成教養孩子的任務,是值得努力的。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各級教育學齡人口淨在學率─按性別分。

線上檢索日期:2006108。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user1/index01.xls?open

余瑞長(2004)。育幼機構受虐兒童之社會適應研究-以內政部北區兒童之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嘉義。

周麗端(2004)。國人家庭教育需求分析。健康婚姻與家庭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頁77-81)。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家興(1998)。親職教育實施方式的檢討與建議。測驗與輔導,1513132-3135

陳富美(2003)。父母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子女生活適應的相互影響。載於黃逎毓主編,生命歷程中的家庭教育國際研討論文手冊(頁1-1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惠英(2003)。親職教育之父母效能成長團體方案的實施。諮商與輔導,21124-27

陳康宜。暴力,世界各國兒童的共同陰影。(20061013)。國語日報,第1版。

許靜芳(2005)。不同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家長之父母效能感對家長參與的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黃孟君(2006)。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施虐者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06125。網址:http://www.cbi.gov.tw/text_version/displayContent.do?method=displayContent&subMenuLinkNo=20605&publishWeb=1&info=兒童保護專欄&text=true&targetNo=1&subMenuName=兒童保護數據分析&displayType=1&publishVersion=1&content=content&menuLinkNo=20602&contentNo=21031

黃凱霖(1994)。父母效能感、父母參與以及子女學業成就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郭靜晃(2006)。94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兒童報告書摘要版)。線上檢索日期:2006125。網址:

http://www.cbi.gov.tw/upload/files/download/06/94children.doc

溫雅蓮(1994)。受虐兒童介入方案之發展暨成效評估研究-以兒童團體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台北。

Bandura, A.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W. H. Freeman and Company.

Coleman, P. K., &  Karraker, K. H.(2000).Parenting self-effcacay among mothers of school-age children: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correlates. Family Relation,49, 13-24.

Holloway, S.D., Suzuki, S., Yamamoto, Y., & Behrens, K.Y.2005. Parenting self-efficacy among Japanese mother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6(1), 61-76.

Hoover-Dempsey, K. V., Bassler, O.C., &  Brissie, J.S.(1992). Explorations in parent-school rela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5(5), 287-294.

Iruka, I.U. (2005). Parent self-efficacy: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 involvement and preschoolers’ school readiness. Unpuv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versity of Miami, U.S.A.

Johnston, C., & Mash, E. J. (1989).A measure of parenting satisfaction and efficac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18(2), 167-175.

Rockwell R. E., Andre L. C., & Hawley K. M.2004)。親師合作(葉肯昕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6)

Susan D. H., Sawako S., Yoko Y., & Jessica D. M. (2006).  Relation of maternal role concepts to parenting, employment choic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Japanese women. Sex Roles, 54( 3-4), 235.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