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非學校化社會一書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建言

吳麗華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研究生

一、前言

伊萬.伊利奇(Ivan Illich)是一位二十世紀激進派的學者,他在「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一書裡闡述了自己的哲學理念。本書主要的論點是抨擊二十世紀中期當時的社會環境,呈現「學校化」社會的景象,尤其以學校制度最為嚴重,學校制度壓迫著學習者的自主性與創造性,主要因為學校存在著種種潛在課程的迷思。因此,他提出四種學習網路的方式來實現「非學校化社會」的理念。本文主要介紹伊利奇的生平、非學校化社會的概念、學校化社會的四種潛在課程迷思、非學校化社會的四種學習網路及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建言,最後為本文的結論。

二、作者生平

伊利奇於(1926-2002)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一位集神學、哲學、社會學及歷史學多種角色於一身的學者,他曾在紐約華盛頓高層裡擔任神父一職。當時北美國家實施中央控制的國家課程,學校制度十分官僚化,導致他不斷地反思義務教育的價值,進而發展非學校化社會的哲學理念。

三、非學校化社會的概念

伊利奇提倡非學校化社會的理念,並非意指他主張完全廢除學校教育。他認為應該廢除的「學校」是界定在,與教師有關、要求特定年齡階段的人,全日制地學習必修課程的過程。他認為現今社會精神普遍存在著官僚化與價值制度化等等的迷思,造成個人對環境的無能為力與本身潛能的殆盡,而社會中種種的制度,最落實社會精神的就是學校制度,所以他主張廢除「學校」,整個社會應該存有非學校化社會的精神。

四、學校潛在課程的迷思與四種學習網路

(一)學校化潛在課程的迷思

1. 制度化價值(institutionalized values

  人們往往認為價值是制度提供的結果,導致人們對制度有更多的需求,進而形成對制度的依賴,忽略了個人本身或團體本身,也能自我幫助並創造自我價值。

2. 價值測量(measurement of values

  學校將學習內容細分成各種學科的材料,再將材料組合而成課程,認為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是以可測量的,故將測量結果做為評估學生價值優劣的準則。

3. 套裝價值(packaging values

  課程這個商品的生產過程,看上去與社會上的商品並無相異之處,它是一組預先規劃好的套裝知識,而這些套裝知識是具有價值的。學生學習到必須依照他人所設定好的套裝知識進行消費,消費越多,也就代表能力越強,造成學生只相信他人規劃好的套裝知識,不相信自己本身的經驗也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4. 永恆進步(eternal progress

  學校化的社會認為無休止的消費會造成永恆進步的迷思,故學生必須不斷地接受學校所提供的各種套裝知識,加入課程學習的競爭行列,不斷地向更高層次的課程學習邁進,因此,政府也不斷地延長國民的受教年限。

(二)四種學習網路 

1. 教育用品參考服務(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al objects

物品是學習者的基本資源,而學校的用品大多被學校所壟斷,為使學生利用正規學習的資料,學生周遭的環境應該無論何時何地,都方便學生使用這些用品,如增設教學器具店、圖書館、實驗室、遊戲室與博物館等。

 2. 技能交換(skill exchanges

沒有文憑卻有意願進行技能分享的技能示範者(skill model),社會應該給與他們有分享技能的空間,不應該讓技能分享只侷限在有證書的教師手中。

3. 伙伴選配(peer matching

可以成立伙伴選配網(peer-matching network),利用網路的功能,篩選有志一同的學習者,讓他們集聚在一起,共同討論所關心的議題,這是一種自由聚會的權利與自由地選擇學習伙伴的權利。

4. 教育人士的諮詢服務(reference service to educators at large

前三種學習網路的活動,需要第四種學習網路即教育人士的諮詢與服務,這些教育人士可分為三種特殊的教育能力,「教育管理者」為建立與管理教育交換活動或網路的能力、「教育顧問」為指導學生與家長使用這些網路的能力、「教育指導者」為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的領導能力。

五、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建言

(一)避免造成價值制度化的教育政策

政府經常為了解決某個教育問題而推行教育政策,並建立各種制度來落實。這樣的作為可能造成學生,認為只要參與制度,接受制度的種種儀式,就可以解決種種問題,進而不斷地要求政府或學校應該提供更多更完善制度化的服務,卻將自己本身應盡責任,都推給教育制度實施成敗來承擔;同樣地,學校也常常寄託於政府所制定的各種教育制度,來幫助學校達成教育目的,卻將自己辦學成敗的責任,推給政府建立的教育制度之實施成敗來承擔。

筆者建議,政府推出的教育政策,若可利用現有的教育制度來落實時,就不宜建立太多的制度,同時應該輔導學校與學生,自我找出解決方法來解決所面臨的教育問題。如此,可減少政府教育經費的支出,與避免學校與學生太過依賴政府建立的各種制度,而喪失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自我成就之成敗責任的承擔。

(二)套裝知識與價值評量的再省思

套裝知識就是把人所認識的世界整體樣態,經過大幅篩選,抽掉個人的特殊經驗,留下那些被較公認的材料,再經過分門化、客觀化、抽象化、系統化,甚至標準化的細密處理,編製成而的知識體系,例如數學與國語就是標準的套裝知識(黃武雄,2003)。我國推行九年一貫課程政策之前,教育思維較著重在套裝知識的傳授,對學生學習的成就較著重在紙筆的成就評量。隨著時代的演進,現今的教育思潮逐漸將教育的主體從教師與課程身上,反還給學生,評量的方式也較多元,如動態評量、實作評量等。由此可見,現今社會的教育理念與作為,已經慢慢對伊利奇所指當時學校化社會的缺失,而有所改進。

筆者建議,身處教育現場的教育人員,仍需不斷努力,充實自己,放棄傳統不好且僵化的教育理念,接受好的與創新的教育理念,並確實地且有效地將這些教育理念,落實在教育工作崗位上。

(三)加強學生資訊使用的知能

現今是個資訊發達的社會,網路十分普及化。網路所提供的各種功能,剛好某種程度符合伊利奇欲建立四種學習網路的想法。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資源的交流,藉由網路溝通平台變得不受時空的限制,教育資源與學習管道也不再侷限在學校圍牆裡,人人都可以上網找尋資源解決問題。現今政府也花費大量的教育經費在教育相關網路資源的建置上,學校也都有設置學校資訊網,方便學生找尋各種學習資源。

筆者建議,這些網站的設置,仍需依賴使用者須具備良好的網路搜尋知能,故政府應加強學校指導學生具備良好的資訊知能,繼續推行資訊教育,縮短城鄉的數位落差,讓學習管道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四)終身學習的管道多元化

網路普及化使得全民終身學習的管道,更加的多元與便利,不過網路仍然無法取代,學習者與教導者之間面對面的接觸,所產生各種正面的教育功能。

筆者建議,政府應繼續提供各種學習管道,如社區大學、鄉鎮的圖書館、社教館、活動中心等,同時應加強宣導讓民眾知道來這些地方學習。在技能學習與認證方面,政府應提供在職或失業的人,提供學校之外學習技能的場所,讓學習技能不只侷限在正規教育內,經由非正規教育也能學習技能,並取得技能證照,而技能證照取得的門檻,應有彈性化的機制。

六、結語

伊利奇所處的時代背景,網路科技甚不發達,社會上仍然固守傳統的學習模式,學習網路的理念尚未建立,不過,他真是位先知卓見的哲學家,二十一世紀是個資訊化的社會,網際網路發展進步快速,學習已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Ian, 2001),而且現今社會非正式教育與終身教育的普遍化,與當時他所提倡非學校化社會的哲學理念不謀而合。筆者由閱讀非學校化社會一書,依書中論述的幾個重要觀點,提供我國教育改革一些建言,即政府應避免制定造成價值制度化的教育政策、學校現場教育人員對套裝知識與價值評量的再省思、加強學生資訊使用的知能與終身學習的管道多元化等,努力地朝向一個人人皆可學習知識的「非學校化社會」之理想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Illich, I.1994)。非學校化社會(吳康寧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1971)。

Ian, H. (2001). Deschooling and the Web: Ivan Illich 30 Years On.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38, 69-76.

黃武雄(2003)。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數學教育公共論壇(中華民國數學會)。

線上檢索日期:2006416

網址:http://www.math.ntu.edu.tw/phpbb-2/edu/articles/article_03_10_03.htm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