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團體與教育

吳晉同

嘉義大學教政所

 

一、    利益團體的定義

政府的一切行動往往影響著人民的生活,而從另一方面來說,人民的行動也

可以影響政府。然大多數的情況下,人名並非用個人的身份去影響政府決策,而是採取一種集體行動。因此利益團體是個人的集合體,目的是影響公共政策,以達到特定目的(彭懷恩, 2004)。而利益團體本身總是聚焦於一狹隘的議題問題,他們總是關心某特定團體的特殊活動或利益,而較少有廣泛的計畫(Heywood, 1999)

二、    利益團體的特色

    利益團體是指具有合法性、組織性的集會結社,會從事定型的組織化活動,以代表成員的利益,因此主要有以下的特色(林天佑 et al., 2004)

(一)成員關注自身利益

切身利益可以說是利益團體形成的主要原因,這亦成為利益團體的共同利益之基礎。

(二)具有特定的組織目標與受益對象

    每一個利益團體都有特定的組織目標與受益對象,從而使具有共同社會身份或具有相同觀點的人們聚合起來。

(三)不屬於政府的正式組織

    利益團體不屬於政府的內部組織之一,所以對於政策無法直接介入。即使他們與政府在運作過程中密切往來,致力於影響公共決策,但是它們仍然免於受其控制,與政府還是分隔對立的。

(四)經由管道提出特定主張,影響公共政策

    利益團體內部都是相同利益的人們自動組織起來,經由適當的管道、參與表達意見,向政府提出特定的利益要求,以影響公共決策。

三、利益團體的分類

     利益團體又稱為壓力團體,是民主國家人民結社企圖影響公共政策,以有利於團體的成員或目標。根據學者分類,利益團體有四類:

(一)組合型:即社團的結社組織,為民主國家最常見的利益團體。

(二)制度型:指存在於政府之中的官僚機構,爭取自己機關的利益。

(三)非組合型:指社群認同的團體,建立在共同社會特徵或屬性上的社群。

(四)失序型:非法手段爭取公共利益的利益團體,有破壞社會秩序的危險。

四、利益團體與政黨的不同

(一)目的不同:利益團體爭取公共政策,政黨爭取公共職位。

(二)功能不同:利益團體是利益表達,政黨是利益匯聚。

(三)負責對象不同:利益團體是團體成員,政黨是全國國民。

(四)主張彈性不同:利益團體較僵化,政黨較有彈性。

 

五、利益團體的正反不同意見

    各家學者對於利益團體的存在各有其正反論述,利益團體在某方面可以成為人民向政府發聲的管道,但也有可能在利益溝通的過程中,加深政治與社會的不平等,以下申論其正反不同意見(Heywood, 1999)

(一)贊成利益團體的論點:

1.藉由利益團體的表達和提出被政黨所忽略的觀點,以及提供在大選和大選之間,影響政府的方法而強化的代議功能。

2.他們促成辯論和討論,因而產生資訊充足和教育良好的選民,同時亦增進公共政策的品質。

3.他們藉有別於傳統政黨政治之另一種選擇的提供和草根行動主義機會的提供,擴展了政治參與的範圍。

4.他們制衡了政府的權力,以及在過程上,因確保國家受到充滿活力之市民社會的制衡而保衛了自由。

5.他們藉由提供政府和人民之間的溝通管道,使輸出項和輸入項一致,而有助於維持政治的穩定。

(二)反對利益團體的論點:

1.因增強有錢有勢者(在財務上、教育上及組織上或其他資源均良好)的聲音,而造成根深蒂固的政治不平等。

2.他們在社會上和政治上是分裂的,他們關心特定而非普遍的議題,主張有別於社會整體利益的少數人利益。

3.他們實行不具法定效力的權力,其領導者(不像政治人物)是沒有公共責任感的,而他們的影響力也略過代議的過程。

4.他們的影響力係透過不受公共監督之談判和交易的方式,而傾向使決策過程封閉化及更神秘化。

5.他們使社會變的無法治理,他們造成阻礙政府活動及使政策無法推行的既得利益。

六、利益團體對教育的影響與衝擊

        在現今的教育體系中,利益團體常常對教育政策的制訂造成相當的影響力,利益團體一方面藉由影響教育政策來彰顯自我的發聲,一方面也突顯出自我的權力價值,而利益團體在教育政策上的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面:

(一)課程的制訂與編選

學校課程在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利益團體常常

為了彰顯自我的存在,而控制國家課程的制訂與發展,如英國國定課程,便是在許多利益團體的互相協調妥協中完成。

(二)教育政策的制訂與推廣

利益團體經常會藉由參與教育政策的制訂,並且將其意見滲透到政策制訂

中,各利益團體會藉由參與其相關的教育政策,來替本身發聲與彰顯權力。

七、結論

        現今的利益團體不論在政治、社會與教育上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其本身在正向功能上,可以有助於為少數弱勢者發聲,使其免於淪為社會中默默的一群,但利益團體一旦過度干預國家政策的制訂、甚至是教育發展,則將讓利益團體從弱勢發聲者變成另一個壓迫者,因此,如何在兩者間取得最佳的平衡點,是相當值得加以思考的課題。

參考文獻    

林天佑, 王博弘, 吳玉明, 陳政宏, 劉惠玲, 劉宜容, et al. (2004). 教育政治學. 台北: 心理出版社.

彭懷恩. (2004). 政治學. 台北縣: 國立空中大學.

Heywood, A. (1999). 政治學 (楊日青, 李培元, 林文斌 & 劉兆隆, Trans.). 台北市: 韋伯文化.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