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角色之探討

林雅娟

 

「親職」parenting)意指養育子女之道,也意味著「社會化」或「教養方法」,本質上均指父母克盡父母的角色以養育子女(陽琪、陽琬譯1995,Goodman,1993),其常用之意涵為父親與母親所扮演的親職角色,包含「父職」與「母職」。而教養是「親」「子」關係中的一環,父母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人際關係。而「職」這個字眼表示主管某些事物,履行某些職務。在不同的文化中,大多數地區已經讓父母有必須扮演好親職角色的概念。而親職代表的不只是個人角色的轉換,也意味著一種生命的傳承(李慧美,2003)。
       
以下分別從親職角色變遷、親職角色之形成、「父職」「母職」角色信念來進行探討。

 

壹、親職角色的演變
        國內對於親職角色大都從家務勞動及照顧孩子之內容,來討論父親與母親的家庭工作,雖然親職內容包容萬象,有工具性、情感性、決策性及輔導溝通性等多樣角色。根據王秀(2006)分析國內對親職角色之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在1960年代,男女仍受到性別分工影響,父親以選擇性、工具性角色為主,而母親則以情感性及實際照顧者為主;至1980年代,父親開始以說故事、玩遊戲、哄孩子、接送孩子等陪伴式參與親職;1990以後,父職與母職角色已開始有共同及重疊之處,父母職均含有生活照顧、子女管教、情緒撫導及經濟支助等多方重角色。隨著時代變遷,父母角色彼此已產生鬆動現象,親職型態也更多元與個人化,雖然性別分工仍是影響大部分人對親職角色實踐的主要因素,但其它如個人因素、家庭型態、社會環境等也都會影響親職內容。
       
父職與母職究竟有沒有關連?從人類歷史發展來看,在性別分工下,男女各自承擔父職與母職不同角色,父職與母職內涵一直都在改變,過去「親職」一詞相當於「母職」,也就是探討母親的工作,但隨著女性投入職場、家庭結構改變,現代男性對於親職已轉為較積極態度,父親可以肩負子女的奶爸角色,母親也可以承擔養育家庭的經濟角色,彼此角色與職能有更多的流動與移轉,傳統的父母角色因應社會發展而有不同的角色扮演。父職與母職之異同,雖脫離不了生理因素,但社會文化的嵌制才是造成性別分工的主要因素。

(一)從中國歷史脈絡看男性與女性之親職角色變化
        「家庭」功能是隨著人類生活發展而變化,社會經由低階到高階發展後才漸漸穩固下來,而文明制度的產生(例如政治、法律、宗教、哲學體系)更僵固各種親屬關係。世界各國的家庭演進過程不太相同,也由於各種社會制度不同,使得家庭規模與父母角色都不盡相等。以下從中國歷史脈絡來探討親職角色的轉變:

1.  遠古魚獵時代-母系社會

             中華民族的起源,是從母系氏開始,性別角色的扮演呈現於家庭的是典型的母系社會,女擇男而配,女性當家不只主內又主外,決策兼執行。男性在早期漁獵社會中,因為身體特質關係,成為家中生計的主要提供者,男性主要的工作就是分擔較具勞動力的勞動工作。此時期父親的唯一職責是提供飽暖;子女照料乃是母親的職責。

2.  傳統農業社會-父權家庭

              直到夏朝,約四千年以前,才逐漸轉為父系社會(劉惠琴,2000),由於生產工具進步,勞動力及生產量增加,多餘的人力使分工更細密,一般認為只有力壯的男人可以勝任,於是在性別分工下,女性因具有生殖能力而留於家中,男性負責家庭財務來源,逐漸形成男主外女主內、夫唱婦隨的異質化分工模式(廖永靜,2000)。
       
當家庭轉化為父權社會後,家庭的權力重心以男性為主,父親扮演的是維持家計及聯繫家庭與外界大社會的工具性角色,主要是提供維持家庭的一切資源,如家庭的收入、修繕維護都是父親的工作,母親傾向扮演處理家中事務及教養子女的情感性角色(王以仁,2001),若父親參與子女照料工作,則主要在管訓孩子與自我性別角色的認知兩方面。父親安排子女學習與未來,提供家庭經濟來源,作為孩子學習楷模者(
翁雅雪,2005);母親則傾向扮演處理家中事務及教養子女的情感性角色(王以仁,2001)。

3.  二十一世紀現代家庭-親職角色多元化

      因應經濟、產業結構的改變,家庭結構也隨之改變,傳統的性別分工逐漸崩解,顯示男性是「家計負責人」、女性是「家庭主婦」的區分已進尾聲。家庭結構改變,家庭成員漸少,教養觀念轉變,現代父職角色已漸漸由「上下威權關係」慢慢走到「類平輩關係」王叢桂,1998;林文瑛、王震武,1995,嚴父慈母的角色逐漸改變,親職角色更多元化,對於子女的教養則有賴夫妻共同承擔親職的角色(吳宗立,1999)。

(二)台灣的家庭結構變革

依據呂麗絲(2001)分析,近五十年來台灣家庭結構隨著三次產業大變革有明顯的階段性改變。

(1)五十年前的農業社會

大家庭組織與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是主流。

(2)三十年前工商業之發展

因應產業而產生的小家庭,兩個孩子恰恰好的人口政策,促使男女在教育與就業競爭上越來越不相上下,小家庭的結構之下,男主外、女也就業兼副業,共同分擔家計成為普遍的趨勢。

(3)近十年,資訊與服務業的蓬勃發展
        夫妻分別投入不同的產業,更加速了男女的分工速度,減少家庭內的互動時間與空間;離婚、單親家庭、繼親家庭、單身貴族等多元價值的家庭逐漸形成,新世紀的家庭挑戰越來越尖銳,親職角色也更多元化

 

貳、親職角色之形成
    
「性別鑽石理論」,人剛出生時,在性別上只有生理特質的差異,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擴大,大約到了18歲青春期時性別角色差異最明顯,約65歲進入老年期以後,性別的兩面再度接近,女性增加男性特質,男性增加母性的溫柔耐心。如圖2-1


                                                           圖
2-1
.  性別鑽石理論
        既然人剛出生時,在性別上只有生理特質的差異,但為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會有性別角色之差異,進而在親職角色扮演時會因男性、女性而分化成「父職」、「母職」之親職角色。本節就從性別理論及社會建構論進行探討。

    
(一)性別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在討論到性別時,會區分「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陳皎眉、王叢桂、孫如,民91年)。生理性別指的是個體生理上是男性或女性,亦即染色體與身體性徵的差異,屬於天生的生物範疇;而社會性別,指的是後天的、社會形塑的性別差異,來自文化的建構(陳軼辰,2003)。
       
以下分別從性別角色、性別認同、性別刻板印象三面進行探討:

1. 
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是社會認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會上的一種地位;也是社會對男性和女性在行為方式和態度上期望的總稱(劉金花,民88 年)。孩提時期,男孩和女孩開始發展不同的人格;並隨著社會化的過程,逐漸形成對於自我性別的概念。我們週遭的人會根據我們的生理性別給予我們不同的期望與要求。我們也會在社會互動的歷程中建立自我的認同(gender identity),接受或抗拒社會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性別角色(陳軼辰,2003)。
       
由於性別角色是可以透過學習而來,在個人層面上也會受到一些訊息或信念影響性別角色發展,例如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質、父母教養觀念等,這些性別特質的信念與態度,將會對個體性格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就算個體可能在學習過程中,因為沒有學到某些角色,如單親家庭的父職或母職的角色缺位,但仍受到所處的大環境中文化影響,學習符合該文化的性別角色與行為,進而產生性別意識。
        過去,對於性別角色描寫的很清楚,例如,男人養家工作,女人做家事照顧孩子;而現在,隨著女性投入職場、社會的開放與家庭多元化,性別角色也面臨了轉變。

2. 
性別認同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會隨著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而逐漸達成,透過這樣發展歷程及所屬社會環境的社會化,來了解自己的性別,體會出性別有關的行為(例如衣服裝扮、遊戲、生涯規劃等等),以表現出符合自己性別的動機、價值之一致性行為,而這過程即是性別形成(sex typing)的歷程(劉秀娟,1997)。
       
然而男孩與女孩性別認同的發展過程是不同,Carol Gilligan(1982)提出從Kohlberg的道德發展實驗中,可以看出女性人格在自我界定比男性有更多與他人的連結,女性被賦予善良天性,擁有照顧與關懷別人之特質,而男性則是不斷被催化走向個人化與成就導向,較少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成功的男性在情感表達上是有嚴重的限制,男性因不斷質疑與切割而發展自我中心概念,而女性則在認同與親密中經過不斷融合,成為利他主義意識,在成人後,女性自然也承擔大多育兒責任(王雅各譯,2002, Gilligan,1982)。

3. 
性別刻板印象
        發展心理學家指出,人們自幼即形成和成人相似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來自於社會對兩性期望的不同,社會上許多人會依性別作為分類的依據,將某些概括性或傳統上的特徵分別加諸於兩性上,但是這種信念往往缺乏足夠的證據,並且具有過度類化的特性,在缺乏足夠的參考資料時,人們會依賴刻板印象作判斷。刻板印象雖不一定正確,但據以形成的社會知覺卻往往會強烈支配個人的觀感。

        在傳統以男性為主的父權社會文化下,要求男性要勇敢、獨立、理性、果斷、堅毅、主動,要求女性要溫柔、整潔、文靜、被動、同情、依賴、委婉。男性表現陽剛的行為獲得讚賞,女性在表現陰柔的行為上獲得讚賞,久而久之逐漸形成「男性要陽剛,女性要陰柔」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如影隨形的伴隨在生活中,
進而規範出不同標準的兩性行為,也深深影響男女「父職」「母職」角色之扮演,長久以來,大眾在此性別區隔嚴重的結構中運行而不自覺,甚至習以為常,例如就業、家庭照顧工作..等層面,就處處呈現性別刻版化印象(陳源湖,2002),久而成俗,在家庭中也對父母雙方產生不同的角色規範與角色期待,形成父職與母職的分野,男性必須要負擔家計,女性要教養子女,如果男女角色互換,男性成為「家庭主夫」,從事家務處理、照顧子女,女性負擔家計,如此男性便會被取笑,或被稱為「吃軟飯」、「沒出息」,也因此造成父職、母職角色之分化,且不易改變。根據研究顯示,雖然近數十年來男女地位逐漸平等,女性就業促使傳統性別角色調整,惟女性仍係家務工作重心(廖永靜,2000)。
    
(二)社會建構論
        每個人從一出生就開始接受社會化,各種社會角色學習更是如影隨形、不知不覺影響我們的生活,親職就是如此的特定心理過程。父母的角色即透過生活、教育、法律、媒體不斷複製形象,當我們在心理層面累積成一種意識形態、一種概念,就會藉此思考與理解世界,進而演變成一種社會行為。

        Daly(1995)將父職角色的形成視為一個不斷變動的社會建構的歷程。
Plaza將「母職」角色定義為一個必須負有照顧、養育、服務及安撫孩童等相關責任之社會角色引自張瀞文,1997)。從這定義可以看出,親職是執行上述相關任務而產生的一連串被社會普遍認同的行為,進而發展出一套獨立的邏輯,與社會中各界面持續互動與維持之社會機制,用在性別角色分工中,父職是提供經濟資源,而親職是獨立於父職之外的另一種社會體制,這種體制是被社會所規範、文化所型塑而成,故親職不只是社會分工的歷史結果,更是集體意識的社會行為。而掌控集體意識往往是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不斷宰制並合法化其價值,並透過性別角色學習,一代傳承得以延續。而社會結構不平等下,親職實踐者仍以女性為主,社會對父親與母親之親職角色也有不同期待。
        許多男女成為父母後,所伴隨而來的心理與生活調適,都是經過一番的學習過程,也會受到社會文化對父職與母職期許,而不斷調整、合與改變,以符合一般人對角色行為的想像。依據性別角色發展理論,當男性要成為父親時,其楷模應該是自己的父親,但實證研究卻不是如此,而是在轉換身份的過程中,尋求好的行為表現納入自己角色中,捨去許多不好行為表現,這些楷模可能是同儕友人、長輩、公眾人物或一些重要他人等,父職行為的認知來源是多元化與片段化,而這樣一個在思想、認知或實踐上的流轉與變動,被稱為「父職的持續建構歷程」(白怡娟,2004),也因每個人會依據個人認知與體驗不同,所建構出來的親職內涵會有所不同,也各具有獨特性。但從社會學習論觀點,強調楷模的重要性,認為這楷模至少有三種以上的型態,如象徵性圖像(媒體宣傳)、實際人物(生活周圍的人)及社會情境(行為規範)等,這些楷模都會影響父親去實踐親職的表現與認知,在遇到狀況時,不斷修正與重新詮釋,這種形塑過程再再涉及到觀察、溝通與協商,所建立出來的父職與母職,也就是說,當男性與女性在承擔親職之後,會藉由媒體、書籍、重要他人或同儕友伴的潛移默化,或個人的反省,而完成重建或化解衝突使得親職認知與實踐更趨於一致。 所以親職是一種持續性建構歷程,親職內容是會隨著個人認知與社會環境不斷地發展。
        綜合以上兩個理論之探討,人
之性別養成過程是從基本「生性」性別劃分而產生性別角色,然後經由楷模、社會文化的學習成為「社會性」的性別角色;在社會化過程中,經由性別分工與機制而產生同的性別意,一是接受性別角色分工,另一種是拒絕性別分工,認為適性發展才是重要,(王秀,2005),性別養成過程之關係如圖2-2:

 

2-2.  性別養成過程(王秀,2006)

叁、「父職」「母職」角色之信念內涵

「角色」代表個人被賦予的「職務」及「工作內容」,是某種象徵意涵、是一組合宜的行為,是社會對某些行為的評價標準、是與其他人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行為規範、是個人佔有特別地位所表現的行為模式。(徐敏容,2005)

有學者以為母親與父親在親職角色上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如:父職的「育」,而母職的「養」,父職為行子女人格發展及社會化的教育,掌握原則性的方向與想法;母職則為執行生理需求等照顧,諸如:打點一般性的洗澡、餵食、吃藥、買東西、添衣物等生活起居。

父母親職角色,由最早的母系社會:父親的職責是提供飽暖,母親的職責是照料子女照料;傳統父權社會:父親安排子女學習,提供家庭經濟來源,作為孩子學習楷模者,母親則扮演處理家中事務及教養子女的情感性角色;直到二十一世紀現代家庭:父職角色已漸由「上下威權關係」慢慢走到「類平輩關係」王叢桂,1998;林文瑛、王震武,1995,嚴父慈母的角色逐漸改變,親職角色更多元化,對於子女的教養則有賴夫妻共同承擔親職的角色。可見父職」、「母職」的信念內涵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漸漸有所改變。
(一)父職角色信念內涵
1.傳統父職角色信念內涵

謝延仁2004)提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傳統父職角色具有下列幾點特質與樣貌:

1)男主外、女主內的親職分工

傳統時代,社會所公認的夫妻關係可用「夫高於妻」,「夫唱婦隨」與「夫主外,妻主內」三句話表示;此三句話說明了傳統時代家庭內事務的安排,也代表了家庭中夫處於主位,妻處於輔位或配位,所謂「君子遠廚」的說法正是對此貼切的描繪。

2)權威與慈愛兼具的父親角色

「權威」就是由儒家思想所設計的一套行為法則,在中國的政治、社會、和家族中發生維持傳統和穩定社會結構的功能(文崇一,1992)。「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中的父子關係更是父親權威性格的極端表現。

權威的反面是服從(文崇一,1992)。關於傳統文化對於父親慈愛角色的期待,則可由孝道文化中窺知。孝為歷代中國所最注重的倫理道德。傳統文化中,良好的親子關係可用「父慈子孝」一句話加以形容(黃堅厚,1996)。然而,孝與慈二者互為因果,子女的孝必須受為父者的慈的影響下始能產生。孝心雖係天生,但如缺少父母的慈愛的對待與養育,子女的孝行往往會發育不出來。簡而言之,「父慈子孝」是親子間的交互作用,父親對於子女的孝行要求,必須建立在父親慈愛的前提上。

3)疏離的父子關係

中國家庭的家人關係可分為父-子母-子、子-媳、婆-媳、父(母)-女,五種不同特性的雙人關係(胡幼慧,1995)。然而,父子關係才是中國文化的主軸(李亦園,1988)。中國有句話:「不孝有,無後為大」,由此可見中國人重子過於婚姻關係。

中國人雖重子但卻疏於親子關係的經營,傳統男性對於教養子女是採用所謂的嚴教觀(林文瑛、王震武,1995),認為凡事總要建立起父親的威嚴,子女才會聽從父親的管教。因此父親不會隨意向子女表達內心的感受,不輕易的稱讚兒女,不願或不知如何親近兒女,而子女也無法過度親近父親,只能聽其指導、教訓來作為處事的準則。因此在中國古代,父親與孩子的關係似乎是相當疏遠的。

4)嚴格與自律的教養要求

傳統文化下,生育子女的意義與目的在「傳宗接代」,特別是指生男孩子。傳統文化相信我們今世的人是已故祖先生命的延續;而已故的祖先已變為鬼神,存在於另一個世界(楊懋春,1980)。因此,在傳統文化的子女教養中,實質上是同時隱含了祖先祭祀與子女教養兩大意涵。
2.現代父職角色信念內涵

相對於傳統的父職角色信念,郭佳華(2000)亦指出現代的父職的角色內涵應包括:

(1)  經營良好的夫妻關係,能夠滋養孩子的成長。

(2)  與妻子共同分擔親職角色,包括對小孩子經濟的、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照顧。

(3)  經營親子關係,使親子關係良好,能夠與孩子做有效溝通,給予孩子必要的教養。

(4)  做新男人(兼具男、女性特質),以提供孩子學習的性別角色模式,所以除了勞務、經濟、感情需求的滿足,更探討了家庭中的性別角色扮演。

(二)母職角色信念內涵

莊雪芳(2004)指出傳統與現代母職角色之信念內涵如下:

1.傳統母職角色信念內涵

(1)    養育照顧:母親應盡心盡力養育、照顧孩子,滿足孩子食衣住行之安排與準備,並且盡到培養孩子生活技能的義務。

(2)    嚴教紀律:孩子是被動的,嚴厲的管教和責罰,可以使孩子改過向善,並能記取教訓;同時長輩對晚輩要時加規範,使其言行舉止有所依循踰矩。

(3)    服從支配:孩子應有長幼有序、尊親、敬親的觀念及態度,對長輩的管教能虛心學習;父母得以自身的經驗,支配孩子參照模仿,以使孩子的成長學習有所依循。

(4)    期望成就:有學習就有希望,孩子的學習應給予妥善規劃,父母教育的目標不在個人能力的發揮而在滿足家族的需求;冀望為孩子設想鋪路,使其能表現得比父母好以光耀門楣。

2.現代母職角色信念內涵:

(1)    主動接納:孩子具有自動自發、主動學習的本能,允許孩子思考上的獨立自主,瞭解接納子女的個別差異、信任、尊重並關心他們,鼓勵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使其更具信心及勇氣。

(2)    情感支持:能同理孩子,並給予正向的情感支持,保持與孩子親密的互動,留意孩子的情緒反應、傾聽子女的心聲,並能適時鼓勵、肯定孩子的表現;經常敏銳察覺自己的情緒、社會行為、衣著與表情的適切性,避免造成子女不良影響。

現代父母忙於工作,多將孩子交給學校或安親班,父母照顧孩子的時間減少,相對親子間的互動機會亦減少許多,因此作者認為將「現代母職角色信念」歸納為「主動接納、情感支持」二個向度是不足的,「現代母職角色信念」除了「主動接納、情感支持」以外,還必須包括傳統母職角色信念中之「養育照顧」。綜合以上二者,研究者認為現在「母職角色信念內涵」應包括下列三項:1.養育照顧、2.主動接納、3.情感支持。

肆、結論

雖然親職角色因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改變,傳統上,母親扮演家務處理、教養子女的角色,而父親則是經濟提供者、家中的掌權者,而現在雖然父親也漸漸投入協助家務處理、分擔子女教養的角色,但女性仍是家務工作重心,歸究其主要原因,乃是深受性別刻板印象之影響,因此當我們要破除親職角色之分化時,首先必須先破除刻板印象之迷思,身為家庭教育者,我們除了提供各項親職教育、親子溝通等課程以外,我們也必須協助家庭成員進行價值觀的澄清,破除刻板印象的迷思,破除父權社會權威、疏離的父子關係之界線,讓親子之間可以多一些互動、溝通,彼此之間有更多的彈性,而非威權的限制。

親職角色扮演會影響到親子關係互動、夫妻關係協調、家庭和諧,因此父母在親職角色扮演上,必須朝向現代親職信念內涵發展,父親要成為新好父親(兼具男、女性特質),經營經營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分擔家務;而母親也要成為好母親,除了傳統的養育照顧外,也要給予子女、丈夫多些關懷、接納與支持,夫妻之間彼此相互學習、支持,以扮演新時代之親職角色,共同為創造家庭幸福而努力。

 

參考文獻

王以仁(2001)。未來的家庭發展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秀(2006)。單親父親之親職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台北。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7-2413-H031-

001。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白怡娟(2004)。雙生家庭中的父親對父職角色認知與實踐歷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麗絲(2001)。從台灣看日本家庭教育。載於日本家庭生活教育考察之旅成果報告(頁3-4)

李慧美(2003)。開啟親世紀的親職教育。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編,家庭教育學(頁559-593)。嘉義:濤石文化

吳宗立(1999)。開放社會中學校親職教育的推進。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2),66。

林文瑛、王震武(1995)。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分析。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莉菁(1999)。單親父親的男性角色與親職角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

侯佳惠(2002)。成人學習者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轉化學習歷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惠芬(2003)。男性眼中光的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敏容(2005)。育有青少年子女母親之父職期望、期望差距與其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31-154)北:師大書苑。

高淑貴1986)。雙生家庭親職功能的實施。社區發展,35 ,31-36。

翁雅雪(2005)。學齡兒童氣質與父親父職實踐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允中(2006)。單親家長對青春期子女親職性溝通之探討-以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南部地區家扶中心單親家庭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佩韻(1998)。離婚單親父親父親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瀞文(1997)。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教雙月刊,77,20-25。

陳源湖(2002)。婚姻暴力中的性別意識型態與權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性別、知識與權力研討會」論文集。

陳靜雁2002)。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內涵。暨南大學社會政策政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軼辰(2003)。線上遊戲參與行為消費者性別角色認同之探討。長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論文。

陳皎眉、王叢桂、孫91 年社會心理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莊雪芳(2004)。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佳樺(2001)。父親參與父職教育方案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真(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廖永靜(2000)。社會變遷、家庭變遷與家庭教育需求。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35-78)北:師大書苑。

劉金花88 年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文化。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賴宜櫻2004)。獨當一面:單親家長親職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延仁2004)。兒童保護案件中施父親其父職角色之研究〜以身體虐待或疏忽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