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兒童親子互動與生活適應之探討

林雅鈴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研究生

 

壹、前言

        面對時代的變遷,台灣的社會結構不斷的改變,人們的價值觀與家庭觀有了多元的想法,因此家庭結構也逐漸在轉變中,其中又以單親家庭上升比例為最高。根據內政部(2001)統計資料顯示,單親家庭成因以「離婚」者比例最高,占60.8。從民國70年的0.83%逐年上升到95年的2.83%,上升了3倍多;離婚對數則由民國70年的14884對,逐年增加到95年的64540對(內政部統計處,2006)。這樣的比例增加,也使得面對父母離婚的兒童增加。站在教育的第一線,於教育與輔導兒童時,面臨更多的挑戰,有些家庭功能彰的孩童,確實在學習與適應能力上產生較多的問題,雙親家庭與單親家庭相較下,單親家庭要在社會上維持充分的家庭功能或許比較不容易,所以容易造成單親家庭不如雙親家庭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而且因為是單親家庭結構,所以有可能比較缺乏人手,少了一位家長共同處理家庭內必須做的事:如維持生活、養育兒女及料理家務,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兒童是否能得到身心上的需求滿足,確實值得重視。

 

貳、親子互動

一、親子互動的意義

個體從有生命開始就不斷的和母體產生互動,接著和父母、家人、朋友乃至於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不過這一切接觸都要以親子互動為基礎。

        親子互動是一種動態系統,必須藉由父母與子女雙向的互動,不能光從父母的角度來評定其親子的互動關係。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是彼此心理交互反應的相互影響結果,並非單只是父母態度對孩子具影響力,子女行為也將會左右父母對其之管教方式與態度(吳永裕,1996)。

二、親子互動關係對單親兒童的影響

        個體從一出生,就經歷嬰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等親子關係發展歷程,在這發展過程中,親子關係的品質,將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價值觀、品格發展、兩性交友或婚姻觀…等。親子互動所產生的親密感與支持度對一個個體的情緒穩定、性格成熟度也會有所影響,這些都關乎著個體日後生活的幸福。換句話說,生命發展週期的不同階段的親子互動關係,對子女的身心健康、生活態度、價值觀與人格特質將有莫大的影響。單親家庭的型態是否會影響親子間的互動品質,以下按單親父母教養態度、單親兒童的問題、單親家庭親子互動的優勢來說明。

()單親父母的教養態度

        單親家庭中不良的互動關係,常是造成兒童問題的主要因素。父母如果表現排斥或拒絕的態度,兒童就得不到適當的指導與保護,因為享受不到親子間的溫暖而產生感情的飢渴,直接影響到安全感、自尊心的養成(楊妙芬,1995)。

1.單親父親
      
(1993)針對我國不同類型的單親家庭中,父母管教子女方式的研究中發現,不論是因母親死亡或離婚而形成的單親家庭,子女覺得父親最常採用的管教方式多半是忽視冷漠。亦即單親父親平時較少向孩子表現關愛與親情,和子女所做的溝通或互動也不多。謝品蘭(1992)發現,單親父親的親子關係呈現較多的放任、過度保護或補償的教養方式。這種現象,可能是和父親在原來家庭中扮演較偏重家庭外的工作,對親職一直參與不多有關。

2.單親母親

       單親母親採取的子女管教方式和形成單親的原因不同而有差異(王鍾和,1993)。因父親死亡而形成的單親家庭,母親常會對子女採取「開明權威」或「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前者認為自己應該堅強的負起母兼父職的重要職責,跟孩子的互動上,也盡量付出孩子所需的關懷。後者是將先生的死亡視為個人重大的失敗,這會降低別人對自身的評價因此將高期望、高壓力加諸孩子身上,以贏回受肯定的地位。

        因夫妻離婚而產生的單親家庭,母親最常採用的管教方式也是「忽視冷漠」,因為這樣的單親媽媽多半工作忙碌,身心疲憊,加上離婚後的心情沮喪,也常使她們無法專心照顧這些急需得到關心的孩子。當單親家庭的母親因家庭經濟的壓力而迫使其不得不減少照顧子女的時間,因而造成「母親缺席」的情境。在心理情緒適應方面,單親子女常覺得孤單、沒人了解、缺乏安全感、胡思亂想、心情不好、亂發脾氣(謝品蘭,1992)。

(二)單親兒童的問題

        許多研究證實,單親家庭確實會對其子女的成長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如生活適應困難、自我概念低落、行為困擾、人際及社會關係困擾等問題(李文欽,2003;謝品蘭,1992)。所以楊瑞珠、林秀娟、李玉卿(2000)等人將單親家庭對兒童生活適應的負面影響做整理分析,發現下面五項問題:單親兒童角色過度負荷與角色界限混淆;學業成就低落;單親兒童較難建立清楚的角色認定及和異性之間的關係;情緒困擾問題;社會適應上的困難等五點。

        不過在吳永裕(1996)的研究中卻指出:單親家庭所產生的問題不同於雙親家庭,但不等同「問題家庭」,也許較易形成較差的親子關係,使兒童在學習適應上產生較多的問題、行為困擾。可是單親家庭若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提供安全及情緒上的支持,則單親就不見得是危機了,「親子關係」的影響,遠甚於不同的「家庭型態」。

(三)單親家庭親子互動的優勢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任何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不可先入為主的認為,單親家庭是問題家庭,有些情況反而因為單親的狀態而使親子關係產生更多優勢。張英陣、彭淑華(1998)指出,父母離婚對青少年本身亦有正面影響,例如在性格方面會比較獨立、成熟,或離婚之前的衝突、暴力的壓力,在成為單親家庭之後,氣氛有轉好的現象。而楊瑞珠(2000)等人也將單親家庭對兒童生活適應的正面影響做整理分析,發現下面六項:民主式的教養;彈性化的角色與規則;孩子早熟並勇於負責;單親家庭的成員較富創造力;發展出堅強的人際關係;單親兒童通常較有耐性、同情心,並樂於與人分享經驗。

家庭結構並不是影響親子互動不良的主要原因,而是彼此所投入的時間、精力與情感,如此才能提高親子間互動的品質。所以,單親家庭比雙親家庭需要再多付出時間與精神去增進良性的親子互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三、親子互動理論

        親子互動是父母與子女人際關係、交互反應與溝通的動態系統與歷程,親子之間透過這樣的互動過程,可以影響彼此的態度、情感與行動,甚至改變彼此的互動模式。以下將從人類發展理論來探討親子互動關係。

() Freud的精神分析論

        以不同發展階段性心理的特徵,將個體的發展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等五個階段,說明親子間的早期互動經驗會影響個體長大成人後的人格發展與特質。

(二)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人的一生是由一連串的「危機」所構成的,共分為信任-不信任、自主行動-羞怯懷疑、自動自發-退縮愧疚、勤奮進取-自貶自卑、自我統合-角色混亂、友愛親密-孤單疏離、精力充沛-頹廢遲滯、完美無缺-悲觀絕望八個時期,說明人一生都在家庭、友伴、學校社區等環境中,學習面對或應付各種心理危機的挑戰,以修正自己並形成個人的人格特質,而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更是重要。

(三)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

       父母與孩子觀察學習的互動過程,是人類社會化最重要的歷程,所以父母是提供孩子良好示範與正確行為的重要對象。

(四)Vygotsky的社會文化論

       「鷹架」理論指出父母能隨時依孩子的能力,調整適當溝通的方法,並供給孩子所需要的協助,漸進式的讓孩子負起更多的責任。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對子女而言,父母是否能為孩子著想並且在實際行動上達到符合子女身心需求的目標,才能幫助子女成長、茁壯,成為一個可以獨立自主、面對不可知的未來的獨立個體。

 

叁、生活適應

一、生活適應的意義

        所謂的生活適應(personal adjustment)是指個人和環境之間取得協調均衡關係的過程,這種關係建立在個人與其所處環境間的交互作用上,因為每人種會為滿足其需要,以及達到期預定目的而不斷努力,同時又常受到環境所加之各種壓力,要求其依循某些方法而行;因此適應實為一動態過程,包含個體、環境、人格特質三者間取得調和之互動過程(王鍾和,1986;張春興,1996)。

二、生活適應良好的指標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良好適應的個體在各方面都能持有和諧平衡的傾向。

() Arkoff(1968)曾歸納出四個適應良好的指標:一、快樂與和諧:指個人對現實情境有幸福、滿足感,同時能與環境維持均衡關係;二、自我關懷:指個人能夠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認同、自我開放、自我尊重等;三、自我實現:指個人能發揮潛能並實現符合某一發展階段的任務,且其行為與人格能夠維持一致;四、適應現實環境:指個人能夠正確知覺外在環境,使自己自由、快樂的達到社會期望。

        (二)Kaplan和Stein認為良好的生活適應要具備:一、能了解自己的需求;二、尊重別人的需求;三、富有彈性及挫折容忍力,對於行為能夠有所選擇等三個標準(引自李文欽,2003)。

        (三)吳武典(1978)說明一個適應良好的人,通常具有下列特徵:一、正向的自我概念;二、適當的表同他人,而因此失去自我;三、面對且接受現實;四、知覺場地富而可用。

        (四)劉輝(1982)認為適應良好者的標準有:一、樂觀;二、正式現實;三、有理想,生活有希望;四、自信人;五、自尊人;六、自助助人;七、能夠控制、發洩情緒;八、能夠協調慾望或要求;九、具幽默感;十、對人、事、物有興趣。

        綜合以上所見,一個具有良好生活適應的人需要具備正向、正確的自我概念,並且能夠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體驗生活的意義與價值,對於他人的生命和需求給予尊重,最後要善控自我情緒與他人共處,並追求自我理想的實現。

三、影響生活適應的相關因素

        根據Erikson的理論,兒童時期的發展正處於「勤奮進取自貶自卑」階段,此時其發展順利者,則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否則將造成發展上的障礙,導致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因此兒童時期關乎青少年階段的發展,前期是後期發展的基礎,想要有一個健康均衡發展的個體,需要具備完善的生活適應能力。隨著社會不斷的變遷,兒童的生活適應問題也逐漸受到民眾的重視,一個適應良好的人才有辦法面對未來的各項挑戰,不管是學業或工作還是人際交往等,想要擁有幸福與成功的生活,跟一個人生活適應良好與否有著很大的關係。以下就單親學童所處環境包含的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人際因素等四方面來加以探討:

()個人因素 

        根據繆敏志(1990)的研究發現:由於單親前家庭社經地位的低落,單親後家庭收入的減少,缺少重要認同楷模,家庭壓力增加,家庭互動減少及人力不足等因素將造成單親兒童個人適應的不良。郭明堂(1990)則指出家庭狀況的改變最受影響的是便是幼小的心靈,尤其父母離婚或是死亡,對孩子來說是個創傷經驗,影響兒童的生活適應。

        在親子關係上,如果父母對孩子缺少關心或互動不足,子女可能會缺乏安全感,進而感到無助自卑,就像Erikson所說的,呈現較多自卑退縮傾向。

(二)家庭因素

        生活適應是否良好和個體人格的特質與經驗息息相關,國小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而家庭正是兒童生長過程中重要且具有影響力的場所,此時家庭功能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小覷了。由於家庭因素種類繁多,依親對象、單親成因、親子關係、父母管教態度及家庭社經地位等,皆會對兒童的生活適應構成影響。

        余啟名(1994)的研究指出單親兒童之生活適應各層面均顯著低於完整家庭兒童。在「個人適應」部分,單親兒童之個人價值意識、個人自由意識、相屬意識、退縮傾向及神經症狀,均顯著低於完整家庭兒童。在「社會適應」部分,單親兒童在社會標準、社會技能、反社會傾向、家庭關係、學校關係及社會關係均顯著低於完整家庭兒童。

(三)學校因素

        家庭和學校是學童生活中所處時間最多的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均會對其個人人格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家庭是扮演人格塑造起點的角色,學校卻也可能扮演改變人格的角色,所以學童在學期間所得到的訊息或經驗都有可能反映在日後甚至成人後的行為模式上。所以學校和家庭之間應該結合成為一個整體性的支持系統,以利兒童獲取最好的支援。

(四)人際因素

        一個人是否被他所屬的團體接納,對其人格養成與生活適應一定有所影響。學校是兒童所接觸的一個小型社會化環境,長時間與師長和同儕相處,其行為發展也會受這個環境影響。 

        不論是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或是人際因素,皆對學童的生活適應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為人父母或師長,都應該對孩子採取民主、關懷、同理、鼓勵的態度或方法,讓孩子有一個正向的學習楷模,並且快樂、健全的成長,這樣才能對其生活適應產生正面、積極的幫助,避免造成以後的遺憾。

 

肆、單親家庭面臨的困境

單親家庭結構對學童生活適應存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單親並非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而是單親家庭於實際生活中常遭遇到下列的困境:

()經濟上的負擔

根據內政部(2001)閩地區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結果發現,單親家長在生活適應方面認為「嚴重」困擾者,分別為「經濟問題」,占36.7、「工作、事業問題」,占21.4。一旦面臨這樣的生計問題,親子間的互動不免產生疏離,以致影響親子間的感情

(二)親子關係的調適

在一般雙親家庭的運作,通常是由「人父」和「人母」兩個角色,共同合作完成生計維持、子女照顧與養育、家務事、重要決定等親職任務。變成單親家庭後,兩個角色的任務,都合併於女性單親或男性單親一人身上,形成角色負荷的壓力和角色不熟悉的困境,因此不論男性或女性,大部分單親家長都感受到照顧和教養子女兩方面的雙重困難。

(三)社會支持與活動參與

        單親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比成為單親家庭以前要縮小許多,他們最常來往的社會網絡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同事、親戚、鄰居等。但整體來看,大部分的單親家長仍是過著相當孤立的生活,社會參與及使用社會支持並不活躍。

(四)身心適應方面的困境

        從變成單親之日開始,單親家長必須獨自面對新角色及新生活所帶來的種種生活壓力,例如居住安排、子女監護權、就業或轉業、經濟壓力、子女教養的擔憂、人際相處的困擾、工作事業等多重的生活問題,因而或多或少都曾感覺到心情沮喪、寂寞、孤立等情緒低潮,甚而演變成較嚴重的人際交往困擾。

 

伍、提升親子互動品質

一、注重親子溝通

        不管有多忙,都要找時間與孩子說說話,並且讓孩子知道自己忙些什麼。親子溝通要順暢並非是大人說小孩子聽的方式,不斷的說教或訓誡只會讓孩子想逃離現場。學習放下身段,當孩子的朋友,聆聽他的心聲,不僅適用一般家庭,更是單親家庭要學習的溝通方式。對孩子所談的事情表達關心或興趣,如此孩子才會喜歡主動將自己的生活與感受表達給父母知道。

二、正確養育的方式與態度適當的鼓勵與期許

        單親家庭的孩子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缺乏歸屬感與安全感,感情較脆弱,害怕失去愛,容易對人生感到沮喪、懷疑而失去信心。因而,父母應給單親孩子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尤其是感情上的支持。對於孩子良好的行為表現可以給予口頭或實質的讚美和增強,不要視而不見或認為理所當然;對孩子的期許要視其發展與適應狀況,避免不實際的期待或過分要求孩子儘快適應與成長,形成孩子的挫折感和莫名的壓力。管教以愛為前提,以關心為出發點,配合父母本身的身、言教,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與行為。

三、參加親子成長團體,增進人際交往

父母本身應該敞開心胸,多與外界接觸,除了保持與昔日的親朋好友聯繫外,也可參加類似各機構舉辦的親子成長營、單親家長成長團體,以獲取一些支援或訊息。擴展人際支持系統,除了可以維持生活穩定以外,還可以增強親子的社會適應能力,除退縮傾向的行為;參加親子成長團體,透過精心設計及有經驗且專業者的帶領,可學習親子溝通、互動技巧,以利親子互動品質的提升。

四、主動與學校聯繫,了解孩子的情形

        父母要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繫,了解孩子的學業成就、同儕互動情形、日常行為表現等狀況,和老師配合,積極輔導或鼓勵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或人生態度。學校方面則應建立協助單親學童家庭的親職教育網絡,以加強協助單親學童家長,例如「子女教養」、「親子調適」等面向。所以,推展單親家長的親職教育,必須藉由家長與學校兩方面齊頭並進的方式,方能由根起,一起成就。

 

陸、結語

        成為單親家庭必須經歷一段心理社會轉換過程,這個時期可能要面對心理狀態最為混亂的時候。在人類的生命週期中少有事件如婚姻狀況改變,使得個人需要在日常活動、責任負擔、生活習慣上做這麼多的變動與調適。因此單親家庭必須改變其原有的行為模式、接受新的角色(身兼多職),才能與社會環境達成平衡狀態。然而原本我們所擔心的生活適應問題,卻可藉由親子互動的品質提高,父母、師長或朋友實質上或精神上的支持來彌補家庭結構的不完整。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更是對孩子心理社會發展有正向的影響力,也是孩子生活適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986)。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出版社。

(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李文欽(2003)。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與生活適應之比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

吳武典(1978)。不同適應行為的輔導策略。測驗與輔導,7(4),511-512。

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

何福田(2000)。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台北:心理。

郭明堂(1990)。單、雙親家庭兒童歸因特質之分析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5,451-534。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4,12-30。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學報,8,73-108。

(1982)。現代人的心理衛生。台北:天馬。

繆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品蘭(1992)。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以離婚分居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

Arkoff, A.(1968). Psygology of Adjust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