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的內涵及理論之探討

顏秀芳

嘉大家庭教育所研究生

 

壹、前言

由行動中可以得到最美好的事物是什麼?不論是販夫走卒或是文人雅士都認為是幸福。 (引自 Argyle,1987/1997)

「幸福」(well-being)是一個抽象的字眼,但卻是所有現代人一生想達到的最終目標及理想境界幸福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動力,從中人們可更了解自己,也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呂敏昌,1993)。人活在世間,無不期望幸福(Diener,1984)

觀察當今社會現況,結構迅速改變,人們的價值觀急速變遷,雖然物質生活不斷提高,但精神層次卻沒辦法與之提昇,壓力、焦慮與不安、憂鬱,早已變成現代人的通病,2006年天下雜誌所進行幸福感的調查中自認為幸福的人仍有近兩成認為自己不幸福,認為五年後生活將會更幸福的民眾比例更急遽降至三成四。可見越來越多的人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及悲觀,連帶威脅了幸福感

到底什麼是幸福?是大家越來越重視的議題,更值得我們加以研究與進一步探討。

 

貳、幸福感的內涵

吳月霞( 2004)認為從幸福定義的本身可看出此人對幸福的觀點、自我期待和需求的看法。但幸福本身代表許多抽象模糊的概念,難以對其下一客觀定義,茲將中外學者對幸福感的看法敘述如下:

幸福是個人主觀、正向的感受,而非外在客觀標準為評斷依據(施建彬,1995) Diener1993)認為幸福感是具有正向情緒,但無負面感受,對整體生活感到滿意;呂政達 (1987) 認為幸福是一個人盡其所能,在為其所當為的努力過程中,所獲得的一種喜悅和滿足感。隨著研究成果的累積,對幸福感的概念與理論有更清楚的認識,如目標的完成、在活動過程中充分體驗、擁有較正向的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生活愉快事件的累積與負向事件的減少以及透過認知批判與比較過程獲得的正向感受,都能解釋個體的幸福感(巫雅菁,2001);陳嬿竹(2002)歸納出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多正面的活動,並能從他人身上獲得關係的滿足,則幸福感較高,對生活也較滿意;謝青儒(2002)認為「幸福感」之意義取向於「Subjective well-being」(主觀之幸福感)之內涵,認為幸福感是個人主觀之感受,幸福感的獲得並不受外在控制,而是個人內在對外在事物的闡釋,所以幸福感是認真投入後所伴隨而來的感受。

歸納以上眾定義可看出,眾學者對幸福感的定義是多元的,但一致認為幸福的感覺,可使個體發現自己、並了解自己存在之意義與價值,從中獲得滿足感。也多認為幸福感是個人主觀的經驗,是個人內心的情緒狀態,包括情緒、認知和身心健康等三個層面的感受,但其亦受外在環境的支配。當個體達到生活滿意、正向情感、身心健康、有良好發展及完整的滿足感時,也就能得到幸福。

 

幸福感的理論

探討幸福感的相關理論相當多,因各派學者由於對幸福感界定不同,形成不同內涵之幸福感理論,巫雅菁(2001)、林子(2000)、施建彬(1995)、莊慧秋(1987)、陳嬿(2002)、陳驥龍(2001)、黃馨萍(2003)等人將其歸納為需求滿足理論、人格特質論、動力平衡理論三個觀點。何名娟(2004)陳騏龍 (2001) 李清茵 (2003)將其歸納為四種觀點,故以下就這四種理論來探討幸福感: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此理論強調幸福感主要是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只有在需求滿足時,才會感到幸福,若是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個體就會有不幸福感。屬於一種由下而上(Bottom-up Theory)的思考模式(李素菁,2001;謝明華2002)

這與Maslow(莊耀嘉編譯,1990)的需求層次理論( Need Hierarchy Theory)相似,Maslow認為人生下來即有生理、安全、愛與隸屬、尊重、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上的需求,實踐需求便能得到滿足。Sheldon Bettencourt (2002)更進一步指出這幾種需求層次與幸福感指標有關,只有達成該階段目標,才會有幸福感 (引自陳鈺萍,2004)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es)比「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es)的滿足更能提升幸福感(Maltby Day, 2001)

因著重點不同,需求滿足理論又分為下列幾個學派,包括目標理論、苦樂循環理論及活動理論。以下分別說明之:

()、目標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又稱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李素菁,2001) 。此派學者認為幸福是個體一生努力追求的方向及目標,個人之目標達成與否是影響幸福感之關鍵因素(吳珩潔2001;Omodei & Wearing, 1990)。其注重需求與目標之間的滿足(吳珩潔2001);並認為人們行為源自於內在之需求 (陳鈺萍,2004謝青儒2002)

但此理論需區別快樂和幸福之不同:吃一頓可口的晚餐或收到一份禮物等只是屬於眼前短暫的歡樂 (謝青儒,2002;陳騏龍,2001) ,個人努力達到目標所獲得穩定且長期性的滿足才能叫做幸福(Omodei Wearing,1990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此學派認為,快樂和痛苦其實是一體兩面,不僅同一根源,且伴隨而來,只有痛苦後才能體會及珍惜幸福(謝青儒,2002)。當一個人長期需求不滿,便會產生不幸福的感覺,所以一旦需求滿足後,所獲得的幸福感將更強烈(李素菁,2001)。因此一個無所匱乏的人是沒有辦法體會到真正的幸福(Diener ,1984)

零和理論(Zero Theory)與其相似。零和理論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是相對循環存在的,因此兩者的總加量值為零施建彬,1995;李素菁,2001

3.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又稱為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Omdei & Wearing, 1990)。其認為個體在工作、休閒、運動等活動歷程中,或不斷的互動與回饋中,可發揮潛能,並使個人需求滿足,而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Argyle,1987/1997Diener,1984,所以沒有活動,就沒有快樂。因此幸福感應是來自於人類主動地且專注地參與活動的過程,幸福是活動的副產品,而非活動的結果陸洛,1997; Diener, 1984

亞理斯多德是最早的活動理論家之一,現代學者以社會整合的觀點,認為參與社會活動是個人幸福感的主要來源,經由成員彼此的分享,能提供不同的社會支持,進而促進精神健康、心理適應與幸福感。社會學大師涂爾幹即認為,在一個整合度高的社會中,社會參與可保護個人免於病態 (引自陸洛,1998) 心流理論Theory of Flow(Crikszentmihalyi,1975;引自李素菁,2001)Burger1993)的「心流經驗」(flow experience)(一種快樂和滿足的狀態),則進一步指出太過困難或太過簡單的活動對個體並不具吸引力,只有活動之難度或挑戰與個體自身的能力志趣相當時,個體才能專注於活動之中,並得到幸福感。引自顏映1998;李素菁,2001

綜合以上,「需求理論」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思考模式,幸福感會受到短期生活事件的影響,當個體達成能力範圍內所設定之目標或參與活動,會產生愉悅的感受,個體自發的動機會提昇幸福感,個體苦盡後幸福感的感受將更加強烈,所以可以有效說明個體在經歷某一事件後,幸福感增減的情形,但對為何有些人始終是幸福的卻沒辦法說明,無法解釋人格等因素對幸福感所造成的長期影響。

二、人格理論 (Personality Theory)

此派嘗試由個體特質的觀點和個體的認知方式來解釋幸福感產生之原因。其強調人格應是預測幸福感最強有力且一致的關鍵,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個人看待事物的不同心態,進而影響個體引發不同的行為,產生不同的處理態度,感受不同程度的幸福感顏映馨,1998;施建彬,1995;李素菁,2001

因著重點不同,人格理論又可分特質觀點及連結理論兩派:

()、特質觀點(Trait Theory

Costa Mccrae1980)認為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特質,而其可能導因於個體先天遺傳上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機制,或是後天學習的結果李素菁,2001李清茵2004Veenhoven,1994Diner 等人以美國人為樣本,發現外向性(extraversion)可以預測幸福感(引自李清茵2004)Heady Wearihg1990)研究中也發現相同結果。Costa Mccrae1980)同時指出神經質(neuroticism)可以預測負向情感(引自李清茵2004) ,但與幸福感呈現負相關,施建彬(1995)秀文(1999指出個體神經質傾向越高,則幸福感越低。

()、連結理論(Associationstic Theory

此理論是以認知和記憶來解釋為何有些人比較容易感到幸福(Diener, 1984)。生活事件本身是中性的,個體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經過認知解釋後,賦予生活事件意義,故對於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感受,主要的差異就是來自於對事認知角度的不同(李清茵2004)。陳毓茹(2005) 提到個體避免負向的想法,並多往正向積極方向想,就會比較有幸福感受。某些人會在記憶中,建構了幸福感的網絡,當事件發生時,他們便會透過幸福感的記憶網絡提取腦海中的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產生林子1996Diener, 1984;施建彬,1994;顏映馨,1998;陳騏龍,2001。簡言之,當認知系統有正向偏誤的情形產生時,個人較會以正向的認知角度來看待事情時,並以正向的態度來解釋事情,也較能產生幸福感Diner, 1984;顏映馨,1999;陳騏龍,2001李清茵2003;施建彬,1995;陳鈺萍,2004

綜上所述,此學派屬於一種由上而下(Up-down Theory)的思考模式(李素菁,2002;謝明華2002) 。它認為人格特質決定一個人的幸福與否,認為人格特質與幸福感兩者間有極密切的相關,外向性的人較易感到幸福,內向性神經質者則否,認知及記憶也會影響到對幸福感的解釋。其優點是可補充需求理論之不足,可清楚解釋為何有人快樂積極具有幸福感,有人常消悲觀,不易感到幸福,但它卻忽略了外在生活事件對個人幸福感之影響及感受程度之差異,也無法解釋個人之判斷依據。

從以上這兩派理論看來,若單從需求理論或人格理論來探討個體間的幸福感,實有不足之處。因此有學者嘗試由整合的觀點出發,綜合需求與特質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一方面承認生活事件所帶來下而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肯定個人特質對幸福感產生上而下的效應。這種整合模式融合了兩者之優點,其不僅由個人特質部份來說明幸福感長期穩定的特質,同時也能合理的解釋生活事件對幸福感所產生短期性的影響,可說同時兼顧了生活事件和個人特質對個體幸福感的影響。

因著重點的不同,又可分成「動力平衡理論」與「判斷理論」來說明林子1996;施建彬,1995;李素菁,2001;陳騏龍,2001;何名娟,2004;李素菁,2001 李清茵2003

三、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此派學者Heady Wearing 1989)認為個體的幸福感不僅來自於長期穩定的人格特質,還會受到短期正負向生活事件的影響(引自廖梓辰,2002)。大部分時間中,因受到人格特質因素的影響,幸福感會呈現穩定平衡,但是發生特別或不同於過往經驗的生活事件時,便會影響幸福感的動力平衡,使個人幸福感產生改變Heady Wearing1990;施建彬,1995;林子1996;李素菁,2001

 四、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此派強調個體的幸福感來自目前自己實際的生活狀況與個體所建構的目標相比較後的結果陳騏龍,2001李清茵2003,所以幸福是相對比較後之結果,此比較之標準會隨情境改變,且由自己所選取建構Diener1993 Veenhoven1989,若面臨事件比參照標準好時,就會產生幸福;反之就會有不幸福的感覺。

此比較標準會隨著情境的不同而產生,可以是他人、自己過去經驗、或理想的目標與期待陸洛,1997Diener, 1984,因此隨著個人所選擇的參照標準不同,又可分成以下派別施建彬,1995;林子1996;顏映馨,1998,陳騏龍,2001李清茵2003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此比較之參照標準是他人,因此幸福感是來自與他人比較後所得的結果(李素菁,2001Diener, 1984,他人可以是家人、朋友,甚至不認識的人,但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與自己社經地位相近的人為比較參照標準(Argyle,1987/1997)。

Diener等人(1999)認為個人的人格會對幸福感產生某個程度上的影響。通常「向上比較」會使幸福感降低,而「向下比較」則有助於幸福感的提昇(簡晉龍,2002)。

()、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此理論之參照標準是個體以往的生活經驗。當出現以往未曾發生過的生活事件時,會有幸福或不幸感,若現在比以前好,個體便會有幸福感,反之,則幸福感便會降低(郭俊賢,1994)。但一段時間習慣後,原本刺激、興奮或快樂感覺就變得沒有那麼強烈(吳珩潔,2001)。樂透彩卷的中獎者即應證此一現象(BrickmanCoates Janoff-Bulman ,1978,引自吳珩潔2001)

在適應期後事件不再引起任何情緒反應時,此適應的過程就會成為內在經驗,事件也會成為內心經驗的參照標準。在後來生活中出現類似事件時,個體就會再將它與過去的經驗相比較(施建彬,1995)。

()、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

為適應理論的修正(何名娟,2004;李素菁,2001)。每個人對生活事件有一平均的容忍範圍(何名娟,2004),超出個人容忍範圍才會覺得幸福或不幸福。其參照標準來自過去的生活經驗,但這標準會隨著事件的發生,不斷地改變修正(Diener, 1984)。

()、抱負水準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

又稱「期望水平理論」(李素菁,2001) 或「期望理論」(Aspiration Theory(何名娟,2004;陳騏龍,2001)。此參照標準為理想與期望。理想是指個體所希望達成的最佳境界,也就是個人依據過去生活經驗所設定的理想目標 (李素菁,2001 陳騏龍,2001)。個人的期望會受:有關他人所擁有的;過去所擁有的最好經驗;目前所希望的;未來可能獲得的;值得得到的;自己認為必須得到的影響諸因素的影響陳騏龍,2001李清茵 2003

幸福感即是決定於理想期望與現實兩相比較後的差距結果,當個體的理想與現實狀況差異大時,則其幸福感會較低;反之,當個體的理想與現實狀況差異小時,則其幸福感會較高施建彬,1995;陳騏龍,2001 

 ()、多重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又稱多元差距比較理論(何名娟,2004) Michalos( 1985認為個人會用許多不同的標準,將自己與他人、過去與現在、理想中的滿意水準、需求或設定的目標等加以比較(引自陸洛,1998;陳騏龍,2001何名娟,2004;李素菁,2001) ,這些差距訊息會交互影響,決定個人的滿足感。因此理論認為幸福感並非單一因素所能決定,一個人對某個生活層面例如:人際關係的幸福感,是取決於個人目前狀況與選擇後的參照標準相較下的差異。此差異程度越小,表示幸福感越高(吳珩潔2001)

此理論,其判斷標準可以是多元的或是他人,或是個人現在及過去的生活經驗,或是社會觀點,或是個人期望,只要個體的現狀超過於比較的標準時,就會產生幸福感。因其可以兼顧人格特質與生活事件對幸福感的影響,因此可以較完整的解釋幸福。

綜合以上四派學者的看法,此四理論相同點均在解釋個人的幸福感如何產生,但各有不同主張和優缺點:需求滿足理論的觀點認為只有在需求滿足時,個體才會感到幸福,幸福感主要是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是由上而下模式;人格特質理論的觀點認為幸福感常取決於個人天賦的性情和人格及其看待世事的心態,是由下而上模式;判斷理論及動力平衡理論整合了上兩種:動力平衡理論認為幸福感的獲得,會受到穩定的人格因素及生活事件的影響,當生活中發生特別或不同於過往經驗的事件時,個人的幸福感將隨之改變;判斷理論學派的觀點認為幸福是與參考點比較後所得的結果;這兩種整合說法注意到事件本身及人格對幸福感的影響,但還是不能確切說出人格與事件與幸福感間的確切關係及判定標準,尚待進一步再研究。

 

結論

幸福感可以使個體發現自己,並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吳月霞,2004;陳嬿竹,2002) ,從這人們可發現自己,知道自己是誰,欲往何處去(陸洛,1997)。幸福感可使我們更加肯定自己,並發現人生意義,進而達美好之生活,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加以探討及深入研究的。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何名娟(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吳月霞( 2004))

呂政達(1987)。還幸福一個本來面目。出自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文化。                                     

呂敏昌(1992)。國中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台北。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李清茵(2003)。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屏東。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謝明華 (2002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謝青儒(2001)。父母參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英文書目

Argle, M. 1997)。幸福心理學(施建彬、陸洛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1987

Din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Omodei, M.M. & Wearing, A. J. (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 , 762-769.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