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台「綜合中學」實施情況之比較

黃瑩甄

嘉義大學國教所研究生

 

壹、研究動機

   具有「適性發展、延緩分化」特色的綜合中學,在歐美主要國家早已普遍存在,其中尤以美國和英國為盛。美國在1991年,就讀綜合中學的學生人數占98.4%;在學校數方面也達到94.4%。英國綜合中學的情形,依1988年的教育統計,在英格蘭地區,就讀綜合中學的學生數占公立中學的85.7%,而威爾斯地區就讀綜合中學的學生高達98.3%,蘇格蘭地區更為100%(吳清基,1995)。由此可見,美國和英國二個國家基本上都以「綜合中學」為其中等教育發展之基本型態,而綜合中學在日本和德國雖非主流,但亦有日漸增加且更受到重視之發展取向。故台灣有鑑於此,於民國85年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當中提出綜合高中試驗之理念。

綜合高中實施至今已有10年,然其發展卻不似英美國家的順利,也無特色可言,為探討這些議題,故本文首先便以發展綜合中學為主流的英美兩國做一介紹,其次,與台灣現行發展做比較,最後從英美實施情況提供台灣作為借鏡­,並以此對台灣綜合高中提出建議,以及針對台灣現行的困境試著提出解決之道。

 

貳、綜合高中的意涵

    關於綜合高中(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的定義,學者黃俊傑(1999)認為:「綜合高中的設置旨在照顧每一位學生,提供適性的教育機會,實現教育均等的理想。因此綜合高中有全民性、平等性、多元性和自主性,綜合高中之「綜合」乃取其課程綜合、學生綜合、師資綜合、設施綜合、進路綜合之意」。綜合中學的設計即是將普通中學和職業中學合併設於同一學校;在課程設計方面,融合高中與高職課程內涵,設有普通科目以及職業科目,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需要。其間科目分為共同必修及選修科目,前者有英文、社會、數學、自然、體育、藝術等;後者分兩類,一為有關升學方面,提供升學傾向的學生選修,另一為就業方面,不升學者可依其興趣,選擇習農、工、商、家事等科目。 在綜合高中就讀的學生,分流是以科目分流取代機構分流。招收國中畢業生。以延緩分化的方式、多元豐富的課程內涵、廣泛的試探機會、充分的輔導措施,來達到適性發展的機會。綜合中學最大的優點,在於充分實現民主的精神,學生不論貧富、智愚、種族不同,均可進入綜合中學,藉由共處一堂的機會,增加彼此的了解,並互相合作,使將來進入社會後能和諧生活。

    總而言之,綜合高中的理念可以說是兼具高中與高職的教育功能,讓學生有充分的選擇與學習自由,同時隨其本身適性發展,提供以學生為本位的學習環境,使其未來生涯之規劃無論是繼續升學或就業機會之進路將更為寬廣。

 

美英台綜合中學之實施情況

一、美國綜合中學

(一)發展背景

    最早設立綜合中學的國家是美國,而美國的中等教育即是以綜合中學為主流,從1913年美國「中等教育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reorganiz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在一片提倡社會效能的聲浪中,提倡規劃中等教育以綜合高中為主的新方向,歷經美國各項運動如職業主義、進步主義和民主主義等影響,認為教育應滿足社會或個人不同的需求,以適應未來不同的就業情況(曾國鴻等,2004)。

(二)影響美國綜合中學成立之因素

    美國實施綜合中學,而且成為目前美國中學教育階段的主流,其產生原因,可以分為下面幾點討論:(李懿芳,1996):

1、民主平等的民族性

    美國的政治傳統,崇尚自由與平等。美國獨立宣言即強調「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此意味著: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公平競爭與機會均等的要求。由於自由與平等的理念,促使美國教育朝向課程多元化方向安排,以提供受教者更多的學習機會與選擇空間。因此綜合中學提供普通與職業課程,並廣設選修科目。

      2、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

    美國為多元民族國家,因此民族融合共存為其目標,而綜合中學能將不同民族的國民熔為一爐,並使全國青少年不分階級、種族、性別等得以在同一類型之學校就讀,所以也是影響美國綜合中學形成的因素之一。

      3、實用主義的影響

「實用主義」對美國教育產生重大的影響,早期殖民時代自歐陸引進的課程,強調古典人文主義,僅適合少數教會領袖人才之培養;爾後隨著社會分工的需求日增,行業的實用知識技能漸受重視,因此學校提供職業課程與普通課程,以符合社會人才需求。

 

  (三)美國綜合中學之實施情況(吳國成,2002)

1、教育行政主權掌握在各州政府手中,聯邦政府無權干涉:中學課程各州政府只規定若干必修科目或主題而已,對其內容並無具體規定,地方政府有權依地方特色發展課程內容。

2、中等學校屬義務或免費教育且十分普及:各州義務教育年限以九年居多,故中等教育大部份在義務教育範圍之內,即使其不屬於義務教育之年限,亦屬於免費教育。

3、各校開設課程共同特點:

 (1)美國綜合高中所開設的課極為廣泛與彈性化:基本上仍分為必修科目、選修科目,畢業所需的學分數中,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學分屬選修學分。

(2)採學分制:學分單位為卡內基單位,每一卡內基單位當於我國大學所用的十個學分。由於地方分權,各州所規定的畢業學分並不相同,範圍在13至21個學分之間,而以16或17個學分居多。

4、採免試入學:由家長直接向學區內的中學申請入學,原則上各中學都會接受學區內申請入學的學生,各班的學生數以在20至25人之間居多。

5、中學畢業生採申請制進入大學:不採聯招制,各大學根據學生的中學學業成績及學校的推薦信函、校外考試成績,來決定錄取與否。而校外考試係由私人團體辦理,較常被用的測驗為學力性向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簡稱SAT)及美國大學測驗(American Colleges Testing Program,簡稱ACT),於學生就讀中學時報考,且無報考次數之限制。

 

二、英國綜合中學

    (一)發展背景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之一,早就注意到中等教育所提供的職業教育功能。而英國亦是最早民主化的國家之一,所以也非常重視人權及教育問題。1944年英國國會通過巴特勒法案(Bulter Act),將教育確認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繼續教育三級,在中等教育部份又分區分為文法中學、技術中學與現代中學,確立了英國教育體制的架構。但到了1960年代因全球風行「教育機會均等」思潮,因此英國國內亦覺得巴特勒法案教育制度過早分化,唯恐學生被貼上標籤,進而造成學生升學壓力過大,最後透過民眾覺醒,確立以綜合高中為主流的學制(曾國鴻等,2004)。

    (二)影響英國綜合中學成立之因素

    綜合中學不依能力作為入學標準,係為所有學生而設,課程配合國家訂定課程的安排,屬於共同課程,亦有選修科目供學生選擇。英國改組綜合中學主要的影響因素,可分為下述幾點(沈珊珊,1992):

1、教育機會均等的訴求

    英國改組綜合中學原因,是受到「教育機會均等」這種「世界性意識型態潮流」衝擊之下,造成傳統教育理念改變,而突顯出許多教育問題的背景中產生。由於英國教育承襲歐洲各國共有之傳統,以「英才教育」、「人盡其才」為教育之依歸,因此1944年教育法即規定小學畢業生依能力施予不同之教育,形成中學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文法中學、現代中學、技術中學。此制度在1960年代「教育機會均等」思潮風行全世界時顯出其不平等,原制學生必須於十一歲時參加「11+」考試,做為學生就讀不同學校之依據,但產生了因社會階層、種族等因素造成的入學機會不平等,所以一種不需入學測驗,提供學術與職業課程的學制,希望能達到教育機會均等的目的,成為改組綜合中學的重要因素之一。

2、延緩分流之達成

    英國傳統的英才教育制度,小學生在十一歲時即參加「11+」考試(11+ examination),做為選擇進入不同學校的依準。學生在此年齡即要決定選擇學術或職業進路,然而就人的心智發展歷程而言,在十一歲即讓學生分途發展,不免高估了學生心智成熟度,也扼殺了潛能較晚發展學生的機會,此亦成為綜合中學成立的因素之一。

3、工黨強力支持

    改組綜合中學的訴求始於1965年工黨政府頒佈的通諭,要求各地方將三分鼎立制改為綜合中學。由於工黨以社會主義為傾向,主張設立能提供最多與最公平教育機會之綜合中學。然而在推動的過程之中,受到擁護英才教育的保守黨反對,因此教育政策迭有更動。

4、人口變化

    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者到了60年代時即屆就讀中學的年齡,快速增加的學生註冊人數,形成一股龐大的社會壓力要求中等教育改革,促使早先「英才教育」之理念也不得不向「大眾教育」讓步。

   (三)英國綜合中學之實施情況(吳國成,2002)

       英國綜合中學的實施,具下列幾項特徵:

 1、學校型態與修業年限:

    英國中等教育階段的主要學校型態為三分制中學與綜合中學,三分制包括著重學術課程的文法中學、強調技職教育的現代中學,以及結合前兩者特色的技術學校,以輔導學生就業為主,而其中以綜合中學為中等教育階段的主流。綜合中學修業年限各校並不一致,有從11歲到18、19歲,也有只供應11到16歲修業年限之學校。   

 2、入學方式:

    綜合中學的入學方式除學校獨立採入學考試招生外,其他均由地方教育當局參考家長及學生的意願分發入學,如分發不滿意,可提出申請。

 3、課程實施:

    課程部份分為中央訂定的國定課程,及地方教育當局與學校自行規劃的課程,除宗教教育另有規定外,課程的內容可適應各地區個別的需求,由各校自行訂定。

    一般來說課程可分為學術導向與非學術導向課程,學術導向課程包括宗教教育、英文、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數學、藝術、音樂、家政與木工(二選一)、法文、拉丁文、德文與技術繪圖及體育(三選一)。

    非學術導向課程則有人文學科(含宗教教育、英文及歷史)、環境研究(含地理、物理、化學及生物)、數學(含帳目、保險等)、藝術與手工藝、音樂、家庭手工藝研究、科技研究、商業研究以及體育。

    這些科目看起來非學術導向科目較多,上課時間也較多,其內容則偏重實用性,如此分途發展之課程設計著重在發展學生不同能力與性向。

 4、綜合中學一般採能力分班的方式實施教學。

 

5、證書考試:

    中等學校畢業生欲升入大學者須參加校外證書考試,再憑校外證書考試成績向大學申請入學,校外證書考試主要有三種,分別為「中等教育普通證書考試」(GCSE-General Certific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高級普通教育證書考試」(GCE–A Level),以及「中等教育證書考試(CSE)」,這些考試皆設有許多考試科目,學生考過一科即可取得一科證書,此證書另一方面也是進入政府機關或企業機構的資格考試。

 6、升學管道:

    對於那些畢業於只提供到16歲修業年限學校的學生而言,若欲進一步接受教育可進入「第六年制學院」(six-form colleges)或高等學院(tertiary colleges),而不擬升學者則可選擇進修學院(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就讀。

 

三、台灣綜合高中

      (一)發展背景

    受到綜合高中成為世界潮流的影響,台灣於1996年由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當中提出綜合高中試驗之理念,自試辦以來,頗獲得社會大眾認同,因此迅速擴增,從剛開始18校6568人,直至2005年已發展成為162校,學生總數約103,937人,儼然成為一種新學制。更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7月修正公佈《高級中學法》,將綜合高中列入高級中學的一種類型,正式納入學制,使其擁有法源依據。2001年全國教改會議中明白宣示:「未來推動以綜合高中為主的學區制」,預期未來我國後期中等教育將成為以綜合高中為主流的教育,然至今尚未實現。

      (二)影響台灣綜合高中成立之因素(黃榮村,2003)

    1、高中職招生容量過剩

由於生育率降低,國內學齡人口數近年來快速下降。以國中應屆畢業學生人數統計,82學年度國中應屆畢業學生總數為388,064人,到90學年度更降低到30萬餘人,不到十年間,國中畢業生人數少掉將近四分之一,使國中畢業生就學率達到102﹪,全國高中(含完全中學)學校數從85學年度217校,到91學年度增為302校,增加85校。90學年度高中職缺額比例高達25.46﹪,國立暨私立高中職校有333所,其中招生在百人以下之學校高達25所,招生不足的學校中,以職業學校所受到的衝擊最大,因此往後改制為綜合高中的學校,多為高職體系。

    2、產業升級的人力結構變遷

世界經濟發展,朝知識、高科技服務產業變遷的同時,我國產業亦從60年代勞力密集之出口加工業,轉型為高科技代工,近年來更由代工業逐漸轉向自行研發的智慧產業,連帶帶動人才培育從基層勞動市場轉為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其次,產業發展內涵的變化,服務業人口幅度大增,是人才需求市場的另一衝擊。

    3、高等教育機會的增加

目前高等教育機構包括普通大學、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專科學校及軍事校院等,截至90年8月之統計資料,前述高等教育已達157所,尚在成長中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有十多所,這表示高等教育機構的擴充已達相當飽和的地步。其次,就90學年度大學日間部錄取率約65%,技專校院約40%,而至94學年度大學錄取率已高達79.6%,預估未來升學率仍會繼續提升,此項發展促使後期中等教育的定位產生變化。

    4、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跳脫侷限於背誦式的知識學習,而能與日常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同時也帶動課程統整、教學型態及教學評量的重大改變。高中職階段是九年一貫課程的銜接上游,高中職課程的規劃如何能再次強調帶得走且又具備足夠的基礎學科能力,以適應知識經濟創新社會,是教育界重要的議題之一。

(三)台灣綜合中學之實施情況(吳國成,2002)

1、辨理模式

(1)自辦模式:依本校現有師資、設備、行政支援和社區資源之不同,自行設計辦理,以統整既有設備為主,亦可依各校情況斟酌調整。

(2)合辦模式:由二校以上學校,彼此借調師資、設備,相互支援課程選修方式辦理。如成淵高中、開平高中與淡江大學合作。

(3)地區性技術教學中心模式:於地區設立技術教學中心或技藝教學中心,提供職業教育所需相關設備和師資,提供學生選修實作機會,達到資源共享之目的。

(4)巡迴教師團模式:協調附近職訓機構,進行職業陶冶和訓練之專業課程教學,以達職業教育和職業訓練密切之資源共享目標。

  2、入學方式

併入高中、高職聯招,且亦可以接受國中推薦甄選入學或學校單獨招生方式之辦理。   

  3、課程與教學實施

 

採學年學分制,包括本國語文、外國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藝術、生活、體育、活動、職業等十大類領域;其中職業課程以學程的方式設計,提供學生多樣的選課空間,並將規劃與大專院校合作開設預修大專課程,畢業時至少須修滿160個學分。

 

 4、升學管道之增加

 (1)可與大學、學院或二專訂定合作計畫:學校可推薦成績優秀的學生到大專預修學分,成績及格者,授予學分證明。

 (2)畢業生可自由參加大學、四技、二專考試外,也可報名參加大學推薦甄選方案及四技二專保送甄試,升學機會比目前高中、高職畢業生更多。

 

、美英台綜合中學發展之比較

    一、相同點:

(一)皆以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為目標,達到教育選擇權的滿足與適性發展。

(二)皆在培養學生全方位的智能,與生涯規劃的能力。

(三)皆在因應社會文化與科技的快速變遷,滿足多元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四)皆在提供學生適性、多元且彈性的學習環境。

    二、相異點: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

1、美國:推動此政策的背景,主要在消除因種族差異、社會地位不公所造成的教育機會不均之問題。

2、英國:推動背景為由較注重弱勢團體的權益和社會福利的工黨所推動,欲解決過早分化和階級間所產生的教育機會不均,然就英國目前教育體制來說,是難以撼動階級較高且屬私立性質的公學。

3、台灣:欲透過後期中等教育之改革,使教育和教學正常化,及學生能適性發展,然台灣應升學主義取向等因素,較難擴大推行。

 (二)推動改革力量之不同:

1、美國:推動綜合中學為全民之共識,且由民間及政府共同推動。

2、英國: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亦即工黨與保守黨兩黨間政黨輪替之影響,至1970年代才逐漸形成共識。

3、台灣:最初由民間教改團體所提出,之後由政府統一規劃、試辦與行動,故主要由政府推動

(三)於學制上定位之不同:

1、英國與美國:英國的綜合中學屬於中等義務教育階段,而美國亦同,雖各州實施制度不一,然大多傾向義務教育,即使非義務教育,也屬免費教育階段。

2、台灣:屬於後期中等教育,且非義務性,亦即不採強迫入學,以及須繳交學費。                   

(四)入學方式不同

1、美國:採免試入學,由家長直接向學區內中學申請入學。

2、英國:除學校獨立採入學考試招生外,均由地方教育當局參考家長及學生的意願分發入學,如分發不滿意,可提出申請。

3、台灣:須參加入學考試,以併入高中、高職聯招為原則;亦得接受國中推薦甄選入學或學校單獨招生之方式辦理

(五)升學方式之不同:

1、美國:中學畢業生採申請制進入大學,各大學根據學生的中學學業成績及學校的推薦信函、校外考試成績,來決定錄取與否。

2、英國:須參加校外證書考試,再憑校外證書考試成績向大學申請入學。

3、台灣:畢業生可自由參加大學、四技、二專考試外,也可報名參加大學推薦甄選方案及四技二專保送甄試。

 

 

 

伍、建議

         台灣自1996年辦理綜合高中至今已歷經10年,然而卻不如英美發展的順利,因此希望能透過英美實施情況,以作

台灣之借鏡,以及針對台灣現行的困境試著提出解決之道­。茲就將建議陳列如下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一)設計適合綜合中學的升學測驗

 

    英美兩國升學方式皆是採取申請入學,而台灣中等教育主要則是透過升學考試進入大學或四技二專,然不論是英美或台灣的升學考試,英國為接受校外證書考試,以及美國校外考試有學力性向測驗及美國大學測驗,故從中可知綜合高中在高一課程統整的原則下,起跑點比純高中與純高職慢一年,使其落入「學術方面比不上純高中,職業方面比不上純高職」之譏。

雖有自己獨特的課程設計,然三年之後卻要接受為純高中及純技職體系所設計的測驗,著實對其有不公之處。若設計適合綜合中學的升學測驗,再依此成績申請入學,以保障其考試的公平性。

 

(二)避免因階級與種族所帶來的教育機會不均

    英美兩國皆欲透過綜合中學以達到教育機會均等,台灣雖然沒有像英國因為社會階級分明,以及美國因為種族差異而帶來嚴重的教育機會不均,目前台灣自1980年代經濟起飛之後,民生物質不再缺乏,教育水準普遍提升。

    而在族群方面,外籍新娘的出現,以及客家、原住民不同族群的存在,往後勢必將可能產生階級和種族之間的問題,藉由綜合高中的實施,也許可防患於未然,真正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理念。

(三)英國政黨派系之干預

    英國工黨與保守黨之間政黨輪替,對英國教育政策帶來極大影響力,對於以社會主義取向之工黨,自然主張能提供公平教育的綜合中學,而擁護英才教育的保守黨則極力反對,致使工黨至1965年提出中等學校改組綜合中學計畫後,共花費了十一年才使政令得以貫徹執行。以此為鑑,目前台灣亦屬於兩黨制,對於綜合高中理念實施,應極力避免政黨因素所產生的干擾。

二、對於台灣綜合高中面臨困境的解決之道

(一)綜合高中無法成為主流之原因

根據教育部統計93學年度各級學校概況之結果,在高級中等學校中,高中與高職共有473所,其中高中312所,高職為161所,可知中等教育體系仍是以高中為主,雖綜合中學至目前已有162所,然而卻比不上英美兩國綜合高中的盛況,為何台灣綜合高中無法如同英美普遍實施,其無法成為主流的因素,筆者認為受到傳統升學主義以及學術取向的影響,可能是其重要主因,且除了該因素之外,台灣現今綜合高中發展以高職改制為主,與英美全面改成綜合高中有所區別。

台灣綜合高中發展初期,雖以提供高中與高職之外的另一種選擇為主要訴求,實際上,大多改制為綜合高中的學校其前身為高職,因為政府提供的優渥經費,促使部份高職紛紛改制為綜合高中,因此若要進一步發展綜合高中,亦需要對高中有強大的吸引力,才能突破現有綜合高中的困境。

(二)台灣辦理的綜合高中缺乏特色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統計93學年度綜合高中概況,統計結果辦理綜合高中校數至目前已達162校,公立69所,私立93所,而學生數共計103,937人。(見附錄一),由此統計表可見台灣辦理綜合高中學校數量已高達162所,然要舉出一所具有辦學特色的代表學校,卻說不出口。雖綜合高中政策從民國85年開始執行,於台灣行之有年,卻無辦學特色,建議可以音樂、藝術、體育、數理或語文等特色為主軸重點發展學校特色,或許也是改善的方法之一。

(三)加強政策宣導工作

學生、家長及社會對綜合高中認識程度普遍不足,國中學生畢業後,家長對於學生進路選擇之影響很大,因此欲使學生選擇綜合高中就讀,必須使其家長能瞭解綜合高中,但目前家長對於綜合高中之認識仍是一知半解,因此必須持續進行宣導工作,而政府可藉由媒體廣告宣傳來加深國人的印象,讓綜合高中不再淪為家長的次級選擇。

 

、結語

    綜合高中理念為符合現代國家追求民主、平等的原則,而且因應未來科技之快速進步,無論就個人生涯發展或國家社會用人需求,都是以綜合高中較能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因此成為各國趨之若鶩的對象。在台灣也為了全面提升國民生活水準與國際間的競爭力,高級中等教育朝綜合高中方向發展,應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然而以目前高中、高職壁壘分明,公私立學校水準差異懸殊、政策宣導不足、辦學無特色等問題,想要真正落實綜合高中的理想,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書目

吳清基(1995)。試辦綜合高中的理念。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0期,頁3-4。 

黃俊傑(1999)。綜合高中導讀手冊。台北市: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沈珊珊(1992)。英國的綜合中學。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高級中等教育。台北:台灣。

曾國鴻、何榮亮、陳沅、楊宏仁、鄭金謀(2004)。以教師觀點探究綜合高中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教育研究資訊。12(6),頁85-112。

李然堯(1996)。美國綜合高中對我國規劃綜合高中之啟示。教育研究資訊。4(5),頁128-137。

黃榮村(2003)。綜合高中之昨日、今日、明日。線上檢索日期:95年1月10日。網址:

     http://chs.chvs.hcc.edu.tw/chs

李懿芳(1996)。主要國家中等教育特色之探。線上檢索日期:95年1月10日。網址: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3/30/a12.html

吳國成(2002)。綜合高中實施現況探討。線上檢索日期:95年1月5日。網址:http://www.kmvs.km.edu.tw/th04/a727.htm

教育部統計處電子公告欄。線上檢索日期:95年1月13日。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comprehensive.xls

教育部統計處電子公告欄。線上檢索日期:95年1月13日。網址http://210.62.247.10/memory/edualltouni.htm

 

 

回首頁